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工法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

前言

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它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最后进行全断面二次衬砌。

早期的双连拱隧道多采用三导洞法施工,对围岩扰动的次数多,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同三线浙江省境内的岵岫岭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三导洞法,后采用中导洞-正洞台阶法施工,效果良好。

一、工法特点

(一)采用新奥法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度。

(二)与三导洞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施工干扰少、临时支护量小,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工程投资。

二、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双连拱山岭隧道的各种围岩情况,隧道的开挖方式则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正台阶二步开挖法是全断面一次开挖法的改进方法,多用于围岩能短期内处于稳定的地层中。台阶法根据台阶长度的不同,可划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在IV类以上的围岩中一般采用长台阶,对于III、IV类围岩多采用短台阶,而对于II类以下的软弱中围岩则常采用超短台阶开挖法。

对于V、VI类整体性好的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而对于土质围岩及软弱围岩则采用台阶分部开挖留核心土法。

三、工艺原理

(一)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新奥法。开挖后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从而释放部分

·1·

地应力;通过监控量测和适时支护来控制围岩变形,使围岩不会失稳;围岩与锚喷等支护共同作用形成复合承载结构。

(二)中导洞-正洞法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简化施工工序,采用薄膜支护,减少了开挖数量及衬砌圬工数量。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法及顺序

采用中导洞-正洞法施工,其步骤为先开挖中导坑,并做导坑临时支护直到中导洞贯通,然后由内向外浇筑中隔墙直到全部完成,铺设中隔墙顶防水材料,并将中隔墙相同标号的砼回填,打设长管棚注浆,然后开挖右洞上拱及初期支护,同时做好围岩的变形观测。待右洞上拱推进适当距离(约5~10m)后,开挖左洞上拱并做好上拱的初期支护,做好围岩的变形观测,上拱掘进适当距离(约50m左右)开挖洞身中槽,采用“马口”跳槽的方法进行侧墙的开挖与初期支护,“马口”开挖宽度控制在2~3m,施工过程中侧墙与拱部初期支护严禁通缝。侧墙初期支护完成后铺设防水层,采用衬砌台车双对称浇筑二次衬砌砼。对于不同的围岩类别,具体

4——隧道下台阶开挖 IV——边墙初期支护施作

5——仰拱施作 V——拱部及侧墙衬砌施作

·2·

首先组织测量人员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无误后进行导线网和水准网的布

·3·

设,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纳入控制网并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洞内测量采用导线法进行,中线点根据导线点逐段放样用全站仪施测。隧道开挖断面控制采用断面支距法,洞内高程控制由洞口水准点引伸到洞内布设,采用精密水准仪施测,所有洞口、洞内导线控制点,水准点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复核。

2.洞口及明洞开挖

洞口开挖前应先行做好天沟、边沟等洞口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应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尽量早进洞晚出洞、减少洞口刷坡,提高隧道运营期间的安全度。

3.中导洞开挖和初期支护

(1)中导洞开挖

中导洞的尺寸按满足中隔墙施工要求选定,并要满足预埋钢筋的要求。开挖时应加强测量放样控制,特别是双向开挖时。围岩较好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围岩差时可采用上下微台阶法开挖。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以直眼掏槽为宜;爆破设计参数应经过试验段检验和调整,如果无条件试验时,可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有关内容选用。

开挖进尺I、II类围岩采用0.4~1.0米,III类及以上围岩可选择1~4米。开挖时应严格控制洞顶和洞底的超欠挖,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允许超挖值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采用。

(2)中导洞初期支护

I至III类围岩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超前支护措施,包括超前管棚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或超前锚杆。I类围岩的初期支护参数应根据围岩情况慎重选定。开挖后应及时喷一层5厘米厚的早强混凝土,然后施工钢筋拱架和锚杆,最后再喷一层喷混凝土。VI类围岩可不支护。V类围岩一般也可不进行初期支护,对稳定性差的局部地段应进行喷混凝土支护。IV类围岩要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喷混凝土厚度5厘米。III类围岩要采用锚杆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措施,喷混凝土厚度可选择7~10厘米,并在拱部设置2米长Φ22砂浆锚杆,纵横向间距可选择1.2~1.5米。II类围岩须采用锚杆喷混凝土联合支护,喷混凝土厚度10厘米,并采用钢筋拱架,拱部设置2.5米长的Φ22砂浆锚杆,必要时墙部也要设置锚杆。其具体支护情况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中隔墙衬砌施工,墙顶挂网,喷混凝土回填。

中隔墙衬砌施工前,要将洞底的水、泥、碴清理干净,一般先施工中隔墙基础,再施工墙身。模板可以使用组合钢模板或整体钢模板台车。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应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标号须达到S10。预留排水管必须固定牢固,保证畅通。

5.中隔墙侧边(后开挖主洞一侧)回填或支撑顶紧。

在开挖主洞前,为防止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对中隔墙的破坏,应在中隔墙靠后开挖的主洞一侧用型钢把中隔墙和岩面顶紧,或者用土石回填并在上部浆砌1米高的片石。

6.超前预支护。

预支护类型主要有三种,即超前锚杆、小导管注浆及管棚。具体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7.主洞上台阶(拱部)留核心土环状开挖。

在导洞进行到一定距离,中隔墙浇筑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且施工完长管棚超前支护后,·4·

进行主洞室的开挖,先进行左洞开挖,右洞滞后左洞30 m。

V、VI类围岩主洞开挖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对于III、IV类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II 类及其以下围岩先进行上台阶留核心土开挖,进尺控制在0.5~0.75 m之间。

8.主洞上台阶(拱部)初期支护施工。

爆破出渣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先喷射5cm混凝土,再安装钢拱架,然后打设锚杆、张挂钢筋网,分层喷射混凝土达到规定厚度为止。其具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初期支护流程图

9.主洞上台阶(拱部)核心土开挖。

对于土质围岩及软弱围岩,上拱圈施作完成后,洞内只剩下中间的核心土体,钻爆开挖,用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将渣运出洞外。该部分开挖先进行侧墙平面以上部分开挖,开挖一定距离后从洞内向外退挖下台阶,即隧底、仰拱部分。

10.主洞下台阶(边墙)开挖。

主洞上部每单洞开挖,支护完成50m后,经量测围岩稳定,即可进行下部中槽开挖。为减少上部作业与下部作业相互干扰,同时为了平衡左、右洞对中隔墙的推力,进、出口的左、右

·5·

两洞工作面要同时掘进,中槽开挖工作面和上部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应小于30m。

中槽开挖采用松动爆破,挖掘机装渣,5t解放自卸汽车运输的作业方式。

中槽开挖掘进20~30m后,观测上拱初期支护稳定的情况。围岩稳定性差时,应分段跳跃开挖,不宜一次挖通。边墙部分围岩采取“挖马口”方式,拱圈是分环节灌注的,施工缝处的连接较弱,隧道拱圈被施工缝分割为多段,为避免开挖边墙处围岩时使整段拱圈悬空,需采用马口跳槽施工。

为防止拱圈下沉,马口开挖长度应予以控制,III~I类围岩中不宜超过4m。马口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拱脚顺层滑动,必要时设置卡口梁,阻止拱脚下滑。

11.主洞下台阶(边墙)初期支护施工。

下部台阶(边墙)爆破出渣后,即刻进行初期支护。现代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初期支护形式和方法是锚喷支护。

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围岩的稳定状况,采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用机械方法加固隧道围岩,可设锚杆;张挂金属网,提高混凝土支护层的抗拉能力、抗裂性、抗震性。

侧墙支护注意事项:

(1) 安装拱架时,连接螺栓一定要紧固。加工拱架时,应避免在隧道拱架高度2/3高处附近设置接头,拱脚底必须回填密实,严禁拱架底悬空。

(2) 墙脚底面1m范围内严禁欠挖。超挖部分用与拱圈同标号砼回填密实。

(3) 索脚锚杆须按施工要求做,防止拱架受力时墙脚内移,引起拱圈开裂。

12.仰拱施工。

主洞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后,经量测洞室处于稳定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及时跟进。为尽快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首先安排仰拱施工。

(1)仰拱施工阶段,连体隧道处于最不利受力状态,为防止侧墙受力过大而引起拱圈破坏采取如下措施:

①仰拱施工,左、右洞对称进行,每一施工段长度Ⅱ类围岩15~20m,Ⅲ类围岩20~30m。

②按由内向外的顺序,先进行Ⅲ类围岩段施工,后进行Ⅱ类围岩段施工。

(2)仰拱浇筑完成前禁止车辆碾压。砼浇筑后,养护3d后进行仰拱回填。

(3)仰拱回填必须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禁止车辆在仰拱上运行。如果边墙不稳定,可架立横梁支撑,将侧墙顶紧。

13.拱部及侧墙衬砌施工。

在隧道初期支护形成稳定的闭合环后,立即进行二次衬砌的施工。二次衬砌由洞外(进口)逐步向洞内(左、右洞对称)向前浇筑,尽量减少由于中隔墙顶的再一次受力体系变化产生的对中隔墙顶水平推力的影响。二次衬砌可采用组合式钢模和整体式台车浇筑,或使用衬砌台车浇筑。

衬砌施工作业要点:

(1)铺设轨道时,必须认真清理。加固基础,防止浇筑砼过程中基础下沉,影响浇筑质量。

(2)台车校核后,用三角形方木将台车支承轮沿纵向固定,然后用方木斜撑将台车主梁·6·

横向固定。

(3)中隔墙顶面砼凿毛后,用水清理干净,两侧各预埋一根纵向φ80mm软式透水管。由于中隔墙顶预埋背贴式止水带水板与拱圈排水板熔点不同,不宜进行热合焊接,故采用专用粘合剂粘合。

(4)铺设排水管和防水层

首先认真清理初期支护表面,割除砼表面露头的钢筋、铁丝,凿除砼凸起部分。侧墙支护浇筑封口时形成的台阶必须凿除。

先用铁丝将拱部环向φ50mm软式透水管和墙脚纵向φ80mm软式透水管,固定在初期支护表面,环向管与中隔墙顶面预埋管接通,两通接头用土工布包紧,并用细铁丝缠紧。纵向φ80mm 软式透水管沿隧道坡度铺设平顺并使用三通接头和拱部环向管连通,三通接头用土工布缠紧,并用细铁丝固定。

标出隧道拱顶中线,土工布和排水板沿隧道中线由拱顶沿简易台车拱架缓缓向两边铺设,边铺边用射钉枪用专门垫片将土工布与排水板固定在初期支护上。

(5)安装钢筋时,拱部钢筋使用预制砼块控制保护层厚度。中隔墙预留钢筋和拱部环向钢筋焊接牢固。水平构造在施工缝断面采用搭接或焊接需符合要求,同一断面焊缝个数不超过50%,防止砼出现环向裂缝。钢筋的安装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表6.12.2-1执行。

(6)安装模板:

位于浇筑成形一侧的模板安装时,模板应伸入衬砌边缘至少5cm。并用硬木楔将模板顶紧于已成形衬砌表面。浇筑砼时要随时检查,如果发现木楔松动要及时紧固,防止砼浇筑出现错台现象。

(7)浇筑砼:

首段衬砌必须左、右洞对称同时浇筑,防止水平推力过大破坏中隔墙的稳定,浇筑过程中,在中隔墙侧台车与墙体间设置若干木楔。通过木楔松紧情况检查判断台车对墙体产生的水平推力情况,用以控制浇筑速度。

当拱圈砼浇筑到中隔墙顶面时,拱圈左、右部分应对称交替进行浇筑,防止拱圈变形。

拱圈浇筑连续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cm,侧墙砼坍落度控制在14~16 cm左右为宜。封顶时,可调整砼坍落度为16~18cm,同时适当增加砂率及水泥含量,提高砼泵送性能,防止堵管。同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封顶由内向外沿隧道纵向进行,封顶时砼压力达到10~11Mpa时。停止泵送砼并使输送管停止3~5min。若砼压力保持在10~11Mpa左右,即可插入封口钢片,拆除软管,结束砼浇筑。

(8)拆模、养生

当衬砌砼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模板。砼养生,一般情况下洞口30m范围内砼需要洒水养生,洞内视温、湿度情况可自然养生。

14.洞门工程施工

(1)长管棚注浆

仰坡锚喷防护完成后,即可进行长管棚注浆施工。

施工工艺:使用导轨式独立回转凿岩机钻孔,使用专用浆液泵注浆,最大注浆压力3.7MPa。

工艺流程:安装钢架→测量放样→钻机定位→钻孔→清孔、验孔→管棚安装→注浆→填充封管

(2)进洞施工

管棚施工完4~6h后即可进行主洞开挖施工。此时,管棚处于悬臂梁状态,难以支撑隧道上覆围岩压力,进洞应缓慢进行。

首先,用风镐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凿一条60cm宽、深50cm的凹槽,然后在凹槽内安装2榀14号工字钢拱架。凹槽外侧安装3榀14号工字钢拱架,工字钢拱架用φ22钢筋横向连接成一体,最后模注C30砼。由于C30钢筋砼拱圈的支撑作用,可避免管棚端部受压折断造成仰坡坍塌。

在砼拱的支撑作用下,管棚充分发挥了防护作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用松动爆破开挖核心岩体,再用此法循环施工掘进10m后,进入正常施工程序。

(3)明洞施工

①明洞浇筑

明洞和削竹式洞门使用衬砌台车左、右洞对称一次浇筑完成。为防止明洞衬砌与暗挖段衬砌因沉降不同而产生裂缝,致使明洞与暗挖段相接处渗漏水,在明洞顶与仰坡相交处斜向上安装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度4m,环距1m。锚杆端部和明洞主筋焊接成一体,并将锚杆端部和明洞浇筑成一体

②明洞防水层

明洞两侧50×50cm纵向排水暗沟底面以下,采用和接挖段相同的防排水层,纵向排水暗沟底面以上,采用甲种防水层。

③明洞回填

·8·

当明洞防水层外砂浆保护层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明洞回填。明洞采用左、右洞对称回填,即左、右两洞及每洞左、右两侧同时对称回填。

人工夯填至拱顶以上1m后,采用械机回填和压实,最后施做50cm厚粘土隔水层并压实。

五、机具设备

1.施工通风机具

2.开挖机具

3.初期支护机具

4.衬砌机具

·9·

5.其他

高压风管、水管、通风管、照明灯具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隧道长度、设计水风压力、光照度等参数来确定。

六、劳动组织(单口作业)

1.开挖

钻爆手(兼钻锚杆眼)6~8人,出渣1~2人,记录1人,合计9~11人。

2.初期支护

锚杆、格栅支撑制作:4人(安装与拆除由开挖班负责)。

锚喷:锚杆安装2人,砼喷射手1~2人,砼供料3~4人,搅拌机司机1人,质检、记录各1人,合计9~11人。

挂网(需要时):4人。

3.衬砌

立模4~6人,砼供料2~4人,成品砼运输2~4人,砼灌筑6~10人,合计14~24人。另配备搅拌机司机、输送泵司机各2人,质检、记录各1人。

4.测量及量测

测量放样3~4人,量测3人。

5.其他

风压机司机1人,电工2人,管道工2人,试验员2人,安全员2人,调度及管理人员4~6人。

七、质量控制

1.质量保障机构

建立以经理、总工为首、由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组成的三级质量保障机构,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过程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即工班实行质量自控自检,工段实行专控互检和工序交接检验,项目经理部实行专控专检。工序之间的质量检查,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上道工序不检查签认,下道工序不准进行,要严格执行工序之间的交接、签证手续,本级检查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准呈报上一级的质检人员检查、验收。

3.质量保证措施

制定经理部、施工队及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严格执行经理部三级质量检验制度,质检工程师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坚决不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经理部签订质量目标责任状,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职责标准,保证本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九、安全措施

·10·

1.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2.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3.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石、土或裂缝,应先清除或支护。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少扰动、早喷锚、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

4.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不合要求者应予以修理或更换。用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5.爆破作业应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的有关操作规定执行。

6.洞内出碴运输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进洞的各类机械与车辆,宜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得进洞。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

7.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车辆抢道。

8.洞内运输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所有车辆减速慢行。在洞口、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设专人指挥交通。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以显示界限,防止运输车辆碰撞。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行时,关闭大灯,改用近光灯。

9.隧道各部开挖后,除围岩完整坚硬及设计文件中规定不需要支护者外,都必须根据围岩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施工期间,要对支护各部定期进行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和加固;当变形或损坏情况严重时,应先将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再行加固。

10.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与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和土质隧道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当短期停工时,应将支撑直抵工作面。不得将支撑立柱置于废渣或活动的石头上。

11.喷锚支护时,危石应清除,脚手架牢固可靠,喷射手应佩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应完好正常,压力应保持在0.2Mpa左右;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12.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掘进,应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

13.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和突出的尖角。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的铺板应钉铺结实,木板的端头必须搭于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上应设置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应设防滑条。

14.保持隧道内空气环境良好,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隧道内空气成分每月应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道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15.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16.隧道内用电线路,均应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照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牢固,不得

·11·

将电线挂在铁钉和其他铁件上或捆扎在一起。开关外应加木箱盖,采用封闭式保险盒。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须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在潮湿隧道中应使用防水灯具。

17.各洞口施工区,洞内机电洞室、料库、皮带运输机等处均应设置有效而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的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其他易燃物品。洞内及库房周围严禁烟火。

十、技术经济分析

同三导洞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施工干扰小,临时支护量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程投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岵岫岭隧道采用该施工技术减少了临时支护,节约支护费用、人工、机械等费用120万元。木西岙隧道、红枫隧道应用该技术也带来了175万的经济效益。

十一、工程实例

岵岫岭隧道为双拱连体式,隧道全长345.4m,其中明洞40.9m(进口30m,出口10.9m),暗洞长304.5m。设计推荐“三导洞先墙后拱法”施工,根据岵岫岭的地形、地质条件及工期要求,此方案无论在开挖进度、安全和二次衬砌质量上都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施工技术人员反复讨论、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中导洞-正洞台阶法”的施工方案。岵岫岭隧道2000年12月通过浙江省交通厅质监站质量鉴定,被评为优良工程并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该技术推广应用于木西岙隧道、红枫隧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执笔:·12·

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引言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采用双向拱形构造的隧道结构,在支撑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介绍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工程背景 该工程位于山西省某地,是一根长度为6.4km的双连拱隧道,挖掘施工将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工程预计耗时3年。 施工方案 工程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 1.常规勘探工作,了解隧道地质情况。 2.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和技术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 方案。 3.装备和材料进场,包括钻机、爆破器材、测量设备等。 施工流程 1.按设计要求,进行洞口开挖和爆破,将洞口开大,使得施工设备可以 进入隧道内进行施工。 2.进行初始支撑。通过安装锚杆、钢网片等方式进行隧道支护。 3.开挖台阶部分,需要使用特殊的开挖工具进行挖掘。这些工具可以进 行自动控制,确保挖掘的质量和精度。 4.施工设备进出口的建立。为了方便施工,需要在隧道内设置进出口。 这些进出口需要符合规范,保证施工安全。 5.继续进行支护,保证隧道的稳定性。此时需要进行超前支护,通过铁 路、隧道灌浆等方式进行支护。 6.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隧道墙、顶的开挖和固结。这个过程需要使用锚 杆、钢筋网等材料进行支撑。 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包括: 1.在洞口区域设置安全围栏,防止人员误入。

2.保证施工现场通风。 3.施工人员穿戴好安全装备,保护好眼睛、呼吸道等器官。 4.对于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通过对双连拱隧道正洞台阶开挖施工工法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工法编写要求及文本范例

《工程建设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 编写要求及文本范例 一、《工程建设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编写要求 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1)工法名称(2)完成单位名称(3)主要完成人 每个层次要换行,位置要居中。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分别是工法所含的11项内容,题目位置要居中;“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编号示例说明如下: 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

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1.1.1-1) 式中 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有限公司 *** ***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

大跨双连拱隧道三导洞施工技术探讨

大跨双连拱隧道三导洞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大跨双连拱隧道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隧道,有占地面积小、拆迁量小、接线容易、线行流畅美观等优点,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双连拱大跨度隧道在受力分析上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在设计和施工方法上还不完善,尚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阶段,因此其施工难度很大。本文主要对大跨双连拱隧道三导洞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跨双连拱隧道重难点分析三导洞工法不足改进 引言: 双连拱隧道占用土地节省,对于地形变化较大和土地资源匮乏的山岭重丘地区和城市市政工程比较适用;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工序复杂,所需建设工期相对较长,故只适宜在中短隧道中采用。由我公司承建的贵阳遵义中路隧道为双向六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建筑限界宽31.40m,高5.0m,采用复合式曲中墙结构,中隔墙最小厚度140cm。隧道全长485m,隧道最大埋深约51m。隧道平面线形呈S 形,隧道纵断面为上坡,坡度为3.66%。 1、大跨双连拱隧道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1遵义中路为双向六车道隧道,跨度大,围岩以软弱围岩为主,岩体破碎,稳定性极差。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相互干扰,安全、快速掘进是本项目的重点;防大变形、防坍方是本工程的难点。相应对策如下: 1.1.1 缩短施工准备期,快速进洞。 1.1.2 采用侧翻装载机装碴,增加出碴运输车辆,缩短出碴时间。 1.1.3 Ⅴ级围岩段采用三导洞工法施工,短进尺,多循环,确保施工安全。 1.1.4 加强现场组织管理,确保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凑,缩短工序循环时间。 1.1.5 隧道左、右线开挖面错开距离大于50m,采取超前预报和现场监测,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1.6 及时调整施工方法,采用弱爆破进行钻爆开挖。不良地质段尽量采用人工风钻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做好爆破设计,确保爆破进尺和爆破成形。 1.1.7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回填注浆及时施作,减少隧道围岩的变形。二次衬砌及时跟进,确保施工安全。 1.1.8 加强监控量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利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确保

建筑工程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建筑工程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

双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标准工法]

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工法编号:GGG(鄂)D1 —2021 王慧XXXX公司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连拱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其平面线型顺畅、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尤其是在山区高速修建短隧道(隧道长≤500m)中,具有较大优势而常被采用,但由于受结构形式所限,连拱隧道施工工序较复杂,导致施工工期较长,且质量难以控制,因此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连拱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分为导坑施工法和正洞施工法两大类,早期的连拱隧道多采用导坑法施工,施工工序多,对围岩扰动频繁,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宜巴高速第三合同段的毡帽山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导坑法,考虑到隧道围岩情况较好,工期短等实际情况,后采用正洞上下台阶法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总结完成连拱隧道正洞上下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 1、先组织进行中导洞开挖、支护,直至贯通,可以改善后期隧道内的通风环境,也起到地质超前预报的作用。 2、正洞上下台阶法是连拱隧道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采用新奥法施工,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并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 3、施工工艺及条件相对简单,质量容易控制;

4、与导坑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的开挖及临时支护,且工序简单,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可适用于公XX市政、铁路连拱隧道的IV类围岩,II、III类围岩也可参照本工法。 4 工艺原理 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为新奥法。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左右洞围岩经多次扰动,应力重新分布均衡后进行主洞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围岩和支护监控量测,以量测信息反馈来指导施工。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结合宜巴高速公路三合同段内毡帽山隧道的施工过程叙述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主体流程如下:中导洞开挖支护→中隔墙浇筑→开挖主洞上台阶及初期支护→开挖主洞下台阶及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施工顺序图及具体工序如下:

建设部关于公布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公布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建质[2006]16号 【发布部门】建设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6.01.19 【实施日期】2006.01.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建设部关于公布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 (建质[2006]16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国资委管理的有关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2005年12月,我部组织专家对有关部门和地区申报的232项工法进行了评审,审定120项为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现予以公布。 希望各地区、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工法管理工作,鼓励建筑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及时总结施工经验,促进工法在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 附件:2003~2004年度国家级工法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00六年一月十九日 附件: 1、工法编号:YJGF01-2004 工法名称:铁路桥桩基托换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赵林、吴健强、董志、赵世永、杨明君 2、工法编号:YJGF02-2004 工法名称:特大吨位桩基托换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建国、潘明亮、赵春华、朱成杰 3、工法编号:YJGF03-2004 工法名称:压力分散型抗浮锚杆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国京冶建设工程承包公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国内业务部 主要完成人:卜庆龙、柳建国、李保平、程良奎、耿冬青 4、工法编号:YJGF04-2004 工法名称:等厚掘搅水泥土防渗墙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翟浩辉、陈福坤、薛峰、吴平、孙刚 5、工法编号:YJGF05-2004 工法名称:深厚覆盖层(含巨漂)高喷防渗墙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一、刖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五纵七横高速公路丹干网的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设计为满足线路选线和美观的需要,设计了许多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其中一部分已竣工交付使用。我局自1997年至今相继施工了XX省戏至XX省XX高速公路省界连体隧道和XX省XX高速公路XXX隧道。施工采用五导坑先墙后拱法,成功地解决了在软弱围岩中施工大跨度双连拱隧道的难题。我们对之进行了总结,形成本工法。 二、工法特点 1、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 2、采用五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开挖过程中辅以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小钢管和锚杆、径向系统锚杆(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早强药卷锚杆)、挂网、钢拱架、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呼扰动小,故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3、本工法采用分部开挖,其中导坑可以起到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 4、采用新奥法施工,其初期支护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5、能利用监控量测等信息化管理方法指导施1:,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处亍受控状态。 6、施工作业简便,不需用特殊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故容易推广使用。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双连拱隧道和类似结构地下工程施工。 四、工艺原理J | 双连拱ll道施工采角五导五先墙后拱法施工。根据双连拱隧道的结构特点(见图I), 中隔墙为左右线隧道拱部的共用支点,必须先开挖中导坑,施工中隔墙衬砌,然后分别开挖左右侧导坑,施工左右侧边墙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再开挖左右主洞上导坑,施工拱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最后开挖中槽核心土和仰拱,施工仰拱、仰拱回填和路面。掘进过程中左、右侧导坑以及左、右主洞开挖掌子面应始终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根据地形和覆盖层厚度先施工山体压力较大-侧的隧道,滞后一段时间施工另一侧隧道。主洞开挖前,将中导坑另--侧回填密实,以增强中隔墙的稳定性,减轻山体偏压对中墙的影响。 五导坑先墙后拱法将开挖断面分成7部分,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逐步开挖。此法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通过超前支护、钢拱架、锚(网)喷洞壁初期支护系统,使开挖断而及早闭合,控制围岩的变形并使之趋于稳定。同时,建立困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双连拱结构隧道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内有1座隧道(铁锁关隧道),为带中墙的整体式双连拱结构隧道。隧道全长257 m,隧道净空(宽×高):2×9.75×5m,隧道位于半径R=3435.91m的圆曲线内,该隧道为泥质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为Ⅱ类。隧道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和降水方式的控制。隧道区内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贫乏。隧道涌水量不大,但分布不均匀,一般呈渗水滴水状态,局部可能形成富水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裂隙发育地带等,会出现淋水或股流状态。 本隧道为Ⅱ类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施工中以“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适时衬砌”为原则,并根据围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 隧道由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根据洞内不同工序,隧道施工队分为:测量班、掘进班、锚喷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本隧道是本合同段控制工期的主要工程,拟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电动压风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表3)。 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自制简易钻爆台车配

合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实施掘进(钻、爆)、出碴(装、运)、锚喷(拌、运、锚、喷)和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 3.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现场调查和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拟采用单口掘进的施工方法,从隧道进口开始掘进。隧道路面为2%的纵向上坡,从进口端掘进也有利于洞内排水。根据隧道的结构特点及地质情况采用三导坑半断面,先墙后拱法施工(隧道开挖采用中导洞+侧壁导洞+上下导坑开挖法)。本工程拟2001年1月10日开工,2002年2月10日完工,施工时间为13个月。 4 .临时工程 4.1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按7m宽、0.2 m厚泥结碎石路面新建和整修。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原有乡间道路,对旧路进行调直,加宽整修,以保证施工运输的需要。 4.2施工用电 隧道进口端安装一台500KVA电力变压器,保证生活及生产用电,同时配备一台250KW的柴油发电机以备电网停电时使用。 4.3施工用水 隧道进口紧邻玉带河,安装二组变频恒压供水装臵,利用河水,供施工使用。 4.4高压供风 隧道进口建压风站一座,安装2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供应进口施工用风。

【最新文档】工法范例-精选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工法范例 篇一:工法文本范例 附件2: 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马锁柱王先堂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1X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1X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中导洞——主洞施工工法(2)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中导洞——主 洞施工工法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中导洞——主洞施工工法 一、前言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节省地面用地,还可以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隧道,具有结构稳定性强、通行能力大、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对于施工工法的选择和实施要求较高。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中导洞主洞施工的工法,并对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双连拱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合理设置导洞,可以有效地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该工法还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对交通影响小、施工时间短的特点,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不同交通环境的高速公路隧道项目。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双连拱隧道中导洞主洞的施工,可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石或土质隧道,适用范围较广。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导洞的布置和开挖,然后在导

洞内进行主洞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如设立施工平台,进行导洞的细分施工,合理处理导洞与主洞之间的连接等。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的各个施工阶段包括导洞布置、导洞开挖、主洞施工和导洞与主洞连接等。导洞布置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导洞位置进行定位,并计算出导洞的尺寸和位置。导洞开挖阶段,根据导洞布置的位置,采用爆破、掘进等方式进行导洞的开挖。主洞施工阶段,根据导洞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主洞的掘进、锚杆注浆等施工工序。导洞与主洞连接阶段,根据导洞和主洞的位置和尺寸,采用灌浆或打钢板等方式进行连接,确保两者之间的结构稳定。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劳动组织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负责范围,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掘进机、荷载机、爆破设备、钻机、注浆设备等。这些机具设备具有各自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八、质量控制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导洞开挖阶段,需要进行导洞的定位和尺寸的控制;在主洞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掘进和注浆工艺的控制等。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例如,加强对掘进机和爆破设备等的安全检查和维护,设

双连拱隧道工法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 前言 中导洞-正洞施工工法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一种高效施工方法。它根据新奥法原理,采用光面爆破大断面开挖,使用锚、喷、网、钢拱架和超前导管及超前管棚等支护手段,先开挖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混凝土,然后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左右正洞,最后进行全断面二次衬砌。 早期的双连拱隧道多采用三导洞法施工,对围岩扰动的次数多,施工周期长,工效慢、工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隧道防水。同三线浙江省境内的岵岫岭隧道设计的施工方案为三导洞法,后采用中导洞-正洞台阶法施工,效果良好。 一、工法特点 (一)采用新奥法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保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载能力,提高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度。 (二)与三导洞法相比,减少了两个侧壁导洞,施工干扰少、临时支护量小,有效地降低了对围岩的扰动,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减少工程投资。 二、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双连拱山岭隧道的各种围岩情况,隧道的开挖方式则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正台阶二步开挖法是全断面一次开挖法的改进方法,多用于围岩能短期内处于稳定的地层中。台阶法根据台阶长度的不同,可划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三种,在IV类以上的围岩中一般采用长台阶,对于III、IV类围岩多采用短台阶,而对于II类以下的软弱中围岩则常采用超短台阶开挖法。 对于V、VI类整体性好的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而对于土质围岩及软弱围岩则采用台阶分部开挖留核心土法。 三、工艺原理 (一)本工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新奥法。开挖后允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从而释放部分 ·1·

地应力;通过监控量测和适时支护来控制围岩变形,使围岩不会失稳;围岩与锚喷等支护共同作用形成复合承载结构。 (二)中导洞-正洞法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简化施工工序,采用薄膜支护,减少了开挖数量及衬砌圬工数量。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法及顺序 采用中导洞-正洞法施工,其步骤为先开挖中导坑,并做导坑临时支护直到中导洞贯通,然后由内向外浇筑中隔墙直到全部完成,铺设中隔墙顶防水材料,并将中隔墙相同标号的砼回填,打设长管棚注浆,然后开挖右洞上拱及初期支护,同时做好围岩的变形观测。待右洞上拱推进适当距离(约5~10m)后,开挖左洞上拱并做好上拱的初期支护,做好围岩的变形观测,上拱掘进适当距离(约50m左右)开挖洞身中槽,采用“马口”跳槽的方法进行侧墙的开挖与初期支护,“马口”开挖宽度控制在2~3m,施工过程中侧墙与拱部初期支护严禁通缝。侧墙初期支护完成后铺设防水层,采用衬砌台车双对称浇筑二次衬砌砼。对于不同的围岩类别,具体 4——隧道下台阶开挖 IV——边墙初期支护施作 5——仰拱施作 V——拱部及侧墙衬砌施作 ·2·

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

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 引言 隧道是连接两个地方并穿越山体或水体的通道,其建设对于交 通运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隧道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 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节省成本的隧道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的概述 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是指通过两个洞口同时进行隧道开挖 和支护,然后再通过顶进法将两个洞口连接起来完成隧道的建设。 这种工法相比于传统的逐洞施工工法,具有施工周期短、安全性高、经济性强的特点。 二、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的主要步骤 1. 前期准备工作:确定隧道线路和洞口位置,进行地质勘探和 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洞口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两侧的洞口进行挖掘和支 护工作,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 3. 隧道开挖:采用钻孔、爆破、挖掘等方法进行隧道的开挖, 同时进行地质监测和支护工作,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支护工作: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拱门、锚杆、喷 射混凝土等支护措施,加固隧道的结构,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 顶进施工:当两个洞口都完成开挖和支护后,通过顶管机或 人工掘进的方式将两个洞口连接起来,完成隧道的建设。 6. 后期工程:进行隧道内部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的安装,并进行隧道的沥青路面或铺设轨道等工程,使隧道得以通行。 三、双连拱隧道双洞施工工法的优势 1. 施工周期短:由于两个洞口同时进行开挖和支护工作,可大 幅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进度。 2. 安全性高:通过在洞口进行支护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层 塌方和其他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YJGF06-2004)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马锁柱王先堂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内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后注浆加固、增设临时仰拱等支护方法,控制地表下沉,通过全过程的施工监控量测,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随时调整支护参数,使主体结构能安全顺利地建成。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 (一)工艺原理 双连拱隧道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短开挖、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首先开挖中导洞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开挖右洞,贯通后再进行左洞施工。两洞在开挖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成若干单元,分步开挖及时施作工字钢支撑、锚喷混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协同变形—承荷,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指导施工,确保安全、稳定。(二)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法 1、开挖及支护步骤 Ⅱ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灌注中墙混凝土,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混凝土,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Ⅲ类围岩中导开挖并灌注中墙混凝土,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全断面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Ⅳ、Ⅴ类围岩中导先行,正洞全断面开挖、全断面衬砌,具体步骤见图。 2、开挖及运输方法 开挖Ⅱ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四轮翻斗车运碴,开挖Ⅲ、Ⅳ、Ⅴ类围岩用简易钻孔台车人工操纵7655型凿岩机钻孔爆破,ZL40B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运碴。 简易钻孔台车是自行研制的能供20人同时钻孔的工作平台,钻架的高度、宽度可根据开挖面的不同加以调整,它固定于东风车底盘上,进出方便,

不必拆卸,操作安全可靠。 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 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墙混凝土的影响,中墙混凝土厚度只有1.4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墙顶面,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有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办法是,Ⅲ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小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具体见图。 Ⅳ、Ⅴ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爆破设计见图。 爆破时,在爆破的另一侧对中墙辅以I16工字钢横撑(纵向间距2m,支点距中墙顶2m)。为防止飞石砸坏中墙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对中墙不小于60m范围内全表面用厚2cm泡沫塑料覆盖防护。 4、初期支护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初期支护作为永久衬砌的一部分是施工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有系统锚杆、I16工字钢支撑及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参数见表。 开挖后及时对围岩初喷5cm厚混凝土,尽快封闭岩面,形成封闭的受力圈,防止围岩松动,然后施作系统锚杆,锚杆采用ZP型早强锚固剂锚固,同时设置φ6钢筋网并与锚杆外露头绑扎牢固,最后准确架立工字钢支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喷混凝土用PH-30型喷射机,掺入STC型粘稠剂,采用半干湿式二次拌合喷射工艺,集料在洞外拌合,用0.5m3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洞内,分次投料。

国家级工法编写范例

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

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2.3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 将地表作业转入地下,使施工对城市地面、路面的占用和交通影响极小,能满足城市地下施工的高环保要求。 3.适用范围 临近建(构)筑物、地面条件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的暗挖地下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采用“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在主体隧道两侧与贴近既有建筑结构基础的地下各设计施作一导洞,在导洞内施作钻孔灌注桩,桩顶与导洞格栅连接,将各根钻孔桩连接成为一道整体性较好的桩墙,而导洞之间的未被开挖掉的土体则成为两道桩墙间的横撑,从而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基坑”的围护结构,承受因开挖双连拱隧道(犹如基坑内挖土)而产生的土体的侧向压力,并限制桩墙外土体的竖向变形(沉降)。 同时,对富水地层进行洞内水平降水。在导洞-隔离桩墙防护下,区间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依托,采取加密超前管棚、加强超前注浆、初支背

国家级工法样例

附件2: 《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编写要求 及文本范例 一、《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编写要求 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1)工法名称;(2)完成单位名称;(3)主要完成人。 每个层次要换行,位置要居中。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的11部分,题目位置要居中;“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编号示例说明如下: 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1.1.1-1) 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 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马锁柱王先堂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中铁隧道集团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导洞——隔离桩墙防护技术”这一国内领先、国际首创的新成果,于2002年通过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鉴定,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形成了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新颖的施工工法。由于在处理地层与结构、隧道施工与既有建筑物相互作用方面效果明显,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工法管理办法(2013年)_secret

电力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2013版) 1 总则 1.1 为加强电力建设工法管理工作,促进电力建设企业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电力建设工法的研发、申报、评审、管理、推广使用和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1.3 电力建设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以量化的工艺流程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其关键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创新性,并经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审定发布的工法。 1.4 工法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1.5 鼓励企业研发和申报电力建设工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流程、新装备,促进工法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积累。 1.6 工法分为国家级、省部(行业)级和企业级,电力建设工法为省部(行业)级工法。 1.6.1 国家级工法是指省部(行业)级主管部门择优推荐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发布的工法。 1.6.2 省部(行业)级工法是指企业自愿申报,省部(行业)级主管部门审定发布的工法。 1.6.3 企业级工法是指企业根据工程管理、科研发展和市场需求所编写的施工方法,并经企业审定发布的工法。 1.7 电力建设工法分土木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两类。 2 基本规定 2.1 工法的编写应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应用实例等11项内容。 2.2 工法的关键技术、先进性及难度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或应用工程实例少于3项的,应通过相应的省部(行业)级及以上的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2.3 应用“五新”技术尚无相关国家现行标准作为依据的,应通过省部(行业)级及

隧道施工安全要点手册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隧道工程施工基本认识 地下结构物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施工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地下结构物的施工特性有关,因此,首先要充分了解地下施工的特性。 概括地说,地下施工具有以下特性: ·隐蔽性大; ·作业的循环性强; ·作业空间有限; ·作业的综合性; ·施工是动态的,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是变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 ·作业环境恶劣; ·作业的风险性大. 各种施工技术必须考虑这些特性,才能够发挥其作用。 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地下工程就是一个隐蔽工程.我们要求结构物做到“内实外美",就是说,要把隐蔽的工程做到实处,不留后患。 一般的地下结构物都是纵长的,施工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作业的。如开挖就是按照“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碴"的循环,一步一步地循环开挖,直到最后隧道贯通。这种循环性是地下施工最具特色的一点,也是我们组织施工的基本原则。 地下结构物通常都是在地下一定深度修筑的,结构物的尺寸就受到极大限制,这也就决定了施工空间的尺寸和形状。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施工,投入的人力和机械,都不能够“畅所欲为”,要考虑有限空间这个特点.因此,像地面工程中使用的大型机械,是很难在地下工程中发挥其作用的,必须采用适合地下工程有限空间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地下施工是由多种作业构成的,开挖、支护、出碴运输、通风及除尘、防水及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作业缺一不可.每一项作业搞得不好都会影响全局。因此,地下施工的综合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良好的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经验,才能使工程有序快速地进展. 地下结构的力学状态是极为复杂的,其复杂程度直到目前,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只能在修筑地下结构物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地去认识和了解它的力学状态变化,并通过各种手段尽力控制和调整结构力学状态变化。施工过程,从力学角度看,就是控制和调整这个力学状态变化的过程,施工技术也就是控制和调整这个力学状态的手段和方法,理解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地下施工的作业环境比较差,黑暗、潮湿、粉尘多,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还有安全的问题。因此,如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工厂化的作业环境,就成为地下施工技术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后,风险性与隐蔽性是关联的,施工人员必须经常关注隧道施工的风险性。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更要有风险意识和应变意识。 目前,在地下工程,也包括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许多是由于对上述地下施工特性认识不充分或没有认识所造成的。因此,提高对地下施工特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隧道工程施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公路、水电站等山岭隧道工程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