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边的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编撰人:九年级化学教师

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第一章,带领大家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介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秘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性和学习欲望,学好化学这门课。

1.1身边的化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兴趣,知道化学学科学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与教师合作学习,让学生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品和现象,尝试说出、列举出各种物质的名称,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的真实存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注意发现空气、水、沙石及生活中其他用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学习难点】身边的哪些物质是用化学材料制成的?哪些活动与化学有关?

【学习学具】与化学有关的日用品。(学生可自带,老师可引导学生列举)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内容,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而课本,教师参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总结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觉得化学离我们远吗?化学有意思吗?想不想学好化学?有没有信心学好化学?

【课后作业】认真独立完成下一节导学案

我身边的化学——衣食住行

我身边的化学 说起化学,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化学方程式吧,其实不然,化学并不是只存在于化学教科书中,更不是简单的定理或方程式。化学对于我们并不是很遥远,可望不可即的。事实恰恰相反,化学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我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生病吃的药片,空气的化学成分,周围植被的光合作用,你我他它的呼吸作用……化学无处不在,下面就谈谈我身边的化学。 衣: 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的目标开始从穿暖到穿的漂亮,穿的有个性,更时尚发展。现在我们的服装,基本上已经告别了麻衣麻裤的时代,天然材料制作的衣服已经很少见了,即便有也是贵的离谱,而大多数衣服的材料是由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衣服的主要成分是纤维,同时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之分。 天然纤维中有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麻,棉属于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其单体为葡萄糖,通过葡萄糖分子之间的脱水缩合形成链状的纤维素,是大自然中分布最广的多糖。其空间结构中空,故吸水性,透气性均较好,用天然纤维制作的衣服可吸汗,而且还可以保暖。但由于经太阳光照射后,质地变粹,发黄,洗后会收缩、起皱、起毛球,影响美观。丝,毛属于动物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

合物——蛋白质。具有柔软、蓬松、保暖、舒适等优点,适合做外套,但该材料制作的衣服容易遭虫咬,容易发霉。现在的毛类织物中加入了防虫成分,故依然受到人们的喜欢。 同时,现在存在很多假的真织衣物,让人防不胜防,其实是不是真织衣物是很好判断的,只需取一根毛,用火烧。若是真的,会出现蜷缩,并且产生焦臭味;若是假的,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用这个方法也可以来区别动物纤维与植物纤维。因为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燃烧生成CO2、H2O,无气味。而动物纤维的组成成分蛋白质中含有S、N等元素,燃烧生成SO2,有臭味。 人造合成纤维拥有很多种种类,首先讲讲人造纤维的起源,世界上最早的人造纤维是查唐纳特用洗照片的溶液通过小孔挤压实验所制得的人造丝,但由于该材料为易燃物质,制作出来的衣服不安全,也因为这发生过一些悲剧。后查唐纳特成功提取出易燃物质,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开厂大量生产,但由于价格比较贵,销路不好。与此同时,更廉价的人造丝已经面世。德国布伦内和弗雷梅通过在铜氨溶液中溶解纤维素的方法,制造出了铜氨纤维,其成本比查唐纳特所取得方法低廉的多。到了现在,人造纤维中有涤纶、人造棉、腈纶和人造毛等很多种种类,并且成本低廉,穿在身上感觉舒适,现在已经非常普及。 食: 化学同样存在于饮食之中,我们所吃的食物由化学物质构成,从食物进入口中到被消化吸收,涉及到很多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是你少了其中的一些成分,哪怕只是缺少了一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11身边的化学教案-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课题 1.1身边的化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46292.html,] 1.知识与技能: (1)注意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科的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物品和现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来源:学科网] 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探究式教学;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46292.html,]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 内容是什么? 2.学好化学对个人家 庭.社会有什么作用? 3.化学有趣吗? 思考,讲讲自己的看 法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来源:学&科&网Z&X&X&K] 新课 小结4.怎样才能学好化 学?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 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 形色色的与化学有关 的物品和现象。 [讲述列举] 1.家里的塑料 2.做衣服的化学纤维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造交通工具的材 料 5.药箱里的药品 6.生命现象与化学密 切相关 [列举]列举以下各类 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 用的化学物品 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本 节课所学习到什么内 容? 补充:我们还认识了学 习化学知识的常用方 法,即科学探究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去学习 化学,去研究自然世 界。 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 列举,了解化学学习 的内容和方法。 观察各种物品的图 片,认识化学研究的 对象及内容方法。 课堂通过学生的生活 经验,讲述列举生活 中的化学物品,体会 化学对生活的影响, 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 兴趣。 1.化学对我们生活、 社会的作用 2.化学研究的对象及 内容,即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变化规律,及 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 列举,了解化学学习 的内容和方法。 [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46292.html,] 培养学生小结意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精)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 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 + 5O2 ==== 2P2O5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氧气,导致集气瓶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①氮气(教材P28):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第十一单元:盐_化肥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4、通过本课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气息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该课题涉及的内容:有对生活中常见盐的初步认识、粗盐的提纯、碳酸盐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其中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是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实验准备】: 1、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2、[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3、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4、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多渠道收集四方面的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②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身边化学知识竞赛策划方案书范文

身边化学知识竞赛策划方案书范文 【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加重。“健康生活,绿色校园”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健康生活,注重绿色生活。第九届“身边化学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 【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扩大对“健康生活,绿色校园”这一主题的宣传力度,同时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喜欢化学;引人深思, 彰显化学魅力,突出绿色环保的切实意义,为构建绿色、和谐校园做贡献。 【活动对象】 以学院为单位组队参赛,每队除领队外三人。(主办单位不参赛) 【活动时间】 初赛:XX年5月1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决赛:XX年5月27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活动地点】 初赛:公教楼202、203(待定) 决赛:清真食堂、大众食堂、公教楼101 【活动流程】 活动准备: 1、初赛:提前为参赛者准备好笔试试卷及比赛场地。

2、决赛:提前为参赛者准备好比赛过程中需要的绿色环保可循环便当盒、工作牌及比赛场地;提前通知参赛团队准备好各自团队的环保宣传语;由学生会内部选出两位主持人主持此次竞赛,并准备一些小礼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在互动猜谜语、微博抽取幸运观众等环节给观众发出奖品。 活动开展: 初赛:初赛以笔试形式进行,各院报名团队队员进行统一考试,由主办方提供考场、试卷、监考人员。试卷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结合相应身边化学知识。 决赛:决赛分为室内竞赛、室外竞赛两种主要形式进行。 室外竞赛:为增加竞技性以及参赛者间的相互友谊,将以抽签形式将各原有团队拆散重组,新组团队将在承办方组织下携带统一提供的绿色环保可循环便当盒在午餐时间到指定的学生食堂进行发放。承办方将为每个团队提供150个便当盒,最终新组各团队发放便当盒的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将记为各队员所得分数,最终室外竞赛各队员比赛成绩的百分之五十的加和记为各学院参赛团队的总成绩,总成绩将作为室内竞赛环节的基础分。在规定场地内,在不影响周围师生用餐、不违背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团队可以采取任意形式的发放方式。 室内竞赛: 1.开场曲(2-3分钟) 2.主持人组织全体在场师生起立进行环保宣誓(1-2分钟) 3.主持人介绍嘉宾及参赛选手(1-2分钟)

身边的化学物质详解

空气、氧 模块一 空气的组成 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 各成分性质与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制硝酸和氨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还可用作超导材料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 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 境,用于医疗麻醉 模块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 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4. 实验现象: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5. 实验成功关键: ①红磷要过量; ②装置必须密封; ③导管内先注满水; 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思考】如果红磷不足会怎样? 【思考】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导致什么结果? 模块三 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1.01×105Pa 下,-183℃时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 2 ???→点燃 CO 2 【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二氧化碳(CO 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 2 ??? →点燃 SO 2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同时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SO 2)。 【注意:二氧化硫有毒!】 (3)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 2 ??? →点燃 2P 2O 5 【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P 2O 5)。 【注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而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固体小颗料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烟。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点燃 Fe 3O 4 【现象】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但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火星四 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 3O 4)。 【思考】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者细沙,为什么? 【思考】通过以上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贴士:什么是“氧化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以及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3)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那些方面? 情景导入:提问:熟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类别。 观察:(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P.92图12-9、P.93图12-10。 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 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别种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重点陈述对其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 活动三应用实践 1、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 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 正反方辩论。 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2、阅读与讨论: 阅读:P.90、P.92“资料”。

身边化学物质--碳和碳化合物-3

年级初三学 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 课程标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碳和碳的化合物 编稿老师洪响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王慧姝 一、考点突破 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 知道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题、实验题1~5分 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 性质和用途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和用途 选择题、填空题1~2分 知道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 影响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选择题、填空简答 题 1~2分 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碳单质的还原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难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区别;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 碳的 单质 金刚石、石墨 的物理性质 及用途 碳的 氧化物 化学性质:可 燃性和还原 性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 用途 对人类生活和 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的碳循环 木炭、活性炭 的吸附性 CO2 CO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例题1 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 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思路导航:此题是一道CO还原CuO的实验题,在该实验中,CO夺取CuO中的氧元素生成CO2,即CO发生 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根据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实验过程中,剩 余的CO随CO2进入锥形瓶中,但CO不能被石灰水吸收,若直接排入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根据CO的可燃性, 实验中将其点燃用于加热,既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答案:D 例题2现有21. 2 g碳和氧化铜组成的黑色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中,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把生成 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结果生成10.0g白色沉淀。则黑色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约为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作者:————————————————————————————————日期: ?

身边的化学物质(3) 主讲: 黄冈中学教师舒宝生 一、复习策略 (一)酸、碱、盐的组成 (二)酸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除外)。 (3)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挥发性易挥发(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难挥发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3、盐酸、硫酸的特性 (1)盐酸:挥发性(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①由于盐酸易挥发,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变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②若用稀盐酸制H2、CO2时,H2和CO2气体中会含HCl气体杂质。 (2)浓硫酸(H2SO4) ①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脱水性 ③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④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注意: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三)碱 1、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气体) 2NaOH+CO2=Na2CO3+H2O(可用于吸收大量的CO2气体) 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4)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Ca(OH)2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 用途

身边化学知识竞赛策划方案书

身边化学知识竞赛策划方案书 身边化学知识竞赛策划方案书范文 【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加重。“健康生活,绿色校园”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健康生活,注重绿色生活。第九届“身边化学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 【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扩大对“健康生活,绿色校园”这一主题的宣传力度,同时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喜欢化学;引人深思,彰显化学魅力,突出绿色环保的切实意义,为构建绿色、和谐校园做贡献。 【活动对象】 以学院为单位组队参赛,每队除领队外三人。(主办单位不参赛) 【活动时间】 初赛:XX年5月1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决赛:XX年5月27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活动地点】 初赛:公教楼202、203(待定) 决赛:清真食堂、大众食堂、公教楼101 【活动流程】 活动准备:

1、初赛:提前为参赛者准备好笔试试卷及比赛场地。 2、决赛:提前为参赛者准备好比赛过程中需要的绿色环保可循环便当盒、工作牌及比赛场地;提前通知参赛团队准备好各自团队的环保宣传语;由学生会内部选出两位主持人主持此次竞赛,并准备一些小礼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在互动猜谜语、微博抽取幸运观众等环节给观众发出奖品。 活动开展: 初赛:初赛以笔试形式进行,各院报名团队队员进行统一考试,由主办方提供考场、试卷、监考人员。试卷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结合相应身边化学知识。 决赛:决赛分为室内竞赛、室外竞赛两种主要形式进行。 室外竞赛:为增加竞技性以及参赛者间的相互友谊,将以抽签形式将各原有团队拆散重组,新组团队将在承办方组织下携带统一提供的绿色环保可循环便当盒在午餐时间到指定的学生食堂进行发放。承办方将为每个团队提供150个便当盒,最终新组各团队发放便当盒的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将记为各队员所得分数,最终室外竞赛各队员比赛成绩的百分之五十的加和记为各学院参赛团队的总成绩,总成绩将作为室内竞赛环节的基础分。在规定场地内,在不影响周围师生用餐、不违背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团队可以采取任意形式的'发放方式。 室内竞赛: 1.开场曲(2-3分钟) 2.主持人组织全体在场师生起立进行环保宣誓(1-2分钟)

人教版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0.03%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 气(N 2)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 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 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 又称惰性气体。 用 途 保护气 电光源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 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 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 、 废渣 、 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充分燃烧生成CO 2 ,化学方程式为 C+O 2=CO 2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2C+O 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②与氧化铜反应:木炭在高温条件下与CuO 反应生成Cu 和CO 2 ,现象 黑色粉末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2CuO=CO 2+2Cu 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与Fe 2O 3等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上述类似反应。 氧化物:H 2O 、CO 2、CO 、CaO 酸:HCl 、H 2SO 4、HNO 3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CuSO 4·5H 2O 、CaCO 3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生铁、钢、无定形碳 无机化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 质 金属单质:Fe 、Al 、Cu 。 非金属单质:O 2、H 2、金刚石和石墨。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 2O 。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休,凝固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冰的密度比水小。 ①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 2O 通电 2H 2 ↑+ O 2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H 2O+CO 2 = H 2CO 3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CaO+ H 2O = Ca(OH)2 用途:工业、农业、生活等 性质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

身边化学物质之碱盐

身边化学物质之碱盐

————————————————————————————————作者:————————————————————————————————日期:

身边的化学物质之酸碱盐 一.中考考点: 1.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以及浓硫酸的稀释; 2.了解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和PH的内容; 3.熟练掌握两种酸、两种碱、四种盐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几种物质的俗名; 4.理解中和反应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5.了解物质的分类,熟练书写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运用相关知识除杂、鉴别、 鉴定; 6.掌握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一点化肥知识。 二.知识在线 一.物质的分类命名俗名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纯碱、NaOH B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C 氯化钠、食盐、NaCl D 碳酸氢钠、小苏打、Na2CO3 2.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A. NaCl 氯化钠食盐 B. CaO 生石灰消石灰 C. Ca(OH)2 熟石灰氢氧化钙 D. NaOH 烧碱苛性钠 3.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Na2CO3、NaCl、CuO B.H2O、Ca(OH)2、HCl、Na2SO4 C.H2SO4、NaOH、Na2CO3、Fe2O3 D.NaOH、H2CO3、NaCl、CO2 4. 下列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①NaOH②CaCO3 ③NaCl ④HCl ⑤HNO3 ⑥Ca(OH)2 ⑦NH4NO3 ⑧Al(OH)3 ⑨H2SO4 ⑩KMnO4 5.在下表的空格内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物质名称氮气氧化铝硫酸 化学式K Ca(OH)2FeCl2 物质类别 6.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各写一个化学式) 物质类别氧化物酸碱盐 化学式 形成网络,简单小结(识记几种物质的俗名): 二.酸碱指示剂和PH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加入则紫色石蕊试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A、雪碧 B、苏打水 C、纯净水 D、柠檬汁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doc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与溶液、金属、生活中的化合物等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取。 2.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形成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的概念,进一步建构燃烧、氧化、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反应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巨大贡献。 2.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分析]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教材。这些内容既为学生学习化学核心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

供丰富的素材。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知识,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具体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表: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内容分布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1、3、4课题,第六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十、十一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和“物质的分类”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一、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 点燃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 + 5O2 2P2O5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 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内体积的1/5 。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 ,试分析原因:1. 红磷用量不足, 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2. 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 3. 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 ,试分析原因: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①氮气(教材P28):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2020-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6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学案

课堂探究 一、含氯消毒液的性质、作用探究及实验注意事项 1.研究消毒液的灭菌作用 从培养箱中取出适量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细菌的含量,然后在样品上滴加几滴含氯消毒液,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细菌的含量,并比较滴加含氯消毒液前后样品中细菌的含量变化。 现象:滴加含氯消毒液前样品中细菌数目较多,滴加含氯消毒液后细菌数目大幅度减少。 结论:含氯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2.探究消毒液的性质 3.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注意消毒剂的安全使用,含氯消毒液一般具有强氧化性,与某些有机物混合可能发生爆炸,如84消毒液原液与酒精混合后,加少量的酸可能会爆炸燃烧;消毒液对人体和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调配或使用时应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由于含氯消毒液有一

定的刺激性,最好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在动手实验前应充分进行实验方案的讨论与安全评价。在实验前充分预见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好试剂浓度与使用量。 二、饮料中Vc含量的测定 1.用I2标准液滴定饮料中Vc含量的测定应注意的问题 (1)饮料中Vc的含量在100~1 000 mg·L-1左右,滴定时,不必加水稀释,以防体积过大。 (2)使用0.05 mol·L-1的I2标准溶液,若浓度略大,消耗标准液少于10 mL,误差会较大,可将浓度降低为0.01 mol·L-1,使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大于10 mL,减少误差。 (3)实验选用黏度不太大的果汁。 (4)为防止Vc被氧化:应加入醋酸溶液使之呈酸性,操作速度要快。 2.测定Vc含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 知识点1 有关含氯消毒液的考查 【例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买来一瓶“84”消毒液,请大家与他们一同来研究以下问题: (1)此瓶“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请你推测它的有效成分________(填序号)。

初中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要点 一、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1、木炭(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C + O2点燃CO2 2、硫(淡黄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瓶底放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文字表达式: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符号表达式:S + O2点燃SO2 3、磷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P+ O2点燃P2O5 4、蜡烛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2)与金属反应 1、铁丝(银白色)[铁粉:黑色]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黑色固体(Fe3O4) 注意: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 文字表达式: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Fe + O2点燃Fe3O4 注意:(1)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且在末端系上火柴梗:集中热量,提高局部温度,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火柴梗的作用:引燃 2、镁带(银白色)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注意:要在石棉网上方进行实验,防止生成的固体太热,烫坏桌面; 文字表达式:镁+ 氧气点燃氧化镁 符号表达式:Mg + O2点燃MgO 【注意】(1)“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的;“雾”是小液滴组成的。 (2)“光”与“火焰”的区别

身边的化学教案

1.1 身边的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现象。 教学重点 初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讲授法讲练结合讨论交流 教学资源课本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出示收集到的材料,如玻璃、石头、塑料、火柴等,观看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问题]1.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2.家里的塑料3.做衣服的化学纤维4.食品中的添加剂5.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6.化学药品 [问题]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情景]一座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荒岛 【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 学生完成,教师评价

[检查]请列举以下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品 教师理发师厨师医生警察 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回答,并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生复述,教师讲评要求学生记忆: 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4条) 2.提前记忆元素符号 碳氢氧氮 C H O N 3.化学常识:我国古代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瓷器、青铜器、冶铁炼钢 三、小结 四、随堂练习:见课件 板书设计 1.1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与化学有关的物质及现象 二、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作业布置:配套练习

全国中考中考化学题目类型总结之--化石燃料及身边化学填空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初三二模试卷 2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常见的化石燃料有天然气、石油和。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3)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4)铝锅不宜长期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因为金属铝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 + 2NaOH + 2H 2O=2NaAlO 2 + 。 (5)生活中常用管道煤气(主要成分C 4H 10 )和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 )两种燃料。若完全 燃烧等质量的C 4H 10 和CH 4 ,C 4 H 10 消耗氧气的质量CH 4 消耗氧气的质量 (填“﹥”、“﹤”或“=”)。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2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A.馒头 B.水果 C.鱼肉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采用汽车限号行驶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倡导居民节约用水 (3)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们利用和开发核能、潮汐能和(答出一种即可)等新能源,可节省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市东城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 26.(5分)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