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探究

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探究
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探究

摘要:在票房成为电影号召力的今天,中国电影如何突破世界电影商业化带来的瓶颈,在“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生存成为了中国电影导演亟需解决的问题。姜文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电影导演的一员,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有新的追求,他坚持使用反讽艺术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对现实主义规范进行超越和颠覆。本文结合电影反讽的特征,以反讽为切入点,主要分析姜文导演的四部电影,试图展现姜文电影的风格艺术特征,揭示其独特之处。

关键字:姜文;反讽艺术;探索

目录

1.导演姜文作品与成长经历分析 (1)

1.1 导演姜文作品分析 (1)

1.2 导演姜文成长经历分析 (2)

2.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 (4)

2.1 浪漫青春的幻想反讽-《阳光灿烂的日子》 (4)

2.2 荒诞苦逝的人性反讽-《鬼子来了》 (5)

2.3 浓墨重彩的影像反讽-《太阳照常升起》 (6)

2.4英雄梦想的悲剧反讽-《让子弹飞》 (7)

3 从美学角度分析姜文电影反讽的艺术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7)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1.导演姜文作品与成长经历分析

1.1 导演姜文作品分析

1963年,姜文出生于唐山。1984年,21岁的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的“第五代”导演开始活跃于中国影坛的时候,作为表演系科班出身的姜文也崭露头角,作为演员在他们的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83年到1990年的八年里,姜文主演了八部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的影片。如《红高粱》、《芙蓉镇》、《春桃》等。

1992年作为演员已经成绩斐然的姜文,将深深触动自己内心的小说《动物凶猛》改变成电影剧本,试图作为在电影创作中有更多话语权的导演去填充自己的不满足,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就有了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故事发生在文革中的北京,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渡过自己的青春,主人公在此过程中也由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故事。影片画面优美,演员表演朴实,对孩子们青春期的困惑和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进行了真实细致的描绘。

1993年8月23日,《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式开拍,1994年1月22日完成拍摄。尽管自决定开拍后,姜文面临资金、演员等一系列的困难,拍摄期间还曾因资金不到位而面临一度停拍的困境,但是在姜文的坚持和努力下影片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拍摄,并在公映后获得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赞誉。《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很多国际奖项,荣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在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中被评选为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首部作品的成功无疑给姜文增添了无比的信心,也为姜文谋划拍摄下一部影片奠定了基础。

1998年,姜文的本命年,36岁的姜文并没有满足自己在话剧和影视上的成就,开始筹备拍摄自己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的故事素材取自小说《生存》①,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一个小山村“挂架屯”的农民“马大三”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最后整个村庄被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姜文参与了剧本的改编创作,在实际电影中只是借用了小说抗战的历史背景,把“挂甲屯”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来讲述故事。影片用黑白胶片拍摄,色调明暗对比强烈,后期剪辑干净麻利,细致地刻画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人们对待生存与死亡的态度和方式,其中影片里演

员精彩的表演和衔接紧密颇具黑色幽默的对话尤为精彩。

从传统意义的角度来看,《鬼子来了》从主题表现、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上跟我国以往抗战类型的电影具有很大的不同。姜文将影片的主题放在了关注人性上,而不是弘扬反法西斯抗战的正义性和必胜性上,因此影片在价值取向上与国产电影的主旋律产生表层上的严重背离,所以《鬼子来了》即使在国外获得了诸如“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c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奖项,到目前,在国内《鬼子来了》仍然没有取得公映权。

在此后几年内,导演姜文进入蛰伏期,或者说是又一个积累的阶段。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姜文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停歇,先后主演了《天地英雄》、《绿茶》等五部影片。

2007年,姜文在积淀七年之后,花费一年时间拍摄完成了他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的故事素材创作源来自于小说《天鹅绒》。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但是,姜文并没有将电影拍摄成体现“文革”这一特殊历史背景的一般的传统控诉模式,影片的主题也不是原著中所要表达的爱情,而是抓住了人的欲望和命运这个具有永恒意义的元素,然后放在一个特定时代中去凸显的表达。影片主题还是姜文一直关注的人性,故事确也普通,正如姜文所说讲了一个“碰巧发生在中国的可能属于全世界的故事”。

实际电影拍摄中因为原著小说只不过是一个短篇,并不能构架起一个饱满的电影框架,姜文把小说作进行了大的改动,将故事分成独立成章而又互为悬念的四个段落,跳出了小说的时空局限,人为的撕碎了时间,在地域上更是走天涯跨海角,辗转于云南高原和新疆的戈壁,姜文用电影将故事编织成了一个真相和悬念来回不停交替递进的命运史诗,影片的片名《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主题的一种点睛表述,带有昂扬向上或者无奈委婉的情感色彩。《太阳照常升起》荣获2007年中国娇子年度新锐榜年度电影。在叙事及视听表达上,《太阳照常升起》具备让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色彩、天马行空和自由浪漫的想象力,比之于姜文的前两部作品表现得更加成熟,同时也更显得个性化。

1.2 导演姜文成长经历分析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就不可能有深刻的人生体会,那么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没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体味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深度的作品。姜文电影之所以具有突出的风格和明显的个人特色,自然与他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和感悟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姜文出生于唐山,六岁之前生活在唐山姥姥家。姜文最初接触到电影就是在农村,在那个时期,农村中看电影就犹如一场盛大的活动,这种看电影的气氛给了姜文深刻印象,在姥姥家看电影的兴奋和到别的村里看电影犹如历险的刺激,让姜文在不知不觉中对电影有了最初的僧懂,也成为姜文电影情感记忆的起点。姜文的母亲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在唐山时,就经常带着姜文去看电影。姜文的父亲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姜文六岁到十岁的时候,离开唐山随着父亲到贵阳和湖南生活过。在部队时,部队会经常放电影,姜文不仅看了很多影片,并且很用心的注意放映员如何倒片,如何放映,回来以后自己找东西模仿,这种游戏性质的活动给了童年姜文无比的欢乐。在姜文的童年时代,他所有的游戏几乎都和电影有关,陷在电影里出不来了,看完电影,不光自己偷偷模仿电影里的桥段,而且记住电影台词并模仿人物说话。这种无意识的游戏让姜文意识到了角色的不同,甚至在模仿中发现了很多以后影片拍摄中摄影的技巧,比如平视和俯视的不同。

不过姜文的童年经历并不是都是欢快的,幼时姥爷因为成分的不公待遇,以及自小辗转的生活经历,让天生敏感的姜文感知了人间的冷暖和体会到世间的炎凉,使得姜文的心智和情感过早的独立和慢慢成熟起来。这可能也是姜文一贯保持独立思考和昂扬情感的起始,也是姜文作品一直关注人性、人生的重要情感源头。姜文在谈到为何要拍《鬼子来了》时,曾说“我之所以想拍《鬼子来了》,其实是想对自己35年来做一个总结,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引起了恐惧?为了摆脱恐惧,是远离死亡,还是接近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我很想把他表现出来,正好有这么个故事,往里面一装,合适”,这其中一方面有小时候在唐山老家经常听人们讲述“旧本鬼子”故事的经历和记忆,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正好符合了现实生活中姜文想对自己在生活中总是惴惴不安心理梳理的需求。通过《鬼子来了》这个故事,姜文想把生活中的那把“武士刀”握在自己手里,以便自己可以掌握控制自己在人生旅途上伴随的那种恐惧感。

少年时代辗转的生活经历为姜文带来了丰富的阅历,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中学时代姜文遇见了好朋友英达,英达的父亲英若城是人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交往中受到了英若城等老一辈艺术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姜文于是喜欢上了表演。在中学毕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未被录取后,第二年姜文报考中戏被破格录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表演实践,极大的提高了姜文塑造人物和表演的能力。特是对台词的把握和人物心理的揣摩上,姜文曾在采访中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说“我觉得只有在把词掌握透了,它不是一个负担的情况下,你才可以自信,完全深入到里面去,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够了你才能根据这些思路去出神入化,即兴发挥。上中戏的第一年就是这种训练,你上台来,不要直接告

诉我你是谁、和别人是什么关系,通过你的动作和对话让别人明白。这个时候会调动你所有的创作状态,但是如果你没在状态里的时候,你就老说一句话,来掩饰你的空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心理活动。”姜文在以后拍摄作品时能够轻松地驾驭演员,有效地调动演员的表演和创作,显然是和这一阶段积累的表演经验和对导演能力的初步开掘分不开的。

姜文情感的敏感性,一贯的独立思考,丰富的阅历,系统的学院学习,做演员时不断的实践学习,以及学习借鉴国外电影的理念和外国影人的经验,这些成长中的经历都促使着他成为当今中国影坛一名杰出的电影导演。

2.姜文电影中的反讽艺术

姜文的电影有的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有的却以失败告终;有的在国内失去了放映权却在国外获得了荣誉,有的在票房上失去了竞争力却在一些精英中得到推崇。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从反讽的角度进行解读,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得到一些答案。

2.1 浪漫青春的幻想反讽-《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片运用纪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成年时期的主人翁马小军的回忆、梦境、幻想和潜意识表现了一个关于少年时期的青春、幻想与骚动。浪漫的青春幻想主题被放置在文革岁月真实的背景之下,文革被抹去了惯常以来的黑色伤痕色彩,反而在阳光灿烂的青春里呈现出橘红色的温情。同时,导演使用梦境般的回忆方式,以个人记忆里的青春梦想折射出所有人的青春幻想。这样的青春可以无关现实、无关岁月、无关环境。正如焦雄屏所言:“《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行发了不少成长胸怀,不仅是私密的,也是集体共同的记忆。”这个记忆是每个人埋藏在内心挥之不去的成长情结。在影片里导演把真实与虚构、现实与想象、浪漫与纪实交织在电影的表述中,描绘出有每一个人内心中关于阳光灿烂的青春幻想。

影片开场是黑色似梦境的银幕,在故事展幵之前20年后成年马小军插入画外音回忆20年前的少年马小军。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以一个仰望蓝天的空镜头和激昂的旋律“革命风雷激荡,战士胸有朝阳”,奠定了影片的感伤的情感基调一场关于文革之下灿烂的青春。所以,在影片中当观众沉醉在导演极力地描绘出的美好、理想时,导演会立即就会插入第一人称的画外音将观众还没有收拾的情绪打断,并解释这只是一个虚构、或者想象。或者就其它方式使主人翁的梦想还没有来及实现就无情地击碎。指证出影片的虚构性是导演记忆混乱,或者直接在梦境里再现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让导演情感得到宣泄与释放。

青春时期并不都是美好的时光,阴影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之下会越发黝黑、凝重。影片向

人们揭示在这段看似自由无所顾忌的时光里,人或许正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不断挣扎着。当残酷的现实与自我的想象完全的不一致的时候,痛感产生。这种疼痛感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也来自人的内心希望,人想要去驾驭和摆脱自己的处境,正如马小军试图强奸米兰为自己的情感找寻突破口一般,终究徒劳而不能达到。在这种无计可施的荒诞处境里,人只能采用反讽的态度平衡现实与想象,

期望得到些许的缓解。这也是影片使用大量旁白的原因。旁白的叙述者是成年后冷静、沉稳的马小军,象征着现实层面,当影片里马小军的想象导致局面无法控制时,旁白就会不自觉地跳出来说话,打断马小军的思路,把影片迅速拉回现实,戏剧性转折出现,让事情重新演绎一遍。想象与现实的混杂让事情的真相变得不可捉摸。在电影末尾叙述者甚至对整个故事真实性产生严重怀疑,怀疑是否真正存在过这样事情,这样的人物。通过马小军这个人物形象,影片对这段青春岁月不断地进行想象和塑造,然后再不断地把一切摧毁,真实与谎言交替,现实与理想纠缠,在这真真假假当中,具体事件被抛开,我们看到一个少年成长与历练的过程,悲喜交织。反讽的张力也在这种叙事中得到不断强化,展现出人在青春时期蓬勃的生命力,让如同在梦境里的少年时光还原了生命的真实。

不过,想象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总是联结在一起的,无论在文革中还是在青春时期都存在想象与现实的分离。青春和成长在影片明亮的光处理中与略带哀伤的青春基调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有着热腾腾的生命力量。

2.2 荒诞苦逝的人性反讽-《鬼子来了》

这部至今无缘在中国得到公映的禁片,是姜文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个人心灵最真实的记忆,也是极少数真实反映战争的爱国电影。在这部影片里,导演用一种全新的手法再现出历史的真实。这部影片中导演告别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关于青春梦想的浪漫主义手法,以一种冷静、理性的现实主义再现出抗日战争的真实记忆。从主题到手法上,它在同类题材里都是全新的。这里没有任何一部传统上“农民与鬼子”间农民正面积极抗日的痕迹,也没有抗战题材类型片中农民积极主动的响应革命号召,投身抗日,全民皆兵的主题。有的只是在黑暗战争的阴影下一个远离战火,但又时时刻刻活在战争阴影里的村庄,以及村庄里一群淳朴、慈厚的农民。

梦在高潮被现实打碎之后,幸存下的马大三起来反抗这个荒诞的社会现实,他冲进国军的战俘营里杀死了许多日本鬼子。荒诞的现实是他被同胞的国军抓住,让敌对的鬼子砍了脑袋,马大三那点好不容易激起的抗争之心也随着刀起头落而破碎。这一个砍头的情节在这部

影片里堪称经典,影片使用了黑白色和彩色交换的一组近景叙述鬼子砍头过程和马大三面部特写交叉剪辑,让观众置身于马大三被砍头的事件现场中。在以下几个镜头可以体会切身领会导演那种“欲说还休”的诉说。

镜头一:(摇镜头,往下拉)马大三头颜滚落在地上。

镜头二:(全景,侧拍):在马大三一挣一闭的眼睛里,血红色的画面交叉,日本鬼子庄严地交接武士刀。

镜头三:(特写,音乐):当马大三看到这一切时,嘴角朝上,露出莫名的嘲笑,《一意孤行》悲凉哀伤的洞箫声响起。

镜头四:(定格,溶镜,音乐)画面定格白色沙地上马大三头颇,以及嘴角的笑。画面主观地涂上一层鲜红色,色彩由淡转深,在溶镜里银幕变成有点压抑的血红色,洞箫声更加凄凉……

一组声画结合的影像,完全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对白出现。在黑白色彩交织里,在声画结合对立统一中,影片结束这一出荒诞的喜剧,划上了深沉的悲剧主题。不管是超现实主义手法还是“超现实主义色彩”,影片的声画的通感使悲剧性达到了淋漓尽致的诉说,也为观众的体验和遐想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2.3 浓墨重彩的影像反讽-《太阳照常升起》

电影根据叶弥的小说《天鹅绒》改编,影片突破了原著小说的时空局限,采用倒叙兼时空交错方式叙述故事。由“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是由小说中的一个小情节的延伸,第二个源于姜文小时候听过的一个发生在贵州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来自小说,第四个则是姜文的梦境。也许正是由于电影采用这样的特殊结构讲述故事,让观众有些不适应。

影片中,除了场景的超现实主义之外,死亡的诗意和斑斓的色彩也是超现实的,而其中最能够代表导演把超现实主义手法推向极致的是“梦”里的死亡与新生交织的画面。

镜头一:(远景,拉镜)火车停下,一个身影朝与火车行驶相反的方向飞奔。

镜头二:(近景)狂奔的身影原来是疯妈。

镜头三:(近景、推的交叉剪辑)近景疯妈焦急的奔跑,她身后的天空开始亮了,推镜头是铁路的枕木中间开出零星的花朵。

镜头四:(特写、推镜的交叉剪辑)特写是疯妈奔跑时越来越焦急的脸,天色越来越亮,

推镜头里枕木中间越来越密盛开的花朵越来越密直到铁轨被遮盖。

镜头五:(特写、全景交叉剪辑)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疯妈急停,花海里躺在一个初生的婴儿,她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个不可思议的小孩。

这一组镜头,在“梦”的黑暗里,葬礼与婚礼、笑声与哭声、死亡与新生、黑暗与光明……都结束在初生的婴儿嘹亮的哭声和太阳升起里。新生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黑暗里疯妈幻想的梦境。情与欲的争斗噩梦结束在太阳照常升起时,死亡消失在新生里。荒诞又喜剧性的情节导演讲述了一个悲剧主题,把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抹去,幻想成为真实,在悲剧的主题里表达了导演对于生命的崇高敬意。

2.4英雄梦想的悲剧反讽-《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在表现形式上有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框架,即军阀混战时期,土匪遇见恶霸,游走在中间的是一个骗子。正如影片的台词“多简单的事儿”,但是“弄得乱七八糟”。原因就在于简单的故事框架下藏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内容:土匪(姜文,文艺)是绿林好汉的侠肝义胆,恶霸(周润发,暴力)是雄霸一方的豪强,骗子(葛优,喜剧)是知识分子的县长(师爷)。简单复杂化了,本来该蛇鼠一窝的成为了敌对的抗争与压制。以“公平与正义”之名,在血雨腥风的军阀混战年代,乱世枭雄各显神通,流血、背叛、牺牲在所难免。鹅城,这个南国小城里,文艺遇见喜剧,碰上了暴力,喜剧以幽默的插科打诨游走在文艺与暴力之间。在捧腹大笑的喜剧里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内涵: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恶、真实与谎言、信任与欺骗(背叛)等人性基本品质在权力与金钱的威胁、诱惑的面前受到了极大的道德挑战。

反讽是一种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的有效方法,在反讽制造出的广阔空间里,观众可以挣脱影片画面的定格去思考和想象。接受者在反讽中并非被动一方,接受者不仅要结合语境及时接收到创作者发出的各种信息,还要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体会到创作者反讽的运用,感受到其中的妙处。观众对《子弹》设置的种种“表象”进行揭秘、解读并且乐此不疲,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氛围。《子弹》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与影片中采用反讽手法带来的观众参与效应密不可分。

3 从美学角度分析姜文电影反讽的艺术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国内电影评论界一般不把姜文归为某一代导演。个别电影评论把姜文归为第六代导演。这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第六代导演主要是60 年代出生的,姜文是1963 年出生的。第六

代导演主要由电影学院85 届(1989 年毕业)和之后的毕业生构成。与第五代相比,他们电影表现范围有着相对的局限,注重城市空间和生活的真实描绘。姜文进入电影界的时间远在1989 年之前,而且从电影的选题来看,姜文与第五代导演更相近一些,都偏向一些具有历史感的题材,同时,他还延续了第五代电影中的激情和力量,所以他并不属于第六代导演。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主要特征是“深重的历史感、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和电影视听语言的创新和成熟。”

从风格特征看,姜文电影与第五代电影又迥然不同,姜文电影是个人化和情绪化的。具体而言,姜文的电影习惯于将故事曲折地陈述,并不强加自己的观点给观众,在戏剧化的转折里,让观众受到强烈地情感冲击。而第五代导演更倾向直接述说一个事实。例如姜文的《鬼子》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都选择了抗战题材。张艺谋把战争的惨烈,人们的苦难直接撕开给观众,整部影片呈现出压抑沉重的氛围。而姜文在《鬼子》里则先铺写喜剧荒诞的场面,日军和村民友好相处的情景,观众开始会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渐渐地信以为真,突然间剧情大转,日军狡猾凶残的本性暴露出来。这种强烈的反差形成正是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在前后相反的对比里,观众不仅受到了情感冲击,而且还会思考造成惨烈结果的原因。运用这种手法,会调动观众主动参与到影片中进行再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填补影片留下的空白。创作者与接受者由此拥有了良好的互动。电影的画面是定格的,观众的思维会被画面牵引,从这个层面上讲,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是没有主动性的,总是被动的接受电影的整个故事。但是电影反讽是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互动过程,恰恰弥补了电影本身的这种缺陷。

4 结论

姜文的三部作品除了第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票房大卖外,《鬼子来了》遭到禁映,《太阳照常升起》在票房上也并不是很理想。从观众对姜文电影的接受情况来看,不难看出因为姜文过于讲求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受众群体和票房上有一种边缘化的趋向。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姜文电影其实非常优秀,也非常有力量。尽管这样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之内并不合群,但是导演姜文对电影叙事形式不断尝试和对表现风格的始终坚持,依然会激发我们产生一种改造中国电影僵化的创作模式的冲动。

姜文在中国电影界是独树一帜的。他用反讽艺术与主流电影对话、对抗,处处显示出导演强烈的个性化视听风格,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出导演强烈的现实主义的精神。他的作品常常涉及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国,他以个人记忆还原历史上北洋军阀、抗日年代或者文革岁月中人们真实的生命、生存与生活。所以,他的电影对于常规电影叙事手法上进行反叛、超

越和颠覆,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在观众陌生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审美中,时刻描绘着对于现实生活、生存困境的反思与关注。所以人们看到姜文电影偏爱描绘世界的残酷,生命的焦虑,生存的困境,人性的苦涩等问题。

反讽的生活态度并不提倡人们对苦难抱有侥幸的心理或者玩世不恭态度,与之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种自嘲,可以让人带着微笑,超脱现有困境,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到事物好的一面,避免被苦痛击垮。在姜文的电影里,他凭借强劲有力的想象,带给人们一场“霸气外露”的视觉盛宴。在电影里,时代的靡靡之音被消解了,痛苦残留但希望不减,太阳照常升起。

参考文献

[1] 屠锦英.姜文电影音乐符码中的后革命氛围解读[J]. 当代电影. 2011(12)

[2] 雷传桃.“让子弹飞”幕后:一对“信马由姜”的好兄弟[J]. 北京纪事. 2011(02)

[3] 冯萱.浅谈板块式叙事结构电影[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0(11)

[4] 余楠.姜文: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风格[J]. 新世纪周刊. 2007(25)

[5] 董丹妮.“作者”视阈下的姜文电影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6] 贾美兰.论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7] 张春雨.“作者电影”观照下的姜文电影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8] 王二军.论导演姜文的电影世界[D].河北大学,2010.

[9] 胡婷婷.小说和电影的成功联姻—从小说《动物凶猛》到电影《阳光灿烂的日》[D].吉林:吉林大学,2007

[10] 周涌著.影视剧作艺术[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1]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onThompson),(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著,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 (美)罗伯特·考克尔(RobertKolker)著,郭青春译.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美)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著,彭吉象等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 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5] 乌兰主编.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16]范志忠.当代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7]邵清风,李骏,俞杰,彭骄雪.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内容摘要:王家卫的电影凭借其非常出色的艺术风格,如独白、碎片式叙述结构以及对时间空间的迷恋,在表现中敏锐地勾勒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王氏的影视艺术风格。作品中拒绝与被拒绝、漂泊无根以及总是在塑造被遗忘的边缘人主题,更是将都市人的艰难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电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艺术风格无疑是与香港后现代的华丽苍凉和空洞喧哗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王家卫;主题选择;艺术风格 王家卫从1988年创作《旺角卡门》开始,一直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风格鲜明地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下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疏离、隔绝,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以及人的漂泊无根。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融会贯通,互相影响,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相关的总结与回顾。 一、王家卫电影的主题选择。 1995年,在台湾金马奖的影展特刊上,王家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连续拍了五部戏下来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向大家说的,无非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一种拒绝,还有害怕被拒绝和被拒绝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选择记忆还是逃避的反应。”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能够像王家卫一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得如此传神和细腻。 (一拒绝与被拒绝。 “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便是先拒绝了别人”。这是《东邪西毒》向我们展示的都是情感的种种悲剧。虽然这是一部上演在荒漠中的武侠片,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片中的侠客在江湖上漂泊,现代的都市人在情感上游离,都是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总是在拒绝与被拒绝,追寻与逃避中孤独地吊影自怜。当时的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压力也愈发得大,没有时间顾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疏离、隔绝以及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于是,渐渐地人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长期饱受孤独的感觉,开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害怕互相靠得太近。在处理感情上或无所适从或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观后感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观后感生与死 ——姜文电影《太阳照旧升起》观后感 每当我想看电影,但又无影可看时,我就会再看看姜文的《太阳照旧升起》。我认为这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公映过的最好的国产片之一。没必要说那绚丽的画面,也没必要说隐约着的象征,单是故事中的留白就时时引诱着我回味。 我想,或许正是因为太多的留白让大多数观众看得不知所云吧!又中了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觉得电影大概讲了三个爱情婚姻悲剧。每一个悲剧都有意味深长的留白。 第一悲剧:小队长的“疯妈”。疯妈的丈夫是志愿军出身。“那支队伍最心爱,他不心爱。”他的枪越来越短,表明他的官越做越大。这个官员在疯妈读书的学校做英雄事迹汇报时,看上了她:“我在给一千多人讲话,但我的眼里只有你。”他在千人众目睽睽之下只和她握手。他经常写信给她,说了很多“疯话”。最后带着枪,带走了她。很明显,她也深爱着他。可是他为什么要带枪?这是一处暗示和留白。她最终跟他走的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再后来,他去了西部,和苏联人一起工作。她怀着后来的小队长,骑着骆驼,穿越沙漠,找到了他工作的地方。一位俄罗斯大妈告诉她,阿廖沙(俄1 / 5

大妈不会说中国人的名字,把他称为阿廖沙)和娜塔莎相爱,事故中双双遇难。她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三束颜色不同的年轻女人的头发。她不相信他死了,她说:“你去找其他女人了,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跟我撒谎。”她带走了部分遗物,在火车上生下了将来的小队长。在孩子成人后,她疯了。“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她最终无法忘怀。先是疯癫,而后穿着他当年穿过的军装和儿子深情告别。儿子发现母亲整整齐齐的衣服漂在河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疯妈是自杀了,还是脱下丈夫当年的军服,离开丈夫的老家,去找他去了?这又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留白。“昔日已乘乌鸦去,此地空余乌鸦楼。乌鸦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疯妈用方言朗读的诗句既是对其丈夫一去不复返的怨恨,也一语成谶:自己也一去不返,空留下那套飘在河上的军衣。 第二个悲剧:梁教师的悲剧。梁教师是东部某学校的大众情人。食堂里五个女工都喜欢他,以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为梁教师的歌唱伴舞。这引来了一个内外俱丑的女子的爱与恨。这个女子,哪怕是听到梁教师的粤语骂人,也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懂得了爱与被爱。她爱梁教师爱得疯狂,爱得斯文扫地。在电话中她以当时人们无法转述的粗言秽语骂那五个女工。学校的校医林大夫也爱上梁教师,也爱得近乎疯狂。一场露天电影改变了梁教师的命运。稀里糊涂中他成了耍流氓的嫌疑。故事发生在1976年。那个年代,比流氓罪更高的罪也就是反革命了。生活作风问习题是仅次于革命立场的大事。梁教师最终2 / 5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摘要]杨德昌创作的电影《一一》是一部反映现代都 市中上阶层家庭生活的影片。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层面,而是通过影片的内容表达了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以平静的影像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表面波澜不惊的画面却难以掩盖创作者表达赤子之心的强烈愿望,而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以及杜绝恶的心灵是本片最鲜明的审美主题。影片也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心如止水的人生审美理念。 [关键词]心如止水;人生;审美;态度;理念 人生就像是一个经历万事万物后最终回到起点的过程。生命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恰如电影的名字,生命平静地一一到来又平静地一一归去。尘世间的人对于生活应具有凝神关注的生命精神,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的理念,美是无功利的生存凝视,影片中从容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念以及杜绝恶之心灵的审美主题恰是这一理念的现象表达。这是一种只有对生命大彻大悟后方能达到的人生顿悟。一次心灵的沉静观照,往往会造就人的生命动向,由此,荣格曾经说过人恰恰是应该在他忽略或者不能认真感受的现象中才能达到对心灵的 精神观照,因此,电影中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这一审美主

题恰恰做了最完美的回应。尼采曾指出:“魔变(Verzauberung)是一切艺术的前提。”[1]杨德昌则将这一魔变充分运用到了 电影中,使《一一》和生命做了静默的联系,开始了一次生命的回归之旅。 一、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 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从容不迫中展开,任何事件都在一一进行。现实生活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可悲的,这种美好或者悲哀取决于内心对待生活的审美理念,从杨德昌的心灵表达层面来看,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应该以一种心如止水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充满了不可控因素,过多地干涉或者掌控欲太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应,在心如止水的平面荡起阵阵涟漪以致造成心灵的动荡。影片以阿弟和小燕的婚礼开始,当亲人和朋友漫步在充满阳光的林荫大道上时,一切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然而剧情中云云的出现使得婚礼的美好气氛戛然而止,看似美好的事物在背后掩藏着氤氲的因素。果不其然,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弟与小燕的婚姻一次次走向了婚外情与生活裂隙的 边缘。阿弟经济困顿的时候仍然需要云云的帮助,在阿弟喜得贵子之际却受到了生意失败的干扰。举办宴会的过程中,云云的到来再一次使欢乐的气氛尴尬起来,充满“欢乐”的喜宴却是导致阿弟自杀的由头,自杀未遂的阿弟又遇到了自己的流年,不明不白地发了一笔横财,生活仿佛永远在悲喜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名作欣赏 2010.7 艺林散步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并没有在电影艺术形式层面或电影语言层面为世界电影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果我们从思想内容层面解读中国电影,姜文的电影应该是独树一帜、 不可替代的,即使世界一流大师的电影也不过与之比肩而已。 一、对神圣的祛魅 《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中马小军父亲的避孕套在空中飞翔的镜头背景是马小军父母的合影照片。 性第一次与解放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的电影中是史无前例的。马小军与刘忆苦在米兰面前争锋时互相揭露对方的父亲“作风”不好,马小军担忧米兰一到刘忆苦父亲的手下肯定就被刘的父亲给糟蹋了。而他们的父亲恰恰都是解放军的中层首长。进而姜文在《阳光》中把性、色与解放军高层首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马小军等一批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溜进大礼堂和解放军首长们分享被批判的“有毒”电影时,解放军最高首长身旁的年轻女人泄露了天机。年轻女人与最高首长的关系从她敢于用手抚摸首长,首长听从她看与不看的决定,以及她向在场的所有下级解放军首长宣布命令式的语言,说明这个女人与这位解放军最高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这位年轻女子可以左右这位首长的意志,在场的其他解放军下级首长也都自觉服从这个女子的指挥。这场戏隐喻意义不言自明。解放军的去神圣化恰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解放军在电影中被祛魅是从《阳光》开始。 《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承续了《阳光》的部分意义主题,解放军继续被祛魅。父亲在小队长的眼睛里是一张穿着解放军军装的、脸部被烧成空洞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疯癫的母亲是以枪的长度的一步步变短来描述父亲的形象。弗洛伊德指出:枪、刀是男人阳具的象征①,枪的变短在故事层面是官越当越大,隐喻层面是其对妻子性欲愈来愈冷 的双重暗喻。“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是因为太熟悉,太熟悉了就要逃避。这恰恰是父亲放下母亲跑到新疆的原因。最后的红、黄、黑三根(三为多)女人的辫子透漏了真相———李不空和当小队长的儿子一样死于情杀。他曾经和很多女人有过性关系。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女人有过性关系,最后死于与俄国女人有关的争风吃醋。因此,俄国老太太不好说什么,只是可怜大肚子女人。影片在故事层面已经说明,小队长的爷爷是烈士,爸爸不是烈士。照片上的父亲看似空洞,但是空而不空:他叫李不空!他是最可爱的人———解放军,解放军的首长。 二、政治隐喻 《阳光》中有两个叙事者:文本内的叙事者和隐含叙事者,两个叙事者的反向叙事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许多批评文章都忽略了马小军和姜文的区别,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马小军就等于姜文。事实上成年马小军是文本内的叙事者,而姜文则是以隐含叙事者的力量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出来。马小军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已然暴富的款爷回忆少年时的潇洒和倜傥风流,只不过在风流方面他夸张了自己的能量。姜文不是文本内叙事者成年马小军!如果说电影中一定要有姜文影子的话,那就是骑棍子的那个傻子。他一直游离于马小军这些人的边缘,在欣赏他们,在观察他们,在嘲笑他们。姜文非常明白历史的真实是什么,作为导演他只能用影像以审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傻子骂出的“傻逼”恰恰是隐含叙事者姜文对马小军等人的嘲讽。因为成年马小军这群有钱但缺乏思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特别的迷信。他们不但没有政治理性而且没有历史记忆能力。即使信仰鬼神也是信奉财神和风水之类的东西,他们没有真正的宗教精神。他们并不认同是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发财的机会,相反他们甚至对改革开放有怨言。 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 □王黑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王观亿(北京八中,北京100045) 关键词:姜文电影解读 摘要:本文从故事层面、隐喻层面和象征层面,同时从对神圣的祛魅、政治隐喻、哲理象征三方面对姜文导演的两部 作品进行交叉式意义解读。 筅 124

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xx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在xx,xx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xx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他认为,有些拍得好的商业电影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他把自己的影片归结于类影片。不过,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其所表现的情感,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 xx是xx“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以直觉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达社会心理愿望,传送、显现大众心中的密码,这种内在的传递和内在的约束的强制与类型化的在深层次正好相通。xx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的心弦,展示中华大众心态。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xx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无论是表现贫民生活还是描写宫廷贵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xx。 的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叙事和抒情是其所遵守的主线。 作为我国很少有的天才艺术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xx》、《xx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一个都不能少》等,它们可以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作品相提并论而毫不逊色。xx的电影创作始终显示了他厚积薄发,对电影艺术的

xx态度。在他电影作品中始终如一的三个基本主题:对xx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 xx电影中的红色和趣味xx作为他电影的一个基本主题,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他电影的人所共同感受到的。他对完xx形式的追求在当代电影艺术中是绝无仅有的。最显著的是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他精心经营的电影的每一个镜头和画面都具有广告一般的xx。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是电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根本的特征。他对视觉效果的刻意追求,甚至是苦心孤诣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电影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在xx的电影对xx追求中,《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是最为突出的。电影的画面精致、对称、和谐,具有一种xx的xx。如《大红灯笼xx》中大公子做生意从外面回来,在楼上吹笛,最后和四姨太一同离开的场面,这种匠心独运不仅显示了xx对画面的刻意追求,与整个电影以四合院为基调的平整、稳定、压抑的画面既和谐一致,又显示了他内在的浪漫气息。与此相反,《我的父亲母亲》的画面则充满了一种不稳定的动感,显示了xx的活力,同时也显示了生命的一种悲壮与崇高的xx。特别是在画面与细节的处理上表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根本特点。xx为血和火的颜色,它代表了对幸福和理想的向往。与国庆、生日、婚宴等各种xx中出现的红色所代表的稳定和平xx的寓意不同,xx电影中的红色大多具有民间文化所特有的跳跃、奔放、热烈、动荡的特点。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电影台词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姜文电影里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这跟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密不可分,本文从从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两个方面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标签:姜文;电影台词;反讽 电影人物台词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凸显人物性格,同时多样的人物语言技巧也可以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效果,比如搞笑、愤怒、悲伤等。姜文为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便原著基础上增添或改编了人物台词,这为渲染气氛,表达主旨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 语言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影视片里台词的重复强调多是为渲染一种气氛,或是间接表达影片的个人情感。姜文也擅于在影片里加入重复的人物台词。如《让子弹飞》里,姜文增添的一句重复式台词,渲染了一种搞笑的气氛。“何止是愚蠢,这简直就是愚蠢!”而这里武举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当观众看到真正愚蠢的人在嘲笑聪明人的时候,这本是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戳中观众的笑点。还有土匪张麻子来到鹅城后,说的一番话:“我来鹅城上任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里的重复只是强调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张麻子没有长篇大论的弘扬他会如何为鹅城百姓造福,只是用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告诉鹅城百姓他会给鹅城百姓主持公道,让他们看到公平。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是姜文增添的台词,与篇名相互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是隐喻地告诉大家,想要成功,需要忍耐和耐心。还有姜文在改编《动物凶猛》时加入了傻子一角,傻子从始至终贯穿在影片里,并且只有“古伦木”,“欧巴”,这几句反复重复的台词,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可以把影片里的傻子理解成就是马小军他们自己,他们放荡不羁的青春里一直都有傻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傻子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退化成中年大叔的过程,电影安排这个人物出现在片尾就是为了要给马小军等人鲜艳夺目的青年时光与毫无色彩的中年时光做鲜明的对比,也以此来表达姜文本人对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怀念。 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 反讽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表达形式,现多被应用到电影台词中,以表达导演的内心情感。姜文电影的一大特色即批判和讽刺,他善于运用幽默搞笑的反讽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在改编时加入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人物台词,如有一段发生在梁老师与同事唐老师之间的对话,“如果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就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变成了第一个,而后边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以前当过运动员跑得快,这我可以作证。可这么说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怕追上的人把你打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影片地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地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地银幕效果上。 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地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地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地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地主题,领会导演地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地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地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地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地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地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地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地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地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地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的、深入的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姜文导演创作特色

姜文 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 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港台许多人士形容为内地“张学友”。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 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 《末代皇后》饰演:溥仪上映时间:1986年 《芙蓉镇》饰演:秦书田上映时间:1987年 《红高粱》饰演:我爷爷上映时间:1988年 《春桃》饰演:刘向高上映时间:1988年 《本命年》饰演:李慧泉上映时间:1990年 《李莲英》饰演:李莲英上映时间:1991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饰演:成年马小军上映时间:1995 《秦颂》饰演:嬴政上映时间:1996年 《宋家皇朝》饰演:宋查理上映时间:1997年 《有话好好说》饰演:赵小帅上映时间:1997年 《鬼子来了》饰演:马大三上映时间:2002年 《寻枪》饰演:马山上映时间:2002年 《绿茶》饰演:陈明亮上映时间:2003年 《天地英雄》饰演:李校尉上映时间:2003年

《我和爸爸》饰演:警察上映时间:2003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饰演:作家上映时间:2004年 《茉莉花开》饰演:孟老板上映时间:2006年 《太阳照常升起》饰演:老唐上映时间:2007年 《建国大业》饰演:毛人凤上映时间:2009年 《让子弹飞》饰演:张牧之上映时间:2010年 《关云长》饰演:曹操上映时间:2011年 2014年12月18日,姜文新作《一步之遥》公映 一、姜文电影的历史观 1、历史的个人化。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 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 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 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2、对乱世的偏爱。 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从自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文革年代, 到《鬼子来了》抗战时期, 再到《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个极度压抑个人欲望的时代”, 最后《让子弹飞》的北洋时期,不难看出,他偏爱乱世。乱世,有美学意义上讲有着复杂与戏剧性。 3、对历史的颠覆表达。姜文实际上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

10部让投资方血本无归的中国电影 (1)

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到通胀水平,拍片成本的增加,大概至少每五年翻一番。 亏损折合成现值,排出十大亏损片。 片名直接亏损额折合现值导演主要责任人 1)鸦片战争8000万 3.2亿谢晋谢晋 2)荆轲刺秦王 6000万 2.4亿陈凯歌陈凯歌 3)秦颂 4000万 2.2亿周晓文周晓文 4 风月3700万 1.6亿陈凯歌陈凯歌 5)大闹天宫2500万 1.4亿张建亚张建亚 6)李莲英 1000万1亿田壮壮姜文田壮壮 7)天地英雄 5000万1亿何平何平姜文 8)鬼子来了 3000万9000万姜文姜文 9) 阳光灿烂的日子1000万 7000万姜文姜文 10)吴清源 2700万 4000万田壮壮田壮壮 累计亏损最多的导演无疑是陈凯歌,除了上面两部,其它孩子王、边走边唱,包括英文片温柔地杀我等等,都带来巨大亏损。 除了亏损,陈凯歌给中国电影带来几乎所有的耻辱: 孩子王、边走边唱金闹钟金酸莓(黄磊,边走边唱) 荆轲刺秦王:2000全球十大不受观众欢迎影片 温柔地杀我:好莱坞十大烂片,好评率为零的中国导演电影。 无极:法国7家专业媒体给零分,7位影评人给黑星(负分)的电影。香港、日本分别评为年度烂片。 投资人最头疼的无疑是姜文,评最坑人电影人,非姜文莫属。 从90年电影市场化以来,姜文担任导演、主演、甚至配角的电影,除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票房未亏,其余统统亏损。 李莲英、秦颂、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地英雄、绿茶、寻枪、太阳照常升起,主演导演的统统亏损。 即使客串的《宋家王朝》《茉莉花开》也是亏损。

李莲英的失败主要是剧本的失败,导演当然要付一点责,主要责任还是姜文。 秦颂里面姜文也扮演一个指手画脚的角色。天地英雄,姜文至少一半责任,因为何平叫他姜老师,大的决定,也是姜文作的。按照中井的观点,姜文应该付主要责任。 不少文青对姜、陈都崇拜得五体投地,以膜拜的口气说:这两人,脑门上写满了“NB",大腕啊,天才啊。 以事实为依据,我怎么看到那个N分明是S嘛。 纯粹的主旋律电影就不谈了,那些电影就是把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的。 80年代,各电影厂已经要考虑成本和市场了。以市场为目标的商业片雏形已经出现。就是纯粹的文艺片,如果收不回成本,电影厂也面临亏本欠银行债务的窘境。 《孩子王》和《边走边唱》是陈凯歌独立导演的前两部电影。孩子王投资达70万人民币,以可比价格计算,差不多合人民币2000万以上。同期张艺谋拍摄的《红高粱》,仅花40万左右,而且张艺谋自己亲自种高梁,带摄制组转战山东和宁夏,演员众多。孩子王为什么化这么多,除了导演没有计划,就是缺乏分镜头拍摄的导演基本功。 孩子王一个拷贝都没有发行,除了母带,只有一个拷贝,四处参赛,到处要奖,结果在嘎纳得了个记者授予的“金闹钟奖”。 我大概是看过胶片放映的不多几个人,那时电影局属于文化部,电影在文化部的小礼堂放映了几天,基本上放一半观众就走完了。 孩子王的作者是作家阿城,他后来一直搞编剧什么的,曾经被嘎纳请去当过电影节的评委(嘎纳请评委很随意,作家记者舞蹈家甚至医生都当过评委)。不久前他终于承认,如果不是凯子当导演,这部电影不会这么惨。 边走边唱虽然在北京放映了几场,也基本没有什么票房。凯子拿去嘎纳,又得了记者们授予的“金闹钟奖”。凯子不死心,带着戏份不多的女演员许晴又去美国。"为了节约经费,我和她只好挤在一间放里"回国后,据说陈凯歌这样解释和许晴双宿双飞的. 田壮壮给公众的印象是位文艺片专职导演,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保本,公众好像也认为,拍文艺片嘛,亏损正常。 其实,所谓第五代导演里面,田壮壮是首先拍商业片的。那部商业歌舞片叫《摇滚青年》。 开机时,田爷豪情万丈:今年的奖金大家拿到手软! 最终在京津放映了几场草草收场,在<李莲英>票房惨败后,田爷发现他拍的商业片票房和文艺片差不多,从此就艺术上了,視商业片如草侪。 90年代初真正让投资者血本无归,一举消灭几个国有公司的电影却是《大太监李莲英》,姜文、刘晓庆主演,姜文亲自编剧,导演,印在影片上的是田壮壮。

姜文 电影英文赏析

Jiang Wen --by Zhou Yali 091230125 Jiang Wen is a film actor and director. As a director, he is grouped with the "sixth generation" that emerged in the 1990s. Jiang is also well known internationally as an actor, having starred with Gong Li in Zhang Yimou's debut film Red Sorghum (1986). Born in Tangshan, Hebei, in a fami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Jiang relocated to Beijing at the age of ten, which has a big influence on his life and career. In 1980, he entered China's foremost acting school,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graduating in 1984. That same year, he started acting both on the stage (with the China Youth Theater) and in films. After appearing in many television series and films, Jiang became renowned in China for his role in the 1992 television series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whic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ors of his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o these he also starred in Hibiscus Town (1984), Black Snow (1990), The Emperor's Shadow (1996) and The Soong Sisters(1997). Apart from Red Sorghum, Jiang also collaborated with Zhang Yimou for the 1997 film Keep Cool. Jiang wrote and directed his first film in 1994, In the Heat of the Sun, adapted from a novel by Wang Shuo. A tale se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 won for its young lead actor Xia Yu the Best Actor prize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and garnered six Golden Horse Awards in Taiwan. Jiang's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 一、影片主题: 《红高粱》整部影片以女主人公九儿的命运为基本线索,反映了“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黄土地上农民自由奔放、敢于追求爱情的性格,展现了他们对于酒神的崇拜,以及在抵御外敌时的民族荣辱情怀。 九儿19岁时,被贪财的父亲嫁给十八里铺有麻风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迎亲路上,在经过高粱地时遇到土匪,当时的轿头余占鳌带着轿夫们打死了土匪,自此,九儿与余占鳌互生情愫。之后,两人在高粱地野合,九儿与父亲决裂,随着李大头的死,两人之后又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生下孩子。故事主线表现了“我”爷爷奶奶不顾世俗眼光,两人敢爱敢恨,追求幸福爱情的不羁精神。 影片中有两次唱“酒神歌”的镜头,一次是在高粱酒出炉时,另一次是在罗汉大爷遭鬼子毒手,众人要为之报仇时,反映的是这群黄土地上的汉子对于原始神力的崇拜之情。他们相信,祭酒神能让其保佑每次高粱酒的成功出炉,也能赐予他们为亲人报仇的力量,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汉大哥的形象,那么侠骨柔情是最好不过了。在九儿嫁到十八里铺后,罗汉大哥作为一个长辈对九儿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九年后当他重新回到十八里铺时,为了不使酒厂的人受牵连,他躲开了九儿。直到他作为抗日英雄被鬼子示众剥皮时,我们才被这个话不多但内心情感丰富,为了民族利益直面死亡的铮铮铁汉所打动。 罗汉大哥作为抗日英雄而死或许我们不会太意外,土匪秃三炮就不同了。虽然他在影

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劫九儿的时候,第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的确是不可缺的重要人物。 二次是余占鳌找他“算账”时,最后一次便是作为抗日先锋被日本人处死时,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我们对这个土匪产生新的看法。土匪似乎就是残害普通百姓的罪恶者,秃三炮先前是为个人利益绑架索钱的自私者形象,而后却是为民族利益勇敢抗日的无私者形象,从中我们看到了土匪的人性光辉,矛盾而又让人欣慰。 《红高粱》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正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荧幕形象,才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影片所表达的时代、文化与人性相交织的主题内容。 二、视听语言分析: 1. 音乐分析: 《红高粱》中的音乐很少,总的来说就是三首曲子。一是迎亲曲,二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三是酒神曲。每个曲子都在剧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时都是声画同步的方式,是具体意义上的曲子,而第二次出现时都是作为一种升华来演绎电影主题的。 迎亲曲在第一次出现时是在娶亲路上,轿夫们颠轿的过程中所唱的。轿夫们黝黑健壮的身体,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以及大红的轿子,加之豪迈的男声,浑然一体,曲子在这里主要起到了烘托画面的作用,表现出的是一种喜庆感、是黄土地上这群人对于生命的激情,和他们豪放不羁的性格。 迎亲曲第二次出现是在九儿被日本人杀害时,在余占鳌抱着燃烧地酒坛冲出高粱地,豆儿的奔跑和九儿倒下的刹那,曲子响起,此时已经没了先前迎亲时的喜庆,更多的是一种悲壮和惨烈,同时也是对抗日英雄们的赞颂。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第一次出现时,是在“我”爷爷奶奶高粱地野合之后。首先,这首歌是余占鳌对心爱的人爱意的表达,他通过粗犷的声音吼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东北汉子骨子里的那份柔情。另外,余占鳌与九儿的野合可以说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学生姓名:武煜指导教师:李一敏 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理论对“作者”地位的提升,使得“作者”的个人自觉性及创造的自由性在电影中得到充分表达,开创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有许多受“作者电影”理论影响的导演,而作为个人风格延续,创作带有强烈“作者”元素的姜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坛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电影”的特征以及姜文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印记、影片内核、影像风格方面来论述姜文电影的“作者”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姜文电影,关注姜文电影,关注当下的中国电影现状。 关键词:作者电影姜文成长印记 2010年12月16日,《让子弹飞》高调上映并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使得姜文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回首姜文1994年石破天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8年风波不断、遭禁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招致种种非议的《太阳照常升起》。四部力作,每一部都携带着浓烈的“作者电影”气息,每一部都拒绝重复和平庸。影片热烈奔放、内涵深远,“纵有缺点与困境,也在吉光片羽中渗透着才气与严肃的思维”。[1] 作为导演身份的姜文远没有作为演员多产,因为他个人追求完美且偏执霸道的个性,17年间仅拍摄了4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是姜文对于自己的生存处境和个性的书写。谈到姜文导演的电影,国内电影评论界都将过多的目光关注于他电影中的隐喻方面。也有个别的电影评论家将姜文划为中国第六代导演来研究。个人认为,姜文电影中极富“作者”气息,遂将其归为“作者电影”阵列进行探讨。 一、所谓“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者电影’源自浪漫主义传统对‘个人的关切’,以‘作者电影’的视角来考察电影创作,即从‘作者’的角度来挖掘导演给予作品的永恒审美意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诸多考察。” [2] 20世纪30、40年代,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新批评使得文学“作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结构主义和解构学说则直截了当的宣告“作者死了”。几乎就在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亡”的同时,电影批评领域将“作者”,这个极富有人本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词语挪置其中,由此而获得新生。轰动世界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将领们则将“作者至上”理念推上了巅峰地位。 二战之后,法西斯垮台以及斯大林去世后的重新评价等一系列的事件,标志着西方政治理想的幻灭。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人将政治视为“滑稽的把戏”,通过各种创作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一现象在美国称作“垮掉的一代”,而在法国则形成了艺术界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在执着于电影艺术探索的大本营——法国,文化运动高涨,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

北影老师教你如何分析电影主题景别光线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 ——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 一主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 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 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 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

姜文电影《一步之遥》影评

在一定的学术范围内,所有带“元”字的名词,一般都是一个自指性的词。说的稍微不严谨点,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元纪录片就是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那么元电影呢,就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关于电影的电影”。不过Christopher Ames在《Movies About the Movies》里面对“元电影”下了一个定义: Metacinema, also meta-cinema, analogous to metafiction in literature, is a mode of filmmaking in which the film informs the audience that they are watching a work of fiction. Metacinema often references its own production, working against narrative conventions that aim to maintain the audience's suspension of disbelief.Elements of metacinema includes scenes where characters discuss the making of the film or where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re shown. 翻译一下就是: 元电影,类似于文学中的元小说,是一种电影制作模式,其中电影告诉观众,他们正在观看一部虚构作品。元电影经常引用自己的作品,反对旨在保持观众对怀疑的搁置(即相信剧情)的叙述惯例。元电影的元素包括角色讨论电影制作或展示制作设备和设施的场景。 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步之遥》无疑是一部自说自话又自指的元电影,兼职是一个孩子写给自己热爱的玩具的情书。 大致上,我个人认为《一步之遥》在四个方面有“元电影”的特征。 第一是对《教父》第一部的致敬照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