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伯利岩

什么是金伯利岩
什么是金伯利岩

金伯利钻石的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其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 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

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石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筒(Mwadui)以盛产宝石级大钻石闻名于世,它位于坦桑尼亚。所谓的“钻石”是指宝石级的金刚石。

金刚石是地下深处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由地底的碳质结晶形成,后随岩浆带至火山管道。岩浆冷凝后,形成包有金刚石的金伯利母岩,金伯利母岩随着火山运动,被带至地表,因为风化作用,金伯利母岩破碎。

金刚石随水流被带离原地,形成了金刚石砂矿,后经人为采集、挑选符合宝石级的金刚石被人为加工,这就是钻石。

在所有宝石中,钻石的成分最为单纯。它只是普通的碳化学物,就像铅笔中的石墨一样,但经过自然的力量而变成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在真空中,它的熔点是摄氏四干度,是钢的熔点的二倍.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种偏碱性的超基性岩。是具斑状结构和(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因1887年发现于非洲金伯利(Kimberley)而得名。旧称角砾云母橄榄岩。多呈黑、暗绿、灰等色。中国山东、辽宁、河北均有产出,呈岩脉状和火山喉管相等浅成岩体。其时代,以白垩纪为主。金伯利岩为包括火山角砾岩(或凝灰岩)到浅成侵入岩的一套岩石。常见类型有凝灰质金伯利岩、角砾状金伯利岩及斑状金伯利岩等。金伯利岩主要分布在地壳构造运动的稳定地

区,多呈岩筒、岩床、岩墙产出。与之有关的矿产主要为金刚石,是金刚石的母岩。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种偏碱性的超基性岩[1]。是具斑状结构和(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因1887年发现于非洲金伯利(Kimberley)而得名。旧称角砾云母橄榄岩。多呈黑、暗绿、灰等色。1887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故名,旧称角砾云母橄榄岩。是产金刚石的最主要火成岩之一。金伯利岩常呈岩筒、岩墙产出。有经济价值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产于岩筒中。岩筒的面积一般不足1万平方米,常成群出现,著名的南非金伯利岩就是由十多个著名的岩筒组成的岩筒群。其中以具斑状结构且富含颗粒粗大橄榄石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较富,而呈显微斑状结构,富含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贫。

中国山东、辽宁、河北,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与北领地地区等均有产出,呈岩脉状和火山喉管相等浅成岩体。

其时代,以白垩纪为主。金伯利岩为包括火山角砾岩(或凝灰岩)到浅成侵入岩的一套岩石。常见类型有凝灰质金伯利岩、角砾状金伯利岩及斑状金伯利岩等。金伯利岩主要分布在地壳构造运动的稳定地区,多呈岩筒、岩床、岩墙产出。

与之有关的矿产主要为金刚石,是金刚石的母岩。但形成金刚石时对金伯利岩形成机制要求严格,必须在从高温高压突然爆破至低温低压开放环境下方能形成金刚石。

矿物组成

金伯利岩矿物成分复杂,一般可分3种类型:①原生矿物,如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钛铁矿、磷灰石、金红石、金刚石等。②来自上地幔、地壳深处其他岩石或捕虏体的矿物,如石榴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的橄榄石、斜方辉石、铬尖晶石、磁铁矿等,以及围岩包裹体中的白云石、方解石、榍石、电气石等。③蚀变次生矿物,如蛇纹石、磁铁矿、黄铁矿、黑云母、绿泥石和碳酸盐矿物等。其中镁铝榴石是重要的特征矿物,也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矿物颗粒的边部常次生变化为绿泥石、黑云母、蛇纹石、方解石、阴起石、水云母及铁的氧化物。当完全被铁的氧化物及蛇纹石等矿物交代后,则变成黑色球粒,习惯上称作黑豆。

镁铝榴石具有特殊的二光性。即在人工透射光下呈红色,日光下呈绿色。

结构构造

金伯利岩常具斑状结构、细粒结构和火山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呈斑状结构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和金云母,橄榄石呈浑圆状并普遍受到强烈的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蚀变;基质呈显微斑状结构,由橄榄石、金云母、铬铁矿、钛铁矿、钙钛矿、磷灰石等组成。呈角砾状构造的,角砾成分复杂,有来自上地幔的碎块,也有来自浅部围岩的碎块。大量角砾的存在反映了金伯利岩岩浆具有爆发作用的特征。此外,在中国和世界某些金伯利岩岩筒中,普遍含金伯利岩岩球,俗称“凤凰蛋”,从樱桃到鸡蛋大小,是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找矿标志之一。

化学成分

金伯利岩有以下特点:①属硅酸不饱和岩石,与平均成分相比,SiO2偏低(35%),K2O>Na2O,Al2O3>(K2O+Na2O)。②MgO/SiO2近于1,当岩石强烈碳酸盐化时,MgO被CaO替代,使(MgO+CaO)含量与SiO2近于相等。③富含H2O及CO2,导致岩石强烈蚀变。④在岩浆后期,K2O参与形成金云母。⑤在微量元素方面,含一般超基性岩所共有的以Cr、Ni、Co为主的相容元素和含Rb、Cs、Ba、Sr、Zr、Nb、Th、REE、P等为主的不相容元素REE主要含在钙钛矿和磷灰石中。金伯利岩以LREE很富集的简单线形REE配分型式和La/Yb比值大部分为80~200为特征,比大多数其他幔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高,这一特征反映了金伯利岩母岩浆的特征。

产状和时代

金伯利岩常呈岩筒、岩墙产出。有经济价值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产于岩筒中。岩筒的面积一般不足1万平方米,少数达1平方公里,最大的未超过2 平方公里,常成群出现,著名的南非金伯利岩就是由十多个著名的岩筒组成的岩筒群。金伯利岩岩墙厚度小,一般小于2米,但长度大,最长达65公里,成群出现则构成岩墙群,少数呈环状岩墙。金伯利岩岩床、金伯利岩火山口、火山口湖以及火山沉积是少见的。金伯利岩形成的地质时代,自延续至,就世界范围看,主要形成于晚期,但在一个相当规模的金伯利岩带或区域往往是多时代的。

成因

金伯利岩成因仍在探索中通过橄榄岩-CO2-H2O系统的高压高温实验研究,

金伯利岩岩浆被认为是在富CO2条件下由金云母、菱镁矿、石榴二辉橄榄岩组成的碳化橄榄岩地幔在40~50×10(帕和1000~1300℃的温压条件下的似低共熔作用产生的。并提出了来自地幔深部的以C-H-O为主的还原蒸汽的释放和渗透的底辟模式,使得在260公里上下深度的大陆地盾地温线切割了橄榄岩-CO2-H2O 系统的固相线,从而发生了部分熔融和熔融底辟体的绝热上升。由更深部位快速上升的金伯利岩岩浆可能形成携带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对存在C-O-H流体的地幔橄榄岩的熔化条件(P.T.fO2)已开展研究,这将有助于大陆下的地幔的金伯利岩岩浆和金刚石成因的认识。

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看,金伯利岩的高La/Yb比值,主要受高La/Yb比值的基质磷灰石约束,并主要反映了其源区的这项比值。还发现,在某些石榴二辉橄榄岩包体中存在交代型钛酸盐矿物和钾碱镁闪石。许多地球化学家认为金伯利岩与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的交代地幔源区的低程度部分熔融有关。普遍认为,形成金伯利岩并富含金刚石的最有利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具有古老大陆克拉通地壳和其后长期有稳定盖层的地域。

成矿关系

不是所有的金伯利岩都含金刚石,含金刚石较富的金伯利岩岩体已知为数不多。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金刚石是由富CO2 金伯利岩的金伯利岩岩浆直接晶出的还是混入金伯利岩中的上地幔捕虏晶,还是两种情况都存在。已知上地幔石榴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中赋存有金刚石。虽然尚有不同的看法,但人们对含金刚石的贫与富常有以下经验性或统计的规律:①具火山碎屑结构的金伯利岩,若富含镁铝榴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等上地幔包体或其矿物包体,则金刚石富且质量好,含地壳围岩碎屑多的,则较贫。②具斑状结构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较富,呈显微斑状结构的较贫。③富含橄榄石且颗粒粗大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富,而富含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贫。④橄榄石含Mg和Cr越高,含金刚石也越富,铬铁矿含量高和铬铁矿中Cr/(Cr+Al)>90%,金刚石含量高,富Cr贫Al的透辉石(Cr2O3>1.2%)含量较多以及镁铝榴石含Cr高(Cr2O3>2.5%),金刚石含量也高。

金刚石成因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上地幔中当存在C-O-H系统的气体时,仅有压力和温度两个约束条件,不足以限定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金刚石的稳定性还受

到fO2的控制,而且只有强还原环境在升高的温度下与一定的fO2范围相吻合才能使金刚石保持稳定──哈格特(Hag-gerty)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一个潜大陆克拉通岩石圈,其周侧与活动带分界。岩石圈底面与其下的软流圈顶面的界面呈凹形,等温线的分布与这种界面同形,岩石圈底面温度近1300℃。金刚石-转化曲线则呈凸形。由上述凹面凸面所限定的地域内有丰富的碳源且压力、温度和fO2条件符合金刚石的形成和稳定,而金伯利岩岩浆的源区则在更深的,约260公里以下的软流圈中。在这个模式上属于中央位置的金伯利岩火山机构将产生标准的、年龄大大老于金伯利岩的岩石圈大金刚石组合和石榴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及其组成矿物的包体组合。这种包体组合是指示寄主金伯利岩含或不含金刚石以及最好质量的标志之一。

金刚石形成条件

3.1碳源

形成金刚石的碳源认为有三种方式: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岩浆中的原生碳;捕俘围岩中的有机碳;地壳中碳酸盐岩中的碳。愈来愈多的资料证实金刚石碳主要来源于岩浆中的原生碳。

岩浆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原生游离碳,如金伯利岩浆中含碳量为1.9%~4.3%,超基性岩浆中含碳量为0.06%~0.10%,玄武岩浆中含碳量为0.02%~0.04%,因此金伯利岩中含金刚石量由原生碳提供是足够的。

金刚石碳同位素C12/C13,其比值与金伯利岩浆中原生碳C12/C13比值是近似的,前者为89.63,后者为89.00。

3.2温度、压力、时间

金刚石为高温、高压矿物,其中压力因素是主要的。人工合成金刚石实验证明压力、温度、时间是决定金刚石品级的重要因素,触媒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据实验资料,对金伯利岩主要矿物在压力,温度变化状态下稳定平衡图解说明,最适宜于金刚石结晶的压力条件为(50000~70000)×105pa,温度为1200~1800℃,金伯利岩岩浆在内成稳定阶段推论岩浆深度在150km左右是相适应的。

从金刚石-石墨平衡曲线分析,要使金刚石处于稳定状态保留下来,必须是压力降低而温度作适应性的转变,如果温度不变,压力迅速下降,金刚石则全部转化为石墨。

岩浆内提供金刚石结晶时间的长短,影响金刚石结晶颗度大小,在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品粒大小相差悬殊,这说明结晶单位的差异。

3.3构造封闭系统

金伯利岩浆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温度和一个良好的还原环境,在地质构造上必须是一封闭的、压(扭)性系统组成的上升通道。

地壳盖层是阻止金伯利岩浆膨胀阶段挥发组分向地表散失的重要条件,但盖层的厚薄又是决定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形成多少的因素之一。盖层较厚时金伯利岩浆内压力不能冲破围岩的阻力(上覆岩层的重力、岩石破裂临界压力),得到充分的膨胀,形成较大的岩体和形成大量第二世代金刚石,盖层较薄时又易使金伯利岩浆冲出地表形成喷出相岩石玻璃镁橄岩。

3.4金刚石形成相

金伯利岩浆演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变化证实:内成稳定阶段、侵入膨胀阶段具备金刚石的形成相条件。

3.4.1内成稳定金刚石相

金刚石在内成稳定阶段中由于压力、温度作用使岩浆结晶作用处于十分稳定状态,充足的原生碳、充分的结晶时间、金刚石晶芽大量生长,并成长为较大的平面八面体金刚石,这时岩浆基性程度很高,Ti元素尚为分散状态,由Ti 所产生的制约金刚石生成的"触媒',作用,还不能阻止金刚石的生长。

岩浆转为侵入阶段后,金刚石完全处于熔蚀状态,第一世代平面八面体金刚石向浑圆状曲面菱形十二面体转化,因此在金伯利岩中曲面晶体及平面一曲面晶体代表了内成稳定金刚石相特征。

3.4.2膨胀金刚石相

据金伯利岩矿物实验数据认为,膨胀阶段的温度为1000~1500℃,瞬时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达50000×105pa以上,为第二世代金刚石晶芽形成创造了条件,这一阶段形成的金刚石仍为平面八面体,由于结晶时间较短,岩浆碳源的相对减少,金刚石晶体不能得到充分生长;另一方面由于岩浆酸性程度显著增高,Ti元素的的富集和O元素接合力增大,制约着金刚石的生长,因此金刚石晶粒一般都在1mm以下,但金刚石具生长态,以阶梯状八面体为主,这种晶体特征代表了膨胀金刚石相特征。

在膨胀金刚石相中还有少量异形金刚石晶体形成,说明在内成稳定金刚石相中形成的曲面菱形十二面体金刚石细粒进入膨胀金刚石相后,以此作晶种继续沿结晶轴再生长,形成再生增长的阶梯状八面体为主的曲面菱形十二面体异形晶。

3.5岩筒相金刚石与岩脉相

金刚石岩筒相与岩脉相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晶体形态是不一致的,岩筒相中出现大量平面八面体,阶梯状八面体金刚石,但岩脉相中则显著减少,这一特点也说明岩脉相没有经历强烈的膨胀阶段,这与岩脉产出状态是吻合的。

具有工业品级、宝石晶级的金刚石均为曲面晶体或平面-曲面晶体,这类金刚石无疑来源于内成稳定金刚石相,金伯利岩浆的运移是将这类金刚石从上地幔搬运到地壳的浅部,同时起着熔蚀作用、浑圆化作用。膨胀金刚石相虽能形成大量金刚石,但由于粒度十分细小,因此不可能提供宝石级的加工原料。

在金伯利岩浆的运移过程中,Eo·JI奥尔洛夫将金伯利岩中金刚石全部归于熔蚀论,而0.M安舍列斯则将金刚石全归于生长论,笔者认为金刚石在岩浆运移中形成生长相-熔蚀相-生长相这一变化过程,与岩浆的演化过程是一致的。

从部分金刚石的晶粒大小、形态类型、岩石产出状态的数理统计中可以说明岩脉相、岩筒相中金刚石特征。岩筒相、岩脉相大粒宝石级的金刚石都是曲面晶体,细粒级的都是平面八面体和阶梯状八面体。

原生金刚石是在地下深外处(130—180Km)高温(900—1300℃)高压(45—60)×108Pa下结晶而成的,它们储存在金伯利岩或榴辉岩中,其形成年代相当久远。南非金伯利矿,橄榄岩型钻石约形成于距今33亿年前,这个年龄几乎与地球同岁;而奥大利亚阿盖尔矿、博茨瓦纳奥拉伯矿,榴辉岩型的钻石虽说年轻,也分别已有15.8亿年和9.9亿年了。藏于如此大的地下深处达亿万年之久的钻石晶体要重见天日,得有助于火山喷发,熔岩流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入至地球近地表处,或长途迁徒淀于河流沙土之中。前者形成的是原生管状矿,后者形成的则为冲积矿。这些矿体历经艰辛开采后,还需经过多道处理遴选,才可从中获得毛坯金刚石。毛坯金刚石中仅有20%左右可作首饰用途的钻坯,而大部分只能

用于切割、研磨及抛光等工业用途上。有人曾粗略地估算过,要得到1ct重的钻石,起码要开采处理250吨矿石,采获率是相当低的;如果想从成品钻中挑选出美钻,那两者的比率更是十分悬殊的了。?

已知现今世界上只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产钻石,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澳洲、非洲,次为亚洲和南美洲。其中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前苏联和南非为世界上五大钻石生产国,占全球钻坯供应量八成有多。

我国钻矿开发虽有着较长历史,清道光年间湘西桃源、常德一带、山东郯城区都先后发现过钻石。20世纪中叶湖南还找到过钻石砂矿。然而,钻石原生矿床60—70年代仅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贵州东部地区发现。

物以稀为贵。综观当今世界,钻石分布范围小,产量低。加之开采困难,自然钻石就更显弥足珍贵了。一颗钻石,从孕育于地壳岩浆之中至佩戴于您的手上,辗转周游万里,途经数百人之手,个中开采、加工艰辛复杂,做成精致的饰品更是艺术的创造,最后又经您慧眼上识,佩戴,才再度炫耀于世,因此,这是一种何等奇特的福缘!

什么是人造金刚石

钻石由金刚石加工琢磨而成,是珠宝中的贵族,它通明剔透,散发着清冷高贵的光辉,颇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天然金刚石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球的深处来到地表,蕴藏在金伯利岩中,从而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金刚石不仅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珠宝,在工业中也大有可为。它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由于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可作为半导体装置的散热板;它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在电子工业中也得到广泛

应用。18世纪末,人们发现身价高贵的金刚石竟然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从此,制备人造金刚石就成为了许多科学家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世纪以后,石墨——碳的另一种单质形式被发现了,人们便尝试模拟自然过程,让石墨在超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转变成金刚石。为了缩短反应时间,需要2 000 ℃高温和5.5万个大气压的特殊条件。

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专门制造了高温高压静电设备,得到世界上第一批工业用人造金刚石小晶体,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生产人造金刚石磨料的先河,现在他们的年产量在20吨左右;不久,杜邦公司发明了爆炸法,利用瞬时爆炸产生的高压和急剧升温,也获得了几毫米大小的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薄膜的性能稍逊于金刚石颗粒,在密度和硬度上都要低一些。即便如此,它的耐磨性也是数一数二,仅5微米厚的薄膜,寿命也比硬质合金钢长10倍以上。我们知道,唱片的唱针在微小的接触面上要经受极大的压力,同时要求极长的耐磨寿命,只要在针尖上沉积上一层金刚石薄膜,它就可以轻松上阵了。如果在塑料、玻璃的外面用金刚石薄膜做耐磨涂层,可以大大扩展其用途,开发性能优越又经济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薄膜的出现使金刚石的应用突破了只能作为切削工具的樊篱,使其优异的热、电、声、光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目前,金刚石薄膜已应用在半导体电子装置、光学声学装置、压力加工和切削加工工具等方面,其发展速度惊人,在高科技领域更加诱人。

金伯利钻石

1870年,人们在南非发现了孕育钻石的母岩——金伯利岩,由于始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镇,故以该地名来命名。深埋地底数亿年的神秘岩矿,就这样悄然撩开了她的面纱——钻石,第一次被人类发现了。从此,“金伯利”成为了钻石的代名词。南非的一些钻石的年龄为45亿年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

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平均开采250砘矿石才能得到一颗一克拉的钻石,钻石是世界上最稀少的天然资源.

金伯利的钻石都是通过比利时的采购中心,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交易所直接进口的,安特卫普的钻石交易所是以交易高品质钻石而闻名于世界的,其它的钻石交易中心,如印度孟买,钻石的品质就相对较次,虽然价格便宜,但切工水平低,钻石的火彩不好,保值增值的潜力也不大,因此金伯利公司只从比利时进口品质好的钻石.每颗钻石都经过严格的原石和镶嵌二次检验,再加上我们的钻石都是精湛的比利时切工,同国内外专业首饰设计机构独创设计.我们的每一款证书都是同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这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国家级权威钻饰检测部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颜色:颜色越白的钻石,在自然界中越为稀少.天然钻石绝大多数都会带有一点颜色,由于钻石颜色的分级是一项非常严格的工作,是在实验室由专业人员,在专业的灯光下,通过仔细的比较才能评定钻石的颜色级别,在日常的照明条件下,是看不出钻石带有颜色的,由于钻石的切工很好,克拉数也较大,因此会更加美丽璀璨.

净度: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或多或少的含有细微的杂质或一些生长纹,在10倍的放大镜下,鉴定师根据钻石中内含物的性质成分位置和大小来评价钻石的净度等级.钻石中的内含物越少越小,越接进无色,钻石的净度级别越高.钻石也就越珍贵.在进行净度分级时,钻石的大小也有关系.如一颗半克拉和一颗三克拉的钻石,同样的位置有一个同样的内含物,半克拉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2级.而三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1级. 一粒钻石并非必定要全美才算美丽。在另一种意义上,钻石的内含物就是它的“指纹”,因为没有两颗钻石含有同样数量,这些内含物赋予每颗钻石独一无二的特性.同种类及位置相同的内含物,SI级及以上的钻石都是很有价值的钻石,都属于肉眼下无瑕的钻石,它们的特征是肉眼下看不到的小瑕疵,不会影响钻石的光泽火彩.更不会影响钻石的耐久值.

切工:钻石评价的四个要素中,唯有切工是直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最早出现在戒指上的钻石,是天然八面体形状的原石,大约从十四世纪开始,人们将钻石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镶嵌,早期切割工匠将钻石设法磨出尖;十五世纪出现台面切割,到十六世纪,玫瑰式切割开始出现,这种切割样式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明亮式切

割的出现是钻石切割的一大进步,使钻石有很好的亮光及火彩.1914年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表了他根据钻石的折射率和色散率计算的切割比例,受到广泛欢迎,今天明亮式切割虽有改进,但大多数仍以托考夫斯基计算的比例为基础,然而钻石切割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每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都需要精心的切割加工,才能使之释放出应有的光泽与火彩.这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其实比利时切工的钻石并不是一定指这颗钻石是同比利时的某个切割厂来加工的.而是暗示这颗钻石的切工非常完美.切工的优异程度直接影响钻石的亮光火光闪光.玉不琢,不成器,没有加工的钻石毫无光泽,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师傅精确无误的计算和设计,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揭开钻石的面纱,使之充分利用光的性质呈现彩虹般的火光.八心八箭情钻据说是一位物理学家根据丘比特爱神之箭的传说,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的钻石切割工艺.切工好的圆形钻石对称性好,达到一定比例时,透过仪器就可以很容易在钻石的台面上看到排成一圈的八支箭,将钻石反过来,从亭部观察可以看到排成一圈的八颗心,美其名为丘比特切工.并不是每颗金伯利钻石都能达到理想完美的八心八箭,因为最标准完美的八心八箭的几率是很小的,世界上只有1%的钻石切割师能够完成心箭情钻的切割,而且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市面上很多八星八箭还不能达到标准比例,形成最完美的图案,但金伯利专门推出了八心八箭美钻系列,配有专用观看镜,为您清晰呈现心箭奇迹.

钻石的摩氏硬度为10,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永不磨损.钻石的光彩火彩远远超过其它宝石,正因为钻石性质稳定,又坚硬无比永不磨损,所以钻石美丽的光泽火彩是不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

一提到钻石,人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南非,确实,目前南非的钻石工业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不是南非,而是印度,从著名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中记载的信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钻石就已被印度人发现.人们用钻石来装点他们的英雄,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钻石就已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商品,同时也是权势地位的象征,人们给上前线作战的将士佩戴钻石,希望钻石给他们增添勇气带来好运.在印度,人们也曾把钻石镶嵌于印度教神像的眼睛上,显示出人们对钻石的崇拜程度.当亚历山大大帝带领了十万大军东征到印度时,听说当地有一钻石谷,其内充满钻石,只可惜这一山谷人烟稀少,悬崖峭壁,有成

千上万的毒蛇猛兽盘据于谷底,并有无数的秃鹰在天空盘旋,似乎它们在守护这些钻石,使人们无法获取这笔财富.这时一位聪明之士想出一条妙计,拿大块的鲜肉抛往山谷之中,钻石会粘在肉上,饥饿的秃鹰为了获得鲜美食物,会奋不顾身地飞向谷底,猎取食物,等这些秃鹰飞出山谷,等候在外面的士兵用箭射下可怜的秃鹰,最终获得钻石.也许,这则故事只是印度人自己编撰的以防外帮人来开采他们的钻石,但古代关于钻石的传说大多带有神秘的色彩.

公元前1005年到221年,对昆吾剑的描述,是中国历史上对钻石最早的记载此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钻石在中国也称金刚石,金刚是指佛教中佛的侍从力士,可能是钻石的坚硬耐久,使人们联想到那些力大无比无所不能的大力士,因而得名,也有解释为金刚是菩萨手中的珍宝,象征智慧,代表坚硬锋利和力量;它能划碎所有东西.并具备驱除人间世俗的烦恼,安抚众生之功效.中国晋代的<晋起居注>一书中也曾记载公无227年敦煌献金刚石,并记述金刚石出自黄金,来自印度,可以切玉,多次使用而不磨损,可见钻石在古代为中国玉雕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因此钻石在我国被看作珍贵坚强的象征.

在欧洲,人们曾一度认为钻石具有防病避邪的功效,传说将钻石放于口中可以医治说谎的毛病,将钻石放于病痛处,能促进病症的痊愈.十六世纪时,人们对钻石更是倍加宠爱,他们认为钻石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所以在那里钻石不仅被作为雕刻的工具,更被作为逢凶化吉的护身符.正是由于钻石的珍贵,在十三世纪,法王圣路易斯曾下令,禁止女性佩戴钻石,即使是皇室公主和贵族仕女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只有圣母玛莉亚才配得上纯净珍贵美丽的钻石.第一个敢于打破此禁令的女性,是安格丽丝.苏瑞,其实她既无皇家血统亦非贵族仕女.但是她由于得到法王查理七世的宠爱,而使她敢于超越法令.从此,佩戴钻石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更多的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饰品,钻石被人们用来作为表达内心珍贵情感的最佳选择.

古代对钻石的记录都充满了神秘传奇浪漫的色彩,因此有人相信钻石是星星坠落地上的碎片,也有人说钻石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它纯净璀璨独一无二的特性,使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已被世人广泛接受.千百年来,坚不可摧的钻石与今生永不变的爱情被人们联系在一起,把钻石作为表达爱意的最佳礼物.

有人相信爱神丘比特的箭尖是钻石做的,因此才具有了征服爱的神奇力量.但

是钻石戒指作为订情信物,可追溯到一四七七年.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送给法国勃艮地的玛丽公主一枚钻戒,从此开创了赠送钻石订婚戒指的传统.那么,为什么人们都把戒指戴在左手?又为什么戴在无名指上?信奉基督教者相信这是源自在婚礼仪式上,牧师手拿戒指顺序轻触新人的左手,并说: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最后戒指落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上,因此形成了这一传统.然而浪漫的古埃及人却相信,爱情之脉是通过左手无名指与心相连的,将钻石戴在左手无名指上,能使爱情的火焰象钻石的火彩一样生生不息.在中世纪,很多人相信,钻石不仅是爱的象征,而且具有维系爱情的功效,它能使濒临破裂的婚姻巩固起来.

对于购买钻戒的年轻夫妇来说,钻石的坚硬象征着爱情的坚贞不渝,钻石的纯洁象征着爱情的纯洁,钻石的璀璨象征着爱情的热烈,钻石的独特象征着爱情的专一.

对于已婚女性来说,钻石首饰可能意味着:对过去的浪漫时光的重温,幸福婚姻的象征,家庭美满的表征,钻石的独特性恰好代表女性独特的品位.

全世界钻石的储量和生产概况:

目前,已探明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其中澳大利亚6.5亿克拉,扎伊尔5.5亿克拉。按目前开采水平现有钻石储量只能开采25年,但随找矿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发现有新的矿区,近几年加拿大钻石储量明显增加。

自从钻石开采以来,共采出钻石350吨左右,既17.5亿克拉,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钻石在9000万-1亿克拉,其中宝石级占17%-20%。20%宝石级钻石价值相当于80%工业级金刚石价值的5倍。

1、出产钻石的国家

世界各地均有钻石产出,已有三十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年产量一亿克拉左右。产量前五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南非。这五个国家的钻石产量占全世界钻石产量的90%左右。其它产钻石的国家有刚果(金)、巴西、圭亚那、委内瑞拉、安哥拉、中非、加纳、几内亚、象牙海岸、利比利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加拿大等。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2、出产最好钻石的国家

对于钻石的毛坯和宝石级钻石所占比例来说,最好的钻石来自于纳米比亚冲积矿床中开采出来的钻石。这些钻石经历的自然风化搬运到海边,路程长达1000英里。经过这段旅程钻石中脆弱部分都分离。在特定沉积环境中钻石按不同粒级不同形状一定规律分布于岩层中。该矿区宝石级钻石英钟最高达到97%。对切磨好的钻石戒面,很难分辩出产自哪个国家和矿区。

任何矿区产出的钻石都有好、中、差。拿矿区中最好的钻石与纳米比亚产出最差的钻石比,纳米比亚冲积矿床的钻石也不一定就好。

3、钻石产地的变迁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3000年前,印度是钻石的唯一产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纪初印度克里希纳河、彭纳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产出钻石的地方,历史上许多著名钻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奥尔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儿(great mogul)都来自印度,但目前印度的钻石产量很小。

至1725年巴西钻石的发现及开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为当时全球钻石的最重要产地。

1867年以后,南非发现了冲积砂矿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其产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并由此开创了钻石业的新纪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尔岩筒,并在此发现最大的钻石(库利南钻石)。目前,南非拥有世界上产量最大、且最现代化的维尼蒂亚钻石矿。南非钻石颗粒大,品质优,50%的金刚石均是可切割的,其产量虽不及澳大利亚等国,但产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自1979年澳大利亚西部发现钾镁斑岩中含有金刚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亚的金刚石产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宝石级仅占其产量的5%。澳大利亚钻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尔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盖尔(argle)矿床储量为5.5亿克拉。

博茨瓦纳盛产优质金刚石,宝石级占50%,其产值居世界首位。博茨瓦

纳的钻石来自露天开采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矿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 岩筒(1977年)和jwaneng钻矿(1982年),三个矿的总产量在1989年超过1500万克拉。

俄罗斯的钻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雅库特地区,该区找到有一百多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罗斯在靠近欧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钻石矿。目前,俄罗斯钻石产量在1200万克拉左右,一半为宝石级。多年来俄罗斯形成了独立的钻石开采加工销售体系,其钻石数量大、质量优、均匀性好,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前几年报道加拿大北部地区发现大量金伯利岩,几年后钻石产量可占全世界产量的10%。

4、世界上第一座钻石矿

1871年7月16日,坚持向深处挖掘的库力斯堡合伙采掘队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占据的几十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处挖掘,在这一天终于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钻石。全世界第一座钻石矿也就诞生了。命名“库力斯堡矿”也叫“新热潮矿”。

5、南非的钻石矿

提到钻石人们往住就会想到南非。南非产出的钻石素以颗粒大,质量佳而著名。从矿山开采出来的钻石英钟毛胚中有50%可以达到宝石级。五十几年前,南非的钻石产量居世界首位,所以常有顾客会问“这颗是南非钻石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非的钻石产量逐年减少。1987年南非钻石产量为1000万克拉是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

6、最大单粒钻石产地

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尔矿,发现重3106克拉巨型大钻,定名为“库利南”,1919年在该矿区又找到一块重1500克拉钻石,按它的形状,颜色、反复对比研究后确定它应该与库利南为同一晶体,所以没有命名,如果没有裂开成为二块的话,库利南重量到少在4606克拉以上。1980年在该矿区又发现第三颗大钻重599克拉。南非普列米尔矿为世界公认的巨形钻石的产地。

中国钻石资源与产地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

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目前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鲁中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目前我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的质量好,山东的个头较大.

目前我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石,于1977年2月21日发现于山东,由常林大队魏振芳发现,故而得名“常林钻石”,现藏银行国库中。常林钻石重157.786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

另据传,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金鸡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217.75克拉,但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岩石学名词解释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有挥发物质的熔融体。砂状结构是砂岩的结构,主要由粒度在2-0.063mm的粒状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组成.灰岩和白云岩两者均属于碳酸盐岩。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接触变质岩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一大类变质岩石的总称。岩浆作用: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在其挥发份及地质应力作用下,沿着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总体称为岩浆作用。玢岩:岩石为浅成相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矿物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其成分一般为中-基性岩石系列。花岗结构:岩石中,中粗粒-细粒状的暗色矿物呈自形-半自形、斜长石半自形、碱性长石和石英为他形状构成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由于在花岗岩中常见,因此又称为花岗结构。角岩:为泥质岩经中级热接触变质的产物,特点是原岩中的组份已经重新组合,以致原岩的结构,构造基本消失,但是没有化学成分的交代发生。组成的主要矿物是云母、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等。岩石一般为黑至暗灰色的致密块状,常具斑状变晶结构,变基质为角岩结构;变斑晶为红柱石、堇青石、石榴石等,如红柱石角岩、堇青石角岩等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内碎屑:沉积不久的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形成的颗粒(海盆中已固结的碳酸钙沉积被海水冲击破碎者)分化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自身的烟花,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有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变现出来的演示的成层结构。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子啊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杂基: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级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陆源碎屑岩: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机械破碎)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类。蛇绿岩: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自底向上,由橄榄岩(蛇纹岩)、层状堆积岩、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以上的一套海相沉积的汗放射虫的硅质岩组成,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矿物代号和岩石中英文名称

Ab = Albite 附录(Appendixes ) 一、 矿 物 代 号 钠长石 Kp = Kalinophilite 钾霞石 Ac = Acmite Act = Actinolite Ae = Aegirine Af = Alkali feldspar Alm = Almandine Als = Al 2SiO 5 mineral Am = Amphibole An = Anorthite And = Andalusite Andr = Andradite Anl = Analcite Ann = Annite Ant = Anthophyllite Ar = Aragonite Aug = Augite Bi = Biotite Brc = Brucite Cc = Calcite Ch = Chlorite Cld = Chloritoid Co=Corundum Coe = coesite Cpx = Clinopyroxene Crd = Cordierite Crs = Crossite Cum = Cummingtonite Der = Deerite Di = Diapside Dia = Diamond Dol = Dolomite En = Enstatite Ep = Epidote F = Fluid(H 2O) Fa = Fayalite Fo=Forsterite Fs = Ferrosilite Gl = Glaucophane Gra = Graphite Gro = Grossular Gt = Garnet Hb = Hornblende Hd = Hedenbergite Hu = Heulandite Hy = Hypersthene Ill = Illite Jd=Jadeite Jed=Jedrite Kao = Kaolinite Kf = K-feldspar 锥辉石 阳起石 霓石 碱性长石 铁铝榴石 Al 2SiO 5矿物 角闪石 钙长石 红柱石 钙铁榴石 方沸石 羟铁云母 直闪石 文石 普通辉石 黑云母 水镁石 方解石 绿泥石 硬绿泥石 刚玉 柯石英 单斜辉石 堇青石 青铝闪石 镁铁闪石 迪尔石 透辉石 金刚石 白云石 顽火辉石 绿帘石 流体(H 2O) 铁橄榄石 镁橄榄石 铁辉石 蓝闪石 石墨 钙铝榴石 石榴石 普通角闪石 钙铁辉石 片沸石 紫苏辉石 伊利石 硬玉 铝直闪石 高岭石 钾长石 Ky = Kyanite L = Liquid = melt Lc=Leucite Lm = Laumontite Lw = Lawsonite Mar=Margarite Mc=Mica Mgn = Magnesite Mi = Microcline Mm = Montmorillonite Ms = Muscovite Mt = Magnetite Ne = Nepherine Ol = Olivine Om =Omphacite Opx = Orthophyroxene Or = Orthoclase Pg = Paragonite Phl = Phlogopite Phn = Phengite Pie = Piemontite Pig = Pigeonite Pl = Plagioklase Prh = Prehnite Prl = Pyrophyllite Pu = Pumpellyite Px = Pyroxene Pyr = Pyrope Q = Quartz Rie = Riebeckite San = Sanidine Sps = Spessartine St = Staurolite Stp = Stilpnomelane Tc=Talc Tr=Tremolite Ts=Tschermakite V =Vapour Ver=Vermiculite Wm = White mica Wo=Wollastonite Wr=Wairakite Se = Sericite Ser = Serpentine Sil = Sillimanite Sm=Smecite Sp = Spinel Wu=Wustite Zo = Zoisite 蓝晶石 液体 = 熔体 白榴石 浊沸石 硬柱石 珍珠云母 云母 菱镁矿 微斜长石 蒙脱石 白云母 磁铁矿 霞石 橄榄石 绿辉石 斜方辉石 正长石 钠云母 金云母 多硅白云母 红帘石 易变辉石 斜长石 葡萄石 叶腊石 绿纤石 辉石 镁铝榴石 石英 钠闪石 透长石 锰铝榴石 十字石 黑硬绿泥石 滑石 透闪石 契尔马克分子 蒸汽 蛭石 白色云母 硅灰石 斜钙沸石 绢云母 蛇纹石 夕线石 蒙皂石 尖晶石 方铁矿 黝帘石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转]岩石的鉴定,是地质系的都转载,太精辟了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浅色矿物覆于暗色矿物之上时,由于它的透明性,易把它看成暗色矿物,故对暗色矿物含量的估计,往往偏高。另尚要注意次生变化的颜色的影响。 (2) 辩矿物定大类:在据颜色分成三大部分基础上,再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和共生组合特征把岩石分成(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钙碱性)岩,(4)酸性岩,(5)碱性岩等五类,即可确定岩石属哪一大类。 方法:指示矿物分两头,暗色矿物分中间,共生矿物来检验。石英>20%为酸性岩;橄榄石(+辉石,或角闪石)>90%为超基性岩;中、基性岩皆为斜长石+色暗矿物;中、基性岩的划分除色率外,主要有以下两点规律:①暗色矿物种类:中性岩石以角闪石为主,基性岩以辉石为主;②共生矿物种类:基性岩与超基性岩可找到少量橄榄石;中性岩与酸性岩相邻,可找到少量石英和肉红色钾长石。酸性岩和碱性岩颜色都是近肉红色,两者的区分主要根据:碱性岩的石英和斜长石(灰白色)含量都很少。 对具斑状结构的喷出岩和浅成岩,基质是隐晶质,肉眼则难以鉴定其成分,主要依靠斑晶来定名。因为斑晶一般是由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的,故据斑晶矿物也可定类名。 对于无斑晶的隐晶质结构岩石,则只有根据岩石颜色和致密坚硬程度大致判断。含SiO2较高的酸性隐晶质岩石往往硬度较大。 (3)看结构(构造),推环境(产状):同类岩石成分相同,但每类根据不同的产状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种,分别给以不同的岩石种名。岩石产状即岩石生成环境,主要反映在结构、构造上。 自然界中的岩石类繁多,并且在各类之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如某岩石中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次要矿物为石英(达5—20%)、钾长石(达20%)、黑云母等,岩石应介于中酸性之问,定为花岗闪长岩;有的介于喷出岩和浅成岩之间,称之超浅成岩。 (4)根据岩石的颜色、主要,次要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构造详细定名。 对于侵入岩:颜色+结构+基本名称如:黑灰色中粒辉长岩 对于喷出岩:颜色+构造+基本名称如:黑色气孔状玄武岩 岩浆岩的系统分类表:

金伯利岩(kimberlite)与(钻石)金刚石

金伯利岩(kimberlite)与(钻石)金刚石 一般认为是一种碱性或偏碱性的超基性岩。是具斑状结构和(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1887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故名。是产金刚石的最主要火成岩之一。 金伯利岩常呈岩筒、岩墙产出。有经济价值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产于岩筒中。岩筒的面积一般不足1万平方米,常成群出现,著名的南非金伯利岩就是由十多个著名的岩筒组成的岩筒群。其中以具斑状结构且富含颗粒粗大橄榄石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较富,而呈显微斑状结构,富含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贫。 常见类型有凝灰质金伯利岩、角砾状金伯利岩及斑状金伯利岩等。 世界某些金伯利岩岩筒中,普遍含金伯利岩岩球,俗称“凤凰蛋”,从樱桃到鸡蛋大小,是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找矿标志之一。

岩石名称:金伯利角砾岩 英文名称:Kimberlitic breccia 颜色:灰黑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石灰岩角砾(浅灰)、金伯利岩角砾(黑),填隙物为橄榄石、金云母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岩石名称:斑状金伯利岩 英文名称:Porphyritic kimberlit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微粒结构 主要成分:斑晶橄榄石(蛇纹石化)、透辉石,基质橄榄石(蛇纹石化)、金云母、磁铁矿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3、碳酸岩化金云母透辉石金伯利岩 岩石名称:碳酸岩化金云母透辉石金伯利岩 英文名称:Carbonatized phlogopite-diopside-kimberlite 颜色:浅灰黄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角砾结构 主要成分:橄榄石、透辉石(均已碳酸岩化、蛇纹石化)、金云母,石灰岩角砾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超浅成侵入岩 产地:山东

各种岩简介

1、未胶结沉积物:未胶结沉积岩;表土和积土层;粘土;卵石;砾石;角砾石;砂砾石;泥砾石;粉沙砾石;粘土质砾石;砂姜;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质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植物堆积层;腐植土层;化学沉积;填筑土;泥碳层;贝壳层;红土;漂砾。 2、砾岩类:砾岩;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泥砾岩;角砾岩;灰质砾岩;灰质角砾岩;铁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砂质小砾岩;砂质不等粒小砾岩;泥质小砾岩;灰质小砾岩;云质小砾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高岭土质砂砾岩;砂质角砾岩;玄武质砾岩;泥质砾岩;沥青。 3、砂岩类:砂岩;砾状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泥质不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硬砂岩;含磷细砂岩;含磷中砂岩;含角砾中砂岩;含角砾细砂岩;含角砾粉砂岩;碳质粗砂岩;碳质中砂岩;碳质细砂岩;凝灰质砂岩;海绿石砂岩;角砾装砂岩;砾状粉砂岩;白垩土质粗砂岩;白垩土质中砂岩;白垩土质细砂岩;含螺中砂岩;含沥青细砂岩;石英砂岩;含螺砂岩;玄武质砂岩;高岭土质砂岩;石膏质砂岩;硅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沥青质砂岩;铁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磷砂岩;含角砾砂岩;碳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碳质砂岩;鱼子状砂岩;石英华砂岩;石膏质粉砂岩;硬石膏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鱼子状粉砂岩;鱼子状灰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粉砂岩;泥灰质砂岩;生物碎屑砂岩;灰质含砾砂岩;白垩质砂岩;鲕状砂岩;中—细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含砾中—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砾泥质粗砂岩;含砾泥质中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含砾泥质粉砂岩;海绿石粗砂岩;海绿石中砂岩;海绿石细砂岩;海绿石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玄武质粗砂岩;玄武质中砂岩;玄武质细砂岩;玄武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粗砂岩;高岭土质中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石膏质粗砂岩;石膏质中砂岩;石膏质细砂岩;硅质粗砂岩;硅质中砂岩;硅质细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石英砂岩;白云质粗砂岩;白云质中砂岩;白云质细砂岩;灰质粗砂岩;灰质中砂岩;灰质细砂岩;沥青质粗砂岩;沥青质中砂岩;沥青质细砂岩;沥青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铁质粗砂岩;铁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泥质粗砂岩;泥质中砂岩;泥质细砂岩;含磷粗砂岩;含磷中砂岩。 4、泥岩类:泥岩;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砾泥岩;灰质泥岩;碳质泥岩;白云质泥岩;石膏质泥岩;盐质泥岩;芒硝泥岩;沥青质泥岩;硅质泥岩;泥膏石;凝灰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玄武质泥岩;软泥岩;软泥膏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硫磺砂质泥岩;自然硫质泥岩;白云质泥膏岩;石盐质钙芒硝质泥;卤泥岩;杂卤石石质钙芒硝你;石膏质钙芒硝泥;生物泥岩;高岭土质泥岩;白垩质泥岩;含砂泥岩;含膏泥岩;含膏,含盐泥岩;沉凝灰岩;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含盐泥岩;含云泥岩;含灰泥岩;含粉砂泥岩;含碳泥岩;含铝土质泥岩;含白垩泥岩;灰质团状泥岩;灰质条带泥岩;石膏团状泥岩;石膏条带泥岩;盐质团状泥岩;砂质条带泥岩;砂质团状泥岩。 5、页岩类:页岩;油页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沥青质页岩;硅质页岩;灰质页岩;铝土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含碳质页岩;含铜页岩;钙芒硝质页岩;含镁铁矿页岩;灰质油页岩;岩浆岩。 6、石灰岩类: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状石灰岩;含颗粒石灰岩;异化粒石灰岩;粒屑石灰岩;内碎屑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白云灰岩;灰泥灰岩;含泥灰岩;含泥云质灰岩;含膏云灰岩;生物礁灰岩;溶洞角砾状灰岩;溶孔角砾状灰岩;溶洞鲕状灰岩;豆粒状灰岩;豆鲕状灰岩;溶孔状灰岩;泥灰岩;页状灰岩;化学灰岩;生物灰岩;界屑灰岩;含生物泥灰岩;介壳灰岩;贝壳灰岩;含螺灰岩;介形虫灰岩;角砾状灰岩;薄层状灰岩;溶洞灰岩;竹叶状灰岩;针孔状灰岩;豹皮灰岩;燧石条带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硅质灰岩;球粒灰岩;包粒灰岩;鲕粒灰岩;鲕状灰岩;假鲕状灰岩;砂质灰岩;石膏质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碳质灰岩;结晶灰岩;沥青质灰岩;瘤状灰岩;含白垩灰岩;藻粒灰岩;藻灰岩;藻屑灰岩;叠层石灰岩;含碳灰岩;团块灰岩;硅质团块灰岩;白云质条带灰岩;假角砾状灰岩;蠕虫状灰岩;豆状灰岩;豆夹状灰岩;眼球状灰岩;硅灰岩;鱼子泥灰岩;砂质泥灰岩;假鲕状泥灰岩;砾屑石灰岩;含砾灰岩;砂质生物碎屑灰岩;砂质生物碎屑泥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虫孔灰岩;生物粘结灰岩;生物滩灰岩;生物层灰岩;生物骨架灰岩;骨粒灰岩;骨屑灰岩;礁灰岩;礁块灰岩;珊瑚礁灰岩;含螺砂质灰岩;泥质灰岩;葡萄状灰岩;碎屑灰岩;溶孔鲕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粒屑灰岩;含膏灰岩;石膏团状灰岩;石膏条带灰岩;云灰岩;泥云灰岩;含泥云灰岩;含云泥灰岩;含云泥质灰岩;含膏泥质灰岩;含膏云质灰岩。 7、白云岩类:白云岩;原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生物白云岩;化学白云岩;风化白云岩;碎屑白云岩;结晶白云岩;异化粒白云岩;包粒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含灰白云岩;含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硅质白云岩;膏云岩;鲕状膏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砾质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硅、钙、硼石;溶孔角砾云岩;砂屑云岩;含泥质含灰质白云岩;溶孔鲕状云岩;砾屑云岩;生屑云岩;含膏云岩;石膏团状云岩;石膏条带云岩;泥云岩;泥灰云岩;含泥灰云岩;含膏泥质云岩;含灰泥云岩;沥青质云岩;含膏灰质云岩;溶孔洞白云岩;溶孔状白云岩;豆鲕状白云岩;豆粒状白云岩;溶洞鲕状白云岩;溶洞角砾状白云岩;生物礁白云岩;溶孔角砾状白云岩;变质岩。 8、硅质岩类:硅质岩;硅藻土(硅藻岩);海绵岩;放射虫岩;蛋白岩;碧玉岩;燧石岩;硅华;含膏灰岩。 9、蒸发岩类:蒸发岩;石膏层;硬石膏岩;钾盐;含镁岩盐;含膏岩盐;膏岩层;盐岩;钙芒硝岩;杂卤石;光卤石岩;天然碱层;泥盐岩;盐膏岩;白云质膏岩;泥质膏岩。

金伯利岩的读书报告解析

关于金伯利岩的读书报告 摘要:金伯利岩是金刚石的主要含矿母岩,研究价值很高。本文主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金伯利岩的基本概念,结构构造、形成及分布、岩石特征、化学成分特征以及相关矿产等做了概述,根据对金伯利岩的的研究为开采金刚石做了铺垫工作。 关键词:金刚石、金伯利岩、云母 正文: 一、金伯利岩的基本概念 早在1887年鲁易斯(H.C.Lewis)对南非金伯利地区呈岩筒、岩墙产出,含金刚石的超基性角砾岩以其产地金伯利城命名为金伯利岩。这种岩石含有橄榄石、铬异剥辉石,金云母,钙铁矿、镁铝榴石、铬铁矿、碳酸盐等矿物,具斑状结构。近年来,不同学者对金伯利岩有不同的理解。曾经苏联地质学者,A.H.查瓦里茨基将金伯利岩看作是云母橄榄岩的喷出相,为玄武岩类的极端产物。 现在一般认为金伯利岩是一种偏碱性的铁质超基性岩。是具斑状结构和(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常呈岩筒,岩脉,岩墙、岩床产出。有经济价值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产于岩筒中。其中以具斑状结构且富含颗粒粗大橄榄石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较富,而呈显微斑状结构,富含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 二、金伯利岩结结构以及构造 金伯利岩常见的结构有呈斑状结构卵斑—自基结构、晶屑—岩属结构、碎屑自基结构或碎屑半自基结构、环边结构、假象结构、环带结构等等。 (1).卵斑—自基结构斑晶由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铬尖晶石等组成,呈椭圆状、卵圆状,基质为显微斑状结构,含有微晶橄榄石、金云母、铬尖晶石、钙钛矿等与斑晶的成分相同且自形程度高,因而称之为卵斑—自基结构,为金伯利岩的特征结构。 (2).假象结构此种结构在金伯利岩中较为发育,它是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橄榄石假象,而这几种矿物(碳酸盐、蛇纹石,滑石、绿泥石等)往往呈环带状分布。 金伯利岩常见的构造有角砾状构造、岩球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等构造角

什么是金伯利岩

金伯利钻石的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其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 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

金伯利岩

金伯利岩 - 发现历程及分布状况 1866年,世界金刚石的找矿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南非第一次发现金刚石。到1870年直接参加找金刚石的人数达到5万多人。先后在奥兰治河及其支流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砂矿。 1870年,首次发现了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亚赫斯丰坦”岩筒和“杜托依茨潘”岩筒。1871年在金伯利城附近又发现了世界著名的“金伯利”、“德比尔斯”和“伯特丰坦”3个岩筒,并由此产生了“金伯利岩”的命名。 在1870年以前,世界各国发现的金刚石都产自砂矿。南非一个最大的“普列米尔”金伯利岩岩筒发现于1902年,该岩筒1903年投产以来,截止上世纪70年代末已采出金刚石7800万克拉。该岩筒还产出了许多著名的大金刚石,如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等。该岩筒金刚石种类也十分丰富,达1000多种,且金刚石质量很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55%。19世纪中叶以来,南非就取代了巴西,成为世界上金刚石的主要产地。 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贾诺特(Janot)在扎伊尔普查金矿时在奇米尼纳河的冲积物中偶然发现一颗重量0.1克拉的金刚石。此后,人们用类似淘金的方法又找到许多金刚石砂矿。经过30多年的勘查工作,不仅找到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残坡积和冲积砂矿,并于1946年在姆布吉玛伊市附近发现了第一批金伯利岩岩筒群。此后不久,在姆布吉玛伊市西南30km处的基布阿地区又找到了新的金伯利岩岩筒群。自1953年以后,扎伊尔的金刚石产量超过了南非,一跃成为世界上产出金刚石最多的国家。 纳米比亚 1908年在纳米比亚(西南非洲)发现了金伯利岩岩筒。后来的勘查工作证明,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滨海金刚石砂矿,金刚石的质量也最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95%。 非洲 20世纪以来,在非洲许多国家陆续发现了金刚石。1910年在利比利亚,1912年在安哥拉,1 913年在坦桑尼亚和中非共和国,1919年在加纳,1929年在象牙海岸,1930年在塞拉利昂,1 955年在马里,1967年在博茨瓦纳等国家都找到了金刚石。这些国家发现的主要都是金刚石砂矿,只有少数是金伯利岩原生矿床。 坦桑尼亚 在1913年就发现金刚石。此后近30年时间内虽找到200多个金伯利岩岩体,但大多不含有金刚石。直到1940年,在辛阳加地区由加拿大地质学家J.T.威廉森采用重砂追索法找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命名为姆瓦杜伊岩筒,该岩筒地表面积146万平方米,估计金刚石储量约有5000万克拉。 博茨瓦纳 从1955年开始用重砂法进行金刚石普查找矿,经过10多年的大量工作,直到1967年才发现世界第二大金伯利岩岩筒“欧拉帕”岩筒。1973年又发现了富含宝石级金刚石的杰旺年岩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