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2009年7月 河北学刊 Jul.,2009

第29卷第4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9 No.4从宏观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可以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学的三个文化特性:其一,作家的官吏化造成了作家的非职业性、官场风气与官宦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致使作家思想不自由、写作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偏少等缺陷;其二,“现世主义”态度使作家注重现世人生、缺乏宗教热情与来世关怀;其三,“非个性主义”倾向造成作家作品社会描写过剩,个性表现、自我解剖与忏悔精神贫弱,对内心世界与灵魂痛苦的深度探索不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学;宏观比较文学;文化特性

[作者简介]王向远(1962—),男,山东省临沂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4-0124-06 [收稿日期]2008-12-25

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特性作出概括就像对汉民族性格作出概括一样困难。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框架内,由于缺乏世界文学的眼光和比较文学的意识,除了佛经翻译家在中印比较中看出中国文章简练,印度文章拖沓冗长之外,几乎没有人注意对中国传统文学特点作总结。晚清以来,随着世界文学视野的形成与比较文学观念的逐步自觉,有人开始谈及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例如,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加以比较后发现,西方文学的总体特点是写实、再现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总体特点是表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后,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文学宏观研究的著述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学特点的总结,有的则专门谈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或特色。如袁行霈的《中国文学概论》将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色归纳为四点:一、“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二、“乐观的精神”;三、“尚善的态度”;四、“含蓄美”[1]。但倘若以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这四点恐怕很难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要说诗是文学的主流,古代希腊、印度、阿拉伯、波斯都是如此,甚至更为突出,中国传统文学实际上是诗与文并重。“乐观的精神”是拿古希腊悲剧与中国传统文学比较后得出的看法,这只能是相对的,古希腊也有喜剧,希腊人实际上比中国人更开朗、更注重人生享乐,中国文学中的悲观色调与乐观色调是并存的。“尚善”是中国文学所表现的一种伦理精神和人格力量,这是不错的,但俄罗斯文学、朝鲜文学的“尚善”倾向也相当突出。认为中国文学有“含蓄美”很对,但在对含蓄美的追求方面,日本文学显然比中国文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表明,研究国别文学的民族特色或特性,必须采用宏观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否则,所概括出的所谓“特色”常常是某些“突出现象”,而不是他国缺乏、唯我独有的真正的“特色”。再如,陈伯海在《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中将中国文学的特质分为七个方面:一是“杂文学的体制”;二是“美善相兼的本质”;三是“言志抒情的内核”;四是“物我同一的感受方式”;五是“传神写意的表现方法”;六是“中和的美学风格”;七是“以复古为通变的发展道路”。并指出,这七个方面最关键的是“美善相兼”[2](P71)。这些总结较之袁行霈的《中国文学概论》中的四点概括,有了更多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比较意识,但仍不能说是中国文学独一无二的特性。因为“真、善、美”是人类文学乃至文化的基础性概念,更多地显示了人类文学与文化的内在共通性和一致追求,倘若以此来概括某一民族文学的特质,则其特质难以凸显,只有超出基础的层面进行宏观比较,才能凸显特性。

要言之,科学地研究和总结文学的民族特性,必须在比较文学特别是“宏观比较文学”的平台上进行,而宏观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国别文学特性研究:一是需要开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宏观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二是需要宽广深厚的知识积累;三是需要文学学科之外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支撑,特别是与国民性研究(现在归为“文化人类学”学科)密切相关。这一工作在欧洲和日本的文学学术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积累。但在中国,由于比较文化、比较文学观念的缺失,国民性研究及文学的民族特性研究十分薄弱。尽管国民性、民族

421

性或文学的民族特性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变化着的概念,但在国民性和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变化中,也有一些绵延不绝的独特的传统潜流,支配和左右着该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在文学形成了特有的题材和主题,特有情感的表达方式,特有的叙事与描写的模式,形成了该国国民区别于其他国民的较为显著和稳定的性格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学特性。从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本质差异可以从“文化特性”与“艺术特性”两方面加以总结。本文仅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作出以下三点概括:

文化特性之一:作家官吏化

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官吏都能诗善文,在《四库全书》中留下文集和作品的,绝大多数都是官吏,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换言之,中国的“作家”并非一个独立职业的称谓,它与“官吏”常常是一体的。严格地说,“中国古代作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作家,只能称之为“作者”。而在外国,写作是一种独立的职业,作家基本上是专业化的。例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有专门的戏剧家、诗人,这些戏剧家和诗人一生中可能会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完全可以靠写作来安身立命。在古印度,作家们大都是婆罗门“仙人”,他们既可以脱离世俗政治,又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完全靠吟诗为文为生。在古代阿拉伯和伊朗,诗人大多是被宫廷豢养的,是地地道道的御用文人,当然也是职业作家,有些非宫廷诗人或御用诗人,也安贫乐道,专事创作,为准职业作家。在古代日本,既有紫式部、清少纳言那样的贵族作家,衣食无忧,专心写作,也有松尾芭蕉那样的抛开世俗荣辱而敢做行吟诗人者,更有井原西鹤那样的抛开家业,专心写作者。这些人都是职业作家或准职业作家。

而在中国古代,在官本位的社会体制下,受到良好教育、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谋生而跻身于仕途。这些人主要出于实用以及自娱和消遣的需要才从事诗文写作。例如,中国古代第一个大诗人屈原曾辅楚怀王,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汉代司马相如是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汉武帝时又被征为“郎”;司马迁任太史令、中书令;汉魏时期的诗人曹操、曹丕和南唐后主李煜都是皇帝;唐代大诗人杜甫历任左拾遗、司功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白居易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刑部尚书等;韩愈历任监察御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苏东坡曾除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代戏剧作者汤显祖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清代的孔尚任曾任国子监博士、累迁户口主事、员外郎等职。明清时,许多通俗文学的作者没有官吏身份,由于社会上不存在作家这一职业,靠写作并不能为生。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窘困,写作并不能给他的物质生活带来任何帮助;《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生活也十分窘困,文学创作未能改善他的生活境遇,只好打算将经学作为安身立命的事业;《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至死都引以为憾……

造成中国古代作家官吏化的政治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单一性。欧洲是宗教权力(精神权力)、世俗王权、民间权力三元结构;印度是宗教阶层婆罗门、武士阶层刹帝力、自由民首陀罗、贱民吠舍四元结构;日本则存在皇室贵族、武士、百姓平民三元结构;阿拉伯帝国起先基本上是二元结构,但在阿拔斯王朝后期形成了哈里发中央政府、地方小朝廷、民间平民三元结构。从各国和地区的历史来看,社会结构的层次越多,作家对政治的单向依附程度也越低。在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力相互制衡的国家和地区,作家或寄身于宗教,或靠近世俗政权,或采取民间姿态,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而在选择、游走之间,作家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在宗教权威独立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欧洲、印度、东南亚佛教国家中,作家大都有僧侣身份,对于世俗政治相对超脱,在相当程度上,他们是僧侣化作家。而在中国古代,宗教服从于王权,且从未在王权之外形成一种独立的宗教权威,其权力阶层与权威阶层是合而为一的。有能力的人别无选择,只有纷纷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只有跻身官场才能争得一个体面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官吏阶层是仅有的一个能够拥有写作能力和拥有作品传播能力的阶层,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追求事业功名的人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政,身为官吏,才有条件成为诗人或作家。

造成中国古代作家官吏化的政策机制是科举制度。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君主制的国家,政治人才大都是由贵族阶层培养出来的。由于中国历史上频繁进行王朝更替的“易姓革命”,无法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宫廷和贵族阶层,政治人才只能从民间选拔,于是科举考试势在必行。中国的科举制度从西汉起步,到隋唐时代开始制度化。在思想无法自由展开的古代中国,选拔人才时不会容许特立独行的政治观点。在那种条件下,要测验一个人的思想,主要看其经学修养;而要考察一个人的才能和见识,主要看其诗赋创作及文字运用水平。因此,诗赋是中国科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唐宋以后则成为主要科目,对人才选拔格外重要。明清两代改以经学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诗赋次之。由于科举制度的引导,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吏大都是能诗

521

◆文学评论◆

善赋的聪明人,换言之,科举制度下的官吏阶层都有可能成为诗人和作家,这是造成中国古代政文合一倾向和官吏作家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作家官吏化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作家的人格不独立,思想不自由。在欧洲文学中,作家是一群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常常是引导时代潮流的思想家,主流作家总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充当政权的批评者、监督者的角色。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家的思想局限在官方意识形态的藩篱内,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思想,作家对社会现象固然有所批评和议论,但文学的政治批评功能很微弱。在官场得意时,他们表现的是忠君爱国、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在官场失意时,他们表现的则是隐逸山林、寄情山水的道家思想。偶有少数作家发表自我言论,或流露出自由思想的苗头,都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第二,以官方与官吏的价值观、以政治功能与标准,官吏的堂皇正统的文体———诗与文———受到重视,而远离庙堂政治的文学形式,如词、小说、戏曲等则遭到轻视。在宋代,词作为一种轻松洒脱的文体不能承载政治性内容、不合于理学思想,虽有不少人私下喜欢,但有官吏身份的诗人写起来却十分克制谨慎,只是偶尔为之。据统计,苏轼作诗2700多首,作词440余首;陆游作诗9700多首,作词130余首;王安石作诗1500余首,作词只有几首。到了明代,词在这种观念压抑下,终于走向衰微。对于散文化的虚构性叙事性作品,正统的文人鄙夷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并给了它一个颇有歧视色彩的名称———“小说”。因感觉写小说不光彩,所以大量作者使用假名、笔名进行创作,导致至今有些作品的作者仍无法查考。而小说要获得合法地位,登上大雅之堂,就要想方设法向官方正统文体———史传———靠拢。至于戏剧,虽然宫廷贵族中也有喜爱者,但对于戏剧作家和演员则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导致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与成熟远远落后于欧洲和印度。如果不是元代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有才能的文人无仕途可走,不得不以戏剧创作糊口维生,使元曲创作走上繁荣,中国古代戏剧可能更为落后。

第三,伦理教化传统。“治国平天下”是官吏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写作自然也成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目标的重要手段,成为他们维护现有政治秩序、教化民众的主要方式。“文以载道”,是官吏作家核心的文学价值观与功用观,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的价值观念。“文以载道”观念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化功能,作家们的写作充满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忧国忧民的诗人作家,也

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例如,唐宋古文运动就是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指导下兴起的。但“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也给中国传统文学带来了负面影响,作家的主体意识遭到削弱,作家的思想与创作自由受到限制,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许多作品中充斥着官方的陈词滥调。而且“文以载道”观念也延伸到后来的小说戏曲等市井文学中,非官吏身份的市井平民作家也每每以文载道,打起官腔,进行陈腐的道德说教。本来是描写人性人情、人间情欲的言情小说,却充斥大量的禁欲主义道德说教;本来是表现官逼民反的《水浒传》等侠义小说,却带有忠君招安的尾巴。可见,政治化的文学观念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作家普遍的潜意识,束缚、牵制了作家的自由思想,使文学创作成为“载道”的工具。

第四,作家们忙于求官做官,在写作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因为这些人的职业或人生追求是为官,往往倾注一生精力追逐政治权力,想方设法谋得官位,并步步升迁,赋诗作文不过是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所以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都不是职业化的成果,而是作为官僚生涯的副产品。在官吏的位置上,他们所能写的都是实用性的应用文,大量诗篇都是官场应酬、迎来送往、奉答唱和之作,带有强烈的官场交际性。而那些诗文写作数量较多、成就较为突出的人,大都是由于官场失意、贬谪流放、解甲归田,闭门隐居,因为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得以创作较多数量的作品。与世界各主要文学大国比较起来,中国作家的“少作”是一种突出现象。如在古代波斯,大量诗人著作等身,一生写下几十万行诗、上千万字的人并不罕见。而中国古代官吏作家,即使是第一流的诗文作家,传世之作的总字数一般也只有二三十万字。另一方面,由于作家的非职业化,作家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构思、写作长篇作品,故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没有长诗,长篇小说成熟也较晚。在这种“官本位”的风气之下,中国古代文学中缺乏像德国的歌德、印度的泰戈尔那样直到晚年仍拥有旺盛创作力的作家。

第五,作品的风格以老道圆润为上,缺乏青春朝气。中国的古典诗文推崇苍劲、朴素、含蓄蕴藉之美,呈现出中和持重的审美取向,即便是青年作者的诗文中也要凸显达观与老练,这似乎是官场风气、官吏气质在诗文创作中的自然平移。阿拉伯、波斯、欧洲诗歌中的青春时节所特有的恋慕、伤感、热情、冲动、天真,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很难见到;日本文学中的小林一茶那样的富有孩童般天真烂漫的作品更难见到。从比较文

6

21河北学刊 2009?4

学的角度看,李白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是最具有浪漫气质的人,但他的诗歌却多显示出中年人的成熟;李商隐少年成名,英年早逝,其诗歌却很老到,缺少青春的气息。这种状况到了20世纪20时代前期的五四新文学,特别是创造社的作家作品及小诗的创作中,才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偶尔一变。

文化特性之二:现世主义态度

所谓现世主义,是指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亦指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世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温带地区农耕民族脚踏实地、讲求实际、不假幻想、不追根究底、遵循习惯和信守常识的作风与性格。与印度、欧洲等世界上大部分笃信宗教的民族不同,汉民族执著于现世人生,特别关心人生、社会及其伦理秩序,不喜欢想入非非,不大关心来世问题、永生问题、死亡问题,不大关心灵魂痛苦与内在宇宙问题,不大关心神学及“形而上”的问题。中国人的这种现世主义态度集中体现在中国文化的中核———儒家思想中。儒家鼻祖孔子对现世人生以外的问题、对彼岸世界缺乏兴趣,并故意回避对这方面的探讨。面对学生对死亡问题的追问,孔子搪塞曰:“未知生,焉知死!”他对“神”是否存在也不愿深究,认为“祭神如神在”,对鬼神之类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孔子用早熟的理性解释古代先民的文化与文学,极力将远古神话理性合理化。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将发端于孔子的现世主义思想概括为“实践理性”,但我认为改称“实用理性”,似乎更为恰当。“实用理性”显然不同于欧洲文化中的“思辨理性”和“科学理性”:“思辨理性”依赖于概念与逻辑,演绎与推理;“科学理性”来源于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它们虽然与实用不无关系,但并非源于生活实用,而是心智活动的必然结果。

从文学发生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世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间本位”上。西方文学所崇拜的是古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中国上古神话所崇拜的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这三则十分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女娲、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都是古史传说的氏族首领、人间英雄,他们以超凡的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是被神话了的人类英雄,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完全不同。此外,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实际上是文明始祖神,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在他们身上,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从比较神话学的角度看,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神话叙事”。

这种“反神话叙事”在古代神话之后的中国史传文学、小说、戏曲文学中也有集中的表现。由于中国人的实用理性过早成熟与发达,由于儒家思想对远古神话作了现世主义的解释,消解了远古神话叙事的合法性,致使“神话叙事”在中国无法形成一种文学传统。在欧洲、印度从神话时代进入神祇与英雄同台活动的史诗时代时,中国则在春秋战国时代与神话传统相脱离,进入了如实记录社会人事的史传时代。史传作家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的写实思想指导下,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性或文学色彩,但与文学的想象世界却相去甚远。梁启超曾指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发达。”[3](P4092)中国史学发达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汉民族的“反神话叙事”的趋向。换言之,“反神话叙事”必然是历史学的叙事,必然是史学作品的发达,同时也必然形成对以虚构与想象为特点的纯文学叙事的挤压。从印、欧民族的文学史来看,戏剧文学依赖于神话与史诗所提供的叙事素材,而中国古代神话传统的式微,史诗的缺失,使得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几乎成为无源之水,直到文化鼎盛的唐代还处在“参军戏”之类的幼稚阶段,比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戏剧晚熟很多。由于神话传统的断裂、宗教观念的淡漠,中国汉民族不像印、欧民族从神话故事、史诗、戏剧文学乃至小说的虚构想象中,得到与神沟通、人神交融的神圣体验,而仅仅把戏剧作为“娱人”的工具,又将欧洲意义上的“novel”轻蔑地命名为“小说”,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道听途说。这就造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两大门类———戏剧与小说———发育的迟缓。在印度佛教文学的影响与刺激下,唐代出现了以鬼神为题材的短篇传奇,明代则出现了以《西游记》为代表的长篇神话小说,叙事依附于历史纪事的局面有所打破,但与印度文学相比,这些作品的想象力仍是人间的、现实的,而非天界的、幻想的。中国古代戏剧直到蒙古人统治下的元代才在爱好歌舞的蒙古民族的促动下,在失去科举仕进门径的文人的努力下走向成熟,但元杂剧戏剧题材仍然是现实人生的,缺乏印、欧文学中的宗教幻想。此外,“反神话叙事”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进一步发达。从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看,叙事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长项,中国古代文学所擅长的不是叙事而是抒情,与此相联系的是,诗歌领域中的抒情诗高度繁荣,而叙事诗则极为缺乏,

721

◆文学评论◆

长篇叙事诗几乎没有。

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世主义态度,使得中国古代作家对现实人生与社会怀有高度兴趣,对时代和社会的描写过剩,而对普泛人性的描写及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都很薄弱。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中国古代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对准社会而不是宇宙,对准现实人生而不是抽象人性。由于宗教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其淡薄,即使在佛、道二教兴盛之后,它们对文学的影响也主要是丰富了作家的想象力,而并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作家们普遍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西方的厌世情绪、印度式的弃世倾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都很少见,即使是反映对现实失望的失意之作,也不过是从消极方面表达对现实人生与社会的执著罢了。到了晚近,虽然中国近现代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巨大影响,但近现代作家一开始就背上了其他国家的作家未必一定要背负的责任,即国家的兴亡和对民众的引导。作家们在“启蒙”与“救亡”上消耗了大部分精力,他们在很大的意义上是社会活动家乃至政治家,这固然使作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得以实现,但另一方面也使作家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胶着中无法超脱,对人性、灵魂和自我的表现则难以深入。

文化特性之三:非个性主义倾向

个性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包括科学、宗教、政治、法律在内的形态中,文学与艺术是最具有个性化的文化形态。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是以作家的个人观察、个人感受、个人思考、个性化语言表现为特征的。在西方文学中,除了中世纪文学,大都是个性主义的文学。东方的日本文学从起步时期的宫廷妇女日记到平安王朝的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再到近现代的所谓“纯文学”,或袒露个人内心世界,或描写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相比而言,中国作家习惯于以社会性取代个性,一方面他们更多地描写人生和社会;另一方面即使描写个体,也往往将个体类群化,将个人社会化,只描写人的社会性或描写某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尤其是在叙事文学中,一个人物形象只是一类人的表征,人物形象有着高度的“类型化”性质,因而缺乏西方文学那样的“典型人物”。

社会性本质上是类同性,个性本质上是特殊性。社会是一个大宇宙,而个体灵魂、个人的内心世界则是一个个的小宇宙。中国文学中的非个性主义倾向,与中国作家缺乏对复杂奥妙的个体灵魂和个人内心宇宙的探索密切相关。刘再复、林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叩问灵魂的资源,因此,和拥有宗教背景的西方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相比,中国数千年的文学便显示出一个根本的空缺:缺少灵魂论辩的维度,或者说,灵魂的维度相当薄弱”[4]。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擅长描写人的社会性、人的伦理性,而拙于对人性本身的表现和刻画。与欧洲文学比较而言,对于人的灵魂深处的犹疑彷徨、矛盾冲突、精神痛苦,对于人的善恶双重人格、病态心理、心理与行为的分裂、自我内部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下意识行为等人性的、人类灵魂的全部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学表现得很不够。中国作家笔下的“人”是“社会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作家评判人物的价值尺度是道德伦理上的善与恶。中国作家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扮演的都是一个社会的角色。儒家的伦理道德哲学尤其是性善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使其习惯于从单一的社会化的、伦理的层面去表现人与人生。老庄哲学及道家思想是对儒家的社会伦理中心主义的一种反拨,本质上是反社会的,试图摆脱人群对个人的束缚,物质对生命的奴役和对知识灵魂的限制,主张个体的充分的自由,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老庄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生的意义,泯灭了生死、祸福、是非等界限,“心斋”、“坐忘”等心理修炼的目的在于消除内心的矛盾与对立。在道家的世界中,个人固然脱离了社会,但个性并没有张扬。个人失去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怀,精神世界中失去了内心的紧张与冲突,更谈不上灵魂的挣扎与呐喊,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文学,仍然不可能有终极的关怀,难以对个人心灵和个体生命进行深度探索与多维表现。这些反映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无论是表现人生抱负,还是发思古之幽情,无论是表现忧国忧民,还是描写官场失意、归隐田园,都呈现出温柔敦厚的风格,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或极力寻求内心平静,而很少有内心的痛苦挣扎,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中和之美。

从中国传统文学始终缺少对人的精神和灵魂问题的深度探索,这与中国古代作家缺乏自我解剖意识、不习惯于正视与凝视自我有关。在西方文学中,受到基督教人性原罪论与对神忏悔的影响,作家将自我表现看作表现人性和人生的出发点,将自我作为解剖人与人生的对象和标本,因此在西方文学中充满强烈的自我袒露的勇气和自我忏悔的精神。从中世纪基督教作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卢梭的《忏悔录》、浪漫主义作家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自传《诗与真》,再到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早期现代主义作家缪塞的《一个世纪

821

河北学刊 2009?4

儿的忏悔》。西方文学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都具有强烈的个性主义倾向,作家的自我解剖成为人与人性研究的标本。与此相比,中国作家们喜欢以上帝姿态居高临下,俯瞰社会,将眼光投向社会、投向政治、投向历史、投向芸芸众生、投向自然山水,唯将自己置之度外。中国作家习惯于将自我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不愿将自己公之于众,不能凝视和正视自我,拒绝解剖自我。阅读西方文学作品,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甚至一般人常常加以掩饰的个人隐私、男女关系、阴暗心理与丑恶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而在中国作家作品中,作家个人的这些信息往往是空白。如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被许多中国文学史教科书按照西方的文学史概念列为“浪漫主义”诗人,但屈原绝不同于西方文学中的个性张扬、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者,从他的诗歌中,读者只能看到一个忧国忧民的殉道的文人士大夫的形象。由于屈原作品中所表现的诗人的个性轮廓模糊不清,现代作家郭沫若在话剧《屈原》中要表现个性化的屈原,就不得不按文学想象,在他身边安排一个相爱的女子,将屈原空白的个人生活信息填充起来。在拒绝透露个人信息方面,后来的其他诗人作家比屈原有过之而无不及。魏晋时期,由于政治秩序混乱,崇尚老庄与反礼教思想盛行,阮籍、嵇康等一些作家在私生活上半醉半狂,放浪不羁,但在诗文中仍然没有彻底的个性表现。在个性张扬方面,唐代的李白在中国古代诗人中算是相当突出的了,但除了官场的沉浮外,后人仍然难以从李白的诗文中看到其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难以找到李白个人生活例如恋爱生活方面的信息。这种情况即使到了明清时代即中国传统文学后期仍无多少改变。例如,18世纪后期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迄今谜团未解,众说纷纭,仍然主要是靠推测来构拟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轮廓。而明清时代的另外一些作家,如《金瓶梅》的作者,究竟为何许人也,尚不得而知。官吏化的作家在诗文中永远是冠冕堂皇、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形象,而自知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家宁愿埋没自我,也不在作品中署上真姓实名。在这种情况下,袒露自我几乎成为中国作家的一种不自觉的、无形的禁忌。到了20世纪的现代文学中,除了五四时期的创造社作家郭沫若、郁达夫等受了日本“私小说”及西方文学的影响,有一段时间写过一些大胆披露自我的小说外,192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左翼文学主潮的形成,个性主义又逐渐为集体主义所取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个性主义倾向、自我解剖倾向更是微乎其微。

[参考文献]

[1]袁行霈1中国文学概论[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

[2]陈伯海1中国文学史之宏观[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51

[3]梁启超全集(第7册)[M]1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

[4]刘再复,林岗1中国文学的根本缺陷与文学的灵魂纬度[J]1

学术月刊,2004(8)1

The Cultura l Fea tures of Trad iti ona l Ch i n ese

L itera ture i n the Angle of M acro Co m para ti ve L itera ture

WANG Xiang-yuan

(School of Chinese L anguage and L iteratu re,B eijing N or m a l U niversity,B 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W hen we research and generalize the features of vari ous nati ons and countries,we should give

a macr o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which three features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re generalized. First,writers as officials can’t write freely because of their occupati on,official style,values as well as

ti m e and energy.Second,they value real life instead of religi ous enthusias m because of their attitudes t o2 wards reality.Third,they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s ociety than individuality,ego anat omy and confes2

si on,s o there is no dep th in exp l oring inner world and s p iritual distress.

Key W ords:traditi onal Chinese literature;macr o comparative literature;cultural feature

[责任编辑、校对:王维国]

921

◆文学评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韦勒克曾专门著文(《比较文学的名称和性质》①)清理过“比较文学”(ocmParativelite仆由叮e)一词的来源。在《文学理论》和其它几篇文章中他也对 比较文学的任务和性质进行过探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他提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文学的名称 “比较文学”(ocmpaartiveliteratUre)是一个让人非常疑惑的术语。前不久, 还有人提出要将“比较文学”更名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在汉语中如此英 语中同样如此。康奈尔大学的雷恩·库柏(LnaeCo叩er)就认为“比较文学”是 一个既无意义而又不符合句法的“杜撰术语”。他因此拒绝把他的系叫做“比较 文学”系,而执意叫做“文学的比较研究”系。韦勒克指出,这是因为“文学” 一词的意思是泛指一切“文学作品”,而不是指“对文学的研究”。“文学”既然 是用来指文学作品,指诗歌又小说等文学作品,那么,显然不会存在一种用“比 较”的方法写成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当然也就不能用“比较文学”一词 。Th。Namoo)讨Na帆了C。即。ar触Litera翻er,收入论文集Rne6wellke:。留喇m正na自此凡洲为巴。CoCnPe台of 0在记台m,NweHavenand助ndon:Y目eUnivesriytPSSerll970,PI一360 228 或几个国家的作家创作的影响。但是,法国学派的这种观点根本不具有方法论和 逻辑学的基础,也就根本无法界定比较文学。举例来说,按法国学派的观点,研 究莎士比亚对法国作家的影响是“比较文学”,而研究莎士比亚在英国本土的影 响则不属于“比较文学”。韦勒克坚决反对法国学派的这一比较文学观。在韦勒 克看来,“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也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 的学科,因为那样,它就必然变成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变成对文学作品支 离破碎的探讨,就不可能对个别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就会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 史一个附属的学科,使它处理的散乱无章,使它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①不 仅如此,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观由于专注于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就非常重视文 献、来源、声誉和传记材料等的研究,这就落入了韦勒克所谓的文学“外部研究`’ 的案臼。韦勒克从他的文学本体论来看,文学批评和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部 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所以,法国学派的文学研究只是十九世纪文学研究中 的“实证主义”。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说:“文学之间的比较,如果与总的 民族文学相脱节,就会趋向于把`比较’局限于来源和影响、威望和声誉等一些 外部问题上。这类研究不允许我们分析和判断个别的文艺作品,甚至还不允许我 们考虑其整个复杂的起源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作引起的反 响,如翻译及模仿,而这些仿作又往往出自二流作家之手,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 作产生前的历史及其主题和形式的演变和传播。”②也就是,法国学派的“影响研 究”往往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的审美“结构”研究之外,只涉及文学作品的外 部事实,而这些研究根本无法解决作品的优劣、意义和特征等问题,也就不是对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判。就象索绪尔所打的比方,法国学派所研究的只不过是国 际象棋从法国流传到英国这样的、与国际象棋内部规则和特性无关的外部事实, 只不过是一种外部研究。这样,韦勒克把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反驳逐渐引导到 自己对比较文学实质的阐述上来。 卜 韦勒克在反驳了几种对比较文学的错误认识后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观。现 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韦勒克比较文学观的两大特点。一是把比较文学与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5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6 渊源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杰克_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内容也将受到限制”。两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学术上开辟出一个新天地。3、佛经汉译在中印两国文学互相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却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4、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应当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内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正宗轨道。5、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多个学派中,季先生说“我赞成比较文学直接影响的一派”,因为它讲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用艰苦搜寻所得的资料来说服读者。但他并不反对平行研究,“我只是想说,搞平行研究,必须深入搜索,细致分析,瞻前顾后,明确因果,然后从中抽绎出结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我是拥护的。”季先生在这里虽然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个人的偏好,而他着力倡导的要实打实,要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等要求,却是对所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者都完全适用的优良学风。 正是以上几点激励和启迪着我从事比较故事学研究长达20余年。我先后承担的四项有关民间故事的教育部和国家课题,从《比较故事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史》,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到《汉译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学科范围之内。我愿以做好这项研究的实打实业绩,来实现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期待,并以此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注解【Notes】 ①季羡林:《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本文所引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 ②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52。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陈富瑞) 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孙丰蕊 内容提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关于伦敦的研究成果众多,观点驳杂。为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梳理。 关键词:杰克?伦敦 研究 述评 作者简介:孙丰蕊,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T itle:A Survey of the Study on Jack London Abstract:Jack London is the fa mous American writer in19th century,the research f or hi m is very early fr om he lived.London is al w ays a hot poin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world literature.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re2 search vie ws.W e should analy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and gras p the directi on of future study better. Key words:Jack London research commentary Author:Sun Fengru i is a master maj or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ture acade my of Guangxi Nor mal College.The main research field is American literature.Email:sunfengrui126@https://www.360docs.net/doc/f17841547.html,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这位作家的作品不但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畅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 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王向远 [提要]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 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 位。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 “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 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 “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关键词]比较文学学术谱系文学批评文学史文艺学跨文化诗学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0)05-0130-07 一 比较文学系谱学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进行纵向梳理。在历史方法与逻辑演绎的双向运动中,可以将比较文学的学术理论系谱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期,古代的朴素的“文学比较”,是比较文学的历史积淀期;第二期,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比较文学以文学批评的形态存在,是比较文学的学术先声期,第三期,现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实现了“学科化”。 在19世纪末学科成立之前,比较文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期,也是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比较文学的自觉意识与方法论,而仅仅是一种以自国为中心、在有限的国际区域视野中的朴素的“文学比较”,呈现出地域性(非世界性)、偶发性的、简单的异同对比的特征。这种朴素的“文学比较”在古代各文明民族国家,或多或少大都存在,但情况有所差别。在中国,长期以来,汉文学以外的文学很少能够引起中国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与研究者的注意,属于中外文学比较的文字材料极为罕见。有的学者在谈到中国比较文学 031

人类学入门书目

个初步的人类学书目(入门部分·一) 转引自人类学学习交流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17841547.html,/www/bbs/ 编者按:以下是中国的(中文的)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基本入门读物。其他专业的学生或者社会上对人类学民族学感兴趣的朋友,想轮廓性地了解人类学民族学(基本理论、学科框架、研究方法、概要历史),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读物或参考书目。这些书目以中国大陆作者所著和来源于中国材料方面的出版物为主,略选少量外国的及港台的。(加 * 号的为推荐) 概论部分: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杨堃著《民族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梁钊韬等编著《中国民族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美)基辛(Keesing,M.R.) 著;北晨译《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美)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美)墨非(Murbhy,Robert F.) 著,王卓君、吕辿基译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理论与方法: 夏建中编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庄锡昌,孙志民编著《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 著;夏建中译 《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 田野调查概论: 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 ------------------------------------------------------- 学科史: 王建民等著《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 林耀华、庄孔韶著“中国的民族学:回顾与展望”。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六期。 (美)顾定国(Gregory Eliyu Guldin)著,胡鸿保、周燕译 《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散论(或文集):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人类学经典必读书目

人类学经典必读书目 第一阶段:1902~1945年 《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马塞尔?莫斯著 1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by Marcel Mauss 《土著如何思考》(1910)吕西安?列维-布留尔著 11 How Natives Think by Lucien Lévy-Bruhl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爱弥尔?涂尔干著 18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by Emile Durkheim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马歇尔?葛兰言著 29 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 by Marcel Granet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39 Aro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安达曼岛人》(1922)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 47 The Andaman Islanders by Alfred Radcliffe-Brown 《人与文化》(1923)克拉克?威斯勒著 53 Man and Culture by Clark Wissler 《礼物》(1925)马塞尔?莫斯著 61 The Gift by Marcel Mauss 《两性社会学》(1927)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著 70 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 by Bronislaw Malinowski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弗朗兹?博厄斯著 79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第23卷第4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3No.42006年11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 (Social Science)Nov.2006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孟昭毅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东方比较文学观念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季先生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即已初创;1946年开始从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为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50-60年代,他对中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新时期以来,他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季羡林;东方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6)04-0070-07 季羡林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思想进入学理层面的理论有很多,东方比较文学的思想无疑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所谓东方比较文学是指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将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纠正欧洲中心论的偏颇,以及法国学派初萌时期法国中心主义的影响,而且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 没有东方文学,所谓比较文学就是不完整的比较文学,这样比较出来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完整的,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1]5 实际情况也如 此。中国比较文学发展20多年来,无论是当前的发生学研究、流散文学研究、形象学研究、译介学研究等,离开中国文学,离开东方文学,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参照意义。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季羡林先生的这一学术思想,既有理论探讨意义,又有实践研究意义。 一、东方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 早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 术讨论会的开幕词中,季羡林先生就指出: 现在许多国家的比较学者都承认,讲比较文学而忽视东方文学,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把东方文学真正归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我们这个学科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焕发 出新的异样光彩,才能开扩视野。 [1]29 为了东方 比较文学的研究,他没有停留在文辞上,而是积极倡议付诸行动。在会议期间,季先生委托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卢蔚秋、韦旭升组织张朝柯、许友年、孙景尧、温祖荫、孟昭毅等人召开小型座谈会,商议讨论如何开展东方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准备在适当时机成立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会。季羡林先生身体力行从中印文学关系入手研究探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便缕清线索,发现问题,总结出东方比较文学总体研究的规律。这表明季羡林先生对这一问题已形成自己较为系统的学术思想。 季羡林自留学德国十年归来就开始涉足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其学术思想明显受到德国学术传统的影响,根源主要在于德国学界历来对东方学有精深的研究。德国自19世纪就开始形成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热潮,包括相同的主题、母题和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热潮,并逐渐成为传统。季羡林在德国十年接受了这种学术之风。他曾在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一书中指出: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初期,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以德国为例,在19世纪中叶,梵文学者本发伊(Theoder Benfey)发表了他的名著: 五卷书:印度寓言、童话和小故事 ,有德文译文、长篇导论和详尽的注 70 收稿日期:2006-09-18 作者简介:孟昭毅(1946-),男,北京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代码:05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了解中外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有关作家和作品,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文献资料,撰写有关研究论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部门、新闻出版单位、国际文化交流机构工作,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 2,中外文学-诗学比较 3,国际文化交流 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2年。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必须修满28个学分,其中公共课程7学分,学位必修课程8学分,学位选修课10学分;教学和科研训练2学分,前沿讲座1学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第一部分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7002201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学分:2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 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古希腊文艺理论; 2,古罗马文艺理论; 3,基督教文艺理论; 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 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 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 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701 【原刊页号】151-154 【分类号】J4 【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199705 【标题】是“泛文化”,还是“跨文化”——世纪之交比较文学研究的战略性转变 【作者】曹顺庆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文系 【正文】 世纪末,比较文学研究似乎又面临着一场新的“危机”,与此同时,也酝酿着一次新的转机与新的突破。 我们已站在十字路口,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抉择,一次重大的、全球性的战略性转变!历史正向我们挑战,机遇正向我们招手。如何迎接挑战?怎样抓住机遇?这是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界、甚至是全世界比较文学界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早在50年代,比较文学研究就曾出现过严峻的“危机”,而恰恰是那次“危机”,导致了当时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转机与重大突破,产生了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及其所倡导的“平行研究”方法,将全球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威勒克(René Wellek)1958年在国际比协第二届大会(教堂山)上指出:“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的标志是,未能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直截了当地说,在方法论和方法论见解方面,比较文学已成为一潭死水。”[1]反观今日中国比较文学界,在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方面,也已经呈现茫然和困惑之现象。再看当今世界比较文学界,由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原有的学科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日愈趋向不确定性,甚至有人认为根本不用确定,或不屑确定。这种失去学科理论的茫然、困惑,这种不能确定或不屑确定学科理论的消解态度,必然将比较文学导向严峻的学科危机。国际上已有学者公然声称:“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one senseis dead)“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discipline has hadits day)[2]。如果说威勒克称1958年的“危机”为“一潭死水”的话,那么,我们目前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则堪称“一头雾水”。辨不清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的现状,导致了当前全球性的比较文学的新危机。 比较文学真的死亡了吗?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真的已经过时了吗?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上4年一度的比较文学大会,一次比一次兴盛;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也越来越红火,并日愈走向专门化、正规化和学科化。事实胜于雄辩,学界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比较文学不但没有死亡,而且日愈显示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既然比较文学在实践中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为什么会走向理论上的“危机”呢?这正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泛文化”——比较文学研究的歧途 近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走向“泛文化”,其突出的表现,是1994年于加拿大埃德蒙顿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4届大会上,学者们已明显地意识到,文学研究有被文化淹没的危险。有学者明确指出:“第14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1994,加拿大)给人最深的总体印象就是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所…淹没?。似乎前不久因概念的定义界说而引发的…比较文学的危机?,现在又以新的形式第二次悄然降临了。”[3]正是在国际比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同学们: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具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业务支持,现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及部分电子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阅读,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可反馈至(邮箱),我们将不断改进。 书目的选择秉承如下原则:(1)价值导向积极向上;(2)所选书籍应为该领域中公认的经典著作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术著作;(3)符合高等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4)书籍便于查找。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2 014年5月1日 电子书: 1、《邓小平时代》 2、《叔本华美学随笔》 3、《技术、医学与伦理学》 4、《疾病改变历史》 5、《科学革命史》 6、《老子的智慧》 7、《我们怎样死-关于人生最后一章的思考》

8、《教育哲学》 9、《自然科学的哲学》 10、《哈耶克的政治思想》 11、《常识》 12、《道德情操论》 13、《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 14、《如何阅读一本书》 15、《温家宝2012年9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16、《阿基米德的浴缸:突破性思考的艺术与逻辑》 17、《出入命门-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 18、《创造性破坏》 19、《错误的正确:世界经典趣味博弈》 20、《大学精神档案》 21、《人与国家》 22、《人与世界》

23、《人与自我》 24、《与世界伟人谈心》 25、《中国哲学简史》 26、《佛教常识答问》 27、《改变世界的100大医学发现》 28、《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29、《勾勒姆医生》 30、《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31、《活出意义来》 32、《急诊医生的临床思维方法》 33、《剑桥插图医学史》 34、《健康是什么?》 35、《大学之理念》 36、《敬畏生命》 37、《旧制度与大革命》

8第八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述(网络版)(1)

第八章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第一节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述 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概念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汉族民间文学而提出的,一般简称为民族民间文学,从范围上看,它包括我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各种民间文学作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又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和承传的文学,它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征 第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民族化特征是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以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的特点。 从内蕴到艺术形式的民族化正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内尺度和外标识。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也就成了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又可以称之为本民族的心灵史,因为不同民族的民间文学总是努力的塑造着本民族的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 第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地域化特征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受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形成某个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地域化特色的先天因素,社会和文化环境是适生于本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人文生态系统,它们共同使某一地域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化特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地域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各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属于某地域的民间文学,因为是直接由某地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共同孕育而成,所以它在内容题材上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二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相互交流和影响的过程中会出现地域化改造现象。原产生于某地域的民间文学传承到其它地域时,往往在内容题材及细节因素上会发生地域特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学之间形成交流的必要条件。 第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多功能化特征是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所具有的民族史、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娱乐审美等等多方面功能的特点。 第二节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分类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面貌和独特性,我们主要采取了从代表样式、民族属性、语系等三个角度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分类的方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