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学霸笔记

最新高考学霸笔记
最新高考学霸笔记

★超值珍藏★最新高考学霸笔记

2015-07-30

如果你自觉得上课认真、作业认真,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我觉得你可能是没有掌握较为合理的方法,方法好了,真心是事半功倍。

注:本文对于中小学的同学一样适用。有心向上的同学,看完就可以开始实践了!

所述分成三块:课堂、作业以及复习

1、课堂

大家从老师那里听说过的耳皮子都起茧的一句话是: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然你怎么可能考好?

之所以这句话让人产生抵触,是因为它与鸡汤无异,没有告诉你该怎么认真听讲、怎么记笔记。

如何认真听讲?

1.

听讲姿势要端正,比如不要托下巴,跷二郎腿,坐太师椅或者斜着身子,这些姿势或多或少都会懈怠你的思维,最后导致走神。

2.

3.

笔一定要握在手中!!这点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记笔记的缘故,我们老师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和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笔不握着的时候非常容易走神。

4.

5.

集中思维,一心一意。怎么做?眼睛和大脑要跟着老师行动。老师叫你看书,你就看书,叫你思考,你就思考。不要和同学交流,有问题自己先圈出来或者备注下,和同学交流不仅打断自己也打断同学的听讲,还干扰上课秩序。不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小事,比如在橡皮上画画,给课本图上写画什么东西。和老师眼神交流能很好的集中思维,你若走神老师其实是看得出来的,负责任的老师就会提醒你。若老师走到台下,就看讲义、板书或者PPT。

6.

7.

一定要动脑,玩命的动脑。考虑老师所讲的东西的概念、作用、合理性、是否存在矛盾、潜在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等等。不动脑筋以上所述的都会没有意义!

8.

如何记笔记?

我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学起来很快,用起来也很方便。怎么记,那个链接里都有详细说明,我不赘述。你可以先用一门简单训练,然后用到各个学科。

下图是我物理的笔记,字丑将就看吧。

记笔记的方法已经讲完了,那么

什么内容该记?

老师的补充讲解内容、老师自己独创的东西(你在各种教辅以及课本上没有看到过的)、上课讲的非常经典的例题和模型、老师反复强调的点(哪怕是设直线前要考虑斜率这样的小点)、自己灵光乍现的感悟等等记录的方式请参照康奈尔笔记法,再一次强调,笔记记得好,意味着你以后复习的思路更为清晰和完整,也同时意味着效率高,千万要重视!!什么内容完全没必要记进笔记?

概念性的东西、课本上有的东西、你已经烂熟于心的内容都没有必要记进笔记本。但是不记进笔记本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最起码你要做个简单的标注,比如这个概念在哪本书第几页什么的。

有同学会很刷优越地在课堂上做作业。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的老师特别会扯淡,直接忽视掉TA吧,做作业绝对比听课有效率;如果你的老师很厉害,千万不要装13,还是认认真听吧,不然真的会成为13的。

如何判断一个老师是否厉害,很简单,听20分钟,如果这20分钟你感到没有任何惊艳的地方(包括知识、方法、技巧、思想等),这个老师一般来说就很平庸。只要你有听不懂的地方,除开老师刷优越的情况(基本不会遇到的说),你就一定要认真听了。哪怕你特别鄙视TA,毕竟老师懂你不懂的东西,还是虚心求教吧。

如果你和我一样,遇到了一位奇葩的老师……

我的高中化学老师,是一位遇到一些较为偏门的问题就会胡说八道的老师,比如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公认的说法是因为有部分硝酸分解成二氧化氮,然后二氧化氮溶于硝酸。而有一次我的同学去问他为啥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他说这不可能,题目肯定是说二氧化氮在瓶子上面形成然后那里呈黄色。而关键是他几个月前教我们的时候就是用公认的说法教的。然后那位同学和他争执了半小时,最后不欢而散。遇到这种会自相矛盾还死不承认的老师,我觉得是高中里面最可悲的一件事。

如果遇到了,怎么办?第一,学会记录他的矛盾,记录到一定数目后,和他坦诚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他不是特别固执的人,应该会有所改进。第二,针对他所说的矛盾,向班上该门功课最优秀的同学询问和探讨,看看到底哪种说法才是对的,如果最优秀的大神也不知道,请向该门功课的其他老师询问。

===课堂篇完

2、作业

作业方面,我觉得我们老师反复强调的两句话十分正确。第一句:做作业千万别抄。第二句:做完作业千万别校对。

为什么?

第一句的正确性我就不必赘述了,如果作业还想着每天抄抄蒙混过关,那是真心做大死,无药可救。真有什么突发情况作业做不完,跟老师说一声一般都能通融一下的。(当然,作业这种东西谁都避免不了抄袭的诱惑,每个人怎么说都会有抄的情况,包括我自己在内。但是那种作业

以抄为完成的思想绝对不能有,害人无穷)

第二句话,我一直在揣摩,直到高二一次考试考完才有所明悟。不校对,意味着你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即使有些题目不会做,而这就是你的真实水准。这样做作业的状态,更接近你考试的状态,都会有做不出题目以后的忐忑不安,交上试卷(作业)以后担心错很多这种心态以及考出好成绩(做出好作业)时的兴奋。不校对,还意味着暴露自己的问题,从而让老师知道还有问题存在,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上两条是做作业的原则。摈弃这两条原则,我不能说你一定考不好,但是绝对会有隐患埋下。

再说做作业的状态。

哪些状态应该尽量避免?

1.

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做作业的过程中和同学聊聊天、吃吃东西等等。

2.

3.

随意地写下答案。这就是老师常说的态度不端正,但是这却不包括纠结了很久然后才随便选一个答案的情况,相反,这种情况对你帮助和提升才是最大的。随意写答案的苦头大家都可能尝过,最经常发生的就是想着A,选了B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不然真心浪费自己的精力。

4.

5.

数学打草稿不规范。大家为了追求速度,往往会随意打草稿,明明心算不过关,还在草稿纸上跳过几行化简。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你的心算能力过硬尚且没问题,如果你连一堆很烦的式子里面化简时4+2都会等于16的话(不要笑,我们班上有一次做解析几何,式子要多烦有多烦,在这一步最起码有5个人进坑。而他们现在都是排名

500~700的选手),还是乖乖一行一行来吧。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才对。

6.

7.

拖沓。有时候觉得时间充裕,然后作业就慢慢做,你们说这种拖沓的心理能提高效率吗?做作业也好,干其他事情也罢,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保质保量,速度还很快,这才是理想的状态。

8.

虽然不能说这些情况对作业质量一定有影响,但是我相信它们会影响你做作业的速度和效率。而一旦效率低了,就绝对说不上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高效地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并非简单地涂满整张卷子,而是搞清试卷中每一道题目所透露的思想、模型,以及考查的知识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将做作业分成三个过程。

一、作业前

做作业前,你需要做的,应该是回顾你的笔记本以及课本,查看在笔记本Cues区域的笔记和Summary区域自己所做的总结以及感悟。从而整体回顾一下上课所讲的知识。这个过程不会也不应该太长,最多5分

钟。

二、作业中

1.

学会使用记号。比如我是用圈圈符号,圈出题号标明这道题有疑问,并在其边上进行简单标注;比如我还会用三个大大的“???”标注在题号前,标明这道题完全没有思路,不懂;再比如我会用五角星标出比较精彩的好题(就是做出来以后感觉很有提升的那种)。使用记号的好处,一是是能很很方便地记录你做作业时的状态和想法,二是方便自己做完作业后进行整理和归纳。

2.

3.

展现自己的做题思维。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要有点涂涂画画,比如数学中“以下不正确的是”,“x>0”这些容易看错的地方,要用划出来,反复提醒自己,甚至可以自己在边上写一遍(因为我常常是做之前看到了条件,做着做着就忘乎所以,然后直接忽略了关键性条件);比如英语里面做阅读理解,每一道题的依据基本都能在文章里面找出来,你应该划出关键性句子,并标上题号。这不仅是做题时的依据,如果老师分析起来,你也能快速回忆起来。

4.

5.

仔细琢磨出题者的意图。出题者出一道题,有可能就是简单地让你回想知识点,也有可能是让你灵活应用,还有可能就是纯粹地刷优越。你只有分析清楚出题者想让你干啥,你才有十足的把握做对题目。还有,千万不要老是把出题者当成傻子,有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已经猜到出题者

想的了,可是转念一想,出题者有这么聪明来这么考吗?然后我摇摇头,转而写上了错误答案。好几次化学考试都是因此考得非常不理想。

6.

三、作业后

虽然作业做完了,大家都歇了一口气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把作业完成了。一般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懂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师或者同学,都是你最好的帮手。找同学的话,最好找一个耐心一点的、语气温和,并且真的精通你问的问题的,而且最好固定下来。(异性最好啦,说不定就产生火花了~O(∩_∩)O~)因为有些说话冲的同学虽然可能心是好的,但是给你讲问题的时候你并不会感到特别舒服。找老师的话,去的时候最好带上别的作业或者复习资料,因为在你前面可能有很多同学等着问问题,所以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在和其他同学扯淡上。

Attention!!我这里所说的找同学问,并非指就问个答案,而是问思路,问出题者意图,问题目的模型,问有没有简便方法等等。并且这与校对并不等价!而一般问老师就不会出现只告诉你答案这种情况。

作业做完了,然后就上交了,然后就是打着红叉叉或者红勾勾的作业返回下来,我们接下来又面临着作业订正的问题。

在我看来,全部都是对勾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就是一张废纸。因为它没有提供给你提升和弥补的机会。这也是我为啥反对校对的原因之一——校对会蒙蔽你的视线,以为你已经全都会了,而事实却是,你为自己埋下了许多地雷,保不准什么时候会炸开。

在作业订正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错题的整理。而我最自鸣得意的就是发明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整理错题的方法。

传统的错题整理法——错题本。你需要的做的,往往是剪下或者誊抄错题到自己的错题本,然后重新写一遍解答过程。

这是我高一所作的一部分数学错题本(因为用的是双面胶,所以现在都泛黄了)

高二所作,惨不忍睹

在我看来,错题本有三个比较大的缺陷

1.

制作一道错题非常麻烦和费时。(只是针对认真做错题来说,如果你只是剪下贴上,写个答案,应该也快)剪下或者誊抄然后写过程,我自己测过用时,快的2分钟,慢的7、8分钟。而一张试卷中基本不会只有一道错题,对于我这种又懒又惜时的人来说,这种错题本就是低效的代名词。

2.

3.

机动性不够强。怎么说,就是你已经掌握一道题目之后,它还是会贴在那里,对我而言有些浪费错题本的空间。(当然如果你有集物癖的话,这倒不是缺陷)

4.

5.

无法还原做题目时的状态。这是我认为错题本最致命的缺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做完错题本之后,再回来看错题,只会用一种欣赏,而不是重新做一遍的态度来看错题,而这就是很多人做了错题本,然后就丢在一旁永远也不去看的原因了。无法还原的表现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答案的无意识趋同。怎么说。就是当你看到答案写在边上的时候,你往往会无意识地用尽各种方法来证明这个答案的正确性。这样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会让你失去粗心做错的机会。(别笑,这个很关键,以下会有所提到)

6.

既然传统错题本有这些不足,怎么样才能做到高效地理错题呢?

经过我一年半以来的实践和发展,我相信这是一种非常系统和高效的错题整理和蚕食方法——我称为“牛柳错题法”。

以下这个是牛柳袋,啊呸,错题袋。

你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文具袋、美工刀(剪刀)、修正带、单面胶(可选)上图这种袋子就完全满足需求了。

我制作错题时的感受,就像是吃一盘尖椒牛柳,把我爱吃的牛柳(错题)都挑出来,然后把不要的青椒(做对的题目)全部丢掉。然后一心一意地吃错题,啊不对,是牛柳。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用错题袋制作错题的时候,要把握的原则是:

能剪的错题都剪下来;能保持完整的错题都要保持完整;尽量恢复一道题的原本面貌。

这些原则的目的是,方便复习,还原当时做错题时的状态。(你面对这样的错题很有可能以相同方式做错。)

牛柳错题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作、定期回顾、重新整理。

制作

第一步,剪下错题(美工刀和剪刀都可以,个人使用美工刀,锋利快捷);第二步,用修正带将自己的痕迹都抹掉,尤其是答案一定要涂得干净,就像这样;

第三步,用红笔在错题反面写上正确答案

第四步,装袋。

经过我自己的实践,我发现错题袋分成3层比较合适,刚做好的错题,就放入1中。

在制作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两种很尴尬的情况

第一种,题目换页了,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用单面胶粘上就行。正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正反面都是错题,这个问题就相对麻烦。解决方案有两个:1、选出价值更大的错题,剪下来;2、剪的区域大一些,把正反面两道题都包括进去。我一般采取的方案是1,因为2的效果不算特别理想。

定期回顾

在这一部分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一错错题,就是错题在重做一遍的时候,又做错了,那么这些错题称为一错错题。二错、三错以此类推。做对错题就是在重做错题时做对了的错题。

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回顾,一般比较合适的时间是周末作业量相对少一点的时候。平时也可以,但是切记,一定要定期,一周一回顾是最有效的!你可以定下每周几回顾哪门功课的错题,甚至可以向老师申请当天作业先不交,优先完成错题的整理。(想我高考前全停课的时候,数学作业满天飞,错题都来不及做。后来和数学老师申请了一下,她还说不做数学作业怎么也考不出的。后来和班主任去协商了一下,最后我还是如愿以偿地不做数学作业,只做自己的错题。最后考了136(150满),还算不错的一个数据)

做错题的时候,做完一道错题,看一下反面的答案,若是正确,反面打个勾,放进错题袋中做对错题那一层里面;若是做错,打一个叉叉,放进一错错题里面(当然,如果你是一错错题又做错,就可以放到二错错题栏里面)

平时做错的错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粗心做错,一类是思维上有漏洞做错。

分出一错的目的就是筛选掉那些粗心做错的题目。如果你觉得一错的里

面也好像要有粗心做错的题目,对不起,那并不是粗心的问题了,而是你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请在这方面好好反省一下。

在回顾错题的过程中,你需要准备一个小本子,大概72K左右的的就行了。

用于记录做错一错的原因、一错的知识点或者自己的盲区,

还有,不懂的错题一样要问清楚!不要放进一错里面就算数了!!

重新整理

说起来这一部分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错题袋用到一定时间之后,会变得很臃肿,里面会有很多未做错题、做对错题、一错、二错等错题。这个时候重新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般来说,重新整理时,做对错题基本就可以扔掉了,因为它们从牛柳变成了青椒。(我非常享受扔做对错题,一堆堆小小的错题雪花般落进垃圾桶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如果你是一个能做到定期回顾的人,那相信你的未做错题会很少,而一错错题可能就很多。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始把做对错题层,变成二错错题层。

当然如果你的错题真的是多的放不下了,可以考虑另用一个错题袋来装错题。(比如我有一次被逼无奈用了另一个袋子装物理的未做错题……)

一些简单的补充

一般来说,一错我习惯留到大考前一周,然后配合着小本子一点点开始蚕食,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为数众多的二错,小本子里应该也会记录下很多有的没的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些二错一般都是非常经典或者很有难度的题目或者是你的思维陷得很深的盲区、误区,这些错题才值得花一些时间转移到错题本中。(这才是错题本真正应该记录的东西)至于小本子里记录的东西,就是考前一段时间应该回顾的。

有同学在担心,这种错题方法没有过程记录,万一我做不出来,只有一个答案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同学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出来了。恭敬地把题目递给TA,让他做一遍,然后再给你讲解一遍。我相信一般的同学都会很乐意的。而所谓的同学资源就是这么利用的啊!你们一个劲的自己制作错题本,把你们的同学丢哪去了?这才是浪费资源啊。往往一些经典的题目,他们可能早就做进错题本了,真有什么不懂的,厚下脸皮蹭上去借一下呗。

因为本人是理科生,牛柳错题法的适用对象基本上都是物化生、数学和英语(而且最适合的是选择题,大题我倒是不怎么记录的,错的也少),文科方面没有怎么研究,有优秀方法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

============作业篇完

3、复习

复习在高中学习乃至所有学习中都占着极度重要的地位,而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掌握很好的复习方法,以致常常事倍功半,不仅知识掌握地不牢固,还打击自己的积极性。究其根本,一个是老师不行,好的老师能帮你在复习过程中建立起非常良好好的知识体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老师东讲一些西讲一些,扯来扯去没有明确的框架和思路,你的复习压力估计会很大(没有正确的领路人,自己摸索真心很痛苦);另一个就是没有正确复习的意识,连怎么复习才是正确和高效的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梳理起自己一滩软泥般的知识呢?

其实我在作业篇中所讲到的有关错题整理法的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包括在复习里面,但是因为联系比较紧密,就一并写完了,在这里注明。

我认为,复习有两个原则和目的,第一,补漏洞;第二,构框架。

所有的复习行为都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两点。

补漏洞:顾名思义,就是对之前学习中不清楚或者理解不是深刻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力图把精髓搞清楚。

比如我高一学物理运动的时候,对于有一条结论:初速度为0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间隔相同时间的位移大小比为1:3:5:7:9和另一个孪生结论一直都没怎么搞清楚,还有那个代尔塔x=aT方的原理都不怎么清楚,但是还是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进行应用。高三大一轮复习的时候老师重新讲到这个的时候,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

简单的等差数列,然后突然感觉视野瞬间开阔起来,证明也瞬间完成。(因为在高三开始的时候,你的知识基本已经到位,你的视野远比你刚开始接触知识的时候开阔,所以你可以站在更高的水平来重新看待这个知识,尝试用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带问题,很有可能你就会有新的发现。)

补漏洞中最关键的一环,我认为是发现漏洞。有一句话当时给我了很大启迪,不懂一个问题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才会表现得很迷茫。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有所不懂的地方,你离理解该问题基本就只有一步之遥。

那如何发现自己的漏洞?

很简单,凡是平时老师所讲、笔记本中有疑问符号、作业中有圈圈和“???”标记的东西、一错二错三错、和同学交流时他说出来的应该掌握但是你不怎么熟悉的内容,你都可以认为是潜在漏洞,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检查消灭。

构框架:也是顾名思义啦,也应该是老生常谈的。我就不细讲,把我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吧。

我认为最有效的构建框架的办法就是思维导图。

我拿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例,我们平时常常看到的资料,是这样的(这是还没开始练字时候写的。各位将就一下吧……)

这样的内容,你说你能完全背下来吗?就算能背下来,但是你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还是一滩烂泥。

但是如果换成下面这种,会怎么样?

你是否感觉就更清楚一些?是不是有种知识一下子立起来了的感觉?

人是一种识图动物,识图的能力进化了上百万年,而识字的能力只进化了几千年。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你应该充分借助你强大的识图能力,帮助你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思维导图一定要自己亲手去画了才有印象!你看了我的图,觉得我写的头头是道,但我敢保证你明天就会忘记我的图。只有自己亲自动手画了,你才能明白思维导图的构建有多繁琐,这样你的印象才会非常深刻。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需要思考各个点之间的联系,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各个部位应该怎么放置,怎样表现才能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构一张思维导图,你可能需要10分钟15分钟甚至20分钟(我上面那张丑图画了十来分钟,画了两遍),尤其是要画得一目了然,对你思路和思维的挑战更大。但是这样一张图的形成,对你知识体系构建的帮助,远远比你自己看半小时一小时的参考书来的大。

此外,你需要一本不算大不算小的本子,做工要好,找一本你愿意在里面写东西的本子。比如我选的是这本(忽略掉那英文吧……)没有网格线的话,能方便自己画思维导图,有更大的自由度。

现在来讲讲这本本的用途——记录你的所有感悟和复习体会。不用按科目来记。想在哪里记就在哪里记,这样能放开你的思维,让你会有自由和随意的感觉,更能发展自己的想法。至于检索问题,你可以在边上贴便签,但是这个便签必须要有顺序,方便检索。如下图。因为边上贴多了便签之后,不容易放着进课桌里,便签会折起来,影响视觉效果和检索,所以可以考虑往下贴,就像我这样。

记录的东西可以有很多,所以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我就展示几页抛砖引玉吧。

这是生物某一专题的整理

这一页是在讲自己发现的一种快速解题技巧。配有大量练习(我就不发剩下的题了)

上半页是上课时一道很有意思的几何光学题目,用到了正弦定理。下半页用了一种经典巧妙的对称思想,也很有意思。

这一页记录了平时作业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课外知识,还有一些常见结论。

这一页是在某次数学考试前一天写下的,回顾了各种知识中应该注意的东西和解决办法

这一页讲的是生物学科自己发现的一些规律

这一页是化学中我发现的规律

这页是数学几何法归纳

化学质子守恒方法归纳

背诵篇目的语气词归纳

作文素材的摘记

这本本子是我高三开始的时候开始记录的,到现在都没有记满,但是每一页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精心整理和摘抄的。有这样一本本子在,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于拓宽视野,都有很不错的帮助。

对我而言,高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我的随笔本和这本本子。因为前者记录了我的思想变化,而后者则记录了我高中思维最活跃的一段时光,我发现了未曾发现的规律,归纳理解了更加深刻的知识,建立完善

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希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本本子,无憾自己的学习。

欢迎加入学事儿高中群

微信号:gzdl100

QQ群: 390432729

QQ号:1733948630

望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信息对你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如果大家还有别的问题,可以查看我们其他的相关文章,也可以将您的问题发给我们,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您!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地理知识点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学霸笔记

观察菌落、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观察:细菌和大部分真菌的个体都很小,它们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不同颜色。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培养:培养细菌或真菌,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琼脂是这一过程常用的材料之一。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以后,就可以使用了。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探究: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每组要准备好两套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而且要经过高温无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很热的温泉中,都有它们的踪迹。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细菌的发现、形态和结构、营养、生殖:

发现: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观察到了细菌。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鹅颈瓶中肉汤不腐败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无法进入瓶中。后来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提出了广泛用于食品保存和医疗卫生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 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它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其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各种各样的真菌: 真菌并不都是有害的,有些霉菌可以用来制作豆酱、腐

史上最强高考状元学习笔记

史上最强高考状元学习笔记高中篇 语文 前言以武得天下,以文定邦国 2013年高考语文单科状元乔静漪谈语文 一、高考文言文做题技巧 二、高考作文写作技巧锤炼 数学 海南省2013高考数学状元刘霁航谈数学“矢志不移,赢在高考” 一、你等或不等,不等式就在那里,等也不等 二、葵花宝典——消灭三角函数,打败东方不败 三、数列,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歌声里 四、函数与导数,驾驭或被驾驭,这是一个问题 英语 海南2013年高考英语单科状元王茜谈英语 一、英语语感很重要 二、英语靠积累,作文要点不能少 三、不容忽视的单词和语法 四、重点语法----主谓一致 五、巧学活记虚拟语气 六、寻找倒装标志,巧记倒装句型 七、掌握名词性从句,助你华丽大转身 八、定语从句I believe you can master it! 物理 前言物理,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一、学习不息,力与运动不止 二、降服机械能守恒这妖孽 三、电磁场梦靥终结者 四、学不好机械波的同学木有未来 化学 一、衣带渐宽终为你——化学计算

二、氧化还原为哪般 三、那些年我们做过的化学试验 生物 前言燃烧吧,我的小生物! 一、探究呼吸作用,让我们自由的呼吸 二、光与光合作用激情四射 三、探究遗传的基本规律,摆脱命运的轮回 四、那些年我们生活的环境与 初中篇 数学 前言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 一、揭开不等式神秘的面纱 二、磨刀霍霍将因式分解 三、我们都被二次根式压迫好多年 四、一刀斩函数桃花开 英语 前言学不好英语的孩纸木有未来 一、初中语法简易总结 二、英文文法的最基本规则 三、现在式和现在进行式 四、过去式和过去进行式 五、完成式(Perfect Tense) 六、未来式 七、问句(Questions) 八、被动语气(Passive Voice) 物理 前言再不学好物理我们就老了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 二、简单的运动 三、声现象 四、热现象 五、光的反射 六、光的折射 化学 基本概念、知识巧记部分 一、“化”山论剑——看看谁主沉浮 二、武林秘籍——迅速提高战斗力 三、隐姓埋名只为一鸣惊人

高考学霸笔记

★超值珍藏★最新高考学霸笔记 2015-07-30 如果你自觉得上课认真、作业认真,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我觉得你可能是没有掌握较为合理的方法,方法好了,真心是事半功倍。 注:本文对于中小学的同学一样适用。有心向上的同学,看完就可以开始实践了! 1、课堂 大家从老师那里听说过的耳皮子都起茧的一句话是: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然你怎么可能考好? 之所以这句话让人产生抵触,是因为它与鸡汤无异,没有告诉你该怎么认真听讲、怎么记笔记。 如何认真听讲? 1. 听讲姿势要端正,比如不要托下巴,跷二郎腿,坐太师椅或者斜着身子, 2. 3.

笔一定要握在手中!!这点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记笔记的缘故,我们老师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和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笔不握着的时候非常容易走神。 4. 5. 集中思维,一心一意。怎么做?眼睛和大脑要跟着老师行动。老师叫你看书,你就看书,叫你思考,你就思考。不要和同学交流,有问题自己先圈出来或者备注下,和同学交流不仅打断自己也打断同学的听讲,还干扰上课秩序。不要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小事,比如在橡皮上画画,给课本图上写画什么东西。和老师眼神交流能很好的集中思维,你若走神老师其实是看得出来的,负责任的老师就会提醒你。若老师走到台下,就看讲义、板书或者PPT。 6. 7. 一定要动脑,玩命的动脑。考虑老师所讲的东西的概念、作用、合理性、是否存在矛盾、潜在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等等。不动脑筋以上所述的都会没有意义! 8. 如何记笔记? 我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学起来很快,用起来也很方便。怎么记,那个链接里都有详细说明,我不赘述。你可以先用一门简单训练,然后用到各个学科。 下图是我物理的笔记,字丑将就看吧。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后高,不动粗焦(调到高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源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大量元素:C、H、O、N、P、S、Ka、Ca、Mg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C 6.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有:解放水(约95.5%)和结合水(约4.5%),二者能够相互转化。 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11.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元素组成:C、H、O、N,绝大部分蛋白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子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而成。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 多肽:n≥3 公式: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例外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 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多糖,其中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5.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质壁分离与复原(详见课本) 1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地理学霸笔记记忆

地理学霸笔记记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1)、形状: 2、地球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 (1)地球仪概念: (2)地轴: (3)两级: (4)怎样确定北极: 3、纬线和维度 (1)赤道 (2)纬线 (3)纬线的特点:1纬线指示()方向,纬线长度(),()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 极逐渐变(),所有的纬线自成()(除南北两极外),()平分地球,所有的纬线相互()。特殊的维度 (1)赤道的维度是()度,是维度的()线,从赤道向南北各分()度,称()维()维,南北两极各()度。 (2)23.5度纬线:是()是()的分界线,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最()界限。 (3)66.5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有无()现象的分界线。(4)90度纬线:是() 4、经线和经度 (1)经线(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指示()方向;所有的经线均相交于();所有的经线长度都()形状为()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且每条均能()地球。 经度本初子午线,即()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或格林尼治子午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和(),于()度相遇。

()度向东到180度是()经;()度向西到180度是()经。 特殊的经线 0度经线:是()线,是东西经的()线,是东西经的()线。此线以东为()经,此线以西为()经。 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线,是东西经的()线,从此以西为(),此线以东为()。 5、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 (2)经纬网定位: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外置都可以用()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示。 (3)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4)20°W和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线。20°W向西至160°E的范围是()半球;20°W向东至160°E的范围是()半球; 妞妞(20°W )六姨(160°E)分东西。

【学霸笔记】高三考前学霸归纳总结的资料笔记

《分子与细胞》 1.破伤风杆菌和乳酸菌细胞中都含有与无氧呼吸相关的酶。 2.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相对表面积逐渐减小,细胞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3.光合作用过程中ATP与ADP, NADP+与NADPH可以相互转化。 4.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蒸腾速率越大,植物根细胞 的吸水能力越强。 5.净光合速率=真光这个合速率-呼吸速率 6.植物“午休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光照过强引起温度升高,蒸腾作用 增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 7.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8.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成 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所以没有原生质层,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9.将ATP中远离A的的2个磷酸基团去掉,所得物质是合成RNA分子 的单体——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0.癌症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 变,才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11.细胞癌变的外因主要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 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此外,患癌症的概率还与年龄、免疫能力等因素有关。 12.癌变细胞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 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周期变短,代谢活动增强,癌细胞核增大明显,核质比例失常。 13.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RNA聚合酶能参与所有酶的合成。 14.同一细胞内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15.在实验探究中重复性实验是保证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

16.CO2浓度不变,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3增多,C5减少。 17.光照强度不变,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C5增多,C3减少。 18.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 19.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 20.鉴定还原糖的生物材料应选择富含还原糖的无色材料,甘蔗汁和西瓜汁 不能用来鉴定还原糖。因为甘蔗汁富含的蔗糖不是还原糖,西瓜汁是有色液体。 21.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 度快,反之则慢。 22.将C18O2通入小球藻培养液后可探测到18O2,是因为CO2参与光合作 用的暗反应产生含有18O的水,该水参与光反应产生了18O2。 23.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增加农作物周围CO2的浓度,有利 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2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与能量 转换有关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线粒体。 25.分散的动物细胞在培养液中一般呈球形。 26.光合作用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 27.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和加工分泌途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 体→细胞膜。 28.模型分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 于物理模型;“建立血糖调节模型”运用的是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 29.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 30.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31.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32.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任何细胞器。

我的高考笔记整理 高考状元之数学篇

高考状元独门笔记之:数学篇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考虽然只有两天,但考前的准备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跨入高三门槛的学生,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赢在起点,更赢在终点。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心理、方法和状态上的三大准备。 首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走进高三,每一位同学应当保持健康的心理。高三是辛苦的,但决非痛苦不堪的人间地狱。准高三学生首先要克服对高三的恐惧心理,以主动的心态,以积极的行动,去迎接高三的到来。刚迈入高三的同学还应克服一种“急功近利”的焦躁心理,有的同学一认识到自己已进入高三,就迫不及待地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想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立竿见影。这种激进的念头如果控制不好,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一旦某一次考试发挥失利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考生就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审视自己的基础,检讨自己的方法,反思自己的状态,不要被好高骛远的想法牵引自己步入泥潭。 第二是做好方法上的准备。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每一个优秀的高考考生都有其独到的学习方法,对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而言,掌握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指出的是,看书,听课,反思,作业,考试是一个学习的综合系统,看懂不等于心领神会,听懂也不等于真正掌握,对知识要实现真正的领悟和内化离不开后面三个环节。知识要过手,要从教师的大脑移植入我们细胞,知识要堂堂清、天天清,决不留一点一滴的遗漏。反思和作业可以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进行综合归纳,强化记忆巩固,达到准确、灵活、高效。 第三是做好状态上的准备。学习状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形态。一个学生在跨越高三的门槛时,应当有更专注、更投入、更高效的冲刺状态。“学习求成才,考试求成功”是指学习的目的在于成才,考试的目标在于成功。在中国当今的高考制度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通过高考实现青春跨越是众多学生的共同选择。 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对失败的回答是重新站起,对困难的回答是迎难而上,对高考角逐的回答是夺取最后胜利。 一份“状元笔记” 高考之筹备,近年各省市一些高考状元将与刚进入高三的学子谈高三的学习及生活历程,给予高考学子们心理上的辅导,消除数学学科上的心理压力,帮助了解高考数学的大致形式与趋势,使之更好的调整复习规划。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学霸做笔记方法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生物学霸做笔记方法总结 1、符号标记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些引人注目的符号,便于随时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久而久之,甚至有助于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 2、图文并茂法 图文并茂法就是在记录晦涩难懂的课堂笔记时,用高超的绘图法将知识点生动形象地绘制出来。当然,此法对于爱好绘画的童鞋来说一定倍加喜爱。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复习笔记。 3、分类提纲法 一般来说,分类提纲法可以用一页记录笔记,下一页记录所要对应的笔记提纲或要点。如果是课堂笔记,记录的时候,把重要的内容记在记录栏中,它是笔记的主要部分。课后,把对听课内容的关键词,写在左边的回忆栏中。两栏相互映衬,相辅相承。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平时的自学以及课堂上。 4、深度记忆法 当课堂笔记记录完成后,应该在24小时内“趁热”复习,这样更有助于发挥笔记的作用——强化知识结构。这种

方法比较适用于课堂笔记与课后复习。 5、5R笔记法 5R笔记法,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②简化(Reduce),课下,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③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④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⑤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八上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答案版

八上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01 学霸笔记 1.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缢蛏 形态:有两片由__外套膜__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 呼吸:利用__鳃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运动:用__足__缓慢运动。 【注意】不是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乌贼的贝壳退化为海螵蛸,位于身体背面皮肤下的壳囊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软体动物的特征 常见种类:常见的动物有__河蚌、蜗牛、乌贼、鲍(合理即可)__等。 主要特征:身体__柔软__,表面有__外套膜__,大多具有__贝壳__;运动器官是__足__。 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食用__、药用、引起疾病等。 2.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蝗虫 蝗虫的结构示意图: 身体结构特点:蝗虫的身体分为__头部、胸部和腹部__三部分。__头部__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__口器__用于摄食。__胸部__是运动中心,有__三__对足,善于跳跃;有__两__对翅,适于飞行。体表有气门,用于__呼吸__。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__外骨骼__。 (2)昆虫 蜕皮:昆虫身体上的__外骨骼__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体内__水分蒸发__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__蜕皮__。昆虫一生中蜕皮的次数一般是固定的,通常发育为成虫后就不再蜕皮。 基本特征:有__一__对触角,__三__对足,一般有__两__对翅,等等。

(3)节肢动物的特征 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外骨骼__,身体和附肢都__分节__。 与人类的关系: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__动物蛋白__;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__传播花粉__;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果蝇是非常经典的__实验__材料;蚊、蜱叮咬人,并传播__疾病__。 02 例题解读 【例1】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软体动物大多有贝壳,但有些仅有退化的内壳,如乌贼,其内壳又称海螵蛸 B.双壳类动物有外套膜,用出水管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用足缓慢运动 C.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它的形成与外套膜有关 D.钉螺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解析】双壳类软体动物有外套膜,一般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用足缓慢运动;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例2】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D.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解析】节肢动物有120多万种,占所有已知动物的80%以上,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的基本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03 基础过关 知识点1软体动物 1.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缢蛏的呼吸器官是(D) A.外套膜B.贝壳 C.肺D.鳃 2.河蚌、石鳖、蜗牛的运动器官是(A) A.足B.贝壳 C.刚毛D.外套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笔记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高考文综学霸的地理笔记, 超超超详细, 一轮复习必备!

高考文综240分学霸的地理笔记, 超超超详细, 一轮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 第一讲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图 1、赤道上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W向东到16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

2020初中中考学霸状元提分笔记大全--物理篇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docx

八下地理总结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距海越来越远 , 降水越来越少。(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 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 田农业的分界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 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 线 秦岭 - 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秦岭 - 淮河以南地区 1 月平均气温低于 0℃高于 0℃ 年降水量800mm以下800mm以上 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平原、丘陵 干湿区域半湿润湿润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植被类型(主导因素:气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温) 河流流量(主导因素:降流量小流量大 水) 河流冬季结冰情况有无

农田类型旱地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收成次数一年一次或两年三次一年二至三次 民居特点坡度小,墙体后坡度大,墙体高 交通运输陆运水运 二、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界线主导因素 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 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 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性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气 气候性气候气候候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平原、丘陵、高原、盆地高原、山地 高原、盆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笔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例子(P.19)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P.26)

高考语文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高考语文140+学霸私密笔记分享! 我整理了高考语文140+学霸的语文笔记,有很多阅读题和诗歌鉴赏的高分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指津 指津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 “如果”“因此”“但是”“然而” 等)、副词(如“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 等)

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 。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指津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采用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

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取主干法” ,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对于第二种,应该按照“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指津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 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完整版必修一)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属于生物) ①、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 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④、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3.种群与群落 ①、种群: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 ②、群落:生活在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的一群 例题: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 )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2)、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装片、先用低倍物镜,调节粗准焦、找到观察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仔细观察

②、使用高倍镜 操作的基本步骤: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安放、对光(光线暗时,可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时,可选用小光圈,平面镜)、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且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物镜短,通光量大,视野亮;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大,物镜长,通光量小,视野较暗。 ④、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可看到的是q;显微镜观察的目标在视野的右下角,要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右下角移动。 ⑤、视野内出现污点,污点可能存在于低倍物镜上、高倍物镜上、目镜上和装片上。若要准确做出判断,应先移动装片,若污点随之移动,则证明污点在装片上,污点若不随装片移动而移动,则污点可能在目镜上或物镜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之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可更换物镜,判断污点是否在物镜上。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相同,均为DNA。 ③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和衣原体、古细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细线织(支)蓝衣。)有些细菌称呼简化(括号内字常省去),如根瘤(杆)菌、圆褐固氮(杆)菌、乳酸(球)菌等 真核生物——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里容易和原核生物混淆的是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等。 3.细胞学说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基本元素:C;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最基本元素(干重最多):C ②鲜重最多:O

高中数学学霸笔记图片

高中数学学霸笔记图片 【篇一:高中数学学霸笔记图片】 淘宝全球购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包括美国、日本、澳洲等海外学 霸笔记高中全套代购,学霸笔记高中全套洋货直邮,学霸笔记高中 全套海外品牌等全球购商品 【篇二:高中数学学霸笔记图片】 一淘网为您找到高中学霸笔记产品的详细资讯,实时报价,价格行情,高中学霸笔记商品分类,论坛问 答/求购等相关产品信息。 【篇三:高中数学学霸笔记图片】 权利声明: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 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 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 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 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 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 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 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学霸笔记: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学霸笔记: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第1讲《地球》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