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正交设计表附录1

常用正交设计表附录1
常用正交设计表附录1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正交试验设计

? 2 正交试验设计表

o 2.1 正交试验设计表[1]

o 2.2 正交表的性质

? 3 正交试验设计的安排

? 4 正交试验设计的极差分析

? 5 较优条件选择

? 6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7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8 正交试验设计的过程[1]

?9 正交试验设计法与遗传算法的联系

[2]

?10 正交试验设计的案例分析[3]

?11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 = 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正交表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例如L9(34),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

合型正交表,如L,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表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及试验结果

?极差分析表(或指标与因素关系图)

?方差分析表(简单分析时可无)

[编辑]

正交表的性质

(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

(2)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每种对数出现次数相等。在三水平情况下,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共有9种,1.1、1.2、1.3、2.1、2.2、2.3、3.1、3.2、3.3,且每对出现数也均相等。

以上两点充分的体现了正交表的两大优越性,即“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通俗的说,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各水平各碰一次,这就是正交性。

正交表的获得由专门的算法,对应用者来说,不必深究。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的安排

正交试验设计的关键在与试验因素的安排。通常,在不考虑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将各个因素安排在正交表的各列,只要不在同一列安排两个因素即可(否则会出现混杂)。但是当要考虑交互作用时,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任意安排,将会导致交互效应与其它效应混杂的情况。

因素所在列是随意的,但是一旦安排完成,试验方案即确定,之后的试验以及后续分析将根据这以安排进行,不能再改变。对于部分表,如L18(2*3^7)则没有交互作用列,如果需要考虑交互作用需要选择其它的正交表。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的极差分析

在完成试验收集完数据后,将要进行的是极差分析。

极差分析就是在考虑A因素是,认为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是均衡的,从而认为,A因素各水平的差异是由于A因素本身引起的。

用极差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应引出以下几个结论:

①在试验范围内,各列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队。

某列的极差最大,表示该列的数值在试验范围内变化时,使试验指标数值的变化最大。所以各列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队,就是各列极差D的数值从大到小的排队。

②试验指标随各因素的变化趋势。

③使试验指标最好的适宜的操作条件(适宜的因素水平搭配)。

④对所得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的讨论。

[编辑]

较优条件选择

各因素的好水平加在一起,是否就是较优试验条件呢?理论上,如果各因素都不受其它因素的水平变动影响的,那么,把各因素的优水平简单地组合起来就是较好试验条件。但是,实际上选取较好生产条件时,还要考虑因素的主次,以便在同样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比较次要的因素按照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原则选取水平,得到更为结合试验实际要求的较好生产条件。

以上介绍如何分析各因素水平的变动对指标的影响。讨论A因素时,不管其它因素处在什么水平,只从A的极差就可判断它所起作用的大小。对其它因素也作同样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谙因素的较优水平。

实践中发现,有时不仅因素的水平变化对指标有影响,而且,有些因素间各水平的联合指配对指标也产生影响,这种联合搭配作用称为交互作用。而交互作用应该在试验设计时考虑到。

[编辑]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一、直接对比法

直接对比法就是对试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直接对比。直接对比法虽然对试验结果给出了一定的说明,但是这个说明是定性的,而且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最佳的成分组合。显然这种分析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不能令人满意。

二、直观分析法

直观分析法是通过对每一因素的平均极差来分析问题。所谓极差就是平均效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有了极差,就可以找到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佳因素水平组合。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

考虑进行一个三因素、每个因素有三个水平的试验。如果作全面试验,需作33 = 27次。

图:正交试验设计示意图

若从27次试验中选取一部分试验,常将A 和B 分别固定在A 1和B 1水平上,与C 的三个水平进行搭配,A 1B 1C 1,A 1B 1C 2,A 1B 1C 3。作完这3次试验后,若A 1B 1C 3最优,则取定C 3这个水平,让A 1和C 3固定,再分别与B 因素的三个水平搭配,A 1B 1C 3,A 1B 2C 3,A 1B 3C 3。这3次试验作完以后,若A 1B 2C 3最优,取定B 2,C 3这两个水平,再作两次试验A 2B 2C 3,A 3B 2C 3,然后与一起比较,若A 3B 2C 3最优,则可断言A 3B 2C 3是我们欲选取的最佳水平组合。这样仅作了7次试验就选出了最佳水平组合。

我们发现,这些试验结果都分布在立方体的一角,代表性较差,所以按上述方法选出的试验水平组合并不是真正的最佳组合。

如果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正交表安排试验,对于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来说,需要作9次试验,用“Δ”表示,标在图中。如果每个平面都表示一个水平,共有九个平面,可以看到每个平面上都有三个“Δ”点,立方体的每条直线上都有一个“Δ”点,并且这些“Δ”点是均衡地分布着,因此这9次试验的代表性很强,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全面试验的结果,这就是正交实验设计所特有的均衡分散性。我们正是利用这一特性来合理的设计和安排试验,以便通过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找出最佳水平组合。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的过程[1]

1)确定试验因素及水平数;

2)选用合适的正交表;

3)列出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4)对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5)确定最优或较优因素水平组合。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法与遗传算法的联系[2]

(1)正交试验设计法是遗传算法的一种特例,即正交试验设计法是一种初始种群固定的、只使用定向变异算子的、只进化一代的遗传算法。

(2)遗传算法的步骤比正交试验设计法复杂,所需的试验次数也要多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试验次数,但它产生的解要优于正交试验设计法产生的解。

(3)遗传算法的隐并行性使得它在处理交互作用项时,效率比正交试验设计法要高。

(4)正交试验设计法可解决一般遗传算法中的最小欺骗问题。

[编辑]

正交试验设计的案例分析[3]

案例:水稻播种机穴盘育秧播种装置

1.水稻播种机穴盘育秧播种装置的试验设计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效、节本、高产的抛秧栽培法获得了迅速发展和推广。为了改善原有播种装置中窝眼辊轮结构,我们研制成功了穴盘育秧播种装置,它不仅解决了手工操作进行育秧培育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播种量的稳定性和播种的均匀性,使水稻播种机械更趋实用与完善。

(1)试验目的

考虑影响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水稻播种机穴盘育秧播种装置播种性能的影响程度,以达到优化设计参数。

(2)试验条件

种子品种:杂交稻(协优46号)

种子状况:经过脱芒、浸种、催芽露白、去杂质

秧盘规格:600mm×340mm,561穴

种子千粒重:26.9g

试验盘数:100盘

秧盘运行速度与排种胶带线速度严格一致。

(3)试验因素

A.可变因素

选用三个可变因素:

生产率(盘/小时)、播种量(粒/穴)、投种高度(mm)。

B.可变的水平数每个因素分别取三个水平数

C.实验因素与水平

为了研究生产率、播种量及投种高度对播种性能的影响,特安排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因素与水平见下表所示。

2.正交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分析

(1)正交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

选用L

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见下表所示。其数据采集方法为:

在每种工况(每个试验号)条件下进行随机抽样5盘测定,测定播种合格率时,每盘随机连片抽样100穴。最后,把5次测定的各项数据的平均值记入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分析如下表所示

注:

。(1)T为因素试验结果之和,如T

1 = 93.0 + 91.0 + 89.0 = 273.0(2)t为因素试验结果之和的均值,如。(3)R为t值中的大数-小数。

(4)播种合格率:每盘随机测定的100穴,其中种子粒数合格的穴数所占的百分比(种子粒数合格范围为:杂交稻(1-3粒/穴,常规稻3-6粒/穴)。 (5)播种变异系数V

x ——每盘播种量;——平均每盘播种量(g );n ——试验盘数,s ——标准差。 (6)空穴率:每盘随机测定的100穴,其中空穴数所占的百分比。

由上面两表得出影响3项指标的主次因素和较优水平为:播种合格率C 1A 1B 3;播种变异系数C 1B 3A 1;空穴率C 1B 3A 2。

考虑到水稻播种的实际需要,经综合分析,选取各试验因素的较优水平组合为:A 2B 1C 1、A 2B 2C 1、A 2B 3C 1。因为在上述正交试验中未出现过A 2B 1C 1,为此专门安排了单因素(播种量)三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最佳组合为A 2B 3C 1,播种合格率96.0%,播种变异系数1.9%,空穴率0.5%。 3.试验结论

(1)400盘/小时是该播种装置杂交稻播种的临界生产率,高出此值,则各项性能指标受重大影响。

(2)播种量越大,各项性能指标越好。

(3)投种高度对播种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投种高度越低,播种质量越好。

附录1:常用正交表

(1)L4(23)

列号

1 2 3

试验号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2)L8(27)

列号

1 2 3 4 5 6 7

试验号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3)L12(211)

列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试验号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2 2 2 2 2

3 1 1 2 2 2 1 1 1 2 2 2

4 1 2 1 2 2 1 2 2 1 1 2

5 1 2 2 1 2 2 1 2 1 2 1

6 1 2 2 2 1 2 2 1 2 1 1

7 2 1 2 2 1 1 2 2 1 2 1

8 2 1 2 1 2 2 2 1 1 1 2

9 2 1 1 2 2 2 1 2 2 1 1

10 2 2 2 1 1 1 1 2 2 1 2

11 2 2 1 2 1 2 1 1 1 2 2

12 2 2 1 1 2 1 2 1 2 2 1

列号

1 2 3 4

试验号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5)L16(45)

列号

1 2 3 4 5

试验号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1 3 3 3 3

4 1 4 4 4 4

5 2 1 2 3 4

6 2 2 1 4 3

7 2 3 4 1 2

8 2 4 3 2 1

9 3 1 3 4 2

10 3 2 4 3 1

11 3 3 1 2 4

12 3 4 2 1 3

13 4 1 4 2 3

14 4 2 3 1 4

15 4 3 2 4 1

16 4 4 1 3 2

列号

1 2 3 4 5 6 试验号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2

3 1 3 3 3 3 3

4 1 4 4 4 4 4

5 1 5 5 5 5 5

6 2 1 2 3 4 5

7 2 2 3 4 5 1

8 2 3 4 5 1 2

9 2 4 5 1 2 3

10 2 5 1 2 3 4

11 3 1 3 5 2 4

12 3 2 4 1 3 5

13 3 3 5 2 4 1

14 3 4 1 3 5 2

15 3 5 2 4 1 3

16 4 1 4 2 5 3

17 4 2 5 3 1 4

18 4 3 1 4 2 5

19 4 4 2 5 3 1

20 4 5 3 1 4 2

21 5 1 5 4 3 2

22 5 2 1 5 4 3

23 5 3 2 1 5 4

24 5 4 3 2 1 5

25 5 5 4 3 2 1 (7)L8(4×24)

1 2 3 4 5

实验号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2 1 1 2 2

4 2 2 2 1 1

5 3 1 2 1 2

6 3 2 1 2 1

7 4 1 2 2 1

8 4 2 1 1 2 (8)L12(3×24)

列号

1 2 3 4 5

试验号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3 1 2 2 1 2

4 1 2 2 2 1

5 2 1 2 1 1

6 2 1 2 2 2

7 2 2 1 2 2

8 2 2 1 2 2

9 3 1 2 1 2

10 3 1 1 2 1

11 3 2 1 1 2

12 3 2 2 2 1 (9)L16(44×23)

1 2 3 4 5 6 7

试验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1 2 2

3 1 3 3 3 2 1 2

4 1 4 4 4 2 2 1

5 2 1 2 3 2 2 1

6 2 2 1 4 2 1 2

7 2 3 4 1 1 2 2

8 2 4 3 2 1 1 1

9 3 1 3 4 1 2 2

10 3 2 4 3 1 1 1

11 3 3 1 2 2 2 1

12 3 4 2 1 2 1 2

13 4 1 4 2 2 1 2

14 4 2 3 1 2 2 1

15 4 3 2 4 1 1 1

16 4 4 1 3 1 2 2

九因素八水平正交表

123456789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2 2 2 2

3 1 3 3 3 3 3 3 3 3

4 1 4 4 4 4 4 4 4 4

5 1 5 5 5 5 5 5 5 5

6 1 6 6 6 6 6 6 6 6

7 1 7 7 7 7 7 7 7 7

8 1 8 8 8 8 8 8 8 8

9 2 1 2 3 4 5 6 7 8

10 2 2 1 4 3 6 5 8 7

11 2 3 4 1 2 7 8 5 6

12 2 4 3 2 1 8 7 6 5

13 2 5 6 7 8 1 2 3 4

14 2 6 5 8 7 2 1 4 3

15 2 7 8 5 6 3 4 1 2

16 2 8 7 6 5 4 3 2 1

17 3 1 3 6 8 2 4 5 7

19 3 3 1 8 6 4 2 7 5

20 3 4 2 7 5 3 1 8 6

21 3 5 7 2 4 6 8 1 3

22 3 6 8 1 3 5 7 2 4

23 3 7 5 4 2 8 6 3 1

24 3 8 6 3 1 7 5 4 2

25 4 1 4 8 5 6 7 3 2

26 4 2 3 7 6 5 8 4 1

27 4 3 2 6 7 8 5 1 4

28 4 4 1 5 8 7 6 2 3

29 4 5 8 4 1 2 3 7 6

30 4 6 7 3 2 1 4 8 5

31 4 7 6 2 3 4 1 5 8

32 4 8 5 1 4 3 2 6 7

33 5 1 5 2 6 7 3 8 4

34 5 2 6 1 5 8 4 7 3

35 5 3 7 4 8 5 1 6 2

36 5 4 8 3 7 6 2 5 1

37 5 5 1 6 2 3 7 4 8

38 5 6 2 5 1 4 8 3 7

39 5 7 3 8 4 1 5 2 6

40 5 8 4 7 3 2 6 1 5

41 6 1 6 4 7 3 8 2 5

42 6 2 5 3 8 4 7 1 6

43 6 3 8 2 5 1 6 4 7

44 6 4 7 1 6 2 5 3 8

45 6 5 2 8 3 7 4 6 1

46 6 6 1 7 4 8 3 5 2

47 6 7 4 6 1 5 2 8 3

48 6 8 3 5 2 6 1 7 4

49 7 1 7 5 3 8 2 4 6

50 7 2 8 6 4 7 1 3 5

51 7 3 5 7 1 6 4 2 8

52 7 4 6 8 2 5 3 1 7

53 7 5 3 1 7 4 6 8 2

54 7 6 4 2 8 3 5 7 1

55 7 7 1 3 5 2 8 6 4

56 7 8 2 4 6 1 7 5 3

57 8 1 8 7 2 4 5 6 3

58 8 2 7 8 1 3 6 5 4

59 8 3 6 5 4 2 7 8 1

60 8 4 5 6 3 1 8 7 2

61 8 5 4 3 6 8 1 2 7

63 8 7 2 1 8 6 3 4 5

64 8 8 1 2 7 5 4 3 6

(1)L 4(23)

1 2 3

列号

试验号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组 1 2

(2)a、L8(27)

1 2 3 4 5 6 7

号试

验号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2 1 2 1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组 1 2 3

(2)b、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

1 2 3 4 5 6 7

列号

1 3

2 5 4 7 6

2 1 6 7 4 5

3 7 6 5 4

4 1 2 3

5 3 2

6 1

7

(2)c、L8(27)表头设计

注:任意二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外二列

(4)a 、L 27(313)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1 1 1 1 3 3 3 3 3 3 3 3 3

4 1 2 2 2 1 1 1 2 2 2 3 3 3

5 1 2 2 2 2 2 2 3 3 3 1 1 1

6 1 2 2 2 3 3 3 1 1 1 2 2 2

7 1 3 3 3 1 1 1 3 3 3 2 2 2

8 1 3 3 3 2 2 2 1 1 1 3 3 3

9 1 3 3 3 3 3 3 2 2 2 1 1 1 10 2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1 2 1 2 3 2 3 1 2 3 1 2 3 1 12 2 1 2 3 3 1 2 3 1 2 3 1 2 13 2 2 3 1 1 2 3 2 3 1 3 1 2 14 2 2 3 1 2 3 1 3 1 2 1 2 3 15 2 2 3 1 3 1 2 1 2 3 2 3 1 16 2 3 1 2 1 2 3 3 1 2 2 3 1 17 2 3 1 2 2 3 1 1 2 3 3 1 2 18 2 3 1 2 3 1 2 2 3 1 1 2 3 19 3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20 3 1 3 2 2 1 3 2 1 3 2 1 3 21 3 1 3 2 3 2 1 3 2 1 3 2 1 22 3 2 1 3 1 3 2 2 1 3 3 2 1 23 3 2 1 3 2 1 3 3 2 1 1 3 2 24

3 2 1 3 3 2 1 1 3 2 2 1 3

列号 因子数 1 2 3 4 5 6 7

3 A B AB C AC BC

4 A B AB CD C AC BD BC AD D 4 A B CD AB C BD AC D BC AD 5

A DE

B CD

AB CD

C BD

AC BE

D A

E BC

E AD

25 3 3 2 1 1 3 2 3 2 1 2 1 3

26 3 3 2 1 2 1 3 1 3 2 3 2 1

27 3 3 2 1 3 2 1 2 1 3 1 3 2

组 1 2 3

(4)b、L 27(313)表头设计

因素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A B (A×

B)1 (A×

B)2

C (A×

C)1

(A×

C)2

(B×

C)1

(B×

C)2

4 A B (A×

B)1

(C×

D)2 (A×

B)2

C (A×

C)1

(B×

D)2

(A×

C)2

(B×

C)1

(A×

D)2

D (A

×

D)1

(B×

C)2

(B×

D)1

(C×

D)1

(5)L16(45)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5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1 3 3 3 3

4 1 4 4 4 4

5 2 1 2 3 4

6 2 2 1 4 3

7 2 3 4 1 2

8 2 4 3 2 1

9 2 1 3 4 2

10 3 2 4 3 1

11 3 3 1 2 4

12 3 4 2 1 3

13 4 1 4 2 3

14 4 2 3 1 4

15 4 3 2 4 1

16 4 4 1 3 2

组 1 2

(6)L25(56)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5 6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2

3 1 3 3 3 3 3

4 1 4 4 4 4 4

5 1 5 5 5 5 5

6 2 1 2 3 4 5

7 2 2 3 4 5 1

8 2 3 4 5 1 2

9 2 4 5 1 2 3

10 2 5 1 2 3 4

11 3 1 3 5 2 4

12 3 2 4 1 3 5

13 3 3 5 2 4 1

14 3 4 1 3 5 2

15 3 5 2 4 1 3

16 4 1 4 2 5 3

17 4 2 5 3 1 4

18 4 3 1 4 2 5

19 4 4 2 5 3 1

20 4 5 3 1 4 2

21 5 1 5 4 3 2

22 5 2 1 5 4 3

23 5 3 2 1 5 4

24 5 4 3 2 1 5

25 5 5 4 3 2 1

组 1 2

(7)L 16(44×23)

1 2 3 4 5 6 7

试验号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2 1 2 2

3 1 3 3 3 2 1 2

4 1 4 4 4 2 2 1

5 2 1 2 3 2 2 1

6 2 2 1 4 2 1 2

7 2 3 4 1 1 2 2

8 2 4 3 2 1 1 1

9 3 1 3 4 1 2 2

10 3 2 4 3 1 1 1

11 3 3 1 2 2 2 1

12 3 4 2 1 2 1 2

13 4 1 4 2 2 1 2

14 4 2 3 1 2 2 1

15 4 3 2 4 1 1 1

16 4 4 1 3 1 2 2 (8)L16(43×26)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1 1 2 2 2 2

3 1 3 3 2 2 1 1 2 2

4 1 4 4 2 2 2 2 1 1

5 2 1 2 2 2 1 2 1 2

6 2 2 1 2 2 2 1 2 1

7 2 3 4 1 1 1 2 2 1

8 2 4 3 1 1 2 1 1 2

9 3 1 3 1 2 2 2 2 1

10 3 2 4 1 2 1 1 1 2

11 3 3 1 2 1 2 2 1 2

12 3 4 2 2 1 1 1 2 1

13 4 1 4 2 1 1 1 2 2

14 4 2 3 2 1 2 2 1 1

15 4 3 2 1 2 1 1 1 1

16 4 4 1 1 2 2 2 2 2

(9)L16(42×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列号

试验号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1 1 1 2 2 2 2 2 2

3 1 3 2 2 2 1 1 1 2 2 2

4 1 4 2 2 2 2 2 2 1 1 1

5 2 1 1 2 2 1 2 2 1 2 2

6 2 2 1 2 2 2 1 1 2 1 1

7 2 3 2 1 1 1 2 2 2 1 1

8 2 4 2 1 1 2 1 1 1 2 2

9 3 1 2 1 2 2 1 2 2 1 2

10 3 2 2 1 2 1 2 1 1 2 1

11 3 3 1 2 1 2 1 1 1 2 1

12 3 4 1 2 1 1 2 2 2 1 2

13 4 1 2 2 1 2 2 2 2 2 1

14 4 2 2 2 1 1 1 1 1 1 2

15 4 3 1 1 2 2 2 1 1 1 2

16 4 4 1 1 2 1 1 2 2 2 1 (10)L8(4×24)

列号 1 2 3 4 5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2 1 1 2 2

4 2 2 2 1 1

5 3 1 2 1 2

6 3 2 1 2 1

7 4 1 2 2 1

8 4 2 1 1 2

附录1:常用正交表

(1)L4(23)

列号

1 2 3

试验号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2)L8(27)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正交表分析

选用正交表。根据提供的因素和水平进行正交表的选择, 选择的方法为试验的水平作为正 交表的水平, 试验的各个因素小于或等于正交表的列数,表格中没有数据的项空掉即可。 可以数据公式分析影响因子,也可以软件表征结果 (1) L 4(23) 任意两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外一列 (2) L 8(27) L 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1 2 3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1 2 3 4 5 6 7 (1) 3 2 6 4 7 6 (2) 1 5 7 4 5 (3) 7 6 5 4 (4) 1 2 3 (5) 3 2 (6) 1 (7)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列 号

L 8(27)表头设计 1 2 3 4 5 6 7 3 A B A ×B C A ×C B ×C 4 A B A ×B C ×D C A ×C B ×D B ×C A ×D D 4 A B C ×D A ×B C B ×D A ×C D B ×C A ×D 5 A D ×E B C ×D A × B C ×E C B ×D A ×C B ×E D A × E B ×C E A ×D (3) L 8(4×24) L 8(4×24)表头设计 1 2 3 4 5 2 A B (A ×B)1 (A ×B)2 (A ×B)3 3 A B C 4 A B C D 5 A B C D E 1 2 3 4 5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2 1 1 2 2 4 2 2 2 1 1 5 3 1 2 1 2 6 3 2 1 2 1 7 4 1 2 2 1 8 4 2 1 1 2 列 号 因 子 数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因 子 数

常用设计物品尺寸

常用设计物品尺寸

常用设计物品尺寸 名片: 横版: 90*55mm<方角> 85*54mm<圆角> 竖版: 50*90mm<方角> 54*85mm<圆角> 方版: 90*90mm 90*95mm IC卡85x54MM 三折页广告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普通宣传册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文件封套标准尺寸: 220mm x 305mm 招贴画:标准尺寸: 540mm x 380mm 挂旗 标准尺寸: 8开376mm x 265mm 4开540mm x 380mm 手提袋:标准尺寸: 400mm x 285mm x 80mm 信纸 便条:标准尺寸: 185mm x 260mm 210mm x 285mm

信封: 小号:220×110mm 中号:230×158mm 大号:320×228mm D1:220×110mm C6:114×162mm 桌旗210×140mm (与桌面成75度夹角) 竖旗750×1500mm 大企业司旗1440×960mm 960×640mm (中小型) 胸牌大号:110×80mm 小号:20×20(滴朔徽章)桌旗210×140mm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16开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6开387×422 8开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常见开本尺寸(单位:mm) 开本尺寸:787 x 1092 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 对开: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16开:210 x 285 32开:203 x 140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16开195×271

正交试验设计法[17]

正交试验设计法[17] 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选择试验的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好的或满意的试验条件,适用于多因素的设计问题。正交试验法的理论基础是正交拉丁方理论与群论。在工作中可用的多因素寻优工作方法,一类是从优选区某一点开始试验,一步一步到达较优点,这类实验方法叫序贯试验法,如因素轮换法、爬山法等;另一类是,在优选区内一次布置一批试验点,通过对这批试验结果的分析,逐步缩小优选范围从而达到较优点,如正交试验法等。科研中普遍采用正交试验法,因其具有如下优点: ①实用上按表格安排试验,使用方便; ②布点均衡、试验次数较少; ③在正交试验法中的最好点,虽然不一定是全面试验的最好点,但也往往是相当好的点。特别在只有一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时,正交试验法能保证主要因素的各种可能都不会漏掉。这点在探索性工作中很重要,其他试验方法难于作到; ④正交试验法提供一种分析结果(包括交互作用)的方法,结果直观易分析。且每个试验水平都重复相同次数,可以消除部分试验误差的干扰; ⑤因其具有正交性,易于分析出各因素的主效应。 名词解释: 1 试验因素:影响考核指标取值的量称为试验因素(因子),一般记为:A,B,C等。有定量的因素,可控因素,定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等。 2 因素的位级(水平):指试验因素所处的状态。 4 考核指标:根据试验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量值(指标)。 5 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指参与实验的全部因素与全部位级相互之间的全部组合次数,即全部的实验次数。

6 部分因素位级组合:⑴单因素转换法⑵正交试验法 7 正交表的符号:正交表是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正交拉丁名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规格化的表格。符号:Ln(ji) 其中: L--正交表的符号 n--正交表的行数(试验次数,试验方案数) j--正交表中的数码(因素的位级数) i--正交表的列数(试验因素的个数) N=ji--全部试验次数(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数) 总之,利用正交试验法的设计方案,结合代数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达到使试验收敛速度加快、试验的效率非常高的效果。可利用试验结果获取更多信息,准确掌握效应的趋势规律,而且优选点可超越所选水平范围和精度,从而可大大减少试验次数。这种联用技术,对于可获得定量结果或结果容易定量化,以及试验代价高时,很有效。 正交实验设计 当析因设计要求的实验次数太多时,一个非常自然的想法就是从析因设计的水平组合中,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水平组合进行试验。因此就出现了分式析因设计(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但是对于试验设计知识较少的实际工作者来说,选择适当的分式析因设计还是比较困难的。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正交表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正交表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讲义及举例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讲义及举例 第5章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5.1 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多数数理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已经得到的数据,而试验设计却是用于决定数据收集的方法。试验设计方法主要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试验以及试验所得的数据如何分析等。 例5-1 某化工厂想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工艺中三个主要因素各按三个水平进行试验(见表5-1)。试验的目的是为提高合格产品的产量,寻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对此实例该如何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呢? 很容易想到的是全面搭配法方案(如图5-1所示): 此方案数据点分布的均匀性极好,因素和水平的搭配十分全面,唯一的缺点是实验次数多达33=27次(指数3代表3个因素,底数3代表每因素有3个水平)。因素、水平数 愈多,则实验次数就愈多,例如,做一个6因素3水平的试验,就需36=729次实验,显然难以做到。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设计方法常用的术语定义如下。 试验指标:指作为试验研究过程的因变量,常为试验结果特征的量(如得率、纯度等)。例1的试验指标为合格产品的产量。 因素:指作试验研究过程的自变量,常常是造成试验指标按某种规律发生变化的那些原因。如例1的温度、压力、碱的用量。 水平:指试验中因素所处的具体状态或情况,又称为等级。如例1的温度有3个水平。温度用T 表示,下标1、2、3表示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别记为T 1、T 2、T 3。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有:正交试验设计法、均匀试验设计法、单纯形优化法、双水平单纯形优化法、回归正交设计法、序贯试验设计法等。可供选择的试验方法很多,各种试验设计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点。所面对的任务与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择的试验设计方法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讨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5.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优点和特点 用正交表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方法,称为正交试验设计法。其特点为:①完成试验要求所需的实验次数少。②数据点的分布很均匀。③可用相应的极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从例1可看出,采用全面搭配法方案,需做27次实验。那么采用简单比较法方案又如何呢? 先固定T 1和p 1,只改变m ,观察因素m 不同水平的影响,做了如图2-2(1)所示的三次实验,发现 m =m 2时的实验效果最好(好的用 □ 表示),合格产品的产量最高,因此认为在后面的实验中因素m 应取m 2水平。 固定T 1和m 2,改变p 的三次实验如图5-2(2)所示,发现p =p 3时的实验效果最好,因此认为因素p 应取p 3水平。 固定p 3和m 2,改变T 的三次实验如图5-2(3)所示,发现因素T 宜取T 2水平。 因此可以引出结论:为提高合格产品的产量,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T 2p 3m 2。与全面搭配法方案相比,简单比较法方案的优点是实验的次数少,只需做9次实验。但必须指出,简单比较法方案的试验结果是不可靠的。因为,①在改变m 值(或p 值,或T 值)的三次实验中,说m 2(或p 3或T 2 )水平最好是有条件的。在T ≠T 1,p ≠p 1时,m 2 水平不是最好的可能性是有的。②在改变m 的三次实验中,固定T =T 2,p =p 3 应该说也是可以的,是随意的,故在此方案中数据点的分布的均匀性是毫无保障的。③用这种方法比较条件好坏时,只是对单个的试验数据进行数值上的简单比较,不能排除必然存在的试验数据误差的干扰。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不仅兼有上述两个方案的优点,而且实验次数少,数据点分布均匀,结论的可靠性较好。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的。对于例1适用的正交表是L 9(34),其试验安排见表5-2。 所有的正交表与L 9(34)正交表一样,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在每一列中,各个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在表L 9(34)中,每一列有三个水平,水平1、2、3都是各出现3次。 (2) 表中任意两列并列在一起形成若干个数字对, 不同数字对出现的次数也都相同。

正交表的表头设计

所谓表头设计,就是确定试验所考虑的因素和交互作用,在正交表中该放在哪一列的问题。 1.有交互作用时,表头设计则必须严格地按规定办事。 例4-4乙酰胺苯磺化反应试验 试验目的:希望提高乙酰胺苯的收率 因素和水平:有四个二水平的因素(见表4-6) 表4-6例4-4因素和水平表 考虑到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可能会有交互作用,反应温度与硫酸浓度也可能有交互作用,两者可分别用代号A×B和A×C表示。试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并进行表头设计。 因为4个因素均为2水平,2个交互作用需占2列,为方差分析应至少留一个空白列作为误差列,所以可选择正交表L8(27)。 此处,表头设计的重点是搞清各个交互作用该放在哪一列。 方法之一:使用附录9正交表L8(27)后面的“L8(27)二列间交互作用表”(见表4-7)。

表4-7L8(2 7 ) 二列间交互作用表(动画) 因为考虑的交互作用是A×B和A×C,所以宜先考虑A、B、C及其交互作用的安排,暂不考虑D的安排。表4-8是本例题表头设计的结果。 其中方案1的思路为:①先将因素A、B分别放在第1、2列。②第1列和第2列的交互作用A×B该放在哪一列?在表4-7所示的L8(27)二列间交互作用表中,从最左边的列号“(1)”向右画水平线,从最上面的列号“2”向下画垂直线,所画两直线交点处的“3”就是交互作用A×B的列号。③将因素C放在第4列。④第1列和第4列的交互作用A×C该放在哪一列?由L8(27)二列间交互作用表知,A×C应放在第5列。⑤因素D该放在哪一列?因为无与D有关的交互作用,故放在第6或第7列均可。 方案2的思路为:①将A、B分别放在第7、6列。②由L8(27)二列间交互作用表知第6、7的交互作用A×B应放在第1列。③将C放在第5列。④将第5、7列的交互作用A×C放在第2列。⑤将D放在第4列或第3列均可。

机械设计常用资料大全

机械设计常用资料大全》(Mechanical design common documents daqo)1.0 这么多的机械设计用资料,对你进行机械设计或者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省去了你查找资料的时间。本资源对机械设计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极大地方便了你下载需要参考的资料,同时也会对你学习机械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可以帮助你应该加强哪部分内容的学习! 供在校大学生或机械类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一、手册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三版)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1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2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3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4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第5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1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2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3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4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5卷 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6卷 [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 包装机械选用手册上-印刷实务 包装机械选用手册下-印刷实务 机电一体化专业必备知识与技能手册 机械工程师手册.第二版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机械设计、制造常用数据及标准规范实用手册 机械制图手册(清晰版)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设计选用手册 实用机床设计手册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上册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下册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数据库 最新金属材料牌号、性能、用途及中外牌号对照速用速查实用手册 最新实用五金手册(修订本) 最新轴承手册 二、机构类 高等机构设计 机构参考手册 机构创新设计方法学 机构设计丛书.凸轮机构设计 机构设计实用构思图册-verygood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非常有用

L9(34) 序号 1 2 3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回首页 正交试验设计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正交表 正交表试验方案的设计 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常用正交表 1.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计算表格化,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想法。 [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A:80-90℃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

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 也都取三个水平: A:Al=80℃,A2=85℃,A3=90℃ B:Bl=90分,B2=120分,B3=150分 C:Cl=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这个三因子三水平的条件试验,通常有两种试验进行方法: (Ⅰ)取三因子所有水平之间的组合,即AlBlC1,A1BlC2,A1B2C1,……,A3B3C3,共有 33=27次 试验。用图表示就是图1 立方体的27个节点。这种试验法叫做全面试验法。 全面试验对各因子与指标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但试验次数太多。特别是当因子数目多,每个因子的水平数目也多时。试验量大得惊人。如选六个因子,每个因子取五个水平时,如欲做全面试验,则需56=15625次试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应用正交实验法,只做25次试验就行了。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25次试验代表了15625次试验。 图1 全面试验法取点.......... (Ⅱ)简单对比法,即变化一个因素而固定其他因素,如首先固定B、C于Bl、Cl,使A变化之: ↗A1 B1C1 →A2 ↘A3 (好结果) 如得出结果A3最好,则固定A于A3,C还是Cl,使B变化之: ↗B1 A3C1 →B2 (好结果) ↘B3 得出结果以B2为最好,则固定B于B2,A于A3,使C变化之: ↗C1 A3B2→C2 (好结果) ↘C3 试验结果以C2最好。于是就认为最好的工艺条件是A3B2C2。 这种方法一般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很多。首先这种方法的选点代表性很差,如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点完全分布在一个角上,而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没有选点。因此这种试验方法不全面,所选的工艺条件A3B2C2不一定是27个组合中最好的。其次,用这种方法比较条件好坏时,是把单个的试验数据拿来,进行数值上的简单比较,而试验数据中必然要包含着误差成分,所以单个数据的简单比较不能剔除误差的干扰,必然造成结论的不稳定。

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1 正交试验设计的概念及原理 1.1 基本概念 利用正交表来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法。 特点:在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仅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 通过部分实施的试验结果,了解全面试验情况,从中找出较优的处理组合。 考察增稠剂用量、pH 值和杀菌温度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试验 。 全面试验: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交互作用,也可选出最优水平组合。 全面试验包含的水平组合数较多,工作量大,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完成 。 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最优水平组合,则可利用正交表来设计安排试验。 ● 正交试验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的,它不可能像全面试验那样对各因素效应、交互作用一一分析; ● 当交互作用存在时,有可能出现交互作用的混杂。 ● 虽然正交试验设计有上述不足,但它能通过部分试验找到最优水平组合,因而很受实际工作者青睐。 1.2 基本原理 在试验安排中,每个因素在研究的范围内选几个水平, 可以理解为在选优区内打上网格, 如果网上的每个点都做试验,就是全面试验。 3个因素的选优区可以用一个立方体表示。 3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把立方体划分成27个格点。 若27个网格点都试验,就是全面试验。 A2 A3 A1B1C1 B3 B2 A 因素:增稠剂用量,A1、A2、A3 B 因素:pH ,B1、B2、B3 C 因素:杀菌温度,C1、C2、C3 3因素 3水平 33 =27

1.2 基本原理 正交设计就是从选优区全面试验点(水平组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点(水平组合)来进行试验。

A1B1C1 A1B2C2 A1B3C3 A2B1C2 A2B2C3 A3B1C3 A3B2C1 A3B3C2 A2B3C1 A1B1C3 A1B3C1 A2B1C1 A2B2C1 A2B3C3 A3B1C1 A3B2C3 9个组合

正交试验设计表

正交试验设计表 第十章正交试验设计对于单因素或两因素试验,因其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都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考察 3个或3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往往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 1.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法。它是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的,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优的水平组合。例如,要考察增稠剂用量、pH值和杀菌温度对豆奶稳定性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进行试验。 A因素是增稠剂用量,设A1、A2、A3 3个水平;B因素是pH值,设B1、B2、B3 3个水平;C因素为杀菌温度,设C1、C2、C3 3个水平。这是一个3因素3水平的试验,各因素的水平之间全部可能组合有27种。全面试验: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交互作用,也可选出最优水平组合。但全面试验包含的水平组合数较多,工作量大,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完成。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最优水平组合,则可利用正交表来设计安排试验。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特点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通过对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正因为正交试验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的,它不可能像全面试验那样对各因素效应、交互作用一一分析;当交互作用存在时,有可能出现交互作用的混杂。虽然正交试验设计有上述不足,但它能通过部分试验找到最优水平组合,因而很受实际工作者青睐。如对于上述3因素3水平试验,若不考虑交互作用,可利用正交表L9 34 安排,试验方案仅包含9个水平组合,就能反映试验方案包含27个水平组合的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佳的生产条件。 1.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在试验安排中,每个因素在研究的范

平面设计常用颜色

银色 20 15 14 0 金色 5 15 65 0 米色 5 5 15 0 高亮灰 5 5 3 0 浅灰 25 16 16 0 中灰 50 37 37 0 深紫 100 68 10 25 深紫红 85 95 10 0 海水色 60 0 25 0 柠檬黄 5 18 75 0 暗红 20 100 80 5 橘红 5 100 100 5 橙色 5 50 100 0 深褐色 45 65 100 40 粉红色 5 40 5 0 平面设计常用制作尺寸 名片 横版:90*55mm 85*54mm 竖版:50*90mm 54*85mm 方版:90*90mm 90*95mm IC卡 85x54MM 三折页广告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普通宣传册 标准尺寸: (A4)210mm x 285mm 文件封套 标准尺寸:220mm x 305mm 招贴画 标准尺寸:540mm x 380mm 挂旗 标准尺寸开376mm x 265mm 4开540mm x 380mm 手提袋 标准尺寸:400mm x 285mm x 80mm 信纸便条 标准尺寸:185mm x 260mm 210mm x 285mm 正度纸张: 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大度纸张: 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6开387×422 8开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常见开本尺寸 (单位:mm) 开本尺寸:787 x 1092 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 对开: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16开:210 x 285 32开:203 x 140 正度纸张: 787×1092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781×1086 2开530×760 3开362×781 4开390×543 6开362×390 8开271×390 16开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大度纸张: 850*1168mm 开数(正度) 尺寸单位(mm) 全开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6开387×422 8开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16开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正交表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正交表 (1) L4(23) 任意两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外一列(2) L8(27) 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L8(27)表头设计 (3) L8(4×24) 号 L8(4×24)表头设计

(4) L12 (211) (5) L16 (215)

L16(215)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2 5 4 7 6 9 8 11 10 13 12 15 14 (2) 1 6 4 5 10 11 8 9 14 15 12 13 (3) 7 6 5 4 11 10 9 8 15 14 13 12 (4) 1 2 3 12 13 14 15 8 9 10 11 (5) 3 2 13 12 15 14 9 8 11 10 (6) 1 14 15 12 13 10 11 8 9 (7) 15 14 13 12 11 10 9 8 (8) 1 2 3 4 5 6 7 (9) 3 2 5 4 7 6 (10) 1 6 7 4 5 (11) 7 6 5 4 (12) 1 2 3 (13) 3 2 (14) 1 L16(215)表头设计 15 E C×E B×F C×E B×F A×G C×E B×F A×G D×H 14 A×E G G 13 B×E F F F 12 C×D C×D C×D A×F C×D A×F A×G C×D A×F A×G E×H 11 C×E E E E

(6) L16 (4×212)

L16 (4×212)表头设计

常用设计尺寸.

常用的设计尺寸: 衣橱:深度:一般 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 单人床:宽度:90, 105, 120;长度:180, 186, 200, 210 双人床:宽度:135, 150, 180;长度 180, 186, 200, 210 圆床:直径:186, 212.5, 242.4(常用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 120;高度:190, 200, 210, 220, 240 厕所、厨房门:宽度:80, 90;高度:190, 200, 210 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 12;双层布 16-18(实际尺寸 沙发:单人式:长度:80-95,深度:85-90;坐垫高:35-42;背高:70-90 双人式:长度:126-150;深度:80-90 三人式:长度:175-196;深度:80-90 四人式:长度:232-252;深度 80-90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 60-75,宽度 45-60,高度 38-50(38最佳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 38-50或者 60-75 正方形:长度 75-90,高度 43-50 大型,长方形:长度 150-180,宽度 60-80,高度 33-42(33最佳

圆形:直径 75, 90, 105, 120;高度:33-42 方形:宽度 90, 105, 120, 135, 150;高度 33-42 书桌:固定式:深度 45-70(60最佳,高度 75 活动式:深度 65-80,高度 75-78 书桌下缘离地至少 58;长度:最少 90(150-180最佳 餐桌:高度 75-78(一般,西式高度 68-72,一般方桌宽度 120, 90, 75; 长方桌宽度 80, 90, 105, 120;长度 150, 165, 180, 210, 240 圆桌:直径 90, 120, 135, 150, 180 书架:深度 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 35-45,高度 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 45,高度 180-200 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 *90 室内常用尺寸: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 80— 200mm 。 (2墙裙高:800— 1500mm 。 (3挂镜线高:1600— 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 mm 。 2.餐厅 (1 餐桌高:750— 790mm 。 (2 餐椅高; 450— 500mm 。

附录一:设计常用资料讲解

附录一常用计算参考资料 、地基土内摩擦系数 地基土内摩擦系数附表1-1 二、地基承载力 1.粘性土 (1)老粘性土的承载力设计值[切]可按土的压缩模量£(MPa确定,见附表1-2。 老粘性土的承载力设计值]:哝]附表1-2 式中:需[――压力为0.1MPa时,土样的孔隙比; 如』――对应于0.1?0.2MPa压力段的压缩系数(1/MPa); ――压缩模量,当老粘土「v 10MPa时,承载力设计值按一般粘性土确定。 (2)一般粘性土 一般粘性土的承载力设计值可按液性指数〔和天然孔隙比e确定,如附表1-3所示。

②土中含有粘粒大于2mm勺颗粒重量超过全部重量 30%以上的,[无]可酌量提高; ③当e<0.5时,取e=0.5;当聊述时,取0.此外,超过表列范围的一般粘性土,[一]可按下式计算:如=57.22E貿 式中符号同前。 (3)新近沉积粘性土 新近沉积粘性土的承载力设计值可按液性指数[和天然孔隙比e确定,如附表 1-4所示。 (4)残积粘性土 残积粘性土的承载力设计值[鑰口可按土的压缩模量[(MPa确定,见附表1-5

2.砂性土 砂土的承载力设计值[,: () 附表 3.碎石土 砂土的承载力设计值[血](kPa) 附表1-7 ②半胶结的碎石土,可按密实的同类土的「]值提高10?30% ③松散的碎石土在天然河床中很少遇见,需特别注意鉴别。 ④漂石土、块石土的]幷]值,可参照卵石土、碎石土适当提高。 4.黄土 ①人工夯实(用0.5kN的普通石夯,落距50cm,分别夯三遍),提高1.2 ; ②土夯实[表层换填卵石16cm,三七石灰土(体积比三分石灰、七分土)4cm,电动蛙式夯机打3?4遍],

正交试验设计常用正交表

(1) L 4(23) 任意两列间的交互作用为另外一列。 (2) L 8(27) L 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1 2 3 1 1 1 1 2 1 2 2 3 2 1 2 4 2 2 1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1 2 3 4 5 6 7 (1) 3 2 6 4 7 6 (2) 1 5 7 4 5 (3) 7 6 5 4 (4) 1 2 3 (5) 3 2 (6) 1 (7)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列 号

L 8(27)表头设计 1 2 3 4 5 6 7 3 A B A ×B C A ×C B ×C 4 A B A ×B C ×D C A ×C B ×D B ×C A ×D D 4 A B C ×D A ×B C B ×D A ×C D B ×C A ×D 5 A D ×E B C ×D A × B C ×E C B ×D A ×C B ×E D A × E B ×C E A ×D (3) L 8(4×24) L 8(4×24)表头设计 1 2 3 4 5 2 A B (A ×B)1 (A ×B)2 (A ×B)3 3 A B C 4 A B C D 5 A B C D E 1 2 3 4 5 1 1 1 1 1 1 2 1 2 2 2 2 3 2 1 1 2 2 4 2 2 2 1 1 5 3 1 2 1 2 6 3 2 1 2 1 7 4 1 2 2 1 8 4 2 1 1 2 列 号 因 子 数 列 号 试 验 号 列 号 因 子 数

结构设计常用数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构件类型挠度限值 吊车梁手动吊车l0/500电动吊车l0/600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 当l0<7m时l0/200(l0/250)当7m≤l0≤9m时l0/250(l0/300)当l0>9m时l0/300(l0/400) 环境类别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w lim裂缝控制等级w lim 一 三级0.30(0.40) 三级 0.20 二a 0.200.10 二b二级——三a、三b一级—— 环境类别条件 一室内干燥环境; 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a 室内潮湿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和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和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b 干湿交替环境; 水位频繁变动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冰冻线以上和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 海风环境 三b 盐渍土环境; 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四海水环境 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环境等级最大水胶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 (%) 最大碱含量 (kg/m3) 一0.60C200.30不限制 环境等级最大水胶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 (%) 最大碱含量 (kg/m3) 二a0.55C250.20 3.0

二b0.50(0.55)C30(C25)0.15 三a0.45(0.50)C35(C30)0.15 三b0.40C400.10 结构类型室内或土中露天排架结构装配式10070 框架结构装配式7550现浇式5535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现浇式45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30现浇式3020 环境等级板、墙、壳梁、柱、杆一1520 二a2025 二b2535 三a3040 三b4050 min 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压构件全部纵 向钢筋 强度等级500MPa0.50 强度等级400MPa0.55强度等级300MPa、335MPa0.60 一侧纵向钢筋0.20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0和45f t/f y中的较大者 结构类型 设防烈度 6789 框架结构高度(m)≤24>24≤24>24≤24>24≤24普通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三二一一 框架- 剪力墙结构高度(m)≤60>60 ≤ 24 >24 且≤60 > 60 ≤ 24 >24且 ≤60 > 60 ≤ 24 >24 且 ≤60框架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剪力墙三三二二二一一 结构类型 设防烈度 6789 剪力墙结构高度(m)≤80>80 ≤ 24 >24 且≤80 > 80 ≤ 24 >24 且≤80 > 80 ≤ 24 24—60剪力墙四三四三二三二一二一 单层厂铰接排架四三二一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正交试验设计法 1.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计算表格化,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想法。[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A:80-90℃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也都取三个水平: A:Al=80℃,A2=85℃,A3=90℃ B:Bl=90分,B2=120分,B3=150分 C:Cl=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

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这个三因子三水平的条件试验,通常有两种试验进行方法: (Ⅰ)取三因子所有水平之间的组合,即 AlBlC1,A1BlC2,A1B2C1,……, A3B3C3,共有 33=27次 试验。用图表示就是图1 立方体的27 个节点。这种试验法叫做全面试验法。 全面试验对各因子与指标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但试验次数太多。特别是当因子数目多,每个因子的水平数目也多时。试验量大得惊人。如选六个因子,每个因子取五个水平时,如欲做全面试验,则需56 =15625次试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应用正交实验法,只做25次试验就行了。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25次试验代表了15625次试。 (Ⅱ)简单对比法,即变化一个因素而固定其他因素,如首先固定B、C于Bl、Cl,使A变化之: ↗A1 B1C1 →A2 ↘A3 (好结果) 如得出结果A3最好,则固定A于A3,C还是Cl,使B变化之:

常用设计物料尺寸

户外物料尺寸 钟楼LED喷绘画面尺寸:9.22 米×6.14 米 大会议室舞台 18.2米X10.5米中间画面:13.2米X10.5米海报尺寸:700mmX1000mm 600mmX850mm X展架 800mmX1800mm 木架背景板:中间画面:4530mmX3100mm 每个侧面:500mm(2个)立方体:1200mmX1200mm 道旗尺寸:800mmX3000mm 灯杆旗尺寸:800mmX2500mm 大会议室:大吊旗:1600mmX2800mm 小吊旗:700mmX8400mm 三角牌尺寸:550mmX250mm(异形)背胶 三角立牌:1200mmX2400mm(大) 600mmX1800mm(小) 水牌尺寸:590mmX790mm 可视内容区域 495mmX670mm PP胶 拉网展架:3mX2.3m 圆弧灯箱:740mmX1730mm 背景铁架:3mX2.5m 中会议室背景:12mX6.5m 文体中心北面条幅尺寸:50m B1B2北环路条幅尺寸:5.3m B1B2岗头路条幅尺寸:5.3m 花柱:路边的,10mX1.5m,舞台是12m*2m 红星户外广告: 11mX9.9m 彩旗:800mmX1500mm

展馆大门广告位 1号馆:临岗头路,*,* 侧面 *,* 2号馆:临岗头路,*,* 侧面, *,* 3号馆:临岗头路,* 侧面:* 4号馆:临岗头路,*,* 侧面, *,* 印刷物料尺寸 单张尺寸:230mmX350mm 250g铜版纸(哑粉纸) 3C册尺寸:480mmX370mm 专刊:单页成品尺寸:200mmX280mm(不包含出血位)跨页成品尺寸:400mmX280mm(不包含出血位)2013年中秋贺卡:300g铜版纸过亚膜 2013年月饼盒:材质3mm纸板内垫泡沫底座

设计常用规范

一、设计相关 1、光孔比螺栓一般大1mm设计就可以,加工精度12.5,有连接关系的孔与孔的公差为±0.5. 2、技术要求中:技术要求字号7,内容字号5,单条技术要求不用写序号; 3、在图纸中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1、螺纹、非密封的光孔,标注12.5 2、一般密封用端面、油口标注3.2 3、销轴类表面以及和其接触的孔,标注6.3 4、通用涂装技术要求 薄板件:板厚4mm以下工件。 中厚板件:板厚4mm以上工件。 4.1、板料件:根据不同板厚修磨出1×45°以上倒角或圆弧半径达R2以上的圆角。 4.2、机加件:未注倒角、圆角的边角部位:直角边修磨平直,并修磨出2×45°以上倒角,倒角要均匀、平直,尖角修圆。 4.3、表面清理—脱脂 4.4、薄板件、驾驶室:酸洗—磷化—电泳—中涂漆—面漆 4.5、中厚板件、铸造件:抛丸—防锈底漆—中涂漆(六大结构件及配重)—面漆4.6、不宜抛丸小结构件:酸洗—磷化—防锈底漆—面漆 4.7、管件:酸洗—磷化—防锈底漆(外壁)—面漆—封堵端头 4.8、油箱外壁:酸洗—磷化—防锈底漆—面漆 4.9、油箱内壁:酸洗—磷化—喷涂防锈油—封堵开口处 4.10、塑料件:面漆 4.11、对未喷漆的电镀件、机加面、机加孔等喷涂防锈油并进行包装、保护 4.12、断续焊缝、狭窄嵌缝处挤涂接缝密封胶。 4.13、在结构件表面喷涂处理时,必须对孔、结合面进行防护。 5、液压管路 5.1 先导管路连接管接头的螺纹规格以M14x1.5为主;不建议高于此规格使用,再小点就用M12x1.5 5.2 管接头尽量根据液压元件的油口选用接头中常用规格,不建议选用不常用的规格; 5.3面漆要求 1、惊天黄色RAL1004,光泽度为>90% 动臂、斗杆、回转平台、连杆、摇臂、隔板类、回转平台的封板类及装在回转平台上的零件类、液压油箱、燃油箱、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 2、惊天深灰RAL7021,光泽度为>90% 铲斗、推土铲、履带架、发动机舱内所有件(除装覆盖件的框架)、下车的封板类、驾驶室地板类、推土油缸、配重 3、驾驶室 按套色进行,主要以惊天黄色和惊天深灰两种颜色进行。 4、液压件类 主阀、主泵、回转马达及减速机,如外观颜色为深色(颜色外观完整),不另喷漆,行走马达及减速机要喷涂成和下车一致的颜色

结构设计常用资料和标准的网址

结构设计常用资料和标准的网址 1.塑胶性能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dsw/index.jsp GE旗下基本包含了目前常用的所有塑胶材料。这个链接是GE塑料的性能数据表,内容相当全面,包括GE全部塑胶材料的性能资料,而且免费注册。就我们公司的经验来说GE 的PC/ABS、ABS、PC、PBT、PPO等材料相当好用,不过ABS的交货有些问题,经常要延期。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NASApp/m...=7&locale=en_US 杜邦公司的材料性能资料。杜邦公司的PA、POM等材料很是不错。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en/Silv...s/epr060pg.html 三星公司的材料性能资料。三星的PP材料和改性PP材料可是非常的有名气的。 http://www.chemwide.co.kr/product3/...r.jsp?locale=en LG公司的材料性能资料。LG的PP材料也很不错,至于如何选择要看产品的需要了。 以上的链接都是针对他们本公司内部的材料的DATASHEET,如果你用的不是他们的材料也可以在那里找到相类似的材料以便查看其性能,不然也可以查看一下以下的链接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default.aspx 中国塑料在线网的原料频道。材料虽然不是很全,但是也很不错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免费的会员限制太多,不可以进行材料检索。(为什么大多数的国内网站都要付费,相比之下国内的网站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8080/chn/datasheet.jsp 深圳***公司的一个材料性能表,用起来有点麻烦。 2.金属材料性能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baosteel...nsales/standard 宝钢的材料资料。包括管、线、板材的性能,表面处理等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product/product.asp?h1=23 中国合金材料网的合金材料展示。里面只有材料的简单规格和供应商信息,我只是用来查找材料,很少用这个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5966307.html,/materialtry/ 工程材料数据库。(试用版)(中文)很好是很好,可就是试用版,用途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