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

收稿日期:2013-11-25修回日期:2014-01-18

作者简介:郝旭东(1986-),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对抗。

要:由于作战能力指标获取困难,当前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更多依赖专家知识,构建的模型往往缺乏足够

的说服力。因此,在分析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一种从作战效能指标出发,评估作战能力的方法,并以某次反潜作战为背景,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作战效能,作战能力,结构方程模型,评估中图分类号:E917

文献标识码:A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

郝旭东,高进涛,刘道伟

(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河南洛阳471000)

SEM-based Combat Cap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HAO Xu-dong ,GAO Jin-tao ,LIU Dao-wei

(Electronic Equipment Testing Center ,Luoyang 471000,China )

Abstract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ing combat capability indicators ,most of the current

combat cap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rely on expert knowledge and the models are often lack of

enough convincing.Therefo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bat effectiveness and combat capability ,on the basis ,presents an combat cap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from comba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At last ,an example of antisubmarine operation is designed to validate the method.

Key words :

combat effectiveness ,combat capabilit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evaluation 引言

作战能力评估是一种研究作战内在固有属性的

方法,可以有效发现各显性作战要素的影响系数,为制定军事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当前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的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乏说服力的普遍问题,本文结合结构方程

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1]

,提出了一种更加客观的作战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建立在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聚合关系基础上的评估方法。因此,首先要对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辨析。

首先,明确二者的权威定义。对于作战效能为,当前通常定义为“在预定或规定的作战使用环境以及所考虑的组织、战略、战术、生存作战能力和威胁

等条件,由代表性的人员使用该装备完成规定任务

的作战能力。”对于作战能力[2],最为大众接受的定义来自于美国2005年参联会手册,即“在特定的标准和条件下,通过能够执行一组任务的方法和手段

的集成,达到期望效果的本领[3]

。”分析二者的定义,本文认为:作战效能是一种具体任务完成效果的外在表现,反映了限定条件下规定任务的完成程度;作战能力是一种脱离任务的固有属性,反映了本身完成任务的潜在能力。

1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结构方程模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Karl.

Joreskog 提出,是当前一种应用广泛的统计建模方法。其基本思想为:如果某些变量不能直接观测(即潜变量),但可以通过一些能够直接观测的变量(即

文章编号:1002-0640(2014)

12-0115-04Vol.39,No.12Dec ,2014

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39卷第12期2014年12月

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