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技巧讲解平均值法

国考技巧讲解平均值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其中,平均值法是一个常见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在数学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国考技巧讲解平均值法:

1. 平均值的概念:平均值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例如,1、2、3、4、5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1+2+3+4+5)/5=3。

2. 平均值的应用:在国考数学部分中,平均值常常用于计算某些数据的平均值、增长率、比率等。例如,某公司去年的利润是100万元,今年的利润是120万元,求今年的利润增长率。解题方法是:利润增长率=(今年的利润-去年的利润)/去年的利润×100%=

(120-100)/100×100%=20%。

3. 平均值的注意事项:在计算平均值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确度和样本的大小。如果数据的精确度较低,可能导致平均值的误差较大;如果样本的大小太小,也会影响到平均值的准确性。

通过掌握平均值的概念、应用和注意事项,考生可以在国考数学部分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平均值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 1 -

2021国考笔试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4)

【名师专项点拨-数资】资料分析 4(讲义) 平均数问题 一、现期平均数 截至 2018 年底,全国共有老年学校 4.9 万所,在校学习人员 704.0 万人,各类老年活动室 35.0 万个;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 2682.2 万人,比上年增长13.9%;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 61.3 万人,比上年增长 51.5%;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 354.4 万人,比上年增长 25.3%。 【例 1】(2019 吉林甲)2018 年底,每所老年学校平均容纳在校学习的老年人约为 A.120 人 B.140 人 C.160 人 D.180 人 (2017 年)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 1987.65 亿元,海水养殖产值 3307.40 亿元,淡水捕捞产值 461.75 亿元,淡水养殖产值 5876.25 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80.80 亿元。 2017 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 6445.33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3%。其中,养殖产量 4905.99 万吨,同比增长 2.35%;捕捞产量 1539.34 万吨,同比降低 2.96%;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 76.1:23.9,海水产品产量 3321.74 万吨,同比增长 0.62%;淡水产品产量 3123.59 万吨,同比增长 1.47%;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 51.5:48.5。 【例 2】(2019 吉林乙)2017 年捕捞水产的单位产值约为 A.1.59 万元/吨 B.1.88 万元/吨 C.1.29 万元/吨 D.0.30 万元/吨

【例3】(2019 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2017 年,B 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少于4000 户 【例 4】(2019 北京)2009~2015 年间,有几个年份平均每个出境参展项目的参展净面积超过 400 平方米? A.3 B.4 C.5 D.6 某机械加工企业下设四个生产车间生产加工同种类型和型号的产品,并以人均产量评价劳动生产率。 【例 5】(2019 河南)高级工劳动生产率最高的车间是:

2020国考数量资料分析公式技巧:平均值增长率.doc

2020国考数量资料分析公式技巧:平均值增 长率 2020国考数量资料分析公式技巧:平均值增长率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题目中很多题目都要用到公式解答,这些公式很简单,但公式数量较多,有些公式比较相似,容易混淆,一些题目用这种公式做可以,用那种公式做也行,但有些公式用起来简单,有些用起来复杂,所以我们做题,除了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公式。 题目不会没关系,会用公式是关键,今天华图教育集团阿信老师就给大家分享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平均值增长率相关公式。 平均值增长率相关公式 (1)平均值增长率:平均值增长率=,其中分子是总数量的增长率为a,分母是总份数的增长率为b。 (2)公式推导。我们已知增长率=,同理可得: 平均数的增长率= 我们来通过真题练习一下公式运用。

(材料节选) 【例1】2013年全国商品房单位面积的平均销售价格约比上年增长了: A. 4.4% B. 7.7% C. 11.1% D. 15.5% 【解析】 题目中单位面积的平均销售价格即为平均数,问比上年增长,并且选项是百分数,判断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增长率。代入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可得增长率为=0.09 1.173,可以用直除法商一位,商首位为7,只有B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2017年,某省苹果的挂果面积为726.21万亩,同比增长4.1%;梨的挂果面积为61.29万亩,同比增长-1.0%;柑橘的挂果面积为40.26万亩,同比增长4.5%;桃的挂果面积为45.05万亩,同比增长5.8%;猕猴桃的挂果面积为64.76万亩,同比增长10.8%;葡萄的挂果面积为54.08万亩,同比增长3.5%;枣的挂果面积为262.74万亩,同比增长12.6%;柿子的挂果面积为37.80万亩,同比增长0.4%;杏的挂果面积为45.42万亩,同比增长4.1%;石榴的挂果面积为6.51万亩,同比增长4.7%;樱桃的挂果面积为10.92

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 平均公式

平均公式 2018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行程问题”是历年各种公务员考试考查的重点题型,也是每次考试几乎都会涉及的常考题型,更是考生望而生畏的“难点题型”。行程问题的考点非常多样化,基本行程中,考察最多的就是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2v1v2/(v1+v2)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推导如下:假设一段路程长度为2s,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那前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v1,后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v2,总的时间为s/v1+ s/v2,那么平均速度为路程除以时间,即2s/(s/ v1+ s/ v2)=2v1v2/(v1+v2)。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使用前提:以两个不同的速度(v1和v2)行驶的距离是相同的,求平均速度既可以使用该公式。该公式经常用于往返,上下坡等问题当中。【例1】某人开车从A镇前往B镇,在前一半路程中,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前进;而在后一半的路程中,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前进。则此人从A镇到达B镇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 A.60 C.90 B.80 D.100 【答案】B 【解析】前后半路程相等,符合使用前提,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2×60×120/(60+120)=80,答案选择B。【例2】小伟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先上坡后下坡。到学校后,小伟发现没带物理课本,他立即回家拿书(假设在学校耽误时间忽略不计),往返共用时 36 分钟,假设小伟上坡速度为80米/分钟,下坡速度为100米/分钟,小伟家到学校有多远?() A.2400米 C.1600米B.1720米 D. 1200米 【答案】C S上=S下【解析】小伟往返的过程,总的上坡所走路程跟下坡所走路程相等,因此往返的平均速度2×80×100/(80+100)=1600/18米/分。往返共用时间为36分,故家到学校路程为1600/18×18=1600米。选择C 【例3】(2015年山东)从甲地到乙地111千米,其中有1/4是平路,1/2是上坡路,1/4是下坡路。假定一辆车在平路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上坡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下坡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则该车由甲地到乙地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19千米/小时 C.21千米/小时【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等距离平均速度,在来回的过程中看,总的上坡和总的下坡都是 B.20千米/小时D.22千米/小时整体的1/4,所以距离相等,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得v?2?15?30?2015?30千米/小时,和在平路上的速度相等,所以整体的平均速度也是20千米/小时。选择B。行程问题是历年公考考查的重点题型,省考在这类题型中的难度是中等偏上,建议大家熟练掌握并熟记公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均公式

国考资料分析备考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

国考资料分析备考技巧:易错点之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公式混淆 在资料分析中,比重和平均数都是高频考点,而且这两者在形式都是一致的,比重=部分/整体,平均数=总数/份数,都是A/B的形式,所以很多题型用的公式都一样,也就导致个别题型容易出错。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不同的出题人标准不一样。 比重中会考查两期比重的差值,使用的公式为false ,其中A表示部分值,a 表示部分值的增长率,B表示整体值,b表示整体值的增长率。比重一般是用百分数来表示,不带单位,所以两期比重的差值,一般是用百分点来表示,比如上升3个百分点,或下降3个百分点,但是有些题还是会写成上升3%,或下降3%。这种写法就会导致和平均数的增长率搞混淆。 平均数既会考查两期平均数的差值,使用的公式为false ,其中A表示总数,a表示总数的增长率,B表示份数,b表示份数的增长率,和两期比重的差值一样;还会考察平均数的增长率,使用的公式为false 。平均数和比重在形式上是一样的,但含义不同,比重不带单位,但平均数有单位,所以在平均数中会考察增长率,在比重中绝对不会问。大家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区分各个公式的使用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四个例子分别使用的哪个公式。 例 1.2018年A占B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5个百分点 B.减少了5个百分点 C.增加了0.5个百分点 D.减少了0.5个百分点 例 2.2018年A占B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5% B.减少了5% C.增加了0.5% D.减少了0.5% 例 3.2018年人均收入,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1500元 B.减少了1500元 C.增加了2500元 D.减少了2500元 例 4.2018年人均收入,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5% B.减少了5% C.增加了15% D.减少了15% 以上4个例子中,前三个题都是用的false ,只有最后一个用的是false 。其中第一题和第二题虽然在选项的表述上不一样,但是用的都是两期比重的差值。尤其是第二题光看选项肯定会认为是问增长率,但是比重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不是一个具体值,所以不会考察增长率,也就不能用这个公式false 。第三题和第四题的题干一样但是选项不同,第三题看选项就知道是考察增长量或减少量,第四题看选项就知道是考察增长率或减少率。在平均数中这两者对应的公式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再看两个真题: 【例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555 万亩,比2017 年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75 公斤/亩,比2017 年增长0.2%。谷物单位面积产量408 公斤/亩,比2017 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6579 亿公斤,比2017 年下降0.6%;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比重和平均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比重和平均数 湖北分校 罗姮 在资料分析模块中,有这样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长相非常相似,但依旧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一个高冷、一个亲民。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比重和平均数。同学们,你们更喜欢谁呢?小编告诉大家,不论是谁,它们都将带你冲破重重难关,成为你的亲密小伙伴! 【相似度】❤❤❤❤❤ 比重,表示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若把部分表示为A ,整体表示为B ,则比重可表示为A ÷B ;平均数,表示的是一个平均值,若把总量表示为A ,数量表示为B ,则平均数也可表示为A ÷B 。从表达式上看,比重和平均数并无差别。 若部分的增长率为a ,整体的增长率为b ,则基期比重可表示为 a 1 b 1++⨯B A ;若总量的增长率为a ,数量的增长率为b ,则基期平均数也可表示为a 1b 1++⨯B A 。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进而可推出两期比重比较的表达式为a 1b -a +⨯B A ,两期平均数大小比较同样也适用此公式。故涉及到现期比重和现期平均数的计算、基期比重和基期平均数的计算、两期比重和两期平均数大小比较的结论完全相同。 【差异度】❤❤ 唯一的差异,在于比重的气质属于亲民型,代表的是一个百分比例;而平均数走的是高冷范,代表的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根据两者气质的不同,考察的重点也会出现差异:比重类题型设问的是两期比重之间的差值,而平均数类题型设问的却是平均数的增长率,即两期平均数之间的差值与基期平均数的比例,难度略大。 两期比重比较的表达式为a 1b -a +⨯B A ,而平均数的增长率的表达式为b 1b -a a 1b 1a 1b 1+=++⨯++⨯-B A B A B A 。 追根溯源,与两者概念的差异有紧密联系。比重是一个百分比例,两个百分数之间一般只会做加法或减法,单位为百分点;而平均数是一个具体数值,数值与数值之间既可以做加减法,也可以求解增长率。这是由其本质内涵决定的差异,同学们要分清哦! 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例题:

国考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现基期比重比较及平均数比较的联系与区别

国考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现基期比重比较及平均数比较的联系与区别今天我们来跟大家分享资料分析中出现频率极高也是极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两期比重定量比较及两期平均数的定量比较。 之所以极易混淆,其本质是比重与平均数的基础计算都是需要计算两个量的比值、都会涉及到基期值的计算,于是现期比重与平均数、基期比重与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也确实是一样的。而在我们将两个比重/平均数做定量比较分析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先上个比重比较的题目—— 2020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0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8%。……2020年1—2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投资领域,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0.8%、15.1%、11.3%和8.9%。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额同比增长43.2%,成为增速最高的领域。 【2021国家(副省级)133 】2020年1—2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额占对境外企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约: A.上升了3个百分点 B.上升了12个百分点 C.下降了3个百分点 D.下降了12个百分点 【解析】将数据两期比重差公式,其中a=43.2%,b=1.8%,是现期比重4 0.8 %,从而,即比重比去年同期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因此,选择B选项。

由于比重本身表示一种相对关系,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定量比较两期比重的时候,我们通常关心现基期比重的绝对差异,也就是说比重变化的公式计算的是比重的差值,或者说比重的增长量,一般用来表示。 好,我们再来走一波平均数比较的题目—— 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 。 【202 0 国家(副省级)133 】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产生的物流费用比上年同期: A.下降了不到1% B.下降了1%以上 C.上升了不到1% D.上升了1%以上 【解析】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物流费用的增长率为a,物流额的增长率为b,代入数据可得,下降了不到0.1%,观察选项,仅A选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 由于平均数是一种具体数量,通常有数据亦有量词(单位),所以定量比较两期平均数的时候,我们通常关心现基期平均数的相对差异,也就是说平均数变化的公式计算的是平均数的增长率,一般用来表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由于比重和平均数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主体,在定量比较的时候,我们对于两期比重更关心增长量,而对于两期平均数更关心增长率,有时更关心增长率,这最终导致比重比较与平均数比较公式并不相同。希望各位小伙伴通过本次的讲解对资料分析的理解更加深入。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考点之平均数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常见考点之平均数无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只要涉及行测都少不了资料分析的身影,今天我们介绍资料分析的一个关键点——平均数,希望帮助大家得到改善。 首先介绍一下平均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某统计指标总量与份数的比值。接下来就平均数的常见考点给大家作出讲解。 一.平均数基础 【例1】2012年,我国拥有文物机构5728个,从业人员111338人。问题:2012年,我国平均每个文物机构的从业人员为多少人 【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大家来说其实比较简单,列式并不难。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总量与份数的比值,可以列出所求为。 【例2】2012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5791元/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1304亿平方米。问题:201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总额为多少亿元 【解析】这道题目想求商品房的销售总额,根据平均数概念可以列出所求为5791×11.1304。我们通过这几道题目给大家总结一下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总量=平均数×份数;。 二.基期平均数 【例】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共有1777家,同比增长20.4%,总资产达到1534.6亿元,同比增长19.6%。 问题: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平均每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资产是多少亿元 【解析】时间上材料中给的是2010年,问题中要求的是2009年,二者相比较2009年就是基期,后面要求的是京市朝阳区平均每家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资产,就是求平均数,前后联系这个题目考

点就是基期平均数。首先需要利用现期值除以(1+增长率)来求两者基期值,然后两者基期值相除。列式为 总结一下:,先根据时间和问题确定基期平均数的考点,然后带入材料中所给数据到基期平均数的公式中即可。

行测资料分析的难点:平均数的变化

行测资料分析的难点:平均数的变化 行测资料分析的难点:平均数的变化 平均数问题在近几年国考中都有相关的问题考察,2016年考察了4题,2017年和2018年1道题,2019年题量又有增加,考察了3道题.平均数这个考点有固定问法及公式,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应该并不会陌生,但是涉及到平均数变化的题目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却有很多考生运用不是很熟练。有的是辨别不出来平均数的考点;有的是公式记的很熟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用。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平均数的变化,希望对于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平均数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平均数的增长率。我们先看第一个角度,平均数的增长量。下面我们在题目中来进行讲解。 1.全行业全年生产手表10。7亿只,同比增长3.9%,完成产值约41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 问题:2015年我国钟表全行业平均每只手表的产值比上年多多少元? 中公解析:题目中出现“平均”“比上年多多少元”,这是我们判断考点非常重要的字眼.比上年多多少,要求的应该是增长量。什么的增长量呢?根据题目我们会发现,是平均每只手表的产值,而这个统计指标在材料中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用总产值除以手表的数量来求得,所以题中涉及到的统计指标为平均数,其中产值为总量,手表数为份数.多多少即为增长量.所以这题的考点是平均数的增长量。代入平均数的增长量的公式=总量×(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份数×(1+总量增长率)}即:417×(4.3%-3。9%)÷{10.7×(1+4。3%)} 了解完变化量,那我们来接着看平均数的增长率。各位考生要注意对比找出区别,加强理解。 2.全行业全年生产手表10.7亿只,同比增长 3.9%,完成产值约417亿元,同比增长 4.3%,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 问题:2015年钟表全行业平均每生产一只手表实现的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几? 中公解析:增长百分之几求的是增长率,统计指标是每支手表实现的产值,这个需要用产值除以手表的数量来求,即为平均数的增长率,带入公式,(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份数增长率)代入有(4。3%-3。9%)÷(1+3.9%)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只要能辨别出考点代入公式,整个考点就变得很简单. 因此平均数的变化最为关键的是大家碰到考点时能快速反应识别考点。其题干特征有两点:第一,求的增长量或者增长率,这个问法同我们常规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问法,第二,统计指标材料里没有直接给对应数据,需要用总量和份数相除来求得,这个时候就带入我们的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增长率对应的公式中求解即可。

国考数据分析公式

国考数据分析公式 一、基本统计量计算公式 1. 平均值(Mean):总和除以观测数量。 公式:mean = (sum(x1, x2, ..., xn))/n 2.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公式:If n is odd: median = x(n+1)/2 If n is even: median = [x(n/2) + x((n/2)+1)]/2 3. 众数(Mode):一组数据中频数最高的数值。 公式:mode = value with highest frequency 4. 极差(Range):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公式:range = max(x1, x2, ..., xn) - min(x1, x2, ..., xn) 二、概率计算公式 1. 相对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其中一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总次数的比值。 公式:relative frequency = frequency of event/total frequency

2. 概率(Probability):其中一事件发生的相对频率。 公式:probability = relative frequency 3. 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在已知其中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公式:conditional probability = probability of two events occurring together/probability of first event 4. 期望值(Expected value):带权重的数据平均值,用于衡量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 公式:E(x)=Σ(x*p(x)) 5.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公式:standard deviation = sqrt(Σ((x - mean)^2)/n) 三、回归分析公式 1.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用于预测一个变量的值,基于另一个变量的线性关系。 公式:y = a + bx 2.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公式: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Σ((x - mean(x)) * (y - mean(y)))) / (n * std(x) * std(y)) 四、推断统计学公式

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是

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是 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是一种处理数据的重要方法。当我们面对一组数据,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大或者数据的分布比较离散时,我们很难直接使用常规的平均值计算方法,这时就需要运用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来获得一个更准确的结果。 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权重平均法: 权重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方法。当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相应的权重时,我们可以使用权重平均法来计算平均值。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数据与其权重相乘,然后将所有乘积相加,最后再将结果除以所有权重的和。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求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其中每个数据都有相应的权重。我们先将每个数据与其权重相乘,然后将所有乘积相加,最后再除以所有权重的和,就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权重平均值。 2. 中位数法: 中位数法是一种用于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方法。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当有偏态分布或者极端值的存在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数据集中的中心值。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1、2、3、4、100。这组数据中,100是一

个极端值,使用算术平均数时会被放大。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中位数是3,它能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中心值。 3. 修正平均值法: 修正平均值法是一种用于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方法,它避免了数据集中的极端值对平均值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去掉数据集中的极端值,然后再计算平均值。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1、2、3、100。如果直接使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值,结果会受到100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修正平均值法,先去掉100,然后再计算平均值,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更准确的结果。 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还有很多,上述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准确的平均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只有正确选择合适的不规则求平均值的技巧,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数据分析和决策中的挑战。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之基期平均数

2022年国考:资料分析之基期平均数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的部分。资料分析考点多,平均数就是其中之一。平均数大家并不陌生,比如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用苹果的总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那么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得3个苹果,即。平均数也会和增长结合在一起考查,也就是基期平均数,接下来中公教育通过例题来看一看如何求解基期平均数: 例1、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同比增长18.7%;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元,同比增长22.5%。消费者对快递业务进行的申诉中,有效申诉(确定企业责任的)占申诉总量的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9.8亿元。 问题:2014年2月,平均每笔快递业务的收入为多少元 A.16.07 B.16.58 C.17.64 D.19.45 【解析】A。问题时间与材料所给不一致,所求为基期平均数。2014年2月的快递业务量为平均每笔快递业务的收入为故答案选择A。 根据例题我们可以得到,平均数和增长结合考查时,如果总量和份数都是以增长率的形式描述的增长,那么下面我们再去练习一下加深印象。 例2、2017年1-12月,全国内燃机累计销量5645.38万台,同比增长4.11%,累计完成功率266879.47万千瓦,同比增长9.15%,其中柴油内燃机功率同比增长34%。 问题:2016年,我国销售的内燃机平均功率约为: A.33千瓦 B.44千瓦 C.55千瓦 D.65千瓦 【解析】B。问题时间与材料所给不一致,所求为基期平均数。内燃机功率和销量都是以增长率的形式描述的增长,结合公式根据材

料可知,所求为故选择B。 例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披露:2015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计22.1万个,从业人员379.0万人,资产总额17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8%和12.6%。分地区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加快,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占全国的比例同比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这两项指标占比同比分别下降1.0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问题:2014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平均资产约为()亿元 A.4.5 B.5.8 C.7.1 D.9.2 【解析】C。问题时间与材料所给不一致,所求为基期平均数。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资产总额和个数都是以增长率的形式描述的增长,结合公式根据材料,2014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平均资产故选择C。 基期平均数就介绍到这里了,资料分析并不难,需要大家在做题时仔细审题,耐心查找材料中数据,看清时间统计指标,确定所求问题,再去求解计算。

2022年国考:平均数增长率的计算

2022年国考:平均数增长率的计算 一直以来行测资料分析都是考生们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题型,然而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这一部分内容备考到最后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花费时间过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准确率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学会总结,总结各种类型考试过程中经常测查的内容和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资料分析的一个考点——平均数的增长率。 一、概念 平均数增长率顾名思义就是平均数的增长率,题干问法中要同时体现平均数、增长率两层含义。比如2019年某市房子均价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就是要求平均增长率。 1、基本公式如下 2、推导过程 二、例题讲解 2018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问:2018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完成收入约比上年同期增长: A.2.5% B.8.4% C.10.8% D.13.4% 【解析】先阅读题目,题目中时间2018年1-5月与材料时间一致,通过“人均”、“比上年同期增长”可以判断本题求平均数的增长率。结合我们所讲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找到总量的增长率和份数增长率,而题干中说到“人均完成收入”指的是收入除以人数。根据关键词“B 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得,现期收入46.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现期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a%为总量增长率即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0.8%,b%为份数的增长率,即从业人员比上年同期下降 2.4%,我们把数据带进去得:在该式子中,分母略小于1,则式子略大于13.2%,答案选D。 例: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达234万人,同比增长17.4%,普通高等学校共2529所,较2013年增加了15.3%。 问题:与2013年相比,2014年我国平均每所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几 A.1.82% B.2.07% C.2.43% D.2.81% 【解析】通过读题我们知道,让我们求的是平均每所学校的教职工人数的增长率,而平均每所学校的教职工数=总教职工人数÷高等学校数,材料给出了总教职工人数增长率17.4%,以及高等学校数增长率15.3%。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增长率公式:,快速列出式子我们同样先算分子结果为2.1%,分母为1.153是大于1的数,所以整个式子结果是小于2.1%。排除C、D。剩下两个选项首数字不一样,我们用2.1%÷1.153商的第一位上不到2,所以选A选项。 注意:以上为平均数增长率的常见考查,但总量的增长率和分数的增长率在有些题目中并未直接告知,因此考生需要结合题干中已知数据进行求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调和平均数

在对数量关系的考察中,经常会有一些涉及到平均数的问题。在数学中,有4中较为常见的平均数: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平方平均数。其中,算数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较为简单,考生也较为熟悉,平方平均数很少涉及,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调和平均数在试题中经常出现,有大量考题与之 有关,但考生对其关注却很少。所谓调和平均数,是指,本质在于 构成等差数列。使用调和平均数的题目一般有以下三类:等距离平均速度问题、等溶质增减溶剂问题、等发车前后过车问题等。 一、等距离平均速度问题 例1、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桥,上桥的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下桥的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上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没有停顿。问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07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A、14公里/小时 B、16公里/小时 C、18公里/小时 D、20公里/小时 答案:B 解析:假设上桥路程为s,这道题所求的是过桥的平均速度,而结合行程问题基本公式v=S/t,可知, 事实上,等距离平均速度有一个核心公式:(v 1、v 2 分别代表往、 返的速度),遇到类似问题只需直接带入公式即可。 二、等溶质增减溶剂问题 例2、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A、14% B、17% C、16% D、15% 答案:D 解析:设第一次蒸发掉水后的溶液量为x,蒸发掉的水为y,则溶质的量为0.1x,第二次蒸发后浓度为0.1x/(x-y)=0.12,化简可得x=6y,第三次蒸发后的浓度为0.1x/(x-2y)=0.6y/4y=0.15。即第三次蒸发后,浓度变为15%。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_速算十大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_速算十大技巧随着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关注公务员行测的资料分析。而在行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速算技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公务员行测中常用的十大速算技巧。 一、近似计算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快速进行估算,比如购物时对价格进行快速的估算。在公务员行测中,这种技巧也同样常用。例如,算一个近似的数字,比如13,我们可以选择用数字13后面的数字零来代替,从而得出130。这类似的技巧在行测中经常用到。 二、快速乘法 如果要计算两个数字相乘,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数字拆分成两个数字。例如,将8拆成5+3,那么10×8变成 10×5+10×3=50+30=80。这个技巧在繁琐的计算中尤其有效。 三、快速除法

快速除法和快速乘法类似。如果要计算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我们可以将被除数拆成两个部分,比如27可以拆成20+7。现在,如果要将2738除以27,我们可以将2738拆成2700+38,由 于27是3×9的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38除以9,从而得出解答。 四、倍数转换 如果需要计算一个数字的倍数,比如40的6倍,我们可以将 40乘以6,然后除以2,即40×6÷2=120。这种技巧很适合快速计 算两个数字的倍数。 五、相近数相乘 在公务员行测中,有时会出现需要进行大数字的乘法计算,此时,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两个数字逐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这 样可以缩短计算时间。 六、快速平方

计算数字的平方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法是,将该数字的一半平方数加上其一半的平方数,比如22的平方等于11的平方加上11的平方,即11×11+11×11=242。 七、减一术 如果需要将一个数字减1,我们可以在使用减法的同时使用加法,即42-1=42+(-1)=41。 八、倍数增加 对于一个数字,如果需要计算其某个倍数,我们可以将该数字减去一个基础数字,然后将结果加上另一个数字,从而得到该数字的倍数。 九、进位换算 在计算数字的进位时,如果需要将数字从一个进位转移到另一个进位,我们可以将该数字首先乘以一个进位,然后再除以该进位。例如,我们需要将14个数字从10进制转移到16进制中,可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篇1 【解题思路】 1.确定考点:通过问题问法,确定题目考点。 例如:现期的平均数比基期的平均数多或少(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2.代入公式: 3.结合选项估算:先口算总量增长率和份数增长率的差值,再结合选项,对除以一个比1大一点或者小一点的数进行适当估算来确定选项。 【例题展示】 【例1】随着商品房销售市场全面复苏,山东省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开发投资实现较快增长。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924.3亿元,同比增长26.0%,比同期增长20.6%。 1-2月,房地产开发大项目数量增多,建设推进速度加快,对开发投资形成有力拉动。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7638个,同比增长5.4%,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1771个,同比增长21.6%,比同期增长53.1%;占全部项目的比重为2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比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1-2月,山东省房地产开发单位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约: A.13.4% B.15.3% C.19.5%

D.21.6% 答案:C 【解析】1.确定考点:问题是1-2月山东省房地产开发单位项目投资额比 1-2月增长约为百分之几?题目中出现“平均数+比较+增长率”,因此所求为平均数增长率。 2.代入公式:由材料第一、二段可知“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924.3亿元,同比增长26.0%;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7638个,同比增长5.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总量,总量增长率为26.0%,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份数,份数增长率为5.4%。结合公式可得: 3.结合选项估算:结果比20.6%略小一点,选择C选项。 【例2】前三季度,B市观光园和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38.4%;共接待游客99.6万人次,同比下降64.5%。其中:乡村旅游实现收入0.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69亿元;接待游客68.4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5.6%。 问题:前三季度,B市乡村旅游平均每接待一人次获得的收入较上年同期: A.下降了8% B.上升了4% C.下降了4% D.上升了8% 答案:C

省考国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

资料分析 第一节速算技巧 一、计算型 1.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例:86.4*1.5=86.4+43.2=129.6。 (2)一个数*1.1→错位相加。例:12345*1.1=12345+1234.5=13579.5。 (3)一个数*0.9→错位相减。例:12345*0.9=12345-1234.5=11110.5。 (4)练一练:①124.6*1.5=124.6+62.3=186.9。 ②13579*1.1=13579+1357.9=14936.9。 ③13579*0.9=13579-1357.9=12221.1。 2.截位直除: (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截几位: (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①选项首位不同。②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总结:(截位直除) (1)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 (2)一步除法,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 注意:除前看选项,差距比较大,存在10倍以上的差别,位数和小数点不能忽略,保留两位计算。 二、比较型 1.分数比较 (1)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 (2)同大同小,竖着直接除,横着看速度(倍数)。谁快谁牛皮,慢的看成 1。例:

①7/24和 3/12如何比较。分子:7>3,分母:24>12,分子大分母也大,同大同小。方法一:竖着直接除,看首位商几。 方法二:横着看速度,速度相当于倍数,24是 12的 2倍,7是 3的 2+倍, 分子的倍数大,慢的看成 1,即分母看成 1,7/1>3/1,因此 7/24>3/12。 ②3/5和 6/15横着比较。分子:3和 6之间为 2倍的关系,分母:5和 15 之间为 3倍的关系,谁快谁牛皮,分母快,把分子看成 1,分母小的分数大, 1/5>1/15,因此 3/5>6/15。 第二节快速找数 1.文字材料就找关键词 (1)5~10秒内,每段总结出 1~2个关键词。 (2)要求:与众不同的。 (3)举例:商场的负一层是停车场,一层卖化妆品、手表,二层卖男装,三层卖装,四层卖运动装,五层卖吃的。如果要买女装,不需要逐层爬,可以坐直梯直奔三楼,这样速度更快,想找吃的到五楼,想找运动装到四楼,想看男装去二楼,直奔题。即:标记段落主题词,与题干进行匹配;注意相近词、时间、单位等。 2.表格材料:横纵标目、标题、单位、备注。 3.图形材料:标题、单位、图例。(饼形图构成原则:12点钟方向顺时针依次排布) 4.综合材料: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结构。 【注意】坑点: 1.表格材料,“总计”坑。 例:材料四中,按消费类别分,增长率大于 7%的有几个,类别不包含总计, 总计大于 7%也不能算,共 5个。 2.单位坑(民航、人口)。 (1)运输方式有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飞机比较少,运输量小,故而民航的运输单位通常是万吨,其他运输方式的单位通常是亿吨,相差较大,需要留意。 (2)人口:涉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人口量较多,通常按照 千分比计算(不是百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