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导语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种群的概念,那什么是种群呢,你能不能举例来说明呢?

那前面我们学习过有前人体的稳态,知道人体或一个生物体要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来维持人体或是生物体的稳态,做为种群或是生态系统是不是也象人体或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体一样有自己特有的基本特征呢?如果有,那它的各特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它的中心特征是什么呢?以及我们怎样在实际中调查调查某一物种的这一中心特征呢?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呢?这一节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深入的学习?

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学会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的密度。3.说明种群的四个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任务

学一、种群密度

【预习完成】

1.种群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种群密度差异,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不是的。)

2.种群的特征:、、、。其中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在或中的个体。

4.估计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和。

【思考与交流】

1.什么是样方法?

即在被调查的范围内,选取若干,通过计数每个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2.样方是什么?随机取样方的方法是,。不同种类植物的样方大小一样吗?在调查的范围内样方的数量有限吗?每个样方内个体计数时有要求吗?

3.知道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量后,怎样求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4.这种方法是不是只适合植物吗?如不是,那么还可以适合什么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标志重捕法概念?根据概念立式。这种方法适合什么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练习巩固】

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元。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重要的意义。试举一例。

(2)下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3)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地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

二、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预习完成】

1、出生率与死亡率概念:出生率是在单位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在单位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思考与交流】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0 2 3 3 4 12 4 2 3 3

习任务1.这两对数量特征对种群的特征有什么意义?

出生率与死亡率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练习巩固】

1.下列对种群密度无直接影响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D.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

2.下列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预习完成】

1.年龄结构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2.年龄结构类型分为、、。

3.性别比例概念:是指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思考与交流】

1.年龄组成有哪些?

2. 年龄结构类型各自的特点、意义?

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特点

意义

3. 这两对数量特征对种群的特征有什么意义?

年龄组成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性别比例对种群大小和密度的起因素。

【练习巩固】

1、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种群数量和密度B.鹿群的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

种群的特征、及对种群大小和密度意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计算。

当堂自测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迁入率和迁出率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3.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④①

4.在一块农田中,一次捕了25只田鼠,标记后放生。一段时间后,再次捕捉了30只田鼠,其中有5只标记过的。这块农田中约有田鼠( )

A.25只 B.100只 C.125只 D.150只

5.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总数量调查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无法估计

6.(多选)右图反映出()

A.该地区人口数量将下降

B.该地区人口数量将增加

C.该地区的出生率将增加

D.根据此图可预测该地区50年后的人口数量

7.(多选)上题图中还反映了该地区的人作为一个种群的

哪些特征()

A.种群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性别比例D.年龄组成

8.(多选)以下属于种群的是()

A.一株大豆根中的全部根瘤菌B.一碗水中的全部细菌

C.一坛酒酿中的全部酵母菌D.一个发霉馒头中的全部真菌9.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

♂♀

幼年期

A. B.. C..

⑴图中A表示种群的型,A图的年龄结构特征是此时

大于,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⑵图中B表示种群的型,B图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其中和相近。

⑶图中C表示种群的型,其年龄结构特征是,种

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⑷三图中的雌雄性别比例约为。

网络

建构

4.1.1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4.1.2 种群的数量特征

4.1.3 种群的空间特征

自主

评价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 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且随入射光的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 用不可见光照射某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波长大的光频率小,所以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极限频率对应的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 B. 金属电子的逸出功与自身材料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时,当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的强度越强,C正确; D.由于不可见光的频率有比可见光大,也有比可见光小的,由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可见光产生的最大初动能可能大,也可能小,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 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关于该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势能逐渐增加 B. 动能逐渐减小 C. 粒子所受重力小于电场力 D. 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电场力与重力,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结合运动的分析,可知电场力垂直极板向上,从而可确定粒子的运动的性质,及根据电场力做功来确定电势能如何变化. 粒子做直线运动,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反向,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电场力垂直于极板向上,对粒子做负功,则粒子的电势能增加,故AB正确D错误;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向左,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粒子所受重力小于电场力,故C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环A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与绕过定滑轮B的轻细绳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在地面上的物块C上,物块C的质量为3m,绳的AB段和BC段垂直时,物块C刚好不发生滑动,此时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5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种群的特征(很实用的学案)

4.1 种群的特征学案 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知识构建: 一、种群定义: 种群: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总和。 【课堂练习】分析以下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课堂总结】总结种群概念要点:①;②;③。 二、种群的特征 ☆种群在单位或单位中的个体数称为,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一、种群密度 (1)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简要写出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步骤: ①准备、确定调查对象 ② 注意: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见的取样方法有: 取样法取样法样方大小:一般以(填形状)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 计数原则:方框内+相邻两边上(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④计算种群密度:取各样方的值。种群密度=(N1+N2+N3+N4+…+N n)/n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 (2)如果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法。 注意问题: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计算方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 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可得: 所以本方法的使用条件:①标志个体在种群中分布均匀,机会与未标志个体被捕相等 ②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或死亡及迁入或迁出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 1.实验原理:用取样法或取样法,对草地(自确定)双子叶植物进行计数,并计算出其种群密度。 2.目的要求 (1)掌握初步辨别单子哪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方法。 (2)。 3.材料用具 4.实验步骤: (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 (2)制定计划: 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 确定的调查时间:; 需要携带哪些材料用具; 你在小组内的分工是。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3)能够表达出教材探究实验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过程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探究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 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2、种群的基本特征: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 探究二: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 思考完成: 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 其中样方法适于调查哪些生物 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生物的特点是 2、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合作课堂”小组合作教学 横岗高级中学赵盼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2)分析种群密度的几种调查方法; (3)概述影响种群密度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进行某种群密度的调查,能对生活中的各类种群进行描述,并利用种群的各项特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关注我国目前濒危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关注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必修三)第四章“种群的特征”一节,主要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对种群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前三章有关生物个体知识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型教学思想,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描绘样方、设计模拟实验、画脉络图等活动来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种群的特征。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2.学生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必修1和必修2生物的学习,已经对种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关种群的概念已经掌握。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性别决定、计划生育、数学上比例的知识等内容,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本节种群特征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及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同时利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用专业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心理,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建构主义的最好诠释,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工具。本节课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活动、资料分析等问题,很明显,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对本节课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三)教学过程

高中种群的特征学案教案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了解四种特征之间的关系。 3.探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预习导航】 1.种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说明:。 因为种群是同种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的群体,所以种群与个体相比具有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___、___ _ _、,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中的个体数量。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和。 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迁入率和迁出率:是指一个种群单位时间内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5.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 6.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 【自主探究】 一、种群思考:判断一个种群的标准有哪些? 【例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例2】:单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是() A.个体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D.出生率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公式:种群密度=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 1.样方法:探究:阅读课本60—61页,回答: ①.简要写出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步骤: ②. 计算种群密度时是随便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还是各样方的平均值? 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取样的关键是什么? ④.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有哪些方法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林州一中老师暴强语录

文章来自林州一中校友的不断补充,我做了一些修改,欢迎接力! 申文奇:卓题正直做不行,挪就倒直弄! 福昌:当我里学人,你(子凹家儿)能不会做哩?来,我提示你一下,要是提示完你还不会,挪你就上来煞我两勒吧勒! 候志军:是吧!是吧!是吧…是吧!好,不是怎么能行呢?是吧? 周广俊:重点来了。【要用叫卖的口气】 付卫仓:真是这种情况! 杨元成:找五六个大汉们捋你一顿! 侯梳奋:萧不萧,连卓都不会。 陈治和: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老原:要引领潮流誓拿第一!叫他都眼喝【四毛注解:眼喝在林州话中意思是“羡慕嫉妒恨”】。周广俊:咋把他比作一颇屎。 ...........:表来来问我,问字典,字典啥都知道。 魏宏军:你给我出去!【四毛注解:出自要急促而有力哟】 付永丰:开玩笑昂?! 路启明:啊,同学们,啊,提问题问吧? 杨元成:啊,能都崇拜我吧,不崇拜我能都就学不好语翁!【四毛注解:语文,不是语翁,亏你还教国语呢】 宝祥:出啥样儿哩,些不死你,你说打咱就打,谁怕谁! 常金生:阿里娘啊,能都可在忘了样?阿里娘啊...(伸出中指比来比去)咱叶戈尔不是才说老么,卓可不是挪了呀....(要用标准林县话才能看懂的哦) 付昌:一直跟能都说,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啥叫挪和谐社会?就是挪既得有他水平高勒做哩题,水平低哩夜得有啥做! 赵海林:你说你不会,你说你没见过,你胡扯!【四毛注解:校长嚷你哩时候,也整洁说你了吧】 老说:啊,你们瞧俺,走在时尚的最前沿,你都瞧俺卓裤摁,是美邦哩,能都听挪哎母屁萨,俺也去买了约! 周广俊:我说立卓儿实话。【四毛注解:我说立卓儿屎话】 田秀锋:你都快气死我了;我先自杀,你们再跟着我自杀。【每当俺们想不起来他曾经讲过的东西时】郭丽:是吧恩是吧。 王友:我再插一句闲话啊。【四毛注解:日的的,下老课都8分钟了,你还插】 郭建涛:这个这个,不是吧,这个~~~这个~~~~。 常金生:勒夏~这个~特列~这个原理,是不是着(zhuo)来? 郭自飞:日死他娘,能都真而棒槌 候志军:是吧!是吧!是吧…是吧!好,不是怎么能行呢?是吧?是吧?是吧?吃屎吧你 根锁:昂,这不是很好摸?昂?【四毛注解:是啊,摸起来很好】 美红:能恩都要不要脸了昂!!天天正结可不中啊!【四毛注解:杂结不中,昂?】 张新瑞:学要领导嚷了我了,我总得可八可八能都哩呀!【四毛注解:可八死俺都,你也并想额活】 尚现文:卓不又成了挪了or 挪不又成了卓了, 刘勤拴:做题要找技巧型方法,不能像有些同学,不会挣钱他也不会去抢劫!我们要抢劫!!! 付燕华:是不是这个?是不是这个?【如果没人回应,他老人家就会一直问下去,我们做过统计,他一节课说了37遍】 老赵:管我鸟事,我出来打酱油的 刘芳增:假只不像话,太不像话了,要在正结下去,就死啦死啦滴了。【四毛注解:小数点后保留4位,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实验班)化学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 考(实验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油画所用的颜料有许多天然矿石成分,矿石中往往含有B、C、O、Na、P、Cl等元素,它们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2)、、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为____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 (3)和互为等电子体,电离能___(填“>”或“<”)。 (4)工业上制取单质氟可通过电解和的混合溶液获得,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任填一种)。 (5)氢卤酸()的电离过程如图。和的递变规律都是 ,其中特别大的原因为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分 析影响递变的因素为_____。 二、原理综合题 2. 第四周期的 Cr、Fe、Co、Ni、Cu、Zn 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1)NH 3 是一种很好的配体,氨气分子是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 子,NH 3的沸点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AsH 3 。 (2)科学家通过 X 射线测得胆矾的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胆矾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 Cu(NH 3) 4 SO 4 ?H 2 O 晶体。在 Cu(NH 3) 4 SO 4 ·H 2 O 晶体中,含有的原子团或分子有:[Cu(NH 3 ) 4 ]2+、NH 3 、 SO 4 2-、 H 2O,[Cu(NH 3 ) 4 ]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则 VSEPR 模型为四面体结构的原子团 或分子是__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 (4)金属镍粉在 CO 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 Ni(CO) 4 ,呈正四 面体构型。Ni(CO) 4 易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a . 水 b. 四氯化 碳 c. 苯 d. 硫酸镍溶液 三、填空题 3. 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N在第二周期,P在第三周期。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 (1)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它是一种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分子与分子的构型关系_____(填“相同”“相似”或“不相似”),P—H键_____(填“有”或“无”)极性,分子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 (3)是一种淡黄色油状液体,下列对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该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b.该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 c.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d.因N—Cl键的键能大,故稳定 4. 铁氮化合物()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高中生物浙科版高二必修三教学案:第四章_第一节_种群的特征_word版有答案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 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 地理隔离,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亚种 和新种的形成。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种群 分布型、存活曲线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 所特有的。 3.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 群的自然增长率。 4.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 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种群分布型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存活曲线包括凸形、 对角线形和凹形。 对应学生用书 P41 种群的数量特征 1.出生率、死亡率 (1)概念: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决定出生率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作用: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并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

来表示。 (2)年龄结构的类型[连线]: (3)作用: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未来数量动态的信息。 3.性比率 (1)概念: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2)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4.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作用: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1.试判断下列各项所述是否是种群。为什么? (1)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2)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种子的玉米。 (3)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 提示:(1)不是;(2)不是;(3)不是。因为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必须保证“同种”和“总和”,必须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2.种群m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如下图所示,试预测该种群未来的数量动态趋势。 提示:该种群未来数量动态趋势为增多。因为种群m的生殖前期个体数多,生殖后期个体数少,即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根据种群密度的概念判断“一块麦田中所有蝗虫的数量”是对种群密度的描述吗? 提示:不是。因为种群密度的概念强调的是“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种群的个体数”,而一块麦田不是对“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描述,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 4.某种群在一年时间里新增个体数为356个,则该种群的出生率为356,对吗?

《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年级高二科目生物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杨秀梅审核人于永强教学时间 4、22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重点难点】 重点:种群的特征。 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学法指导】 通过讨论、自主学习、反馈练习等活动,逐步深入掌握知识点并加以运用。 【课堂导学】 旧知回顾: 1、回忆初中知识思考,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的所有草履虫 概念:在一定的内,的的总和。 2、思考: (1)种群是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2)个体我们可以研究:形态、颜色、习性、捕食等特征。种群我们研究什么?

【新课导学】 一、种群密度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 2. 表示方式:种群密度= 。 3.调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之一) ①假设图一为一块面积为2m2的草地,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方块代表其他植物,怎样计算这块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计算一下: ②假设图二为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每个圆点代表一株蒲公英,三角、方块代表其他植物,怎样计算这块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计算一下: ③关系式:种群密度= 。 ④你在模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你想到的问题:

(2)标志重捕法 ①应用范围: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的动物。 ②关系式: ③你如何给动物做标志呢?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导学】 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问题探究: 1.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密度变化有何影响? 2.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3、你的问题或想法: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3.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4.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 A.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D.“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5.(题文)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写道:“据他们(指英国民众)看,历史对他们来说已经结束。在外交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15年随着滑铁卢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在国内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32年随着《改革法案》的产生而完结;在帝国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59年随着印度兵变的被镇压而终止。他们有一切理由为历史的这种结束所

河北省唐山市高中生物 第4章 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 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知识导航 四、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 。 死亡率: 。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五、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六、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3)意义: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_________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2)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如人类; ②雌多雄少型,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猪、鸡)等; ③雌少雄多型,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3)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 A B C

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特别提醒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与气候、食物、天敌有关,譬如遇到剧烈的气 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此外种群数量还与迁入率、迁出率直接 相关。 八、种群的空间特征概述(选学)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随机分布: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②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 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 2.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 A B C D 3.下列对种群密度无直接影响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D.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 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种群的特征》教学案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学案 【新课自主学习】 (一)种群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 正因为种群是同种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的群体,所以种群与个体相比具有数量特征。而种群的种群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 (1)如下图如果要调查面积为100m2草地中播娘蒿这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法,根据样方法步骤算出该杂草的种群密度: (2)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_法。 计算公式:N/a=b/c 例: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只/公顷。 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原则 ①随机取样。 ②计算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同时调查某种昆虫卵、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 (3)常用的取样方法

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的密度 二、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 三、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种群的特征包括、、,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2、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值。 3、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法和法。 4、对于的动物可采用法来估算种群密度。 5、比较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二)典型题例分析 1、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2、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的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单位/株m-2)年份种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加拿大一枝黄花 1、 95、 19、4 15、1

16、5狗牙根 8、06、 25、 63、 91、6巢菜 3、02、 11、 10、20车前草 3、02、00、400婆婆纳3、 22、 81、 71、30泽漆 2、 11、 81、 51、00小蘖 2、 21、 91、 51、 21、0狗尾草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合作课堂”小组合作教学 横岗高级中学赵盼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2)分析种群密度的几种调查方法; (3)概述影响种群密度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进行某种群密度的调查,能对生活中的各类种群进行描述,并利用种群的各项特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关注我国目前濒危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关注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必修三)第四章“种群的特征”一节,主要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对种群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前三章有关生物个体知识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型教学思想,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描绘样方、设计模拟实验、画脉络图等活动来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种群的特征。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2.学生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必修1和必修2生物的学习,已经对种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关种群的概念已经掌握。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性别决定、计划生育、数学上比例的知识等内容,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本节种群特征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及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同时利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用专业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心理,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建构主义的最好诠释,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工具。本节课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活动、资料分析等问题,很明显,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对本

林州市一中高三(4)班班主任老师付张瑜

粤-广州-阿秋(250987405) 2012-5-9 19:30:13 大家转转:为我们老师声援一下子吧! 我叫付张瑜,系林州市一中高三(4)班班主任老师,4月20日晚上在,杨滨源家家访时被殴打,其家长四人无一阻拦,被杨滨源用脚踢就有五十多下,期间双臂被其母及嫂子架住无法躲避! 截止目前4月28日,事情过去整整一周了,公案机关没有任何进展,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只说让等,所以杨家人至今也没有去派出所录口供。现在校方已经做出决定,贴出公告,将杨滨源开除学籍。 本人在“林州帖吧”所发帖子被人删除,4月28日晚,行凶者一方又到家门口闹事,威胁!林州已无处宣扬正义!恳请各方的社会正义力量帮忙!我们不要私了,不要赔偿,更不屈服某些人的淫威!教师是穷酸,但是我们有尊严! 事情经过如下,如果有夸大或不实之处,本人接受任何质疑! 2012年4月20日,我接林州一中高三年级的通知,高三将于4月21日开始第三轮复习考试,让各班统计参加考试的人数,如有请假的务必通知前来参加,否则会影响复习进度。 此时,高三(4)班学生杨滨源已请假多日,当时其父杨天兴请假时,只说是病假,并没有说明什么病及请假天数。4月20日,我打电话通知杨天兴之后没多久,杨滨源的哥哥回过来电话,言语激烈,恶言相向,在电话中责骂我,我感到莫名其妙,被人无缘无故的责骂一顿,决定去学生家里面了解了解情况。 晚上5点50分左右,我来到公务员小区,与杨天兴联系,在杨天兴带领下,来到学生家中,杨滨源在卧室听到我来之后,立即跑出来对我恶言恶语,开始咒骂我,其兄嫂也在一边帮腔,其兄甚至威胁说:“你信不信我拿刀捅死你!”,其母见势将杨滨源及其兄嫂推入卧室内,回来对我说:“你就顺着她的意思给她道个歉”。我不知道为什么道歉,就走到她门口,然后说:“有什么问题,出来咱好好说说。” 杨滨源拉开房门,上来就扑到我身上,掐住我的脖子又打又抠,致使脖子下方出现一大片血痕,其父杨天兴坐在沙发上袖手旁观,一声不响,看着其女行凶,其母也不加阻拦。我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大仇恨,到底怎么了?”然后,杨滨源停下来说:“期中考试结束后,你在班里说我地理考试成绩不好,只得了39分,当众羞辱我” 我才想起二模考试后,要对考试成绩在班会上进行总结,点名表扬和批评一部分同学,这是教学工作的正常环节。同时也有其他几名同学被点名。但是其分数只得了39分也是事实,目的是为了鞭策她努力学习,把她的学习成绩提升上来。 了解原因后,我就将上面的情况对她进行了解释,但她依然不依不饶,我又问她:“那你说怎么办?”杨滨源恶恨恨地说:“让我打你一顿,出出气”。不等我说话,她就开始对我拳打脚踢,其母和嫂子伸手拉住我的两个胳膊,让我动弹不得,其哥哥和其父杨天兴坐在沙发上,纵容其女对我无情毒打,杨滨源在其家人的纵容之下,变本加厉,更加疯狂地行凶施暴,拳打我上身,脚踢我腹部,下腹部,腰部,腿部,仅仅用脚就踹了我54下有余,目前这些被打部位出现大片淤青,其中腹部的几下,直接导致下体出血(已做伤情鉴定,医院病历上也有纪录)。 直到杨滨源筋疲力尽之后,她才罢手。在此期间,我极力想摆脱其母和嫂子对我的控制,但我一个人难敌四手。其父兄未出一言,坐在沙发上眼睁睁看杨滨源行凶,其母和嫂子两人拉住我胳膊,让我反抗不得。 打完之后,已经是7点10分左右,我想离开,但双腿麻木,无法行动,其母及嫂子拉住我,然后看到我脖子的伤口,想要给我掩盖一下伤口,我拒绝了,只想马上回家,杨天兴见我坚持,只得放我回家。 走到他家门口,杨天兴对我说:“由于杨滨源学习压力大,这几天就是去检查的,现在她精神紧张,她打了你一顿,出了出气,你就当是救了我女儿一命,这件事不要去外面说了,影响不好。”然后拿出几张钱,让我取走,我拒绝了这种羞辱,说:“我要回家” 离开他家时,已是晚上7点50,此时距离我进入他家已经整整两个小时,杨天兴在送我的路上又说了同样的话,妄想让我不再追究此事,不再声张,直到我爱人打电话找我。我爱人接到我之后,他又把同样的话对我爱人说了一遍,拿出那钱要塞给我爱人,被拒绝。他不死心,又把钱扔到了我们车里,扔到车里有400元。当天晚上,我父亲陪我又来到杨天兴所在的小区楼下,将400元钱丢给他,随即拔打了110。

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学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灵璧一中赵斌 教材预览 导言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具有一定的,而且在下能够,并能够产生出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生活在一定的个体的总和。 思考:①马和驴是同一物种吗?为什么?②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①不能产生可育后代。②不是,鱼有许多种。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思考: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一般适用于调查什么生物? 提示:植物;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3. 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 预览答案自然区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自然状态相互交配和繁殖可育后代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单位面积(或体积)数量特征新产生死亡迁入和迁出个体数目的比例比例 问题探讨 怎样估算这地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本节聚焦 本节学习重点是:种群的特征;学习难点是: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学习时要从探究方法着手,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发展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作为一个种群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间具有交换基因的能力。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一)样方法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首先,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3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自主探究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问题探讨:观察课本P60中的模拟草地,思考如何估算这块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最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 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探究:阅读课本61页,回答: 1、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取样的关键是什么? 2、有哪些方法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3、计算种群密度时是随便取一个样方的数目还是各样方的平均值?结论: 1、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 2、和__________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3、计算种群密度应取。标志重捕法阅读课本62页1-2自然段,回答: 1、对于植物我们用样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哪些动物我们也可采取样方法?

2、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那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结论: 1、对于、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2、对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阅读课本62页3-4自然段,回答: 1、为什么东北虎和大熊猫被列为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后数量仍然不能迅速增长? 2、为什么有些动物如蝗虫等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 3、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结论:出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死亡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阅读课本62页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为什么每年冬季都有一部分乌鸦飞入这个城市生活,又有一些乌鸦离开这个城市?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_______,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观察课本63页图4-3,思考: 1、哪种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何种类型? 2、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小,属于何种类型? 3、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属于何种类型?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最新】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 B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照强度太小 C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势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D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2.北京时间【最新】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131 131 5354I Xe Y →+.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粒子为β粒子 B .生成的131 54Xe 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 C .13153I 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 D .131 53I 中有53个质子和132个核子 3.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D 是理想二极管,L 是带铁芯的线圈,其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 闭合瞬间,A 先亮 B .S 闭合瞬间,A 、B 同时亮 C .S 断开瞬间,A 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 D .S 断开瞬间,B 逐渐熄灭 4.如图所示,A 、B 两木块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2.0 kg 、m B =1.5 kg.一个质量为m C =0.5 kg 的小铁块C 以v 0=8 m/s 的速度滑到木块A 上,离开木块A 后最终与木块B 一起匀速运动.若木块A 在铁块C 滑离后的速度为v A =0.8 m/s ,铁块C 与木块A 、B 间存在摩擦.则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