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类.性能参数及发展趋势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类.性能参数及发展趋势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类.性能参数及发展趋势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分类.性能参数及

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分析、介绍国内外剩余电流保护器分类、性能参数以及发展动态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剩余电流保护器发展方向,特别是为适应城乡农网改造需要,发展剩余电流保护器时应注意问题。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继电器延时型性能参数发展趋势

1 概述

低压电网中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称为剩余电流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电气火灾及电气设备损坏一种有效防护措施。世界各国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相应电气安装规程和用电规程低压电网中大力推广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我国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并首先农村低压电网中推广应用,80年代到90年代不断完善和发展已形成一个品种完善、规格齐全,符合IEC国际标准剩余电流保护器产品系列。低压电网安全保护中,尤其是农村低压电网安全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剩余电流保护器分类

2.1 动作方式分

2.1.1 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输出电压不经任何放大,直接激励剩余电流脱扣器,称为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其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无关。

2.1.2 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和脱扣器之间接入一个电子放大线路,互感器二次回路输出电压电子线路放大后再激励剩余电流脱扣器,称为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其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有关。电磁式和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2.2 剩余电流保护器功能分

2.2.1 剩余电流断路器

剩余电流断路器是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当剩余电流值超过基准值时,使主电路触头断开机械开关电器。剩余电流断路器带有过载和短路保护,有剩余电流断路器还可带有过电压保护。

2.2.2 剩余电流继电器

剩余电流继电器是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当剩余电流值超过基准值时,发出一个机械开闭信号使机械开关电器脱扣或声光报警装置发出报警电器。剩余电流继电器常和交流接触器或低压断路器组成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农村低压电网总保护开关或分支保护开关使用。

2.2.3 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是由插头、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和插座或接线装置组成电器,它包括剩余电流保护插头、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插座、剩余电流保护插头插座转换器等,用来对移动电器设备提供漏电保护。

2.2.4 固定安装剩余电流保护插座

由固定式插座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组成电器,也可对移动电器设备提供漏电保护。

表1 电磁式和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性能比较

2.3 剩余电流保护器使用场合分

2.3.1 专业人员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这种剩余电流保护器一般额定电流比较大,作为配电装置中主干线或分支线保护开关用,发生故障影响范围比较大,要求由专业人员来安装、使用和维护。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大电流剩余电流断路器属于这种形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2.3.2 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保护器

用于商用、办公楼及城乡居民住宅等建筑物中剩余电流保护器,一般额定电流比较小,作为终端电气线路漏电保护装置,适合于非专业人员使用。主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和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2.4 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时间分

2.4.1 一般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无故意延时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作为分支线路和终端线路漏电保护装置。

2.4.2 延时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专门设计对某一剩余动作电流值能达到一个预定极限不动作时间剩余电流保护器。延时型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作为主干线或分支线保护装置,可以与终端线路保护装置配合,达到选择性保护要求。

3 国内各种剩余电流保护器性能及发展动向

我国剩余电流保护器生产和应用起步较晚,但80年代和90年代自行研制、开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取了较大进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全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年销售量(包括出口)已超过1200万台。其中,剩余电流断路器占57%,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占25%,其余为剩余电流保护继电器、剩余电流保护插座等。

我国生产剩余电流保护器绝大部分为电子式,约占剩余电流保护器总产量90%左右。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因制造成本高、价格贵,使用量较少,目前仅占10%左右。主要种类有:家用及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断路器(主要由低压塑壳断路器派生而成)、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和剩余电流继电器等。

3.1 家用及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断路器

家用及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断路器可分为带过电流保护和不带过电流保护两种,适合于非专业人员使用。主要使用商店、办公楼、饭店及城乡居民住宅等建筑物中,对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

3.1.1 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国内主要生产型号有:C45Vigi、DPNVigi、DS250S、GS250S、FAZ-L、DZL118、DZ126L、DZ12L、DZ47L、KL、E4EB/M、E4CBEL、E4EL及BCL32系列等。主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V和380V,额定电流绝大部分为63A及以下,有些系列可达到125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多数为30mA及以下,分断时间不大于0.1s。带过载和短路保护,短路分断能力为3kA/4kA/6kA/10kA。有产品还带有过电压保护,动作值一般为380V±10%。极数有1P+N、2P、3P和4P等。其中C45Vigi、DS250S、DZ47L、FAZ-L、E4EB/M、E4CBEL、E4EL和KL等系列剩余电流断路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由小型断路器和剩余电流保护附件拼装而成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分断能力高,外形美观。宽度尺寸模数化,模数为18mm。剩余电流保护附件和小型断路器拼装可以工厂完成,也可以现场拼装,可以需要灵活与小型断路器组合安装配电箱中,特别适合于终端电器配电箱及城乡居民住宅配电箱中使用。这几年发展迅速,其产量已占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产量20%以上。

3.1.2 不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DZL43(FIN)、NFIN、AB62、AB63、DZL18、DZL29、DZL31、DZL33、DZL38、LK28、DLB和DBL等系列及类似剩余电流断路器。

主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V和380V,额定电流63A及以下,额定接通分断能力500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30mA,分断时间不大于0.1s。部分产品可带过载保护或过电压保护。其中绝大部分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40A及以下单相电路中使用二极剩余电流断路器。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80年代初期或中期开发额定电流为10A专门用于民用住宅产品,例如,DLB和DBL等系列,居民用电量增加,市场逐步萎缩。有些电子式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制造厂为降低成本,采用分立式电子元件,把有关抗干扰线路和保护线路省掉,采用低价元件和材料组装,成本降到10元左右或以下,使产品可靠性、寿命及抗干扰性能极差,这种产品很难安全认证。但因这种产品有时候通以剩余动作电流还能动作,容易对用户产生误导,城乡电网改造中应引起重视。我国用电规范完善和用电水平提高,这类产品必将淘汰。

这几年住宅建设发展,一些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强制规定住宅建筑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外,还要求支路开关相线和中线都应断开。为适应规范变化,施耐德公司DPN双极断路器基础上,中国市场首先推出了具有过载、短路和过压保护DPNVigi二极剩余电流断路器,具有可开闭中性线,额定电流20A,分断能力4.5kA,宽度尺寸36mm,可用于4kW住宅低压线路中,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乡居民住宅配电容量,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经济发展,居民用电量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区每户居民用电量已提高到10kW以上,额定电流50~63A以上剩余电流断路器需要量也上升。

3.2 剩余电流断路器

由低压塑壳断路器派生剩余电流断路器,适合于专业人员使用。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DZ15L、DZL25、DZ20L和SL系列及类似产品。基本上都是电子式剩余电流断路器。这类产品额定电流较大,漏电保护外,还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可作为工厂车间、农村等配电装置主干线、分支线漏电和过载短路保护装置。

产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最大为630A,极数为三极或四极,短路分断能力最大为30k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有30、100mA和300mA,分断时间有一般型和延时型二种。一般型分断时间不大于0.2s,延时型延时时间有0.2、0.4、

0.5s和1s,可进行分级保护,达到选择性保护要求。

SL系列剩余电流断路器是国内新开发孪生式剩余电流断路器,其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与同样电流等级塑壳断路器完全一样,极数为3P或4P,额定电压为220V、380V两用型,额定电流从100~800A,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最高为50kA。其技术经济指标较高,工农业配电装置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3.3 剩余电流继电器

3.3.1 一般型剩余电流继电器

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JD1、JD3、DBL等。

产品技术指标:其中JD1是电磁式剩余电流继电器,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200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30、100mA 和300mA,分断时间不小于0.2s。JD3为电子式剩余电流继电器,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100~800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从30mA~1A分级可调,分断时间分一般型和延时型两种。一般型分断时间不大于0.2s,延时型延时时间有0.2、0.4、0.8s 和1s等几种。

3.3.2 脉冲型剩余电流继电器

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JD24、JD27、JD42、LJM、JLM、JMC、LMJ、MDJ、MDBL、HS CT J、TBJ1等,均为电子式剩余电流继电器。

产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V/380V,额定电流250A以下,额定缓变剩余动作电流为200mA/300mA,额定突变剩余动作电流40mA/50mA/75mA,分断时间不大于0.2s,具有重合闸功能。剩余电流继电器对间隔5s内再次突然施加额定缓变剩余动作电流,具有重合闸闭锁功能。

3.3.3 鉴相鉴幅型剩余电流继电器

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JD6、JD9、JD19、JD26、JD31、JD41、CDJD2、HWDJ、GLJ、HS CT J、LBM、LTS、QJC、QLK、LSXF、ZTBJ1等型。

产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V/380V,额定电流150A/250A,额定缓变剩余动作电流为200mA/300mA,额定突变剩余动作电流40mA/50mA/75mA,分断时间不大于0.2s,具有重合闸功能。剩余电流继电器对间隔5s内再次突然施加额定缓变剩余动作电流,具有重合闸闭锁功能。突变剩余动作电流值与突变剩余动作电流和缓变剩余动作电流之间相位无关。有鉴相鉴幅型还带有节能功能。

3.3.4 智能剩余电流保护继电器

具有自动判别电网泄漏电流功能,当电网泄漏电流增大时,继电器能把动作电流自动调到上档动作值。当电网泄漏电流减小时,又自动回复到下档动作值。

我国目前剩余电流继电器主农村低压电网中使用,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组合成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主干线或分支线路漏电保护装置。尤其是脉冲型、鉴相鉴幅型剩余电流继电器专门适应我国农村低压电网泄漏电流比较大,把缓慢变化动作电流值设定200~300mA之间,避开电网正常泄漏电流误动作;把突然变化动作电流值设定40mA左右,这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器投运率。目前农村电网中有一定市场,但相应带来误动作增多,影响了供电连续性,降低了供电质量,城市电网中至今未见使用。

工业生产中剩余电流继电器使用主石油化工、钢铁企业等需要连续供电场所,作为漏电报警或绝缘监视用。

3.4 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国内生产主要型号有CL1-10、BLC、LBX、LBC、CL1-10、QLK、ATL、WLT-1及THD10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此类产品技术指标: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10A/16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10mA/15mA,额定接通分断能力250~300A,分断时间不大于0.1s,均单相电路中使用。

近两年来,家用电器配套需要量增加,剩余电流保护器发展很快。新开发剩余电流保护器外壳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外形轻巧美观,体积小,例如LBX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外形尺寸为42mm×70mm×33mm(不包括插销部分),体积老产品1/2。有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带有过热保护传感器,对电热器具进行过热保护,防止其因过热或空烧发生损坏。1998年剩余电流保护器全国销售量已接近300万件。产品主要用于与电热水器、空调器、电吹风等家用电器及手持电动工具配套,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与家用电器配套后出口到国外去。

4 国外剩余电流保护器发展动向

4.1 家用及类似用途剩余电流断路器

欧洲剩余电流保护器发展以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为主,基本上都是电磁式剩余电流断路器。

欧洲不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断路器近几年发展趋势是把二极和四极分成两个壳体,使二极剩余电流断路器体积大为减小:二极宽度为2个模数(36mm),四极宽度为4个模数(72mm)。代表性产品有SIEMENS公司5SM1、5SZ3系列;ABB公司F360、F370系列,F&G公司NFIN系列等,其最大额定电流为63A,采用标准导轨式安装方式,接线端子提供接线柱式接线和压板式接线两种方式,适用于安装配电箱中,可直接用标准母线排他电器连接。

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断路器近几年发展趋势,由小型断路器(MCB)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组装成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组装方便灵活,尺寸模数化,标准导轨安装方式,便于配电箱内安装使用。代表性产品有SIEMENS公司5SU系列,ABB 公司DS250S,F&G公司FL7系列,施耐德公司Vigi C60,Vigi NC100系列等。

动作时间除原有一般型和S型(选择性型)外,还增加了10ms短延时特性。具有良好抗误动作能力,可防止闭合泄漏电流较大负载(例如电容性负载)时引起剩余电流断路器误动作。SIEMENS公司把这种特性标志为K型,F&G公司标志为G 型。

此外为适应产生平滑直流电流工业电气设备日益增多,如频率变换器、X射线发生器或UPS系统等场合需要,西门子公司90年代中期推出对交流故障电流、脉动直流故障电流和平滑直流电流都能可靠动作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额定工作电压415V,额定电流63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30、300mA,宽度为8个模数(144mm),这项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2 剩余电流断路器

由低压塑壳断路器派生剩余电流断路器,日本发展较快,以富土电机公司和三菱电机公司为代表,均为电子式剩余电流断路器,其产品世界上处于领先位。

日本富士电机公司和三菱电机公司90年代推出了30~800A壳架电流等级孪生式断路器。其结构特点:剩余电流断路器和塑壳式断路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完全相同,比较老产品体积缩小了30%。电压范围广,可以100V-240V-440V交流电压范围内通用,能适合于不同电压等级低压网络中使用。短路分断能力高,例如富士HG403B系列可达到AC415V,65kA;三菱NV400-REP系列可达到440V,125kA。此外,三菱HEP和SEP系列产品还具有预报警功能,当故障电流达到预定值50%时,预报警指示灯开始闪烁进行报警,闪烁频率越高,表示事故越严重。预警指示可以告诉监控人员及早采取措施,排除故障,保证供电连续性。

ABB公司S1~S3系列塑壳断路器上拼装RC211、RC212剩余电流脱扣器模块组装成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脱扣器模块宽度与断路器尺寸一样,可以装塑壳断路器后面(垂直式)或侧面(水平式)。最大额定短路分断能力为85kA。剩余电流脱扣器结构为电磁式,不需要任何辅助电源,能50~500V电压正常工作。RC212型还有报警功能,当剩余电流达到预定值50%时,预报警信号灯就会闪烁报警;闪烁频率随剩余电流增加而增加,直至电流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切断电路。

5 结束语

从国内剩余电流保护器发展来看,我国剩余电流保护器从数量上和品种上,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并电网安全保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现主要采用一级总保护,农村电气化实现和信息时代到来,家用电器和家用电脑城乡居民家庭日益普及,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会越来越高。用脉冲型和鉴相鉴幅型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一级总保护,其误动作相对较多,跳闸频繁,动作后停电面大,供电可靠性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借鉴国外漏电保护发展历史和现状,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住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逐渐普及,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形式应逐步由一级总保护向总保护、分支保护与终端保护组成二级保护或三级保护过渡。总保护和分支保护应推广采用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剩余电流断路器,动作电流为100~300mA,动作时间采用延时型,总保护延时时间为0.2~0.3s左右,分支保护延时时间为0.2s左右。终端保护应采用一般型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可采用带过载和短路保护剩余电流断路器,或采用不带过电流保护剩余电流断路器,而另外用小型断路器来提供过载和短路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总保护、分支保护与终端保护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上协调配合,可达到选择性保护要求。分级保护实现将显著减少因保护装置误动作而造成停电次数,把故障停电区域限制最小范围,大大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质量。

剩余电流断路器把检测剩余电流功能和断开主电路功能组合一起,同时还可对线路进行过载和短路保护,可缩小装置体积,降低制造成本,可大大提高电网保护水平。加快分级保护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器产品制造厂和用户应相互配合,积极开发性能可靠、动作时间稳定延时型剩余电流断路器,以满足主干线和分支线保护需要。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制造厂和用户应共同努力,摆脱低价位竞争怪圈,设法提高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改进产品性能,加强对剩余电流断路器运行管理和售后服务,使农村电网技术改造,设备水平和安全水平产生一个质飞跃。

执笔:周积刚王云香

农村电网漏电保护方式及其装置选择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专家组主题报告之三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20年来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对农电安全所取成绩,以及这种保护方式对农村用电可靠性影响。目前农网改造中要解决农电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间矛盾,就必须采用具有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级差相互配合分级保护。分级保护是农村低压电网最佳漏电保护方式。

关键词分级保护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延时型漏电断路器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选择性最佳方案

1 网改前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及漏电保护器使用状况

1.1 保护方式

80年代初期,全国农村每年触电死亡人数均4000人左右,当时降低农村触电死亡人数,曾大力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当时国民经济状况及农村用电量较少,一般均采用一台配电变压器装一只漏电保护器总保护和每条分路出线装一只漏电保护器分路保护。这种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持续使用了近20年,为降低农村触电死亡事故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1.2 使用状况

1998年据我国14个省不完全统计,已经安装各种型号漏电保护器3600余万台,这14个省1994~1998年5年里漏电保护器动作次数为319万次。其中人及动物直接接触而触电动作为28.6万次,占总动作次数8.97%;由线路及用电设备发生漏电保护器动作为269.4万次,占总动作次数84.45%;不明原因动作为21万次,占总动作次数6.58%。

从全国农村实施漏电保护效果上看,也是十分明显,触电死亡人数从1980年4000人下降到1998年167人,尽管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但触电死亡人数却下降了近24倍,这充分证明:我国广大农村安装使用了漏电保护器为农村安全用电减少触电死亡起到了显著作用。

1.3 保护方式存问题

从上述统计数字不难看出,保护器动作319万次中,真正用于触电保护动作次数28.6万次,占8.97%,而非触电保护动作次数共有290.4万次,占91.03%,这种频繁动作,停电范围广影响面大,给农村低压电网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这样动作频繁就是这种漏电保护方式最大缺陷,即缺乏漏电保护动作选择性。

2 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中所出现问题

2.1 原来漏电保护方式造成动作次数多原因

网改工程实施前,尽管全国各农村用电标准化、电气化建设与验收,以及扶贫通电光明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改变了农村用电现状,电网结构并没有彻底改变,10、0.38kV低压电网送电距离严重失调,即10kV∶0.38kV=1∶5(该数字以千米为单位),严重方则为10kV∶0.38kV=1∶7,0.38kV线路供电半径大,有达到3km左右。这样农网结构及漏电保护方式,每

条分路出线将有200~300农户用电,农户家中漏电及私拉乱接又难以管理,农户家中用电就使漏电保护器动作频繁。一些经济发达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矛盾尤为突出,那些方连续供电而放弃了漏电保护,将线路首端漏电保护退出运行,这样就增加了触电伤亡事故。这种漏电保护退出运行与农电安全管理不严及漏电保护组合装置具备自身可以退出运行条件有关。

2.2 网改工程中漏电保护所出现问题

这次网改工程中对原有农网结构作了大调整,采用“小容量多布点”供电方式,农网结构一般为10kV∶0.38kV=1∶2左右,经济较好区0.38kV线路供电半径500m左右,这种配电线路将大幅度降低了线损,并提高了电压质量。但网改送电后为何又引起了供电可靠性较以前差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2.2.1 网改保护方式未作论证带来越级跳闸

农网改造中各省要求对低压电网安装分路首端和末端保护,但对如何实施首末端保护相互配合、选用何种型号漏电保护器等未作论证,仍按80年代方式实施保护,就引起了漏电保护越级跳闸、停电面积大严重弊病。农民花了钱参与网改又要受停电之苦,意见较多。漏电保护选择性动作是十分必要。

2.2.2 网改后低压线路短了但农户家中漏电问题依然存

多年来实践证明:低压线路漏电大主要原因是各农户家中线路和各种家用电器。尽管电网改造采用了“小容量多布点”配电方式,但各农户家中用电状况仍维持原状,真正漏电根子并未根治,原来保护器动作多,网改后仍然要动作,仅仅是原来动作多可以将其退出运行,而现则无法退出运行,就造成了供电可靠性差。

2.2.3 低压配电箱给用电可靠性带来了影响

网改中低压配电箱工作于露天,夏天高温时箱体内温度可达到60℃以上。但箱体中所选用各种低压电器均是按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设计,现它们超标准环境温度下使用运行,由此引起误动也是正常,原来很少跳闸线路也会增加动作次数,这就给供电可靠性同样带来了影响。

2.2.4 漏电保护退出运行自身条件不复存

这次农网改造中所选漏电保护器必须是1995年漏电保护器国标安全认证产品,这种保护器无法退出运行;加上配套交流接触器选用了CJ20型,这种产品结构设计作了彻底改进,合闸线圈铁芯封闭内,无法将漏电保护退出运行。这样正运行低压电网一有故障,保护器就动作切断电源,影响供电可靠性。

2.2.5 网改后发生触电死亡事故严重性

网改结束,低压电网资产权变更,这对漏电保护安全性就显十分重要。一旦保护失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用户要求索赔是个非常严重问题(目前死者家属提出索赔金额为60~200万元不等,并状告供电局),与此同时供电部门各级领导还要花费很大精力和很长时间来处理这种事故,也没有任何人敢将保护器退出运行。

,农网改造时对漏电保护选择性、触电保护安全性和农村供电可靠性必须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3 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中漏电保护方式确定

自推广使用漏电保护器以来,已经有20年历史,全国各乡村农用电量也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几十倍至几百倍,农民对电

依赖性和迫切性很高,确保农电安全前提下,农村供电可靠性就显非常重要。要解决触电保护安全性和农村供电可靠性矛盾,农村低压电网漏电保护方式应脱离原有模式,选用漏电保护具有选择性动作分级保护。

3.1 使用分级保护对供电可靠性分析

从各农网改造规划看,所选用配电变压器容量差异较大,贫困区每户用电量按0.5kVA左右考虑,其配电变压器容量为30~80kVA;而经济发达区则按1.5kVA左右考虑,为此配电变压器容量选用160kVA左右,这些配电变压器分路出线大多是2路或3路。每路出线农户50~100户左右。

农村低压电网如何实施分级保护,应配变容量和分路出线负荷大小来确定。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100kVA以上,有2路或3路低压线路时,其中负荷较大分路出线可以采用三级保护,其余线路采用二级保护;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80kVA及以下时,其2路或3路低压线路则采用二级保护。

分级保护示意图见图1。

图1中Ⅰ分路用电负荷较多,设置三级保护,以缩小事故跳闸停电范围。

图1中Ⅱ分路,负荷较少,设置二级保护。

图1中Ⅰ3、Ⅱ2为末端家用保护器(单机保护),用作直接接触触电保护。

图1中Ⅰ2为Ⅰ分路中支线总保护,用于间接接触触电保护、漏电保护及支线断线落保护,它必须安装自然村总进线上。

图1中Ⅰ1、Ⅱ1为各自分路总保护,用于间接接触触电保护及各自分路漏电保护和断线落保护。

当实施分级保护后,某一处发生漏电故障,供电可靠性G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G= ×100%

式中N——为某一级漏电保护安装漏电保护器数。

3.1.1 不采用分级保护供电可靠性分析

图1中配电变压器有Ⅰ、Ⅱ两路出线,每路出线装1只漏电保护器,N=2,当Ⅰ或Ⅱ有任一处发生漏电故障,可用下式计算:

G= ×100%=50%

这时,该台配电变压器供电可靠性为50%。

某一路出线只装一只漏电保护器,N=1,当该条线路有一处发生漏电故障,其供电可靠性为:

G= ×100%=0

由此可见,当一路出线装1只保护器时,它供电可靠性很差。

3.1.2 采用分级保护对供电可靠性分析

若图1中Ⅰ3各装30只末端家用漏电保护器,Ⅱ2装40只末端家用保护器,N=100,当农户有一处发生漏电故障,对这台配电变压器而言,它供电可靠性为:

G= ×100%=99%

另例Ⅰ线路,N=60,当农户有一处发生漏电故障,该条线路供电可靠性为

G= ×100%=98.33%

又如Ⅱ线路,N=40,当农户有一处发生漏电故障时,该条线路供电可靠性为

G= ×100%=97.5%

从上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级保护方式确保末端家用端漏电保护器长期投运,是农村供电可靠性保障,而用于分级保护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就是大幅度降低室外触电伤亡事故强有力措施。从全国统计数字看,发生室外临时用电、断相落、私拉乱接所引起触电伤亡事故占整个触电伤亡事故70%以上。

3.2 分级保护相互配合

分级保护配合原则:必须有动作时间级差和动作电流级差同时具备,才能确保保护准确动作选择性。

图1中Ⅰ3、Ⅱ2为家用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0mA,保护动作时分断时间Tn≤0.1s

图1中Ⅰ2、Ⅱ1为延时型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60~100mA,漏电保护组合器保护动作时分断时间Tn≤0.3s(含交流接触器释放跳闸时间,二者动作时间级差为0.2s)

图1中Ⅰ1为延时型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00~300mA;漏电保护组合器保护动作时分断时间Tn≤0.5s。

漏电保护组合器:用检测互感器、漏电继电器、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等独立元件分别安装,电气连接组合成漏电保护器,称为漏电保护组合器。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农网改造中,各级保护动作灵敏性,确保触电保护安全性,施工中,照明负荷应尽量均衡安装A、B、C各相上,以确保各相之间对绝缘对称性,减少漏电,使漏电保护器能长期可靠运行。

与此同时,一旦决定采用分级保护方式后,各省首端保护最大漏电动作电流,应20年来保护器实际运行状况,确定一个最大值,其具体原则是:何种阴雨雪天,漏电保护器能长期正常投运,所选用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宁小勿大,以增加农村用电安全性。

4 分级保护延时型漏电保护器选择

4.1 网改中分级保护方案确定

网改中分级保护方案可以是二级保护、三级保护是多级保护。若选用二级保护,它首端保护必须选用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延时动作时间为末端保护动作时间再增加一个动作时间级差,即0.2s;它额定动作电流为末端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2~3倍。网改中选用三级保护方式即可按二级保护相互配合原则,以此类推。

4.2 分级保护中使用延时型漏电保护器选择

网改中选用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可以是延时型漏电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组合而成,也可以选用带短路、过载保护延时型漏电断路器。但哪种型号均应是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合格产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网改造市场。

4.3 用于分级保护漏电保护器最终选择方案

分级保护是农村低压电网最佳漏电保护方式,各省农村低压电网应尽量早日采用这种保护方式,以确保触电保护安全性、

农村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

国民经济发展,不久将来农村低压电网分级保护所采用漏电保护器必须是:

(1) 末端保护具有短路、过载、过压保护家用漏电断路器。

(2) 分级保护具有短路、过载以及多等级延时延时型漏电断路器。

到那时农村中家用电器十分普及、用电量很大但用电却十分安全,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也很好。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0月23日07时29分,网控值班员听见巨响声同时发现盘面柴发电源二103-16断路器跳闸,网控值班员立即前往网控10KV配电室发现浓烟,经检查柴发电源二103-16高压柜后盖已被甩出,柜内已烧黑。2号发电机纵差保护动作,2号发电机组跳闸。07时33分,低频保护动作,甩负荷至第5轮。07时33分41秒,1号、3号机组跳闸,全厂失电。 二、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人员随后调取事故动作报告,发现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时刻,差动电流确实已经远超过了整定值,说明在103-16柜故障时刻发抗组差动回路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平衡电流。与此同时为验证发电机差动回路内一次设备是否有故障,对发电机绕组及其一次母线进行对地及相间绝缘检查,未发现异常。证明发电机等一次设备未发生故障,发抗组保护装臵本身在这次大修期间已经对保护装臵及二次回路连线可靠性及差动极性正确性进行检查均未发现有误之处。差动动作时间和103-16柜发生故障时间基本同时发生,但是就算在故障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大电流对发电机差动回路来说也应该是一个穿越性电流,不应该对发电机差动保护产生影响。随后保护人员调取录波图进行分析,发现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波形严重畸变。经过计算,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与发电机机端B相电流之差正好等于装臵

采样的差流值。 从录波图上可以看出,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畸变,且故障时刻发电机中性点B相电流与发电机机端电流在同一时刻的相位及幅值均不相同,说明故障电流对发电机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和发电机机端电流互感器造成的影响不同。 三、波形畸变分析 1、从录波图上可以看出,B相电流波形开始发生畸变前一刻波形

第三课: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

中国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 1 原理及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有两种组成类型: 一种是在塑壳断路器中加装漏电检测单元, 使之成为漏电保护断路器; 另一种是在小型断路器上配装漏电保护模块组成漏电保护断路器, 根据小型断路器的极数, 可构成单极、两极、三极和四极漏电保护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的过载和短路保护特性与同类断路器相同, 而漏电保护特性取决于漏电检测单元或漏电保护模块。 漏电保护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当发生漏电故障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的矢量和不等于零。是基于事故状态下, 相电流矢量不等于零, 出现一个零序电流,当零序电流达到整定值, 便使脱扣器动作, 切断故障电流达到保护目的。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低压配电系统中相线和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包括金属的设备外壳、敷设管槽等) 、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包括水、暖管和建筑物构架等) 以及大地之间因绝缘损坏引起的电气火灾和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 目前国内低压配电系统IT 系统、TT 系统和TN 系统均具有独立的PE 线,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电流

互感器可包绕相线和中性线, 但不包绕PE 线, 保护器的整定值只需躲开被保护回路的正常对地泄漏电流。由于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在磁路内被抵消, 其动作灵敏度得以大大提高,整定电流可以毫安计。高灵敏度的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 的RCD , 还可用作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后备保护, 若用于手持式, 移动式等电击致死危险大的设备回路上, 对减少人身电击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在不同接地系统中的适用性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IT系统、TT系统和TN 系统。GB 14050 - 1993 对接地系统的型式代号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 —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 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 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 —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和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 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IEC755 规定额定电流为5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 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 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和运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剩余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安装、接线

剩余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安装、接线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错误安装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不当: 一般情况下选保护器的辅助电源都取自被保护电源,因此应该把保护器的辅助电源接在熔断器前边,即电源→保护器→熔断器→用电设备,而不能安装在熔断器的后边。因为一旦熔丝熔断将会使保护器失去电源,发生触电时不能正确动作因而出现触电事故。对于不用辅助电源的保护器就不用考虑了。 (2)保护器零序TA安装位置不对: 配变外壳接地、中性线接地和避雷器接地,三者共接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称为”三位一体”。中性线应先穿过保护器的零序TA后,再和配变外壳接地线、避雷器接地线相连接共同接地。如果中性线接地线和避雷器接地线连接后再穿过保护器的零序TA接地,就有可能在雷电时影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常运行。 2保护器的正确接线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保护器+保护线”保护的方式,经常由于接线错误而造成保护器误动或拒动,造成不良影响,在采用这种保护方式时,只有正确地接线,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效果。 (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在TN系统中采用TN-C方式保护时,中性

线一定要穿过保护器零序TA,而保护线在正常工作时不流过电流,一定不能穿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TA。 (2)不带单相负荷的动力线路,由于是对称负荷,其中性线不应穿过零序TA,采用三相保护器即可。对于单相负荷回路应采用双极保护器,按TN-S或TNC-S方式加保护线。 (3)对于动力、照明混合线路,应选用四极保护器。如果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保护线与N线共用的TN-C系统,则PEN线穿过零序TA,但TA后面的PEN线只起工作N线作用,而不能兼作保护线。 (4)选用保护器后,线路若需要进行重复接地,其接地点只能选在工作N线的输入端,如对于选用三极保护器的动力回路,由于其N线不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TA,所以对重复接地的选择无其它要求。 此外,采用保护器后,人们对其它触电防护措施的重要性认识淡薄了,错误地将保护器作为唯一的安全措施,放松了其它安全措施的实施,如连接保护线或接地线、采用绝缘防护物等。因此,在宣传推广安装保护器的同时还要贯彻有关规程要求,做好安全管理,正确发挥保护器的安全防护作用。

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最终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L题) 参赛编号 赛区河南赛区 组别高职高专组 题目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 2013年9月6日

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L题) 摘要:本设计由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测量装置、漏电保护装置三部分组成。直流稳压电源部分以MOS放大器为基础,构成超低压差稳压器即LDO。功率测量由AT89S52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ADC采样电路、霍尔电流传感器及放大电路组成。漏电保护部分由霍尔电流传感器、差分放大器、比较器、自锁电路组成。各模块均由LDO稳压器供电,连接起来便能实现题目所有功能。 关键字:线性稳压、超低压差; 1. 总体方案设计 1.1 直流稳压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部分采用LDO稳压电路。是一种线性稳压器,使用 在其线性区域内运行的三极管或MOS管,加上基准电压源、反馈环路构成LDO 线性稳压器,可达到很低的压差与很好的线性度。 采用大功率P型MOS管作为LDO的放大器件,可实现输入5.5—25V,输 出5.0V。由于PMOS选用的是F9Z24N,内阻只有50mΩ,所以完全可以实现题 目中的1%的电压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 1.2功率测量电路的设计 输出功率的测量用电压、电流值相乘的方法。电压值经电阻分压,AD采样 即可准确得到。而电流的值比较小、范围比较大,较难测量。所以我们只论述输 出电流的测量方法。 采用霍尔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信号变为电流信号经过放大用ADC0832采样、 单片机计算即可得到输出电流值。 霍尔传感器是利用磁效应的器件无内阻,所以不增加电源内阻,则不影响到 负载调整率。 1.3 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负载电流出、进回路上各加一个小阻值的分流电阻,通过测量两个霍尔传感 器输出电压量间接测得进、出电流。出电流减进电流即为漏电流。再用比较器判 断漏电流是否达到预设值,超出预设值则用继电器切断输入电源。 题目要求漏电保护装置接入20Ω负载时输出电压要≥4.6V和尽量降低漏电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 二、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保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过热或因绕组接触不良造成的过热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反应不出。而瓦斯保护虽然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引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四、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有无损伤、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无因内部故障引起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无异常,瓷质部分是否完整,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回路有无断线接地。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 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1、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如果同时有瓦斯保护动作,即使只报轻瓦斯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前如变压器套管、引线、CT有异常声响及其它故障现

剩余电流断路器

乾龙电器乾龙 Q L L1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指针式漏电断路器) 使用说明书 工厂代码:A006030 产品符合:GB14048.2-2001 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杭州乾龙电器有限公司 HANGZHOU QIANLONG ELECTRONIC DEVICE CO.,LTD

一体式配电剩余电流综合保护装置 ——QLL1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空气断路器为主开关,分断能力大、分断时间准确。 ●一体式配电综合保护,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动作值固定分档可调,操作简易,能适应各地用户、各种 环境,按需设定。 ●电源侧断零(中性线)保护:防止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 性线断线时因三相负荷不平衡而造成相电压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电源侧缺相保护:防止三相电机缺相运行,电机烧坏的现 象。 ●可设控制接口:能进行远距离控制。 ●集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欠压保护、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报警指示、断零线保护、重合闸于一体,特别适应城乡电网各级综合保护。 ●剩余电流动作值档位多,范围大,I△n从50mA到1000mA 设多个档位供用户选择。

1、概述: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市场,来源于用户,来源于农网改造第一线,是本公司近年为适应我国农村安全用电实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使用简便、经济实用,为国内首创。2002年由国家经贸委授予“国家重点产品”证书,2003年由浙江省科协等单位授予“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证书。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即剩余电流综合保护器(以下简称漏电断路器)是集剩余电流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及交流接触器的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漏电断路器。适用于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也可对线路或用电设备的接地故障、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及缺相和断零等进行保护。 2、特点: 2.1功能多不但具有剩余电流、欠压、过电流、短路的保护功能。还有缺相、断零保护以及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显示、动作状态指示等实用功能。 2.2体积小(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空气断路器的组合变为一体式)。缩小了安装位置,简化了接线。具有功能特性选择装置,可按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特作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调节等所需的保护功能。 2.3面板功能及外形、安装尺寸见图1、图2。 1-剩余电流指示2-手动操作手柄3-指示灯Array 4-分闸指示杆5-剩余电流动作值调节 6-功能选择开关7-试验按钮(超限、复位) 8-自动/手动转换旋钮9-安装孔 10-外接复位接线端子11-外接分闸接线端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析(2021年)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 析(2021年)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6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析(2021年)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般应用以零序保护作为接地故障保护,这种方式所检测的电流为零序电流,其保护整定值必须大于N 线和PEN线中流过的三相不平衡电流、谐波电流以及正常泄漏电流之和,其值约数十至数百安。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电击伤亡或接地电弧引起的电气火灾。80年代后,采用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下简称RCD),它所检测的是剩余电流,即被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为此,RCD的整定值,也即其额动作电流IΔn,只需躲开正常泄漏电流值即可,此值以mA计,所以RCD能十分灵敏地切断保护回路的接地故障,还可用作防直接接触电击的后备保护,这在我国多年来对RCD的实际使用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然而,在对RCD的进一

步使用中,还应注意到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就故障电流动作型RCD的使用作如下分析。 2RCD作用的局限性 (1)RCD对接地故障电流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在数10ms的时间内切断以mA计的故障电流,即使接触电压高达220V,高灵敏度的RCD 也能快速切断,使人免遭电击的危险。但RCD只能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接地故障起作用,而不能防止从别处传导来的故障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乙户安装了RCD,而相邻的甲户却是安装了熔断器(RD)来作为保护,若甲户随意将熔丝截面加大,并且使用中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由于故障电流不能使熔丝及时熔断而切断故障,此时故障电压通过PE线传导至乙户的用电设备上,由于RCD不动作,致使乙户存在了引起电击事故的不安全隐患。 (2)在有些场所和设备是不宜装设RCD的,如某些供给数据处理设备的线路,其电流线路上常装有抗干扰的大容量滤波电容器计算得知,当C大于0.22μF时,正常工作的电容电流将超过15mA,额定动作电流IΔn为30mA的RCD可能误动,因其额定不动

高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咼压电机差动保护动作的几种原因 时间:2016/1/30 点击数:526 高压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改造初次投产时会因接线不正确、变比选择不匹配及其他疏漏,引起电机、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便会影响到油气生产。我们在实践中找到了很多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供大家共享。 1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1.1已经投产运行中的电机 已经投产运行的电机当岀现差动保护动作时,大都不是因为接线错误了,而是因为电机、电缆或保护装置岀现了问题。解决办法:对电机差动保护的定值和动作值进行比对,就能大致判断岀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决定先对那些设备进行检查。一般来说,依次对电机、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直阻测试,对差动回路包括电流互感器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有异常,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也可分班同时进行检查。根据我们的经验,主要是电机内部短路、电缆短路特别是有中间接头的地方以及 CT和二次回路的问题。 投产后的电机也会因外界因素或运行方式的改变,造成电机差动保护动作。我单位卫二变电所就出现了这 种问题。卫二变高压622注水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由于给2号主变充电,造成622注水电机差动保护动作。 这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操作却引起了差动保护动作。后经分析、查找、试验,发现差动电流互感器开关侧其 二次线错接在了测量级上,其电机两侧CT的特性不一致。当给 2号35kV主变充电时就会有直流分量和 谐波串到6kV电机保护回路中(具体分析不在这里赘述),造成差流过大(动作值 1.6A左右,动作整定 值1.02A )。更改后,再次启动电机并用钱形电流表(4只表)检测二次回路,其差流正常,保护不再误 动。 2改造或新设备第一次投产时,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由于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是粗心或是对设备了解不够、理解偏差,对电机、保护装置改造后或是新设 备第一次投产试运行时,往往会岀现差动保护动作的现象。下面就介绍我供电服务中心所管辖的变电所岀现过的几种情况。 ⑴郭村变624高压注水电机改造后,几乎每次启动都会出现差动保护动作(动作值 6.2A-7.2A。动作整定 值5.2A )。对装置的参数整定,CT的极性、接线进行反复检查均没问题,电机试验也正常。后来确认, 由于电机距离开关柜较远(1000m ),电机中心点CT的带负载能力不够,从而在电机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6倍)造成差流岀现。测量电动机尾端到开关柜保护装置的接线直阻为 3.5欧,CT带 负载能力为2.2欧。我们从厂家制造了两只专用CT,二次绕组都制成保护级且变比相同,把其副边串接起 来,在不改变变比的情况下,提升了带负载能力。改造后正常。 ⑵郭村变624电机再次改造后,第一次试运行出现了差动速断跳闸,动作值30.2A,动作整定值21.7A。我们对电机、电缆、CT变比、极性及二次回路进行了检查,都没有问题。对差速的动作值与动作整定值进行比对分析,不该是电机差动CT极性接反(相角差180度),接反后其动作值应在 42A以上,更像是差 动回路或一次回路相序不对,其动作电流肯定大于 21.7A,一般小于42A。其动作值与启动电流 258 2015年9月下 的大小成正比,也可以每次启动时,用四只钳形电流表测得数据,再根据余玄定理大致算岀来理想状态下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QLKZ说明书

QLKZ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公司通过ISO9001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QLKZ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使用说明书 1.概述: QLKZ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一种具有智能化数字编程控制电路的最新低压断路器。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630A以下的低压电网。可作为线路的过载、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作为调控各相负载,实施负荷管理等不频繁转换之用。 2.特点: 2.1 采用单片微处理器组成智能化控制电路。主回路额定电流和各相负荷控制电流, 可按需进行调节和设置。 2.2 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设置普通型和负荷控制型两种模式,既可按变压器的大 小按需设定额定电流,又可按需调控用户用电负荷,做到有序用电。 2.3能监测各相负荷,并自动显示额定电流。按“显示”按钮,会依次显示额定电流、 剩余电流、各相实时负载电流、各相负荷控制电流等参数。而且因超限或过载跳闸时能显示超限或过载相的跳闸电流。 2.4该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具有过载短路、缺相欠压、断零(电源侧中性线断开)、 报警等多种保护功能。零序互感器与主机采用航空插头可靠连接,方便用户使用。 2.5停电时,断路器能自动跳闸。停电后来电或缺相欠压恢复正常电压后具有自动复 位合闸功能。 2.6 具有外接控制接口,可进行远距离复位控制和分闸控制。 2.7 设有自动和手动操作转换旋钮,既能自动分合闸亦可手动分合闸。 3、正常工作条件: 3.1 环境温度 -5℃~+40℃ 3.2 相对空气湿度 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空气温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湿度;在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时,该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并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 3.3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与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与补充。IEC755规定额定电流为5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就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与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与运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与性能要求、特性与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就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她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就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与剩余 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光纤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

关于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1、摘要 2014年5月30日晚22:57分,在内蒙杭锦旗源丰生物热电厂,发生两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事故;后经调度同意恢复线路供电,在操作1#主变进行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经检查1#主变没有任何故障,申请调度令再次恢复供电,调度同意并仅限最后一次恢复供电,当又一次次操作1#主变进行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至此,不能正常运行。 2、基本概况及事故发生经过 内蒙杭锦旗源丰生物热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高压侧为35KV系统,两路进线由上级220KV变电站引来,两路进线之间有母联开关,启动备用变压器由Ⅰ段母线供电。由于两路进线在上级变电站为同段母线输送,所以正常运行时母联合环,两台机组并列运行。听当值运行人员讲,5月30日晚22:08分,事故发生之前系统报出过TV断线、零序过压、主变过负荷故障,并且C相系统电压均为零的状况,即刻到35KV配电室巡视,最终发现在Ⅱ段主变出线柜跟前闻见焦糊味。当即汇报调度采取措施,申请调度断开35KV母联开关310,保证Ⅰ段发电机变压器组正常运行。然后意在使Ⅱ段发电机变压器组退出运行,以便检查Ⅱ段主变出线柜焦糊味的来源情况。结果在间隔50分钟后,当晚22:57分左右,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开高低压侧开关,发电机解列.Ⅰ段、Ⅱ段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莫名其秒的同时动作跳闸,1#主变高低压侧开关紧跟着也跳闸,造成全厂停电事故。

上述情况发生后,向调度汇报,申请恢复线路供电,以保厂用系统不失电安全运行。调度要求自行检查故障后在送电,在晚上23:50分,检查出2#主变出线柜C相CT接地烧毁,后向调度汇报并经调度同意恢复了供电。厂用电所带设备运转正常后,计划启动Ⅰ段发电机变压器组,调度同意.在3:49分,操作1#主变冲击合闸时,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同时向调度汇报。在检查1#主变没有任何故障后,申请调度令,恢复杭源一回线供电.调度同意并仅限最后一次恢复供电, 4:52分, 操作1#主变冲击合闸时, 本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再次动作跳闸,11:33分申请调度恢复本厂厂用电系统,经调度同意,在11:39分恢复了厂用电系统. 根据其它运行人员反映,在此次事故之前,也有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事情发生,而且不只一次。并且奇怪的是,在两台机组并列运行时,想让两台机组分段运行。在分断联络开关时,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也会同时动作跳闸,两条线路全部失电。或是正常操作断开一条线路时,也会使另一条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说明光纤差动保护动作非常不可靠,存在着巨大引患. 3、光纤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经过认真检查,2#主变出线柜C相CT接地烧毁(一次对二次及地绝缘为零),B相CT也有严重拉弧现象,C相CT二次侧也有拉弧过的痕迹.A、B、C相CT一次触头螺丝没有紧死,有不同程度的虚接现象。必须重新更换CT.这也说明相关装置报出TV断线、零序过压、主变过负荷故障的原因所在, C相CT接地并存在严重拉弧现象,那么 C相系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

编号:SM-ZD-93060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 确应用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本文重点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及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正确选用分级保护及保护器的动作参数和级差的配合,文中还着重分析了保护器在投运中存在的误接线、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和对策。 在两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选型得到了重视,选用了一批技术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如无油型断路器、节能型变压器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电网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在防止事故、确保安全供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低压供用电系统,同样也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使低压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为确保广大群众的用电安全,广泛地应用了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实践证明,保护器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身电击伤亡事故,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线路绝缘水平的作用,安全用电效果显著。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在低压电网中,安装保护器是防止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范电气火灾中的作用

国家杯?G&I3M *漏电保护聯的女塢和运f 广 中删确燥頗顾L 电气盘 ■ 捡川粗踣闵热劇脚引趣的电吒火灾.a^oii'iiiLL^a 过预也值吋麓駐也 声 光信号报警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0 近年来,我国火灾事故形势严竣,就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其中电气火灾占火灾 总数的25%?30%,占火灾事故原因中首位。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包括电器设备 或导线过 载、电器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而造成温度升高至危险温度,引起设备 本身或周围物体燃烧等,而由于短路引起的事故,达电气火灾事故的 40%。短路 可分为相间短路和单相短路(接地短路),在对北京地区因电气短路引起的火灾事 故分析中,大部分是接地短路起火。接地短路是指相线对大地、接地的金属管道 或架构以及设备的金属外壳的短路。接地短路起火危险大都是因为它的短路电流 比较小,不足以使过流保护(断路器、熔断器)及时动作切断电源,但在短路处可 以产生高温足以引燃近旁可燃物起火。而相间短路的保护齐全,一旦发生短路, 短路电流足以使断路器及时断开,切断故障,所以相对而言,引起火灾的危险小 得多。 通过分析可知接地短路比一般短路的起火危险大得多。接地短路发生的机率也比 一般短路大得多,这一论点不仅见于国外文献,也为我国许多电气火灾事故所证 实。其原因是导线对地绝缘水平总比线间绝缘水平要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有: 房屋装修时,忽视电气线路的布置;| 线路安装不规范、乱拉乱接; I £ 虹T 艺术氤 导线或保护线接触不良; 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设备或导线绝缘老化损伤; 由于气候条件造成的自然泄漏电流过大。 上述这些原因在电气火灾事故的分析中 或安全检查中经常发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娱乐设施、服务场所更为突出。由 此可见防范电气接地短路是防火灾事故的重点。 2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接地短路火灾的有效措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 (最新版)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般简称为保护器,现作为一种有效防止人身电击伤亡事故的措施,已在农村广泛使用和推广。正确理解保护器在配电系统中的作用,对加强低压电网的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要求 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低压电网必须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农村低压电力网基本上采用的是TT系统,即配变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线)接至电气上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连的接地极上。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 (1)电网中的N线不得有重复接地现象,并应保持与相线相同

的良好绝缘。 (2)照明以及其他单相负荷应尽量均匀分配到三相上,并能随负荷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当低压线路为地埋线时,三相长度应尽量接近。 (3)架空线路,应定期做好树木清障工作。 (4)农村生活照明户内线路状况较差,属于农网改造自筹范畴,应积极采取减少线路漏电的措施。 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方式 2.1直接接触保护 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 此类型的保护器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一般动作型(无延时)的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I△n≤30MA. 选取这样的配置,是因为在生理学中,当人体触电后,外来大电流冲击人体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必然受到影响。如果触电电流和通电时间超过某一极限时,心脏的正常搏动就会扰乱,失去泵血功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和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IEC755规定额定电流为5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和运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4942.2—93 低压电路外壳防护等级 GB 2423.4—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 5169.4—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2900.18—92 电工术语低压电路 GB 4027—84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GB 10963—89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断路器 GB 14048.2—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JB 6525—92 电器安装轨 GB 4859—84 电气设备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除本标准补充规定的名词术语外,其余应符合GB/T2900.18中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电流”和“电压”除别有规定外,均为有效值。 3.1.1 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

剩余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安装、接线

剩余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 护器的正确安装、接线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电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 确安装、接线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错误安装 (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不当: 一般情况下选保护器的辅助电源都取自被保护电源,因此应该把保护器的辅助电源接在熔断器前边,即电源T保护器T熔断器T用电设备,而不能安装在熔断器的后边。因为一旦熔丝熔断将会使保护器失去电源,发生触电时不能正确动作因而出现触电事故。对于不用辅助电源的保护器就不用考虑了。 (2)保护器零序TA安装位置不对: 配变外壳接地、中性线接地和避雷器接地,三者共接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称为"三位一体"。中性线应先穿过保护器的零序TA后,再和配变外壳接地线、避雷器接地线相连接共同接地。如果中性线接地线和避雷器接地线连接后再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建筑物内的导线使用年久失修,其绝缘层老化破损。 ●建筑物内导线安装施工不规范,如导线不穿阻燃管,直接埋于墙内或置于桁架上。 ●导线施工质量粗糙,偷工减料,使用钢管穿线时钢管内壁刮伤导线绝缘层。 ●娱乐场所等公共活动场所在进行二次装修时,乱敷电线,致使各种施工遗留缺隐贴近易燃物; ●电气设计不当,包括使用者随意增加负荷,造成导线过负荷而发热,导线绝缘层老化失效。 ●用户内部私拉乱扯线路,架设极不规范。 ●线路受自然条件影响,如导线碰树,大风吹断导线,空气潮湿导致导线绝缘水平下降等。 ●各种人为的破坏造成断线等。 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 导线单相接地故障的现象一部分是显露的,如单相断线、导线搭接接地体。而其中大部分故障现象是隐蔽的,这是因为导线的绝缘层的绝缘电阻不合格,由于绝缘电阻过大产生泄漏电流。在泄漏电流集中流入大地点(接地体)便会发生高热,一旦在流入大地点有易燃物,经高温作用便会产生燃烧。导线的泄漏电流一般为mA级,线路的过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无法动作发挥保护作用。 例如线路因过载使绝缘温度超过允许最高工作温度,绝缘老化加速,使绝缘水平降至规定值以下,如果没有外因触发,短路一般不会发生。如果有外因触发,例如雷电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邻近大功率设备的操作过电压以及变电所高电压侧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等,则在此大幅值过电压冲击下,老化的绝缘将被击穿而燃弧短路。过电压转眼消失,工频短路电弧却能长时间延续,这是因为电弧的高阻抗限制了短路电流,使断路器不能或不及时动作。这类过电压多出现在带电导体与地之间,所以这种短路也多为接地故障。 短路的形成一般有两种,一是由导体间直接接触,短路点往往被熔焊的金属短路,另一种则是上述以电弧为通路的电弧性短路。前者短路电流以若干kA计,金属线芯产生高温以至炽热,绝缘被剧烈氧化而自燃,起火危险甚大,但大短路电流能使断路瞬时动作切断电源,火灾往往得以避免。后者因短路电弧长时间延续,而电弧局部温度可高达3000°~4000℃,容易烤燃附近可燃物质起火,由于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第1期(总第137期) 2007年2月 山 西 电 力 SH A N XI EL ECT RI C P OW ER No 1(Ser 137)F eb 2007 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吕长荣,何润强 (孝义供电支公司,山西孝义 032300) 摘要:针对LBD MT P 2411D 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几种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并逐一给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差动;保护;误动 中图分类号:TM 7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0320(2007)01 0058 02 收稿日期:2006 12 06,修回日期:2006 12 13作者简介:吕长荣(1965 ),男,山西孝义人,1987年毕业于太 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发配电专业,工程师;何润强(1974 ),男,山西孝义人,200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 0 引言 孝义供电支公司现有7个35kV 变电站,全部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城站、石公站、驿马站、楼西站采用的是南京力导公司的DMP 300系列综自保护;西泉站采用的是北京清大高新公司的TH 300系列保护装置;王马站采用的是南京自动化所的NDB200系列保护装置;柱濮站采用的是保定浪拜迪研制开发的LBD M TP 2000系列综自装置。在运行当中,柱濮站遇到一次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现将动作情况分析如下。 1 事故概况 2005年8月19日17时53分,柱濮站2号变差动保护动作。该站有2台主变,1号变容量为5000kVA,2号变容量为6300kVA,35kV 线路两回,分别接于110kV 兑镇变电站和35kV 驿马变电站,10kV 线路5回。事故发生时的运行方式是2号变运行,1号变热备用。当时10kV 出线7648渔湾线速断保护动作,渔湾线开关跳闸。同时,2号主变差动动作,高低压开关跳开,全站失电。 2 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2 1 10kV 出线保护动作行为 10kV 出线渔湾线从保护装置采集到的数据如下。 2005年8月19日17时53分06秒233毫秒,一段动作,A 相故障!t =0 01s,I a =42 55A, I b =0A,I c =3 06A,3I 0=0 03A,U ab =34 43V,U bc =96 79V,U ca =73 88V,3U 0=8 08V,3U 2=59 23V 。 从数据来看,这是一起10kV 线路AB 相间近距离短路引起开关跳闸,属于保护正常动作。后经线路巡检人员对10kV 出线渔湾线进行全线巡视,发现3号杆A 相断线,跌至B 相上。说明保护动作与实际情况一致。 2 2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行为 差动保护装置是LBD M T P T 2411D,投入的是差动速断、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动作时T 2411D 差动装置上所采集的数据如下。 2005年8月19日17时53分06秒237毫秒,差动动作,C 相故障!t =0 0168s,I ccd =3 65A,I acd =2 05A,I ah =36 91A,I al =38 06A,I acd2=0 13A,I bcd =1 37A,I bh =32 92A,I b1=34 21A,I bcd2=0 21A,I ccd =3 65A,I ch =2 19A,I c1=4 96A,I ccd2=0 41A,I azd =37 48A ,I bzd =33 56A ,I czd =3 37A 。 差动保护相关整定定值如下。 差动定值2 6A,制动定值2 6A,比率制动系数0 55,二次谐波系数0 15,差速断定值20 8A 。 从数据来看,C 相差流为3 65A,制动电流3 37A,此时的C 相处于差动动作区,应该差动动作,见图1。 比率制动条件为I zd >制动定值,且I 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