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编制说明

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编制说明
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2)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20184298-T-469 螺纹指示量

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进行制定的,项目下达日期:2018-12-29,项目周期:24个月。

2、主要工作过程

2.1起草阶段:

2019 年1~9 月,完成征求意见稿。

2.2征求意见阶段:

2019 年10~12 月,征求意见(网上公开+委员会扩大会),收集各方意见。

2020 年1~5月,意见处理,完成送审稿。

2.3审查阶段:

2020 年6~11 月,委员会会审送审稿。

2.4报批阶段:

2020 年12 月,完成报批稿,上报国家标准委。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按照GB/T 1.1-2009标准的要求和规定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先进性,同时应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使其具有可行性。

本标准规定了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的适用范围、检测方法及合格判定等。三、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和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螺纹产品的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尤其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高铁、核能、风电、大型装备、汽车制造、大飞机制造、国防工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螺纹产品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这些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寿命,也与这些产品使用者的安全密切相关。

中国螺纹紧固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制造的螺纹质量不高。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但我国螺纹制造和检测手段没有大的改变。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仍在不断地增大。我国螺纹紧固件出口价格只是工业发达国家高精度紧固件的1/5~1/10。

本标准规范了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这是提高中国紧固螺纹产品质量的突破口。本标准将为改变中国目前世界粗糙螺纹生产大国的形象,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的螺纹制造

水平,提高螺纹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高精度紧固螺纹的出口,创造更高的产品利润,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打好基础,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

中国主要采用源于欧洲的米制螺纹ISO标准。因最初欧洲认识局限,欧洲螺纹标准不规

定直径以外的其他螺纹要素公差--没有规定螺距、牙侧角、圆度、锥度、跳动等单项要素公差。在随后实践中,欧洲认识到控制螺纹单项要素误差重要性。但这些宝贵经验(技术要

求)没有补充到螺纹标准中,而是以生产工艺形式隐藏起来。给欧洲以外发展中国家正确理

解和使用螺纹ISO标准带来很大困难。完全按照螺纹标准要求,不能保证生产出高精度螺

纹。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发明螺纹指示量规。80年代,该项技术普遍得到发达工业国家认可,美国螺纹量规标准(ASME民用和SAE军用)纳入螺纹指示量规内容,成为进入欧美高技术工业领域的门槛。1999年,美国紧固件协会IFI发布技术公告,向美国紧固螺纹行业推

荐此技术。它不但能提高螺纹质量,还能大大延长刃具和设备寿命,降低生产成本。2008

年,美国紧固件协会发布螺纹量规校准标准(IFI 301;包括螺纹指示量规新技术)。2018-2019年即将发布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螺纹量规标准(ASME B1.2)增加了大量螺纹指示量规新技术内容(使用方法和校准技术)。

2000年前,国内广大技术人员对螺纹标准认识不深,很多人认为用螺纹通、止量规(目前中国主流螺纹检验手段)检验合格的螺纹可以保证螺纹质量。实际上,许多螺纹牙型处于

螺纹公差带以外、不具备使用性能产品,可以通过螺纹通、止量规检验。在低价竞争条件

下,国内许多人钻螺纹标准没规定单项要素公差空子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伪劣螺纹产品进入

市场,我国成为粗糙螺纹生产大国。

ISO航天航空螺纹(MJ和UNJ)标准来源于美国技术。ISO标准要求螺纹单项参数误

差之和不大于中径总公差的一半。中国没有螺纹指示量规技术,无法实施高精度螺纹检测要求。

为此,我们向国内介绍发达国家控制螺纹单项要素技术,同时推荐美国发明的螺纹指示

量规。螺纹指示量规是生产现场快速检测螺纹单项要素误差最实用技术。2016年,起草《紧固螺纹检测体系》国家标准,告诉国人控制那些螺纹参数能生产出高精度螺纹。2018年,起

草《螺纹指示规检测紧固螺纹方法》国家标准,指导和规范螺纹指示量规在国内使用,帮助

中国尽快提升螺纹质量,追赶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水平。

五、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和依据

1、适用范围

规定了螺纹指示量规检测紧固螺纹参数的方法。列出了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所涉及的各项

参数。规定了螺纹指示量规的适用尺寸范围。

2、术语和定义

除规定GB/T 14791、JJF 1001和JJF 105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还规定了一个新的术语和定义:标准螺纹量规thread-setting gage,也列出了国标《紧固螺纹检测体系》中新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径向中径差roundness of pitch cylinder、轴向中径差taper of pitch cylinder和牙型综合偏差cumulative form deviation。

3、检测温度条件

根据温度效应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见附件1),暂定环境温度对参考温度的允许偏差为±10 oC,被测件与检测器具的允许温差为±1 oC。如此规定对应在适用范围内最大可能的温度影响为8μm。

4、被检参数与量规及测头型式的对应关系

表2列出了被检参数、检测方式与量规及测头型式的对应关系。

5、检测方法

第6章和第7章分别规定了外螺纹和内螺纹各参数的检测方法。方法包括检测步骤和结果计算。

6、测量不确定度

本标准给出了各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内容。

7、附录A螺纹指示量规测头牙型

因我国还没有制订螺纹指示量规产品标准,附录A简要叙述了通端测头牙型、中径测头牙型、单一中径测头牙型、标准螺纹量规牙型。

8、附录B标准螺纹量规和螺纹指示量规测头的公差

因我国还没有制订螺纹指示量规产品标准,根据有关美国标准的规定,附录B列出了米制标准螺纹量规和螺纹指示量规的公差。

9、附录C螺纹指示量规检测项目

因我国还没有制订螺纹指示量规检测方法标准,根据螺纹指示量规的工作原理和有关国外技术资料,附录C列出了螺纹指示量规的检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六、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批准发布6 个月后实施。

八、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2019-09-30附件1

螺纹测量的方法

螺纹测量的方法 1.用螺纹环(塞)规及卡板测量 对于一般标准螺纹,都采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来测量如图(a)示。在测量外螺纹时,如果螺纹“过端”环规正好旋进,而“止端”环规旋不进,则说明所加工的螺纹符合要求,反之就不合格。测量内螺纹时,采用螺纹塞规,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图(a) 图(b) 图(c) 在使用螺纹环规或塞规时,应注意不能用力过大或用扳手硬旋,在测量一些特殊螺纹时,须自制螺纹环(塞)规,但应保证其精度。对于直径较大的螺纹工件,可采用螺纹牙形卡板来进行测量、检查,如图(b)示。 2.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 图1为螺纹千分尺的外形图。它的构造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 只是在测量砧和测量头上装有特殊的测量头1和2,用它来直接 测量外螺纹的中径。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毫米。测量前, 用尺寸样板3来调整零位。每对测量头只能测量一定螺距范围内 的螺纹,使用时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按螺纹千分尺附表来 选择,测量时由螺纹千分尺直接读出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 图1 3.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 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高卡尺和齿厚卡尺组成,如图(d)示,用来测量梯形螺纹中径牙厚和蜗杆节径齿厚。 测量时,将齿高卡尺读数调整至齿顶高(梯形螺纹等于0.25﹡螺距t,蜗杆等于模数),随后使齿厚卡尺和蜗杆轴线大致相交成一螺纹升角β,并作少量摆动。这时所测量的最小尺寸即为蜗杆轴线节径法向齿厚S n。 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可预先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S n =2 1 t*cosβ

基中:S n :蜗杆(或梯形螺纹)节径法向齿厚、t :蜗杆周节、β:螺纹升角 例1如何用齿厚游标卡尺对模数m n =6、头数K =2、外径d a =80mm 的蜗杆进行测量? 解在测量时应先算出: 蜗杆周节t =m n *π=6*3.142=18.852mm 蜗杆导程L =t*k =18.825*2=37.704mm 蜗杆节径d=d a -2*m s =80-2*6=68.00mm 螺旋角β= π*arctan d L =π*68704.37arctan =1765.0arctan =10°1ˊ 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 S n =21t*cos β=21 *18.825*cos10°1ˊ=9.28mm 齿厚游标卡尺应在与蜗杆轴线成10°1ˊ的交角位置上进行测量,如果测得的蜗杆节径处法向齿厚实际尺寸为9.28mm 时(因齿厚公差的存在,有些偏差),则说明蜗杆齿形正确。 4.三针测量法 用量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称三针量法,测量时,在螺纹凹槽内放置具有同样直径D 的三根量针,如图(e)示,然后用适当的量具(如千分尺等)来测量尺寸M 的大小,以验证所加工的螺纹中径是否正确。 螺纹中径的计算公式: d 2=M -D ) 2sin 1 1(α ++21t*ctg 2α M :千分尺测量的数值(mm)、D :量针直径(mm)、α/2:牙形半角、t :工件螺距或蜗杆周节(mm) 量针直径D 的计算公式: D=212cos αt 如果已知螺纹牙形角,也可用下面简化公式计算: 例2对M24,求需用的

统一螺纹量规――美标、JB标准和宏峰标准的差别讲解

■匪蚕圈 可以看出便携式磁导率测量仪精确度接近电感磁导率测量仪。使用本仪器测量磁化率的A类 便,操作简单,测量快速,并且不需要制作样品等 优点,可以对成型装置元件的进行实时测量,监视 不确定度远大于仪表误差等产生的B类不确定度, 因此单独考虑A类不确定度即可。测量316L不锈钢材料样品磁化率时不确定度为13.5%(I|}=1),可用于粗略的快速测量,鉴别是否为磁性材料。 其磁性变化,且灵敏度较高,实际测量316L不锈 钢材料样品磁化率时,不确定度达到13.5%(.|}=1),接近电磁法测量磁导率。该便携式磁性探测 器成功解决能量天平项目的元件磁性测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探头磁路为开放式磁路,磁链 全部由空气中通过,在测量过程中对工件放置位 使用上述仪器,对现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的能量天平装置机械部件进行了测试。能量天平 装置对所使用的零部件材料无磁性的要求很高, 虽然在材料加工之前选定的都是符合要求的无磁 置要求较高,且工件形状不同对磁路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后续研究工作中,探头磁路的优化设计及稳定准确的空间定位,都将成为进一步改

善便携式磁性探测器测量准确度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耐蚀合金标准汇 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林安利,贺建,张志高,张跃,范雯.高精度弱磁材料磁化率测量 仪及其测量方法的研究.计量技术,2009(6)[3]A NovelAppamtus for 材料,但在成型过程中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分子热运动及其他因素会令原件材料发生变化,因此,元件加工完成之后机械 元件的磁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虽然便携式测量仪探头的磁路是开放式的,未被铁芯束缚因 此测得的数据只能提供参考,不能作为准确标准, 但是此测量仪的灵敏度已达到能量天平实验所需求的要求。 测量结果显示,能量天平系统有三处元件磁化率未达到实验要求。包括天平左边配重盘(磁化率为4.75×10。2±6.4×lO。(后=1));光学测量装置(磁化率为0.5915±7.99×10。2(七=1));电机系统(磁化率为O.9259±O.125(露=1))。上述元件建议更换。 Me鹅耐ngPe珊eabil蚵ofweaI【Ma印缸c TRANSACll0NSONIN—

螺纹塞规校准方法

螺纹塞规校准方法、检测方法 2011-4-2 16:44|发布者: 小编H|查看: 1884|评论: 0|来自: 仪器信息网 摘要: 可采用三针法进行检测,具体方法也就是根据螺纹量规的P(螺距)、螺纹角(牙型角α)来确定量佳针径,其 计算公式是:do= P/=0.57735P(α=60°时)=0.5637P(α=55°时) 1.螺纹中径的检测: 可采用三针法进行检测,具体方法也就是根据螺纹量规的P(螺距)、螺纹角(牙型角α)来确定量佳针径,其计算公式是: do= P/[2COS(α/2)]=0.57735P(α=60°时)=0.5637P(α=55°时); 利用相应之量具仪器,如测长机、光学计、外径千分尺等(视螺纹的精密要求而定),同三针一同组合起来对螺纹的中径进行测量,其计算简化公式为: 螺纹角(牙型角α)为60°的: d2=M-3d0+0.866P=M-A,其中A=3do-0.866P; 螺纹角(牙型角α)为55°的: d2=M-3.1657d0+0.9605P = M-A,其中A=3.1657d0-0.9605P。 在上式中M表示经量具/仪器及三针组合后测出的数值结果。 2.螺纹半角(α/2)的检测: 可将螺纹量具置于万能/大型工具显微镜之两顶尖间,以影象法或干涉法(推荐用干涉法)进行测量。 3.螺距的测量: 同2步,将螺纹量具置于万能/大型工具显微镜的两顶尖之间来进行测量。 4.螺纹大径的测量可通过测长机、光学计、外径千分尺、杠杆外径千分尺等仪器、量具来进行测量。 5.螺纹小径的测量可以以万能或大型工具显微镜来进行测量。 螺纹环规的检定、校准: 1.螺纹环规的检定校准方法有两种,一种主要是以测长仪、测长机及其配件(如内测钩、测球、校对环等)来进行测量,其测量过程较、计算复杂,效率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很高等。 为提高螺纹环规的检定、校准效率以及降低其检定、校准的复杂性,故计量检定部门(如省市、国防计量等)往往以螺纹校对塞规对工作用螺纹环规进行检定、校准,大家都知道外螺纹的检测比内螺纹的检测要简单得多,这也是采用校对螺纹塞规的主要原因。 螺纹校对塞规一般由4个为一组,用于校对工作螺纹环规通规的(代号“T”或 “GO”IP“等)螺纹塞规为”校通通(“JTT”,国标代号,以下同)和“校通止”(“JTZ”),其合格的条件是以“校通通”顺利全部旋入到被检螺纹环规、以“校通止”(“JTZ”)不能旋入或旋入不超过1.5圈为被检螺纹环规通规的合格;以“校止通”(JZT)能顺利全部旋入到被检螺纹环规止规(“Z”或“NO GO”、“WP”等),以“校止止”(JZZ)不能旋入或旋入不超过1.5圈为螺纹环规止规合格。

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

1.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家标准GB/T 3934-2003(审查稿)[2]的前言,它与ISO 1502的主要差异有两点:1.按GB/T 1.1-2000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2.增加了止端螺纹环规的牙型高度。与GB/T 3934-1983的主要变化是:1.修改了标准名称; 2.增加了验收及检验(2003年版第9条); 3.螺纹的判定放入附录(1983年版第14、15、16条;2003年版的附录B)。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位置图如图1所示;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位置图如图2所示。l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及其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值、允许磨损值应不大于表 1的规定。 表1 螺纹量规螺纹中径公差值、允许磨损值表μm

文献[1]最先指出GB/T 3934-1983螺纹量规公差存在问题,文献[2]在其标准编制说明中指出标准不完善,希望在标准在审定过程中得以解决。文献[1]、[2]都给出表2的数据来说明公差的不完善。表2给出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公差带之间的最小距离。其主要观点如下: 表2 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公差带之间的最小距离表μm 1. T和TT、Z和ZT公差带中心距离m相同,见图1。因T和TT是完整牙型,且旋合长度较长,而Z是截短牙型,螺纹长度短,因而T和TT旋合时半角误差和螺距误差对作用中径的影响比Z和ZT旋合时的影响大,而用相同的m值作补尝是不恰当的。并且m的大小也值得探讨。

2. ZS和ZZ公差带间的最小距离(WNG-TR/2-TCP)为负值,表明两公差带有部分重叠。这样将导致ZS中径小于ZZ中径,以致产生ZZ能止住的Z环规,ZS却不能止住的不合理现象。TS和TZ公差带间的最小距离(WGO -TR/2-TCP)偏小,可能由于半角误差和螺距误差对作用中径的影响,产生TZ能止住的T环规,TS却不能止住的不合理现象。 也可能产生T环规并未显著磨损,而TS却能通过。 3. 实践表明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螺纹环规,其单一中径不一定合格;而单一中径合格的螺纹环规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不一定合格。要作到螺纹环规的单一中径与作用中径同时都合格,一般要进行挑选。常常很难在一批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螺纹环规中挑选出单一中径也合格的螺纹环规。实践也验证了GB/T 3934-1983标准不完善。 上述事实表明螺纹环规的检验,必须进行研究和改进。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研究,就是检验螺纹环规时,若用螺纹环规同一生产厂的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概率就大得多;而用不同生产厂的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概率就小得多。这是因为同一生产厂的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在工艺上考虑了它们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本来用于补尝半角和螺距误差的m,由于它们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而扩大了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使一部分不合格的螺纹环规误判为合格。当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不存在时,这些不合格的环规便被暴露出来。本来应该将它们剔除出去,却因文献[2]中的9.1.2及9.2.2两条又将它们放回合格的螺纹环规中。9.1.2条使本来只适用于工件螺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的附录B,扩大到螺纹环规的检验。这样前面第3点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要解决螺纹环规的检验问题,还必须从根本的出发点来探讨。 2.问题的实质 首先要认清工件螺纹中径公差与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的区别。前者规定的是作用中径的公差,它除了包括中径公差,还包括有半角和螺距的公差所引入的中径当量公差。而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就是单一中径公差,它不是作用中径公差[3]。因为螺纹环规还另外有半角公差和螺距公差。在检验外螺纹制件的作用中径时,通端螺纹环规T是作为体现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止端螺纹环规Z是用来控制外螺纹制件的实际中径。检验时,应不能与工件螺纹旋合,表明工件的实

工作螺纹量规紧密距计算公式和具体尺寸

工作螺纹量规紧密距计算公式和具体尺寸 一.接箍紧密距值计算: 1. 对于8牙的圆螺纹:A+(S1-S)±1P (P = 3.175 ) 2. 对于10牙的圆螺纹:A+(S1-S)±11/2P (P = 2.54 ) 3. 对于5牙的偏梯形螺纹:A+(S1-S)+0 (P = 5.08 ) -1/2P 4. A值可以看API 5B的表(6)、(7)、(9)、(12)、(13). 具体尺寸如下: 短圆套管螺纹A值: 4 1/2〞~7〞 A = 9.525 7 5/8〞~13 3/8〞 A = 11.11 9 5/8〞~13 3/8〞(P110)A = 12.7 长圆套管螺纹A值: 4 1/2〞~7〞 A = 9.525 7 5/8〞~13 3/8〞 A = 11.11 9 5/8〞(P110) A = 12.7 偏梯形螺纹A值: 4 1/2〞 A = 2.54 5〞~13 3/8〞 A = 5.08 不加厚油管螺纹A值: 2 3/8〞~3 1/2〞 A = 5.08 4〞~4 1/2〞 A = 6.35 加厚油管螺纹A值: 2 3/8〞~4 1/2〞 A = 6.35 5. S值是合格的校对塞规和合格的校对环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S1值是合格的校对环规和工作塞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工作螺纹量规紧密距计算公式和具体尺寸 S值是合格的校对塞规和合格的校对环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S1值是合格的校对环规和工作塞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工作螺纹量规紧密距计算公式和具体尺寸 二.管子紧密距值计算: 1. 公式:P1+公差或P1+(L1规-L1管)+公差 当环规检验长圆螺纹套管时,管子端面伸出环规的小断,其值为:(L长-L短)-P1,因为是伸出环规的小端,因此其值前面要加一个负号量,则:–〔(L长-L短)-P1〕+ 公差(但有少数例外)。 2. 偏梯形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 P1 + 1/2P P1+2.54 -0 +0 3.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L长-L短) (1). 短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一般P值都是为0, 其中:4 1/2〞P值为-9.525,除壁厚为5.21的,P值是0; 5〞×5.59 P值为+3.175,其余为0; 7〞×5.87 P值为+19.05,其余为0; 8 5/8〞×6.71 P值为+9.525,其余为0; 10 3/4〞×7.09 P值为+19.05,其余为0; (2). 长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一般P值都是负值, 其中:4 1/2〞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5.4; 5〞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5.875; 5 1/2〞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5.875; 6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9.05; 7〞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7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8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9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34.925; 其计算方法为:上述值+P1值+公差,即为测量管子的值。 例如: 5 1/2〞长圆螺纹套管值是-15.875,P1=-0.2,公差为±3.175。 则:-15.875+(-0.2)+公差 = -16.075+±3.175 = -12.5 ~ -19.25 注:1. 以上计算的公差均为API的标准公差。 2. 我公司的内控标准要比API的标准严格,请按工艺要求的内控标 准计算测量范围。

螺纹的计算及加工方法

螺纹计算及加工 该夹具可调偏心范围e为:0≤e≤r/3?。式中r为定位的半径。 螺钉内伸长量h的计算:h=(4×r2-3×e2)?+e-r,h的偏差可以通过尺寸链解出。(end) 梯形外螺纹:小径d3=d-P-2*ac 梯形内螺纹:小径D1=D-P 式中d——外螺纹的的公称直径; D——内螺纹的公称直径; P——梯形螺纹的螺距; ac——牙间间隙; 梯形外螺纹:大径d=D; 梯形内螺纹:大径D4=D+2*ac 式中字母代号同上 注:梯形内螺纹的大径不是公称直径!! 代号关系式 --------------------------------------- 内外螺纹大径d、D (公称直径) --------------------------------------- 螺距p --------------------------------------- 牙顶间隙ac --------------------------------------- 基本牙型高度H1 H1 = 0.5p --------------------------------------- 外螺纹牙高h3 h3 = H1 + ac = 0.5p + ac --------------------------------------- 内螺纹牙高H4 H4 = H1 + ac = 0.5p + ac --------------------------------------- 牙顶高z z = 0.25p = H1 / 2 --------------------------------------- 外螺纹中径d2 d2 = d - 2z = d - 0.5p --------------------------------------- 内螺纹中径D2 D2 = d - 2z = d - 0.5p ---------------------------------------

量规标准正文

量规手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量规的主要技术内容、光滑极限量规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式、螺纹量规参数计算公式及数据列表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军用电子产品及民用产品生产过程中检验用的光滑极限量规和螺纹量规。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的版本都不适用于本部分,但提倡使用本部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800-81 标准公差数值表 GB/T 1800.2-1998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 标准偏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 1957-81 光滑极限量规 GB 2516-81 普通螺纹偏差表 GB 3934-83 普通螺纹量规 GJB 119.3-86 ST钢丝螺套塞规标准 JJG343-96 光滑极限量规检定规程 JJG888-95 圆柱螺纹量规检定规程

3 主要技术内容 技术内容包括: 第1章:编制说明; 第2章:概述; 第3章:光滑极限量规参数列表; 第4章:螺纹量规参数列表。 详细内容见第1章~第4章。

第1章:编制说明 1 量规手册编制的目的 1.1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快公司新、旧标准量规的替换工作,为了更好的实现机械零件加工的互换性,为了使设计、工艺、检验在机械加工中对相关量规的极限尺寸等几何参数进行统一,为了使计量检定人员在量规检测时可以直接查用各相关参数,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 1.2 依据 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每一个计算环节都能够遵循相关规定并严格与标准保持一致。 2 量规手册编制的原则 2.1 手册中采用的标准必须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部)标准和企业标准。 2.2 手册中提供的各种技术参数必须准确、可靠具有权威性和指导作用。 2.3 标准覆盖面广,各种系列的对应参数要能满足公司军用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 2.4 手册的可操作性要强,查询要迅速准确。 3 量规手册的技术可行性

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错误说明

,您好! 关于2012年4月17日发布的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我个人进行了较细致的拜读。期间发现在内容里有几处错误,现向您反馈。《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做为圆柱螺纹量规,中国的最高计量指导性规范,我想有必要进行纠正。具体详细情况请见后附“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错误说明”。由于本人知识所限不当之处还望您指导回复为盼。 祝:身体健康! 王 王的联系方式及地址: TEL: E-mail: 邮件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 邮编:

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错误说明 一、在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的第7.2.1及7.2.6条中计算 单一中径和作用中径的公式,与附录B中B.3.4及B.4.2计算单一中径的公式不同。主要差别是螺旋升角修正值(A1)在公式中的运算不同,前者运算符是乘而后者是加或减。个人认为附录B中的B.3.4及B.4.2公式正确而第 7.2.1及7.2.6中计算单一中径和作用中径的公式错误。标准截图请见下图: 此运算符不应是乘 规范中第7.2.1条的计算单一中径公式 此运算符不应是乘 规范中第7.2.6条的计算单一中径公式

正确运算符规范中附录B的B.3.4内螺纹中径公式 正确运算符规范中附录B的B.4.2外螺纹中径公式

二、在JJF 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的附录B 中B.3.2对于环规及 塞规m 值的计算公式错误,理由如下,标准截图请见下图: ★ 根据“图B.1利用T 形球探针校准环规”图示可知对于环规的m 值可以由公式D d C L m ?+?= A 与 B 的距离绝对相等,E 与F 两个球的直径绝对相等条件下标准上的公式(D d C L m ?+?=)才能成立。但实际的情况是由于测头的制造误差等因素不可能出现A =B 和E =F 的绝对情况,因此标准中的公式表述错误。同样道理塞规的也一样。 规范中附录B 的B.3.2 m 值计算公式 测球直径E 测球直径F

检测螺纹大小的方法

检测螺纹大小的方法 (1)检测小尺寸螺纹(如M6×1,M6×0.75,M5×0.8等)。 (2)检测大尺寸螺纹(如M132×1.5/K25JL3,M147×1.5/MMD152JL1等)。 (3)螺纹实际加工过程中,现场检测,判断中径是否加工到尺寸时。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检测人员,我们就思考,能否找到一种既不损失测量精度又能提高检测速度的测量方法来对上述三种状况下的螺纹进行检测呢?通过对中径测量六种方法的研究,结合三针法和单针法的特点,经过试验,总结出异于传统两针法(双侧两针法)的两针法(单侧两针法)。 1 三针法具体步骤 我们以普通螺纹塞规为例说明一下三针检测外螺纹中径的一般步骤。假定被检螺纹塞规的理论中径为d 2,牙形角为α,螺距为p。简述如下: (1) 由公式dD=p /2cos(α/2)计算出最佳针径dD,根据 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三针直径d针。 (2) 由公式M=d 2+d针[1+)α2sin(1]-2p ctg(α/2)计算出用三针测量时的理论M值,并根据M值选择适当的千分尺。 (3) 测量:将三针依次放入被测件两侧适当的牙形后,轻微调节千 分尺的测头,使得千分尺的测头、测帧与三针接触适当(千分尺在螺纹塞规轴向找到最小点,径向找到最大点,用手指轻触三针,三针均不活动)后,读出数据M′。 (4) 用实际M′值与理论M值比较,换算出实际中径的数值,判断其 是否合格。

图2 图1 测帧 这是三针法检测常用外螺纹中径的一般步骤。如上图所示:图1为三针测量时千分尺与三针以及被测螺纹之间接触示意图;图2为千分尺与三针在测量时最佳位置的平面示意图。由图示我们很容易看出,三针法测量时,我们很难一次性使千分尺的测头找到最佳位置(如图2所示,只有当三角形的顶点A 正好在其对边的中垂线上时,千分尺的测头才是最佳位置),尤其在测量较小螺纹时,更是要反复多次调节千分尺的测头,才能找到最佳位置。由图2,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M′值越小即外螺纹的公称直径越小,最佳位置就越难找,也就越难测量。M′值越大即螺纹的公称直径越大,手工检测时操作千分尺时的稳定性就越差,也同样不容易找到最佳位置。 2 两针法测量步骤

螺纹检测方案

螺纹检测方案调查报告 一、螺纹的基本牙型及参数 1)公称直径: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指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 2)中径(D2、d2):该圆柱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突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3)作用中径:在规定的旋合长度内恰好包容实际螺纹的一个假想螺纹的中径,该假想螺纹具有基本牙型的螺距、半角及牙型高度,并在牙顶、牙底处留有间隙,以保证不与实际螺纹大、小径处发生干涉。 4)单一中径: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宽度等于基本螺距一半的地方。

5)旋合长度:两个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沿轴线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长度。 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D、d)和螺距P是由设计根据结构需要给出,其他参数可根据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A:外螺纹中径d2=d-2*3/8H= d-0.6495P B:内螺纹中径D2=D-2*3/8H= D-0.6495P C:外螺纹小径d1=d-2*5/8H= d-1.0825P D:内螺纹小径D1=D-2*5/8H= D-1.0825P E:外螺纹最小小径d1min=d-1.299P F:H为构成牙型的原始三角形高度:H=0.866025404P 二、检测方法 1:综合检验---螺纹量规综合检验: 使用螺纹量规综合检验螺纹制件,在成批生产中,是一种方便、高效的检验方法。螺纹综合量规的使用规则 2.1:大、小径的检验

2.2牙型半角检验 对于普通螺纹通过成型刀和调整机床保证牙型半角,一般不需要检验;当精度要求高(量规)或是调整修摸车刀时必须检验; 2.3螺距P的检测 *克恩达样本中P45中有样板介绍。

2.4中径检验 2)三针法检测螺纹中径

螺纹塞规检查标准

目前计量所拥有的三针可检测下列所示螺纹塞规 三针尺寸 0.22 0.29 0.39 0.455 0.53 0.62 0.725 0.895 1.1 JIS 普通螺纹螺距 0.4 0.5 0.7 0.75、0.8 0.9 1.0 1.25 1.5 1.75、2.0 美标螺纹规 牙数/Inch 64 48 36 32 28 24 20 18、16 14、13、12
螺纹塞规有效径计算公式: 螺纹塞规有效径计算公式 E=M-3dm+0.866025P 各种规格螺纹塞规的测量下限尺寸(不含针径磨耗)
螺距(P) (dm) 0.5 (0.29) 0.7 (0.39) 0.75(0.455) 0.8 (0.455) 1.0 (0.62) 1.25(0.725) 1.5 (0.895) 1.75(1.1) 2.0 (1.1) 0.4 (0.22)
测量尺寸(M) M=E+0.437 M=E+0.5638 M=E+0.7155 M=E+0.6722 M=E+0.994 M=E+1.0925 M=E+1.386 M=E+1.784 M=E+1.568 M=E+0.3136
有效径下限值(E) ***.675 ***.545 ***.513 ***.480 ***.350 ***.188 ***.026 ***.701 ***.740
测量值下限 ###.112 ###.109 ###.228 ###.152 ###.344 ###.2805 ###.412 ###.649 ###.269 ###.053
注:***代表“螺纹大径-1” ;###代表“螺纹大径” 常用小径英寸螺纹规的检查标准: 常用小径英寸螺纹规的检查标准:
规格 NO1-64UNC-2B NO2-56UNC-2B NO4-40UNC-2B NO6-32UNC-2B NO8-32UNC-2B NO10-24UNC-2B NO10-32UNF-2B 有效径( ) 有效径(E) 1.598 1.890 2.433 2.990 3.650 4.138 4.310 +0.008 +0.000 +0.008 +0.000 +0.009 +0.001 +0.012 +0.000 +0.012 +0.000 +0.012 +0.000 +0.013 +0.000 测量值 (M=E+X) ) / / 3.053~3.062 3.668--3.680 4.328--4.340 5.082--5.094 4.988--5.001 检查方式 目视 目视 三针 Dm 为 0.39 三针 三针 三针 三针 每英寸牙数 48 36 32 28 24 20 18 16 14 13 12
X 0.412 0.559 0.678 0.804 0.944 1.075 1.463 1.310 1.729 1.608 1.467

现行螺纹量规公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现行螺纹量规公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张成悌 1.问题的提出 根据国家标准GB/T 3934-2003(审查稿)[2]的前言,它与ISO 1502的主要差异有两点:1.按GB/T 1.1-2000对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2.增加了止端螺纹环规的牙型高度。与GB/T 3934-1983的主要变化是:1.修改了标准名称;2.增加了验收及检验(2003年版第9条);3.螺纹的判定放入附录(1983年版第14、15、16条;2003年版的附录B)。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位置图如图1所示;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带位置图如图2所示。l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及其校对螺纹塞规的螺纹中径公差值、允许磨损值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螺纹量规螺纹中径公差值、允许磨损值表μm 表2 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公差带之间的最小距离表μm 1. T和TT、Z和ZT公差带中心距离m相同,见图1。因T和TT是完整牙型,且旋合长度较长,而Z是截短牙型,螺纹长度短,因而T和TT旋合时半角误差和螺距误差对作用中径的影响比Z和ZT旋合时的影响大,而用相同的m值作补尝是不恰当的。并且m的大小也值得探讨。 2. ZS和ZZ公差带间的最小距离(WNG-TR/2-TCP)为负值,表明两公差带有部分重叠。这样将导致ZS中径小于ZZ中径,以致产生ZZ能止住的Z环规,ZS却不能止住的不合理现象。TS和TZ公差带间的最小距离(WGO-TR/2-TCP)偏小,可能由于半角误差和螺距误差对作用中径的影响,产生TZ能止住的T环规,TS却不能止住的不合理现象。 也可能产生T环规并未显著磨损,而TS却能通过。

3. 实践表明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螺纹环规,其单一中径不一定合格;而单一中径合格的螺纹环规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不一定合格。要作到螺纹环规的单一中径与作用中径同时都合格,一般要进行挑选。常常很难在一批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螺纹环规中挑选出单一中径也合格的螺纹环规。实践也验证了GB/T 3934-1983标准不完善。 上述事实表明螺纹环规的检验,必须进行研究和改进。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研究,就是检验螺纹环规时,若用螺纹环规同一生产厂的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概率就大得多;而用不同生产厂的校对螺纹塞规检验,合格的概率就小得多。这是因为同一生产厂的螺纹环规与校对螺纹塞规在工艺上考虑了它们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本来用于补尝半角和螺距误差的m,由于它们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而扩大了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使一部分不合格的螺纹环规误判为合格。当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同一性不存在时,这些不合格的环规便被暴露出来。本来应该将它们剔除出去,却因文献[2]中的9.1.2及9.2.2两条又将它们放回合格的螺纹环规中。9.1.2条使本来只适用于工件螺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的附录B,扩大到螺纹环规的检验。这样前面第3点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要解决螺纹环规的检验问题,还必须从根本的出发点来探讨。 2.问题的实质 首先要认清工件螺纹中径公差与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的区别。前者规定的是作用中径的公差,它除了包括中径公差,还包括有半角和螺距的公差所引入的中径当量公差。而螺纹环规的中径公差就是单一中径公差,它不是作用中径公差[3]。因为螺纹环规还另外有半角公差和螺距公差。在检验外螺纹制件的作用中径时,通端螺纹环规T是作为体现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止端螺纹环规Z是用来控制外螺纹制件的实际中径。检验时,应不能与工件螺纹旋合,表明工件的实际中径不超出螺纹中径的最小实体尺寸。由于螺纹环规的半角和螺距的误差的影响也能使止端螺纹环规Z不能与工件螺纹旋合,以致造成错判。为减小这种影响,而将止端螺纹环规Z的螺纹减少到2~3圈,并将牙型截短。既是如此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通端和止端的螺纹塞规与螺纹环规也有相同的功能,而螺纹塞规却没有用校对量规检验,而是用分项检验螺纹中径、半角及螺距。螺纹环规却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而没有用分项检验。这是因为螺纹环规分项检验较螺纹塞规分项检验的难度更大一些,效率更低一些。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螺纹环规虽然效率很高,但它是检验螺纹环规的作用中径,没有检验螺纹环规的单一中径,因此它不符合螺纹环规检验的功能要求,它也就无法控制螺纹环规的质量。因此用分项检验螺纹环规取代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螺纹环规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螺纹环规质量问题的方法。只要分项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置信系数k=3)小于或等于被检螺纹环规各参数公差带的1/3即可。然而分项测量还存在一些问题:1.无论是用挂钩测量法或用双球测量头测量法,都有一个最小被测中径的极限尺寸,小于这个尺寸的环规都无法测量。2.由于测量仪器所附测量头的测球直径系列不齐全,不能满足螺纹环规各种规格的需要,更缺少最佳尺寸的测头。3.内螺纹的螺距及其牙形角的测量较困难,特别是牙形角的测量更困难。因此分项测量只能解决部分尺寸较大的螺纹环规的检测,另外一部分尺寸较小的螺纹环规还只能用校对螺纹塞规检验。 3.解决问题的措施

工作螺纹量规紧密距计算公式和具体尺寸

一. 接箍紧密距值计算: 1. 对于 8 牙的圆螺纹:A+(S1-S)±1P (P = 3.175 ) 2. 对于 10 牙的圆螺纹:A+(S1-S)±11/2P (P = 2.54 ) 3. 对于 5 牙的偏梯形螺纹:A+(S1-S)+0 (P = 5.08 ) -1/2P 4. A 值可以看 API 5B 的表( 6)、( 7)、(9)、(12)、(13)■ 具体尺寸如下: 短圆套管螺纹 A 值: 4 1/2〞? 7〃 A = 9.525 7 5/8〃- 13 3/8〃 A = 11.11 9 5/8〃- 13 3/8〃P110)A = 12.7 长圆套管螺纹 A 值: 4 1/2〃? 7〃 A = 9.525 7 5/8〃- 13 3/8〃 A = 11.11 9 5/8〃(P110) A = 12.7 偏梯形螺纹 A 值: 4 1/2〃 A = 2.54 5〃?13 3/8〃 A = 5.08 不加厚油管螺纹 A 值: 2 3/8〃? 3 1/2 〃 A = 5.08 4〃?4 1/2〃 A = 6.35 加厚油管螺纹 A 值: 2 3/8〃? 4 1/2 〃 A = 6.35 5. S 值是合格的校对塞规和合格的校对环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S1 值是合格的校对环规和工作塞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

接箍紧密距值计算: A值可以看API 5B的表(6)、( 7)、(9)、( 12)、( 13)具体尺寸如下: 规和工作塞规的旋合紧密距值.

管子紧密距值计算: 1. 公式: P1+公差 或 P1+( L1规-L1管)+公差 当环规检验长圆螺纹套管时,管子端面伸出环规的小断,其值为: (L 长-L 短)-P1,因 为是伸出环规的小端,因此其值前面要加一个负号量, 贝U :-〔( L 长-L 短)-P 1〕+公差(但有少数例外)。 2. 偏梯形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 +0 3. 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L 长-L 短) (1).短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一般 P 值都是为0, 其中: 4 1/2〃 P 值为-9.525,除壁厚为5.21的,P 值是0; 5〃X 5.59 P 值为 +3.175,其余为 0; 7〃X 5.87 P 值为 +19.05,其余为 0; 8 5/8〃X 6.71 P 值为 +9.525,其余为 0; (2).长圆螺纹套管的紧密距值:一般 P 值都是负值, 其中:4 1/2〃长圆螺纹的紧密距 值是:-25.4; 5〃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5.875; 5 1/2〃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5.875; 6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19.05; 7〃 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7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8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22.225; 9 5/8〃长圆螺纹的紧密距值是:-34.925; 其计算方法为:上述值+P1值+公差,即为测量管子的值。 例如:5 1/2〃长圆螺纹套管值是-15.875,P 仁-0.2,公差为土 3.175 则:-15.875+ (-0.2) + 公差 =-16.075+± 3.175 =-12.5 ~ -19.25 注:1.以上计算的公差均为API 的标准公差。 P1 + 1/2P P1+2.54 -0

普通螺纹量规计算及制造尺寸

普通螺纹量规计算及制造尺寸 -------摘自螺纹量规手册 螺纹量规是用对内外螺纹制件进行综合测量的工具。它能控制螺纹制件的极限尺寸,方法简单效率很高,又能可靠地保证互换,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一、螺纹量规的名称、代号、用途及使用规则 1.工作量规:在制造内、外螺纹制件的过程中,检验螺纹尺寸正确性所用的量规,包括:通端工作 塞规、环规、止端工作塞规、环规。 2.验收量规:用户代表或工厂检查部门检验螺纹制件尺寸、正确性所用的量规,包括:通端验收塞 规、通端验收环规。 3.校对量规:用来检验或调整环规尺寸的正确性所用的量规,包括:“校通-通“塞规;”校通-止“塞 规;”校通–损“塞规;”验通-通“塞规;”校止-通“塞规;”校止-止“塞规;“校止-损”塞规。 各种螺纹量规的名称、代号、用途、牙形及使用规则见表1、表2 表1 表2省略 二、螺纹量规的公差 在国家标准“普通螺纹”(GB192~197-63)中只规定了中径公差值。这个公差值包括了下列三项:中径本身公差、螺距偏差和牙形半角偏差的补偿值。后两项的补偿值是以减小外螺纹中径或增大内螺纹中径的方法得出的,而在螺纹量规的制造中,按“普通螺纹量规公差”(JB785-70)则分别规定出量规的中径、螺距和牙形半角的公差及偏差。 1.中径的公差和偏差 各种螺纹量规中径公差带的零线是这样制定的:量规中径公差带的零线就是被它们所控制的螺纹制件的中径极限尺寸。即:通端工作塞规的中径偏差由内螺纹中径的最小极限尺寸来计算。 止端工作塞规的中径偏差内螺纹中径的最大极限尺寸来计算。通端工作环规及其校对量规的中径偏差由外螺纹中径的最大极限尺寸来计算。止端工作环规及其校对量规的中径偏差由外螺纹中径的最小极限尺寸来计算。 精度不同的工作量规或校对量规,其制造公差值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它们公差带的位置不同,比较1级精度的量规和2~3级精度的量规,可以发现2~3级精度的通端量规公差带比1级精度的通端量规公差带向螺纹制件公差带内部位移,由对称分布变为不对称分布。这是由于螺纹制件的制造公差较大,这样分布有利于在不影响互换性的前提下改善螺纹制件生产的经济性。 在2~3级精度中规定有验收量规的公差,其偏差的计算方法与相应的工作量规同,1级精度没有验收量规。止端螺纹量规的磨损公差是推荐的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校对量规的中径公差和偏

螺纹测量方法讲解

螺纹测量方法讲解 长度计量技术中对螺纹参数的测量。螺纹测量有单项测量和综合测两种方法。 单项测量常用于测量螺纹的中径、螺距和牙形半角等参数。 中径测量常用的圆柱螺纹中径测量方法有:①用螺纹千分尺测量。 ②把3个具有相同直径的圆柱体──三针,放在螺纹牙槽中, 然后根据精度要求用千分尺、比较仪或测长仪(见测长机)测出Μ值,计算后即可得出被测螺纹中径值d1。③在工具显微镜上用影象法测量。测量前,先将立柱倾斜一个等于被测螺纹升角的角度,并利用测量显微镜中的分划板上的米字线中线和其中点使与被测螺纹牙形轮廓影象的一边和其中点重合后进行读数,移动横向滑架(或坐标工作台)再使米字线中线和其中点与对面牙形轮廓线影象相应边和其中点重合后进行第二次读数。二次读数值之差即是被测螺纹中径的量值。为了减小因牙形半角误差和安装误差等引起的测量误差,常沿左右牙形轮廓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中径的量值。④在工具显微镜上用轴切法测量。此法利

用测量刀瞄准,瞄准精度较影象法为高。 圆锥螺纹的中径测量与圆柱螺纹相似,但要考虑由圆锥角引起的变化。 螺距和牙形半角的测量常在工具显微镜上采用影象法或轴切法测量(图

2)。用影象法测量普通螺纹牙形半角时,先使测角目镜(图中未表示)对准零位,并使米字线中点与牙形轮廓影象一边的中点重合,然后转动测角目镜的手轮使米字线的中心虚线与此边重合,即可从测角目镜中读出牙形半角的量值。(图2)所示是用轴切法测量螺距。此外,还可用带有百分表的机械式螺距仪测量或螺距规检验螺距,用螺纹样板检验牙形半角等。内螺纹的螺距和中径一般是在测长仪上采用球形测头测量的。牙形半角可采用印模方法测量,以石膏或其他凝固性材料复制出螺纹牙形的模型后,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模型的牙形半角作为被测螺纹牙形半角的量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在专门设计的测量仪上测量高精度内螺纹几何参数的方法。 长丝杠的中径、半角和螺距误差也常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精密丝杠还需要测量螺旋线误差。图3为测量螺旋线误差的激光丝杠测量仪的原理。当丝杠转过θ角时,与丝杠同步回转的圆光栅产生相当于转过θ角的莫尔条纹数。螺旋线的轴向位移通过安装在浮动支板上的测量头和直角棱镜由激光式长度传感器转换为干涉条纹数。这两路光信号经过各自的光电转换元件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整形、分频、比相后,由记录器记录出误差曲线,也可从中得出螺距误差。它可测量1米5级精度和2米6级精度的丝杠。 综合测量检验螺纹的实际中径误差和折算中径误差来控制螺纹的旋合质量。折算中径误差是把螺距和牙形半角等的误差折算在中径方向上的误差。常用螺纹量规以通止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