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进口倾向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进口倾向分析黄彦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总量上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受到广泛重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拥有一定的特征,该特征对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分析和探讨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思路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我国进口的基本情况(一)有形商品进出口一般分析1、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从1980年至2008年,中国出口额从181.2亿美元激增至14307.0 亿美元。1980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仅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0.9%,在世界出口国排名为第26位。2009年,中国商品在世界出口国的排名跃居第二位。1980年中国商品进口总额仅为200.2亿美元,在世界商品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0.98%,2008年,中国商品进口总额增长至11325.6 亿美元。2、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通常是本国或本地区的对外贸易额除以GNP或GDP,西方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来测定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从我国的数据来看,如果不考虑中国GDP被低估等因素,中国进口和出口依存度虽然有所波动,但依旧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在经济增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1: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二)无形产品方面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总体水平不高。2、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的服务几年来出口结构虽有所变化,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在旅游、建筑、咨询等方面有竞争力,但是在金融、保险、专利费等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3、进出口不平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4、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是旅游、海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发展滞后。图2: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三)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现状分析1、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增长明显。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消费品出口所占比重从48%下降到3l%,资本品出口比重从约为12%上升为27%,中间品出口比重保持较为稳定的40%。(3)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迅速。从1995年到2006年,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从不足30%增长到56.7%。其次,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6.8%上升到29%,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成品。2、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制成品进口呈稳步上升趋势。(2)进口中短缺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比重上升,机械设备比重上升。(3)以中间品为主的格局未变,资本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中间品和资本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进口,其中,中间品进口增长最快,在进口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68%增长到2006年的74%;资本品所占比重则从1995年的26%下降到2006年的19%。同时,资本品所占比重的减少也说明我国资本品替代生产能力的增强。二、进口指标体系图3:进口指标体系从上图可以看出,进口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结构管理和总量管理两个部分,其中结构管理由进口倾向组成,包括平均进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结构管理部分体现在进口倾向的产品划分。对边际进口倾向,本文将进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指经复杂加工的工业产品和商品,年鉴中该类包括了SITC的后五大类,依次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它)商品。初级产品(即原始产品),是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农、林、牧、渔、矿业产品,如矿石、精矿、籽棉、皮棉等。对平均进口倾向分析,则分别从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方面进行分析。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方

式多种多样,可分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协作生产。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三、进口倾向分析(一)平均进口倾向分析我们将平均进口倾向定义为进口支出与国民收入之比,即。1、按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划分。将平均进口倾向分为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平均进口倾向,将有关数据处理得到下图:图4:我国平均进口倾向图5-1 我国平均进口倾向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其中进口产品(单位:亿美元)经过年平均汇率的调整,转化为亿元,平均进口倾向为进口支出与国民收入之比。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初级产品的平均进口倾向变化不大,同时占总平均进口倾向份额的五分之一左右。而我国对工业制成品的平均进口倾向更高一些。从1990至2008年我国的进口产品平均进口倾向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1)1990至1998年,平均进口倾向在0.15左右波动,这表明我国GDP每增长一个单位,我国进口额平均增长0.15个单位,其中初级产品进口额平均增长0.03左右,而工业制成品平均增长0.12左右。(2)1999年至今,平均进口倾向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基本水平保持在0.25,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平均进口倾向增加了0.1左右,算上我国巨大的GDP增量,每年进口贸易额的增加量是很可观的。2008年我国GDP为300670.0亿元,则当年进口同比增长16.9%,则我国进口增加103亿美元。2、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图5: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图5-2 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一般贸易经历了一个减缓的过程,而加工贸易发展较迅速。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与国际间经济联系得以加强,这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使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口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一般贸易的比例被加工贸易部分取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国际经济一片惨淡,我国加工贸易也受到一定影响。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占进口总额的38.5%,而2008年则只占33.4%,减少了5.1%。(二)边际进口倾向分析边际进口倾向是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表示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根据凯恩斯的IS-LM模型,其中国民收入表达式为:Y=I+G+(X-M) 。在此式中,本国的出口即外国的进口,本国不能左右。假定出口为外生变量,即X=X0,而进口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主性(自发性)进口需求,它由收入水平决定,收入水平越高这部分进口需求越大。因此,进口需求函数为:M=M0+mY,边际进口倾向为。图6:我国初级产品边际进口倾向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我国进口的初级产品,几种类型的进口产品边际进口倾向变化较为散乱,无规律可循。这主要由于食品、饮料、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等受到国内外太多因素影响,包括替代物较多、消费者倾向、国内外政策导向、消费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对进口产品影响较大,随意性较强,所以多种初级产品的进口情况变化较大。图7:我国工业制成品边际进口倾向对于我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除未分类的外,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机械与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等其边际进口倾向与工业制成品这一整类产品的边际进口倾向变化基本相同,几条边际倾向线基本重合。这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对于这些类别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影响相同。图8我国边际进口倾向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我国边际进口倾向,工业制成品的边际进口倾向线与之基本重合,而初级产品则有一定偏差。这说明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对我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贡献较大。归其原因,是由于我国进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据优势地位,构成了我国进口产品中的绝大部分,而初级产品则比例较小,对进口总量影响远远不如工业制成品。

四、总量指标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出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逐年提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公布的GDP数据和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数据计算,从1985年至2008年,出口占我国GDP比重迅速增长,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通过国内/国外市场容量、国内/国外市场占有系数4个方面对近年中国的净出口增长进行全面分析。1、国内市场容量。市场

容量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所以国际市场容量实际上就相当于需求量,它由使用价值需求总量和可支配货币总量两大因素构成。在此,我们定义国内市场容量即国外吸收A,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减去该国净出口得。即,因为,所以可以得到中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根据上市可以计算出1990年至2008年的国内市场容量变化趋势如下所示:图9:我国国内市场容量中国是一个容量很大并不断扩充的大市场,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1990—2008年我国国内市场容量或说国内吸收稳步上升, 而在2002年以后上升速度更快。这要归功于中国近年来近10%的经济增长率, 人均国民收入迅速增长,使得中国国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国市场容量的扩展主要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以及可支配货币收入的不断增加;其次,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投资欲望不断增长;最后,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开放,部分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张了我国的市场容量。随着我国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张,可以吸引大量的外资,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2、中国国内市场进口占有系数。由一国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减去净出口得到一国的国内吸收,而一国国民的产品需求主要由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两条渠道来满足。所以一国进口商品额除以一国的全部产品需求额比例为,这表示的是中国国内市场进口占有比例。根据上式我们计算得1990至2008年国内市场进口占有系数如下图所示:图10:进口需求比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国内/国外市场占有系数波动较大, 其中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波动最为明显。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市场进口占有系数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而从1990至2008年整体大趋势来看,国内市场进口占有系数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国内市场容量有越来越多的比例开始通过进口产品满足。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进口关税水平的下降导致人们偏向进口产品。2、人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导致对相对价格较高的进口产品需求比例增加。3、国外市场容量。国外市场容量是指除却中国以外他国居民每年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或者叫做他国的国内吸收。一般而言,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市场容量越大,对一国的出口就越有利,即与出口应呈正相关关系。从经济意义而言,某国的国内吸收这个概念比该国的GDP和进口总额更能反映其居民的总体需求能力。因为就GDP而言,它包含了一国的出口并减去了进口,而出口不是该国的需求却被计入GDP,进口是本国居民的需求但却被剔除了。就进口总额而言,它本身只是一国居民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部分,即通过外国产品满足的部分,不能体现其整个国家居民的总体需求能力,还需考虑其通过国内产品满足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因此,他国的国内吸收之和,也就是本文所称的一国的外部市场容量才是真正反映其外部市场需求总量更合理的变量。由于一国的国内吸收(也就是市场容量的概念) 等于一国支出GDP减去净出口,那么我们将世界除中国以外的国家看为一个整体,则这个统一国家的GDP就是世界GDP (用GDPW来表示)减去中国GDP(用GDP0表示),其进口额就是世界进口总额(用IMW表示)减去中国进口额(用IM0表示),其出口额就是世界出口额(用EXW表示)减去中国出口额(用EX0表示) 。根据以上方法,则中国外部市场容量可以用以下公式得到: 如果不考虑统计误差, 即世界总出口等于世界总进口, 上式就可化简为:根据上式,中国在1990年至2006年国外市场容量如图所示:图11:国外市场容量上图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出,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国外市场容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外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出口的不断增长。但由于一些数据的缺失,1990年至2008年国外市场容量的具体变化趋势难以全面反映。4、一国的国外市场产品需求由本国出口产品满足比例系数。k反映一国的国外市场产品需求由本国出口产品满足的比例。其量化思路与A完全一致, 只需要把世界除了本国以外的国家看作一个统一市场(国家),这个统一国家的GDP就是世界GDP (用GDPW来表示) 减去本国GDP用GDP0表示), 其进口额就是世界进口总额减去本国进口额。依此类推, 就得到: 如果不考虑统计误差, 即世界总出口等于世界总进口, 上式就可化简

为:根据上式,计算得到中国1990年至2006年国外市场占有系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12:本国出口满足国外需求比例系数由上图可以看到, 1990年至2006年中国国外市场占有系数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这意味着国外产品需求正更多地通过进口中国产品来满足, 或者说外国居民在产品需求不变的前提下正越来越偏向购买中国的产品。其可能的原因如下: 1、跨国公司利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大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中国等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使得各国人民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依赖度不断上升。2、我国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促进了外部市场占有系数的上升。3、影响我国国内市场占有系数的实际汇率低估同样也影响我国国外市场占有系数。五、小结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结构的角度,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掌握不同的产品分类下贸易结构的变化,为下一步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依据。从总量的角度,我国进口消费的市场容量在不断上升,而国外市场容量也在扩大,对我国商品出口市场有积极。参考文献:【1】杨胜刚,姚小义,国际金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王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No.13.20l0。【3】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文献评述,[J] 改革与战略, 2010年第8期。【4】张亚斌.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5】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型风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4):24—2 9。【6】黄黎清,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7】汪利平,我国贸易结构现状及对策探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8】吕延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产业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6月。【9】黄蓓,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J]市场广角,2010。【10】马光明,金融危机下中国进出口变化的多层面分析及预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11】马光明,仲鑫,中国产品内外市场占有系数研究——模型、测量与国际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责任编辑:李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述题复习重点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考试重点: 第一章: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1、总量、增长、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世界地位等 总量、增长: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206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38671亿美元,增长186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过去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今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13年1-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417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95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商品结构: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实现了三次大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形式;21世纪,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另外,处于工业产业链底端的加工贸易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另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30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经由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转化为水平型国际分工为主;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增大,反映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反映了我国出口日益集中于某几类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我国30年贸易结构的变迁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意义,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市场结构: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一)外贸占全球份额逆势上升,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贸易陷入停滞或低速增长,欧洲 世界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摘要: ......................................................................................................................................... - 3 - 关键词:...................................................................................................................................... - 3 - 问题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矛盾.................................................................................. - 3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特点...................................................................................... - 3 -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 3 - 2、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 - 4 - 二、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4 - 1、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 为迅速.......................................................................................................................... - 4 - 2、加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其中进料加工成为最重要的加工贸易形式 ... - 5 - 3、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增长明显 ....................... - 5 - 三、进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5 - 1、进口中短缺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比重上升,机械设备比重上升 ............ - 5 - 2、以中间品为主的格局未变,资本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 - 6 - 四、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6 - 1、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及附加价值仍然呈现低级化.............................................. - 6 - 2、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3、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问题二:如何重建中国对外贸易.............................................................................................. - 7 - (一)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应对美国次贷危 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 8 - (二)及时了解金融危机动态。 ........................................................................................... - 8 - (三)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 - 9 - (四)创新出口方式,开拓新市场。 ................................................................................... - 9 - 参考文献:................................................................................................................................ - 10 -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姓名:郑玉霜 班级:工商管理132 学号:1311020213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 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 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 6 倍,进口额从 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 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 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有所折冲。一直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009 年首次出现减少,为 1961. 07 亿美元; 2010 年进出口贸易差额延续 2009 年的低迷为 1831. 0 亿美元。 (三)外贸依存度迅速下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国际间经济与贸易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金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连年递增。中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正向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迈进。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贸易结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更好的指导我国贸易的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的贸易强国之路。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本文研究的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的是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81.4亿美元;2004年,我国加入WTO的第三个年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达到11545.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居全世界第3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7%。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22.8%提高到了2004年的将近70%,中国外贸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这说明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越来越大。 1.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自觉不自觉地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极大的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如今,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比达到93:7,这一比重不仅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60:40的平均值,也高于发达国家或OECD 成员国80:20的平均值。 2.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由于中国的要素禀赋的特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是通过国有企业放权改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地在中国沿海开放地带形成以轻纺、服装、机电组装为主的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群;二是加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了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业化进程,面向国际市场的轻纺、机电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较快地转化为出口优势,促进了中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资源密集型为土向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 3.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上升 1995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5%,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日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此后,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增大,2000年达到42. 3%,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日商品的地位。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达777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4.6%,当年机电产品项下实现贸易顺差763.7亿美元。表1反映机电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表1)。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摘要】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之际,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发展外贸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着重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行业间以及各不同性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来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 【Abstract】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when the foreign tra de is fas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time goes by, the imbalance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different kinds of enterprises . Finally,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measurements solve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 ructure. 【Key word】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The cargo trade Service trade Use foreign capital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

国际贸易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究..

摘要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本国收入公平分配而采取的限制或者是鼓励自由贸易的策略。国际贸易理论中,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一直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针对世界上各国贸易限制政策及相应的保护政策,中国必须结合国际环境及制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遵守国际准则、加强本国经济实力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和一国对外贸易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政策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环境、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改变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本文搜录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并结合图文来分析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环境

ABSTRACT Foreign trade " foreign trade " or "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 refers to the a country’s activities with another country between the goods, services and technical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s the strateg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to promote it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restrict or encourage free trade.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has always been dominant. According to world trade restri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policy, China must choos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ystem, and with nativ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adh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is closely linked,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 environment that Chinese foreign trade faces, the process of foreign trade and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there is some basic information combining graphic analysis to show you.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 environment.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之后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跨国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投资的扩大,必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金融改革将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产业转移的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获得外部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后发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2.2 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国海外能源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和运输安全风险。 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其次,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_

2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看,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主要是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指导下进 行的。从资源察赋的角度看,我国的劳动力和天然资源(总量)非常丰富,资本和技术非 常缺乏。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的观点,我国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玩具和小家电等,而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如成套机器设备、汽车、飞机等。这一结论与我国在20世界80年代初出口的商品结构相吻合。198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40.3亿美元。在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为102.5亿美元,占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的46.6%。初级产品的出口又集中于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机原料类产品,这类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3.%8。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成品类产品占最大的份额,其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 40 . %1,占所有商品出口总额的21.钱。在进口方面,1981年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额为139.7 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的63.溅,其中机械与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口时工业制成品进口的主体,占工业制成品总额的42.溅。 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指导下,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的成就。1%0年我国商 品出口总额为181.9亿美元,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4.3器;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4 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222760亿美元,其中:美国外贸总额29230亿美元,居世 界第一位,贸易逆差6470亿美元;德国外贸总额1949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贸易顺差1330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1283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贸易顺差210亿美元;日本外 贸总额1248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贸易顺差700亿美元。 我国对外贸易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对外贸易总额方面,也表现在我国对外贸易的 商品构成上。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评价值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但其中有波动性年份,比如1995年和1996年,评价值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细分指标的分析,表明1995年和1996年18个指标中有8个指标的评价值都呈反向较大幅度的变化趋势,因此造成了综合值的波动。另外通过分析,证明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此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研究展望: ()l本文所建立的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在应 用中不仅可以用于纵向比较,还可以做横向比较分析,即与其他国家间的比较。通过评价值的对比,可以确定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在世界中的地位。但是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文只选择了中国对外贸易作为评价对象,因此无法和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确定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可以适用于对更多国家间的横向比较研究,有利于了解自身、了解对手,为增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2)本文中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方法中的权重赋值方法采用了客观的嫡值法, 从数据包含的信息本身去确定指标占的权重,一方面在克服了主观判断的同时,同时也拒绝了专家的经验。因此,可以把嫡值法和专家经验适度结合运用,在确定权重方面把数据的客观信息和专家的经验贡献结合起来,以期得到更好更加符合现实的评价结果。 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和阅读资料,界定了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接着,对中国对外贸易 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对对外贸易发展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并根据有关原则对其进行指标化。进而利用数据对这些指标量化,构建对外贸易发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