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变管理

权变管理
权变管理

本题是论述题,以下文字是班组权变管理理论,请结合工作实际运用实例对问题①、②进行解答,其中第①10分,第②5分。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高明的管理者能根据环境的不同,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从而及时变换自己的管理方式。常见管理方式包括以下四种:

命令:没有下属参与,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严父式的领导。

说服:指的是多给下属一些说明和指导,增加下属执行这项命令的自觉性,但是发出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慈父式的领导。

参与:指领导者在决策时征求并采纳下属的建议。

授权:指领导者给下属提出挑战性目标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很好地完成目标,期间不做更多的干预。

管理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种管理方式,则主要受班组长本人的水平、班组成员的素质、工作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制约。联系相关课程的学习,

①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在班组工作中是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的,请举例说明。

②从班组管理实际需要及未来发展来看,你认为你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高?

第①题的答题说明:

1.先叙述所在班组的人员情况,工作任务类型。

2.根据目前的班组情况应采取哪种管理方式,简要说明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理由。

3.结合工作实际,举例阐述。举例应紧扣主题,比如,举例须是班组长在某一具体场景中采用的某个管理方式,这个管理方式效果如何。

答题要求:

举例表述清晰,主题明确,逻辑性强;

举例应紧扣主题,比如,第一个小问题,举例须是班组长在某一具体场景中采用的某个管理方式,这个管理方式效果如何;

举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通过本次培训中《认识班组长》、《领导力与执行力打造》、《班组现场管理》等课程的学习,①请根据你所学习到的班组长素质要求和管理理论,结合你所在班组的实际,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提高;②从班组管理需要及未来发展来看,你缺乏的能力有哪些,如何补上?

权变理论学派是在70年代形成的一个管理学派,他们认为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的变化而相应地作改变,没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应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环境、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这三者之中的任何一个发生了变化,就要改变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安全管理交流https://www.360docs.net/doc/f2588807.html,)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认为,环境的好坏对管理者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低LPC型的管理者(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管理方式)来说,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而高LPC型的管理者(趋向于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会注重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管理环境和不同的计划目标下,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种理论在班组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比如某天发现一值班负责人在将本班人员安排外出后,在值班室值班期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操作队值班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因为在值班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在值班期间不得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对其进行处罚也是理所当然,另一种做法是提醒其注意类似的事件不能再次发生,并不进行处罚。哪种处理方式更加合理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后果:操作队值班负责人是比

较辛苦的岗位,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值班室值班,除非一天没有什么重大操作和维护任务,如果对他进行处罚虽然合情合理,但是心理肯定有疙瘩,另一方面也会对他在班内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不进行处罚的话,他肯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好的带领大家把工作做好。或许很多人会说第二种做法执行管理制度不严,是老好人思想,但是这种想法往往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管理管理五项职能中最重要的一条——目标计划。我们每年都要制定各种各样的工作目标,但是往往制定以后便束之高阁。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值班管理制度只是为保证这些计划目标实现的控制措施,执行好值班管理制度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样考虑的话,哪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我们计划目标是实现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工作紧任务重或者影响面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处罚,不然我们的管理制度就难以执行或者难以服众,权变理论就是告诉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当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低LPC管理方式,努力带领大家把工作任务完成好,生产任务少的情况下采用高LPC管理方式,不妨采用人性化管理,管理者只有诚心诚意关心职工,才能使职工相互协作,关系和谐,共同努力去实现公司的目标。

很多管理者有种误解,认为只要制定好各项管理制度,然后严格执行就是管理,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其实管理的真正定义是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在任何组织中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的需要,因此,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的价值观、人的物质利益、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都会对协调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把人心拢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职工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中表现的就是团队精神,在方格中只有9.9的管理模式才是把管理发挥到极致,即保证了各种任务的完成又充分体现

了对职工的关心,这样大家才有团队精神,把企业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创造力的进行工作,为企业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权变管理概述

所谓权变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指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理论,更不如说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更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权变管理能体现出艺术的成分。一名高明的领导者应是一个善变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自己的领导方式。权变理论告诉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管理模式主要受领导者的水平、被领导者的素质、工作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菲德勒图

菲德勒图是美国的菲德勒总结归纳的,一共包括两个图。它们显示的是领导方式与领导环境(工作环境)的关系。菲德勒图把领导者(班组长)的工作环境分成三个要素:①上下级关系,即你与下级的关系是否融洽;②职务结构,即你的职务究竟是常规性的还是突发性的,一般说来常规性的管理职务结构比较明确,但突发性的管理职务结构不明确;③职位权力,一般来说职位越高则权力越大。菲德勒把这三个要素进行整合,分为八类。

表8-1 工作环境的八类

把以上八类工作环境画到以下的坐标中,变成横轴:工作环境的有利与不利。纵轴是领导方式,把领导方式一分为二:上半部分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民主),下半部分是以工作为中心(集权)。

图8-1 领导方式与工作环境关系图

如图8-1所示,当工作环境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时,一般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办法较好;当组织状态、任务状况、对下级的控制水平居中时,可考虑用民主方式;而组织状态、任务状况、对下级的控制水平居高或居低时,集权方式比较有效。根据这一理论,要提高工作效率有两种方式:①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特定的环境;②改变领导环境,以适应领导者的方式。

【自检】

请你判断在下列情况下的工作环境及中心。

(1)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相当密切,属于_______环境,此刻有工作任务,上级给下级布置任务没有必要客气,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存在戒心。在这一情况下以_______为中心,工作效率_______。

(2)当你与下级的关系非常差时,属于环境,此刻有了工作任务,上级向下级发布命令是上级的权力,下级执行命令是下级的责任和义务,有矛盾和意见以后再说,现在以_______为中心。当然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上下级之间以往的矛盾,但是工作效率_______。

(3)有时在班组中常常会遇上“刺儿头”式的人物(西方称为设置障碍者),应如何对待“刺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8-1

领导方式与下级成熟度关系图

在权变管理中,下级的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多地决定了领导者的管理方式。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的班组,在管理中更多的是命令与专制。有时被领导者的水平是一块土壤,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会滋长出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一种权变。

图8-2 领导方式与下级成熟度关系图

下级成熟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三者的有机整合,称为下级成熟度。根据这一划分可以粗略的把下级分成四度,即M1~M4。

工作行为是指班组长向成员发布命令的频度和强度,越靠右越强调计划管理,实行严格的监督控制。

关系行为是指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与强弱,越向上越强调双向沟通。

◆Ⅳ象限,单向下命令,沟通少。

◆Ⅰ象限,初步成熟的下级,单向命令减少,双向沟通较强。

◆Ⅱ象限,单向命令更少,沟通仍然很强。

◆Ⅲ象限,单向命令和双向沟通都减少,属于授权。

【本讲小结】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一名高明的领导者应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及时地改变自己的领导方式。权变理论告诉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能及时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呢?管理模式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领导者的水平、被领导者的素质和工作环境。菲德勒图告诉了人们领导方式与领导环境(工作环境)的关系,而领导方式与下级成熟度关系图则又告诉了人们有时被领导者的水平是一块土壤,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会滋长出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将以上两图用于你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使你的管理模式与你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做一名高明的管理者。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讲权变管理理论(下)

【本讲重点】

领导者成熟度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图

管理方格图

领导者成熟度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图

影响领导者成熟度的要素是领导业务水平,领导敬业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

图9-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度关系图

图9-1反映的实际上是四种管理方式:

◆命令。指没有下属参与,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严父式的领导。

◆说服。指的是多给下属一些说明和指导,增加下属执行这项命令的自觉性,但是发出的命令是不容置疑的。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慈父式的领导。

◆参与。指领导者在决策时征求并采纳下属的建议。

◆授权。指领导者给下属提出挑战性目标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很好地完成目标,期间不做更多的干预。

这四种方式在图中好像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式,没有规律可循。实际上从图9-1可以发现,当领导者的成熟度大于下属成熟度2度或2度以上时,可考虑用“命令”的方式;大于1度时,可考虑用“说服”方式;二者相当时可采用参与式;若领导者成熟度低于被领导者时可考虑用“授权”的方式。由此可见,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采用“参与”方式,只有当上下级水平基本相当时采用“参与”方式效果最好。

此外,图9-1中还隐藏着另外一层关系,当能用命令的方式而不用时,在某种情况下效果会更好。例如部长有一天找到李先生,请他对部里的工作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本来平时李先生与部长说不上话,今天部长亲自找李先生咨询,李先生绝对会拿出120%的力量来努力地工作。当然有个前提,即李先生有能力,敬业精神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命令,而用其方式,效果一定会更好。

管理方格图

班组长在管理过程中,或以生产为导向,或以员工为导向。有专家做出了领导行为四分图,在四分图的基础上,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布莱克和莫顿教授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图。

图9-2 管理方格图

在图9-2中,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由低向高发展;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或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由低向高发展,共分为八十一个方格。以下介绍五种典型:

◆1-1型

1-1型,即贫乏式领导。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大撒把式,放任自流。若有所思,怕人打扰,爱说中性的牢骚话,遇到自己无法推掉的工作就交由下级办理。用人的原则是来者不拒。只能从事事务性的单调的工作,开始员工满意度高,后来发现真相,非常失望。

◆9-1型

9-1型,即任务管理型。有能力,权力欲强,目的是完成工作,对下属的情绪和发展不关心,喜欢用能力强的人,进攻性强。短时期有效,长期会造成上下级的关系紧张,效率下降。

◆1-9型

1-9型,即乡村俱乐部管理型。重视下级对自己的评价,与下级打成一片。能容忍下级的各种行为,因而滋长了一种懒散气氛,满意度较高。有的管理者抱怨考核时分低,但是分太高反而不太正常。因为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一味地追求高分会造成效率下降,随便为员工减压,窒息了进步,压抑了创造力,使有信心的人失望。

◆5-5型

5-5型,即中间型。热衷于弄清多数人的意见,有风度。健谈而不深刻,在管理中不用命令,喜欢激励和沟通。既重视人的优点,也指出人的缺点。

非常善于和非正式群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用人原则是“选合得来的”人。对工作需求和个人需求都不忽视,喜欢将生产量降低到员工与上级都能接受的水平,即打靶打七环。这种方式有长期支持性,对于日常事物多、规则方式多的组织比较适应,但容易使人变得油滑。

◆9-9型

9-9型,即团队管理型。对目标和途径有深刻的认识,善学习,有独到的管理哲学,自我实现的层次较高。善于把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向下级指明前途,也不避讳困难。对方法能做具体的研究。既强调自主也强调合作。

【自检】

根据管理方格图,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结合自身的素质和工作环境,寻找一条通向9-9型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小结】

管理中充满了权变,领导者的成熟度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的不同决定着班组所适应的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关系图为人们揭示了不同的领导者成熟度遭遇不同的被领导者成熟度时,应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才是最佳的领导方式:当领导者的成熟度大于下属的成熟度为2度或2度以上时,可考虑用命令方式;当大于1度时,可考虑用说服的方式;二者相当时可采用参与的方式;若领导者成熟度低于被领导者时可考虑用授权的方式。此外,管理需要权变,领导者自身也需要权变,管理方格图为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定位自己,确定努力方向的地图。如果用好这两个工具,势必能使你离成功又成功地靠近了一大步。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权变管理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参考资料

权变管理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权变管理是指管理要根据组织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即管理无定式,应因地、因时、因人而宜。权变管理是必备的管理技术,是一种很高的管理境界,但它不再是平稳时期的一种偶然需求,而是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中的一种常规管理。是一种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对当时当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5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管理理论。比如:案例法、人际行为法、集体行为法、系统法、数学分析法、管理任务法、经营理论等等。权变管理法是其中之一,由卢萨斯和司徒华于1977年提出,在企业管理领域颇具影响力。 "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这句格言就是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权变管理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决定采用哪些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权变管理的提出使得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管理理论两极的管理过程学派与行为科学学派以及后来的计量学派等有了统计表的基础,成为相互关联的理论系统。根据这一理论,各种管理程序的运用也好,个人或组织行为要素分析也好,各种计量或数学方法的支持也好,均不是万能的,而是有条件的。比如,甲企业职工队伍比较稳定,员工熟悉企业状况,关心企业利益,"让普通职工参与管理"这样的的办法就比较容易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而乙企业职工流动性大,亦没有参与企业事务的强烈要求,上述办法就不一定奏效。 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theoryofmanagement)是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管理的内容 美国尼布拉加斯大学教授卢桑斯(F.Luthans)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权变管理理论。他认为: (1) 过去的管理理论可分为四种,即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这些学说由于没有把管理和环境妥善地联系起来,其管理观念和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上相脱节,所以都不能使管理有效地进行。而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 (2)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在通常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这就是说,如果存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对于更快的达到目标来说,就要采用某种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比如,如果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采用集权的组织结构,就更适于达到组织目标;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经营,那么采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会更好一些。 (3)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社会、技术、经济和政治、法律等所组成;另一种是由供应者、顾客、竞争者、雇员、股东等组成。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决策、交流和控制、技术状况等管理变量包括上面所列四种学说所主张的管理观念和技术。关于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 权变管理理论的最大特点 权变管理理论的最大特点是: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流派促发事件着眼点代表学派或 理论 基本观点 经验管理思想工业革命经验经验学派管理的有效 性取决于管 理者的经验; 通过研究经 验(案例)可 学会有效管 理。 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发明热科学科学管理理 论;一般管理 理论(组织管 理理论);官 僚组织理论。 管理的有效 性不仅取决 于管理者的 个人经验,更 重要的是依 据一定的科 学方法或者 原则。 行为管理思想霍桑试验人人际关系学 派;行为科学 学派(行为管 理理论)。 人是组织中 最宝贵的资 源,管理应以 人为本。 定量管理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 数字管理科学学 派 只有致力于 定量化,才能 真正提高管 理的效率与 效益。 权变管理思想石油危机环境系统理论学 派;权变理论 学派;过程理 论学派。 不存在普遍 适用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 (一)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且有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泰勒。理论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科学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总结的4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1)、科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制定出最佳的操作方法,以科学代替从前经验管理中工人们按各自经验开展工作的局面。2)、细致挑选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按照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代替经验管理中由工人任意挑工作的局面。3)、真诚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可以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为此泰勒实行了“差别工资制”,通过金钱激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且对管理工作按照具体的职能不同进行细分,采用职能组织形式和推行“例外管理”制度。局限性: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

权变领导理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 Fred Luthans. 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 [J]. Business Horizons, Jun 1973, 16(3):67-73. M. Bennett. Testing Management Theories Culturally[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7, (62):578~581 Paul R. Lawrence & Jay W. Lorsch.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7, Jun, 1-47. 常改. 浅谈:领导理论的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09,05:127. 陈寒松,张文玺. 权变管理在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演进[J]. 山东社会科学,2010,09:105-108. 陈亮,王保平. 试论四维度领导行为权变理论模型的建立——以过渡型社会为背景[J]. 生产力研究,2006,06:237-239. 郭宇立. 领导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9:47-48. 胡剑影,蒋勤峰,赵兰琪. 国外领导理论研究评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93-96. 姜凌燕. 领导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演变[J]. 领导科学,2009,26:22-24. 李随成,樊相宇.领导理论的新进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02:60-63. 潘旭明. 领导理论的演进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4:49-55. 苏若葵.关于权变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理论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市场,2008,39:104-105. 孙利虎.从近代西方领导理论视角剖析领导行为[J].生产力研究,2012,11:166-168. 唐宗清. 权变领导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模式及对校长工作的启示[J]. 教育评论,2001,06:46-48. 王沛. 当代领导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述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86-92. 许欢,彭忠益. 试论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5:87-90. 阎德民,王西昆. 权变领导理论评介[J]. 领导科学,1988,06:19-21. 郑晓明.领导权变理论述评[J].应用心理学,1990,01:19-24. 周世建.论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J].理论学刊,1989,05:27-32. 朱昌远.权变领导论[J].领导科学,1988,03:28-30.

着名管理思想-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参考Word)

弗里蒙特·卡斯特: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都授。 他是西方管理学中所谓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权变理论”思想对管理学理论的发燕尾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思想概述】 弗里蒙特·卡斯特这位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权变理论。他认为,企业管理首先必须要从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来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而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计划时也要跟着变化,以适应经营善的客观事实,这就叫权变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卡斯特的主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科学、技术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的权变观点》等。 【背景故事】 弗里蒙特·卡斯特,196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1944年加入美国海军,1946年获圣何塞州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同年任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讲师。1956年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61年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79年为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于1970年出版,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后一再再版发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思想精要】 组织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卡斯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巨大的成就是为了达到其他成就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及其有效的“管理”。所谓组织,就是人们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工作或协作一个系统,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结构性和整体性,并且如果没有组织存在,经济结构就无从建立,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组织作为一个人的集合,怎样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呢,这需要管理。所谓管理,指的是协调组织中各子系统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求得组织与环境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最大的一致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增长、人员的日益多样化、政府作用的增强,当代组织也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更好地了解各种环境的变化趋势,了解个人与组织的行为。 系统管理理论 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从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子系统,其本身又由多个理小的子系统所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结构就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所组织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系统论。 系统可分为开放的系统和封闭的系统两种。开放的系统是指系统在本身决策时充分考虑外在的环境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封闭的系统是指系统在决策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不予考虑。这两种系统适应的是不同的条件,并无好坏之分。在外在环境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或根本没有时,就可以用封闭系统的决策方法来制定计划。 卡斯特认为,在组织内部,可以分为目标和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等各个组成部分。下面分别简要地介绍一下这几个系统: 1、目标和价值子系统。它包括管理者的人个动机、群体观念、群体信仰、思想方法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系统,起到指导其他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功能。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的目标又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组织的价值观则来源于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

主管和班组权变管理理论下

主管和班组权变管理理论下 领导者成熟度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图该图反映了领导者 成熟度与被领导者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影响领导者成熟度的要素是领导业务水平领导敬业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图9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度关系图领导者成熟度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图管理方格图 4 3 2 1 0 命令命令说服参与1 命令说服参与授权2 说服参与授权授权 3 参与授权授权授权 4 领导者的成熟度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东莞培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2588807.html, 图91反映的实际上是四种管理方式命令。指没有下属参与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严父式的领导。说服。指的是多给下属一些说明和指导增加下属执行这项命令的自觉性但是发出的命令是 不容置疑的。这一领导方式又被称为慈父式的领导。参与。指领导者在决策时征求并采纳下属的建议。授权。指领导者给下属提出挑战性目标并充分相信他们能很好地完成目 标期间不做更多的干预。这四种方式在图中好像呈现出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式没有规律性可循。实际上从图91可以发现当领导者的成熟度大于下属成熟度2度或2度以上时可考虑用“命令”的方式大于1度时可考虑用“说服”方式二者相当时可采用参与式若领导者成熟度低于被领导者时可考虑 用“授权”的方式。由此可见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采用“参与”方式只有当上下级水平基本相当时采用“参与”方式效果最好。

此外图91还隐藏着另外一层关系当能用命令的方式而不用时在某种情况下效果会更好。例如部长有一天找到李先生请他对部里的工作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本来平时李先生与部长说不上话今天部长亲自找李先生咨询李先生绝对会拿出120的力量来努力地工作。当然有个前提即李先生有能力敬业精神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命令而用其它方式效果一定会更好。管理方格图主管和班组长在管理过程中或以生产为导向或以员工为导向。有专家指出了领导行为四分图在四分图的基础上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布莱克和莫顿教授于1964年提出了管理方格图。9 1-9 9-9 管理方格图的目的有两个①为自己定位②寻找向99型努力的方向。高对人的关心低东莞培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2588807.html, 8 7 6 5 5-5 4 3 2 1 1-1 9-1 1 2 3 4 5 6 7 8 9 图92 管理方格图在图92中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由低向高发展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或者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由低向高发展共分为八十一个方格。以下介绍五种典型◆11型11型即贫乏式领导。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大撒把式放任自流。日常工作中常表现得若有所思实际上是怕人打扰平时爱说一些中性的牢骚话是为了掩饰自己不做工作。遇到自己无法推掉的工作就交由下级办理。用人的原则是来者不拒。只能从事事务性的单调的工作开始员工满意度会比较高后来大家发现真相会非常失望。◆91型91型即任务管理型。有能力权力欲强目的是完成工作对下属的情

权变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权变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权变管理理论进行更系统的审视和分析在管理实践中是非常必要。本文根据管理实践的需要,从权变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权变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与分析,旨在促进人们对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权变管理;理论;教育管理 一、前言 权变管理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逐渐形成体系,到80年代时达到顶峰,其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一定时代背景条件下实际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给组织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这些都要求组织必须以权变的思想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权变”就是权宜应变或者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权变管理”,则是指以组织的系统观为基础,以组织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所存在着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管理活动应与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相适应,旨在提出一定环境条件下,可采取的最适宜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式[1]。权变管理理论的诞生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管理思想的僵化模式,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在组织内外部环境等发生变化时,管理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根据管理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权变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的审视与分析时非常必要的。 二、权变管理理论概述 1 权变管理理论的产生 早在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孙子等人的学说中就已经提出权变管理思想,特别是孟子被当代的很多管理学家们看作是中国古代的权变管理理论大师。如《孟子·尽心上》中有:“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表明做事情一定要懂得变化[2]。 权变理论最早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琼·伍德沃德(JoanWoodward)于1965年出版《产业组织》,研究了组织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保罗·劳伦斯(https://www.360docs.net/doc/f2588807.html,wrence)和杰伊·洛希(JayW.Lorsch)1967年发表在《管理科学季刊》上的“复杂组织的分化与整合”一文认为,不同环境对组织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市场不确定和技术变化极快的环境[3]。20世纪

权变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权变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林丽卿 2013-3-18 15:54:35 来源:《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第4期纵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众多管理学家在不同的时代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每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引领过潮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内外环境瞬息万变,在此背景下,权变管理理论逐渐获得了众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青睐,有关权变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的研究渐成风潮。 权变管理概述 权变管理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呈现出更加细分的特征,由此带来的管理问题更加复杂,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通过对管理方式以及实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于1951年提出了权变管理理论,由此开创了管理学界发展的新阶段,权变管理对后来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菲德勒在其1965年发表的《让工作适合管理者》一文中所述,具体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这种管理方式是否适合企业,他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式,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而变,管理者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掌握管理方式与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适合管理环境的管理方法。当时间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在其所著《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对权变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在此书中卢桑斯将过去的管理理论分成四种,即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以及系统学说,卢桑斯认为过去的这四种理论没有将管理方式与管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妥善的结合,因此造成了管理理论与管理环境之间的脱节。卢桑斯在对过去理论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权变管理就是充分考虑到环境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的探析 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需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权变管理理论找中考查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环境是解释变量,而管理方式是被解释变量。这就是说,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方式更适合于组织。比如,在经济刷退时期,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供大于求,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合适;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供不应求,分权的组织结构坑内更为合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的复杂,组织该如何面对这种迅速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摆在许多企业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此,重新审视权变理论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效益和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管理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兴起的原因 (一)权变理论的历史渊源。 虽然说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形成,到80年代达到顶峰,但是并不意味着权变理论的原则在这个时候才有的。事实上关于权变理论的管理实践,自古就有之。例如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主张:“因材施教”,并且这一思想对我国现在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在军事上对于权变原则的应用也很多,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在《孙子虚实篇》写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特别强调将领指挥战争要“因势利导,因变制胜”。在国外也有很多关于应用权变原则的鲜活的例子,甚至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圣诞老人”也有一句名言——为了让每个人都高兴,我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帽子。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权变理论中权变的原则自古就有之,也许人们在应用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或者是不自觉地,但毕竟给现在的权变理论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 权变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1、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石油危机、经济动荡和政治的骚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对西方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如何加强组织的内部的管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关注则很少。这些理论在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这给权变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时代背景,也起了促进的的作用。 2、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的学者发现要找到一个万能的适合任何组织的领导风格类型和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 3、领导风格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表明,不同的风格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在一种条件下有效的领导方式,在另一种条件下不见得有效,也就是说领导的有效性有赖于情景因素。 4、行为理论是在世界发展相对平缓且可预测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很难反应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的现实,一些研究者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发展导向的行为。 5、近年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文化是影响领导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权变管理理论的应用

浅谈菲德勒的权变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入,管理愈来愈呈出现复杂化的趋势,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应用环境千差万别。特别在中国加入WTO后,外国企业的大举进入使得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同时又面临着失去本土竞争力的危险,中国企业也在纷纷寻找走出去的路径和模式。菲德勒提出的“权变管理理论“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分析菲德勒的权变管理理论,使企业管理者树立权变管理意识,掌握权变管理方法,解决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菲德勒的权变管理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和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 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加捉摸不定。为适应这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 权变理论应运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菲德勒。弗雷德?菲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菲德勒的理论对以后领导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65年9-10日号(第43卷第5期)哈佛商务评论杂志上的《让工作适合管理者》是菲德勒第一篇系统阐述领导理论的论文。他认为,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通用的最好方法, 相反, 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一情境中的各种变数,了解这些变数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复杂关系, 从而针对不同情况而作灵活的变通。此外, 管理者还要能够归纳出管理中的情景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所组成, 它们又有多少种存在状态, 又有多少种不同管理方法。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菲德勒权变理论的思想核心就是,改变环境以改变领导的思想。一个组织的成功和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寻找最佳的领导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环境以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才能。要求企业进行权变管理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企业的环境进行着不断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会变大或者变小,企业或者会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或者也会退回到一个旧的行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高,竞争对手可能采取了一项新的举措,企业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等等,这些都要求企业要根据具体的不同的环境来进行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很多情况都在变化,管理方式也应该随着这些变化而改变。“权变管理”的思想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中所提倡的普遍性管理原理。“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就是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这种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权变管理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适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者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决定采用哪些适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二、权变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1.管理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权变”的特征,才能在企业中更好的加以应用 菲德勒首先从管理风格入手进行研究,他定义的管理是指一种人际关系,是指某一个人指挥、协调和监督其他人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特别是在所谓“交互影响的工作群体”中这一

管理学04-管理思想

1单选(1分) 采用“假如X,那么Y,但只有在Z的情况下”这种表达方式的是()理论 A.一般管理 B.过程管理 C.科学管理 D.权变管理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解析:A、一般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管理理论的普适性B、过程理论强调的是管理是一个过程C、科学管理认为存在最佳方法,表述是“IFX,THENY”D、权变管理思想着重于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理论。 2单选(1分) 当一个管理者致力于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等来提高企业绩效时,他的管理行为比较契合()管理思想。 A.定量 B.经验 C.科学 D.行为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解析:A、强调的是定量化B、强调的是经验C、强调的是科学方法的运用D、题目中的动作都是有关于人的,符合行为管理思想强调人的作用。 3单选(1分) 不属于对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描述的是() A.21世纪最具价值的商品是无形资产 B.顾客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C.创新和变革将成为管理的主旋律 D.管理者和操作者的界限将趋于模糊 正确答案:A 你错选为B 解析:A、这是属于对未来经营重点的预计,不完全属于管理的范畴。B、关注重点的变化C、管理重心的变化D、分工的变化 4单选(1分) 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是()管理思想。 A.权变 B.经验 C.科学 D.行为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解析:B、认为其观点是普遍适用的C、认为存在最佳的方法D、认为有最佳的普遍适用的理论与方法 5单选(1分) 以下各句,根据管理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管理思想是由一系列观念和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B.从管理思想发展史看,有什么样的管理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管理理论。 C.权变管理思想是至目前为止最正确的管理思想 D.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C 你错选为D 解析:A、符合管理思想的定义B、作为一门应用性理论,管理理论来源于实践需求C、权变管理思想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思想。D、因为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

权变管理

《权变管理》 《如何对待“顶梁柱”》 一次看似很小的事件差点毁了“辉阳”公司。 辉阳是一家小公司,原公司业务部经理王先生深受公司总裁的器重,总载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王先生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先生也的确通过自己的出色的工作能力为公司开拓业务、拉客户、疏通各方面的关系,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公司也没有亏待他,他很快由一个基层的小干部升至公司中层经理,在各平级部门中也因为受到总裁的器重而颇有地位,但是由于公司的高层职位是有限的,王先生高升的空间已经快到尽头了。 然而,突然有一天,总裁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方这一封辞职信,而王先生从此毅然离开了公司。辞职信上说,自己很感激公司的栽培,但是,自己希望追求自己的事业发展,决定离开公司了。 据知情的人说,王先生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利用自己在“辉阳”公司建立的客户和社会关系网络,经营与公司相似的业务,自己当老板了。 王先生的离去让“辉阳”的总裁感到无比的恼怒,然而,既然公司已经不能提供更大的发展事业的机会,员工的离去是可以过分苛求的吗?更为严重管理的是,由于王先生在公司是“独挡一面”,许多客户和重要信息都由王行政管理一手掌握,王先生离开后,公司的其他人既不熟悉这些宝贵的信息,又暂时无法担当其业务经理的职责。而原来的客户也纷纷转向与王先生的新公司进行合作。辉阳公司面临艰难的困境! 问题在谁?怪王先生“不够情义”?也许真正应该反思的是辉阳的老板,是把王先生培养成为公司“顶梁柱”的辉阳公司的管理。 其实在任何公司中,都会有少数业务精英,他们有很大的能量,是公司的灵魂。没有了他们,公司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有一位主管对此却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当有人告诉他某个职位“少不了”某个人时,他就会立刻将“某人”调开。他说:主管说少不了某人,这不是主管不 行,就是某人不行,甚至两个人都不行,因此,他要挖掘真正的问题,调走人才对全盘用人大有裨益。 这位主管有自己的理由: 适当的职位调整是必要的,任何职位都是独立存在的,他不应该专属某人; “顶梁柱”太多,往往会阻碍别人的做事的机会,不利于培养接班人; 谁也无法保证“顶梁柱”永远对公司忠诚,“顶梁柱”的离去将会使公司面临困境。

未来管理的方向

未来管理的方向 ----谈对领导学权变理论的认识 权变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 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所以权变理论认为,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它整合了管理学科某些方面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和动态化的新管理规定,它提倡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精神,注重管理活动中各项因素的相互作用。现在权变理论被一些研究者誉为未来管理的方向。 一、权变理论产生的背景 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Management Theory)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时达到顶峰,直到现在都是世界上各种管理学教材的必讲内容。在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活动中,对“权变原则”一直都很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广受重视。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领导品质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因为在事实上,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能否促进领导有效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一种成功的领导行为,在时移势易的环境下再来运用,并不一定有同样功效。领导权变理论正是要着重研究影响领导者行为和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的理论。 967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的菲德勒(Fred E.Fiedler)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通常叫菲德勒模式。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相适应。 二、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1、代表人物、代表作与主要观点。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等美国管理学家也是西方管理学中

权变理论学派论述

权变理论学派论述 [摘要]:权变管理理论是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盛行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种管理理论。本文主要从权变理论学派产生的背景,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及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思想来介绍权变理论。最后通过对权变理论学派的认识提出对这种思想的评价。 1.权变理论学派及其基本思想 权变理论也称为随机应变法、情景决定论、形势决定论等等。1969年美国人保罗.劳伦斯(Paul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88807.html,wrence)和杰伊.洛希(Jay W.Lorch)的合著《组织与环境》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组织管理的权变原理,代表着权变理论的正式形成。 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普遍适用的万能的管理方法是不存在的。、 2.权变理论学派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 3.权变理论的提出及代表人物 管理权变理论初步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源于两大领域:组织结构研究和领导方式研究。学者们通过对这两大领域的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依据的管理权变观点。到了七十年代,以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各种管理权变学说进行整合和规范化,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管理权变理论的最终形成。与此同时,权变理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诸如战略、计划、决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管理理论。下面对不同领域的权变理论思想代表人物作以叙述。 3.1 组织结构研究 3.1.1 琼.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 英国女管理学家。1953—1957年间,通过对英国东南爱舍克斯地区的1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和出版了《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1958)、《工业组织:理论与实践》(1965)、《工业组织:行为与控制》(1970)等文章和著作。重点阐述了技术与组织结构的权变观。主要思想为:a.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行为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得到解释。特别是工艺技术方面的因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关键性的影响。b.否认某种最佳管理方式的存在,反对把管理中的原则作为普遍适用的原则。 因此必须对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符合企业环境的管理方式。 3.1.2 汤.伯恩斯(Tom Burns)和斯托克(G.M.Stalker) 二人合著的代表作《改革中的管理》(1968,第二版)中提出:a.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管理方法不同。b.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主要依赖于某些环境因素,特别是技术发展速度和市场变化速度。企业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决不能说那种结构优于另一种结构。 3.1.3 埃里克.特里斯特(Eric Trist)

1管理思想

第二章管理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理解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掌握 中国管理思想,掌握中国与美日等国的文化差异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中国的文化特性学会如何对待员工、团队和领导 教学重点: ◆现代管理思想 ◆中国管理思想与文化差异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2.1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虽然,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管理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管理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研究,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经验技能,而不是学科。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生产变革,与工人的管理问题等,这时出现了各种管理理论。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主要的管理思想或流派是: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下面对这些管理思想做简单介绍。 一、古典管理思想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最先突破传统的经验管理思想的代表任务是美国的泰勒[1](Frederick Taylor,1856—1915),他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是认为应该通过科学的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凭每个人自己过去的经验。 主要观点: (1)工作定额:科学地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以最适用的公局,最佳的动作,制订出最佳的操作方法。(以前工人们是按各自的经验来进行工作的)。搬运生铁块试验,计算出每个工人每日最佳的搬运量,工人的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了1.85美元。 (2)标准化:铁锹试验,原先是使用工人自己的铁锹,后来改用标准化工具,说明工具标准化对提高生产率的作用。 (3)差别计件工资制[2]:指计件工资随着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若超额完成定额工作量,则按比正常单价高25%计酬;若完不成则按比正常单价低20%计酬,以此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管理人员承担计划职能,工人承担执行职能,分工合作。 (5)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 ★科学管理的实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权变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组织行为学论文

试论权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概述 本人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行维护,属于技术方面的工作,目前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但是通过从平时对于领导在决策方面的观察,以及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论特别是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还是可以看出“权变”思想的影子。 二、领导权变理论简介 领导理论中,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或情境理论(situation theory)是得到广为认同的领导行为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领导应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必须根据所处环境状况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 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理论,更不如说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与其说它是一门科学,更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权变管理能体现出艺术的成分。一名高明的领导者应是一个善变的人,即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及时变换自己的领导方式。权变理论告诉管理者应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不失时机地适应外界的变化,或把自己放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中。 领导功能的有效性既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也不完全取决于某种固定不变的领导行为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所处的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领导行为是最有效的。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领导的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工作任务结构)。认为领导是这4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是: (1)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2)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 (3)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对组织的影响: (1)如何管理组织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方式或最佳方式。 (2)组织、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它所存在的特殊环境。 (3)有效组织不仅与其所处环境相适,组织内部的次级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种适应性。 (4)只有当组织形式设计适当、组织的管理风格既适应组织任务所需,又贴近组织属性的时候,组织各项所需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这一学派的代表理论有:①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②赫赛(Hersey)和布

对权变管理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对权变管理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Posted on October 25, 2012 by Ailni 对权变管理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什么是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Contingency Theory)又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 权变理论指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应当进行“有机”管理,以便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应环境状况;在不确定和动荡环境中运营的组织需要有更高程度的内部

菲德勒的权变管理思想

菲德勒的权变管理思想(1965) --------------------------------------------------------- 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他从1951年起由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提出了“权变领导理论”,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包括《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以及《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等。 在许多研究者仍然争论究竟哪一种领导风格更为有效时,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 首先,菲德勒剥离出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以下三个环境因素: 1.领导者一成员的关系。即领导者是否受到下级的喜爱、尊敬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级愿意追随他。 2.职位权利。即领导者所处的职位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是否明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佣、解雇、纪律、晋升和增加工资的影响程度大小。 3.任务结构。指工作团体要完成的任务是否明确,有无含糊不清之处,其规范和程序化程度如何。 菲德勒模型利用上面三个权变变量来评估情境。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或好或差,任务结构或高或低,职位权力或强或弱,三项权变变量总和起来,便得到八种不同的情境或类型,每个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菲德勒模型利用上面三个权变变量来评估情境。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或好或差,任务结构或高或低,职位权力或强或弱,三项权变变量总和起来,便得到八种不同的情境或类型,每个领导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菲德勒相信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因此他为发现这种基本风格而设计了最不喜欢同事(LPC)调查问卷,问卷由16组对应形容词构成。作答者要先回想一下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最不喜欢的同事,在16组形容词中按1-8等级对他进行评估。如果以相对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