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的异同

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的异同
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的异同

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的异同

(2008-11-04 18:54:42)转载▼标签:校园分类:传播学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3798.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文本分析法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定质分析。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它采用的是客观、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换句话说,文本分析法是一种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进行解析的过程,步骤并不固定,一般为文本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

定量与定性结合,这种优点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

缺点:有个人主观化趋势,一般推断较为困难。适合特殊规律、小群体规律研究。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

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尽管两者都是基于事实进行分析,在内容分析法的运用中,由于作为关键的类目体系十分不稳定、不系统,经常因研究者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改变,这一过程的是相当主观的、人为的、定性的过程;文本分析法更因研究者为自身价值观念、政治立场、知识构架、认知体验所影响,而对文本中各种符号的“所指”得出不同结论。相对的主观性是两者不可避免的。

5、目的

按照传播学研究的通常说法,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并不以其所依据的文本本身作为研究目的,一般可归纳为三点:将传播内容与社会现实进行比较;推断信息传播者的态度、倾向;推断传播效果。

三、差异性

1、分析对象

内容分析的对象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它不仅适用于对科学文本内容的分析,而且还可用于非科学领域的一般文本的分析以及无文本实体的语言传播的分析,甚至可推广到动作、行为等非语言内容的分析;文本分析却以文本的外部特征为主,故只适用于有实体形态的文本。

2、分析数量

一般来说,内容分析法直接针对单个样本作技术性处理;文本分析法则常常是对某一课题系列文本的分析综合。

3、内容处理

在对分析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的时候,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把内容分解为分析单元,由此来判别单元所表示的客观事实;

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文本本身的文字、符号、语境等来解析、鉴别并作归类整理,于此基础之上挖掘文本的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效果。

4、分析程序

(1)内容分析法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如何对一份内容资料进行分析以取得量化的结果;二是如何根据课题的需要,设计选择系统化分析的模式,合理地把各种内容分析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并定量地说明研究的结果。

详细来说,把内容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有如下步骤:

内容抽样: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和它的特殊性。;

类目与分析单元的决定:内容分析工作,就是要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进行系统判断、记录各类目所表现的客观事实(类目,即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分析单元是指在判断分析时判定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时间间隔、文章段落、句子或字数,也可以是电视节目的镜头、场景等等。)。通常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或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

评判记录:按照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

信度分析: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一致性愈低,则内容分析的可信度愈低。信度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内容分析必须经过信度分析,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可信度得到提高。

(2)文本分析法是一种根据文本的实际情况进行解析的过程,步骤并不固定,一般为文本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

5、结果表述

内容分析隶属定量分析,量化的分析手法要求对内容加以分析性归类,即强调什么、忽略什么,对于结果的描述也往往是定量的统计描述;文本分析隶属定性分析,通过对文本中字词句以及符号的诠释,结果总是对被事实资料作出评述性说明。

四、内在的一致性逻辑

通过以上表浅的对比,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仍有某种共同的本质贯穿其间。笔者认为,有可能采用某种一致性的程序框架予以承载,折中框架可描述为:借助运算或诠释,将客观实在量化或推导,发现隐含于大量文献群背后的潜在语境与语义。至于两者的差异性问题,笔者将其归结为该框架中的某些可控变量及由此变量变化而引致的结果。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3798.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 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3798.html,/blog/cns!3FFF8F6E2EEA6EDF!288.entry 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纪录保存下来的资料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两者分属于定量分析与定质分析。虽然两者分析的对象有所关联,甚至重叠,但由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处理方法,因此,两者有所区别。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整合应用的可能性,将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概念 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曾于1952年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对内容分析法定义:“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笔者对文本分析法如下定义:“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相关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 二、相似性 客观、系统以及非接触性的特征描述,不仅适用于内容分析法,对文本分析法也同样适用。 1、客观 用事实以及数据说话,是两者客观性的主要表现。所分析的对象,对于内容分析法来讲,是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对文本分析法来讲,则是十分显著的文本外部特征。它们都从不凭空推测分析对象背后可能含义,而依赖于固有的分析程序来得出结论;一旦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就要尽量排除认为因素的影响,做到客观、无偏向。 2、系统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对象都是大量的、系统化的、具有一定历时性的文献;都要面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和取样的问题。系统化调查取样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来克服可能出现的随机偏差。除语言符号分析等特殊情形之外,单个的、少量的文献通常不能作为分析的依据。 3、非接触性 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都是通过对二手资料进行的间接、非接触式的研究方法,这一点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异。 4、主观参与性 尽管两者都是基于事实进行分析,在内容分析法的运用中,由于作为关键的类目体系十分不稳定、不系统,经常因研究者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改变,这一过程的是相当主观的、人为的、定性的过程;文本分析法更因研究者为自身价值观念、政治立场、知识构架、认知体验所影响,而对文本中各种符号的“所指”得出不同结论。相对的主观性是两者不可避免的。 5、目的

层次分析法期末论文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期末作业要求1、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生活中面临的选择问题,评价指标自选,准则层不少于3个,方案层不少于3个。 2、内容格式要求见例文。

层次分析法在购买洗面奶决策中的应用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层次分析法作为其中一个分支,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价格、效果和品牌影响力三个方面因素对购买洗面奶模型做出评价,并用权重定量化进行研究,可为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提供有效地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购买洗面奶要素 一.问题描述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洗面奶的选择也成为众多男士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现在市面上洗面奶的品牌目不暇接,所以对洗面奶的选择也成了一个难题。通过查阅资料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对男士经常选择的牌子大致分三类:曼秀雷敦、巴黎欧莱雅和火山泥,购买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价格、效果和品牌影响力三个方面。由于每款洗面奶在各影响因素上往往各有优缺点,可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消费者购买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为购买决策提供依据。 二.问题求解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目标层A 准则层 方案层 其中价格数据为厂家出厂时的规定价格,效果和品牌影响力由网络问卷调查得

到,其中效果等级分类从高到低为5,4,3,2,1;品牌吸引力等级从高到低为3,2,1;得到下表数据: 2.构造判断矩阵: 由上表数据可得A-C 判断矩阵为: 1 3 5 1/3 1 3 1/5 1/3 1 P C i -判断矩阵分别为: 1 3 5 1 1/ 2 1/5 1 2 4 1/ 3 1 3 2 1 1/3 1/2 1 3 1/5 1/3 1 5 3 1 1/ 4 1/3 1 3.一致性检验及求各层元素相对权重: 由程序(程序见附件)可以判断以上四个矩阵都满足一致性检验,且算得A-C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 1λ=3.0385,1ω=(0.6370,0.2583,0.1047)T ; P C i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分别为: T )1047.0,2583.0,6370.0(,0385.322==ωλ; T )6483.0,2297.0,1220.0(,0037.333==ωλ T )1220.0,3196.0,5584.0(,0183.344==ωλ。 4.计算方案的总权重:

(完整word)公共政策分析(含答案),推荐文档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分析》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执行组织和成员根据相应的政策执行职责,凭借着公共权力,配置政策资源,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3.政策方案的评估和论证:是对备选政策方案的手段措施、有效性、将产生的后果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分析、证明和综合评定,从不同的角度为方案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4.评估主体:是指政策评估者的主体构成,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以及政策的目标群体等。 5.政策效果:是指在一定成本投入基础上的执行结果。 6.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二、简答题(每空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损益分析? 答:损益分析是将政策过程中准备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与已经取得或准备取得的收益的大小相比较,衡量其得失的一种方法。 2.什么是线性规划? 答:线性规划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考虑如何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使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 3.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哪两个方面? 答:(1)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此为其一般性目的或政治意义所在。公共政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活动,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合法性是它的必然指向。 (2)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此为其特定目的或管理意义所在。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

资料分析的方法

资料分析的方法 一、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 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在检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文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一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 二、资料分析的方式分类 教育研究包含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 也有部分学者按照研究目的、手段等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究; 在国内,根据刘良华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大体上有三个基本类型:实证研究(量化的、质化的)、思辨研究(又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常以教育对策、教育反思、教育改革形式显现)。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方式进行论证并有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 陈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 文中所采取的分类是按照陈向明定义中的第三个层面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为辅,交叉使用的。以下内容是介绍每一种具体的方式。 那么资料搜集上来了?该如何分析呢? 三、具体的资料分析方式 1思辨分析 (1)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题型举例 题型列举1-2道样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同学们的知识面,对概念的识记、理解程度。 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都不得分)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 答案: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 答案: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公共政策的内涵。

答案: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 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分)这里需要强调四点: (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2分)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2分) (3)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2分) (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2分) (五)论述题(共25分) 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答案: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 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2分)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分)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 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2分)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 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 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2分)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 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

内容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 (1)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是定量研究,也可以是定性研究。 (2)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对内容和信息的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的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 内容能够分析方法的特点: 1、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非文字记录形态(广播、唱片)和影像记录形态(电影)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断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成果。 2、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获比例、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和总结,具有原创性; 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文献研究的定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的两种情形: 一、某些课题主要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完成的,如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研究在真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之一,如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文献研究法。

层次分析法论文

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城市购房决策中的实例分析 濮长飞 南京晓庄学院04数本2班 摘要:本文针对消费者购房这一具体问题,基于高等代数矩阵内容,立足于数学建模, 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详细描述了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 消费者的购房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办法。 关键词:成对比较矩阵;特征根;特征向量;层次分析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房的要求也在增加。目前多数消费者购房有的因为工作,有的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还有的是为了投资。不管是什么原因,由于涉及金额巨大,购房需慎之又慎,以免花钱买后悔。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也在不断地推出新的楼盘。这些楼盘往往各有各的特点,这使得消费者经常因选房而筋疲力尽,生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究其原因,主要是考虑的因素太多,价格、交通、环境等等。如就价格而言,甲比乙便宜;而就交通而言,乙又不如甲,这就使得购房者难以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但是,所有的购房者都想买到物美价廉的房子,这是总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对备选房源“物美价廉”的程度进行量化,就能通过简单的数值比较做出决策。运用统计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就能轻松解决这一决策难题。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1 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把复杂的决策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案层的顺序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比较判断,计算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准则及总目标之下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从而把难以量化的各种方案定量化,以得到各种方案的相对优劣的排序值,并据此做出最后的决策。 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目标。将目标逐层分解为几个层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议论文论据分析方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方法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挖掘论据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走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而议论文分析论据恰恰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对论据作恰当的分析,才能将“材料”和“观点”“粘”起来,使论据真正发挥出支撑论点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示例一】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画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去打工……[举例]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归纳]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探因分析]越是贫穷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作结论] 【示例二】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论点】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着名的数学家。【举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只要奋斗不息,终有如愿之日。【探因分析】因此,他们在被“埋没”时,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作结论】 【示例三】论点:瞬间铸就永恒 举例:三岁女孩宋欣宜在汶川地震中与死神抗争了逾40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人们惊奇于她生命力的顽强。随着挖掘的深入,女孩奇迹生还的谜底被揭开: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分析:为什么这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亲情在这一瞬间体现得如此动人心魄!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这生死一瞬间,伟大的亲情却超越了本能。正是

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方法论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杨正联(1971-),男,安徽蚌埠人,讲师,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从事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分析、政治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4期(总第137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ICAL INV ESTIG A TION No 14,2007G eneral 1No 1137 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方法论 杨 正 联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8) 摘 要:经由理论语境、研究取向、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构成这几个方面,将初步形成一个关于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方法论模式,基于此,或可做出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推动公共政策研究本身的科学化取向。 关键词:公共政策文本解读;公共政策话语研究;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7)04-0143-05 本文中,公共政策是指,在具有统一行为能力的人类集体中,为应对特定的集体事务,维护或促进集体内部和谐的利益关系状况,由该集体内统一行动的 规划者———通常是公共权力机关(如政府)做出的,关于集体成员(包括规划者本身)如何行为和(或)行为目标的制度性规划。相应地,公共政策话语就是关于集体行动的规划的语言表述,是一种能够传播到相关的集体成员并被他们理解、认同、遵从或反对、抗拒的话语符号信息。因此,对于公共政策话语活动、公共政策话语现象的分析与考察乃是我们了解公共政策活动、公共政策现象、乃至政治系统运行机制、公共治理机制的重要路径,或者说,公共政策话语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构成内容。 公共政策文本解读运用公共政策话语理论等理论工具,进入特定的公共政策文本,理解并解释经由特定公共政策文本所展示出来的公共政策话语现象及其变迁过程。公共政策话语活动由话语和行为这两个方面构成,相应地,公共政策话语研究也主要包括公共话语行为分析和公共政策文本解读两个大的部分,公共政策文本解读是公共政策话语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理论语境 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理论语境直接体现于这样两个方面,即它作为公共政策话语研究的构成部分与公共政策话语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言说行为之间的关系,前者的语境意义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 文本解读如何揭示公共政策话语特有的内涵属性———公共性、计划性、可理解性、认同性和强制性[1];后者则体现在公共政策文本解读如何与公共政策言说行为一起展示出较为完整的公共政策话语活动模式。 语词(包括单字和词组)是汉语表意的基本单位,因此,特有的公共政策话语内涵首先需要通过特定的语词显示出来,这一点,在公共政策话语的公共性和计划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从利益的角度看,公共政策话语的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政策话语活动内在的行为或行动、事件或事态信息影响到广泛的社会主体的利益状况(无论是利益观念、利益欲求还是实际的利益占有),可能引起他们相关的政策诉求或政策回应,这样,上述定义中的集体事务也就是指特定的公共事务。在公共政策文本中,显示公共性的主要是一些与集体活动相关的语词,如民主、平等、城市、农村等等。公共政策文本解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本中关于这些语词的表述,去揭示特定的集体活动机制。同口头话语相比较,以书面内容为载体的公共政策文本乃是公共政策话语计划性的普遍的表现形式。除了一些特定的语词概念,像民主方式下有选举、代表大会等词;权力的方式下有特定的政府组织、组织权力的行使主体等等;科学的方式下有特定的理论概念、理论命题、理论推理为标志,最能体现公共政策话语计划性的莫过于整个文本的逻辑统一性,这是在公共政策文本解读中,需要把特定语词放入到语句背景下,再从语句的结构性关联考察整个文本的重要依据。 3 41

议论文材料分析方法谈

议论文材料分析方法谈 初学写议论文,常常是引出论点之后,列举几个例子,忽视对引用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缺少分析议论,即使论据选得不错,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因为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 那么怎样对论据作具体分析呢?一般而言,可对论据作“为什么”分析。在分析“为什么”时,可先从正面说,接着再从反面说,只要扣住论点,就算是不错的分析了。也可以对论据的内容作评价、引申、归纳等等。具体而言,初学者宜从掌握下列几种方法入手,掌握分析议论的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示例一】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画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去打工……[举例]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归纳]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探因分析]越是贫穷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作结论] 【示例二】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论点】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举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只要奋斗不息,终有如愿之日。【探因分析】因此,他们在被“埋没”时,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作结论】 【示例三】论点:瞬间铸就永恒 举例:三岁女孩宋欣宜在汶川地震中与死神抗争了逾40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人们惊奇于她生命力的顽强。随着挖掘的深入,女孩奇迹生还的谜底被揭开: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分析:为什么这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亲情在这一瞬间体现得如此动人心魄!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这生死一瞬间,伟大的亲情却超越了本能。正是亲情的伟大力量使得原本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世界上所有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的天使,他们用无数爱的瞬间铸就了一个个不朽的永恒。 【小结】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的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议论文 论据分析方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方法 一、学习目标: 2、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二、学习过程 温馨提醒: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 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 ?以叙代议 例,论点: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事实论据)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 【分析?】 存在问题:只有论据不分析,有人戏称为“不讲理”。 那么如何才能以理服人呢? 分析才是硬道理! 三、论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1、因果分析法 ?2、假设分析法 ?3、引申类比法 ?4、同类归纳法 ?5、正反对比法 基本原则:紧扣论点对所有事例进行理性分析。 1、“因果分析法”: ⑴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论点:磨难能历练人生) 点评: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稿: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

房地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硕士论文

房地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Real Estate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结构工程, 2011,硕士 【摘要】房地产企业是围绕项目进行,通过项目创造价值并达到自身战略目标,是典型的项目驱动型企业。战略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成为项目管理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通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对比,了解企业当前项目管理的状态,发现缺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我国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迫切需要一套全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本文以现有国外的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型为指导,对比国内外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和应用成果,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介绍了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对比CMM、OPM3、KMMM等三种模型,分析各个模型的层次结构和评测过程,并从中汲取可以运用到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当中的宝贵经验。其次,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最终确定影响房地

产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指标的权重,利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房地产项目管... 更多还原 【Abstract】 The real estate agencies focus on the projects and typically motivated by it. Those agencies gain results through projects and reach their goal. The 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gencies.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becomes a hot issue in the area of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uld be acquir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co... 更多还原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Key words】real estate project management;maturity model;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一章绪论 10-14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2

议论文的分析方法

议论文的分析方法 议论文重在分析,析出论点的深层内涵,析得论据的丰富意义,并辨析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抓住分析,突出说理,才能有力。分析说理是梁柱,援引材料是墙瓦。如果分析不透彻,说理不充分,材料即使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骨架的肉,一摊没有枝干的叶。宋代秦观在《淮海集?通事说》中也说"文以说理为上,序事为次"。应该认识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除了论点的正确与否、论据的典型与否外,首要的要看分析是否全面、深刻、辩证。同样一个论点,所用的事例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分析深入程度不同,其质量就大不一样。请看下面两则议论: “生活需要勇敢者,但光凭勇敢是不够的,有勇还得有谋,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用智。我国古代田忌赛马(孙膑教齐国将军田忌比赢了齐国诸公子)、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孙膑战胜庞涓(马陵之战,孙膑以“减灶法”第1天筑10万个灶台,第2天筑5万个灶台,第3天筑3万个灶台,一举击溃了庞涓的10万大军)等,不都是由于用智才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吗?生活需要勇敢者,更需要智勇双全者。” “勇敢是值得赞美的品格,但光凭勇敢是不够的,有勇还得有谋,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用智。我国古代田忌赛马、西门豹治邺、孙膑战胜庞涓等,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用智,可以弱胜强,事半功倍;可出奇制胜,巧获成功;可少走弯路,顺利地实现目标。时代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英豪。” 第二则议论说明了用智的深刻意义,揭示了论据、论点间的逻辑关系。首先,要多角度分析论点和论据。一个论点确定之后,要考虑这个论点有哪些深层的内涵,如"竞争"这一论题当包含下面几个内容:①竞争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②竞争才能增强人的危机感;③竞争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④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竞争要遵守法律规则和社会道德。论点或分论点确定之后,就可以选择材料。材料的意义是多侧面的,即使一个小小的材料,也包合多层次的意义。这正如一滴水与大海相比,虽然微乎其微,但如果用辩证分析的"显微镜"放大,呈现在我们跟前的是一个大千世界。选择论据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论据所包含意义的分析过程。其次,要揭示论据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论据和论点的联系,就是分析论据的本质意义,寻求论据和论点意义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摒弃那些与论点无关的内容。最后,对分析的内容要加以概括。分析可使问题深入下去。引出结论;概括,则能集中起来,把问题提高到一定高度去认识。没有分析,论证难于细致深入;没有概括,结论往往流于一般。如果我们把"竞争"这一论题的有关分析,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下面一段议论:竞争才能增强人的危机感。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们要接受种种挑战,而面对挑战就是面对困难,感受压力。在挑战中,却焕发了生机。自然界是如此,社会也是这样。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大胆和积极地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潜在危机。竞争,能增强人的危机感,也能增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忧患意识。 议论文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油和水分离着。因此,要重视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分析议论得好不好,关键在认识,认识水平低,不可能分析议论得好。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分析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 化。例:

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分析法--诺德

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探究从世纪年代开始,西方地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地.语言学主导着翻译研究,人们把翻译仅仅是看做是一个符号转换地过程,世纪年代,奈达(. )以语言学、信息论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又将翻译纳入语义学地研究之中.而世纪年代出现地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则独树一帜,首先摆脱了当时盛行地对等翻译理论地束缚并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地,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赋予翻译更多地涵义.正如埃德温·根茨勒()所说,在过去地多年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地发展出现了两大转换:()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以目地语文本为导向”地研究;()翻译培训模式由单纯地语言学转向了文化因素和语言学因素相结合地模式.而德国功能学派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两个方面地先驱者. 功能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需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地全新地目地性交际活动,是基于目地性理论()地建立而提出地.目地论地雏形是由凯瑟琳娜·赖斯()在年提出,后由她地学生弗米尔(. )于年明确创立理论,并在应用和研究中不断发展.曼塔里()借助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地概念,将其扩展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功能学派地集大成者和主要倡导者之一,年出版地《翻译作为具有目地性地活动》()一书,使她成为第一位用英文系统总结功能派各种思想、深入浅出介绍功能派地学术理论和术语地学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于诺德功能翻译理论地文本分析模式地探究,归纳其在实用翻译和文学翻译中地应用、找到文本分析模式存在地不足之处. 一、源语文本分析 诺德认为,翻译地目地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地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源语文本地基础上,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地,选择最佳地处理方法.所以,源语文本分析被看做是翻译过程中极为重要地一个环节,它为译者作出以下决定提供了依据: (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 (2)原文中哪些信息与译文功能相关 (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符合翻译目地

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

1.文本分析法的詳細定義到底為何? 「文本」指的是一段文章、一段話、一段可以分析的文字或符號作品,就「詮釋學」做為一個找出事物意義的方法學科來看,當然可以用「詮釋學」來進行文本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3798.html,/question/?qid=1405120318658 文本有可能是劇本,音樂, 詩, 電影, 文學作品等等 簡單舉例來說, 有一件事情,一個人用文章把它記錄下來,那篇文章就是"文本" 文本<===>相對應的事件(可能是真實的事件,或者虛構的故事,小說) 其中一定會有寫作的人或閱讀的人的好惡在裡面 所以,大概可以拆成,"文章的根本" 單純文字所描述事件,不含有作者,讀者,的意識形態...... https://www.360docs.net/doc/f17143798.html,/question/?qid=1105061901660 一、歷史研究法 所謂歷史研究法是指有系統的蒐集及客觀的評鑑與過去發生之事件有關的資料,以考驗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並提出準確的描述與解釋,進而有助於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的一種歷程。(註1-1)而歷史資料的種類繁多,依項目的類型區分,一般可分為文件、數量記錄、口頭記錄和遺物等四種。 本研究欲歸納以往有關寒單爺民俗活動的研究文獻,並分析其研究的成果與不足之處,以作為本研究的基礎。因此除了有關寒單爺民俗活動的研究文獻之外,也蒐集了相關的報紙、雜誌、遊行路線圖、照片、錄影帶、宣傳海報、活動手冊、活動企畫書與實施計畫、廟神傳、問卷、專案報告等等,以資分析探究。 二、田野調查法 一般民俗學的田野調查,採用觀察和訪談為主要蒐集資料的方法。以下就本研究所採用的參與觀察與訪談分述如下:

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 分析,即分解与剖析。朱熹说:“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所谓目无全牛,讲的就是分解,能够把事物或问题拆分开来。“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底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这去了一重又一重的说法,就是剖析,好比解剖一般。分析作为一种能力,就是要会分解与剖析。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对事物或问题合理拆分,再做剖析。但凡事除了怎么做外,还得讲做什么。就分析来看,就是分析什么。结合文本来看,有重点与难点及亮点、思路及结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等。 解读中,要能针对文本的特点,从而确立解读的重点。所谓重点,就是有突出之义。比如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写的是一次演讲,本属于记事的,但其着眼点在于写梁任公的性情学养,因而人物的性情学养就可成为解读的重点。先写肖像,“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这个肖像,写到了身材脸形步履眼神等,突出的是人物的精神。短小精悍,不用说是很精神的。至于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则写出了人物的魅力。再写简短的开场白,先说自己“启超没有什么学问——”这是表明谦逊,公开演讲的场合里,一般都会这样说的。但接下来说“可是也有一点喽!”伴着向上一翻的眼神,则又于谦逊中透出一种自负来。此种自负不只是表明有学问,还在于有一种自信。下文讲先生的背诵,又有一个动作描写,即“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这个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的博闻强记的。或许用手敲头,也是锻炼记忆力的一个习惯吧。但这个动作,还在于调动了听者的注意力,也可谓敲到听众的心理上了。“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有表情,有动作,大可表明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作者则这样评价:“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个?”这个评价既讲了印象,更有称赞及敬仰。以人物性情学养为解读重点,对应于手法也可从描写切入,因为描写本就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不过这是着重于技法的分析了。 再如陆蠡的《囚绿记》中讲“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难点。魔念是指坏念头或坏想法,如何拆分及剖析呢?作者囚起一根绿枝条,原本是出于对绿色的喜爱,因为“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但囚起的绿枝条得不到阳光雨露,变得嫩黄细瘦,可谓事与愿违。进一步,这本性难移又损害了作者的自尊心,使作者变得恼怒,其实就是迁怒于它的固执。再深思一下,写绿枝条的固执,其实也是作者的固执,就这个层面来看囚绿即囚己。分析思路,可抓线索,文中写的是对绿的观感,便可以此作为解读的线索。先是寻绿,即房屋的租赁是因为窗外有绿色的常春藤。接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