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的艺术风格思考

根雕的艺术风格思考
根雕的艺术风格思考

根雕的艺术风格思考

生活中的枯木断根,似乎是一种丑陋的东西,一旦经过根艺美术家通过形体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就可以转化为艺术品。

一、根雕的历史探源

根雕,则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据考古发现,我们的祖先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隋、唐以后,根雕不

仅在民间普遍流传,同时也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在我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至今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相媲美。四十多年前被毁的苏州饮马桥堍关帝庙内的关帝像,就是用树干带根雕成的。

如今在上海豫园玉华堂内所陈列的根制双椅、玉玲珑麒麟和凤凰等实用品和观赏品,便是明代人所作。《陶庵梦忆》一书,对明代人的根艺创作有着详细记述:“貌若无能,而巧夺天工……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行之盘根错节,以不易刀斧为奇,经手胳冲磨之而逐得重价。”

二、树根的特质比对及创作要点

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一般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如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可搁置一段时间,常有经过一年半载后方能发现意外的收获。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

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但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复杂的根体。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三、根雕的艺术特征探析

曾一度为皇室贵族所垄断的、本属劳动人民创造的根艺,如今回到了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近年来,根雕艺术以其独有的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继承发展和普及我国这一传统的艺术,提高它

应有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具有系统理论的艺术,1985年在北京成立了全国性的根艺研究组织———中国根艺研究会。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古老的根艺已焕发出艺术的青春,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最有特色的艺术品”。

一般工艺品大多是工厂化批量生产,一个模具可以生产个成千上万个相同的作品,因而各家各户的装饰品,难免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而根艺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它那美妙自然的形态是不可能人为去复制的,这正是根艺的难得和获宠之处。因而根艺成了如今人们居家装饰的高贵艺术品。

家居文化节策划方案

家居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一:厚街首届家居文化节活动策划案111】 2012厚街首届家居文化节 策 首次大型家居主题文化节闪耀厚街一个经典家居与文化品位完美整 合的大舞台一轮跨行业整合多种名牌资源的高峰汇一次精英阶层与 家居展销的亲密接触一场以“爱家”为名义的大狂欢 9 内容丰富全面互动 第一章活动背景 厚街全镇共有大小休闲公园、文化广场近130个。2007年、2009 年分别获得“中国会展名镇”、“中国钻石餐饮名镇”称号。而在2010 年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近日发布的首批25处“珠江文化星座”中, 厚街“现代商居文化”名列其中。 今年,厚街镇计划开展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宣传文化活动,突出打造 现代商居文化名镇,进一步树立厚街文化品牌。拟于9月份国际名 家具展期间举办首届“厚街家居文化节”,将商业品牌和文化活动进 行整合,提升厚街文化软实力,最终推动厚街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二章活动目的及意义 4 56 9 活动内容丰富性、广泛性、 一、吉祥物设计: 为了办好厚街首届家居文化节,拟设计一款吉祥物,作为文化节的 形象代言,用于与文化节有关的宣传、推广、展示等活动及纪念品 的开发。 吉祥物名称:佳佳(暂定) 设计:动漫形象结合吉祥物图案,形象拟人化,生动、可爱,亲近 友善,富有情趣,视觉冲击力强,表达东莞人民以热情、积极、开 放的姿态迎接2012厚街首届家居文化节的到来。 二、活动亮点: 1、将文化形象大使、绘画、音乐、摄影、模特、茶艺、体育、红 酒等高品位的文化元素全程融入,听

名曲、赏名画、品名家居、不留痕迹地转借到家居品牌的“经典”内涵,使厚街的家居名品借力上位; 2、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定位为“首届”家居文化节,以后每年举办; 3、在传播中走高雅文化路线,彰显厚街高品质定位,筛选,锁定 社会精英、中产阶级等优质消费群体; 客户来源可从高尔夫俱乐部、车友会、银行的vip客户等高级会所 中产生,并以其会员优惠价购买厚街家具进行联动; 4、社会影响力大; 5、 6、术品等。 第四章活动概况 活动主题: 2012厚街首届家居文化节 活动口号: 家居盛世文耀厚街 活动时间: 2012年9月5-16日 活动地点: 广东国际现代展览中心 展示区位:待定 特邀嘉宾: 省、市政府有关领导、社会重要文化团体及汽车俱乐部、高尔夫会所、银行vip客户、别墅楼盘会所等高端会员 主办单位: 厚街镇政府 合作单位: 汽车俱乐部、高尔夫会所、品牌画廊、茶艺馆、粤剧团、红酒商、 模特经纪、乐队等。 承办单位: 东莞市天雅火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五章活动文化及元素 一、绘画 诗情画意美丽影像纪 1、 100-20090x60 2、现场进行沙画艺术表演视觉享受。

非遗工匠——根雕

非遗工匠——根雕 根雕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工艺起源 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为镇墓兽的这件根雕作品,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纹样,富有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根雕艺术品已达到了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水平。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 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创作工艺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

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 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在制做根艺作品时,根材表皮早已被剥去,韧皮上的纹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逝平。这两种特征不足以说明根雕作品的“人为”与“天成”的成份,根材内部的肌理绺花,却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趋美丽,而这绺花与色调也最能证实其取材的部位,这也恰恰是根材的所有特征最难以仿制的部分。 根雕造型要具备足够的空间体量,完美的体面转换,流畅的曲线过渡。保证轴线的完全观赏面,作品要最大限度的体现“人文之精美”。根雕造型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质 结构,以凿刻的减量加时间将混璞开明物象。作品要独根成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 都可以用来进行根雕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 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 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 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根雕创作的基本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具体 地说,就是对所选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进行巧妙构思。借其形态、纹理、节疤、凹凸、 曲张、窟窿、等然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以多种题材和内容来寻找材料本身的可 用价值,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明确创作思想,大胆地想象,对根 世创作是至关重要。 根雕的制作应强调“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创作什么题材,必须遵守这个原 则。在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部分和根形态尽量融为一全,不露雕琢的痕迹。根雕作品是供人们欣赏或使用的艺术品,一旦开裂或被虫蛀,便会影响它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因此,根材的防裂、防虫的处理就来得十分重要。 防晒处;自然干燥去、蒸煮法、烘干法、浸泡法。在防裂蒸煮时加上适当的漂白粉、六六粉等,可 将里面的虫菌杀死。用经过防裂、防虫、防霉变处理的材料制作的作品,一般不会出现干裂、变形、 虫蛀、腐烂、变色的现象。干剥:氢放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使表皮变软,然后再用以上工具肃,比 较省时、省力。许多根艺家都用自己的去皮方法,只要不损坏或少损坏木质,制作者不心拘泥于以上 方法。有时根据创作需要可不去皮或保留一部分表皮,加以利用。剔朽,主要是把藏污纳垢的朽烂部 分剔掉,目的在于除去根上的污垢和隐藏的虫菌,增加材质的洁净和美感。更多文章请见大自然养生博客

建瓯的历史文化

建瓯的历史文化 芝城之母--练氏夫人 芝城告诉我们,母爱是孕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再造生命,延续人类。 唐天祜年间(904~907),章仔钧撰“时论三策”献给闽王王审知,得到王的赏识,任为西北行营招讨使,配给步兵5000人,屯守浦城西岩山.有一次,唐将卢某托言借路经过山下,到时却忽然擂鼓攻打营垒,包围营盘.章派边镐、王建封两名校兵往建州求援,两校兵因雨延误时间,按军法应当处斩。练夫人出面劝阻说:“形势危急,正是用人之时,怎好杀壮士?”于是,仔钧释放了两名校兵。后来,边镐和王建封投靠南唐。 南唐保大一年(943),闽国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次年,福州朱文进杀王延曦,自立为闽王。不久,王氏旧部又杀朱文进,迎王延政入福州为闽王,改殷国为闽国,国都仍设在建州。此时南唐乘王延政入福州之机,派兵进攻建州。以大将查文微为元帅,命王建封为先锋、边镐接应,并下令城破之日要将建州百姓杀尽。王、边二将听说章仔钧死后、练氏夫人迁居建州。此时建州危在旦夕,当设法保全昔日恩人生命财产安全。遂备金银财帛、解甲步行到练氏夫人家拜谢,并授白旗告夫人曰:“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现唐兵将屠灭建州百姓,请植旗于门为号,当保全之。”夫人尽还金帛和白旗曰:“建州城中居民六、七万人,只有极少数是你们的敌人,郡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我家愿与城俱亡,不愿独生。”二将闻言,深受感动,遂令收回白旗,并告全城居民以植杨柳为记,当可保全。夫人令子孙家人连夜遍告州民。第二天,南唐大军进城,家家门前遍插杨柳,兵卒均不敢犯。结果只杀了36个将士,并在城外大州放了一把火,报称“火烧一大州,杀了36条街人”。全城百姓安然无恙。建州人民感念练氏夫人全城大德,在夫人辞世后,破城治不许建墓禁例,将练氏夫人墓建于州署后衙(今工人文化宫前),并题碑曰“全城众母”。每届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遍插杨柳,以志纪念,至今千年,不少人仍保留这一习俗。1990年,建瓯人民又在原墓址附近新铸练氏夫人铜像一座,并刻大理石碑记其传略。 建瓯饮食--吉阳四宝 吉阳镇土层肥厚,加上丰富的降水、适宜的光照和优越的热量条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小气候,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建泽泻、水蕹菜、仙人草被评为中国最优农产品,和建莲子一起被誉为“吉阳四宝”,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 说起“吉阳四宝”,她还与吉阳玉溪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曾经轰动整个古建州且颇具传奇色彩的闽北第一寿星——葛应忠。葛老著有《清初建州大事记》一书,详细记述了其亲身所见所闻之事,内容包括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期间的灾异、兵灾、匪患、天灾、人祸等。葛老的传奇人生,也许鲜有人知,但是他的长寿却是乡邻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说来奇怪,他活了118岁,他的父亲活了108岁,玉溪村的百岁老人也很常见,这是为什么呢?据说他之所以能活这么久,就与他食用四宝有关。

根雕茶几的制作方法

根雕茶几的制作方法 所谓根雕茶几,就是利用老树根或树桩的形体,经过系列工艺程序后制作加工成具有装饰效果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茶几,也有人称为根雕茶桌、根雕茶台。其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树根的自然造型,发挥人的智慧,变废为宝,做成集实用、装饰、收藏价值于一体的特殊艺术产品,供喝茶时用,可以说每件产品都是唯一的。随着茶文化的迅猛发展,根雕茶座以其独特的魅力,集实用、艺术、欣赏、收藏于一体,深得名界名人雅士的喜爱,是收藏界的新宠。 一、根雕茶文化 好的根雕茶座是淡泊优雅的山水墨画,是激越典丽的唐诗宋词,是天人合一的道家修行,是参禅顿悟的佛门要义,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大自然的心灵感悟和美学概括。选用千年古树根的茶桌泡茶,配以精巧的茶杯,配套根雕凳子,根雕靠背椅,置上古雅的紫砂壶,在自然精致的环境中,把茶闻香,回味人生,把茶性发挥到淋漓尽致。使人能品出"茶味人生",品味出忘我和归真,品出虚怀若谷,才思泉涌。品出神定气清,怡然自得,天地大同。达到"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 二、根雕茶几的特点 1.取材的特殊性,珍贵性。一般均是上百年至上千年珍贵的树根,上等的树种。 2.天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融根艺与木雕之所长。 3.唯一性,每件作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 4.无法合成,仿冒性。 5.大自然的精华,天地间之灵物。 三、根雕茶几材料 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古人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擅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代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 福建根雕茶几原料以老杉木、樟木为主,缅甸黄金樟、红豆杉、鸡翅木、花梨木、酸枝木等目前开始大量广泛应用在根雕茶几的制作中。普通根雕茶几茶桌的材料为闽北老杉木、杉木瘤、江西樟木为多。比较上档次的有楠木、鸡翅木、花梨木、黄金樟木等。档次开始往中高档发展。 四、根雕茶几的制做过程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材。创作的根材,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挑选。二是从市场上选购。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

巴东县文化赶集暨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3)

巴东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业兴县、开放包容”发展战略,全面完成“文化巴东、富裕巴东、智慧巴东、美丽巴东、幸福巴东”的建设任务,弘扬和传承巴东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发现和推介本土优秀文艺人才,促进巴东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繁荣,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主题突出、文旅结合、节俭高效、安全有序”的原则,特制定巴东县文化旅游赶集暨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浪漫七夕〃文化相约 二、活动时间 2016年8月8日-10日(8月9日为农历七夕节) 三、活动地点 巴东城区(民族文化公园、巴东县体育场、宣传文化中心、东圣九州国际大酒店)及各旅游景区 四、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巴东县文体新广局、巴东县民宗局、巴东县旅游局、巴东县商务局、巴东县农业局、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 协办单位:巴东县文化艺术联合会、巴东广播电视台、长江巴东网、巴东县文化馆、巴东县博物馆、巴东县非遗传承展演中心、巴东幺妹文化演艺公司等

五、活动内容 巴东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包括开幕式、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七夕文化喜乐会、茶歌茶舞茶艺展演、特色美食大赛、闭幕式六大主体活动版块。活动期间,配套举办传统技艺展示、摄影书法美术奇石根雕作品展览、旅游景区考察等系列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文化旅游及商务活动氛围。 (一)开幕式 时间:8月8日上午 地点:巴东县体育场 内容:开幕式包括方队入场式、领导致辞、文艺演出、传统技艺展示和摄影书法美术奇石根雕作品展览5项内容。其中:方队入场仪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组织各乡镇民俗表演方队进行入场表演;文艺演出以近年来我县文艺工作者创编的精品节目为主,同时演出首届文化艺术节期间涌现的部分优秀文艺节目,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幕式当天,在民族文化公园同时举办传统技艺展示和摄影书法美术奇石根雕作品展览,选择性展示土家族“九佬”(劁猪佬、补锅佬、钓鱼佬、打枪佬、挑脚佬、杀猪佬、磨刀佬、修脚佬、剃头佬)和“十八匠”(金银铜铁锡石木雕画泥弹篾机织瓦棕染漆)手艺,以及有关秘境巴东的诗词、书法、摄影、美术、奇石、根雕作品,供观众参观体验。 主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办:县文体新广局、县民宗局、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非遗展演中心、县文联各协会、巴东幺妹文化演艺公司 (二)民族民间文艺展演 1、民间歌舞展演

国际匠心节策划方案

“国际匠心节” 策 划 方 案 安义达(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目录 一、策划前言 (1) 二、目的意义 (1) 三、概念定义 (2) 四、活动概述 (2) (一)活动时间 (2) (二)活动地点 (2) (三)活动内容 (2) (四)活动对象 (2) 五、活动板块及内容策划 (3) (一)中国手艺文化国际论坛 (3) (二)国际手艺大赛 (4) (三)国际手艺展览会 (5) (四)手艺人万人笑脸墙 (8) 六、盈利模式 (8) 七、宣传推广 (9) 八、效益分析 (10)

一、策划前言 按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侯马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目标,以传承和创新优秀的“工匠精神”为主线,依托自身优势,聚合优势资源,打造了国内首家集产品展示、工艺演示、创意设计、旅游体验、技术研发、定单销售、培训教育、“互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手艺小镇。 目前,中国手艺小镇的建设处于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以基于中国手艺小镇“九大活动”的建设重点,策划举办以手艺文化为主题的会展、赛事、节庆、演艺、公益、国际交流等类系列活动,从而增强手艺小镇人气互动、产业带动、消费拉动和政策推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旅游功能提升,促进中国手艺小镇业态繁荣、健康发展。 二、目的意义 为积极推进中国手艺小镇的建设,遵循传承和创新优秀的“工匠精神”主线,追求手艺人“匠心”品质,厚植工匠文化,同时响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特在山西省侯马市策划举行“国际匠心节”。通过双边、多边渠道,邀请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手艺人齐聚侯马,组织传统手艺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开展国际交流,举办

幼儿园大班艺术:树根的艺术

大班艺术:树根的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2、体会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智慧,提高环保艺术和创新 艺术。 3、大胆尝试变废为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根雕制作视频、幼儿用书《树根的艺术》、幼儿收集的枯树枝、树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胶布、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的神奇魅力。 ——出示根雕制作视频中未制作前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它像什么? ——播放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艺人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师:小朋友,一根普通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教师小结:这门神奇的艺术叫根雕,是用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根据它原来的形状,经过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的作品。

二、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出示根雕图片,请幼儿欣赏。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觉得它们美吗?美在 哪? ——这些聪明的艺人能把丑陋的、奇怪的、没用的树根变成美丽的艺术品。小朋友可以怎样向艺人学习呢? ——师:根雕艺术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艺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可以学习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把废旧物品善加利用,变废为宝哦。 三、集体创作,尝试变废为宝。 ——师:由于树根比较难收集,所以,我们用收集的树叶、树枝和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请你想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变成一个新的作品呢?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与其他幼儿不同的作品,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幼儿相互介绍。 ——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说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活动应变 可根据幼儿的能力确定创作的方式是集体创作还是个人创

如何制作根雕艺术作品

如何制作根雕艺术作品 一、树根的材料选择 根雕艺术取材广泛,作品表达方式有几种:一是根艺造形艺术;二是根艺雕刻艺术,我们通常称为根雕艺术。 广大业余爱好者应根据获得不同的树根材料的形状、特征进行创作。我国的资源辽阔,只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挖掘多年生树根、木质坚硬的树根,通过构思、创作就是一件好的根艺作品。在选择时应多注意根盘缠绕或多枝杈的根为主或表面由于多年风化而形成的空洞为佳。这些多年老根大多数由于人们每年采伐,上部主枝不能正常发育,而根部逐步生长而形成的根杈体形,这些被采集后,适合于根雕创作。有些多年生长在石体中的树根具有盘根缠绕的形状,便于造型或根雕工艺品的制作。根艺爱好者应根据树根的形状进行修整,通过构思、处理,一件根雕作品展现在案头。现将选材品种、修整、去皮、工具等前道工艺简单介绍,共大家参考。 1、根材的选择。根材的选择比较广泛,多数采用硬质杂树型木质,凡木质坚硬,不易开裂的树种都可以制作,如榆树、檀树、枣树、黄杨之类等坚硬的树种。这些都必须在山中采集,或者在山区农家采购,根艺爱好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2、修整。根材被选择后脑中必须有一定的概念,该树根能否制作什么样的造型或雕刻,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首道工序先作简单的修整,但不易随便去除枝杈,给造型创作带来人为的遗憾。 (1)首先去除基本没有作用的部分 (2)根据构思将树根大致形象表达出来,部分太长的杈根去除掉一截,使摆在案头平稳 3、去皮方法:树根去皮有多种方法如浸泡去皮法和刀具切削法。浸泡去皮法,不会造成木质纹理的破坏,而切削方法容易伤害木质纹理。

(1)浸泡去除法:将树根浸泡在容器内,用重块压住树根使树杈不露出水面,浸泡时间大约10-15天为宜,视树根根皮厚薄的程度而定,多观察。待树根表层腐烂后,采用小锒头轻轻打击使表层皮自然脱落,这种方法不损坏纹理。另一种方法是浸泡后待晒干,使表面一层皮自动起壳,用刀轻轻撬起,外层皮就自然剥离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皮质较厚的树种。 (2)刀具切削法:一般情况下待木质干燥后,采用刀具削去表面皮层,但速度较慢且容易破坏木质纹理,在操作过程中手感要轻,避免损伤纹理。 4、树根干燥方法:树根采集后必须待干燥后方可制作,便于修整、打磨,所以在干燥过程中宜阴干为主,树根不宜在太阳中爆晒,则会造成树根开裂影响质量。如果希望根艺能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可采用草木灰熏烤的方法进行处理。方法:(1)将草烧尽后,利用草灰余热将树根埋入灰中进行熏烤,待干燥后取出剥去表面皮层。去皮后内表层为灰黑色,经表面处理上色后使作品古色古香形似古董。 5、根艺雕刻工具:(1)采集工具:锯、斧头、锹、榔头等。(2)刃具:平面刀、斜角刀、圆凿、半圆凿等。(3)磨砂工具:什锦锉、半圆锉、砂纸等。 二、根艺作品的构思 根艺作品造型艺术,此种艺术比较抽象,讲究的是“形和势”巧妙地结合起来。根艺雕刻艺术,注重的是“形和神”,形是形状,神为神韵,应根据树根的题材而定。因此,一件完美的根艺作品,必须注重构思技巧。 根艺作品的构思不要求急求成,要反复地进行观察、多琢磨,待构思成熟后再动刀、动锯也不迟,否则无法弥补人为的损坏。 1、根艺造型 根艺造型是利用大自然采集回来的根系,通过构思、剪切、修整、和组合的工艺过程,巧妙地运用天然的根源,不作大面积的有意雕刻,保持原有自然形状,达到某人物、动物、物品挂件或书法等造型,让人欣尝后确实感到“形势”别真。如图示2《蛇》通过头部的修饰,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福州木雕的艺术流派与艺术特色

福州木雕的艺术流派与艺术特色 福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倚山面海,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因拥有精美绝伦的高山石雕和福州木雕而蜚声中外。 福州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名家辈出。它舆全国各地木雕血脉相承。互相影响,是从民间家具、建筑、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福州是福建木雕业的主要发样地,与浙江省的东阳、广东省的潮州并列为中国木雕的三大产区。福州木雕以圆雕为主,盔甲与老翁类产品名冠华夏,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福州牙雕厂和福州木雕厂的木雕质量名列全国第一、二名。 ■福州木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中国木雕,年代悠远,始终伴随着历史的步伐,默默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大至殿堂楼阁,小至案几陈设,都有木雕深沉的痕迹。古人“断木为杵”、“伐木殺兽”、“剥木以战”的记载,是人类最初的木雕雏形,也是简草的木雕制品,可以说福州木雕与全国各地木雕一样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福州地区潮湿闷热,木材易腐,木雕远不及石刻、陶器、漆器那样易于保存与流传,所以远古的福州木雕制品很难发现。 位于福州城内庆城路的闽王祠,是后人为记念闽王王审知的功绩,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所建,大殿为木构主体建筑,二层八角形,分离三节,上节为八组城廓,中节为八组人物,下节为八组静物。二十四组都是木雕,线条清晰、镂刻精细,充分体现了当时福州木雕的艺术风格。 福州屏山华林寺大殿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物,现存大殿的主要梁架与斗拱等还是初建时的原物,其雕镂和彩绘,古色古香,十分精美。 坐落于福州古城中心的“三坊七巷”,是我国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自唐末形成至今已一千多年,现尚存明、清两代古建筑268座,被建筑界喻为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的传统格局,坊巷纵横,大墙大院,流暢的曲线山墙,舒展的门罩排堵,富有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民居的特色。许多民居门窗漏花的木刻,采用透雕榫接而成,不仅工艺精细,而且图案花饰丰富。木穿斗构架的插斗、重柱与月梁等也多饰以雕刻,花草山水、人物鸟兽,都精雕细刻,格调古雅,是福州木雕的精萃。 福州木雕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是福州文明史的见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淀。 ■福州木雕的艺术流派与艺术特色 明末清初,福州木雕从佛像与建筑雕刻分支而出,发展室内陈列欣赏品的雕刻,相继出现了柯传灿、柯传钟、俞连科、柯世仁、柯庆元、陈天赐、陈道灿、陈良丰、王清清、陈瑞年、柯经煊等出类拔萃的雕刻高手。清末民初,艺人集居的象园、大板、雁塔的木雕艺术,形成了三支作品特征不同的流派。 象园流派,人物动态逼真,讲究面部神韵,衣纹柔软,有凤吹水面波纹之感。动物类品种丰富,人物面具更是独此一家。象园派系的后起一代,能吸收现代雕塑艺术的精华,讲求人体结构比例,构思巧妙,手法清新,造型简练;出现了阮宝光、俞运斌、林友舜、柯依斌、阮文光、林学善等著名艺人。阮宝光创作的《弘一法师》,作品结构严谨,型体浑朴,神态超然,令人回味。俞运斌创作的《干手观音》、林友舜创作的《东方朔偷桃》、柯依斌创作的《牧童牛》、阮文光创作的《天女散花》,林学善创作的根雕《达摩》等都各具特色,深受好评。

“根雕”的设计灵感

"根雕"的发展史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避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清明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在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根雕艺术的地区差别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根艺发展的早期,各地的根艺作品就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这些作品风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 根雕艺术的派别 <一>根材的不同。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的差异,使各地自然植物的品种和大小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取材有着千差万别,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地区差异使得各地人们的性格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的观点和情趣都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现在我国主要的根艺派别有:北京根艺、上海根艺、福建根艺、吉林根艺、浙江根艺、湖北根艺、安微根艺、云南根艺等。 根艺创作过程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材: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二>构思: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些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三>加工:构思明确后,就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枝叉剪掉或锯掉,然后在去掉树皮,用沙纸把根材打磨光滑。注意,要把锯口打磨光滑。

根雕艺术概述

根雕艺术概述

根雕艺术概述 根的艺术,俗称根雕,简称根艺。即人利用根的自然美,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艺术。 根艺的基本特征是,奇巧结合,天人同构。根材是天然生成的,并不十全十美,或凸凹疤节,或扭曲迂回,或残缺洞窟……。然而,在人的审美视野里,越发显示出残而不废、缺而不亏、雅而不俗的特色。正是这种奇异局限的、似与不似的物态,给人提供了一个巧籍天然的创作空间,使每一件作品在世界上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造型,倍受人们青睐。 根艺,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文化历史的不断进步,逐步萌生发展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存最早的根艺品,应是战国时代的“辟邪”。1982年湖北江陵一号楚墓出土的“辟邪”和几年后荆门二号楚墓相继出土的“角形器”,这两件根艺品的出土,不仅印证了其历史的悠远,更佐证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发展和制作工艺的完美。 有文字说,根艺始于战国,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根的艺术在历史上,由于人们的审美理念、艺术创作的自由化程度,以及社会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创作面是很窄小的,特别是理论方面的记载很是少见,根艺作品除少数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品赏之外,人民大众与之无缘。正如著名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说:“根艺的历史,虽则久远,但在旧社会里,认识这门艺术的并不很多。” 根雕艺术的真正掘起,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全国性的根雕热,根雕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象山花烂漫,竞相开放在祖国大地。

善长;有的则以质朴、写实为主等。大体说,以江浙为代表的南方的创作,多以手头精巧、工艺细腻面世;北方的硬杂木多,以粗犷豪放之状居多。创作风格虽各人、各地、各异,但最常见的还是具象形、意象形、抽象形三种。具象形,无疑是有较为明显的形象,使人一看便知是什么。比如,动物、人物、山水、花鸟等。这类作品,目前在市场上看好,因为它最容易被人民大众接受;意象形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有以形传神,意在形外之感;抽象形的则无具体形象,其意蕴完全靠观赏者领悟、想象。一时读不懂的,则依命题作导游,像红楼梦中曲径通幽一样,慢慢品之,余味深长。 初学者,多习惯于找具象形的根材。其实,这样的材料是十分少见的。不管什么样的材体,只要蕴藏着形式美的形状,便都具备创作的属性。 此外根雕艺术就型别、体积、实用、书法、观赏等方面还有多种分类。但不管哪一种风格、类别,其共同之处都是以根为载体的,都必须遵从“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原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根艺的创作程序而创作,即选材、去污、脱皮、除虫,依形度势,联想、立意、构图、确立主题、三雕七磨、上漆打蜡(有的作者或作品忌用此道工序)、蹭擦抛光、配座、命题等。 根艺创作技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缺非易事。同一件材体放在不同作者的面前,创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里不仅会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技巧,更能显示出作者文化素养的功底。有作者说,制作出好的作品,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奇特的根材,丰厚的文化功底,精湛的创作技巧。我颇为赞同。 奇特的根材,需要寻奇觅美。根雕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发现的艺术。有人说,有了奇特的根材,便是成功的一半。此话不无道理。但发现并不是运气和拾趣,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只有丰富生活经验积累的人,具有敏锐艺术审美眼光的人,才更多有缘遇之。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丰厚的文化功底,指的是面对杂乱纷繁,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材体,从联想、

根雕制作过程

根雕艺术制作过程 根材的干燥 根艺作品在制作前,为避免根材变色、变形、腐朽和开裂,需将湿度较大的根材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这是制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根材的干燥方法,大体上分为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两种。 人工干燥办法很多,如火烤法、蒸气烘干法、水煮法、电热烘干法、炉烘干法以及物理辐射烘干法等等。特别是业余作者因受家庭条件限制,为了使根材干燥适度,尽快达到制作要求,一般都采用水煮法,并且可与根材除皮同时进行,它适用于可放入容器内的小型根材。水煮的时间大约5小时左右。经过水煮的根材,不仅得到了干燥,同时也能去掉表皮,有助于杀菌灭虫。采用烘干法,可在地面上挖一个1.5米深的坑,坑内放5厘米厚的锯末木屑,并用火点燃,让锯末形成“死火”(不能成明火燃烧),再将根材搭在距离锯末“死火”约9厘米高处的坑沿上,码成网状,根材上遮盖一层湿苫布或湿苇度。当坑内锯末木屑“死火”燃烧热气上升,烘烧根材约2小时之后,揭开遮盖物将根材翻动后再烘,经过几次检查和翻动,直到根材被烘烤均匀为止。在烘烤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根材被烤坏或起火。这种办法适合较大型根材的干燥。 自然干燥法,是将根材放置在露天或仓库,以及温室、地道、走廊、车棚或墙后等处,在大气中进行干燥。应防止雨淋和日晒,一般都放置到背阴通风处,空气要流通,但又不能使空气流通过于剧烈。干燥过速,容易使根材出现裂纹和变形。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自然干燥的时间要根据根材干湿程度而异。总之,自然干燥是根艺作者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简易的方法,只要把寻觅来的根材放在通风阴凉处,让其慢慢地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根材的去皮 根材在制作时,为了满足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有的需要除皮,将根材的的自然纹理、色泽和质感显露出来,以增强作品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1.根皮的特点 由于根材的种类不同,根皮的构造也各异。一般根皮可分为内皮和外皮两部分。内皮位于根皮的内层,是细胞有生长机能的部分。根艺作者从根材皮的厚度、质地、内皮构造和根皮内层表面的木射线情况,可看出黄柏椤、桂皮栎等根皮较厚,松木、云杉等根皮较薄;落叶松根皮质地较脆弱,红松根皮则呈纵向条沟状或凹点状,木荷则呈棕色、白色相间的蓝麻点状等等。有的根木表面平滑,如白兰、木荷等;有的根木表面是凹凸的槽棱,如元木、梨木等;有的表面呈现波状起伏,如白克木等。在去皮时应注意识别观察根皮的外皮颜色、开裂情况与形态、剥落类型与结构等特征。 2.根材去皮方法 根材在自然干燥前去皮,其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人采用水泡法,使根皮膨胀后脱离木质。有些树种的根材一般水泡2~10天后,用刀除去外皮,再水泡一天后用钢丝刷在水中刷洗,直到完全将皮除净为止,再放到背阴处晾干即可。在福州地区,有人采取腐烂法去皮。将根木放在活水中或埋在泥土中4~6个月,可使根皮腐烂,并能防止裂纹、虫蛀。浸泡时要注间翻动检查。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根皮腐烂到可以脱落为止。湿皮去掉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即可。一定要注意不可在阳光下曝晒。阴干后的根材纹理清晰,木质色彩美观。还有人采取火烧法去皮,

根雕工艺

根雕工艺品系列主要分类 根雕工艺是我国的国粹,全国南北根雕工艺从业者颇多,专业的,业余的,爱好的。作品各有特色,风格各有不同。 但还是可以进行一定的归类: 大类主要分:根雕家具,根雕茶具,根雕文具,根雕灯具、根雕装饰,根雕艺术品等, 细分则根据不同的功能特点来定, 一、根雕家具: 1、根雕平桌, 2、根雕果盘, 3、根雕沙发(包括其他椅子), 4、根雕衣架 5、根雕屏风 二、根雕茶具: 1、根雕茶几 2、根雕茶盘 三、根雕灯具: 1、根雕台灯、 2、根雕壁灯、 3、根雕立灯, 4、根雕挂灯 四、根雕文具: 1、根雕笔筒, 2、根雕笔架, 3、根雕笔插, 4、根雕书架, 5、根雕笔挂 五、根雕装饰: 1、根雕花架、 2、根雕花瓶, 3、根雕花篮, 4、根雕字画, 5、其他摆件, 六、其他根雕: 1、根雕手杖, 2、根雕烟灰缸, 3、根雕果盘

七、根雕艺术品: 按大小:1、大型根艺收藏品,2、中型根艺收藏品,3、小型根艺收藏品 按艺术风格:1、形象根雕艺术品,2、抽象根雕艺术品。3、意象根雕艺术品 其他可能还有小部分没有在归类里,但主流根雕工艺品基本已经归类在此,可以给根雕爱好者,从业者一个参考。 根雕艺术是利用自然界的根材进行创造美的艺术,其主要手法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开拓一种天人合一的形象与意境。其创作过程和步骤分为: 〈一〉选材: 根的选材非常关键,好的根部材料将可能被雕塑成一件上好的根雕艺术作品。根的选材主要是从跟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时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创作出更多赋予自然生命的根雕艺术。 〈二〉构思 根雕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此基础

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根雕

活动目标 1、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2、体会根雕艺人“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的智慧,提高环保艺术和创新艺术。 3、大胆尝试变废为宝,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根雕制作视频、幼儿用书《树根的艺术》、幼儿收集的枯树枝、树叶、废旧物品、剪刀、胶水、胶布、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的神奇魅力。 出示根雕制作视频中未制作前的图片,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它像什 么? 播放根雕制作视频,感受根雕艺人将树根“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师:小朋友,一根普通的树根,在艺术家的手里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 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呢? 教师小结:这门神奇的艺术叫根雕,是用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 根等)根据它原来的形状,经过加工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 形象的作品。 二、欣赏根雕作品,感受根雕艺术之美。 出示根雕图片,请幼儿欣赏。 这些作品都是用什么做的?你觉得它们美吗?美在哪? 这些聪明的艺人能把丑陋的、奇怪的、没用的树根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小朋友可以怎样向艺人学习呢? 师:根雕艺术源于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艺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小朋友可以学习 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把废旧物品善加利用,变废为宝哦。三、集体创作,尝试变废为宝。 师:由于树根比较难收集,所以,我们用收集的树叶、树枝和废旧物 品进行手工制作,请你想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组合,变成一个新的作品呢?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与其他幼儿不同的作品,并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幼儿相互介绍,并说说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制作过程。 区角活动 美工区:投放树枝、树叶、废旧物品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科学区:投放根雕原型与作品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根雕图片,张贴在主题墙内,供幼儿欣赏。家园共育 1、有根雕藏品的家庭,可以引导幼儿欣赏。 2、家长可以带幼儿去欣赏一些民间根雕艺人的根雕作品,开拓视野。随机教育

制作根雕教材内容

平方子中心小学 《根艺》课程实施纲要 一、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二、课程类型:必修类 三、课程介绍: 我校校本课程《根艺》一书,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简单易学,把艺术教学带进课堂,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学习根雕制作与加工的知识、陶冶情操,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有效地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本课程在我校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利用学生团队活动时间上课,每周1课时,由专业教师任教。 四、课程开发的目的(背景分析) 我乡地处山区,山场资源丰富,能够因地制宜,学生对于根雕很有兴趣。它能运用其形象特点、丰富的联想等因素来展示艺术形象,并通过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多年的实践活动证明,如果把艺术教学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老师教讲,学生听,不但很难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其情感内涵,加深对艺术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所以我校提倡“艺术进课堂”,把根艺教学与实践操作、作品欣赏、学生评价等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整个教育的教学效果。又考虑到根雕艺术简单易学,学生自身投入又不高,因此开发了《根艺》这门校本课程。 五、课程开发原则 《根艺》课程开发遵循“立足本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注重课堂实效”的原则。作为首次尝试的这一校本课程,我们把目标制定的十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做到“量身定做”,选取教材简单易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制作技能、审美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程目标 总目标:激发学生对本项课程的学习兴趣,发展动手操作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亲历生活的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制作和加工,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通过小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对雕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 3、了解根雕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根艺发展历史。

阳春根雕雅石艺术

我的故乡阳春 阳春根雕雅石艺术 阳春的根雕雅石艺术源远流长。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形态各异的雅石,2万多人从事根雕雅石活动,先后参加省、阳江市、全国或国际大型展览230多次,获奖609个。凭借根雕雅石文化艺术的雄厚实力,阳春最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春的根雕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得益于一批根雕爱好者辛勤汗水的浇灌。廖正炎、张英祥、邹基友、刘文枢、黎新恺、王建容等成为根雕艺术的佼佼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根艺作品在爱好者的培育下有了新的突破,廖正炎的根艺书法和刘文枢的根书、根画问世,更增添了根艺新颖的品类。1988年廖正炎的根书、根艺品参加珠海民魁陶艺根艺展览;1991年参加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的“中华百绝”展出,他的根艺作品响誉羊城,轰动海内外;1991年,廖正炎、张英祥等8人的根雕展览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媒体大力宣传,这次展览为今后根雕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4月,廖正炎、张英祥、邹基友、刘文枢等4人选送48件根书、雅石作品,组团赴广州参加“首届广东省雅石根艺珍品展览会”暨“广东省盆景协会雅石根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参展,阳春的根艺雅石在省内业界引起极大反响,推动了根石文化的健康发展。1994年12月,我市成立了“阳春市根书雅石协会”。近年来,协会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根艺雅石队伍不断壮大,现有会员150多人,从事根石活动人员达2万多人。如今,根艺雅石成为颇具特色的强项品牌产品,销量遍及全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

近年来,协会会员和根石爱好者积极选送作品参加国际或全国各地举办的博览会,每年参加展览达20多人,获奖600余个。其中国际级106个,国家级196个,金牌总数106个,国际特别金奖2个。阳春的根雕雅石艺术誉满神州,被行家称为“全国根艺大户”,根艺书法被誉为“华夏一绝”、“天下一绝”。阳春孔雀石被誉为“南国明珠”和“中华瑰宝”。1998年2月被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根雕雅石艺术)之乡”荣誉称号;1994年4月和2003年12月分别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全国石文化事业先进单位”、“中国孔雀石之乡”称号。 阳春主要雅石资源有:孔雀石、黄蜡石、彩蜡石、青石等。根雕呢是一种艺术,它是利用各种乔木、灌木及竹、藤等废根为原料进行适当的修整或雕琢而成。 阳春的根雕雅石主要集中在两条街,一是阳春的一中奇石街,二是阳春东湖的求知路。此外在阳春公路局首层还有一家较大型的神州奇石馆。 一中奇石街和东湖求知路,摆卖根雕雅石的商铺共有百余家,配座店铺十余家。主要经营阳春产孔雀石、蜡石还有其他全国各地石种。 一中奇石街大概于2001年形成规模,为更多外地石商、石友所熟悉。“孔雀石博物馆”、“乐石苑”、“允石轩”、“醉石斋”、“孔雀石屋”等都值得一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