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版完整版

江苏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版完整版
江苏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版完整版

江苏血液净化技术管理

规范版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为规范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血液净化技术,指通过体外循环、借助各种净化装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血液中的毒素或毒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一系列治疗方法,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技术。

一、区域规划设置要求

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设置应根据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省辖市城区每20万人口可设立1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县及县级市每20~30万人口可设立1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

新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与已准入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机构间的直线距离大于5公里。

二、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分区布局

1、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办公区、污洗间、处置间、更衣室和库房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区

分,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区和库房等,污染区主要包括污洗间、处置间。

2、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米。

3、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10个以上透析单元。

4、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5、血液透析室应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6、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艾滋病、开放性结核病及烈性传染病患者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进行集中规范管理。

(二)设施设备

1、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抢救基本设备(抢救车、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供氧装置、中心负压装置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双路供电系统、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通风设备。

2、血液透析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3、具有较强的肾衰竭治疗工作基础和血液净化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处理条件和能力,具备进行抢救治疗意外事件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血液透析室透析单元数最多不能超过100个。

(三)人员要求

1、有至少2名医师(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和3名护士,均经过省卫生计生委认定的医护人员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开展血液净化技术。

2、医师与透析单元数之比为≥1:15,其中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透析床位(透析机)数>20张(台)时,每增加15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名在本血液透析中心固定执业的肾脏病学执业医师;透析床位(透析机)数>40台,必须至少有1名在本中心固定执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3、护士总数与透析机之比为1:2。当班护士与透析单元数之比为1:5~6。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单位,另配护士。透析床位(透析机)数≥50台时,有至少2名护士取得血液净化省级专科护士资质。

4、医院应有专人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设备保养和维修,15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应配专职技师1名。

(四)相关制度与规范

1、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严格遵守血液净化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诊疗指南。

2、建立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等管理制度。

3、建立血液净化治疗的应急预案,如火警、停电、停水、透析器破膜、管路脱离、管道内血液凝血、透析机器故障、医院感染暴发等应急预案。

三、技术管理要求

1、严格掌握血液净化适应证和禁忌证。

2、首次血液透析和接受新转来的患者,在开始透析前必须进行乙肝病毒标记物、丙肝抗体、HIV和梅毒抗体检测,阴性者每半年复查一次。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时,应立即进行乙肝DNA和丙肝RNA病毒检测。

3、血液净化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方式选择、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建立健全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病历,并进行评估透析充分性、并发症防治相关检查和记录、随访等。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病程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5、严格遵守血液净化耗材使用规范,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净化耗材。

6、定期登录“全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上报血透病例相关资料。

四、感染预防及控制

1、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2、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1)清洁区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动态空气消毒;

(2)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3、当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应立即停止收治患者,查明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4、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在安全范围。

5、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在水处理机器进入血液透析机器和回水末端采样,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

(2)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透析器进口或出口处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当超过50cfu/ml应该寻找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细菌培养应该采用水质细菌培养的专业培养方法。

(3)透析用水及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水平分别不能超过1和2Eu/ml;

(4)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6、每天透析结束后,应参照透析机制造厂商的推荐方法进行消毒,消毒有化学消毒、热消毒等。如透析中有破膜、漏血、血液进入压力检测系统时,应在该次治疗结束后对透析机内部进行化学消毒。

7、医务人员应每年定期进行常见血源性感染病原学的检查。

8、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分类和处理。

五、岗位培训

(一)拟从事血液净化技术的医师、护士应分别接受至少6个月、3个月的血液净化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科室或部门调入、拟从事血液净化管理的护士长应接受至少6个月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培训基地由省卫生计生委指定,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内科为市级以上重点专科。

2、有至少4名具有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1名为主任医师。有至少10%的护士取得血液净化省级专科护士资质。

3、具备开展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等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有与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4、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三)培训基本要求:

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经省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审核认可;

2、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能力决定培训医师和护士数量,保证接受培训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培训;

3、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和护士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4、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培训证书。

(四)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务人员,可以免于培训及考核从事血液净化技术:

1、在三级医院连续从事血液净化诊疗临床工作3年以上,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护士。

2、已取得经省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培训基地进行短期培训并考核合格。

江苏省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2017版)

附件1 江苏省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2017版) 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2.血液净化技术(含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腹膜透析等技术) 3.体表器官再造技术,含全鼻再造术、耳廓再造术、乳房再造术、指再造术(足趾游离移植法)、眼窝再造术等4.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5.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6.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 7.下颌角、下颌骨各型截骨术 8.游离皮瓣移植技术 9.人工肝支持系统 10.各型脊柱侧凸以及后突畸形的矫形手术 11.人工椎体植入手术 12.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 13.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14.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术 15.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 16.全身麻醉技术 17.特殊类型神经阻滞治疗技术 18.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视技术

19.体外循环技术 20.纵膈肿物切除术 21.肺自体移植术 22.鞍区肿瘤切除术 23.全身高能X线(及钴60γ线)照射技术24.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25.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 2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7.单肺通气技术 28.人工耳蜗植入术 29.气管成形术 30.全喉切除术 31.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术 32.巨结肠根治术 33.胆道重建技术 34.基因芯片诊断技术 35.口腔种植诊疗技术 36.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 37.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 38.综合介入诊疗技术 39.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40.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41.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2.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

43.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4.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5.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6.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7.关节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8.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49.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50.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51.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52.鼻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53.咽喉科内镜诊疗技术(三、四级)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 【概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动(静)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crrt 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早期的crrt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的治疗,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又扩展到对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肾衰、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可高达140升/日),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RRT)始用于上世纪末,使用之初只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对它研究的不断延伸,发现其具有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②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③不断清除循环中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质;④按需提供营养及及药物治疗。这些优势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故已逐步应用到了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中毒;高热中暑;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包括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及重症烧伤)的治疗。由于CRRT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价值及确切稳定的医疗效果,故现已成为ICU医师的一门常规掌握的技术,并作为在医疗质量管理年中要求ICU医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医院处理危重症水平的高低。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使得更多的病人在此项技术中受益,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特点】 1、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几乎不改变血浆渗透压; 2、很好控制氮质血症和酸碱、电解质平衡; 3、快速清除过多液体; 4、容易实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通过连续超滤可调节的余地很大; 当然,CBP同样可以出现血液净化常见的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过敏、空气栓塞等。 有些高分解代谢病人,由于血钾升高明显,单纯滤过或血滤的效果不能满足机体的要求,可能会产生高血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监测及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监测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16T14:04:00.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吴爱萍唐丽华[导读] 持续监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神志、意识的变化,测腹围。 吴爱萍唐丽华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ICU 212300)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监测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行生命体征、生化指标以及抗凝指标监测、心理护理等结果: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院2例,死亡2例,其余均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后出院。讨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BP,可有效改善SAP 患者的病情,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77-02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胰腺自身消化启动的严重全身炎症反应性疾病,炎症细胞被过度激活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由此产生的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是SAP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1]。SAP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达20-25%,早期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60-80%[2]。随着对SAP研究的深入,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已成为治疗SAP的一项重要手段,它能够保持内环境平衡、改善各脏器功能、清除炎症因子、重建机体免疫稳态、改善预后。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7例SAP患者,男6例,女11例,年龄24岁-69岁,转院2例,死亡2例。17例患者APACHE Ⅱ评分均在8分以上,Ranson评分≥3分,均符合SAP诊断标准[3]。 2 方法 我科使用百特Aquaricls血滤系统行CBP,滤器为Multiflow 100(AN69膜),血泵维持血流量180-250ml/min,置换液配方为:生理盐水3000ml,灭菌水750ml,5%GS180 ml,10%葡萄糖酸钙23.4ml,25%硫酸镁1.6ml,5%碳酸氢钠从另外静脉通路泵入。对于心力衰竭及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5%碳酸氢钠加入置换液,10%葡萄糖酸钙从另外静脉通路泵入。以上病例中9例CBP以CVVH为主,4例CBP以CVVH+HP。 2.1监测 2.1.1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神志、意识的变化,测腹围。观察腹痛、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情况,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行胃肠减压者,观察引流量颜色、性状。必要时每班测腹压。在CBP治疗最初15~30 min内,严防出现低血容量状态,在CBP治疗中高热患者可通过设置置换液的温度达到降温效果,治疗后体温有明显下降[4]。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观察血糖的变化,预防低血糖症状,及时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1.2生化指标监测 SAP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应重视生化指标监测,如尿素氮、肌酐、血尿淀粉酶、甘油三脂等。确保所有泵入液体部分按正确的、与置换液相匹配的速度输入,严格遵医嘱配制置换液,在加入钾镁钙钠等电解质制剂时,严格2人查对制度并明显标识,避免造成医源性内环境紊乱[5]。在CBP治疗中每4小时复查了解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正确采集标本及时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2.3抗凝指标监测 我科均采用前稀释法补充置换液,在CBP治疗前30 min内抽血化验血凝四项、D-二聚体,根据化验结果及病情决定是否使用抗凝剂,在CBP治疗中每4小时复查血凝四项等,我科均采用肝素抗凝方法,维持APTT是正常的1.5-2倍,密切观察穿刺点、伤口有无渗血及血肿等出血先兆,通过详细观察滤器两端盖内的血液分布及滤器纤维颜色、管路内有无血液分层,静脉壶的滤网有无血凝块、跨膜压是否进行性升高等,判断滤器是否凝血,及时遵医嘱调整抗凝剂的用量及采用其他抗凝方法,保证CBP治疗顺利进行。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 SAP起病急骤,病情复杂,患者对疾病的突然发作缺乏思想准备,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常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心理,易发生应激性反应,诱发或加重病情,做好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使其有安全感,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患者缺乏CBP 治疗相关知识,CBP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意义、配合、注意事项等,争取患者最好的配合。同时动员家属积极配合,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护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与患者多做语言的交流,运用沟通技巧听取患者主诉,用体贴温和的方法安慰患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对于不能配合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及约束具,并做好相关护理。 2.2.2血滤通路的护理 正确安装及预冲技术是顺利进行CBP治疗的关键,我科管路安装及预冲均有资质的专科护士或有5C资质的医生进行,按操作系统要求安装管路及滤器,用生理盐水1000ml+12500u肝素充分冲洗管路及滤器并保留30 min,进行自循环5-10min,正确连接双腔导管动静脉端,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逐步调整血泵至理想速度。 其次,置入合适的血管通路对于实施CBP治疗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管条件选择置管部位,选择股静脉置管时,双腔导管保持静脉端位于患者身体内侧,能有效降低静脉端堵塞机率。治疗中避免患者突然体位改变而影响血流量,若血流量不足,首先检查体外因素和体位。CBP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凝血、出血先兆、及时处理报警。 3 讨论 SAP治疗趋势是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性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BP,可有效改善SAP 患者的病情,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各项指标,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参考文献 [1]杨丽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10(36):57-59 [2]谭东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16-218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的通知 苏卫医〔2014〕68号 各市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省管有关医院: 为规范和加强血液净化技术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 管理规范(2014版)》(见附件,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就 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已将血液净化技术列入“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凡未经审核批 准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该项技术。 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避免盲目追 求扩大规模,忽视医疗安全和内涵质量。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认真对照本《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室)管理, 落实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和岗位培训要求,保证血液净化的医 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设置,充 分考虑城郊偏远和广大农村地区血液净化的可及性,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指导与督查,在督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室)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隐 患的,应立即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责令其暂停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各 地要加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制度,对辖区内血 液净化中心(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促进血液净化质量 的持续改进。 原省卫生厅《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苏卫医﹝2010﹞ 6号)自此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7日 抄送:无锡市医管中心,省医院协会、省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江苏省血液透析培训基地检查考核表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基地检查考核表 医院名称:总得分:分项目内容标准分评分细则得分主要存在问题 培训基地医院科室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为市级以上重点专科 5 是得分否不得分 透析单元数肾内科核定床位数>30张,透析单元>30张,每年出 院肾衰竭患者>200例 5 是得分否不得分 基地人员信息登记 表医院内护士、医生、工程师信息登记表 3 有信息且完整 得分,信息不完 整酌情扣分 血透中心质量与安全组织健全1.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有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 3.对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定期检查的记录 4.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记录 5.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有监管和培训的记录 20 1)4分 2)4分 3)4分 4) 4分 5) 4分 未开展质量安 全相关工作 不得分; 相关工作开展

不完善酌情扣分 教学培训能力进修培训 1.进修人员培训计划和大纲 2.进修人员培训签到及学习资料 3.进修培训人员培训档案 4.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能力决定培训医师和护士数 量,保证接受培训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培 训 5.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2 1)7分 2)5分 3)4分 4)3分 5)3分 培训相关资料 不完整,酌情扣 分 继续教育培训市级、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及培训资料 8 继续教育培训 相关资料不完 整,酌情扣分外出讲学授课外出讲学授课邀请函或通知、教学机构课表7 外出讲课相关 资料不完整,酌 情扣分 护理查房或教 学查房或业务 学习(含医生) 1.查房或业务学习每月1次 2.所备课件>30张 10 1)5分 2)5分 课件达不到标 准酌情扣分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概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动(静)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crrt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早期的crrt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的治疗,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又扩展到对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肾衰、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可高达140升/日),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RRT)始用于上世纪末,使用之初只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对它研究的不断延伸,发现其具有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②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③不断清除循环中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质;④按需提供营养及及药物治疗。这些优势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故已逐步应用到了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中毒;高热中暑;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包括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及重症烧伤)的治疗。由于CRRT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价值及确切稳定的医疗效果,故现已成为ICU医师的一门常规掌握的技术,并作为在医疗质量管理年中要求ICU医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医院处理危重症水平的高低。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使得更多的病人在此项技术中受益,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特点】 1、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几乎不改变血浆渗透压; 2、很好控制氮质血症和酸碱、电解质平衡; 3、快速清除过多液体; 4、容易实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通过连续超滤可调节的余地很大; 当然,CBP同样可以出现血液净化常见的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过敏、空气栓塞等。 有些高分解代谢病人,由于血钾升高明显,单纯滤过或血滤的效果不能满足机体的要求,可能会产生高血钾。

连续性血液净化复习过程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室医生培训内容12月份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概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动(静)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crrt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早期的crrt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的治疗,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又扩展到对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肾衰、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可高达140升/日),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RRT)始用于上世纪末,使用之初只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对它研究的不断延伸,发现其具有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②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③不断清除循环中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质;④按需提供营养及及药物治疗。这些优势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故已逐步应用到了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中毒;高热中暑;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包括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及重症烧伤)的治疗。由于CRRT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价值及确切稳定的医疗效果,故现已成为ICU医师的一门常规掌握的技术,并作为在医疗质量管理年中要求ICU医师所必须掌握

的技术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医院处理危重症水平的高低。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使得更多的病人在此项技术中受益,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特点】 1、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几乎不改变血浆渗透压; 2、很好控制氮质血症和酸碱、电解质平衡; 3、快速清除过多液体; 4、容易实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通过连续超滤可调节的余地很大。 1.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适应症: 1.1.容量负荷过多 1.1.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已有血管通路 急性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1.2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心脏外科手术后 心肌梗塞 败血症 1.1.3心力衰竭 对利尿剂无效 应用正性肌力药后仍无尿 1.1.4少尿患者而又需要大量补液时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样本

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 》的通 知 苏卫医〔〕68号 各市卫生局, 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 省管有关医院: 为规范和加强血液净化技术管理, 我委组织制定了《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 》( 见附件, 以下简称《规范》) , 现印发给你们, 并就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已将血液净化技术列入”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 凡未经审核批准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该项技术。 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避免盲目追求扩大规模, 忽视医疗安全和内涵质量。各有关医疗机构, 要认真对照本《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 室) 管理, 落实血液净化中心( 室) 的医护人员配置和岗位培训要求, 保证血液净化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 室) 的设置, 充分考虑城郊偏远和广大农村地区血液净化的可及性, 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指导与督查, 在督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 室) 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 应立即限期整改; 问题严重的, 责令其暂停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各地要加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 建立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制度, 对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 室) 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 促进血液净化质量的持续改进。 原省卫生厅《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试行) 》( 苏卫医﹝﹞6号) 自此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0月17日抄送: 无锡市医管中心, 省医院协会、省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 )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室医生培训内容12月份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 【概述】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动(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动(静)静脉缓慢连续性超滤、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多项技术。crrt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早期的crrt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的治疗,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又扩展到对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肾衰、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可高达140升/日),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RRT)始用于上世纪末,使用之初只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对它研究的不断延伸,发现其具有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②持续、稳定地控制氮质血症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③不断清除循环中的毒素和中分子物质;④按需提供营养及及药物治疗。这些优势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故已逐步应用到了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中毒;高热中暑;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包括急性胰腺炎、脓毒症休克及重症烧伤)的治疗。由于CRRT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价值及确切稳定的医疗效果,故现已成为ICU医师的一门常规掌握的技术,并作为在医疗质量管理年中要求ICU医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也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医院处理危重症水平的高低。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使得更多的病人在此项技术中受益,并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特点】 1、血流动力学耐受性好,几乎不改变血浆渗透压; 2、很好控制氮质血症和酸碱、电解质平衡; 3、快速清除过多液体; 4、容易实行深静脉营养和静脉给药,通过连续超滤可调节的余地很大。 1.连续性血液净化的适应症: 1.1.容量负荷过多 1.1.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已有血管通路 急性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1.2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心脏外科手术后 心肌梗塞 败血症 1.1.3心力衰竭 对利尿剂无效 应用正性肌力药后仍无尿 1.1.4少尿患者而又需要大量补液时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申请书

附件2: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 申请书 申请单位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卫生厅印制 二○一○年元月

填写说明 一、申请机构在填写申请书之前,应仔细阅读《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二、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医院评审证书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复印件; 3、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说明(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情况、人员情况、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等); 4、拟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名单及其专业履历; 5、与拟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相配套的设备目录、性能、工作状况说明及抢救治疗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说明;设备须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进口许可证等复印件。 6、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等); 三、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对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完备的申请书将予以退回,重新填写申报。经审查,若填写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四、本申请书一式10份,打印时请用A4复印纸,并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报电子文件1份。

附件3: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培训基地 申请书 申请单位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卫生厅印制 二○一○年元月

填写说明 一、申请机构在填写申请书之前,应仔细阅读《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二、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医院评审证书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复印件; 3、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说明(包括床位数、科室设置情况、人员情况、设备和技术条件情况等); 4、血液净化中心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名单及其专业履历; 5、与拟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相配套的设备目录、性能、工作状况说明及抢救治疗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说明;设备须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进口许可证等复印件。 6、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等); 三、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对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完备的申请书将予以退回,重新填写申报。经审查,若填写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四、本申请书一式10份,打印时请用A4复印纸,并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报电子文件1份。

血液净化分类

提起血液净化,不甚了解的医师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血液透析嘛。远非如此! 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一种技术,虽源于肾脏病的血液透析,但其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肾脏病。 血液净化是指所有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根据时间不同可分为间断血液净化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最初是为了提高重症肾衰竭的救治效果,随后又拓宽了到了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胰腺炎、中毒等的抢救,所以有学者将这一类技术统称为持续性血液净化(CBP)。回到刚刚的问题,血液净化不仅仅是血液透析,而包括:超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血液滤过、腹膜透析、血浆置换等多种方式,简单地说,血液净化是个大概念,包括了血液透析。 已经成为各种重症救治中的重要支持方法,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综合性ICU都会有血液净化治疗设备! 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活性物质的方式主要有4种:弥散、对流、吸附和置换。这是血液净化治疗的理论基础,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其理论基础不同。比如血液透析以弥散清除为主,血浆置换是以置换清除为主,血液滤过是对流清除为主,而血液灌流则是吸附清除为主。不同物质被清除的方式也不同:

小分子物质弥散清除效果好,中分子物质对流清除效果好,而大分子物质以吸附清除为佳。这些理论基础指导了临床。 血液净化治疗方式 (一)超滤 超滤是最常用于控制液体出入量,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最简单的形式。 (二)血液滤过 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很多综合性ICU用的最多的治疗方式。有资料认为血液滤过优于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包括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 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 连续性动静脉(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或CVVHDF)等,

江苏省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首次)病历

江苏省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首次)病历 病区:床号:住院号: 姓名:职业:联系电话: 性别:工作单位: 年龄:家庭住址: 婚姻:家属姓名(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首次透析日期:透析例号: 透析前:GFR或Ccr ml/分干体重 Kg 病史:1. 基础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炎:无有病理类型:)慢性肾盂肾炎:无有 多囊肾:无有 LN:无有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无有 糖尿病肾病:无有肾痛风:无其他:年 2. CRF:年月 3. 诱因:无有(感染脱水创伤手术伤肾病其他) 4.尿毒症症状及持续时间: 消化系统:口臭:无有口苦:无有纳差:无有呕吐:无有腹泻:无有呃逆:无有其他: 血液系统:鼻出血:无有牙龈出血:无有呕血:无有黑便:无有皮肤瘀斑:无有血尿:无有颅内出血:无有眼底出血:无有其他: 神经系统:头痛:无有失眠:无有嗜睡:无有淡漠:无有兴奋:无有烦躁:无有昏迷:无有抽搐:无有 偏瘫:无有失语:无有尿潴留:无有手抖:无有 手麻:无有痴呆:无有其他: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 mmHg 对降压药反应: 心衰发作史(气促:无有端坐:无有咳嗽:无有咳血:无有) 次数:时间: 心前区疼痛:无有胸闷:无有心慌:无有其他: 眼底: 骨疼部位:骨痛:无有部位:时间: 关节痛:无有部位:时间: 皮肤搔痒:无有部位:时间: 其他病史、家族史等: 尿量: ml/24h 夜尿:次/夜 5.本透析开始前治疗经过: 药物:降压药:利尿剂: 其他:透析方案:开始及持续时间 HD :次/周, HDF:次/周

体格检查 T: ℃ P: 次/分 R:次/分 BP: mmHg 体重: Kg 神志:清楚嗜睡模糊谵妄昏迷贫血貌:轻中重 皮肤出血:无有(部位)黄疸:无有(巩膜全身)口臭:无有颈静脉怒张:无有甲状旁腺: 视力:正常模糊光感失明(左右双眼)胸廓: 水肿:眼睑腹壁会阴部下肢腰骶部 心脏:心尖搏动部位左锁骨中线内外 cm 心浊音界距左锁骨中线内外 cm 心率:次/分心律:齐不齐(性质) 心包摩擦音:无有杂音:无有(部位) 肺:呼吸音:正常增强减弱部位(左右双肺) 罗音:干湿部位(左右双肺) 腹部:平坦膨隆凹陷肝肋下: cm 剑突下: cm 质地:ⅠⅡⅢ 脾肋下: cm 腹水:无有腹围: cm 肾脏触诊: 骨关节:压痛:无有(部位)叩痛:无有(部位)红肿:无有(部位)活动:正常受限(部位) 神经系统:反射(对光反射睫毛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肌张力手抖颈抵抗 克尼格征巴彬斯基征四肢活动 目前血管通路:无有 血管瘘:方式(内移植)手术时间:手术者:内瘘成熟情况 导入透析前实验室检查 诊断: 医师签名: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附件1: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和护士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血液净化技术,指通过体外循环、借助各种净化装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血液中的毒素或毒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一系列治疗方法,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血液净化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腹膜透析等技术。 一、区域规划设置要求 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设置应根据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原则上省辖市城区每20万人口可设立1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

构,县及县级市每30万人口可设立1所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 新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医疗机构,原则上和原有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医疗机构间的直线距离大于4公里。 二、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以上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肾脏病专业诊疗科目,且核定床位>10张,每年出院肾衰竭患者>50例。 (三)建筑布局要求 1.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办公区、污洗间、处置间、复用间和库房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区和库房等,污染区主要包括污洗间、处置间和复用间。 2.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每个透析单元由一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2-05T14:06:52.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陈俭[导读] 血管通路的护理本组治疗均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的护理非常重要,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导管感染 陈俭(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4-0161-02 【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重要治疗手段,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护理方法,是CBP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治疗方式的总称。最早应用于肾病治疗,随着技术的提高,如今已扩展到了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1月287例危重病患者应用CBP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287例患者中,男性195例,女性92例,年龄23~71岁。原发病分别为: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多发性创伤36例、心脏外科术后19例、颅脑外伤术后27例、重症感染57例、心肺复苏38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甲亢危象l例、急性肾衰61例。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0DS)。 1.2 方法 1. 2.1 高容量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182例、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透析74例、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31例。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百特CRRT机。 1.2.2 常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首剂量为4000u,6h后追加2000~3000u;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的首剂10mg,然后根据ACT(活化凝血时间)指导抗凝剂的应用。有出血倾向者采用无肝素治疗,置换液用前+后稀释法输入,用“肝素吸附法”预冲滤器及管道。 1.2.3 以清除Bun及Scr为主要治疗目的,每次治疗l2~24 h,置换液流量为4~5L/H;以清除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为主要目的,则每次治疗时间至少持续48h,置换液流量为5-6L/H,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治疗次数,连续反复施行。 1.2.4 治疗过程中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治疗参数,定时测定电解质、血气及凝血指标。 2 结果 215例CBP治疗后患者心率逐渐降低,呼吸逐渐平稳,血压趋于稳定,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好转;72例在实施CBP初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经快速扩容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后趋于稳定,所有患者CBP治疗过程均顺利,存活238例,死亡49例,病死率17%。 3 护理 3.1患者的护理 CBP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智意识以及血氧饱和度,当患者发生低血压时,应减少超滤率或暂停超滤,快速补充容量,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快速静脉输入,静滴白蛋白或其他胶体溶液,并加大升压药的用量。 3.2正确使用CBP机器熟练掌握CBP机器的性能及操作程序,正确选择治疗模式,准确设定各项治疗参数,密切观察各种压力数据变化,及时处理机器报警,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3.3血管通路的护理本组治疗均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的护理非常重要,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导管感染。导管血流量不足容易导致CBP循环停顿,不但影响治疗进行,而且容易使滤器内凝血影响后继治疗效果,血流量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导管尖端“贴壁”,处理方法是:一手固定导管两翼,另一手轻轻转动导管,改变位置,使其不再贴壁。上述处理后血流量仍不足时,为保证体外循环通畅,防止血液在体外凝固,可更换动静脉接口,由于静脉端口位于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不易发生“贴壁”,但重复循环量较高,治疗效果略差,但可保证治疗能顺利完成。 3.4 抗凝剂的使用护理 CBP治疗可改善高凝状态,但也有可能出现或加重出血,因此在选择抗凝方式时需要权衡利弊,合理使用肝素或其他抗凝剂替代,并选择好治疗时机。抗凝剂的使用可使出血危险增加,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液、伤口渗血、胃液和痰液颜色,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或瘀斑。及早发现出血征象,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当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时可采用无肝素法,增加前稀释,每半小时1次给予生理盐水冲洗。 3.5 防止空气进入循环管路气泡是体外循环导致凝血的重要原因。每袋置换液用完后机器会自动报警提示更换,更换时注意避免人为的使空气进入置换液管路,以免置换液实际进入量少于机器测算量而导致失衡报警。治疗中,含碳酸盐的置换液在加温中会有气体溢出,注意随时观察动脉除气壶液面,若液面过低,及时提升,以免空气进入血滤器,引起凝血,使有效滤过面积减少,甚至空气栓塞,造成严重事故。 3.6 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凝血发生的常见原因是:血流量不足,血泵停止时间过长,抗凝剂用量不足或病情不允许使用抗凝剂,患者血液高凝状态。CBP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循环管道颜色变化,特别是在给予生理盐水进行管道冲洗时,若滤器颜色变暗,冲洗时滤器出现纵向黑色条纹,提示体外循环凝血。 3.7 液体平衡和置换液温度设定详细、准确地记录单位时间的液体出入量,为了正确地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可进行中心静脉监测,动态了解患者的容量负荷,为超滤率的设定提供准确的依据。常规将置换液温度设置于37.5℃,对高热患者可有效降低体温。如果设定温度过低,超滤时大量置换液交换可致体温快速下降,病人开始治疗时觉得怕冷、寒战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4 讨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由于其众多优点已被临床广为应用。CBP的整个操作过程都是护理过程,通过对287例危重病患者进行CBP治疗,我们认为: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护理,是CBP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1]王建文,彭佑铭,刘伏友,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16(1):31-36,69.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附件:连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一、设备名称:连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 二、数量:1套。 三、设备要求及用途:进口品牌,适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肾病、尿毒症、多脏器衰竭等疾病以及急救各类食物药物中毒等。 四、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1、液体流速可调节范围: 血流量范围:0—400ml/min ;置换液流量:0—200ml/min; 透析液流量:0—200ml/min ;滤过液流量:0—500ml/min; 超滤速率:0—600ml/min。 2、具备多个平衡秤,每个秤重范围0-12kg。 3、具备内置独立加温系统:温度范围:30℃—40℃,每次调整0.1℃,温度控制精度:≤±0.1℃。 4、压力监测范围:动脉压监测:-450—+50mmHg;静脉压监测:-50—+500mmHg;跨膜压监测:0—+400mmHg;滤器前压力监测:0—+600mmHg。 5、监测功能: 空气监测:可检测≥0.025ml气泡;漏血监测:可检测≥0.2ml/min漏血(HCT32%)。 6、肝素泵注入流量:0—10ml/h,精度:≤±0.1ml/h,可大剂量给药:0.1~10.0ml/每次。 7、可用于各种危重症治疗或常规性治疗,具有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连续性缓慢超滤、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功能等多种治疗模式,且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转换治疗模式。 8、血流管路的设计同时满足成人和儿童需要。管路和滤器可拆分。 9、具备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监控参数有:空气、血流量、肝素量、补液量、超 滤量、凝血、漏血、治疗时间、补液温度以及系统检测等。 10、全中文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具备自检功能,可显示操作步骤、管路安装指南和异常情况显示等各种数据记录。 五、其它要求: 1、免费培训操作及维修人员,免费负责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2、公司信誉度高,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设备出现故障, 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工程人员应到达现场。 3、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 4、设备交付正常使用前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公司承担。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 术管理规范(2014版)》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疗保健 【发文字号】苏卫医[2014]68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10.17 【实施日期】2014.1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的 通知 (苏卫医〔2014〕68号) 各市卫生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卫生局,省管有关医院: 为规范和加强血液净化技术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见附件,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我省已将血液净化技术列入“第二类医疗技术”管理,凡未经审核批准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该项技术。 二、医疗机构开展血液净化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避免盲目追求扩大规

模,忽视医疗安全和内涵质量。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认真对照本《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室)管理,落实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护人员配置和岗位培训要求,保证血液净化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科学规划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设置,充分考虑城郊偏远和广大农村地区血液净化的可及性,满足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指导与督查,在督查中发现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室)不符合规定、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应立即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责令其暂停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各地要加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健全质控组织体系和制度,对辖区内血液净化中心(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评估与检查指导,促进血液净化质量的持续改进。 原省卫生厅《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苏卫医﹝2010﹞6号)自此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7日附件 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管理规范(2014版) 为规范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血液净化技术,指通过体外循环、借助各种净化装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参考标准

江苏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参考标准 前言 血液透析净化是肾功能衰竭病人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毒素等在体内聚集,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血液透析是将患者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等,通过透析器清除体外,以维持体内组织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这是一项高技术,高要求的治疗手段,为了保证各医疗机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使血液透析从业人员树立质控意识,省有关专家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参照我国其它部分省市和欧美国家的血液透析的质量标准,编写和制订了《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标准》(以下简称《质控标准》)。要求各医疗机构及其血液透析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本《质控标准》的各项要求,完善血液透析的各项设施要求及技术规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要求 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岗位设置与职责 第四章血液透析室(中心)设备要求 第五章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要求 第六章使用血液净化管理系统实现全自动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章血液透析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 第八章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第九章血液透析的抗凝及抗凝监测第十章血液透析时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标准 第十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消毒隔离制度第十三章可复用透析器的重复使用标准 第十四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规章制度第十五章血液透析病历管理

第十六章附件 第一章总则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有了逐步提高。为了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制定本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血液透析的单位应具备下述条件:原则上二级(含二级)以上的医院才能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从业医生、护士、技师等应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血液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透析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区等基本功能区域;所用医疗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医疗设备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和相应专业管理法规对部分设备的要求;必须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质量管理规范,设备检查及维护制度。 如新建血液透析室(中心)应向主管医疗政府机构提出申请,申请包括:建立血液透析室(中心)的理由、人员、技术条件、透析环境,透析设备、诊疗项目、收费及服务标准等,经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专家考核合格后经主管医疗行政机构审批后开业。 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对本省血液透析单位实施指导、培训、检查和考核。省卫生厅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作出继续开业、整顿、停业整顿和取消从业资格等行政决定。省内血液透析单位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设立要求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并对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工作人员通道和病员通道有明确的划分。 一、透析治疗间 1、透析治疗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 2、一台透析机和透析椅或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单元的面积一般不小于3.2m2。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3、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或备用电源。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体内。 4、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运送设备和处理病情的地方。 二、治疗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