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

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
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

论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哲学思想

刘邦凡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金岳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翻译要意味并进,“翻译”需要哲学。而他的翻译哲学思想主要包括:翻译的方法是非唯主,翻译的本质是官能对外物(语言和文化)的非唯主呈现,翻译的过程是语言间的实证与分析。

关键词:金岳霖,翻译思想,翻译哲学思想,《知识论》。

一、翻译与翻译哲学

关于“翻译”的定义,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不同的翻译家都有对“翻译”定义或内涵的不同理解与把握,这是由翻译的复杂性与外物性所决定的。尽管翻译理论中有很多关于翻译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大多是语言学及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从文化、语言翻译角度去理解的,较少看到从哲学的角度去把握,也较少看到哲学工作者(尤其是哲学家们)考虑这个问题。贺麟先生很早就给“翻译”下了明确定义,他:“从哲学上讲,所谓翻译又是什么意思呢?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 )与原本(text )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nication ),这种活动包含了理解、解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translation ),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翻译”概念事实上是包含三个外延,一是通常所说的不同语言间所进行的语言翻译行为、过程或结果;二是同一语言内,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所造成的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符号之间的转译和理解;三是同一语言内的不同语言符号单位之间的解释与沟通。同时,这三种翻译还有人为的和机器的区别,不过我们认为一切诸如以电脑为手段的机器翻译都最终是受人的操纵的,因此我们撇开机器翻译而只管人为的翻译了。

第一种“翻译”可以称之为“语言翻译”(translation ),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翻译”,通常我们所说的“翻译”也就指这种“翻译”。第二种“翻译”可称之为“释义翻译”,简称“释义”(comprehension ),第三种“翻译”可称之为“注释翻译”,简称“注释”(annotation n)。“语言翻译”比较于“释义”与“注释”,对人、对物(包括对语言)的要求要高得多,“释义”与“注释”只是“语言翻译”的一个侧面、一个环节、一个层次,解决了“翻译”的问题,“释义”与“注释”的诸多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因此,我们所谓的“翻译”通常就只是指“语言翻译”。

“什么是翻译哲学”(Translation Philosophy )?翻译哲学实则应是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范畴,它是翻译的过程(步骤)、技巧(技术)、方法、方式(模式)、环节(层次)、原理(原则)、价值、本质、心理、道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所谓一般性的总的看法。它离不开人们的抽象与概括,总是人们对翻译实践的具体分析的结果。离开人对翻译的分析无所谓对翻译的一般的总的看法,一切翻译理论与翻译观点,都以对翻译进行分析作为原初的动力。同时,所谓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翻译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体指导于翻译本身,而往往是那些就事论事的翻译观点却总是对类似的事(翻译)奏效的。因此,翻译哲学是一个非本体论体系,它在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之间。它应该被定义为:关于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的一般的看法。这表明,翻译哲学有两个层次的研究对象,一是翻译,二是翻译理论。

前者是翻译哲学的直接对象,形成对翻译的直观的实证的哲学认识(分析),后者是翻译哲学的间接对象,形成对翻译的总体的理论性的哲学认识(分析)。我们也不完全排除对翻译及其理论形成一些总的一般的看法即翻译观,我们只是说总体的、一般的翻译观或者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翻译观不仅仅才是翻译哲学所要得出的结果。而其它的东西(对翻译和翻译理论精深的分析)也是翻译哲学所结出的“果实”,而且,我们认为结出这样的“果实”更为重要更为必要,是翻译哲学的首要任务。另外,翻译哲学不应是呆板的对其研究对象的静态描述,而更应是对其研究对象的动态分析。对于直接对象(翻译)而言更应是动态分析,对于间接对象(翻译理论)或许静态描述(分析)的成份要多一些。当然,翻译哲学的主体手段是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的结合。由此,翻译哲学不是简单的“翻译加上哲学”,诚然翻译活动需要哲学思考,翻译实践、翻译研究需要哲学指导,翻译教学需要哲学为方法为工具,但这都不能叫做“翻译哲学”,因为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究其本质只是思考者操持某种哲学理论去评价翻译及其理论而已。例如,从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认识翻译的过程、功能与本质等,固然这些内容或许可以发展升华为翻译哲学的内容,但这不可能成为主要内容,翻译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就事论事,在于对翻译、对翻译理论作实证的直观分析。

二、金岳霖的翻译思想

我们曾经以金先生所著《知识论》使用或引用英文为例,从中得出金先生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翻译要意味并进

语言翻译应该意味并进,即使不能完全译出“味”来,译出部分的“味”也是必要的。他所讲的“味”就是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思想及情感,这样的情感通过元语言的转换或诠释,使掌握元语言的人能心领神会。但事实上,这并不容易做到,金先生在《知识论》通过中英文对译的大量事例对此作了阐述。例如,( 1 )中国人心目中的“麒麟”,其意念与非洲的动物“ giraffe ”所表示的含义大不相同,尽管这二者在英汉互译时成对等词,但把“麒麟”译成“ giraffe ”其“味”未能完全溢发(386 — 387 ,指《知识论》一书中第386 — 387 页,下同);(2 )“ I love you ”与“我爱你”在其各用寄托的情感上,也不完全相等(827 );( 3 )“英国人看见rose 和中国人看见玫瑰大不相同”,把中国的“玫瑰”译为英国的“ rose ”,也不尽准确,中国人的“玫瑰”蕴涵丰富情感及思想,并非“ rose ”能传达的(282 );(4 )有些“在意义上相当的字不能引起相当的意味”,“大江东去”中的“大江”虽然可以译成“big river ”或“ great river ”,但“大江”所寄托的情感却难让英美人去感受到。中文的“子曰”与英文“ and The lord said ”也有类似的道理(281 — 283 )。当然,君、皇帝、太太、哥哥与rule 、emperor 、wife 、elder brother 的情况也是一样的(283 )。语言是各种情感的寄托,这使得两种语言的对译,译意容易,译味难。译意只需另一种表达,译味则需要“化”;( 5 )对于文字本身,持不同的母语的人也有不同的情感,“中国人对于…父子'两字所有的情感,决不是英美人对于… father and son '这几个字所有的”,反过来,英语中的Father 和Son 所蕴涵的宗教意义也是汉语…父子'所没有的(800 );(6 )中国人已无“君”,英国人还有“ king ”,美国人从来没有。到中国来留学的英美学生即使认得汉语词“耶稣圣诞节”,但他们对于“耶稣圣诞节”这几个字和对于“ Christmas ”这个英文词所产生或寄托的情意是大不相同的(80 );(7 )至于“道”与“ logos ”(817 ),兰花的“兰”与orchid ,“空谷”与“ empty valley ”(824 ),不论是在文字本身或字型上,还是在文字意义上,前者所寄托的情感的意味深长远非后者所能表达的;(8 )“句子底综合的意味”更非一般的翻译所能传达的,把“大江流日夜”所引起的“思古幽情”传达于英语中的困难,与把“ That

which we call a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既是玫瑰,取与他名亦芳香)这样一句情感丰富的英文译成汉语所遇到的困难,是同一的(810 )。

金先生认为在意味不可兼得的时候,应偏重于意。众所周知,对于起源与形成过程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而言,完全对等意义(还不包括上文所说情景意义)的字、词、句实在是不多。因此,即使只注重“意”,翻译也不见得很成功。尤其是在金岳霖先生撰写《知识论》的时代,汉语或中文欧化或西化的程度还不高,一些近代专业术语在汉语中或不存在或在社会生活中未被广泛使用。

2. “翻译”需要哲学

为什么《知识论》要直接使用或引用很多英文语词或句子,除了语言翻译方面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金先生对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哲学认识,就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就在于他主张心物并重又着重于物的新实证主义观,就在于他基于哲学来理解翻译。

《知识论》的英文使用是金先生表达思想、阐明哲理的需要。一方面从知识论自身思想角度去着想,既然知识论是以“知识的理”为对象,其目的是求得知识理的通,性的真,借用不同语言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某一思想或观念;另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去思索,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样型和凭借去展现,而且语言就是思想,就是意义的付与和情感的寄托,要理解某些非母语的词或句,从非唯主的观点去看,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这种非母语的语言去理解、去把握、去领会。

金先生在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的时候有个突出特点,就是贯穿着反对“唯主方式”的鲜明的立场。他说,“我们在这里所谈的主要潮流底出发方式——无论只承认此时地官觉内容或同时兼有主观的官觉者——就是本章所说的主观的或一时一地底官觉现象出发方式。我们简单地叫这方式为唯主方式。……这方式有本书所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非唯主'几个字表示相反的出发方式或相反的思想。”他不主张以“唯主方式”为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而需要用“非唯主”的方式为出发点。他以“有外物”为前提,肯定“有独立存在的外物”,反对形形色色用主观去吞并客观的唯主学说。对于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英文是外物,但是存在的;同样,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汉语是外物,但也是存在的。不论是把英语作元语言去分析、研究中文,还是使用汉语作元语言去剖析研究英语,若都以“唯主方式”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就不可能达到金先生所说的“符合”。金先生的“符合”,其基本精神是:主观的认识必须受客观实在的制约,必须符合客观实在,力求达到“其底客观性、独立性、超越性”(918 )。金先生在坚持外物独立存在的同时,又主张“所与是客观的呈现”,他称“官觉内容”为“呈现”。他论述道,所与面两方面的位置,它是内容,同时也是对象,对内容而言,它是呈现,就对象而言,它是具有对象性的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内容和对象在正觉底所与上合一”。他进一步说,所与作为内容来说,它是随官能活动而来,随官能活动而去的,就所与是外物说,它是独立于官能活动而存在的。我强调所与的呈现是“客观”的,是同种正常的官觉者都能得到的“类观”。它没有受某某特殊官能个体私给的影响。但不同的官能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一个外物常常得不到同一的呈现,尽管这样的不同一也是符合自然律的。之所以如此,对于语言翻译这件事,就不易或不能达到“客观的呈现”,如果强加给某些英文以“呈现”,就不见得是“客观”的。“ and The lord said ”对中国人是外物,强加它一个“子曰”,并不是“所与的客观呈现”,“ Free will is the will that will is itself ”对中国人肯定也是外物,如硬塞给它一个“呈现”:自由愿望就是愿望使愿望本身得到自由。这只能是一个盲人摸象般的

主观呈现。那么外物是不是不可认识呢? 金先生曾坦言说: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尽管他在书中倡导的观点或思想实际上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某些哲学传统的继承,但他的哲学没有为“上帝”的存在留下地盘,他的思想中没有任何“上帝”的影子。《知识论》中,他承认“外物”是存在的,不过“外物”有“在内”与“在外”之分,并且“内外有别”,“在内”是“自然”的,“在外”是“本然”的,总的来讲,“外物”是可知的。何以能知? 他没有继续阐述。根据他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追求“何以能知”的本身就是“何以能知”,“何以能知”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这过程就达到了“何以能知”;同时,要对外物有所知,去知其外物的过程和结论本身就都是对外物的知。要官能并领会英文“ and The lord said ”,不仅所求得的“客观呈现”是知,而且何以能知其“客观呈现”也是知,二者的结合就是“何以能知”。

三、金岳霖的翻译哲学思想

1. 翻译的方法论:翻译的方法是非唯主的。

作为语言的词与句,既是意义的再现(体载),亦是“情感上的寄托”。即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如果翻译从唯主的方式出发,注定是要失败的,即是说站在自己的语言(母语)的角度,站在自己固有的思想的立场上去翻译另一种非母语的语言,必定不能成功。如英文“ That which we call a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一句,如果单以汉语去思索这句英文是不能领会此句英文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与情感的,要深刻领会此句英文,只有跳出自己唯主的框框,从英语言的情感和观念去揣测和把握。他又指出:如果站在非唯主的知识论立场上,对象语言就是外物,外物虽可以认识,但外物是客观的呈现,“要使认识(主观)与客观结合,是不容易的,因此散文(包括小说)翻译有相当困难,哲学上的东西更不易翻译,至于诗差不多不能翻译。”一种语言的词与句是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不同时空无数个体的思想的付与和情感的寄托,要使两种语言的思想和情感得以相互对应和相互沟通,金先生认为:必须以思想去思想(翻译),以思想作为翻译的前提。这里所谓的思想是指独立于翻译者之外的为翻译者所官觉(知觉)的对象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不是翻译者唯主的思想。总而言之,金岳霖先生倡导的翻译观就是:从非唯主的方式出发,站在对象语言的思想立场上去翻译对象语言,力求达到“意味兼得”。

2. 翻译的本质论:官能对外物(语言和文化)的非唯主呈现

金先生所谓的外物,就是非唯主的共同的、独立存在的、有本来的形色状态的、各有其同一性的客观参与。也就是说,外物必有以下四个特征才成其为金先生所要求的外物:( 1 )外物必须是非唯主的、共同的东西。只有非唯主的共同的东西才是“公”的东西(62 );( 2 )外物是独立存在的而不依靠观察者的官觉而存在的;( 3 )外物有它的形色状态,而它底形色状态是本来有的,不是官觉者所赋予的(63 — 64 );(4 )每一个外物都各有其在时间底绵延上的同一性(64)。外物无论如何地变,一件东西是该件东西的时候,成其为一件东西。一个外物之所以成其为这一个外物,而不是成其为那一个外物,就在于这一件东西、这一个外物有区别于其它任一件东西、任一个外物的特殊属性或保持同一的性质。同时,在金先生看来,外物总是相对于官能的。相对于官觉者的“官能活动不必有外在关系,但是有外在的关系”(159 ),这样的“ 外在的关系” 就是“ 客观的呈现”。

金先生尽管没有给出“ 翻译” 的直接语句定义,但从《知识论》中对“ 翻译”的理解看,金先生的“翻译”包含以下内涵: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间的文字意义转换,而

且还有语言情感的转换;翻译是力求意味兼得的语言逻辑分析的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相互综合的活动,在意味不兼得时应偏重于义;翻译活动只局限于一部分语言文字的转换(translating)领域。事实上,金先生的观点也可理解为:翻译是外物与译者之间所进行的、非唯主的沟通,即,翻译是外物(语言和文化)参与其间的译者非唯主的活动。

根据金先生的思想,可以从哲学角度的给“翻译”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译者与对象符合(对象语言)之间所作的元符号(元语言)释文(comprehension )、注释(annotation )、解读(explanation )和领会(understanding ),是心物交织的客观活动。由此,翻译不是仅仅局限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行为;语言对于译者都有外物与主体(译者思想与心灵)沟通的成份,母语对于译者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把握与理解,母语中许多东西或成份也是译者未必知晓的,相对于译者是外物,至于外语相对于译者的外物成份那更多了;翻译当然不仅仅是将非母语翻译解释为母语,在本质上是将一种符号理解、改变为另一种符号,因此是对象符号(被翻译的符号)与元符号(用于翻译的符号即工具符号)之间活动;翻译涉及“外物”,尽管也有主体(心智与思想)的参与,有时也有直觉、顿悟与灵感,但总不可能随意的杜撰与臆想,是非要考虑对象符号的一切社会、文化、学科等内涵的,因此翻译不可能完全是主观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活动;翻译又非要译者的心灵与智慧参与不可的,翻译是带有较浓主观性的活动。

3.翻译的过程论:语言间的实证与分析

金先生在谈论翻译时,突出地认为:语言文字是外物,翻译是外物间的实证与分析,外物非参与语言活动(包括翻译活动)不可。

在金先生看来,语言文字必然有以下特性:(1)语言是交通工具。“语言本来是有交通性的,不然不成其为语言”(222)。“ 交通是可以办到的” (222),但也必须承认有不能交通的情感或思想。(2)语言文字是“ 社会的收容与应付工具”(225)。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性即决定了语言文字的社会性,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以语言文字去弥补记忆的不足决定了语言文字必然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收容与应付工具。(3)语言文字是客观的所与(外物)、也是“ 官觉底所与” (223)。语言文字是客观的所与与官觉中的呈现的结合,客观的所与与官觉中的呈现是语言文字成其为语言文字的必要条件;官觉中的呈现必然以官觉所与为前提,而官觉所与反过来又必然涉及语言文字的样式与凭借。(4)语言的外物性。对于语言文字自身而言,也被寄托了社会、文化、民族等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以不容易察觉的形式附加在语言文字上。

由于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有金先生所认为的以上四大特性,决定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必然有以下特性:(1 )翻译首先要注重原作义理的了解、意义的把握。“意一言多、意是根本”是翻译的哲学基础。(2 )翻译有“译意”和“译味”之区别,“翻译”的完美价值在于意味兼得,即完整地转达原作的意义与被寄托的情感等因素。“译意只要求达求信”、“译味也有达也有信的问题”(813 )。前者只是一种技术困难,总可以实现,而后者“不但是意义而且是意味”,“译味也许要重新创作”(813 )。因此,译味不一定能实现。( 3 )语言文字是客观所与、是外物,又是官觉者的所与和官觉的呈现,这决定了翻译活动是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外物)间的转换或交通,同时翻译又是非要官觉者参与不可的,所以翻译又是与官觉者的所与和官觉的呈现极为关联的,翻译(除了“命题”的翻译)或多或少都有创造或创新的成份,所谓的“直译”是不可取的(827 )。( 4 )翻译的必要条件是“正觉底所与”(812 ),客观的官觉是掌握语言文字的必要条件,翻译过程的最初是要得到文字的意

义,文字的意义“总是要从正觉方面所得共同的所与(引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们底共同的所与)才能得到。两种不同语言文字中的字底相等,最初总不是由语言文字看出来的,而是他们同样地指示某种官觉呈现。这种官觉呈现与语言文字的及语言文字被寄托的客观所与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 金岳霖 . 知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2. 贺麟 . 论翻译[J] ,今日评论,1940 (4 )(贺麟,论翻译[C]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年。)。

3. 刘邦凡,杨炳钧 . 论《知识论》的英文用语及翻译哲学思想[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 (6 )14-19 。

作者简介:刘邦凡(1967 —),重庆涪陵人,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逻辑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精)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

翻译哲学

“翻译哲学”这个概念是近年才出现的,准确地说,是黄忠廉①先生在1998年第1期《外语研究》上首问“什么是翻译哲学”而开始的。当然,对翻译活动的哲学思考是更早一些的:稍远一点,约半个世纪前,先后有艾思奇(1937②)、贺麟(1940③)、陈康(1942④)、朱光潜(1944⑤)、金岳霖(1948⑥/1983)等数位哲学家对翻译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哲学思辨;近十年,柯飞(1987⑦/1996⑧)、孙致礼(1996⑨)、但冰洁(1996[10])、阎德胜(1997[11])、刘邦凡(1998[12])、杨炳钧(1998[12])等人都对翻译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哲学思考。但总的来讲,尽管半个世纪前关于翻译的哲学思考就已引起几位哲学泰斗的重视,可“翻译哲学”并没有形成气候。近年来,对翻译进行过哲学思考的几人还都是搞语言研究的,足见,“翻译哲学”还是“小菜一碟”,没有引起哲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因 此,数十年前哲学家倡导并身体力行对翻译的哲学认识,足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当然,搞语言的人(包括搞翻译的人)对翻译搞哲学认识并不是没有长处的,事实上,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先见之明的,单就他们对语言及语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熟悉程度而言就是如此。搞哲学的人去研究翻译哲学,其重大的长处(对比于纯粹只从事过语言及语言翻译的人)就在于他们多一些哲学的技巧与思辨。因此,搞语言的人与搞哲学的人联合起来,(如果有一些既搞语言,尤其是搞语言翻译的,又搞哲学的人,那另当别论),才是振兴翻译哲学研究的最佳选择。 五十年前哲学家们对翻译的哲学思辨并没有产生持久的回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恐怕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学术转移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近几年来,语言翻译界的人士回忆起翻译哲学来,原因也不外三点:一是改革开发的深入使学术研究掀起对以往学术成果的回忆与再现,产生新一轮的学术转移;二是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语言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的哲学认识的必然;三是西方语言哲学在国内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为翻译的哲学认识提供直接的借鉴。总之,翻译哲学不是泊来品,而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货。而这地道的中国货也必须要“卖”出去、走出国门的。因为只有“卖”了出去,才能让外国人认识它,才能使“翻译哲学”走向世界,才能使“翻译哲学国际化”。要把这个地道的中国货“卖”出去,首先要取一个洋名,不要让外国人来个先“注册”。我们取的名是Translation-philosophy(简称Trans-philosophy),而不是Philosophy of Translation。因为,我们主张,翻译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需要研究翻译的意义(价值)、真理、必然性、可能性、社会性、文化性等一般性质;需要形成关于翻译的一般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哲学的意义与功能,有助于哲学问题解决。同时我们也主张,翻译哲学也是一内容提要:“翻译哲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学术新概念,围绕这一概念本文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讨论,给出:翻译哲学就是关于翻译、翻译理论的精深分析及其总和的一般的看法。翻译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译者思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翻译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确立译者思维与文本、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理论探讨个方法论和认识论,具有深刻的方法功能,要研究翻译的实际运用过程,对翻译在言语活动和语言实践的作用与性质作实际的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精深的分析就是哲学)。弄清翻译的意义(价值)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用正确的语言去实现翻译,以免除由于误用语言而造成翻译失败及其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无休止的争论。另外,我们还主张,翻译哲学不仅仅针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活动,而且针对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时代或地域而不得不进行的翻译工作,例如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与通用汉语的转译,以及同一语言或符合系统的不同形式之间所作的解释(interpretation)或翻译工作,例如把三段论的AAA式变成一个含具体语言的推理形式,又如通常语言中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即”等等语句都属于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翻译问题。 二 尽管如此,我们在谈论“翻译哲学”时,首先是把它作为哲学来论的。什么是哲学呢?这是我们必须表明的态度。事实上,凡属搞哲学的人都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有些人(而且历

中国翻译理论

严复,中国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 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 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 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⑴关于“直译与意译”; ⑵关于“信与顺”; ⑶关于“形似与神似”.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 ,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 ,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 ,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中国翻译家

中国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几本的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中)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于翻译的观点是:翻泽是再现原义的信息而不是保留原文的结构;对等不是同一;对等是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没有完全的对等,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文体成 分居次。(英)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译出语和译入语的差异,更要考虑作为文化载体的两种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它们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具有独一性和 特殊性,从而形成了像“中国结和美国梦”这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Sapir和Whof曾讲到:“语言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对一些褒贬色彩的词在翻译上存在差异,例如Aggressive这个单词,美国人一般来形容某个人具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而中国人则常常来形容某个人好斗和挑衅;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还能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中国人把龙看成是吉祥的神物,认为龙游伟大的力量,因此龙就成为了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然而美国人则认为龙使喷火的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代表。所以“亚洲四小龙”不可以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而应该符合美国人的风俗习惯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中国文化沉稳,美国文化奔放:中国文化含蓄感性,美国文化直率理性。中国人注重精神,美国人重在务实。中国人重在“天人合一”,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美国文化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张扬。美国文化是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够避免文化冲突,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我们进行广告翻译的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 而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而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及其隐含的民族心理。 三、直抒胸臆与委婉表达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介讲课稿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 介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介 金岳霖是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金岳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金岳霖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金岳霖先生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先生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金岳霖先生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他深入研究了逻辑哲学,并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先生认为,“各种学问都有它自己的系统”,“既为系统,就不能离开逻辑”。就是说,各门学问要系统化,都必须运用逻辑工具。哲学这个学问也不例外,如果要精确化和系统化,也必须完善和发展逻辑工具。金岳霖先生本人的哲学就以细密的逻辑分析见

长,他的著作具有精深分析和严密论证的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严谨学风。 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他认为,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论道》是金岳霖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最完备,最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书中以道,式,能为基本范畴,采用逻辑学书写形式,每一条都是一个逻辑命题,通过纯逻辑的推演建构出独特的本体论。这本书的问世使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方法论上的革命,在重感悟而轻逻辑的中国文化圈中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充分体现了金岳霖中西合璧的著述风格,他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高概念“道”将“式”、“能”统括起来,成为他的哲学的“最上的概念”,“最高的境界”。书中大量采用无极、太极、理、势、体、用、几、数等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并有意使用很多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但赋予新解。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在其中,一方面有个别事物的变动生灭,另一方面有普遍共相的关联。认识主体通过他的认识活动就可获得许多关于本然世界的意念、概念、意思和命题。认识主体同时又应用他已获得的意念、概念、意

作文-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导语: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概述 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 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 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 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 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 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 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 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 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 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 的、中心的、本原的,而 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 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 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在场(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略:异延(difference),播撒(dissemination)、踪迹(trace)、替补(substitution)等概念。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的意义。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简言之,翻译便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时,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有将近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初期。 中国古代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古代的佛经翻译阶段,中国早在公元初期就开始了翻译活动。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中国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产生于东汉,盛于唐,延续至宋。佛经翻译经历了由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的过程,期间出现了译主、证义、笔录、参议等多职场的译场。隋至唐朝中叶是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被世人誉为“四大译师”.玄奘不仅译出了75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向外国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但随着晚唐以后佛教在印度的逐渐衰落,我国在宋末以后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在长期的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门创建了口译笔译相结合的集体翻译。之后就是科技文献翻译阶段和文学翻译阶段。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期间,是欧洲国家逐步建立近代科学体系的时期。期间,西方殖民主义大国的耶稣会教士打着“科学传教”和“儒教合一”两面大旗,携带科学书籍进入了封闭多年的中国大地,从而在我国引发了一个翻译高潮。在鸦片战争至四五运动这段期间,最著名的是翻译家严复。他翻译了《天演论》以及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对20世纪的翻译作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还有马建忠,梁启超等人都对翻译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帷幕开启。林纾是中国大规模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1900年,他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第一部中译洋小说。林纾的译文采用口述加笔译的方法,是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倍感亲切。林纾的数量之巨,译作之广,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记录。 五四运动是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作为新文化棋手的鲁迅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鲁迅在30多年的时间里,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作品,鲁迅主张直译,译文要尽量忠于原文,以信为主,以顺为辅。茅盾也是很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了论译者的三个条件,翻译文学的人一定要是研究文学的人,一定要是了解新思想的人,一定要是有创作才能的人。陈西莹的论形式,意似,神似三境界,他认为,译者在译书前,不应自己先下定下一个标准,而是以原文的标准为标准,所以译文学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信。 虽然说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是传递原文内容,但是在传递过程中,意者对原语文化的认同、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翻译的目的等方面都决定了意者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翻译。几千年以来,意者们一直在争论到底该采用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最好的翻译方法。有时信达雅三标准是很难兼顾的,我们要考虑读者群体,考虑翻译时涉及的文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译者本身的素质等等,不过有争论才有进步,我相信翻译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一百多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闽县(今)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

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他一生共翻译了英、美、法、俄、日、德、西班牙、比利时、娜威、瑞士、希腊等国小说180余部,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大小仲马、狄更斯、易卜生、司各特、雨果等众多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他翻译的小说在当时的读者中曾产生了极大的形响,是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学到中国的第一人。“译才并世数严、林”,林纤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是与严复齐名的人物。鲁迅小时候就是林纤译作的一个极为热心的读者。郭沫若在《我的幼年》中说:林琴南译的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也是我最爱好的一种读物。”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就深受林纤译

《论道》中金岳霖哲学中的“能”与“式”

摘要:金岳霖试图用西方的逻辑方式建立起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中体西用”的观点,而是重新用西方哲学的视角来解决中国文化或者哲学遇到的问题。他有别于冯友兰的“接着讲”而是从源流“重新讲”,重新定义新的认识方式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体系,为人们重新确立获得知识的方法与思考的方式。 关键词:《论道》;能与式;逻辑;道 金岳霖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所以,他的哲学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逻辑和科学的道理,说明知识的必然性。在《论道》中,他通过道、式――能、共相与殊相、理与势、无极、太极等一系列范畴,建立了本体论哲学体系。他的本体论的核心就是逻辑、科学的必然性。 他坚持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基础,同时作为他对知识必然性论证的起点。他将这一切归于“道”,但这个道不再仅仅是作为传统文化中万物起始的解释,而是更多的作为逻辑论证与思辨方式的阐述,因此金岳霖是“借中国之体,讲西方之式”。金岳霖在“道”中注入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中国思想中的道,也许相差很远.如果相差很远,则我在这本书里的用字方法就是普通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方法” 本体论哲学的主旨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自身。它区别现象和真实的存在,它要在形形色色的现象中去寻找永恒的真实的存在,以便现象世界的存在找出理由和根据。在《论道》中金岳霖认为本体有两类,一为式,一为能,它们是最基本的分析成分。式、能之有是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相反,任何别的东西的形式和存在都离不开它们。任何个别事物都是由式、能综合而成,所以个别事物不是单一的本体。 他认为对于普遍问题休谟却没有足够的认识,他认为一切经验来源于印象,印象形成观念,这是客观单一的反映。金岳霖认为这缺乏普遍性,这种知识不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也不符合知识的必然性。 金岳霖认为“能”是个别事物,是质料“根本非任何相底成分”。“式”是“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能动的、有数量限制的“能”遵循现实原则出入于“可能”,导出了具体、个体等慨念,进而形成有规律,有秩序的现实世界。 金岳霖认为,能是不具备任何性质或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材料”。任何一特殊的事物不仅仅只是一大堆的共相、殊相堆积而成,共相,殊相表现在具体的个别事物中为性质、为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以特殊的个体,只要我们用抽象的方法,把它具有的共相、殊相或性质、关系抽掉,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能”。能虽是形成万物的材料,它却不是万物。所以如此者,是因为仅有能还不足构成万事万物,能必须与式或可能结合才能形成万事万物。能没有任何性质,它没有个体事物所具有的在时空中存在与否的问题,但它却是实在的。 从能自身不足以构成万事万物、不能作为万事万物形成和存在的唯一的、最终的根据而言,能不同于历史上唯物哲学的物质或物质元素。因此金岳霖这里虽然肯定了能作为万事万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是他企图为传统经验性的中国哲学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他认为经验性的思维体系正是中国科学滞后的原因。而为知识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为理性打开一扇合理的大门,这一切都必须从传统的认识基础开始 能与式。 对于“式”,金岳霖认为式是“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可能是容纳能的框架。可能是实在,是非心非物的,它是实在的共相,具有普遍性。金岳霖这里的“式“同亚里士多德作为动力因、目的因的形式有相同之处。但金岳霖的式不仅仅是作为事物本质的含义,他认为形式是质料的框架,也就是式包含能,同时式也是一种逻辑和必然的。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相对性的质料与形式,金岳霖的式则为纯形式、纯质料。 金岳霖与亚里士多德关于“能与式”的不同认识,不仅只是单一的相对与绝对的区别,

翻译美学视角下《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天净沙·秋思》的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摘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中的杰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受深文学翻译者的青睐,已有很多不同的英译本。而许渊冲和翁显良是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两位大家,许渊冲是韵体翻译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以诗译诗”的方法,讲求“三美”标准:音美、形美、意美。而翁显良则偏向用“以散文体译诗”的方法,要求摆脱原文韵律、形式的枷锁,强调忠实于原文意义。文章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着重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去分析比较他们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本,以此来探讨哪种译文更好,哪种翻译策略更加适合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翻译美学,比较研究 Abstract: Autumn Thought of Ma Zhi yuan is a classic short lyric poem in Yuan Dynasty and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 by the deep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all ag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And Xu Yuanchong and Wengxian Liang i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of two people, Xu Yuanchong is verse translation of representatives, he suggests that "poetry Translated" approach, emphasis on "Three Beauties" Standard: Sound and Form United States, meaning the United States . The Wengxian Liang is biased by the "Translated prose" method, requires to get rid of the original rhythm, form chains, emphasiz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text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comparative aesthetics of their "Tian Jing Sha ? Autumn Thought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what better translation, whic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more suited to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Keywords: Autumn Thought, translation aesthetics, comparative study 1.引言 作为元代散曲的杰出代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其凝炼的手法,凄凉的情调,诗意般的图景,烘托出天涯游子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文章以物喻人,情景交融,一直为人所称道,享有“秋思之祖”的美誉!这首诗不但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不同的译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本文主要是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许渊冲和翁显良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本。季羡林说: “汉语中美的涵盖面很广,身体的五官,都可以使用美字”。( 毛荣贵,2005) 翻译与美联系起来后,出现了翻译美学!在我国传统译论中,几乎所有译论都有美学渊源!马建忠的善

清末到1949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清末至1949年核心翻译术语简介 信,达,雅:(严复) 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信达雅”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也是严复翻译理论的核心。当然,它也一而再,二而三地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始终不倒,仍然屹立着,一直指导着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和译学研究者。 达旨(严复) 源出《晋书.裴頠传.崇有论》,意为“表达意旨”,或者说“表意义之所在”。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达旨”就是“表达原文的意思”。严复在《天演论》中说: “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这大致意思是说“译文不斤斤计较逐字逐句的对应,而意义则不使违背原文。我之所以说这是达意,而不称笔译,只是取其便于正确发挥,但实际上不是正确的翻译方法。 这种“达旨”式翻译法,也作“非正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者的需求,采用删、增、改、按等手段,成功实现中西文化不同价值体系间转换的翻译方法。历来学者们认为这种翻译方法不可取。如傅东华在《译书感言》一文中也说到”严氏所谓‘达旨’,所谓‘发挥’一般理解为意译。实际上是编纂,完全超出了翻译的范围。 译学(蔡元培) 蔡氏认为:“译学二别:一政界之事,一学界之事。”所谓政界的译学,自周时“有夷蛮戎狄之号,即有象寄译鞮之学,以人象胥掌客舌人之官”。其后,历代都有政界之事,特别是到清朝,“开国即有俄罗斯之约,道咸以后……” 由此可见,蔡氏所谓“政界之译学”,指的是与外交有关的翻译工作。这是有关国家安危的大事,因此“译学所以亟也”。这是将翻译与外交相结合的广义的译学。 蔡氏所说的学界之译学,指的是学术性的翻译。 后来蔡氏对译学作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论述。他认为,不仅外国语教师所教的外语是译学;而且即使是国文之书,也不管它是科学,文学,只要一作翻译,便不能一字不易,只要一作记录,也不能一字不易,尤其是我国的古文与口语也不一样,也是译也。 由此可见,蔡氏在这里发挥了我国唐,宋以来“译即易,谓换言语使相解也”的意思。 蔡氏非常独到地给“译学”作了个广义上的论述。我们今天的翻译者能否受点启发给“翻译学”也有个较明确的论述呢? 横译,纵译,与一译,再译(蔡元培) 蔡氏同时也提出了“横译”“纵译”与“一译”“再译”之说。

什么是解构主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 严春友 【按语:“后现代”、“解构主义”是国内知识界相当流行的词汇,然而存在着根本的误解,在媒体、艺术和文学领域尤其如此。他们把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简单地理解成“破坏”、理解成“无意义”。他们这种理解不过是道听途说,与后现代的实质风马牛不相及。描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文本就摆在那里,为什么不去读一读呢?如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和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两本书的文字并不难读,特别是德里达的文字很有气势,思路也非常清晰。 【法国巴黎后现代艺术展览中心“蓬皮杜艺术中心”外景。严春友摄,2006年10月20日】 前几天法国马赛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利耶教授来举办了一次讲座,讲的是《法国艺术三十年》。讲完以后,有艺术学院学生说,后现代艺术就是无意义,“我作的曲子都是无意义的”。这种说法既不是后现代的精神,也没有概括出高利耶教授讲座所展示的艺术精神。高利耶教授所讲述的那些后现代艺术,并非要消灭意义,恰恰相反,那些艺术作品是要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追寻,以至于觉醒。这些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负载着更多的意义,更着重于引导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 那位同学所说的话自身也难以成立:既然她在作曲,那就一定有意义,作曲本身就是意义;如果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作曲呢?既然作曲,就是在表达什么,也就是在表达意义。如果你作的曲子是没有意义的,那就只能是噪音——不!即使噪音也有意义。 假如作品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为什么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有作品产生呢?为什么你的作品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呢?这些不同难道不就显示了意义吗?

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并不是说作品没有意义,而时说作品的意义是多重的,也不是由作者完全决定的,即:不存在一个像实体那样的真理或意义固定在文本里,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就行了。相反,对文本的理解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意义发生分叉的过程,正如文本自身内部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分叉一样。 鉴于上述,特将旧作发表在这里,它是对于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一书思想的概括,以正视听。】 “解构主义”这个词,在国内很是时髦,被看做是后现代的核心思想,人们将其理解为“破坏”,意思好像是要拆除一切既定的结构。实则不然,解构主义并不仅仅是破坏,而是同时在建构着。许多人动辄德里达如何如何,实际上对他的思想并没有完整把握,存在着很多误解。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与上述理解相去甚远。 在他看来,解构,就是以非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哲学,即:要超出哲学,就必须以某种非哲学的方式超出。在哲学中本来也存在着非哲学的活动,如当我们思考哲学是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本身就不是哲学的。一般地说,任何思考本身都存在着与思考本身相异、甚至相对立的东西,都会超出其本身,这种超出不能还原为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对于理性、哲学和人本身的思考,不能还原为这些东西本身。 在对待哲学的态度上,解构主义诚然要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另一方面它又不主张否定哲学,哲学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经过时。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或者说这个界限是相对的、移动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与非哲学之间做出选择。一般地说,对于任何问题也都不能简单地做出“是”或“否”的断言。毋宁说,解构主义是一种妥协和和解的策略,德里达称之为“双重约束”,这是因为事情的复杂性、多重性所致,更是因为事情的矛盾性所致:我们常常遇到两种截然相反、不能相互兼容但又同样必要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或否定,而是协商和和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是处于“是”与“不是”之间。 在这样一种态度之下,德里达对于传统的书写模式进行了质疑。传统的书写模式是封闭的,与百科全书类似,所提供的是绝对知识,统治其中的是单线的逻辑,由此形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成了绝对真理。这种传统的哲理观是建立在逻各斯之上的,也就是说,统御它们的是逻各斯。逻各斯就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计算和语言,也意味着逻辑和秩序,逻各斯通过这些方式把知识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这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知识体系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其后一直统治着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直到海德格尔还是如此。 他认为存在着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比如中国的文化就有可能是非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即使在传统的书写中,也并不存在像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允诺的那样的逻辑一致性、自洽型、单线性和明晰性,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姿态,这些姿态之间进行着不知不觉的滑动和变换、迂回和弯曲。换言之,是多逻辑的,在沿着一条逻辑线索前进的时候,往往超出了原来的逻辑,走入了非逻辑的胡同。逻辑总在超出逻辑。于是可以说逻辑具有生殖能力,从中不断产生出它原来没有的、预料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书写实质上是断片式、格言式的,尽管形式上可以很系统,逻辑上似乎也是连贯的,如黑格尔的体系,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它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逻辑的一致性和观点的绝对自洽性,而总是处于不断分裂的状态。书写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断裂,意义的断裂、逻辑的断裂。书写既是表达又是遮蔽,当某种意义被表达出来时,同时也就遮盖了其他的意义,意义的获得也意味着意义的丧失:当一种结构形成,其它结解构就被隐藏起来。理性、逻辑不能完全揭示出这种间断性。意义的道路如同森林中的道路一样,不时地会发叉,究竟这些道路通向何方,书写者是不知道的,他更不能决定这些道路的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