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浅谈数字地球的发展和应用

(完整word版)浅谈数字地球的发展和应用
(完整word版)浅谈数字地球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数字地球的发展和应用

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认识二十一世纪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演说时,提出的一个与GIS、网络、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它是整个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地球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机科学、海量数据存贮、卫星遥感技术、宽带网络、互操作性、元数据等。可以预见,随着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发展,而建立起的数字地球,必将促进测绘事业的现代化,为测绘事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和知识经济社会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

从提出到现在,在这近10多年的时间内,数字地球领域已经有了蓬勃的发展。下面是根据戈尔的所述归纳的七项关键技术:对地观测技术对地观测技术为数字地球提供了空间数据源,不仅需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也需要中、低分辨率的数据。

海量存储技术由于数字地球不仅涉及海量的空间数据,还会包

括大量的经济、社会、人口等与地球有关的数据,所以海量存储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计算通过它可以解决辅助决策问题,同时还能促进产生知识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创新。

宽带技术由于数字地球的数据很庞大,切有许多国家、地区、机构共同完成,要想实现资源的调用和共享,宽带技术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互操作技术数字地球需要通过一种简单的互操作技术,提高地理信息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元数据管理与存储技术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用于描述数据集的来源、日期、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其特征的信息。它是数据共享的重要工具。

格网技术格网是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的分布式集成系统。数字地球的格网计算,即是使一些常规的计算资源、空间信息资源形成一个无缝的集成协同计算资源,为海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提供计算资源的支持。

在这些关键技术的支撑下,数字地球建设的越来越易于管理操作以及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

数字地球现在已经涉及军事、农业、资源、环境、灾害、人口、全球变化、气候、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文循环、教育等多各领域的数据。

下面简述数字地球的应用:

数字地球可以充分地利用有关地球的所有信息(关于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信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数字地球的应用可以划分为全球层、国家层、区域层3个层次。全球层是指以整个地球为对象,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植被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全球海平面及海洋环境变化、全球地形变化及地壳运动监测(地震)及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监测与评估等。国家层是指以一个国家为对象,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口的动态监测与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尤其对于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及估产、洪涝、干旱、火灾、虫害等的监测,交通及经济状况监测等。区域层是指以城市、集镇、农村、社区为对象,包括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管理和服务等。目前,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流域等研究在我国已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应用领域来划分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农业、交通、军事等领域。

全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广泛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变化的监测。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九八洪灾、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宏观的角度加强土地资源和

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御,而这些就的依靠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这些都与人民生活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下一世纪农业要走节约化的道路,实现节水农业、优质高产无污染农业。这就要依托数字地球,每隔3~5天给农民送去他们的庄稼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农民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可以从影像图中获得他的农田里庄稼的长势征兆,通过GIS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GPS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地预防病虫害,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而不致使化学残留物污染土地、粮食和种子,实现真正的绿色农业。

进入新世纪后,虽然世界和平了,但未免某些地方也会爆发战争。现在的战争已不再是冷战。而是大规模的先进设施和武器的对抗。数字地球可以进行地形地貌侦察、军事目标跟踪监视、飞行器定位、导航、武器制导、打击效果侦察、战场仿真、作战指挥等等方面,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战争开始之前需要建立战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地理信息

系统;战时利用GPS、RS和GIS进行战场侦察,信息的更新,军事指挥与调度,武器精确制导;战时与战后的军事打击效果评估等等。这些无疑对战争是极为有利的。

此外数字地球还应用于为专家提供服务,比如地震预报,气象预报等。还可以监测交通状况。

总之,数字地球的提出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一项长期的,有着深远意义的战略目标。他需要我们人类的共同努力去实现,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数字地球的应用

数字地球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中国家、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九八年的洪灾,黄河断流,耕地减少,荒漠化加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宏观的角度加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避免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数字地球在这方面可以发 挥更大的作用。 数字地球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字地球与精细农业 21世纪农业要走节约化的道路,实现节水农业、优质高产无污染农业。这就要依托数字地球,每隔 3~5 天给农民送去他们的庄稼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农民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可以从影像图中获得他的农田里庄稼的长势征兆,通过 GIS 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 GPS 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地预防病虫害,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而不致使化学残留物污染土地、粮食和种子,实现真正的绿色农业。这样一来,农民也成了电脑的重要用户,数字地球就这样飞入了农民家。到那时农民也需要有组织,有文化,掌握高科技。 数字地球与智能化交通 智能运输系统是基于数字地球建立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交通阻塞、交通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具体地说,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这就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

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

李国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成为科技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也将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新的争夺焦点。 与大数据的经济价值相比,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希望引起有关领域科技人员的争鸣。 推动大数据的动力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 数据是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隐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已引起科技界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如果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孕育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奥莱利(O ’Reilly )公司断言:“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未来属于将数据转换成产品的公司和人们。”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天体物理学和脑科学等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学科。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科学 第四范式 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例如,用电子显微镜重建大脑中的突触网络,1立方毫米大脑的图像数据就超过1PB 。但是,近年来大数据的飙升主要还是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据IDC 公司统计,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 (1021),其中75%来自于个人(主要是图片、视频和音乐),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200PB )。谷歌公司通过大规模集群和MapReduce 软件,每个月处理的数据量超过400PB ;百度每天大约要处理几十PB 数据;Facebook 注册用户超过10亿,每月上传的照片超过10亿张,每天生成300TB 以上的日志数据;淘宝网会员超过3.7亿,在线商品超过8.8亿,每天交易数千万笔,产生约20TB 数据;雅虎的总存储容量超过100PB 。传感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是大数据的又一推动力,各个城市的视频监控每时每刻都在采集巨量的流媒体数据。工业设备的监控也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例如,劳斯莱斯公司对全世界数以万计的飞机引擎进行实时监控,每年传送PB 量级的数据。 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战略需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关注的重点转向数据,计算机行业正在转变为真正的信息行业,从追求计算速度转变为大数据处理能力,软件也将从编程为主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采用大数据处理方法,生物制药、新材料研制生产的流程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能力极高的计算机并行处理,同时进行大批量的仿真、比较和筛选,大大提高科研

浅谈数字环保

浅谈数字环保 数字地球是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数字地球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联合框架上以地球为参照系的多学科融汇。数字环保是数字地球在环保信息化和环境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在国家数字地球战略的基础上实施数字环保,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最终实现“智慧环保”的必经之路。 1从“数字地球”到“数字环保” 人地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增强,呼唤着适合时代的地球描述方式的产生。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但人口剧增、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与人类发展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大量的资金投入环境信息的收集,人类拥有的地球表面数据覆盖到全球的每个角落。传统的平面地理坐标系远不能满足覆盖全球、涉及各种信息、涵盖各个领域的环境与发展研究,尤其在政府决策、地学研究领域急需一种新的、适合时代的地球描述方式,这时,“数字地球”也因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最早由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讲演中明确提出来的,戈尔在他的文章里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许多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数据”。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基于目前人类已经掌握或将要拥有的新技术以及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其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高速公路(即NII)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专家提出“开放的全球网络和大容量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构筑数字地球的主要支撑技术有:计算机及网络通信、卫星遥感(RS)、全球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透视化、互联网

浅谈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中的应用

技术与应用 1背景 1999年l0月正式启动的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这项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承担的项目,从数字地球的战略高度,系统地整合与集成有关地球表层的国土资源空间基础信息。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金土工程项目的启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3S、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给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3S技术与数字国土 2.13S技术 “3S”是GIS、RS和GPS的简称。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利用计算机存贮、处理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与工具,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资源信息和环境参数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和分类编码输入、处理、存贮、输出,以满足应用需要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 RS即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以数字摄影技术为基础,通过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搭载数字摄影成像仪,利用光谱的不同反射作用的特性,记录了不同地物的光谱信息,从而获取了地物的信息,并以此来分析和判读不同地物。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等五大特点。 2.2数字地球与数字国土 数字地球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IGore)于1998年1月31日提出的,即信息化的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的认识。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的面向公众的开放系统。 数字国土,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化的国土,信息化的国土。它是在全球信息化工程和实施的背景下提出并逐渐加快其建设步伐的。数字国土被认为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数字国土工程,对发展精准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民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国土工程涵盖国土资源信息总体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和动态监测报警;涵盖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或数字化)表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资源平台。 “数字国土”工程依据“数字地球”理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技术,将十几年来所积累的或正在调查收集的各种国土资源数据和成果,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和地理空间关系进行数字化,建成具有信息管理、综合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各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以实现土地管理全过程的现代化和土地资源信息的服务社会化,同时又为“数字地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S集成及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上的应用 3.13S集成 “3S”集成是指将遥感、空间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这三种对地观测技术集成在一起。地理信息是一种信息流,RS、GPS和GIS中任何一个系统都只侧重于信息流特征中的一个方向,而不能满足准确地、全面地描述地理信息流的要求。3S结合应用,取长补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进行空间分析,从RS和GPS提供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3.2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上的应用 由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组成获取空间信息的科学技术,是数字地球中的空间数据获取和管理的技术基础。3S技术在数字国土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及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 3.2.1GIS/RS的应用 随着对地观测体系的建立,遥感技术已由单点、单项、单时的对地勘查,演变为全球性、长周期、准实时的对地观测,它与地面长期观测体系相结合,将使人类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地球资源分布与环境演化。在具体应用上,其一,卫星遥感图像反映的各种资源和环境信息都是以数字的方式(即 浅谈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中的应用 □王玭茜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随着3S技术的引进和广泛应用,3S及其集成技术已成为我国“数字国土”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针对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中的应用,提出了3S集成在数字国土应用中的问题,并对3S技术在数字国土中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国土RSGISGPS 中图分类号:X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07)07-25-02 25 科协论坛?2007年第7期(下)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有效保护与优化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发现,这个强大的物质文明社会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供应正在出现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地球的认识能力。人们利用空间信息去认识、开发和保护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运行状况、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进行规划、监测、管理、决策等。与此同时,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组织、传输和实现各类与地理坐标有关的海量信息的观念和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设想把有关地球的海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这个数字地球,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高速地、直观地、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我们星球的虚拟表示,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

系统和各种生命形式,并以多维、多尺度、多时相、多层面的信息设施表现出来。数字地球的外观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地球,具有交互式功能,是我们对真实地球认识的虚拟对照体,及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更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构筑数字地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从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于1998年提出之后,国际社会予以极大关注,很快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6月1日接见两院院士时特别提到数字地球。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时成立了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组,提出了《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1999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关于数字地球理论与技术的讨论及相关应用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此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分别于2001、2003、2005和2007年在加拿大、捷克、日本、美国成功召开,第六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将于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2006年成立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推动数字地球在全球的发展。2008年3月,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与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联合创刊的《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出版发行,为全球该领域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数字地球的学术交流平台。 数字地球的迅猛发展彰显其重要性。客观地说,数字地球是整合利用共享现有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数字地球是可持续发展中信息资源的主体与核心,数字地球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中有重要作用。数字地球展现了地球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信息

谈谈你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谈谈你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数字地球,首先是数字,而二十一世纪的数字,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上。 从1964年的“埃尼阿克”(ENIAC)的诞生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早上起来,打开自己的PDA,查看备忘录,收发邮件;之后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出门购物,商家用网络管理自己的商品,确保您购物愉快;行车上路,交通部门对特殊路段进行实时监控,方便人们出行;吃饭的时候,可以上网浏览一下餐馆信息。这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里不开计算机。现在的人们,一顿饭不吃可以,但是一天不上网,那是不行。当人们从计算机科学中获得便利的时候,我们更希望它能更好的服务与我们。 这样,我们更加需要一个极为数字的地球,来满足我们。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足够精确的地球信息,精确到地球上每一平方米的土地,甚至是地面以下的;足够大的网络带宽,够我们顺畅的浏览;足够海量的数据库,能够存储下巨大的地球信息。当然,这些只是首先,只是我们建立数字地球的一些根本需求。 当世界上有80%的事情都和空间信息有关的时候,那么数据的采集将变得十分的困难。试想一下,把时间暂停在这一秒,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事情发生;再前进一秒,看看那些事情已经改变。而我们,肯定不只是希望看到一秒的地球,我们渴望看到过去,看到未来。 要建立起整个中国的数字地球时,仅影响数据就有53T,而中国的面积只占地球面积的1.88%。面对这样的海量数据,存储,查找等方面都是难题,由此,元数据库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通过它可以了解有关数据的名称、位置、属性等信息,从而大大减少用户寻找所需数据的时间。 其次,信息不能只是仅仅的存储,还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够被人们所使用,而地球上发生的大部分的事,都是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复杂,而空间时间跨度又大,这样计算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我们只能依靠于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及开发新的算法。利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科学计算将使我们突破实验和理论科学的限制,建模和模拟可以使我们能更加深入地探索所搜集到的有关我们星球的数据。 最后,将所有“大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可视化技术,只有实现了可视化,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才没有白费,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数字地球带给我们的便利。有了可视化,我们才能真正的坐在家里,去看帕特浓神庙,去看孟菲斯的金字塔,去看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本初子午线上。当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却看着自己在商店试衣服;当我们在出门前就可以避开堵车,选定行车路线;当我们决定去旅游时,可以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那样,才是数字地球的真正意义。 在数字地球中,最根本的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3S"技术及其集成。所谓"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统称。没有"3S"技术的发展,现实变化中的地球是不可能以数字的方式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你也许会问,数字地球究竟会给我们什么方面带来大的影响?答案是:所有。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对精细农业,对智能化交通,对Cybercity,对专家服务,甚至包括现代化战争。 现在,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赤潮,冰川溶解,洪水,飓风······这些都可以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

数字地球知识点

数字地球知识点 1、数字地球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全球信息数字化。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数字的方式获娶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全球各种问题。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主要组成? 数字地球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是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面向公众的开放系统,其主要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数据系统、软硬件系统和应用模型。 4、数字地球的应用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 5、数字地球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浅谈物联网RFID现状

浅谈物联网RFID发展 一、金融危机催生物联网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的概念,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它定义为“信息高速公路”,从那时起Internet技术一跃而起,席卷全球,同时又经历了97金融风暴的考验,成为15年来发展最迅猛的行业。时至2009年,IBM 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被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为刺激经济复苏,已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地球”;同时做为信息技术发展的科技储备,3G、云计算、移动办公、传感技术等已发展成一定的成熟度,大规模应用就在眼前。全世界的眼光都放在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我国政府也正加紧布署,除无锡建立“感知中国” 中心,一线城市纷纷推出各自的产学研基地及示范性工程。 二、物联网的架构 4、应用 3、中间件 2、传输 5、联动控制 1、采集 三、几大城市的情况 根据江苏无锡市的规划,到2012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2015

年达到2500亿元的产业发展目标。 上海物联网中心于2010年7月13日开建,中心将分三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包括技术研发中心和专家公寓等四个建筑单体;二期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包括产业孵化中心、交流培训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三个建筑单体;三期建筑用地200亩,主要打造上海物联网产业集聚核心园区。 广州大学发布《广州蓝皮书》系列报告之“科技与信息化发展报告”提出,到2015年,“广州市将实现物联网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物联网信息集成服务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据悉,中国首部物联网蓝皮书——《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2011)》近日已正式发布,报告认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条雏形已基本形成。 四、物联网技术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收获需要有耐心。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根据历史的经验,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要伴随着一场技术的革命。 08年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目前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把握还远远不够,而通过物联网技术,把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更好地连接起来,可提升人们认知世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物联网是充满金矿的行业,所以资本市场看好物联网的前景,看好这潜在的市场规模。但物联网标准的复杂性,其应用要跨越不同领域,政策法规的缺失等问题增加了行业的不确定性,也使风投们认识到物联网产业还处于播种期,要等到收获季节还需要耐心。 如今,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是射频技术、分布式计算、传感器、嵌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和互联网,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并在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也着力利用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建立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从而完成远程实时数据交换与控制,方便人们生产和生活。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及各类解决方案的完善,物联网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将逐步实现并进一步聚焦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人们生活的智能化,更使得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参与到经济、社会和生活中间。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中的挑战性科学问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中的挑战性科学问题 第89期双清论坛论证报告 大数据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和必然结果。“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又源于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无尽追求。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观测自然现象、揭示和把握自然规律并进而用于改善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活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人类揭示和运用自然规律是从观测和记录自然现象开始的,而这种观测和记录的结果要么就是数据,要么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数据。人类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就越发展;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揭示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愿望和需求就越强烈,结果是获取和存储的观测数据就会越来越多。伴随着近代传感器、无线通信、计算机与互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获取数据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所获数据的种类、层次和尺度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在广度、速度和深度三个方面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一、开展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研究的意义 粗略地讲,大数据是指在可容忍的时间内无法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传输、存储、计算与应用等的数据集合。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概念相比,大数据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1)数据

规模(Volume)不断扩大,数据量已从GB(109)、TB(1012)再到PB(1015)字节,甚至已开始以EB(1018)和ZB(1021)字节来计量。“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预计能达到1.2ZB字节。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记录在书中,这些书可以覆盖整个美国52次;如果将之存储在只读光盘上,这些光盘可以堆成5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上。”(2)数据类型(Variety)繁多,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甚至包括非完整和错误数据。现代互联网上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比例已达95%以上。(3)产生和增长速度(Velocity)快。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报告称,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获取能力将增加50倍,用于数据存储的服务器将增加10倍。当今世界,各种数据采集和存储设备每时每刻都在获取和存储大量新的数据。这些数据有时以高密度流的形式快速演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快速适时处理才可有效利用。(4)数据价值(Value)大,且可整合与多次利用。对于某一特定的、仅需少量数据的应用而言,大数据呈现出价值密度低的特点,但对于众多潜在的应用而言,大数据整体往往蕴藏着巨大的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医疗卫生到政府、教育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数据获取、存储、传输、计算以及应用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开展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无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科学意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方案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计算机学科、大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掌握大数据工程项目的规划、应用和科学管理决策方法,具有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研发和实施能力的高级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毕业生能在国家各级财经政务部门、信息产业、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大数据分析、挖掘、处理、服务、应用和研究工作,亦可从事各行业大数据系统集成、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也适合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交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以培养面向大数据工程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突出“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强化工程应用实践,兼顾交叉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从事大数据项目设计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综合应用的高级复合、创新型卓越人才。 (二)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 作为一个新专业,首先,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地区对于大数据技术人才是否有一定的需求;其次,需要了解大数据技术岗位需要何种技能,把大数据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弄清楚,列出岗位技能清单,将技能清单转化为课程清单,明确了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细化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凝练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本专业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逐步开展人工智能与数据推荐等领域的研究。 (三)学科队伍建设 由于大数据涵盖内容广泛,因此需要如下三类关键人才队伍建设: (1)实现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人才,他们具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尤其表现在搭建数据存储、管理以及处理的平台方面; (2)精通处理大数据分析的人才; (3)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类人才,以适应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大数据技术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我们通过典型的算法展示、算法实现结合数据分析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对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方面的综合训练,从而实现专业实验教学由理论到应用、涵盖原理验证、综合应用及全方位实验的体系。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特点,结合现代企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专业拓展模块——技能考证模块——集中实践模块)大数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大数据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如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大数据系统运维工程师等。为了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必须实行内培外引的人才培养策略,将青年教师派驻企业学习是一种增强师资队伍实力比较快捷的方式,4年内你派出20余人次国内外高校、大数据企业进行短期进修培训和挂职锻炼,引进大数据相关专业教师4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计算机、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另外,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4年内拟引进企业大数据工程师4人。 (四)实践平台与科学研究建设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第35卷第2期 2010年2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Geo matics and Informat ion Science of W uhan U niver sity V ol.35N o.2Feb.2010收稿日期:2010 01 11。项目来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800);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2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010978003)。 文章编号:1671 8860(2010)02 0127 06文献标志码:A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1 龚健雅1 邵振峰1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摘 要: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 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 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数据服务;功能服务 中图法分类号:P208 1 数字地球及其取得的成就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 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 字地球时,就勾勒出一个诱人的虚拟地球景象,使 真实地球作为一个虚拟地球进入了互联网,使普 通老百姓甚至小孩子都能方便地运用一定的科学 手段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现状和历 史,既能获得自然方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地质 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又能获得 人文方面的信息,如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 风土人情等[1]。这个虚拟的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 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 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 秀才不出 门,能知天下事!(see every thing on Web),见彩 色插页?图1。 数字地球是一个无缝的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 模型,它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 取到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 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 利用。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 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 程。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 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 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 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是一个全 球综合信息的数据系统工程。数字地球的特点是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工程体系,在这样的数字地球上,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了GEOSS (g lobe earth observatio n system of systems)系统,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旨在从9个方面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自然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改善对能源资源的管理;&了解、评价、预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异与变化;?了解水循环,改善水资源的管理;(改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与预警;)提高对陆地、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支持可持续农业,减少全球荒漠化;+了解、监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下面从十多年的发展来总结一下数字地球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1 数字地球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地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表达、传输和研究地理信息的最佳方式或载体,然而近年来这一观念已被打破了。数字地球作为一个三维的地球信息模型,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地球表面信息最好的方式。它的出现使人类在描述和分析地表空间事物的信息上获得了一次飞跃,,,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彩色插页?图2为泰州市人民公园精细真三维模型。

数字地球导论

数字地球导论论文 ——浅谈数字地球、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 教师:苗放 学号:201005090227 姓名:徐云凤 班级:10级空间二班

既然要浅谈数字地球、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以及对数据科学、数据产业的认识,那么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数字地球,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数据科学以及什么是数据产业。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在接下来对数字地球的只管实例解释中可以发现,戈尔德数字地球学是关于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期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宽带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科学计算以及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Cyber-City、Digital-City、U-City的延续,是创新2.0时代的城市形态,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就更深层次而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反应了当代世界体系的一个根本矛盾,就是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落后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有待于用新的科学理念和高新技术去解决。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一切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本质上,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智慧化技术的应用必须与人的行为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乃至制度法律的变革和创新相结合。 大数据:或者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大的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的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贵弄的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存储系统。 介绍完数字地球,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大数据,,接下来就来浅谈一下数字地球、智慧地球认识。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3.0(信息港是1.0,数字城市是2.0),是基于数字城市(网络城市)之上,把物联网作为第五基础设施,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型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是一脉相承的,是从数字城市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所以智慧城市建设一定充分利用数字城市的已有基础和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节省资源,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和理念的智慧。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1、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都是美国的舶来品

数字地球是什么

数字地球是什么? 杨崇俊 在万物簌静、星光灿烂的夏夜,当您遥望浩瀚无际的太空为满天星斗而遐想时,也许您会自言自语地感慨到: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的,幽幽闪闪于茫茫宇宙之间的星球真是数不胜数!然而,到目前为止,地球却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星球!古往今来,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之上,您仅需看看地球上此起彼伏的战火、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日俱增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减的自然资源…或许您又会感慨到:多灾多难的地球多么需要好好照理呀!当人们通过卫星、飞机、气球、地面测绘、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等观测手段获取到地球的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把它们和与此相关的所有其它数据及其实用模型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地球重现出来,形成一个巨系统时,您一定会为这样的巨系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所鼓舞,因为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让人类终于能够更好更有效地管理地球甚至人类本身!这样一个数字形式的关于地球的巨系统,不妨称为“数字地球”。如果对它稍微严格定义一下,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地球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另一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当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中获取各自需要的东西?这无疑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时刻面临的难题。对那些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永恒使命的科学家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采取什么方法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搜集起来。既然人类活动几乎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地球的每一个确定点(这样的点的范围因需要可大可小)把所有与此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呢?如此一来,进一步组合所有地球上这样的点,不就造成一个能包容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地球?这样的数字地球无疑是人类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组织起来的最佳方式。 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您无论如何想象恐怕都不会过分。最直接的是,它在当前以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中具有的重大作用已初见端倪。我们逐渐可以看到,数字地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林业、水利、地矿、交通、通讯、新闻媒体、城市建设,教育、资源、环境、人口、海洋以及军事等几十个领域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妨信手拾来一些例子,如象农作物监测、农作物估产、土地覆盖物的识别和评价、土地和地籍管理、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资源合理利用、数字天气预报、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害模拟和预报、渔场预报、智能交通管理、商业选址、市场调查、移动通讯、民用工程、城市管道管理、在线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等等。更进一步看,数字地球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 设中具有更大更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恰恰因为自然资源的有限以及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2018年,我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将首次招生,招生规模预计为60人左右。该专业依托湖北大学与中科曙光共建的“大数据学院”,借助双方共同投入2000万构建的大数据专业实验室,与中科曙光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思维及分析应用技术、具有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统计部门、税务海关、公司企业以及金融保险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大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决策等工作,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专业代码:0809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数学、人文与专业素养,较全面掌握数据科学专业方向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展示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贸易、商务等行业从事大数据研究、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大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决策等工作,能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新产品和新业务,推动大数据在相关行业的应用创新的应用型数据科学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如下具体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基础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科学技术问题。 2. 问题分析:具有解决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具备对复杂工程项目问题进行科学识别和提炼、定义和表达、技术分析和测试及运维管理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