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wm汽轮机低压缸课程设计

300wm汽轮机低压缸课程设计
300wm汽轮机低压缸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

300wm机组的凝汽反动式汽轮机

目录

第一章摘要...................... ...................... . (2)

第二章汽轮机热力计算的技术条件和参数.............. ..3 第三章汽轮机低压部分介绍...................... . (4)

第四章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5)

第五章回热系统的计算 (7)

第六章低压缸的压力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的确定 (9)

第七章各级详细的热力计算...................... .......... ..10 第八章参考文献...................... ....... .. (15)

第九章总结 (16)

第一章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对300MW亚临界冲动式汽轮机通流部分(低压缸)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先后完成了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原则性回热系统的计算、低压缸进汽量的估算、低压缸级数的确定、比焓降的分配和各级详细的热力计算,初步完成了汽轮机低压缸的设计。

汽轮机是以水蒸气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外燃高速旋转式原动机。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单位功率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汽轮机是现代化国家中重要的动力机械设备。

汽轮机设备是火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保安油系统、辅助设备及热力系统等。汽轮机本体是由汽轮机的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子)组成,调节保安油系统主要包括调节气阀、调速器、调速传动机构、主油泵、油箱、安全保护装置等;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凝汽器、抽气器、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凝升泵、循环水泵等;热力系统主要指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旁路系统、凝汽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等。

汽轮机是以水蒸气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外燃高速旋转式原动机。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单位功率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汽轮机是现代化国家中重要的动力机械设备。

汽轮机设备是火电厂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保安油系统、辅助设备及热力系统等。汽轮机本体是由汽轮机的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子)组成,调节保安油系统主要包括调节气阀、调速器、调速传动机构、主油泵、油箱、安全保护装置等;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凝汽器、抽气器、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凝升泵、循环水泵等;热力系统主要指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旁路系统、凝汽系统、给水回热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等。

第二章 汽轮机热力计算的技术条件和参数

已知技术条件和参数:

额定功率 P=300MW

转 速 n=3000r/min 主蒸汽压力 MPa

p 67.160=

主蒸汽温度

C

t o

5370=

低压缸排汽压力

MPa

p c 0049.0=

设计冷却水温度C t o

5.20=

设计要求:

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满足经济性、可靠性,保证汽轮机结构紧凑、布置合理。

提交的文件:

相关计算程序一份;

绘制通流部分方案图及纵剖面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册;

详细的设计过程、思路说明。

第三章汽轮机低压部分介绍

汽缸即汽轮机的外壳,是汽轮机静止部件的主要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绝,以形成蒸汽能量转换的封闭空间,以及支撑其他静止部件。对于轴承座固定在汽缸上的机组,汽缸还要承受汽轮机转子的部分质量。

由于汽轮机的型式、容量、蒸汽参数、是否采用中间再热以及制造厂家的不同,汽缸结构型式也不一样。

汽缸一般为水平中分型式,上、下两个缸通过水平法兰用螺栓紧固。

国产600MW汽轮机有高压、中压和两个低压缸共四个缸。低压缸工作压力不高、温度较低,但由于蒸汽容积大、低压缸的尺寸很大,尤其是排汽部分。因此,在低压缸的设计中,强度已不成为主要问题,而如何保证其刚度,防止缸提产生挠曲和变形,合理设计排汽通道则成为了主要问题。另外,为了改善低压缸的热膨胀,大机组采用多层低压缸,将通流部分设计在内缸中,使体积小的内缸承受温度变化而外缸和庞大的排汽缸则处于排汽低温状态,使其膨胀变形较小。这种结构有利于设计成径向扩压排汽,使末级的余速损失减少,并可缩短尺寸,大多低压缸采用对称分流布置。

第四章 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由主蒸汽压力 MPa p 67.160=、主蒸汽温度C t o 5370= ,取进汽机构的节流损

失MPa p 04.00=?,得调节级前压力MPa p p p o o 0032.160

=?-=' 查h —s 图得kg kJ h /34020=,C kg kj s o /4378.60= 由进汽状态点O 等熵到高压缸排汽压力MPa p r 62.3=, 查

h —s

图得kg kJ h /1.29812=', kg kJ h h h o mac t /9.42021

='-'=?,kg

kJ h h mac

t i mac

i /2.36545.47591.01

1

=?=??=?η,由m a c i o h h h 1

2?-'=可确定高压缸排汽点2。取主蒸汽管道损失r r p p 1.0=? 得MPa p p r 62.39.03==,C t o 5373=

查得:kg kJ h /7.35373= 考虑损失r p '?得4点,得3点作等熵线交排汽压力4.9KPa

等压线于3点,查得kg kJ h /8.22563='.

由此得: kg kJ h h h mac t /9.880332='-=?, kg

kJ h h mac

t i mac

i /7702

2

=??=?η

由以上数据与估测,可得到如下的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12

3

5

64

h e2

p 2

p 0

p 0

p 0

h t1

m ac

m ac

m ac

m ac

h i1

h t2

h i2

2

p c

p 2

第五章 回热系统的计算

1. 排汽参数的确定

由中压缸进汽参数MPa P 79.0=,蒸汽温度C t o 330= ,查h —s 图得

kg

kJ h /3122=,等熵变化到MPa P c 0049.0=时, kg kJ h c /8.2256=,对应的凝汽

器中的饱和水温度C t o 33= ,经过轴封加热器时温升C o 3 ,即C o 36。 2: 回热级数的确定:

由除氧器温度为C T o 1624=,低压进口水温C t o g 36=,高加出口C T o 5.2731=,且已知有8级回热,得每级平均温升为:

C T T t o

21.430

162

5.27330

9

1=-=

-=

?

低加级数 6.330

163

5.273=-=

Z

去除除氧器可得低加级数为3级

因此,整个机组的回热系统由三高四低一除氧组成. 3: 低加回热参数的确定

由C T o 1624=,C T o 369=,根据低加等温升分配各级温升,则

C

t o

2.255

36

162=-=

'?.

以第8级加热器计算为例:

C

C t T T o

o

2.612.2536)5(98=+=±'?+=

取出口端差 C t o 5=δ,则饱和水温度C C T T o o 2.6658=+= 查得对应得出口水焓和饱和水比焓分别为:

kg

kJ h /3.270= 和 kg kJ /1.258

又可查得加热器工作压力MPa P 0236.0=,取抽汽管压损P P %6=? 得抽汽压力为 MPa P 0248.0=

同理可得第5、6、7号加热器的相关参数

由中压缸进汽参数MPa P 79.0=, C t o 330= 查h —s 图得kg kJ h /5.3122= 等熵变化到压力分别为抽汽压力时可查得各段抽汽得比焓和抽汽温度:

5

H kg kJ H /1.29305

='

6H kg kJ H /2.27546

=' 7H kg kJ H /6.26357='

8

H kg kJ H /1.25088='

4: 各级回热抽汽量的计算

假定各加热器的效率98.0=h η,低加进入除氧器的水量为h t D fw /812= (1) 5H 低压加热器:

由热平衡方程式: )()(.12555w w fw e e e h h h D h h D -='-?η h

t h h h h D D e

e h w w fw e /73.36)

4.5701.2930(98.0)4.4357.559(812)()(.55125=-?-?=

'--=?η

(2) 6H 低压加热器: 该级加热器的计算抽汽量 h

t h h h h D D e

e h w w fw e /98.36)()(.66126='--=

'?η

由上级的疏水使本级抽汽量减少的相当量为:

h t h h h h D e D e

e e e

e e /72.14

.4442.27544.4444.57073.36.66655

5=--?

='-'-'?=?

本级加热器的实际抽汽量为:

h t e D D D e e

e /26.35566=?-'?=?

同理可求得:

h t e D D D e e

e /5.34677=?-'?=?

h t e D D D e e

e /59.33788=?-'?=? (已知中压缸的排气量为812.17t/h )

第六章 低压缸的压力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的确定

1、排气口数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可知排气口数为3排气口

2、低压缸压力级级数的确定 第一压力级的平均直径估取:

t a m h x d ?=2847.0'

先假定kg kj h x t a /108.65.0=?=

'

m

d mm 92.110865.02847.0=??=

凝汽式汽轮机末级直径的估取

首末两级平均直径比不小于0.46-0.6 取75.0=θ

m rd

h

V G d mac t

c z

m 58.25140

2

2=?=

ξθ

确定压力级平均直径但的变化

在横坐标上任取a=25cm 的线段用以表示第一级至末级动叶中心之间的

距离,在BD 两端分别按比例画出第一级至末级的平均直径值

)40

,40

('

z

m m d CD d AB =

=

据所选择的通道形状,用光滑曲线将A.C 连接起来, 压力级平均直径

在图上将BD 分为7等份,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段长度,求出平均直径为:

10

9

......)11(?++-+=

-

CD

AB d m

压力级平均理想比焓降:

2

)

(

337.12a

m t x d h -

-

?=?

级数的确定

89

.6/)1(=?+?=-

t p

t

h h Z α,取为7

各级比焓降的分配: 级号 1 2 3 4 5 6 7 平均直径 m d

1.92

1.935 1.958 2

2.052 2.246 2.58 速度比 a x

0.65

0.65

0.646

0.646

0.65

0.66

0.67

计算理

想焓降 t h ?

107.6 109 113.3 118.24 124.2 142.8 164.4

第七章 各级详细的热力计算

第一级:

1. 喷嘴出口汽流速度及喷嘴损失

kg

kj h h s m t c c kg kj h h h kg

kj h c h s

m n

d v kg kj h m dm s m c n n t m b n t o

t m t o /841.5)1(/9.427/3.91)1(/05.62000

/23460

/07.114,49.1',/110*

2

11*

*

2

*=?-=?===?Ω-=?=?=?+=

?==

=?==?

?π?

2. 喷嘴出口面积Ab 和喷嘴出口高度ln :

m

t c d e t Gv l m

t

c t

Gv A p p n m n n n cr o n 091.0sin 134.010

546

.0/1

112

4

11*

1==

=?=

=>=αμπμεε

3. 动叶出口汽流速度及动叶损失

kg

kj c h kg kj h h s

m uw u w c s m w h w w c s

m uc u c w kg kj h h c b b t

m o

o

o

t m b /991.32000

/838.6)1(/343.89cos 2/45.31624.1.769104

.85sin sin

/879.78cos 2/8.53)1(2

2

2*

2

222

2

222

1*2121

1

111112

2

11*

==

?=?-=?=-+=

=+?Ω==-====-+=

=?Ω-=?-ψβψββαβα?

4. Ab 和ln 计算

m

l l m

d e A l m

t

w t

Gv A n b b b

b b b 097.0094.0sin 160.0'

2

2

22=?+===

==

βπμ

级效率与内功率

1.轮周有效比焓降:

)/(591.932kg kj h h h h h h c b n t co u

=?-?-?-?+?='?ξξ

)

/(609.103220kg kj h h h E c t co =?-?+?=μ (取12=μ)

2.页高损失(考虑扇形损失取6.1=α) 得 )/(646.1kg kj h l

h u

l ='?=

3.级后各项能量损失: 隔板漏气损失:u

p

n

p p p h Z

A d h ?=

π

其中 )/(358.92kg kj h h h l u

u =?-'?=? 得 )/(179.0kg kj h p =? 叶顶漏气损失453.0sin 121=?*****=?u b

t

z

h l a h μψ

δ

μδ

取cm r 2.0=δ

由于该级前后蒸汽干度均为1,故不考虑(仅7、8级要考虑) 故该级有效比焓降:kg kj h h h h h h x p l u i /946.91=?-?-?-?-?=?δ 级效率:0

i i E h =

?η=86.07%

级内功率:G h P i s

i *?= =9293.919kw 同理可得其余各级参数列表如下: 项 目

单 位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七级 级进汽压力

/P 0

MPa

0.786

0.523

0.34

0.195

0.0624

级进汽比焓

kJ/kg3132.1 3038.9 2930.1 2832 2981.7 /h0

级进汽滞止

MPa0.82 5.6 0.36 0.23 0.024 压力/P00

上一级余速

-0 1 1 1 1

利用系数/μ1

上一级余速

kJ/kg 5.464 3.991 3.98 8.1 17.75 损失/δh c2

上一级余速

动能利用

kJ/kg0 3.991 3.98 8.1 17.75 /δh c0

级进汽滞止

kJ/kg3132.1 3042.924 2934 2842 2499.5 比焓/h00

本级比焓降

kJ/kg107.6 109 113.3 118.24 164.9 /Δh t

本级滞止比

kJ/kg107.6 112.99 117.28 128.2 190.1 焓降/Δh t0

本级平均直

m 1.92 1.935 1.958 2 2.58 径/d m

速度比/X a-0.65 0.65 0.65 0.647 0.67

级的蒸汽流

kg/s104.219 104.2 98.7 98.7 88.6 量/G0

平均反动度

-0.45 0.45 0.52 0.52 0.66 估算/Ωm

喷嘴理想比

kJ/kg53.8 62.14 55 56.7 66.5 焓降/Δh n

喷嘴滞止理

想比焓降

kJ/kg53.8 66.14 58.98 66.7 84.36 /Δh n0

理想喷嘴出

口气流速度

m/s328.02 342.01 343.3 365.2 410.51 /c1t

实际喷嘴出

口气流速度

m/s318.18 331.7 333 354.2 398.19 /c1

喷嘴损失

kJ/kg 3.18 3.9 3.48 3.94 4.98 /δh n

圆周速度/u m/s301.59 303.795 307 314 405.26

喷嘴等比熵

kJ/kg3078.3 2980.8 2871.1 2775.3 2415.242 出口焓/h1t

喷嘴等比熵

MPa0.644 0.40 0.265 0.169 0.016 出口压力/P1

喷嘴等比熵

m3/kg0.41 0.583 0.81 1.139 8.725 出口比容/V1t

喷嘴出口面

m20.134 0.172 0.23 0.30 1.94 积/A n

部分进汽度

- 1 1 1 1 1 /e

喷嘴高度/l n m0.091 0.109 0.141 0.189 0.852

喷嘴出口实

kJ/kg3081.48 2984.7 2874.6 2779.24 2420.221 际比焓降/h1

动叶进口汽

°85.104 68.36 80.6 61 -78.27 流角/β1

动叶进口相

m/s78.879 95.7 88.8 95.8 115.5 对速度/w1

动叶动能

kJ/kg 3.111 4.58 3.44 4.60 6.67 /δh w1

动叶前滞止

kJ/kg3084.591 2989.3 2878.5 2783.84 2426.89 比焓/h10

动叶前滞止

MPa0.652 0.45 0.274 0.17 0.017 压力/P10

动叶理想比

kJ/kg53.8 44.05 58.76 61.464 129.09 焓降/Δh b

动叶滞止比

kJ/kg56.911 59.08 62.6 66.06 135.76 焓降/Δh b0

动叶出口理

想汽流速度

m/s337.375 343.5 353.8 363.48 521.08 /w2t

动叶出口实

际汽流速度

m/s316.45 319.45 328.03 338.03 488.7 /w2

动叶损失

kJ/kg 6.838 7.24 8.3 8.91 16.3 /δh b

动叶后压力

MPa0.523 0.37 0.2 0.1310 0.006 /P2

动叶后比容

m3/kg0.486 0.62 0.99 1.38 21.119 /V2

动叶后比焓

kJ/kg3024.5 2942.8 2824.14 2726.68 2307.438 /h2

动叶出口面

m20.160 0.20 0.276 0.37 3.83 积/A b

盖度/Δmm 3 3 3 3 3

动叶高度/l b m0.094 0.112 0.144 0.192 0.855

动叶出汽角

°16.395 17.09 17.75 17.5 33.543 /β2

动叶出口绝

m/s89.343 89.28 101.5 92 270.135 对速度/c2

绝对速度方

°88.719 88.9 86.38 85.29 89.557 向角/α2

余速损失

kJ/kg 3.991 3.98 15.1 5.1 36.48 /δh c2

轮周效率比

焓降/Δh u'

kJ/kg93.591 93.88 98.4 110.25 155.57 (无限长叶

片)

级消耗的理

kJ/kg103.6 105.02 103.2 122.9 213 想能量/E0

轮周效率/ηu'%9.33 89.39 92 89.7 73

单位质量蒸

kJ/kg93.794 95 95.6 111.2 115.578 汽轮周功/W u

轮周效率

%90.04 90.2 92.7 90.5 72.9 /ηu''

两种轮周效

%0.3 0.96 0.8 0.89 0.01 率误差/Δηu

叶高损失/δh l kJ/kg 1.646 1.033 0.81 0.698 0.292

轮周有效比

kJ/kg91.446 92.85 44.59 109.5 155.286 焓降/Δh u

轮周效率/ηu%89.14 88.41 91.65 89.09 72.78 级效率/ηi%86.07 85 88.13 89.11 72.61 级内功率/P i s kW9293.9 9361.01 9079.4 10741.6 13733.6

第八章参考文献

1.冯慧霞主编.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靳智平主编.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郑体宽主编.热力发电厂.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严家禄,余晓福著.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胡念苏主编.汽轮机设备及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第十章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为期三周的汽轮机课程设计已经结束。时间虽短,但我收获颇丰,给我的大学生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三周时间里,我们组对300MW亚临界冲动式汽轮机通流部分(低压缸)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克服了种种困难,先后完成了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原则性回热系统的计算、低压缸进汽量的估算、低压缸级数的确定、比焓降的分配和各级详细的热力计算,初步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对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一定的专业素养。

不足的地方很多,离达到任务书中设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不用提对整个汽轮机整体设计任务的把握了。总之,还不够完美。

在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备战期末考试、找工作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总觉得时间太少、任务太重。另一方面,计算也不够认真,总是出一些低级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提高。最后,任务分配的不合理、各小组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够、资料的缺乏,这些都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后,最重要的是这个课程设计给了我认清自己的机会,自己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知识面太窄、领悟运用知识能力差,在这个设计中暴露无遗,还好不是很完!

最后感谢谭老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您给我们的设计指明了方向,付出了很多,给您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这里深表感谢!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2M 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2014年6月28 日

一、题目 12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二、目的与意义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汽轮机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应该能够全面掌握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方法、汽轮机基本结构和零部件组成,系统地总结、巩固并应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重点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方法、步骤。 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12MW ;设计功率:10.5MW ; ;新汽温度:435℃; 新汽压力:3.43MP a ;冷却水温:20℃; 排汽压力:0.0060MP a 给水温度:160℃;机组转速:3000r/min ; 主要内容: 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 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3、确定调节级形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 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机实 际热力过程曲线 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二周。 2、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 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 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通流部分热力设计计算(9天) (1)熟悉主要参数及设计内容、过程等 (2)熟悉机组型式,选择配汽方式 (3)蒸汽流量的估算 (4)原则性热力系统、整机热力过程拟定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5)调节级选型及详细热力计算 (6)压力级级数的确定及焓降分配 (7)压力级的详细热力计算 (8)整机的效率、功率校核 2、结构设计(1天) 进行通流部分和进出口结构的设计 3、绘制汽轮机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一号图)(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杨建明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9 《汽轮机原理》(第一版).康松、申士一、庞立云、庄贺庆合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6 《300MW火力发电机组丛书——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第一版).吴季兰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8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2014 年6月 15 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汽轮机课程设计-闫煜.

银川能源学院电力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300MW亚临界机组轴向推力的计算_ 年级专业:热动(本)1202 班 学生姓名:闫煜 学号: 1210240198 指导教师:于淼

电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院、学生各一份,报送实践部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目录 一、引言 (1)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1)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1) 1、轴向推力 (2) 1.1、冲动式汽轮机的轴向推力 (2) 三、推力轴承的安全系数 (4) 四、计算 (5) 1、求解第一级平均直径 (6) 2、轴向推力的计算 (6) 3、叶根反动度的计算 (7) 4、叶轮反动度 (7) 5、当量隔板漏气面积 (7) 6、叶根齿隙面积A5 (7) 7、平衡孔面积A4 (8) 8、α的计算 (8) 9、β的计算 (8) 10、轮盘面积的计算 (8) 五、汇总 (9) 六、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的旋转式热能动力机械,与其他原动机相比,它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运行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电用的原动机。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汽轮机为动力的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还可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应用各种类不同品位的热能得以合理有效地利用。由于汽轮机能设计为变速运行,所以还可用它直接驱动各种从动机械,如泵、风机、高炉风机、压气机和船舶的螺旋桨等。因此,汽轮机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蒸汽在汽轮机级内流动时,由于各段压力分布的不同,从而产生于轴线平行的轴向推力,气方向与气流在汽轮机内的流动方向相同,使转子产生由高压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为了保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轴向推力的计算。 1、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汽轮机课程设计是对在汽轮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系统总结、巩固和加深;要求掌握汽轮机热力计算及变工况下热力核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结构强度、调节运行、辅助设备等有关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才能较合理的选定汽轮机设计的基本方案。 2、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确定轴向推力的组成 (2)以高压缸冲动级为计算依据,确定级数并分别计算各个级的轴向推力 (3)必须给出各个级的轴向推力的详细计算过程 (4)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列出 (5) 数据来源:通过给定的机组类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所需基本数据及公式3、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数据选择正确,计算正确,绘图清晰美观。 (2)设计成品要求效率高,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二、轴向推力的计算

汽轮机运行讲解

第六部分汽轮机启动与停止 258.什么是汽轮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 答:额定参数启动时,电动主汽门前的新蒸汽参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额定参数。这种启动方式为定参数启动。滑参数启动时,电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随转速、负荷的升高而滑升,汽轮机定速并网后,调节门处于全开状态。这种启动方式为滑参数启动。 259.什么是汽轮机的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答:按汽轮机启动前的金属温度高低,可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一般以汽轮机冷态启动维持汽轮机空转时,调节汽室处汽缸的温度水平(约150℃)来划分这两种启动。如果启动时汽轮机金属的温度低于此温度称为冷态启动,高于这个温度称为热态启动。 260.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进行暖管? 答:一次暖管是指从电动主汽门前新蒸汽管道和暖管;二次暖管是指电动主闸门后至自动主汽门前管道的暖管。 机组启动时,如果不预先暖管并充分排放疏水,由于管道的吸热,这就保证不了汽轮机的冲动参数达到规定值,同时管道的疏水进入汽轮机造成水击事故,这是不允许的。261.汽缸为什么要进行疏水? 答:因为汽轮机启动时,汽缸内会有蒸汽凝结成水。如果不疏水,将会造成叶片冲蚀。另外,停机情况下造成汽缸内部有凝结水,腐蚀汽缸内部。有时在运行中锅炉操作不当,发生蒸汽带水或水冲击现象,也使汽缸过水。因此必须从汽缸内把这部分疏水放掉,保证设备安全。262.汽轮机电动主闸门后暖管为什么要先开旁路门? 答:由于主蒸汽管道内的压力很高,而在暖管前电动主闸门后没有压力。因此,电动主闸门前、后压差很大,使电动主闸门不易开启;先开旁路门,一方面能减小电动主闸门前后压力差,使电动主闸门开启容易;另一方面,用旁路门便于控制蒸汽流量和升温、升压速度,对减少管道、阀门、法兰等的热应力有利。 263.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疏水? 答:启动时,暖管、暖机时蒸汽遇冷马上凝结成水,凝结水如不及时排出,高速流动的蒸汽就会把水夹带汽缸内造成水冲击,严重时引起汽轮机的振动。因此启机前,必须开疏水门。264.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先抽真空? 答:汽轮机启动前,汽轮机内部已存在空气,机内压力相当于大气压力,如果不先抽真空,空气无法凝结,因而排汽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启机时,必须要有很大的蒸汽量来克服汽轮机及发电机,各轴承中的磨擦阻力和惯性力,才能冲动转子,这样就使叶片受到的蒸汽冲击力增大。此外,转子冲动后,由于凝汽器内存在空气,使排汽与冷却水中间的热交换效果降低,结果排汽温度升高,使汽轮机后汽缸内部零件变形。凝汽器内背压增高,也会使凝汽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

第一章600WM汽轮机低压缸及发电机结构简介 一、汽轮机热力系统得工作原理 1、汽水流程: 再热后得蒸汽从机组两侧得两个中压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及四根中压导汽管从中部进入分流得中压缸,经过正反各9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中压缸上部四角得4 个排汽口排出,合并成两根连通管,分别进入Ⅰ号、Ⅱ号2个低压缸。低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蒸汽从中部流入,经过正反向各7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2个排汽口向下排入凝汽器。排入凝汽器得乏汽在凝汽器内凝结成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经化学精处理装置、汽封冷却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最后进入除氧器,除氧水由给水泵升压后经三台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省煤器,构成热力循环。 二、汽轮机本体缸体得常规设计 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1 低压转子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三、岱海电厂得设备配置及选型 汽轮机有两个双流得低压缸;通流级数为28级。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得寿命及启动速度。低压缸设有四个径向支持轴承。#1 低压缸得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得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得载荷,运行稳定。低压转子得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得负荷。 汽轮机低压缸有4级抽汽,分别用于向4 台低压加热器提供加热汽源。N600-16、7/538/538汽轮机采用一次中间再热,其优点就是提

汽轮机课程设计zhong

汽轮机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与任务 题目: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 根据给定的汽轮机原始参数来进行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 1、分析与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汽轮机的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或冷却水温度、回热加热级数及给水温度、供热汽轮机的供热蒸汽压力等; 2、分析并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形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 3、拟订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和原则性回热系统,进行汽耗率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4、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烩降、叶型及尺寸等: 5、根据通流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点要求,确定压力级即非调节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并进行各级比焙降分配; 6、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确定汽轮机实际的热力过程线; 7、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的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线的要求,并修正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8、根据需要修正汽轮机热力计算结果. 第二部分:设计要求 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3)在满足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汽轮机的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成本低廉、安装和维修方便及零部件通用化、系列标准化等因素。 第三部分:设计内容 一、汽轮机热力计算与设计原始参数 主蒸汽压力3.43Mpa,主蒸汽温度435℃;

冷却水温度20℃,给水温度160℃; 额定功率e P :23MW,调节级速比a x :0.24 二、汽轮机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1、汽轮机容量 额定功率e P :23MW 2、进气参数 汽轮机初压P 0=3.43Mpa 汽轮机初温t0=435℃ 3、汽轮机转速n=3000rad/min 4、排气压力 汽轮机排气压力Pc=0.005Mpa 冷却水温tc1= 20℃ 5、回热级数及给水温度 给水温度tfw=160℃ 回热级数Z=3级 三、选型、配汽及流通部分的设计计算 1、汽轮机型号 由排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可知汽轮机为:凝气式汽轮机。 型号:N23-3.43/435 2、配汽方式 汽轮机的配汽机构又称调节方式,与机组的运行要求密切相关。通常的喷嘴配汽、节流配汽、变压配汽以及旁通配汽四种方式。喷嘴配汽是国产汽轮机的主要配汽方式,由已知参数以及设计要求选用喷嘴配汽方式。 四、拟定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和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回热系统 热平衡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1)进排汽机构及连接管道的各项损失 蒸汽流过各阀门及连接管道时,会产生节流损失和压力损失。下表列出这些 损失通常的取值范围。

汽轮机课程设计书

汽轮机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 专业: 班级: 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任务:N10-4.9/435 冷凝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目的:①系统总结巩固已有知识 ②对汽轮机结构、通流部分、叶片等联系 ③对于设计资料的合理利用 要求:①掌握汽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装置间的相互联系 2. 设计题目 设计原则:⑴安全性:采用合理结构、安全材料、危险工况校核 ⑵经济性:设计工况效率高 ⑶可加工性:工艺、形状、材料有一定要求 ⑷新材料、新结构选用需进行全面试验 ⑸节省贵重材料的用量与消耗 3. 热力设计内容 ⑴调节级计算速比选用0.35-0.44 d m=1100 mm 双列级承担的比焓降 160-500 kj/kg 单列级承担的比焓降 70-125 kj/kg ⑵非调节级热降分配 ⑶压力级的热力计算 ⑷作h-s 热力过程线,速度三角形 ⑸整理说明书,计算结果以表格呈现 4. 主要参数 ⑴P0=4.9Mpa t0=435℃ ⑵额定功率P e=10000 kw ⑶转速 n=3000 rad/min ⑷背压P C=8kPa ⑸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范围为:82%~88%) 选取某一ηri值,待各级详细计算后与所得ηri进行比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机械效率:这里取ηm= 94%~99% 发电效率:这里取ηg=92%~97%

设计参数的选择 1.基本数据:额定功率Pr=10000kW,设计功率P e=10000kW,新汽压力P0=4.9MPa,新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 c=0.008MPa。 2.速比选用0.40 3.d m=1100 mm 4.转速 n=3000 rad/min 5.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6% 6.机械效率ηm= 98% 7.发电效率ηg= 95% 详细设计内容 图1—多级汽轮机流程图 1.锅炉 2.高压回热加热器 3.给水泵 4.混合式除氧器 5.低压回热加热器 6.给水泵 7.凝汽器 8.汽轮机

3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负荷分配

一般都采用垂弧法做负荷分配,就是看两个角的下沉量,先架上表,然后将猫爪垫片抽掉,看下沉多少,做记录,然后再把垫片加入,再用同样的方法做另一个,两个数的差 值应不大于要求值,否则要调整垫片 汽缸负荷分配是实测汽缸前后左右四个猫爪施加给相应猫爪横销的负荷,或汽缸施加给猫爪横销/台板 的负荷,并根据测量值调整猫爪工作垫块的厚度,使汽缸重量均匀地分配在它的支承上. 负荷分配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方式进行,通常有测力计法,猫爪垂弧法和猫爪抬差法.(后两者实质上是同一 种方法.)负荷测量时是空缸还是实缸由制造厂规定. 负荷分配的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规定:采用测力计法时,汽缸中心线两侧对称位置的负荷差应不大于 两侧平均负荷的5%;采用猫爪垂弧法时,汽缸中心线两侧对称位置的垂弧值差不大于0.10mm. 3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负荷分配 【摘要】3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安装阶段必须在全实缸的情况下进行负荷分配,主要是保证整个汽缸的重力合理的分配到各个承力面上,从而避免因载荷不均而导致机组不均匀沉降、不均匀膨胀,增加机组的振动,影响到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 1 目前,国产300MW汽轮机组均采用高中压缸合缸结构,整个高中压缸内包括了高压部分、中压部分。高压部分部套有高压内缸、高压隔板套、高压进/排汽平衡活塞,中压部分部套有中压内缸、中压隔板套、中压进汽平衡活塞。整个高中压部套的重力以及外接管道的重量全部通过搭在前箱和低压缸的四只猫爪支撑,不均匀的载荷直接作用在汽缸上会导致汽缸不均匀沉降和不规则变形。因此,必须在安装阶段对这种猫爪结构的汽缸静定结构进行负荷分配,保证汽缸的重力合理的分配到各个承力面上,减小汽缸不规则变形和振动,确保机组安全、长周期的运行。 2 负荷分配的方法 根据目前300MW机组高中压缸的特点,负荷分配通常有猫爪垂弧法和测力计法。所谓负荷分配,即将汽缸的重力合理的分配到各个承力面上去。猫爪垂弧法就是指每个支撑猫爪在无猫爪垫片支撑的情况下,汽缸猫爪自然下垂的高度,比较左右对称位置猫爪的垂弧,通过调整各猫爪下部垫片的厚度,使各对称点猫爪垂弧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此方法以猫爪垂弧(单位:mn1)间接的反映汽缸的负荷;测力计测量法,就是将专用的测力计拧入高中压缸猫爪处的专用螺孔内,当测力计受力时,根据测力计上端百分表指示的弹簧压缩值,即查知该猫爪的负荷,根据各猫爪的负荷值进行对称点负荷的调整,负荷差在范围以内时,用量纲表测量猫爪底部垫片的厚度,即为正式垫片的厚度值,此方法直接反映了各猫爪分配的负荷。 3 负荷分配所具备的条件 高中压缸的负荷分配工作是高中压缸安装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高中压缸的轴向定位、高低对轮中心的确定以及高中压外缸所有管道的正式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有的厂家要求进行半实缸负荷分配,即高中压缸下半所有部套吊入缸内就位,包括高中压转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学生姓名:xxx 学号:012004006xxx 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xxx班 完成日期:2007年12月2日 指导教师(签字):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7年12月

已知参数: 额定功率:p r =25MW , 设计功率:p e =20MW , 新蒸汽参数:p 0=3.5MP ,t 0=435℃, 排汽压力:p c =0.005MPa , 给水温度:t fw =160~170℃, 冷却水温度:t w1=20℃, 给水泵压头:p fp =6.3MPa , 凝结水泵压头:p cp =1.2MPa, 额定转速: n e =3000r/min , 射汽抽汽器用汽量: △D ej =500kg/h , 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 △t ej =3℃, 轴封漏汽量: △D 1=1000kg/h , 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 △D 1′=700kg/h 。 详细设计过程: 一、气轮机进气量D 0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 1.由p 0=3.5MP ,t 0=435℃确定初始状态点“0”,0h =3304kJ/kg ,0v =0.090 m 3/kg 估计进汽机构压力损失⊿p 0=4%p 0=4%×3.5MPa =0.14MPa , 排汽管中压力损失c p ?=0.04c p =0.0002M P a ' 0.0052z c c c p p p p M Pa ==+?= p 0′=p 0-⊿p 0=3.5MPa -0.14MPa =3.36MPa ,从而确定“1”点。过“0”点做定熵线与Pc=0.0050MPa 的定压线交于“3’”点,在h-s 图上查得, 3'h =2122kJ/kg,整机理想焓降为:m ac t h ?=0h -3'h =1182kJ/kg 2.估计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 =0.830 , 发电机效率ηg =0.970 (全负荷), 机械效率ηax =0.99 得m ac i h ?=ηri m ac t h ?=981.06kJ/kg , 从而确定“3”点。排汽比焓为,3h =0h -m ac i h ?=2331.2kJ/kg 3.用直线连接“1”、“3”两点,求出中点“2′”,并在“2′”点沿等压线向下移25kJ/kg 得“2”点,过“1”、“2”、“3”点作光滑曲线即为汽轮机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 二、整机进汽量估计 0D ri g ax D ηηη+??e mac t 3600p m = h (kg/h ) 取m =1.20,⊿D =4%D 0,ηm =0.99,ηg =0.97, ηri =0.83 003600 1.15 D D t ?20?1006.335?0.97?0.987?0.97 ?= =88.599/h 三、调节级详细计算 1.调节级型式:复速级 理想焓降:⊿h t =250kJ/kg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通过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有关参数,确定汽轮机通流部分尺寸,力求获得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 机组型号:B25-8.83/0.981 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 新汽压力:8.8300Mpa 新汽温度:535.0℃ 排汽压力:0.9810Mpa 额定功率:25000.00kW 转速:3000.00rpm 三、课程设计: (一)、设计工况下的热力计算 1.配汽方式:喷嘴配汽 2.调节级选型:单列级 3.选取参数: (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 (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0.5% (3)机械效率ηm=99.0% (4)发电机效率ηg=97.0% 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 (1)进汽节流损失ΔPo=0.05*Po 调节级喷嘴前Po'=0.95*Po=8.3885Mpa (2)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ΔP≈0 5.调节级总进汽量Do的初步估算 由Po、to查焓熵图得到Ho、So,再由So、Pc查Hc。 查得Ho=3474.9375kJ/kg,Hc=2864.9900kJ/kg 通流部分理想比焓降(ΔHt(mac))'=Ho-Hc=609.9475 kJ/kg Do=3.6*Pel/((ΔHt(mac))'*ηri*ηg*ηm)*m+ΔD Do=3.6*25000.00/(609.9475*0.805*0.970*0.990)*1.05+5.00=205.4179(kJ/kg) 6.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 (1)调节级进汽量Dg Dg=Do-Dv=204.2179t/h (2)确定速比Xa和理想比焓降Δht 取Xa=0.3535,dm=1100.0mm,并取dn=db=dm 由u=π*dm*n/60,Xa=u/Ca,Δht=Ca^2/2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军工路男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透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部、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班级:2013级 姓名:JackT 学号:131141xxxx 起止日期:2016.12.19---2017.1.6 指导教师:万福哥

我校研究的透平机械主要是是以水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即汽轮机,常用于火力发电。汽轮机通常与锅炉、凝汽器、水泵等一些列的设备、装置配合使用,将燃煤热能通过转化为高品质电能。与其它原动机相比,汽轮机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电站汽轮机在体积方面较为庞大。 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动机的原动机。与常规活塞式内燃机相比,其具有输出功率稳定、功率大等特点。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这种汽轮机具有转速一定的特点。汽轮机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变转速运行,例如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就是以汽轮为原动机。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气还可以用来满足工业生产(卷烟厂、纺织厂)和生活(北方冬季供暖、宾馆供应热水)上的供热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用各种类型的工业汽轮机(包括发电、热电联供、驱动动力用),使用不同品位的热能,使热能得以合理且有效地利用。 汽轮机与锅炉(或其他蒸汽发生装置,比如核岛)、发电机(或其他被驱动机械,比如泵、螺旋桨等)、凝汽器、加热器、泵等机械设备组成成套装置,协同工作。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可来自锅炉或其他汽源,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或静叶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功,通过联轴器驱动其他机械,如发电机。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的排汽部分排出。在火电厂中,其排气通常被引入凝汽器,向冷却水或空气放热而凝结,凝结水再经泵输送至加热器中加热后作为锅炉给水,循环工作。

汽轮机课程设计(调节级强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轮机课程设计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时间:2006年11月13日-2006年12月4日 学生姓名:杨雪莲杨晓明吴建中单威李响梅闫指导老师:谭欣星 热能与动力工程036503班

2006-12-4 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的校核, 并主要对第一调节阀全开,第二调节阀未开时的调节级最危险工况对叶片强度的校核。 首先确定了最危险工况下的蒸汽流量。部分进汽度选择叶型为HQ-1型,喷嘴叶型HQ-2型。根据主蒸汽温度确定叶片的材料为Cr12WmoV马氏体-铁素体钢。 其次,计算了由于汽轮机高速旋转时叶片自身质量和围带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和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 选取了安全系数,计算屈服强度极限、蠕变强度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三者中的最小值为叶片的许用用力,叶片拉弯应力的合成并校核,确定叶片是否达到强度要求。 最后,论述了调节级的变化规律即压力-流量之间的关系。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 题目:600MW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叶片强度核算 指导老师:谭欣星 课题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部分进汽度的确定,选择叶型 2、流经叶片的蒸汽流量计算蒸汽对叶片的作用力计算 3、叶片离心力计算 4、安全系数的确定 5、叶片拉弯合成应力计算与校核 6、调节级后的变化规律 设计要求: 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 已知技术条件与参数: 1、600MW 2、转速:3000r/min 3、主汽压力:24.2Mpa; 主汽温度:566C 4、单列调节级,喷嘴调节 5、其他参数由高压缸通流设计组提供 参考文献资料: 1、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冯慧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2、汽轮机原理翦天聪,水利电力出版社 3、叶轮机械原理舒士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汽轮机课程设计

第一章23 MW凝汽式汽轮机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23MW凝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 1.2设计任务及内容 根据给定条件完成汽轮机各级尺寸的确定及级效率和内功率的计算。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力求达到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使用经济性高。 汽轮机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汽轮机型式及配汽方式; 2.拟定热力过程及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于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 3.确定调节级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 4.确定压力级级数,进行比焓降分配; 5.各级详细热力计算,确定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内功率与整 机实际热力过程曲线; 6.整机校核,汇总计算表格。 1.3设计原始资料 额定功率:23MW 设计功率:18.4MW 新汽压力:3.43MR 新汽温度:435 C 排汽压力:0.005MR 冷却水温:22 C 机组转速:3000r/mi n 回热抽汽级数:5 给水温度:168 C 1.4设计要求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两周; 2.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过程完整,数据准确; 3.完成通流部分纵剖面图一张(A0图) 4.计算结果以表格汇总。

第二章多极汽轮机热力计算 2.1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一、进排汽机构及连接管道的各项损失 蒸汽流过个阀门及连接管道时,会产生节流损失和压力损失。表2-1列出了这些损失通常选取范围。 表2-1汽轮机各阀门及连接管道中节流损失和压力估取范围 s

二、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拟定 根据经验,对一般非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可近似地按图 2-2所示方法拟定近似 热力过程曲线。 由已知的新汽参数p o 、t o ,可得汽轮机进汽状态点0,并查得初比焓 h °=3304.2kj/kg 。由前所得,设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 △ P °=0.04 R=0.1372 MPa 寻到调 节级前压力R = P 0 - △ P °=3.2928MPa 并确定调节级前蒸汽状态点1。过1点作等 比熵线向下交于P x 线于2点,查得h 2t =2152.1kj/kg ,整机的理想比焓降 (少罟)=h ° -h 2t =330422228=11764j 2kg 。由上估计进汽量后得到的相对内效率 n ri =83.1%,有效比焓降△ ht mac = ( A ht mac f n 『=1176X 0.831=977.3kj/kg ,排汽比 接1、Z 两点,在中间3'点处沿等压线下移21?25 kj/kg Z 点,得该机设计工况下的近似热力过程曲线,如图 2-2所示 3.43Mpa 焓 h z =0「hT 二:3304.^-99863 2231kj/872 ,在h-s 图上得排汽点乙用直线连 得3点,用光滑连接1、3、 h ° =3304.2kJ/kg 2t h 2t =2152.1kj/kg 3.2928Mp K 3 747 *1 435 C 0.005Mpa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

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数据的处理 这次汽轮机课设我们负责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繁重的工作。接下来就着重说说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其他组一起根据课本上的计算公式和焓熵表等编了我们汽轮机课设计算所需要的excel表格,这其中将近耗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最后完成时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我们看汽轮机课

汽轮机课程设计

15 第二部分 使用说明书 一、软件简介 汽轮机课程设计教学软件《设计宝典Xp 》是由蚂蚁虫工作室马唯唯开发的。适合热动及相关专业汽轮机课程设计使用。设计汽轮机级数不超过12级。 软件特点: 1.查焓熵图由计算机查取,快速,准确。输入输出采用了OLE 高级拖放技术,自动截取数据,无需手动输入。(参见《焓熵查表通》介绍) 2.《新视图1.0》包含了设计中的所有视图,可以直接打印,可以查取各个系数。 3.可以自动生成设计报告。 4.可以随时查看每一步或者每一级的详细计算过程。 5.可以模拟组装汽轮机通流部分。 6.支持dbf 到 xls 文件格式转换。 7.强大的数据逻辑性检测将大大减少人为的错误。 8.可以设计个性化界面。 9.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软件安装最低要求: 1.中央处理器为80486或更高。 2.已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要求内存在4MB 以上, 未设虚拟内存的计算机内存

至少要16MB内存,安装后不少于15MB的自由空间。 3.与windows配套的鼠标。 《新视图1.0》介绍 (1)《新视图1.0》中包含了课程设中使用的各幅图,每一幅图中的符号都有解释,只需鼠标移到符号上即可。 (2)系数采用鼠标移动查取。当鼠标移动时,横纵坐标值会变化。 (3)压力级平均直径确定采用作图法,Array采用计算机作图,快速准确。点击详细过程 可以看到每一段的长度,改变比例尺寸后会 从新量取。 《焓熵查表通》介绍 理论来源: 焓熵查表采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 提供的标准计算公式。 软件特点; (1)计算和输出可采用国际单位和工程 单位。系统默认已知参数为国际单位。 (2)查出来参数与水/水蒸气性质表上 的数据有所误差。误差均小于1/100。 (3)采用了自动对位数字输入,系统会 自动切换成英文状态输入小数。 (4)可以判断在计算机范围内的两个性 质参数对应的状态。 (5)可以根据焓值来判断熵值的大小范 围。 (6)数据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使用拖放 技术。 操作说明: (1)焓、熵、压力、比容、一般取4位小数,温度和干度一般取2位小数进行计算。 (2)如果想计算另一种单位制下的结果,选择单位制后一定要点确定才能生效。 (3)建议查焓熵图时采用拖放技术,它可以自动截取有效数据,减少人为判断。设计经常要使用焓熵查表通,你可以点击就可以缩小为一个标题栏大小,它悬浮在主界面上,要展开只需点一下“焓熵查表通”这几个字。在数据上点击并按住鼠标左 键,数据上显示一只表示系统已抓取该数据,按住鼠标左键实现拖动。 16

中温中压冷凝式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温中压冷凝式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总述 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2.设计题目 3.热力设计内容 4.主要参数 二.热力设计内容 ㈠回热系统计算 ㈡调节级 ㈢中间级焓降分配及级数确定 ㈣压力级计算 ㈤汽封漏气量、叶顶漏汽量计算 ㈥末级扭叶片叶型 附:上述计算程序详见相关文件

一.总述 1.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任务:N25-3.43/435 冷凝式汽轮机组热力设计 目的:①系统总结巩固已有知识 ②对汽轮机结构、通流部分、叶片等联系 ③对于设计资料的合理利用 要求:①掌握汽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装置间的相互联系 2.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基本数据为上海汽轮机厂数据设计题目:中温中压冷凝式汽轮机课程设计 设计原则:⑴安全性:采用合理结构、安全材料、危险工况校核 ⑵经济性:设计工况效率高 ⑶可加工性:工艺、形状、材料有一定要求 ⑷新材料、新结构选用需进行全面试验 ⑸节省贵重材料的用量与消耗 3.热力设计内容 ⑴调节级计算速比选用0.23/0.26 ⑵非调节级热降分配 ⑶压力级的热力计算 ⑷作h-s 热力过程线,速度三角形 ⑸整理说明书,计算结果以表格呈现 4.主要参数 ⑴ P0=3.43Mpa t0=435℃ ⑵额定功率 Nm=25000 kw 承担尖峰负荷工况 经济负荷 Ne=0.8—0.85Nm ⑶转速 n=3000 rad/min ⑷背压Pk=4.9kPa ⑸冷却水温 tw=20℃

二.热力设计内容 ㈠回热系统计算: 1.基本参数: Ne t0 p0 pc 2.设计工况的确定 中温中压,取设计工况为额定工况的80% 3.回热系统说明 ⑴已知参数: t fw=160.4℃加热器端差θ=6℃抽汽压损△p=4%p0 ⑵型式:两高两低一除氧 除氧室压设计:压力pN=0.118Mpa (定压) ⑶给水泵压力为 0.272Mpa 凝水泵压力为 1.176Mpa ⑷作过程线 ⑸热平衡计算 取加热器温升为 25℃±5℃,计算结果见热平衡图 ㈡调节级 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在运行时,主汽门全开。当负荷发生变化时,依次开启或关闭若干个调节阀,改变调节级的通流面积,以控制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调节级的喷嘴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组,通常每个调节阀控制一组喷嘴。因此调节级为部分进汽。 对于参数不高的中小功率汽轮机,宜采用热降较大的双列调节级,可使整个机组级减小,结构紧凑,造价降低,且负荷适应性好,但效率低,所以宜应用于带尖峰负荷的机组上。 1.双列级主要参数选取见表一 2.调节级计算见表二 3. 调节级热力过程线见附图

汽轮机“闷缸”技术详细讲解

汽轮机“闷缸”技术详细讲解 一、闷缸的定义 指隔绝汽机汽缸,停机后关闭与汽缸相连接的各疏水门,保持上下缸温差,每30分钟手动盘车180度,对转子进行直轴,防止转子出现永久弯曲。 二、“闷缸”的由来 在汽轮机打闸停机后,由于某种原因,盘车装置无法投入(包括手动盘车,此时往往是厂用电全停,润滑油泵、顶轴油泵都不能投运),由于刚停机,缸温比较高,不及时投入盘车装置,大轴会在上下缸温差的作用下发生弯曲。这个在安规防止大轴弯曲里有解释的。 三、应采取的措施 1、关严进入汽轮机的各路汽源; 2、将汽缸疏水完毕后关严疏水门; 3、在各汽缸轴封处,用保温棉进行封堵,防止进冷气; 4、当高、中压缸温达到转子脆性转变温度时,手动再盘动转子180度。 四、闷缸处理的操作措施 1、真空到0 kPa; 2、关闭与缸体相连的所有疏水阀; 3、停止轴封供汽; 4、除非出现厂用电消失、油系统着火等情况,否则,顶轴油泵和润滑油泵应尽量投入运行; 5、大轴不盘车。此时应注意上下缸温差,一般不超过50℃,一般情况下无须处理,如果温差过大或温差增加过快,应怀疑是否有进水或进冷气的可能性,及时检查系统并排除异常。 以上情况可维持到缸温降至150℃以下,再及时处理。 五、闷缸过程中投盘车的条件 在闷缸处理过程中情况好转,可试投盘车,但必须达到如下条件: 1、油泵和顶轴油泵工作正常,最高瓦温不大于90℃; 2、上下缸温差不大于50℃; 3、能手动试投盘车,异音消失; 4、与盘车相关的设备运转正常,具备投盘车的条件。 六、防范措施 严禁汽轮机内进入冷水或冷的蒸汽,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严密监视汽轮机缸体各部分的温度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上下缸温差的变化情况,遇到异常情况要迅速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2、高低压轴封要分别供汽,其供汽管应有良好的疏水措施,如果疏水系统存在问题,择机进行改造,以消除隐患; 3、停机过程中,运行人员要按照规程要求确认疏水阀门已打开,一定要保证疏水畅通 4、注意监视汽包、凝汽器、除氧器水位的变化,水位保护应能正常投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处理,严禁凝汽器满水等事故发生。 5、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高、低压加热器水位的监视及控制,确保各加热器水位保护正常投入,严防因加热器管子泄漏、运行操作不当(加热器水位控制不当)等因素而造成的汽缸进水事故; 6、要加强对高排逆止门及各抽汽逆止门的试验及维护工作,确保在停机时高排逆止门及各抽汽逆止门迅速关闭,防止蒸汽倒入汽缸内。 七、停机过程中及停机后防止汽轮机进冷汽、冷水的措施 1、检查核对凝汽器水位及补水门的关闭情况。 2、检查核对高、低压旁路及减温水的关闭情况。 3、检查核对给水泵中间抽头的关闭情况。 4、检查核对除氧器进汽电动门、高加疏水至除氧器电动门、除氧器至轴封供汽门、门杆漏汽至除氧器隔离门的关闭情况。 5、检查核对主蒸汽、再热蒸汽辅助汽源至轴封供汽的隔离门的关闭情况。 6、检查核对汽缸、法兰加热联箱进汽总门及调整门的关闭情况。 7、检查核对汽缸本体疏水门、再热蒸汽冷段、热段,高压旁路后、低压旁路前的各疏水门的开启情况。 8、停机后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汽轮机的隔离措施是否完备落实,检查汽缸温度是否下降,汽轮机上下缸温差是否超标。

25MW汽轮机课程设计计算书

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参数: 容量:25MW 蒸汽初参数:压力:3.43Mpa 温度:435℃ 排汽参数:冷却水温20℃背压:0.005~0.006Mpa (取0.005 Mpa) 前轴封漏汽与轴封加热器耗汽量为0.007D○,轴封加热器焓升21KJ/Kg 加热器效率ηjr=0.98 设计功率:Pr=25MW 最大功率P=25*(0.2~0.3) 1.近拟热力过程图 在焓熵图上选取进口参数P0=3.43MP a,t0=435℃,可得 h0=3304kJ/Kg.设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P0=0.04P0,可得调节级 压力=3.3 MP a,并确定调节级前蒸汽状态点1(3.3 MP a, 435℃) 过1点作等比熵线向下交P Z线于2点,查得h2t=2128KJ/Kg,整 机理想比焓降(△h t mac)’=h0-h2t=3304-2128=1176KJ/Kg.选取汽 轮机的效率η=0.85,有效比焓降△h i mac=(△h t mac)’*ηri=999.6

KJ/Kg,排气比焓和h z=2304kj/kg.在焓熵图上得排汽点Z,用直线连接1,Z,去两点的中点沿等压线下移21-25Kj/Kg,用光滑曲线连接1,3两点,得热力过程曲线的近似曲线见图1, 图1 选取给水温度T=160℃回热级数:5 效率η=0.85 主汽门和调节阀中节流损失△P0=(0.03~0.05)PO 排汽管中压力损失△P C=(0.02~0.06)P C 回热抽汽管中的压力损失△P E=(0.04~0.08)P E 2.汽轮机进汽量D○ ηm=0.99 ηg=0.97 m=1.15 △D=0.03D O D0=/ h i macηmηg*m+△D=3.6*20000*1.15/(93*0.99*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