论析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论析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论析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Pure Mathematics 理论数学, 2020, 10(5), 493-499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763962.html,/journal/p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f11763962.html,/10.12677/pm.2020.105060

Analysis on the Thre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Logic Reasoning

Qi Li*, Jidong Guo#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c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Received: Apr. 20th, 2020; accepted: May 11th, 2020; published: May 18th, 2020

Abstract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ctually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 after all, it’s about mastering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asoning methods of mathematics. By analyzing mathematical logic reasoning and its three forms, this paper wants to let you know exactly what mathematical logic reasoning is, and what the aspects of mathematical logic reasoning are.

Keywords

Mathematical Logic Reasoning, Inductive Reasoning, Deductive Reasoning,

Reasoning from Analogy

论析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李琪*,郭继东#

伊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疆伊宁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0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11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18日

摘要

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关于对数学基本概念、推理方法等的掌握。本文通过分析数学逻辑推理及其三种形式想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数学逻辑推理,而数学逻辑推理又包含哪些方面等等。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李琪,郭继东

关键词

数学逻辑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763962.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对数学学科研究的深入,同时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数学逻辑推理作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因此,本篇论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全文,通过对数学当中逻辑思维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形式,帮助学生能够在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当中获得帮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水平的显著标志,这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要求[1]。因此写这篇论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从而使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初中数学新课标中也曾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归纳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至此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学习数学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分析、归纳、推理,从而体现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2. 研究方法与文献分布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列举法将每一种推理方法进行定义的理解,并把其在中学中的运用列举了出来,让其充分体现了每一种推理方法的特点——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本文还采用了比较法,从这三种推理方法的定义、特点、在中学中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

还采用了分析法,对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形式在中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2.2. 文献年度分布

如图1所示,在CNKI中对数学逻辑推理的有关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也包括数学逻辑推理,而为了促进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国际交流平台,2015年举办了第13届上海国际论坛,从核心素养的概念认识、国际经验、测量评价、实施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这也说明数学逻辑推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数学具有严谨逻辑性的这样一种特点,因此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在结合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也就造就了近几年来大家对于数学逻辑推理研究的热潮。同时国家政策以及文件的出台和有关教育与课程改革大会的召开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风向标,也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逻辑推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方法

数学逻辑推理的三种形式即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下面我将对每一个形式进行讲解和分析。

李琪,郭继东

Figure 1.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图1.数学逻辑推理研究相关文献(2015~2019)

3.1.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的例子中总结出一般形式的推理形式[2],简而言之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3.2.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与归纳法相对,演绎推理具有严格的逻辑推理,即小前提、大前提以及结论的三段论模式[3]。其中大前提就是我们提前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或规律,小前提就是在此类情况下发生的特殊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根据已知的一般性原理从而对特殊的情况同样做出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大前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小前提: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结论: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4]。

3.3.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某些属性上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联系在一起,其中我们已知其中一个具有某种属性,那么就可得知另外一个或其他都具有这种属性。类比推理作为推理判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引用非常广泛,所以在2006年起将类比推理作为一种题型加入到了公务员的考试之中。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模拟实验提供逻辑基础,也有助于提出科学假说等等。三种推理方法之间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首先从推理形式上来看,三者具有区别,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而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其次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属于或然推理方法,即前提为真命题,推理形式也正确,但结论未必正确,相反演绎推理就不同于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属于必然推理方法,即前提为真命题,推理形式也正确,则结论必然正确[5]。

4.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类比推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推理在教学重占有重要的比重,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运用推理这一种基本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6]。因此对于推理这种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是怎样的,都会直接影响到数学中定理的证明、习题的解答等。推理证明方法在数学中甚至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发挥着其重要鲜明的作用。在数学

李琪,郭继东

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接下来我就会就这三种推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一些

简单的说明,并简单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4.1. 归纳推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认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开始的,经过重复观察实验,在人的思维里产生了抽象

和概括能力形成一般认识,这就是推理过程。用归纳推理处理数学命题,因为比较直观,容易为学生接

受。例如:让学生作锐角、直角、钝角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学生能确信它

们是相交于一点。但直觉经验仅仅是猜想和假设,其真实性仍需验证。

例题1:观察下列三角形数表

1......第一行

2 2......第二行

3 4 3......第三行

4 7 7 4.......第四行

5 11 14 11 5......第五行

假设第n行的第二个数为a n(n≥2)让归纳出a n+1与a n的关系式。这一题就是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的方式,由特殊的例子从而归纳出一般地规律。

例题2: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出各种形状来研究,观察下列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 . . . . .

. . . ...

. . . . .

1 4 9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若设这是第n个图形,那么第一个图形就是n = 1时有12个石子;第二个图

形就是n = 2时有22个石子;第三个图形就是n = 3时有32个石子...那么第n个图形就有n2个石子。

4.2.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在中学中的运用就是:比如算数和代数之间的,根据分式与

分数都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运用类比推理,从而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四则运算则类比推出分式的基本性

质和四则运算;再者在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之间又有些性质,也是可以运用类比推理这种办法。但有一

点必须强调的就是运用类比推理的出来得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类比推理它并不能够作为一种

严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推理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形我们或许还可以通过类比推理这种办法,这样

更便于学生理解。在比如说教师在教“球”这一概念时,一般会让学生复习一下“圆”的概念,接下来

在设问“如果我们把概念中的‘平面’换成‘空间’”会变成什么样的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考、

观察,然后获得其规律,从而得到新的概念。即圆的概念: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

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在空间内与定点距离等于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体,定点叫做球

心,定长叫做球的半径。类比推理就是根据学生已经接受的旧知识在通过类比进行再总结规律,这样也

有利于学生从新旧对象的对比中更好更快的接收新知识。

在初一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时就是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从而类比出不等式的性质,表1是不等式的性

质的教案。

4.3.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就是一般通过三段论来实现的,所谓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结论[7]。在演绎

李琪,郭继东

Table 1. Lesson plans for the nature of inequalities

表1. 不等式的性质教案

课题 9.1.2.不等式的性质 课型 新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3、本节课通过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经历“尝试–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

重点 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难点 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复习引入 二、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 问题:1、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并在多媒体上展示等式的性质,由等式的性质引入不等式是否具有相同的性质 2、用“>”或“<”填空。 (1) 5 > 3 (2) ?1 < 3 5 + 2 3 + 2 ?1 + 2 3 + 2 5 ? 2 3 ? 2 ?1 ? 3 3 ? 3 问题1:观察思考问题,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通过(1) (2)题学生容易得出不等式性质1: 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 6 > 2 (4) ?2 < 3 6 × 5 2 × 5 ?2 × 6 3 × 6 6 × (?5) 2 × (?5) ?2 × (?6) 3 × (?6)

观察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通过(3) (4)题学生容易得出不等式性质2、3: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问题2: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3: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及注意

注意:

① 在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时,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字母,

字母代表什么数是问题的关键,这决定了是用不等式基本性质2还是基本性质3,

也就是不等号是否要改变方向的问题;

② 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时,要变两个号,一个性质符号,另一个是不等号

问题4补例:

(1) 若a > b ,则2a 2b ; 2a + 1 2b + 1; (2) 若?1.25y < 10,则?y 8; y ?8; (3) 若a < b ,且c > 0,

则 ac bc ;

ac + c bc + c ; (4) 若a > 0,b < 0,c < 0,

则 a ? b 0。

(a ? b)c 0。

设置以下习题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通过充分讨论,类比等式性质得出不等式的性质. 归纳小结 1.本节主要学习了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及应用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

板书设计

9.1.2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基本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李琪,郭继东

推理这个论证方法中,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真实的,那么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演绎推理跟归纳推理是一样可以作为数学的严格的推理方法。比如说(1) 自然数是整数,3是自然数,所以3是整数。在

(1)中的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正确的,所以结论一定是正确的。(2) 整数是自然数,?3是整数,所

以?3是自然数。在(2)中大前提是错误的,小前提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由此可以说明,只有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结论才一定正确。演绎推理在中学中的教学中主要有习题的解答,公式的推导以及定理推理的证明,以上都要用三段论这个证明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为了论述的更简单、更方便,因此在真正的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中,常常会把大前提去掉。比如:如果一个图形是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那如果去掉大前提就可以说成:一切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再比如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去掉大前提,就可以说成: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等等。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在刚开始时不应直接就给学生教把大前提省略掉,而是应该写出完整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完整的严谨的推理习惯。比如数学中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题3: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 AC

求证:∠B =C

证明:作∠A的角平分线AD,则∠BAD = ∠CAD,又因为AB = AC,AD = AD,所以ABC

?

?≡ACD (SAS),因此∠B =C

∠。

例题4: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直线a∥b,夹着两角∠1和∠2

求证:∠1 = ∠2

证明:∵直线a∥b,而∠1和∠2属于内错角

∴∠1 =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上面的推理可以看出,推理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根据一般的命题(如: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推出特殊的命题(如:∠B = ∠C)。再举出一个三段论推理: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菱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就数学而言,演绎推理是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但数学结论、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因此,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证明也要学会猜想。

5.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逻辑推理在数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我们从特殊的例子总结出一般的例子的规律,从一般的例子总结出特殊的例子的规律,和从特殊的例子总结出特殊的例子的规律。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因此数学逻辑推理素养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1]。而众所周知的是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数学学习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真正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总之,利用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转化成猜想、探究、尝试和创新等活动参与,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些对于教师,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它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在新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的思想方法。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自然科学重点项目(XJEDU2020I018)。

李琪,郭继东

参考文献

[1]王志玲, 王建磐. 中国数学逻辑推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

2018, 27(4): 88-94.

[2]李兴贵, 王新民. 数学归纳推理的基本内涵及认知过程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1): 89-93.

[3]雷明, 陈明慧, 赵维燕, 赵光.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理论及其模型[J]. 心理科学, 2018(4): 1017-1023.

[4]顾晓东.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类比推理及教学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15(7): 39-42.

[5]孙保华. 小学数学演绎推理的表现形式及渗透[J]. 教学与管理, 2018(11): 43-45.

[6]周小红.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情推理[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12): 30.

[7]蒋荣清, 李建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J]. 中学教研(数学), 2012(2): 20-23.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41-50题及答案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 第41-50题答案 某电子商场销售量最高的三款相机分别产自美国、中国和德国。 已知:B相机不是中国生产的;中国生产的相机在销售时赠送了一张大容量存储卡;C相机在销售中没有任何赠品,它与产自德国的那款相机同是金属外壳。请问,这三款相机分别产自哪里? 解: 已知: 1、B相机不是中国生产的; 2、中国生产的相机在销售时赠送了一张大容量存储卡;

3、C相机在销售中没有任何赠品,它与产自德国的那款相机同是金 属外壳。 推理: 一、根据已知条件1、2、3推出,中国生产的相机不是B和C,只能是A; 二、根据已知条件3知道,C相机不是德国产的,从推理一也知道不是中国产的,推出是美国生产的; 三、综上,余下的B相机是德国生产的。 结论:A相机产自中国 B相机产自德国 C相机产自美国

里奥去旅行,在森林里迷了路。他终于找到一座小木屋,门口有一个孩子在玩耍,“你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里奥问孩子。“哎呀,我可不知道,你可以去问问我的爸爸妈妈。不过,我爸爸在星期一、二、三说谎话,妈妈在星期四、五、六说谎话,星期日他们倒都说真话。”小孩回答。 里奥问小孩的父母询问今天是星期几,孩子爸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孩子妈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里奥想了一会儿同,终于正确地判断出了这一天是星期几。 解: 已知: 1、孩子爸爸在星期一、二、三说谎话, 2、孩子妈妈在星期四、五、六说谎话, 3、星期日他们倒都说真话。 4、孩子爸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5、孩子妈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

推理 一、根据已知条件1――3,如果这天是星期一,那么昨天是星期日,爸妈都说真话,根据已知条件5,孩子妈妈星期一、二、三说真话,她说昨天说谎,但是星期日她是说真话,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二、如果这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孩子的妈妈星期一、二、三说真话,她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三、同理,星期三也不成立; 四、如果这天是星期五,孩子的爸爸星期四、五、六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五、同理,星期六也不成立; 六、如果这天是星期日,孩子的爸爸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七、只有星期四,孩子的爸爸星期三说谎,星期四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是相符的;孩子的妈妈星期三说真话,星期四说谎话,他说昨天说谎,说谎的负判断就是真话,也相符,因此成立。 结论:这天是星期四。

趣味逻辑推理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81-90题答案 律师所里有托尼、鲍勃、詹姆斯、史密斯四位律师,他们一年接手的案件数如下: 史密斯比詹姆斯接手的案件多;托尼、鲍勃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史密斯、詹姆斯两位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恰好一样多;鲍勃、詹姆斯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起来,比托尼、史密斯两位律师合起来的要多。 请问:哪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最多?谁第二?谁第三? 解:

已知: 1、史密斯比詹姆斯接手的案件多; 2、托尼、鲍勃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史密斯、詹姆斯两位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恰好一样多; 3、鲍勃、詹姆斯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起来,比托尼、史密斯两位律师合起来的要多。 推理: 一、从已知条件1――3推出,鲍勃比史密斯多,因为只把鲍勃与史密斯对调后,就由原来的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鲍勃在多的一边,因此,鲍勃比史密斯多; 二、根据推理一,由于鲍勃比史密斯多,推出詹姆斯比托尼多,否则,托尼比詹姆斯多,鲍勃+托尼就比史密斯+詹姆斯多了,与已知条件2“一样多”相矛盾。 三、从已知条件1知道,史密斯比詹姆斯多。 结论:第一:鲍勃 第二:史密斯 第三:詹姆斯 第四: 托尼

火车上有六位乘客坐在一起聊天。他们的名字分别为阿强、阿力、阿文、阿明、阿虎和阿亮,分别来自河北、山东、江西、安徽、海南和辽宁(名字顺序与籍贯顺序不一定一致)。其中,阿强和河北人是推销员;阿虎和海南人是工人;阿文和山东人是司机;阿力和阿亮曾经当过兵,而山东人从没当过兵;安徽人比阿强年龄大;辽宁人比阿文年龄大;阿力同河北人下周要到江西去旅行;阿文同安徽人下周要到北京去度假。 您知道他们六人分别都是哪里人吗? 解: 已知: 1、阿强和河北人是推销员; 2、阿虎和海南人是工人; 3、阿文和山东人是司机; 4、阿力和阿亮曾经当过兵,而山东人从没当过兵;

初中数学——简单逻辑推理

课程专题:简单逻辑推理的趣题 例一:A、B、C三人对一块矿石作以下判断: A说这不是铁,不是锰; B说这不是铁,是锡;C说这不是锡,是铁; 已知三人中一人全对,一人全错,一人半对,请问这到底是什么物质? 分析:B、C两人说话矛盾,故他们两人一人全对,一人全错,物质不是锡就是铁,又A 半对,不是锰对,不是铁错,所以该物质就是铁。 该题还可以分类讨论:是铁时,是锰时,是锡时,A、B、C三人的话是否合乎条件。 例二:张三、李四、王五中有几个人说谎,几个人说真话? 张三:“王五、李四都在说谎”; 李四:“我没说谎”; 王五:“李四在说谎”; 分析:李四、王五说话矛盾,故一真一假,故张三也假,即两真一假;不过谁说真话谁说假话不知道。 推广1:张三、李四、王五三人中一人说谎,一人犯罪,请找出来。 张三:“是李四”; 李四:“不是我”; 王五:“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 分析:张三、李四说话矛盾,故一人假话,王五真话,故罪犯是王五,说谎是张三。 推广2:张三、李四、王五中三人中两人说谎,一人说真话,到底谁是罪犯? 张三:“是李四”; 李四:“不是我”; 王五:“不是我”; 分析:张三、李四说话矛盾,故一人真话一人假话,故王五假话,故罪犯是王五,李四说真话,张三、王五都说谎。 二、数学趣题

1、请用两种方法4条线段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块(每块的大小可以不相等,形状也可以不 同) 答案如下: 方法二 2、井深8米,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上跳,每次跳3米,又滑下2米,那么它要跳几次才能到达井 口. 答案:跳六次。解题过程:设跳x次到达井口,则有3x-2(x-1)>=8 3、(人\鸡\狗\米过河问题)有一个人带着一只狗\一袋米\一只鸡过河,只能从河上面的一座桥上通过,但农夫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并且如果人不把狗看着,狗和鸡在一起的话,那么狗就会把鸡吃掉,并且如果人不把鸡看着,鸡和米在一起的话,那么鸡就会把米吃掉,现在这个人要把鸡\狗\米顺利带过河,请问怎么办? 答案:假设他们原先在岸边A,要到达对面岸边B 第一趟 A-B 农夫鸡到达B后,农夫独自撑船返回A 第二趟 A-B 农夫米到达B后,农夫带着鸡撑船返回A 第三趟 A-B 农夫狗到达B后,到达B后,农夫独自撑船返回A 第四趟 A-B 农夫鸡全部到达 课堂讨论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题精选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解析:排除法。虽然我不知道是谁,但我肯定知道不是谁,就可以把它排除了。黑兔说它不是最快的,那就排除黑兔是最快的,但是他比白兔快,所以白兔也不是最快的,就剩下黄兔了,所以黄兔是最快的。黄兔是最快的,黑兔不是最快的,他比白兔快,所以他也不是最慢的,所以白兔是最慢的。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题精选(二)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列表分析法 【例1】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 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分析:这道题目并不难,聪明的小朋友思考一下就能得到答案,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这道题目一起来学习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列表分析法?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格中打“V”表示肯 定,打“X”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V”,其余是“X” ,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 右上表? 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 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例题中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种关系更明确?为了讲解清楚,例题中画了几个表,实际解题时,不 用画这么多表,只在一个表中先后画出各种关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 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V ,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X 【巩固】小王、小张和小李原来是邻居,后来当了医生、教师和战士。只知道:小李比战士年纪大,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是医生,谁是教师,谁是战士? 分析:小李是教师,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医生。 【例2】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 (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 (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 (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 (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 (5)乙向大作家借过书; (6)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 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分析:由(2)知,甲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 5)知,乙不是大作家;由(6)知,丙、乙都不是小画家。由此可得到下表: 因为甲是小画家,所以由(3) ( 4)知甲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甲是歌唱家。因为丙是大作家,所以由(2)知丙不是跳高冠军,推知乙是跳高冠军。因为乙是跳高冠军,所以由( 1) 知乙不是数学博士。将上面的结论依次填入上表,便得到下表:

小学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专题训练

三年级奥数逻辑推理专题训练: 1、在三只盒子里,一只装有两个黑球,一只装有两个白球,还有一只装有黑球和白球各一个.现在三只盒子上的标签全贴错了.你能否仅从一只盒子里拿出一个球来,就确定这三只盒子里各装的是什么球? 2.甲、乙、丙、丁4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l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几号? 3.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这8位同学获得前8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说:“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是第一名.”C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得不对.”F说:“我不 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8个人中有3人猜对了.那么第一名是谁? 4.某参观团根据下列条件从A,B,C,D,E这5个地方中选定参观地点:①若去A 地,则也必须去B地;②B,C两地中至多去一地;③D,E两地中至少去一地;④C,D两地都去或者都不去;⑤若去E地,一定要去A,D两地.那么参观团所去的地点是哪些? 5.房间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问房间里究 竟有多少个老实人?

6.甲、乙、丙、丁约定上午10时在公园门口集合.见面后,甲说:“我提前了6分钟,乙是正点到的.” 乙说:“我提前了4分钟,丙比我晚到2分钟.”丙说:“我提前了3分钟,丁提前了2分钟.”丁说:“我还以为我迟到了1分钟呢,其实我到后1分钟才听到收音机报北京时间10时整.” 请根据以上谈话分析,这4个人中,谁的表最快,快多少分钟? 7.甲、乙、丙、丁4个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他们当中一个人在做数学题,一个人在念英语,一个人在看小说,一个人在写信.已知: ①甲不在念英语,也不在看小说; ②如果甲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丁不在念英语; ③有人说乙在做数学题,或在念英语,但事实并非如此; ④丁如果不在做数学题,那么一定在看小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⑤丙既不是在看小说,也不在念英语. 那么在写信的是谁? 8.在国际饭店的宴会桌旁,甲、乙、丙、丁4位朋友进行有趣的交谈,他们分别用了汉语、英语、法语、日语4种语言.并且还知道: ①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 ②有一种语言4人中有3人都会; ③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乙不会英语; ④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 ⑤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71-80题问题详解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71-80题答案 小明一家要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点灯,要有一个人拿着灯。 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灯的燃料只够点燃30秒。 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解: 已知: 1、小明过桥要1秒, 2、小明的弟弟要3秒, 3、小明的爸爸要6秒, 4、小明的妈妈要8秒, 5、小明的爷爷要12秒, 6、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 者而定, 7、灯的燃料只够点燃30秒。 推理: 一、小明和他的弟弟先过桥,然后小明返回来,共用3+1=4秒; 二、第二次是小明的妈妈和爷爷过桥,然后小明的弟弟返回来,共用12+3=15秒; 三、第三次是小明和爸爸过桥,然后小明返回来,共用6+1=7秒; 四、第四次是小明和弟弟最后过桥,共用3秒; 这样四次过桥共用4+15+7+3=29秒,在燃料用完前全家都 过了桥。

三位男士志刚、建华、天明分别和秀兰、丽梅、爱英结为夫妻,并且每个家庭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豆豆、棒棒、壮壮,我们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确定的配对关系,只知道如下几条线索:天明不是爱英的丈夫,也不是棒棒的父亲;秀兰不是建华的妻子,也不是豆豆的母亲;如果兰兰的父亲是建华或天明,爱英就是壮壮的母亲;如果爱英是志刚或建华的妻子,丽梅就不是豆豆的母亲。 请问:这三个家庭是如何搭配的? 解: 已知: 1、天明不是爱英的丈夫,也不是棒棒的父亲; 2、秀兰不是建华的妻子,也不是豆豆的母亲; 3、如果兰兰的父亲是建华或天明,爱英就是壮壮的母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 1、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请根据下面四人说的话,判断是哪名同学修好的桌凳。 甲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乙说:“桌凳是丁修的” 丙说:“桌凳是乙修的” 丁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请问:桌凳是谁修的? (1)小华、小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小红说不是自己,小明也说不是自己,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谁是获奖者? (2)一位警察,抓获四个盗窃嫌疑犯ABCD,他们的供词如下: A说:“不是我偷的”B说:是A偷的。C说:不是我D:是B偷的。 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你知道谁是小偷吗? (3)有500人聚会,其中至少有一人说假话,这500人里任意两人总有一人说真话。说真话的有多少人,说假话的有多少人? 2、虹桥小学兴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4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如下估计:(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

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4名学生获得前4名。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只对了一半。请问他位各得第几名? (1)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四人预测名次的谈话如下:甲:“丙第一,我第三”乙:“我第一,丁第四”丙:“丁第二,我第三”丁:“没有说话。”最后公布结果时,发现甲、乙、丙三人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请你说出这次竞赛中甲、乙、丙、丁四人的名次。 (2)某小学最近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人们对一贯刻苦锻炼的五名学生的短跑成绩进行了如下的估计: 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 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 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 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 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 这五名学生每人说对了一半。请你猜一猜这五名学生的名次。 (3)某次考试考完后,ABCD四名同学猜测他们的考试成绩。 A说:我肯定考得最好 B说:我不会是最差的 C说:我没有A考得好,但也不是最差的 D说:可能我考和最差。

数学题目-逻辑题-有趣的数学逻辑题-

1、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黑桃J、8、4、 2、7、3,草花K、Q、5、4、6,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2、有A、B、C、D、E、F和G等七位国务议员能参加Ⅰ号、Ⅱ号、Ⅲ号议案的表决。按照议会规定,有四位或者四位以上议员投赞成票时,一项议案才可以通过。并且每个议员都不可弃权,必须对所有议案作出表决。已知: (1)A反对这三项议案 (2)其他每位议员至少赞成一项议案,也至少反对一项议案 (3)B反对Ⅰ号议案 (4)G反对Ⅱ号和Ⅲ号议案 (5)D和C持同样态度 (6)F和G持同样态度 问题: (1)赞成Ⅰ号议案的议员是哪一位 A.B B.C C.D D.E E.G (2)Ⅱ号议案能得到的最高票数是: A.2 B.3 C.4 D.5 E.6 (3)下面的断定中,哪一个是错的: A.B和C同意同一议案; B.B和G同意同一议案; C.B一票赞成,两票反对; D.C两票赞成,一票反对; E.F一票赞成,两票反对。 (4)如果三个议案中某一个议案被通过,下列哪一位议员肯定投赞成呢: A.B B.C C.E D.F E.G (5)如果E的表决跟G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确定: A.Ⅰ号议案将被通过; B.Ⅰ号议案将被否决; C.Ⅱ号议案将被通过; D.Ⅱ号议案将被否决; E.Ⅲ号议案将被通过。 (6)如果C赞成Ⅱ号和Ⅲ号议案,那么,我们可以确定: A.Ⅰ号议案将被通过; B.Ⅰ号议案将被否决; C.Ⅱ号议案将被通过; D.Ⅱ号议案将被否决; E.Ⅲ号议案将被通过。 3、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请写出过程

最新“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汇编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逻辑推理》例7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讨和交流,初步学习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2、会初步搜集信息并借助列表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应用。 3、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体验问题与信息间的的逻辑关联中感受事物间的辨证联系。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自觉运用表格法进行逻辑推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列表法、逻辑推理法为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1.快速答题

[设计意图说明:以趣味抢答引出简单推理,让学生初步感知推理,活跃学生的思维。] 1.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逻辑推理。 板书课题:逻辑推理 二、合作探索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推理? (二)尝试推理课件示例7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 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质疑引出问题 师: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学生根据文字材料信息独立尝试推理,同桌互说。 (2)组织反馈——请学生上台示范阐述推理过程 2.引导方法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如:用“1”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趣味题

1、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路上遇见3个人,其中有2个人是“说谎国”人,有1人是“老实国”人。唐僧想知道,他们谁是老实国人,于是问他们3人:“你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第一个人说:“我是老实国人。” 第二个人说话的声音很小,唐僧没听清楚。 第三个人说:“第二个人是说自己是老实国人,我是老实国人。” 根据他们的回答,你能判断谁是老实国人吗? 解析:假设第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与题目条件相背,排除。 假设第三个人说的是假话,第一个是老实人说老实话,成立。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窗,有人问他们时,他们的回答如下: 甲:玻璃是丙也可能是丁打碎的;乙:是丁打碎的; 丙:我没有打坏玻璃丁:我才不干这种事 老师知道,有三位同学是不会说谎的,请问是谁打碎了玻璃? 解析:(假设法)一一假设假设乙说谎(因为有三个同学说真话)丁 3、在一星期的七天中,狼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各天讲真话,狐狸在星期四、五、六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1)狼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狐狸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那么今天星期几?假设狼说的是真话四 (2)一天,狼和狐狸都化了装,使人不容易认它们。一个说“我是狼。”另一个说:“我是狐狸。”那么先说的是狼还是狐狸?这一天是星期几? 解析:假设第一句话是真话,第一只是狼,所在的日子是在四,五,六,日,现在来推断第二句话,如果在四,五,六,狐狸说的是假话,所以“我是狐狸”是假话。如果是在星期日,“我是狐狸”是真话,同样,与狐狸的身份相符。假设成立。 假设第一句话是假话,第一只是狐狸,狐狸在四,五,六说假话,现在来推断第二句话,狼在四五六说真话,第二句“我是狐狸”是真话,与我们的假

15道经典逻辑推理问题及答案

15道经典逻辑推理问题 1、已知某月,周二比周三天数多,周一比周日天数多,这个月5号是星期____。 2、某个月周一与周三都出现奇数次,则这个月的有_____天,这个月1号是星期_______。 3、20世纪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从小就智力超常,三岁时就能读写,十四岁时就大学毕业了。几年后,他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博士。在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执行主席看到一脸稚气的维纳,颇为惊讶,于是就当面询问他的年龄。维纳不愧为数学神童,他的回答十分巧妙:“我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岁数的四次方是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 4、 5、 6、 7、 8、9全都用上了,不重不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我俯首称臣,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请问:维纳今年的年龄是_______岁? 4、有3个孩子,他们摸了摸衣兜,把兜中的钱全部掏出来,共是320元,中100元的两张,50元的两张,10元的两张。据了解每个孩子所带的纸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且,没带100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元的纸币,没带50元纸币的孩子也没带100元的纸币。你能不能弄清楚,3个孩子原来各自带了多少和什么样的纸币?

5、某一天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简餐,吃着吃着就跟老板聊了起来。老板说他有三个小孩,于是客人问他:“你的小孩几岁了?”老板:“让你猜好了!他们三个人的年龄乘起来等于72”客人想一想便说:“这样好像不够吧!”老板:“好吧!我再告诉你,你出去看一下我们这儿的门牌号码,就可以看到他们三个年龄的总和”客人出去看了一下,回来还是摇摇头回答:“还是不够啊!”老板微笑着说:“我最小的孩子喜欢吃那种巨蛋面包。”请问三个小孩的年龄各是多少? 6、一个经理有3个女儿,三个女儿年龄加起来是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积是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经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知道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大女儿的头发是黑色的,然后下属就知道了三个女儿的年龄,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各多少? 7、甲、乙、丙、丁与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 2 人都要赛 1 盘,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 4 盘,乙已经赛了 3 盘,丙已经赛了 2 盘,丁已经赛了 1 盘。问:小强赛了几盘? 8、在一次乒乓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名选手预测各自的名次。甲说:我绝对不是最后;乙说:我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丙说:我是第一;丁说:我是最后一名。比赛结束后,四人没有并列名次,而且只有一名选手预测错误,问是谁预测错了?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嘉会中心小学黄春玲 2015年9月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嘉会中心小学黄春玲 教学目标: 1、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利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有根有据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 难点: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静思活动) 二、活动体验,内化新知 1、体验简单的逻辑推理 ⑴玩趣味抢答游戏。﹙我说一句话,请你们根据我所说的话进行推 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1、华华不是女生。 2、李师上课从不讲英语。

3、不是男生的同学请站起来。 4、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⑵师生交流 师:刚才怎么都答的这么快呀? 生:条件少,题目简单。 师:认为逻辑推理题简单,是吧!可不要掉以轻心哦!我再给 你们出一个难一点的,愿意接受挑战吗? (3)引出课题 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的作出判断,推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有根有据的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稍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问题。 2、探究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 ⑴出示题目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 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⑵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①请学生回答 师:谁知道答案,怎么没有人举手? 生1:题目内容较多,较复杂,一下子得不出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教案

逻辑推理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师:鸡兔同笼,头5个,鸡兔各有多少只? 生:鸡如果是1只,兔就是4只。 生:鸡如果是2只,兔就是3只。 生:鸡如果是3只,兔就是2只。 生:鸡如果是4只,兔就是1只。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只知道他们的总头数是5,还没有办法确定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现在加上一个条件:鸡兔同笼,头5个,腿鸡兔各有多少只?请同学们列表计 生:汇报。 教师用课件逐步展示出表格里的 数据。 师:经过列表,你们发现哪种情况 符合题目要求呢? 生:鸡3只,兔2只,3×2+2×4=14(条)腿。 师:刚才我们经过大胆的尝试与猜测,把鸡兔的只数进行逐一列表,找出了符合题目的答案。实际这个题目,我们还可以有更加简洁的列表方法。 如,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鸡的只数为2只,兔就是3只,腿的总数为2×2+3×4=16 与题目中的腿总数多2条,就要减少1只兔,增加1只鸡。这样就符合题目要求了。 2、师继续点拨:在总头数不变的情况下,腿的总数减少6条,应该怎么办? 生:增加3只鸡,减少3只兔。 师继续点拨:在总头数不变的情况下,腿的总数增加2条,应该怎么办? 生: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 师继续点拨:在总头数不变的情况下,腿的总数增加4条,应该怎么办?

生:增加2只兔,减少2只鸡。 二、新授(15分钟) 1、学习【知识要点】 师:1.逻辑推理是运用已知的若干判断去获得一个新判断的思维方法。在推理过程中,常需要否定一些错误的可能性,去获得正确的结论。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都有哪些? 生:假设法、画图法、列表法等 师:还有我们以前学习的直接法、排除法等。 师: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我们活学活用。下面让我们到实战场上挑战吧。 出示: 【例1】小明把一枚硬币握在手中,请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猜哪只手里握有硬币. 甲说:“左手没有,右手有”;乙说:“右手没有,左手有”;丙说:“不会两手都没有,我猜左手没有”。 小明说三人中有一人两句话都说错了,一人两句话都猜对了,一人对一句错一句。问小明的哪只手中有硬币? 师: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哪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生:假设法 生:列表法 生:排除法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自己选择的策略解决问题吧。 生汇报: 生:我用的是假设法。假设甲说的全对,则乙说的就会全错;丙说的不会两手都没有(对),我猜左手没有(对),推知乙、丙两人说话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所以这种

逻辑推理经典题

逻辑推理题练习 真假推理属于显性结论类的一种,其具体表现是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前提,前题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进而推理出指定的结论。 一、题型分析 经过对近年真题的比较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真假推理题型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答题的重点从矛盾关系扩大到反对、推出等多种关系,提问方式也从“只有一真”,“只有一假”扩大到“两真两假”。对于公务员考试,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学习专业的逻辑学知识,只要掌握如下解题方法即可。 二、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题型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 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推出关系,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三、真题示例 (一)只有一真 1.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 假如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2.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二)只有一假 3.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小学生数学逻辑题

1、黑兔、黄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 )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 3岁; (2)燕燕比芳芳小 1岁; (3)燕燕比阳阳大 2岁。 ( )最大, ( )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数最少, ( )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 )最高, ( )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 )>( )>( )。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 )、 ( )、 ( )、 ( )。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 )盒子, ( )盒子, ( )盒子, ( )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不姓张; (2)姓黄的不是丙; (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 ( ),乙姓 ( ),丙姓 ( )。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 小春分到( )气球。小宇分到( )气球。小华分到( )气球。 1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 ( )名,乙得了第 ( )名,丙得了第 ( )名。 12、 A 、 B 、 C 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现在我们知道:(1)A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 (2)足球运动员比 C 和篮球运动员都矮。请你想一想: A 是 ( )运动员, B 是 ( )运动员, C 是 ( )运动员。

小学数学思维-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二 知识精讲 相信同学们之前接触过一些有趣的逻辑推理题目,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就是让我们来判断问题的真假,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判断么?对了,假设法,假设法就像是测谎仪,用它来测一测,就知道谁是真话,谁是假话了。 除此之外,如果有两个人说的话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其中必然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另一个人说的是假话,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称为矛盾分析法。 好了,下面就开始我们的推理之旅吧 例1.3位女神分别说了如下的话, 雅典娜(智慧女神):“阿佛洛狄忒不是最美的” 阿佛洛狄忒(爱和美的女神):“赫拉不是最美的” 赫拉(天后):“我是最美的” 练习1.懒懒和笨笨是两只小猪,一只说真话,一只说假话,而且它们一只是公的,一只是母的。懒懒说:“说谎的是母猪”笨笨说:“说谎的不是母猪”请问笨笨和懒懒谁是母猪? 例2.艾趣、艾吕和艾游三姐妹参加了去英国的旅行团,回国后,三人

向朋友们分享趣英国的经历: 艾趣:“我们去了爱丁堡,没去湖泊区,但参观了北威尔士” 艾吕:“我们去了爱丁堡,也去了湖泊区,但没有参观北威尔士” 艾游:“我们没有去爱丁堡,但是去了北威尔士” 已知每个人都说了一句谎话,那么她们三个人到底去了哪些景区? 练习2.一位农夫建了一个三角形的鸡舍,三边都是等高的铁丝网,这位农夫在笔记本上做了如下记录: (1)面向仓库那边的铁丝网价钱:10美元 (2)面向水池那边的铁丝网价钱:20美元 (3)面向住宅那边的铁丝网价钱:30美元 而这三个价钱中有一个是错的,又知道每一边铁丝网的价钱都是10美元的倍数,且三边铁丝网的价钱互不相同,那么这位农夫一共花了多少钱买铁丝网? 除了真话假话问题外,还有一类题目是告诉一些条件让我们做出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标准答案

题中有☆ 者表示难度较大。 ☆ ⒈ 称苹果 有十筐苹果,每筐里有十个,共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九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 ?☆☆ ⒉称零件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它的不同,且轻重不知。请你用天平称3次,把它找出来(此题难度较大,只要能做出来,便说明智力非凡。时间不限)。 ⒊九死一生 古时一位农民被人诬陷,农民据理力争,县官因已经接受别人的贿赂,不肯放人,又找不到理由,就出了个坏主意。叫人拿来十张纸条,对农民说:“这里有十张纸条,其中有九张写的‘死’, 一张写的‘生’,你摸一张,如果是‘生’,立即放你回去,如果是‘死’,就怪你命不好,怨不得别人。”聪明的农民早已猜

到纸条上写的都是“死”,无论抓哪一张都一样。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结果死里逃生了。你知道他想的什么办法吗? ?⒋ 一张假币 一天傍晚,一个体鞋店来了一位顾客,拿出10元钱买一双布鞋。该鞋7元一双,需要找给顾客3元。因为没有零钱,鞋店老板拿着这张10元钱到隔壁小店破成零钱,找给顾客3元,顾客拿着钱和鞋走了。第二天,隔壁小店来人说昨天的钱是假的,老板只好拿出10元钱,叹口气说:今天的损失太大了。请你帮他算一算,他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⒌ 买烟 60年代的哈尔滨。一天,一个小商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对售货员说:我是南方人到哈尔滨出差,想带哈尔滨特产的“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回去给大伙尝一尝。我现在只有3元钱,全都买烟。”当时的价格分别是0.29元、0.27元和0.23元。售货员经计算后,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位南方人每种烟买了几盒? ☆ ⒍ 遗嘱 古时候,一位老者已气息奄奄。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曰:“你们骑马到西山然后回来,谁的马跑得慢,家产就归谁。”两个儿子骑马出去缓缓而行。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题精选100题

1、黑兔、黄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解析:排除法。虽然我不知道是谁,但我肯定知道不是谁,就可以把它排除了。黑兔说它不是最快的,那就排除黑兔是最快的,但是他比白兔快,所以白兔也不是最快的,就剩下黄兔了,所以黄兔是最快的。黄兔是最快的,黑兔不是最快的,他比白兔快,所以他也不是最慢的,所以白兔是最慢的。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老师小。”(2)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老师说:“我比老师小。”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参考答案:1、黄兔跑得最快,白兔跑得最慢。 2、芳芳最大,阳阳最小。 3、年纪最大的是老师,最小的是王老师。 4、中班人数最少,大班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参考答案: 5、丙最高,乙最矮。 6、丁>丙>甲>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