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械波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二章机械波

第1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

1.认识机械波在介质中形成和传播的物理机制。

2.理解机械波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3.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及实例。

4.知道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阅读指导】

1.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叫做,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振动状态传播的方向就是,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叫做。

2.机械波是机械振动这种的传播,介质本身并没有沿着波的方向发生。机械波的传播也是机械能的传播,所以波是的一种方式。

3.若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这种波称为横波。横波是一个凹凸相间的波,凸起来的最高处叫,凹下去的最低处叫。

4.若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这种波称为纵波。纵波是介质密集和稀疏相间的波,介质中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叫做,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叫做。

5.不管横波还是纵波,如果传播的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就叫。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

B.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C.离振源较近的质点要比离振源较远的质点早一些振动起来

D.振源一旦停止振动,由它形成的机械波也会立即消失

2.一列波由振源开始在周围介质中传播,由此可知()

A.介质中各质点随波向远离振源的方向迁移

B.各质点只是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C.振源的振动形式随波向远离振源的方向传播

D.振源的能量随波向远离振源的方向传播

3.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质点依次做受迫振动

C.机械波是物质在空间的传播

D.机械波可以传播信息

4.关于横波与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源沿竖直方向振动所形成的波一定是横波

B.振源沿水平方向振动所形成的波一定是纵波

C.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一定是横波

D.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一定是纵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既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B.当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消失

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

D.从地震源传出的地震波中,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6.下图是某绳上形成横波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t=0时刻质点1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t=T/4时刻质点1到达最大位移处,质点5开始运动。试画出t=5T/4时刻绳上的波形。

★提升能力

1.把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罩内的空气抽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了。由这个现象可直接得到的结论是()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罩内的空气后,闹钟不能正常运转了

C.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列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关于波上各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都相等

B.同一时刻各质点运动的速率都相等

C.同一时刻各质点加速度都相等

D.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振幅都相等

3.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

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

C.在原处上下振动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4.下列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5.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横波中的质点在垂直波传播的方向上做振动,有确定的平衡位置

B.纵波中的质点在沿波传播的方向上做振动,但没有确定的平衡位置

C.横波会形成波峰和波谷,纵波会形成疏部和密部

D.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传播的速度大

6.如图所示,为一列在绳子上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绳子形成的凹凸形状。A、B、C、D、E、F、G、H、I均为绳子上的点,其中A点为波源,振动周期为T。则()

A.此时刻C、E两点速度的大小可能相等

B.此时刻B、D两点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C .再经过

2

T

时间,C 点将位于波谷 D .再经过

2

T

时间,I 点的运动状态与现在完全相同

7.如图所示,某介质中沿水平方向的部分质点,相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相等,其中O 为波源,其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 。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运动开始计时,经过4

T

质点1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介质中所有质点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竖直向下

B .介质中所有质点振动的周期都是T

C .从质点4开始振动,经T 时间质点9开始振动

D .当质点9开始振动时,质点5正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运动

第2节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波的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决定因素。

2.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会应用这一关系计算和分析有关问题。 【阅读指导】

1.沿波的传播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常用表示。

2.在波动中,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叫做波的振幅。波的振幅大小是 的直接量度。

3.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振动的频率都,这个频率被称为。波的频率等于的频率,与无关。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式为 或。

4.如果波源振动的周期为T ,波的波长为λ,则波速的公式为。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决定。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_________保持不变,而会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波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相同,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B .波的频率与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点的完整波形的数目相等

C .波的频率与介质有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D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发生变化

2.关于波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速反映了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快慢

B .波速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C .波源的频率越大,波速也越快

D .波速只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B .物体作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 .波的速度即波源的振动速度

D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4.关于波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B .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

C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的、位移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D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的、运动状态始终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5.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 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 。则这列波()

A .周期是0.2s

B .波长是0.5m

C .波速是2m/s

D .经1.6 s 传播了8 m

6.有一振源可产生周期是10-3s 的波,并能在介质中以300m/s 的速度传播,这列波的频率是Hz ,波长是m 。

★提升能力

1.关于公式v =λ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v =λf ,适用于一切波(包括电磁波、光波)

B .由公式v =λf 可知,在空气中声波的频率越大,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 .当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在v 、λ和f 三个量中,只有f 保持不变

D .由公式v =λf 可知,当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λ一定发生变化

2.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某时刻波上A 、B 两点都在平衡位置,这时两点间距离为3m ,且在两点间只有一个波峰,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为() A .2m B .3m C .4m D .6m

3.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D .波速一定是24m/s

4.一列声波由空气传到水中() A .频率不变,波长变小 B .波速变大,波长变大 C .频率变小,波长变小 D .频率变大,波速变大

5.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P 、Q 是直线上相距1.2m 的两个质点,当波刚好传到其 中某一点时开始计时,已知在4.0s 内P 点完成8次完全振动,Q 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分别为()

A .方向由P 向Q ,波速v =0.3m /s

B .方向由Q 向P ,波速v =0.3m /s

C .方向由Q 向P ,波速v =1.5m /s

D .方向由P 向Q ,波速v =1.5m /s

6.中国台北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

b

a

x

台湾中部大茅一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 P=9.9 km/s;横波(S波),速度v S=4.5 km/s;波面(L波),速度v L

(1)位于地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实验室内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三处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 s,则地震台距地震源多远?

(3)假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台中市时,当地地表某标志物振动方向沿如图丙中ZT方向,测得某时刻该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3.1 mm,竖直分位移y=0.4 mm,试由此估算地震源深度h.

第3节波的图像

【学习目标】

1.理解横波图像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横波图像找到波长和振幅。

3.能根据横波的图像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4.知道横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阅读指导】

1.在xOy坐标平面上,以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描绘出的曲线就是这一时刻横波的图像,也称为。波形图是正弦曲线的波,又称为。

2.如果知道了同一时刻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推断出波的。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波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横坐标x 表示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B .横坐标x 表示各个质点距波源的距离

C .纵坐标y 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D .坐标原点一定是波源的位置

2.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的波动图线,该时刻B 质点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沿着x 轴负方向传播 C .此时C 质点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 .此时C 质点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

3.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则() A .该波的波长为3m

B .再经过一个周期,质点是A 运动到x =5m 处

C .该时刻质点B 、

D 的动能均为0

D .再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C 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 4.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元,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A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c 正向上运动

C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5.如图所示的是某横波的图像,由图可知() A .若波向右传播,则质点B 正向右运动 B .若波向右传播,则质点C 正向左运动 C .若波向左传播,则质点D 正向下运动

D .若波向左传播,则质点B 正向上运动

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之后经过0.5s 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这列波的振幅为cm ;波长为m ;周期为s ;频率为Hz ;波速为m/s 。

O x/m

7.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 =1.0 s 时刻的波动图像,图乙为P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则对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波长为4.0 m

D .波长为1.0m

★提升能力

1.如图所示实线为简谐波在t 时刻的图像,虚线为简谐波又经Δt 时间后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列简谐波一定沿x 轴正向传播

B .这列简谐波一定沿x 轴负向传播

C .实线上的质点a 经Δt 时间后位于虚线上a 1位置

D .实线上的质点a 经Δt 时间后位于虚线上a 2位置

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并已知质点P 开始 振动时,质点N 已经振动了0.02s ,则( )

A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该波的波长为6m

C .该波的周期为0.8s

D .该波的波速为100m/s

3.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4cm

B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为4s

C .经1/2周期后质元P 运动到Q 位置

D .经1/4周期后质元Q 的速度变为零 4.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其波速为10m/s ,该时刻波恰好传播到x = 6m 的位置。介质中有a 、b 两质点,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t 时刻,b 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上

B .0=t 时刻,b 质点的速度大于a 质点的速度 C

.0=t 时刻,b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a 质点的加速度

D .s t 2.0=时刻,x =9m 处的质点位于波谷 5.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

cm y /m

x /

长为λ,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 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0时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

B .t=0时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小

C .图2可以表示质点a 的振动

D .图2可以表示质点b 的振动

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s ,则()

A .波的周期为2.4s

B .在t =0.9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

C .经过0.4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 .在t =0.5s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

7.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 =1 s 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

A .x =0处的质点

B .x =1 m 处的质点

C .x =2 m 处的质点

D .x =3 m 处的质点

8.如图甲为t =0时刻沿x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是横波上P 质点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0.2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第4节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与折射

【学习目标】

1.了解惠更斯原理。 2.理解波的反射和折射。

3.会用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阅读指导】

1.从波源发出的波经过_________传播时间而到达的各个点所组成的面,叫做波面,最前面的波面叫做__________。从波源沿着波的________方向画出的带箭头的线称为________,它表示波动的_____________。

2.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3.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________________

继续传播的现象叫

/cm -

/s

-

做波的反射。波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从一种介质______另一种介质时,波传播的方向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在折射中,波的___________保持不变,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会发生变化。

5.波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有时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宏亮,是因为()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波面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B.入射波面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

C.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D.入射角跟反射角相等3.如图所示,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波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与1的波长和频率相等,波速不相等

B.2与1的波速和频率相等,波长不相等

C.3与1的波速、波长和频率均相等

D.3与1的波速、波长不相等,频率相等

4.一列水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入射角为60°时,折射角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在深水区与浅水区的波速相同,频率不同,波长不同

B.波在浅水区与深水区中传播时,波速、频率、波长都相同

C.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的小

D.深水区中的波速、波长比浅水区中的大

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m。

6.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6.0 m/s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发出频率f=4.5×104Hz的超声波,并经0.01s接收到回声。若声速是340 m/s,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

7.一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为34cm,传播速度为340m/s,传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波长变为68cm。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频率;

(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提升能力

1.一列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继续传播,则()

A .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B .频率一定不变

C .如波速变大,频率也会变大

D .如波长变小,频率也会变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的物体,应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

B .隐形飞机的表面涂有特殊的隐形物质,目的是减少雷达波的折射

C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会改变传播方向,是波的反射现象

D .水波在深水区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浅水区的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一列机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由此可知该波在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

传播速度之比为()

A .21:

B .12:

C .32:

D .23:

4.如图所示,某列波以60°的入射角由甲射到乙介质的界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若反射波的波线与折射波的波线的夹角为90°,此波在乙介质中的波速为1.2×105m/s 。求:

(1)该波在乙介质中的折射角; (2)该波在甲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该波在两种介质中的波长比。

5.为了测出海底的深度,现向海底定向发射波长为3.4cm 的超声波,经过0.8s ,探测仪器收到发射出去的超声波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长为15.3cm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为340m/s ,则海底有多深?

6.图A 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速度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固定并正对被测物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 是测量仪记录脉冲信号得到的纸带,P 1、P 2表示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表示P 1、P 2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记录时纸带匀速移动,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t =1.0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 =340 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 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m ,汽车的速度是

___________ m/s 。

7.平面简谐波传播速度为100m/s 、频率为50Hz ,在同一条波线上相距0.5m 的两点之间的相位差是()

A.

3π B. 6π C. 2π

D. 4

π

第5节波的干涉、衍射

【学习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条件,认识干涉图样。 3.知道波的衍射现象及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4.知道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了解干涉和衍射的实例。 【阅读指导】

1.大量事实证明,介质中几列波相遇后,仍将保持它们各自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质点要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各列波单独存在时在该处引起的振动位移的,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2.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介质中某些区域的质点振动始终,另一些区域的质点振动始终,这种稳定的叠加现象叫做。产生干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相同。

3.波能够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 4.举例说明你生活中遇到过的波的衍射现象。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关于两列波相遇叠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幅小的一列波被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被加强 B .分开后各自的振幅和频率都发生了变化

C .分开后各自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D .介质中任一质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 B .只要两列波叠加都能发生干涉

C .只有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情况相同,才能发生干涉

D .两列波干涉,一定出现稳定的干涉图样

3.关于波的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

B.波长与障碍物的宽度相差不多或略大些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宽度小得多时,衍射不明显

D.波长比障碍物或孔的宽度大得多时,衍射不明显

4.S1、S2为两个相干波源,图中分别以S1和S2为圆心作出同心圆弧,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图中标出的a、b、c、d 四个点中,振动加强的点为,振动减弱的点为。

5.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b所示,则()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6.在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的频率是5Hz,水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0.05m/s,为了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A.10.0cm B.5.0cm C.1.0cm D.0.5cm

7.音箱装饰布网既美观又能阻止灰尘进入音箱内部,但是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音箱发出的声音来说,布网就成了障碍物,它障碍了声音的传播,造成了声音失真。你认为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

A.高频部分B.低频部分C.中频部分D.不能确定

8.图为声波干涉演示仪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

起,A管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

频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孔时,若

两列波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能力

1.如图甲所示,两列相同的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图(乙)中可能的波形是()

A .a 和b

B .b 和c

C .c 和d

D .d 和a

2.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波的衍射实验,AC 、BD 是两块挡板,AB 是一小孔,O 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由波峰构成的波面,相邻的两个波面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通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在挡板后水波继续传播

B .在挡板后相邻两波峰构成的波间距离不变

C .如果将孔的宽度变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水波的衍射现象

D .如果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更明显的水波衍射现象

3.如图所示,S 为波源,M 、N 为两块挡板,其中M 板固定,N 板可

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 点在振动,为了能观察到

A 点的振动,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大波源的频率

B .减小波源的频率

C .将N 板向上移动一些

D .将N 板向下移动一些

4.如图所示为两列同频率的相干水波在t =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 ,波速为2 m/s ,波长为0.4 m ,E 点在B 、D 连线和A 、C 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是振动的减弱点

B .B 、D 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C .E 点是振动加强点

D .

E 点是振动减弱点

5.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的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在声波到达

A

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 1和r 2的路程,再在

b 处相遇,即可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若△r =r 2-r 1,则△r 等于()

A .波长λ的整数倍

B .波长λ的奇数倍

C .半波长

的奇数倍 D .半波长2

λ

的偶数倍

6.A 、B 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 ,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 ,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 =7l /v 时的波形。

第6节多普勒效应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 2.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3.能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阅读指导】

1.当观测者和波源之间有时,观测者测得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当观测者与波源两者相互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将波源的频率;当两者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将波源的频率。

2.机械波、电磁波都会产生多普勒效应。根据频率的变化,可以测出相对于_______的速度。

3.彩超、CT 和核磁共振都是医院里先进的检测设备,其中应用多普勒效应的是。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而引起的

B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C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变大

D .只有声波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2.下列哪种情况一定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A .波源与观察者都相对介质同向运动

B .波源与观察者都相对介质相向运动

C .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

D .波源与观察者相对静止,介质运动

3.一列正在鸣笛的火车,高速通过某火车站站台的过程中,站在站台上的人听到笛声的频率与笛声实际的频率相比将()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

B.一位有经验的战士听到飞行的炮弹尖叫声越来越尖锐,可以判断炮弹正向他靠近C.根据光波的多普勒效应,由地球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越来越小,可以判断此天体正远离地球

D.当波源和观察者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和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

5.如图所示为一个机械波的波源S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机械波的波面,A、B、C、D是四个观察者的位置,由图可以看出()

A.波源正在向A点移动

B.波源正在向C点移动

C.B点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最低

D.D点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最高

★提升能力

1.下列哪些情况中,观察者感到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A.声源静止,观察者向着声源运动

B.声源静止,观察者远离声源运动

C.观察者静止,声源向着观察者运动

D.观察者静止,声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2.一种用细绳操纵沿圆周运动飞行的模型飞机,装有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则()

A.站在中心的操纵者听到发动机的声音,音调忽高忽低地做周期性变化

B.站在中心的操纵者听到发动机的声音,音调不变

C.站在场边的观察者听到发动机的声音,音调忽高忽低地做周期性变化

D.站在场边的观察者听到发动机的声音,音调不变

3.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

A.f增大,v增大B.f增大,v不变

C.f不变,v增大D.f减小,v不变

4.一频率为600 Hz的声源以20 rad/s的角速度沿一半径为0.80 m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一观察者站在离圆心很远的P点且相对于圆心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观察者接收到声源在A点发出声音的频率大于600 Hz

B.观察者接收到声源在B点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600 Hz

C.观察者接收到声源在C点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600 Hz

D.观察者接收到声源在D点发出声音的频率小于600 Hz

5.如图所示,在原点处做简谐运动的波源产生的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

v=400m/s。为了接收信号,在x=400m处设有一接收器A(图中未标出)。已知t=0,波已经传播到x=40m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0.05s

B.x=40m处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最大

C.接收器在t=1.0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

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二章《机械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一定为零 B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振子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D .振子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B .频率由波源决定 C .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 .能在真空中传播 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

在t =4s 时,质点的()

A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C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4.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为f 1,驱动力的频率为f 2,则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为()

A .f 1

B .f 2

C .f 1+f 2

D .f 1-f 2 5.甲、乙两个单摆摆长相同,摆球质量之比为4∶1,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运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率之比为1∶2,则两摆()

A .振幅相同,频率相同

B .振幅不同,频率相同

C .振幅相同,频率不同

D .振幅不同,频率不同 6.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振动频率为4Hz

B .在10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 C

.在5s 末,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 .t =1.5s 和t =4.5s 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7.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 .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

.单位时间内经过介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8.手机来信息时可以用振动的方式提醒人们。手机振动的原理很简单: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手机就跟着振动起来。其中叶片的形状你认为是下图中的( )

9.如图所示,光滑圆槽的半径R 远大于小球运动的弧长,今有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其中A 球开始时离圆槽最低点O 较远些,则它们第一次相碰的地点在()

A .O 点

B .O 点偏左

C .O 点偏右

D .无法判断

10.如图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已知该波的波

速为20m/s 。则

A .经过0.1s ,质点a 运动到质点b 的位置

B .经过0.2s ,质点a 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经过0.2s ,质点a 的动能开始减小,势能开始增大

D .该波能与一列频率为10Hz 的波发生干涉现象

1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声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

B .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声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

C .观察者远离波源,则波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

D .若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小

12.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S 1和S 2是同时起振(起振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它们发出的简谐波相向传播。在介质中S 1和S 2平衡位置的连线上有a 、b 、c 三点,已知S 1a =ab =bc =cS 2=λ/2(λ为波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点的振动总是最强,a 、c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

B .b 点的振动总是最弱,a 、c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

C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总是最强

D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

13.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列横波某时刻的图象,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25 m/s ,经过时间t =1s 后的波形为虚线所示。那么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与在这段时间内质点P (x =0.1m 处)所通过的路程是()

A .向左,10cm

B .向右,30cm

C .向左,50cm

D .向右,70cm

14.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则在t =0.17s 时,质点P ()

A .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 负方向方向

B .速度沿y 轴正方向,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方向

C .速度和加速度均正在增大

D .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 =1s 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 .x =1m 处

B .x =2m 处

C .x =3m 处

D .x =4m 处

16.如图所示,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相距s 的a 、b 两点间只存在一个波谷的波形图,设 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下波速均为v ,且均向右传播,则由图示时刻起,a 点首先出现波谷的图是()

17.如图所示,a 、b 是一列横波的两个质点,它们在x 轴上的距离S 为30m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当质点a 达到最高点时,质点b 恰好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经过3 s ,波向前传播30m ,并且a 经过平衡位置时b 恰好达到最高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4s

B .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24m

C .这列波的周期可能是3s

D .这列波的速度可能是2m/s

18.一个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甲所示,关于乙图中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1)可作为v -t 图像

B .图(2)可作为F -t 图像

C .图(3)可作为F -t 图像

D .图(4)可作为a -t 图像

19.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 =1.0 s 时刻的波动图像,图乙为P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关于 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 .波速为4 m/s

D .波速为6 m/s

图(1)

图(2)

A B C D

二、实验题

20.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 (A)所示,将摆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则刻度尺读数是cm ;如图(B)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可知摆球直径是cm ;这样测摆长有不妥之处,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C 所示,则秒表的读数为 s ,单摆的周期是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 ,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 与T 的数值,再以l 为横坐标2

T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D 所示,2

T 与L 的关系式2

T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 =____,再由k 可求出g =m/s 2。

(4)如果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 .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 .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机械波答案

一. 选择题 [ C ]1. 图中画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2(cos[01.0π+-π=t y P (SI). (B) ]3 1)2(cos[01.0π+ +π=t y P (SI). (C) ]31)2(2cos[01.0π+ -π=t y P (SI). (D) ]3 1)2(2cos[01.0π- -π=t y P (SI). 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2[(cos{0 ?ω+-+ -=u x x t A y ,?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 D ]2.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ω ,波速为u .设 t = T /4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A) )(cos xu t A y -=ω. (B) ]2 1)/(cos[π+ -=u x t A y ω. (C) )]/(cos[u x t A y +=ω. (D) ])/(cos[π++=u x t A y ω. 同1。}]4[(cos{?ω++ - =u x T t A y 。?为0=x 处初相。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由波形图知P 点振动正通过平衡位向正向运动。 [ C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波的能量特点 y (m ) ) 0.0 ω S A O ′ ω S A ω A O ′ ω S A O ′ (A ) (B ) (C )(D ) S

第十四章机械波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十械波 一. 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1)图14-10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 )2(cos[01.0π + -π=t y P (SI). (B) ]31 )2(cos[01.0π++π=t y P (SI) . (C) ]31 )2(2cos[01.0π+-π=t y P (SI). (D) ]3 1 )2(2cos[01.0π--π=t y P (SI). 【提示】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 })2[(cos{0 ?ω+-+ -=u x x t A y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C] 2.(基础训练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3.(基础训练7)在长为L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空细杆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L . (B) 2L . (C) 3L . (D) 4L . 【提示】形成驻波,固定端为波节,自由端为波腹。波长最长, 4 L λ =。 [D] 4.(自测提高3)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14-24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 )(cos[π + '-=t t b u a y . (B) ]2)(2cos[π -'-π=t t b u a y . (C) ]2 )(cos[π +'+π=t t b u a y . 图14-24

大学物理7章作业上课讲义

大学物理7章作业

第七章机械波 一. 选择题 1. 机械波的表示式为(SI),则 (A) 其振幅为3m (B) 其波速为10m/s (C) 其周期为1/3s (D) 波沿x轴正向传播 2.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时波形图如图 示,此时处质点的相位为 (A) 0 (B) π (C) π/2 (D) - π/2 3. 频率为100Hz、波速为300m/s的简谐波,在传播方向上有两点同一时刻振动相位差为π/3,则这两点相距 (A) 2m (B) 21.9m (C) 0.5m (D) 28.6m 4. 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某瞬时介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为 (A)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B)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C)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D)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5.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做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相等 (D) 介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6. 两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两列波长为λ的同相位波列在P点相遇,S1到P点的距离是r1,S2到P点的距离是r2,则P点干涉极大的条件是 (A)

(B) (C) (D) 7. 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λ/4(λ为波长),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在S1、S2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干涉叠加的结果是 (A) 干涉极大 (B) 干涉极小 (C) 有些点干涉极大,有些点干涉极小 (D)无法确定 8. 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任意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A) λ (B) 3λ/4 (C) λ/2 (D) λ/4 二. 填空题 9. 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m,传播速度时340m/s,当它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成了0.37m,则它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10. 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动方程为,则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处质点与处质点振动的相位差为_______. 11. 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播速度为5m/s ,原点O振动方程为 (SI),则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一平面简谐波周期为2s,波速为10m/s,A、B是同一传播方向上的两点,间距为 5m,则A、B两点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_. 13. 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已知S1初相位为,若使S1S2连线中垂线上各点均干涉

第十章习题解(上网)

第十章习题解 10-8 波源作简谐运动,其方程为()m t πcos240100.43-?=y , 形成的波形以30m·s-1 的速度沿直线传播.(1)求波的周期及波长;(2)写出波动方程. 解:分析:已知波源振动方程求波动物理量及波动方程,可先将振动方程与其一般式 ()?ω+=t cos A y 比较,求出振幅A 、角频率ω及初相φ0 ,该类物理量与波动方程的一般 式 ()[]0cos ?ω+-=u x t A y /相应的物理量相同.利用已知波速u 、ω=2πν =2π /T 、λ=u T 即可写出相应波动方程. (1)由已知波源振动方程:质点振动的角频率1s π240-=ω.波的周期就是振动的周期,故有: 波动周期: s 1033.8/π23-?==ωT (1) 波长: λ=uT =0.25 m (2) (2) 将已知波源振动方程与谐振动方程一般式比较可得波动周期、角频率、初相: A =4.0 ×10-3m 1s π240-=ω φ0 =0 故以波源为原点,沿x 轴正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 () m π8π240cos 100.4/cos 3 0x t u x t A y -?=?+-ω=- (3) 10-9 已知波动方程为:y=0.05sin(10πt –0.6x)m , (1) 求波长、频率、波速和周期; (2)说明x=0时方程的意义,并作图表示; 解:分析:可采用比较法求解,先将已知波动方程改写成余弦形式,与波动方程一般式 ()[]0cos ?ω+-=u x t A y /比较可求出相应物理量,当x 确定时波动方程即成为

质点的振动方程. (1)波动方程改写成余弦形式: y=0.05cos[10π(t -x / 5π)-π / 2](m) 得: u=5π=15.7m ?s -1 ν=5Hz T=1 / ν=0.2 s (1) λ= uT =3.14m (2) 当x=0时波动方程成为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y=0.05cos(10πt -π / 2)(m) (2) 由(2)式作如图所示; 10-20 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分别在P 、Q 两点处,波源发出频率ν、波长λ,初相相同的两 列相干波.设PQ =3λ/2,R 为PQ 连线上的一点.求: (1)自P 、Q 发出的两列波在R 处的相位差; (2)两列波在R 处干涉的合振幅; 解:分析:两波源初相相同,故两波在点R 处的相位差Δφ仅由其波程差决定.因R 处质点同时受两列相干波的作用,其振动为同频率、同振动方向的两谐振动合成,合振幅为: ? ?++=cos 2212221A A A A A (1) 两相干波在R 处的相位差为: π=λ=?3/Δπ2Δr (1) (2) 由于π3Δ=,则合振幅为: (s)

第11章 机械波

第11章机械波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wave motion),简称波。它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而常见的运动形式。波动通常按照传播的物理量来分类。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如绳子上的波和声波等。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称为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和光波等。近代物理还指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实物波或德布罗意波。各类波虽然其本质不同,但都具有波动的共同特征。并遵从相似的规律。本章我们以最简单,最典型的一种机械波——简谐波(simple harmonic wave)为例,来介绍波的一般表达式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描述波的能量、波的传播规律--惠更斯原理、以及波的叠加原理和驻波等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及干涉现象;理解行波和驻波的区别及半波损失的概念。 11. 1 波动的基本概念 11.1.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室内的闹钟,以发条的振动产生声波,我们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但将闹钟置于玻璃罩内,并将罩内空气缓缓抽出,直至真空,嘀嗒之声也渐渐减弱,乃至消失。这说明机械波的产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做机械振动的物体即波源(wave source),二是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elastic medium)。 图11.1表示的是一根沿x轴放置的绳子中传播的机械波。我们可以认为绳子是由许多质点组成的,各质点间以弹性力相联系。绳子的左端O点即是波源,它在作简谐振动。当它离开平衡位置时,必与邻近质点间产生弹性力的作用,此弹性力既迫使它回到平衡位置,同时也使邻近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参与振动。这样在波源的带动下,就有波不断地从O点生成,并沿x轴向前传播,形成波动。 设t=0时,O点的相位是-π/2,O点在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t=T/4时,O点的相位变为0,O点在正的最大位移处。此时O点的下一个考察点a,处在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即相位为-π/2,这正是t=0时O点的相位。t=T/2时,O点的相位为π/2,O点在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此时a点的相位为0,a点下一个考察点b的相位为-π/2……,以此类推,t=T时,从O点开始,沿传播的方向看过去,O、a、b、c、d各点的相位依次为3π/2、π、π/2、0、-π/2,是由近及远依次落后的。

大学物理第二章 机械波

151 第2章 机械波 一.基本要求 1.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机制和波动的特征。 2.掌握简谐波的概念以及描述简谐波的物理量:波长、周期、波速和相位。 3.掌握波函数的建立过程,能根据任一点的振动方程写波函数,并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掌握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的区别和联系,能够从波形曲线获取有关信息。 4.理解波的能量以及与能量有关的物理量:能量密度、波的强度.掌握振动的能量和波的能量的差异。 5.了解惠更斯原理,并能用它解释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 6.掌握波的迭加原理,特别波的干涉,以及干涉的特例——驻波。 7.掌握多普勒效应。 二.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一)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1.定义: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的条件:①产生振动的波源;②传播振动的弹性媒质; 3.分类:①按振动方向分为:纵波和横波;②按波面形状分为: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等;③按频率分为:次声波(ν<20Hz)、声波(20Hz <ν<2?104Hz)、超声波(ν>2?104Hz);④按波源是否谐振分为:简谐波和非简谐波。 (二)波动的描述 1.描述波的基本物理量: (1)波的周期T (频率ν、圆频率ω):1/2/T νπω==,波场中各质元振动的周期,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它反应波在时间上的周期性............。 (2)波速u :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它决定于介质的弹性性质和介质的密度,与波源无关.值得注意的是:波速与质元的振动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想的流体中只能传播纵波,其波速ρ/K u = ;固体中横波的波速ρ/G u =,纵波的波速 ρ/E u =;柔软的轻绳中只能传播横波,其波速μ/T u =); (3)波长uT λ=: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同相点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它反应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 . (4)波的相位:设0x =处的质元在t 时刻的振动相位是0t ωφ+,波沿x 轴正(反) 向传播,则位于x 处的质元在t 时刻的振动相位为0(/)t x u φωφ=+ ; 2.波动的几何描述:①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直线或曲线;②介质中位相相同的点构成的面叫等相面,位置在波的最前方的等相面称为波前或波面;③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波线与波面正交;④沿波线单位长度上完整波的个数称为波数,2/k πλ= 称为角波 数,2/k n πλ= 称为波矢量(n 是沿波传播方向的单位矢量); 3.波动的解析函数描述: (1)平面波的微分方程 0122222=??-??t u x ξ ξ,其解满足叠加原理。应用动力学的规律,

第十章 第2讲 机械波

课时训练10.2 机械波 (建议时间:30分钟) 1.(多选)关于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B.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D.在纵波中,两个密部或两个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多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B.要观察到水波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狭缝的宽度远大于水波波长 C.波长越长的波,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3.(多选)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相等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D.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4.下列物理现象: ①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③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④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分别属于波的()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5.如图1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M点始终处于波峰 B.N点始终处于波谷 C.P点振动加强 D.Q点振动减弱 6.(2016·绍兴市调研)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2甲、乙所示,则()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第十一章 机械波作业答案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 C]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振动状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 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时 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点的振 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 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 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点的振动 方向向上,又P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 [ C ]6.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 1 / I 2 = 4,则两列波的 振幅之比是 (A) A 1 / A 2 = 16. (B) A 1 / A 2 = 4. (C) A 1 / A 2 = 2. (D) A 1 / A 2 = 1 /4. 二. 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 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 ,则在 (t +2. 一列强度为I 的平面简谐波通过一面积为S 的平面,波速u 与该平面的法线0n v 的夹 角为θ,则通过该平面的能流是cos IS θ。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 O ′ ω S A ?O ′ (A) (B)(C)(D) S

物理:第二章《机械波》教案(2)(沪科版选修3-4)

机械波的描述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机械波的描述是在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后,对机械运动的进一步学习,关于波的概念也是今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波等内容的基础。 学习机械波的描述需要匀速圆周运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为基础。 通过有关“波”的录像揭示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出如何描述波的课题。 通过绳波演示和相应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揭示机械波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引人机械波的图像。 联系匀速圆周运动、机械振动等周期性运动,通过DIS实验(或演示多媒体课件),从分析、比较波形图中波形的分布和重复,归纳得出波速、波长、频率等概念;根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联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的规律,得出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的关系:v =λf。 通过课内学习训练巩固对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观察、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机械波的图像。 (2)知道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波速、波长、频率和周期。 (3)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波形图的认知过程,明白正确的观察在建立概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探究过程,感受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有关“波”的录像的观察,感悟物理源于生活,从而重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

(2)通过对绳波的观察、探索,并由此得出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感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从而认真观察演示实验,自觉进行物理实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机械波的图像。 四、教学资源 1、器材:DIS实验设备、长绳。 2、录像:“泰坦尼克”号被冰山撞沉、海洋渔业勘测等。 3、课件:机械波的形成。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机械波的图像;二是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DIS实验、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基础,通过观察机械波形成过程引人波形图,然后从分析、比较波形图中波形的分布和重复,归纳得出波速、波长、频率等概念;根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联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的规律,得出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的关系:v =λf。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绳波的产生过程,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波速、波长、频率,然后让学生通过DIS实验(或演示实验、课件)探究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再运用图像法等处理数据的手段归纳出波速、波长、频率的定量关系。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机械波的图像。方法是:通过绳波产生的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对机械波产生过程的动态过程和瞬态的模拟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分析、比较,建立波形图的概念。 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还可提供有关多普勒效应方面的学习指导。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由部分有兴趣的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外拓展探究,教师应在背景资料搜集、探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法选择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注意不要因此加重学生的负担。 本设计首先通过对录像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选择题 [ C ]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 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 (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 波形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 反射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 质反射面,故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

损失”,即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提示:由图可知,P 点的振动在t=0 时的状态为: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O ′ ω S A O ′ (A) (B)(C)(D) S

大学物理7章作业

选择题 1. 机械波的表示式为 ^ 7 - . 。1 (Sl),贝U (A) 其振幅为3m (B ) 其波速为10m∕s (C )其周期为1∕3s (D ) 波沿X 轴正向传播 2.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 播, 此时。丫门奇j 处质点的相位为 (A) 0 (B) π (C) Π2 (D) - Π2 3. 频率为100Hz 、波速为300m∕s 的简谐波,在传播方向上有两点同一时刻振动相位差为 Π3,则这两点相距 (A ) 2m (B) 21.9m (C ) 0。5m (D) 28.6m 4. 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某瞬时介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为 (A)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B )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C)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D)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5.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做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相等 (D) 介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6. 两相干波源$、Q 发出的两列波长为λ的同相位波列在P 点相遇,Sl 到P 点的距离是 r1,Q 第七章 机械波 V(Ill)

到P点的距离是匕,贝U P点干涉极大的条件是 (A) ]—一— - (B) ::^ _、_ _ _

7. 两相干波源S i和S2相距λ∕4 (λ为波长),S i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在S i、S2连线上,Sl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干涉叠加的结果是 (A) 干涉极大 (B) 干涉极小 (C) 有些点干涉极大,有些点干涉极小 (D) 无法确定 8. 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任意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A)λ(B) 3 λ∕4(C)λ∕2(D) λ∕4 二。填空题 9. 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m,传播速度时340m∕s,当它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成了0。37m ,则它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动方程为y=λcosω 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X =^L2处质点与X = LI处质点振动的相位差为 ________ . 11. 简谐波沿 X轴正向传播,传播速度为5m∕s ,原点O振动方程为 y= 20COS(J T¢+^(SI),则工二5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一平面简谐波周期为2s,波速为10m/s,A、B是同一传播方向上的两点,间距为 5m,则 A、B两点的相位差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13. Si、S2是两个相干波源,已知Sl初相位为吋2 ,若使S1S2连线中垂线上各点均干涉相 消,S2的初相位为 _________________ 。 14. 如图,波源Sl、S2发出的波在P点相遇,若P点的合振 幅总是极大值,则波源Sl的相位比S2的相位领先 计算题 15. 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表式为y = 0.05cos(10二t-4二x) [SI].求:

第十一章机械波作业答案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机械波 选择题 提示:设0点的振动方程为y O (t) ACOS ( t °)。由图知,当t=2s 时,O 点的振动状 3 3 态为:y o (2) A cos(2 0)=0 , 且v 0 ,二 2 0 —, 0 2 —2 ,将 2 0代 入振动方程得: y o (t) Acos( t 3 2 2 )。由题中所给的四种选择, 3取值有三种: ,, ,将3 的三种取值分别代入 y °(t) 3 Acos( t 2 )中, 发现只有答案( C ) 2 4 2 是正确的。 [C ]1. 一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 (A) y 0.50cos (n t -n ) , (SI). 2 (B) y 1 0.50cos ( n t 2 1 、 n ) , (SI). 2 (C) y 1 0.50cos ( n t 2 1 、 ~ n) , (SI). (D) y 1 0.50 cos (-n t 1 、 n ) , (S|) . [B ]2.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 图, BC 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 P 点反射, 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 入射波在P 点的振 动方向向下;而 BC 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 在P 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 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 P 点的振动 方向向上,又P 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 B 。 t 时刻的波形 则反射波在 t 时 2s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 0的振动方程为 1 4 2 y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处质 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由图可知,P点的振动在t=0时的状态为: t 0: y P0,且V o 0,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B ]5.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C)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B)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D)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C ]6.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1 / I2 = 4,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 (A) A i / A2 = 16 . (B) A i / A2 = 4 . (C) A i / A2 = 2 . 提示:波的强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J1 2 A2 \ I2 (D) A1 / A2 = 1 /4 . 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则在(t 提示: t T时刻的总机械能t时刻的总机械能, E 10( J) E K E p 1E5( J) 2 (B) f (D)十松T) (T为波的周期)时刻该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是 5 (J)

选修3-4第二章第一节机械波的描述之(波长,频率,周期)

福清美佛儿学校自主学习模式物理教学 姓名__________ 高二_班日期_月_日编号020课题机械波的描述(波长、周期、频率)课时:2课时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2 ?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理解各质点振动周期与波源振动周期的关系。 3?知道波速的物理意义,理解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4. 理解周期(频率)、波速的决定因素,知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谁变谁不变。 5. 能从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正确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学习指导: 模块一、对于“波长”概念的理解 解读:“相邻的”和“位移总是相等”是波长定义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例如,某 时刻的波形如图10.3 —I所示,在此时刻,图中P、Q R、S、M五个质点位移相等.因P、Q振动方向相反,故经一段很短的时间到下一时刻,P、Q位移不再相等,所以P、Q之间 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初时刻R和M与P的位移相等且振动方向相同,在以后的时间里任 一时刻,它们的位移都相等,但R与P是“相邻”的而M与P则不是,所以P与R、R与M 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而P与M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 图10, 3 - 1 根据波长的定义可知,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进一步分析可知,相距半波长奇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 如图10.3 —I所示,O B、D等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而O与A O与C A与B等振动情况完全相反. 模块二:波长与介质质点振动的关系 解读:(1)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即波在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可推知,质点振动1/4周期,波向前传播1/4波长;反之,相隔1/4波长的两质点的振动的时间间隔是1/4周期.并可依此类推. (2)相隔距离为整数个波长的点的振动完全相同,把振动完全相同的点称同相点. 波长反映了波在空间的周期性. 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因此,它们的振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也“总是”相同,即它们在任何时刻的振动完全相同.因而波长显示了波的空间的周期性. 据此,可以丢掉一段整数个波长的波形,剩下的波的图象与原来的波形图象完全相同.利用此种特性可以把相隔较远(至少大于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移到同一波长内(或在同一波长内找到振动完全相同的替代质点)比较它们的振动. (3 )相隔距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点的振动完全相反,这种点称反相点. 距离为(2n +1) (n= 0, 1, 2, 3,,)的两点,任何时刻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速度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会同时一个在波峰、一个在波谷或同时从相反方向经过平衡位置.

第十一章 机械波和电磁波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机械波和电磁波习题参考答案11-2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表式为 x, y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1)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 (2)求绳子上各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3)求x = 0.2m处的质点在t =1s时的相位,它是原点处质点在哪一时刻的相位? (4)分别画出t = 1s,1.25s,1.50s各时刻的波形。 解:(1) (2) (3) 所以 (4) 11-5已知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余弦波在t =1/3 s时的波形如图 所示,且周期T =2s (1)写出O点和P 点的振动表式; (2)写出该波的波动表式; (3)求P 点离O点的距离。

解: 11-8一列沿x 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已知t1= 0时 和t2= 0.25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试求: (1)P点的振动表式; (2)此波的波动表式; (3)画出o 点的振动曲线。 解: 11-11一平面简谐声波的频率为500Hz,在空气中以速度u =340m/s传播, 到达人耳时,振幅A =l0-4 cm,试求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声强( 空气的密度ρ=1.29kg/m3)。 解:

11-25地面上波源S 与高频率波探测器D 之间的距离为d ,从S 直接发出的波与从S 发出经高度为H 的水平层反射后的波,在D 处加强,反射线及入射线与水平层所成的角度相同。当水平层逐渐升高 h 距离时,在D 处测不到讯号。不考虑大气的吸收。试求此波源 S 发 出波的波长。 解: 11-29一弦上驻波的表达式为t x y ππ20cos 2sin 2.0=(SI ),求形成该驻波的两行波表达式。 解:t x t x y πππ ππ20cos )22 cos(2.020cos 2sin 2.0+- == 与t T x A y πλπ 2 cos 2cos 2=比较。得: )(1.0m A = )(122m k =?== λπλ π )(1.0202s T T =?=ππ )2220cos(1.01πλπ π+- =x t y )2 220cos(1.02π λππ-+=x t y

物理选修部分专题复习第2章振动和波第2节机械波

第二章振动和波第2讲机械波【概念·公式·定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一、机械波 1.形成条件 (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 (1)传播振动形式、传播能量、传播信息. (2)质点不随波迁移. 3.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有波峰和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有疏部和密部. 4.机械波的描述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频率(f):波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3)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4)波长、频率(或周期)和波速的关系:v=λ T=λf. 5.波的图象 (1)坐标轴:横坐标表示沿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该时刻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自测1(多选)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B.周期或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v、λ无直接关系 C.波速v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它与T、λ无直接关系 D.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 自测2(多选)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此时刻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 B.质点P此时刻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a

机械波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十机械波 一. 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1)图14-10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 )2(cos[01.0π+-π=t y P (SI). (B) ]31 )2(cos[01.0π++π=t y P (SI). (C) ]31 )2(2cos[01.0π+-π=t y P (SI). (D) ]3 1 )2(2cos[01.0π--π=t y P (SI). 【提示】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 }])2[(cos{0 ?ω+-+ -=u x x t A y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C] 2.(基础训练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3.(基础训练7)在长为L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空细杆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L . (B) 2L . (C) 3L . (D) 4L . 【提示】形成驻波,固定端为波节,自由端为波腹。波长最长, 4 L λ =。 [D] 4.(自测提高3)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14-24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cos[π +'-=t t b u a y . (B) ]2)(2cos[π -'-π=t t b u a y . (C) ]2)(cos[π +'+π=t t b u a y . (D) ]2 )(cos[π -'-π=t t b u a y . 【提示】由图可知,波长为2b ,周期2=,b T u 频率=u b ωπ,在t = t ',o 点的相位为-2π。 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2 )(cos[π -'-π=t t b u a y [D] 5.(自测提高6)如图14-25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 图14-10 图14-24 图14-25

大学物理第十章答案

第十章 一、填空题 易:1、质量为0.10kg 的物体,以振幅1cm 作简谐运动,其角频率为1 10s -,则物体的总能量为, 周期为 。(4510J -?,0.628s ) 易: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 0.01cos(20t 0.5x)ππ=-( SI 制),则它的振幅为 、角频率为 、周期为 、波速为 、波长为 。(0.01m 、20π rad/s 、 0.1s 、 40m/s 、4m ) 易:3、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0J 的振动能量,0.10m 的振幅和1.0m/s 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振子的振动角频率为 。(200N/m ,10rad/s ) 易:4、一横波的波动方程是y = 0.02cos2π(100t – 0.4X )( SI 制)则振幅是_________,波长是_ ,频率是 ,波的传播速度是 。(0.02m ,2.5m ,100Hz ,250m.s -1) 易:5、两个谐振动合成为一个简谐振动的条件是 。(两个谐振动同方向、同频率) 易:6、产生共振的条件是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相同) 易:7、干涉相长的条件是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的 (填奇数或偶数)倍。(偶数) 易:8、弹簧振子系统周期为T 。现将弹簧截去一半,仍挂上原来的物体,作成一个新的弹簧振子,则其振动周期为 T 。(T ) 易:9、作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振幅为 ,则 振动的周期为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 3 4π ,2105.4-?)

易:10、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为 。则这种电磁波的波长 为 。(468.75m ) 易:1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式为 则 时,在X=0处相位为 ,在 处相位为 。 (4.2s,4.199s) 易:12、若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振幅; 圆频率 ;初相 。(10m, 1.2 -s rad π ,0) 中:13、一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为2x 0.03cos(10t )3 π π=+ ( SI 制),则频率ν为 、周期T 为 、振幅A 为 , 初相位?为 。(5Hz , 0.2s , 0.03m , 23 π) 中:1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震动方程分别为10.05cos(4)()x t SI ωπ=+和20.05cos(1912)()x t SI ωπ=+, 其合成运动的方程x = ;()12 cos(05.0π ω- =t x ) 中:15、A 、B 是在同一介质中的两相干波源,它们的 位相差为π,振动频率都为100Hz ,产生的波以10.0m/s

沪科版第二章机械波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 学校:宝鸡石油中学命题人:石亚莉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第Ⅰ卷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多个答案,答对得4分,少答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得分) 1、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2、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就是波中质点的迁移的方向;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由v=λf可知,波长越长,波传播得越快 D、当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匀速驶来时,我们感觉的音调比火车实际发出的音调高 3、下列关于波的频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波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相同,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变化 C、波的频率越大,各质点振动得越慢 D、波的频率与介质有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4、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波源振动周期T=0.1s,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示,且此时a点向下运动。则( ) A、波速为20m/s,波沿x轴正向传播 B、波速为20m/s,波沿x轴负向传播 C、波速为10m/s,波沿x轴负向传播 D、波速为10m/s,波沿x轴正向传播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干涉也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D、振幅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一定能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6.下列关于波的反射和折射,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波速一定相等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 C、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