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根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其中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作战)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4、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5、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6、影响:①空前的灾难。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1—6月巴黎和会(操纵国:英、法、美)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和约):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军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过瓜分

(其中殖民地方面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本质。)

2、凡尔赛体系: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华盛顿会议(操纵国有英、美、日)

(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争夺激烈,尤其是美日的矛盾尖锐

(2)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对中国和约):

①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②对中国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华盛顿体系:作用: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暂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分别签定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和《九国条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②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加速因素:绥靖政策(早期:英、法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的政策。

①概念: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②原因:一方面,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另一方面,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顶峰:慕尼黑阴谋。

2、重大的事件:

①德国进攻波兰(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欧洲战事扩大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也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序幕的拉开。

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⑤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⑥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⑦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与会国及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⑧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⑨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格局: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

①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②根本目的:美国要称霸世界

③表现:

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和 转变。本文将就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探究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变迁。 一、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 战后,联合国的成立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联合国 旨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其安全理事 会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具有重要的决策权力。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机制和支持。 二、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冷战局势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崛起,成为世界政治的核心。冷 战的爆发导致了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将世界分为两个阵营。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军事和经济 等领域展开角力,形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新面貌。 三、非洲、亚洲、拉美国家的解放运动 战后,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纷纷进行解放运动,寻求独立和发展。这些国家对殖民主义的抵抗,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支持。这一 时期,亚非国家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将世界政治格局推向多极 化的方向。 四、苏联解体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成为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大重大事件。苏联崩溃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使其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五、全球化与新兴大国的崛起 全球化的进程促使新兴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些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实力,在重塑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结构的逐渐调整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新特征。 六、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的威胁 近年来,一些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中东地区的冲突、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对国际和平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世界政治局势愈发复杂和紧张。 结语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许多转变和演变。从联合国的成立到超级大国的崛起,再到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地区冲突的爆发,这些事件都在塑造着当今世界的面貌。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格局,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过程,表格 篇一: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 (3)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2)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

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3)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 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3.列举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史 实 (1)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3)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 (4)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 篇二: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格及史实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 求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 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 (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 )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 44 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 )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 46 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至今: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结束 1.两极格局: 形成原因(1)二战刚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美苏均势,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冷战”兴起 1、历史背景 (1)反法西斯任务完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西欧遭削弱,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结束,人们厌恶战争,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美国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过程 (1)“冷战”的公开信号: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三大表现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1947年,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经济):1947年,又称“欧洲复兴计划”。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③北约组织的建立(军事):1949年,性质:军事集团。 4、苏联作出的反应 (1)政治: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8; (2)经济:成立经互会,1949; (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标志两极对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5、“冷战”的影响 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又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1)形成阵线分明的两大对立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 (2)美国、苏联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年,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内因:①相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目的:加强西欧国家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国际地位。 外因:美苏两强争霸,欧洲是重心,从外部形成对西欧的压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彭太军(423000) 在二战前后,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又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了和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使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一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中的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反对苏俄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基础上,经过明争暗斗,激烈争吵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妥协。这种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而无法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斯大林指出:“各战胜国间现在并没有友好的和平,而只有武装的和平,只有酝酿着战争的武装和平状态。”暂时的妥协,正是为了更大的争夺。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冲击下,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法西斯国家挑起二次大战后,体系完全崩溃。雅尔塔体系是在第三世界崛起的冲击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情况下崩溃。 一、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题。 1、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C、是通过一系列条约加以确立的 D、它给世界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2、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美苏按照自己的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C、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 D、重新建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间重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在这里,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谈一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剖析其变化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格局的发展脉络。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亚洲的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这样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年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控,先后与战败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1921年至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解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文件,最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的国际关系结构。 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极不巩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而且导致许多新矛盾的产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随着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破裂。 二、两极格局(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在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由于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经过二战,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讲,表示援助希腊、土尔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旗号,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随后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构成了冷战政策的主要内容。苏联政府针锋相对地采取了应对措施:建立了经互会,并且在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斗争持续了近半个世纪,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

最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纲要求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战后世界大事年表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0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2000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 联系所学结合以上大事年表回答: 1.请概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几个阶段及特征。 2.分析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拓展探究 探究一多极化趋势与中国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1)在苏联人民庆祝对德作战胜利之时,乔治·凯南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结合材料一和有关史实说明此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6分) 材料二在黄金年代(1950~1973年),美国的GDP增长显著落后于除英国外的所有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它们的GDP年均增长率竟分别是美国的1.5倍和2.4倍。至于人均GDP增长率,美国则慢于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仅相当于西欧国家人均GDP年增长率63%。 ——摘编自高峰《二十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演变》(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到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②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③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世界上影响的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④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2、“冷战”的兴起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2)表现 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经济: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援助计划,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1949年初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军事:为进一步加强对西欧政治军事控制,1949年美英法等十二国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历史影响 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②两 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客观上两强 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总之,世界在近半个世纪大局稳定小波浪不断。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②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②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工业的发展,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两个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欧洲共同体。⑤欧共体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进一步加快向一体化方向发展。⑥欧共体的扩大:从1973年至1986年历经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1、根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其中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作战)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4、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5、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6、影响:①空前的灾难。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1—6月巴黎和会(操纵国:英、法、美)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和约):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军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过瓜分 (其中殖民地方面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本质。) 2、凡尔赛体系: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华盛顿会议(操纵国有英、美、日) (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争夺激烈,尤其是美日的矛盾尖锐 (2)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对中国和约): ①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②对中国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华盛顿体系:作用: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使资本主义世界暂时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分别签定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和《九国条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②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加速因素:绥靖政策(早期:英、法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的政策。 ①概念: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了解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因此国际关系史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无论是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本文试就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史做一些简略的分析,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二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使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束,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成为必然。 1、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衰落:①二战彻底打垮了德国,其领土被盟国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枯竭,昔日威风一扫而光。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二战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因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国际威望急剧下降。 2、美国独占鳌头,反映在:①军事上因其常规军事实力最强,并垄断原子弹等,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②经济上因工业实力雄厚,黄金储备丰富,美元地位提高等,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③政治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唯

美国马首是瞻。 3、苏联的空前强大,反映在: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队空前壮大。 ②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强国。 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苏实力均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础。 二、两极格局初步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世界大国开始按照战争期间一系列首脑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它确立的过程主要包括: 1、1945年联合国成立。 2、审判战犯,包括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3、划分势力范围:如①二战后美苏等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和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②承认蒙古独立。③以三八线为界,苏、美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④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向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最终形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性的变化,使世界国际关系进入到新的时代。 三、两极格局进一步确立的标志: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 雅尔塔体系确立以后,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的战时盟友关系很快被一种对抗的关系所取代,这种对抗的反映就是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尖锐对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 现代史上最为深刻的两次大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广泛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和政治结构,影响持续到现代。本文将就这两次大战以及它们的历史演变和影响进行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于欧洲,并且波及到了全球范围,自1914年一直持续到1918年。这次大战是由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先进的技术武力的崛起所引起的,并且造成了约1700万人的丧生以及更多的伤者和残疾人。此次战争还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战,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号与日本的神风特攻队之间的战斗。这场战争引发了二战的根源,因为经济上疲软的政体对战胜者的签署了极不合理的东条协定。 二战 二战是在1939年至1945年间发生的,它开始于德国侵略波兰并和法国和英国开战。这场战争由纳粹德国支持的希特勒引发,其在国内对少数种族进行了恶性的清洗,其结果是在战争期间屠杀了约六百万犹太人。在此次战争中,日本等国家也支持了纳粹德国,并且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行动。二战结束后,美国因与苏联之间的分歧而转向了与英国和法国的同盟关系,这也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变化。 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了: 1.超级大国:经过两次大战之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这也彻底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 2.所谓的“五角大楼”: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战争收益,从这之后,它逐渐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并且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五角大楼。

3.欧洲共同体:由于在战争期间的摧毁和破坏,欧洲国家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在经济上合作才能恢复经济增长。因此,他们合并为了欧洲共同体,这是目前的欧盟的前身。 结论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历史,因此,我们需要深思熟虑他们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提出问题,以便我们能够防止历史的重复发生。

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线索两次世界大战 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 开始标志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法西斯同盟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场欧洲战场(东线、西线和南线),后 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 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中 国战场等 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索姆河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日军偷袭珍珠 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 底登陆 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 的失败而告终 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 降书。二战以法西斯同盟的失 败而告终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战后世 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影响对 世 界 (1)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 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2)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 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的民族觉醒。 (3)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 (4)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2)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 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3)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 (4)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能纵容侵略线索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合作,平等交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原因类] (1)有利因素: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入人心;②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③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 (2)不利因素: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②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 2.你如何看待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关系,请举例说明。[说明观点类] (1)观点:世界大战会改变世界格局。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2)观点:世界格局一方面有利于制止新的战争爆发,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引发新的战争。史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世界和平;同时,这一体系又激化了战胜国和战败国(如法国和德国)以及战胜国之间(如美国和日本)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做法类]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2)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4.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有哪些?[举例类] (1)进行十四年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 (3)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4,25,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皇威廉二世崇尚战争和强权,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因此,“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自己制造的这场前所未有大灾难的缘起,包括欧洲主要国家“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材料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 材料四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1945—1991年) 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背了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8、美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联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各国迅速进入了一段新的历程,这一时期被称为战后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国际秩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联合国的成立 国际秩序的演变可以说是从联合国的成立开始的。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旨在促进全球的国际合作和和平。它由51个国家组成,现在已经发展到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成立后,它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可以起到促进和平、安全、创造繁荣和解决全球问题的作用。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许多国家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冲突,从而避免战争和破坏。 二、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冷战期间,世界处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裂和紧张状态。这导致了许多世界事务的改变,如联合国的作用和功能。冷战期间,联合国重点在于维护和平和安全,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但实际上,由于美国和苏联的对立,联合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必要的力量来承担这种角色。 此外,在冷战期间,许多国家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阵营之一。这导致了国际关系的极度分裂和紧张,以至于一些国家领导人宣称,国际政治是一个自然的状态,因为世界充满了敌对和压迫的力量。 三、21世纪的国际秩序 21世纪初,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之间的界限已经被消除了,并且合作、交流和平衡在各个国家之间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趋势。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深 入合作和交流进行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共同发展。这样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推动了许多国家的增长和发展。 此外,国际秩序的演变还涉及到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如中国和印度。这些国 家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事务的关键参与者,并且在世界各地都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总之,国际秩序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际合 作的进一步加强,国际秩序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和调整。尽管国际缺乏统一的政治体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联合国等重要机构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和平、安全和发展会持续加强。

两次世界大战和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5

两次世界大战和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简表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二战前)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 ◆主要内容:巴黎和会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后签订《五国条约》 和《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等。 ◆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引发中国五四运动)《九国公约》(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二、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 ◆过程:①冷战开始标志:1947年3月 ②冷战表现: → ③冷战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 称霸世界 ④两级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5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和的成立); ⑤激化: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谈判和平解决) ⑥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 三、多极化趋势不断推进下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主要内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总体不断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世界格局迄今还没定型)。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局部动荡并存。 ①注明:“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②冷战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介入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科 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也导致恐怖主义泛滥(“9.11事件);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美国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世界格局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暂时一超多强→趋势发展。 (注: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考点2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根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其他: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考点3 :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决不能重演。 (2)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4)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5)国与国应该和平相处 (6)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考点4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考点5 :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1939 ) 1.形成: ①1919年1月,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 了帝国 ,确立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远东地区)的统治秩序。 ③通过这两次会议,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评价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3、结束:1939 年二战爆发 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几条忠告: ①战争是残酷的,人类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 ②侵略者没有好下场,侵略者必败; ③像德国政府一样,承认历史错误,停止制造事端,不做麻烦制造者; ④牢记历史教训,与邻为伴,与邻为友等。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演变的主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1.出现新的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国际 联盟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这是国际秩序的新尝试。 2.拆分旧秩序:旧世界霸权体系崩溃,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 减弱,原有的帝国和边界进行重新划定。 3.引入国际合作:因为战争的毁灭性后果,国际社会更加重 视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领土纠纷、贸易和裁军问题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1.联合国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成立,旨在促 进和平与国际合作,取代了国际联盟。 2.冷战的兴起:战后期间,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导致了全球范 围的冷战。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和权力均衡。 3.国际制度的建立:为应对战争后的重建和安全,国际社会 建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协议,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 4.殖民地解放:战后,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或获得自

治,这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 5.国际人权保护:战争的恐怖和大屠杀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 人权保护。联合国1948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确立 了普遍的人权标准。 总的来说,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出现了新的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和维护和平。国家之间的力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催生了冷战格局和两极世界的形成。战后期间,国际社会加强了对人权保护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殖民主义遗留问题。这些变化和动荡塑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轨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