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及特点

2011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强县建设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和民生保障,大力打造百所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百亿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克服了七十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三十年一遇的汉江秋汛,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农业增加值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95元,同比分别增长6.8%、6%、15%。具体表现在:三个快速增长、三个逐步提升、两个稳步推进。

(一)三个快速增长。一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快速增长。全县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生猪、家禽、牛、禽蛋、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分别达到69.21万吨、12.71万吨、1.1万吨、33.3万吨、91万头、1550万只、5.5万头、4.3万吨、1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0%、2.3%、4.0%、1.0%、14.4%、16.8%、13.7%、5.8%。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快速增长。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达到71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5家,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40.4%。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7795元,同比增长15%,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4995元、工资性收入2283元,同比分别增长16.3%、9.6%。

(二)三个逐步提升。一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开挖和改造塘堰5704口,其中万方大堰900口,整治渠道1250公里,硬化渠道220公里,除险加固水库26座,新增和改善灌

溉面积10万亩;完成通村水泥路212.6公里、通组公路路基工程370公里、硬化220公里;新推广大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2500户,解决了2.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造林总面积6.8万亩,新建花卉苗木基地建设5823.8亩,完成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15个,旅游公路绿化景观带(纪山寺)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3.01%。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通过示范、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410个,其中种植类179个,养殖类192个,农机类28个,沼气类11个。已注册商标的合作社4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产品产地认证1个,实施行业生产质量标准的31个。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1.8万千瓦,粮食生产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9.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作物生产农机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69.6%、80.1%、58.2%。

(三)两个稳步推进。一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牢固树立“全域沙洋”和统筹城乡的理念,以“一村两镇五线一流域”为重点,以农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实施“1111”和“321”的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在抓好雷都、垢冢、吴集3个新社区的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完成了郭店一期、后港荆南二期等农民新社区建设和黄岭、高丰、唐垴、黄湾、同兴等引江济汉拆迁安置点建设。二是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惠农政策,按照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农机购机补贴等惠农资金万元。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完成农村土地流转网络、规范流转程度、创新流转机制,全县共签订规范的耕地流转合同4309

份,流转耕地面积7.32万亩,其中:转包5.05万亩,转让1.85万亩,出租0.06万亩,股份合作0.36万亩。涉及农户4211户。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三万”活动,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我们按照省、市委统一安排部署,上半年,我们从县镇两级抽调800多名干部组成278个工作组进驻到全县278个村(社区),开展了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下半年,我们又在全县开展了“以兴水利、促发展、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通过两次“三万”活动,不仅增强了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强化了农村基础,促进了农村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干部培训组、宣传组、问卷调查组、检查督办组等六个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各镇、县直各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各工作组进驻到村后,通过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办宣传专栏、编发工作简报、在报刊电视上办活动专栏等形式,切实加大对“进村入户”活动的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营造了“关爱农民、关注农业、服务农村”的良好氛围。全县共刷写各类宣传标语1300多条、悬挂宣传横幅400多条、办宣传栏180多个,编发工作简报20期、在周刊编发“进村入户”活动专刊4期、在电视台播出“进村入户”活动专题节目24期。三是强化走访农户。为确保实现工作组队员足迹覆盖全县所有农户,针对当前农村外出人员多、农忙季节在家人员少等特点,各工作组分门别

类,对不同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走访,扎实了做到“六访”和“四个不放过”,确保入户走访工作不流于形式。“六访”,即对在家农户,采取田间劳动访、上门座谈访、预约登门访等方式,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调查、面对面的指导,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在外务工农户和长期在外农户,采取短信告知访、电话问候访、网络QQ访等方式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对家乡发展的建议,与他们交心谈心,沟通感情。“四个不放过”,即对在外经商、打工的空户不放过,对走访农户的基本情况不弄清楚不放过,对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不搞清楚不放过,对农民反映政策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帮助落实到位不放过。通过走访调查,共收集到种类问题和建议18500多条,经汇总整理后,形成民情调查报告120多篇,专题调研报告15篇,为进一步做到“三农”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为民办实事。上半年,各工作组围绕群众急需解决的生活困难,积极办实事、解民忧,为所驻村兴办实事2572件,投入资金4200多万元,共赠送种子4.5万斤、肥料468.6吨;帮助所驻村植树造林9.8万株,维修泵站64个,硬化渠道49.08公里,更换变压器45台,维修通村组工作131.3公里,维修村活动阵地28个、6316平方米,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加快“八大转变”,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一是加快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者向现代市民转变。坚持将“农民进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积极实施“农民进城”行动,引导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国内向国外转移,全年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人。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大做强

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洪森、龙池、楚玉、正邦、凤池、环星、巨星等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产业链延伸、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做大规模、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全县共建成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三是加快农产品品牌由大众品牌向精品名牌转变。按照“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以核心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实施农产品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名牌。“洪森”精米、“蛟龙”皮蛋等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城郊蔬菜基地、仙羽养殖等9个产地获得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洪森”大米、“凤池”香米、“蛟龙”牌皮蛋、盐蛋等4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农业生产由传统低效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围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按照“一镇一品”、“几镇一品”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实用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着力建设了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速生丰产林等七大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大镇。五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土地流转“四级平台”机制,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与大企业、种植大户、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发经营土地,发展主导产业,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万亩。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度,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规范运作,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达到410个,网络带动农户6.5万户。六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向由内向型农业为主向外向型农业转变。建设和完善以批发市场

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为基础,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农产品流通市场网络,启动了农机大市场建设。以洪森、蛟龙、楚玉、仙羽、天一、亿泰等6家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为龙头,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发外贸出口产品,全县农产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万美元。七是加快由单一利用农业资源向循环农业转变。以秸秆综合利用、水生资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三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为重点,加大“一心三区十园”的建设力度,全县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户达到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5.2%以上,农业循环经济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八是加快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型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变。充分发挥沙洋楚文化和油菜等资源优势,举办了第四届油菜花旅游节,屯节会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30多万人;按照“金色沙洋、多彩乡村”的发展理念,按照“四季风情、四季观花、四季可游”的要求,以“一带六区”为重点,启动了中国沙洋生态农业体验风情园建设。

(三)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高位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有关精神,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实施方案》,并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县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实现了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百日速度”。二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以洪森、龙池为重点,切实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洪森公司成功挤身全省14家油菜产业化战略联盟企业行列,被评为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企业。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5000万元的达25

家,过亿元的达13家,企业总资产达21.4亿元,吸纳农村从业人员近8000人。洪森、蛟龙、楚玉、仙羽、天一、亿泰等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全年出口创汇4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7.6%。三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大项目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相继引进了洪森天利、中储粮龙池食品工业园、正邦现代农业等一批大项目,今年全县投资过1000万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到12个,计划投资14.3亿元。四是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按照“一主多翼”的思路,以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李市棉花加工产业园、后港食品加工产业园、纪山调味品加工产业园、官当粮食加工产业园,切实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规划功能区分为食品工业园、轻纺工业园、森工工业园、仓储物流中心四大区域,现已入驻洪森天利、龙池米业、楚玉食品、正邦现代农业、富泰革基布、华溢纺织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9家,元至9月实现加工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42.9%。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

(四)坚持“三化同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全域**”的理念,明确了实施“1111”和“321”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即,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以后港镇为副中心,以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纪山等10个镇为支点,以100个以上农民新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实现县城人口30万、集镇人口20万、农民新社区人口10万的目标。以“两镇两村五线一流域”为重点,以农民新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整合项目建新村。结合引江济江工程,建设了荆南、黄岭、高丰、唐垴、黄湾、同

兴等6个农民新社区建设。二是农民自主建新村。通过规划带动、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作用,共带动民间资金1.2亿元投入到修路、建房、改水、“一建三改”和小型水利建设等公益项目建设。三是市场运作建新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飞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多元建设郭店新农村,该项目集农民新居建设、种养开发、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目前已完成了1000亩土地流转,首期54户农民新居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四是回归报答建新村。通过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沙洋籍湖北重庆商会执行副会长郑中投资11个多亿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目前,集农民新居、高效种养、蔬菜加工、旅游开发等于一体的“正中水镇”项目正稳步推进。全村308套小区式农民住房已全部完工,首期整理出的2000亩蔬菜种植基地和建设的80个蔬菜大棚已全部投入生产,“四纵四横”道路网和“中国湖”、正中塔等旅游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五)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围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一是加强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启动了荆新线一级公路建设工程,完成了国道、省道大修97公里、汉宜复线路面续建工程10.1公里、县乡公路改造28.5公里、通村公路60条212.6公里、通组公路碎石路面220公里的建设任务。二是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以“整洁乡村、清洁家园”为主题,以6个县级示范村、13个镇级示范村、5条主干道沿线村庄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全县新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2500户,对12个农民居住点实行了路灯亮化、对20多个村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三是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服

务。优先发展教育。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保持在100%。支持卫生事业。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73%。提高社保水平。将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800元/年、1300元/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现在的1110元/年,农村五保工作受到民政部表彰。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仍占据农业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所占比例较低。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快,二、三产业不发达,整体实力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迟缓,农村经济还不够活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缺少大企业带动,加工种类比较单一,精深细加工程度较低,加工附加值不高。

(二)农业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农业发展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土地规模经营不多,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小农生产,分散、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不能适应农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产业还主要以单一的生产型农业为主,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不快,农业发展功能有等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受到制约。由于各种自然和历史原因,村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村与差的村差距较大。村级工业数量少、规模小,对集体经济贡献不大,村级“造血功能”仍然较弱,收入稳定性差。整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村集体“无钱办事”、“无力办事”,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制约因素。

(四)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仍然偏低。近几年来,我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投入相对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依然较低,科技贡献率不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农民素质仍然偏低,缺乏科学、法律常识,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缺少开拓创新的本领,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公共卫生、热心公益等集体观念比较淡化,一些不良文明和社会行为依然存在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县四届党代会提出的“三年突围、四年培增、五年翻番”工作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一)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着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1、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油生产。通过结构调整,高产创建,切实提高粮油生产水平,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11万亩以上,油菜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二是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大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引江济汉工程,结合新农村和移民新村建设,大力新建一批成规模特色蔬菜、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力争全县全年新增蔬菜基地5000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广生猪“150”、肉牛“165”、肉羊“1235”、蛋鸡“153”等家庭式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进程,力争创建部、省、市、县

四级标准化示范场总数达到50个,猪、禽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80%、85%,全年生猪出栏100万头,家禽出笼1700万只。按照“水产抓片带、重点抓基地、突出抓特色”的思路,大力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继续抓好长湖20万亩名优鱼板块、小龙虾渔业基地建设,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坚持开发和改造并举,积极开发资源,加快改造升级,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以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加工等林业产业为重点,以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速生丰产林等林业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抓好林业产业建设,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力争完成人工造林6.5万亩,其中板块基地造林3.5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折合面积3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00公里。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5万亩,抚育中幼林3万亩,建设15个绿色家园示范村。

2、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一心三区十园”为重点,着力延长循环链条,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是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抓好十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反扩规升级,增长示范带动能力。

3、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建设大龙头。积极引导境内粮油龙头企业围绕楚玉、正邦等规模企业,进行兼并、股份改造等战略性合作或整合重组,合成大集团。力争新增或改扩建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过5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二是打造大园区。突出规模化、集约化,引领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园建设;三是创建大品牌。继续实施精品名牌创建工程,鼓励龙头企业强化宣传推介,深化“农商”、“农超”对接,加快市场开拓,积极申报“三品”、各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认证,力争全年新创中

国驰名商标1个,湖北名牌产品或湖北著名商标2个。

4、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全县丰富的油菜花和楚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以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为重点,以油菜花旅游节为载体,以农家乐、垂钓园、观光园等为支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力争全年农业旅游产值超过2亿元。

(二)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全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强化汉江综合治理,保障以汉江流域经济带为主轴的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抓好全县中小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做强、做好以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为核心的河湖水文章,运用工程、技术、管理和生物控制等措施,对全县重点河、湖、水库等水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和管理,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建立水利良性发展长效机制。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类施策,以防洪治涝、节水灌溉、水域水环境保护、农村安全饮水、水土保持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民生水利”。

2、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结合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高产农田建设,力争完成土地综合治理7亩。

3、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油菜机械直播、油菜机械收割、油菜机械秸秆还田等四类机具,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力争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4.1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1%,其中水稻机械育插秧水平达到35%,油菜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3%。

(三)大力实施农民进城工程,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着力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相结合,整合电教、网络、文化阵地、品牌活动、职业教育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科技文卫“三下乡”活动,加大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全年新增培训转移农民1.5万人。

2、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以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抓好后港镇级市建设、五洋路沿线居民点改造以及王坪、郭店、荆南等8个社区完善配套和和郭店二期工程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镇级市和特色镇为支撑、新型农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发展体系。

3、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各类灾害、大病医疗、困难学生和特困群众救助的全覆盖。

4、着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力度,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按照“应保尽保”以及“全覆盖”的原则,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困难群众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入户”工程,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进“农村文化中心户”和“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组建秧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文艺队伍,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2020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20年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xx 届 ___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生活较大改善,收入显著增加。xx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418元,达到3901元。全年粮食产量65259吨,同比增3%,油料产量7272吨,增8%。 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xx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xx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 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xx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峡口泗湘溪、黄粮冯家槽和高桥伍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在职教中心举办了第一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共培训核桃技术员65名,在8个乡镇开展了8场专题培训。全县核桃产业在全省已小有名气。 三是畜牧产业平稳发展。实施“科技兴牧”战略,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的引进、繁育、改良、推广力度,逐步实现畜牧产品的升级。全年出栏生猪31万头,增7.5%;出栏山羊8.9万只,增11%。鼓励回乡创业农民工发展特种养殖,现有山鸡、黑豚、绿壳蛋鸡等多种特色养殖场7个。全县标准化规模化万头生猪

202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202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xx县供销社 202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2020年,我社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的相关文件和精神,按照县委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我社在农村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电子商务的开展情况 (一)理清思路,明确原则目标。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为了避免“重建滥建”,我社秉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积极慎重稳妥有序”的原则,结合地域特点个人愿景乡镇实际等综合因素,锁定2020年目标:力争完成27个乡(镇)电子商务店 64个扶贫村和条件较好10个村级店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流通效率,确保站(店)建得起,活得下,前景好,能实实在在为服务“三农”助力添彩。 (二)分工协作,打造电商蓝本。按照县委政府“政府推动商务主管供销主抓部门配合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发展农村电商的工作基调,在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和大力支持下,我社积极而为,庚及组建了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企业垫资完成了 xx县电子商务中心的打造,构建了县级电子商务“中心枢纽”平台,并以此为“蓝本”,在县供销社的具体指导协调下,由“电商中心”负责承建下级镇(乡)村站(店)网点建设。 (三)强化落实,着力有序推进。5月下旬,在我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启运仪式结束后,我社迅速将推进镇级站和村级店建设提上工作日程。一方面加强与乡镇的沟通,积极营造上下发力,联动互动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给承建单位电商

公司明确“工作任务建设标准工作要求”,责成其按照先易后难,先示范(乡镇)后一般(乡镇)的原则,按照“一支队伍一个模式”积极有力有序推进。 (四)加强督导,确保质量速度。在推进过程中,我社在原则尊重各乡镇上报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坚持实施动态监管。一是对明显不符合“交通条件,辐射半径,生存空间,业主实力,产业基础,消费状况,物流人流业务依托个人愿景”等因素的,切实加强与乡镇衔接,及时调整规划布局,确保网点建设科学合理。二是对建设质量不高推进速度停滞的,不时亲临现场“问诊把脉”,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亡羊补牢”,确保质量进度“协调同步”。 (五)加强引导,拓展电商体系。一是积极引导企业拓展代缴费用,代购飞机票,代理车险,农资供应等业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空间,努力发挥服务“三农”“引擎”作用。二是积极加强与邮政快递公司的对接与合作,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加强战略合作,抱团发展,先后与供销e 家农e管家乐村淘邮乐购汇力网淘宝等9家知名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信息共享互利互惠。由于我县建设和运作模式得到乐村淘的认可,该公司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将我县作为其开拓电商业务“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案例样板县”进行打造。 (六)加强培训,提高电商水平。一是将县电子商务中心作为培训主阵地,强化电子交易员等各类人员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9期达630余人,颁发培训合格证书150份。同时,引导企业组织电商骨干人才走出去开阔视野汲取经验。电商中心骨干业务人员先后到宜宾成都内江汉源南充重庆深圳等地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取回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真经”。二是高薪聘请淘宝网黄金台讲师1名,对我县电商运营进行深度策划;并对电商从业人员实施针对性“专家

2019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19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精选【一】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2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形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积极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

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08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09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ZZ 化工有限公司、XX市ZZ有限公司、X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X市ZZ 专业合作社、X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乡镇农业半年工作总结

乡镇农业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总结是对上半年工作情况的一个分析和反思,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一个规划,下面是x整理的乡镇农业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有所帮助! 乡镇农业半年工作总结【1】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本镇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方案,层层签订了责任状,责任到人,以做好“防疫”、“防火”、“防汛抗旱”、“防耕地抛荒”工作为基础,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重点发展烤烟、秀针菇、茄子、优质稻等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镇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立足农业之本 上半年,我镇组织全体干部、部门负责人参加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使每个人深刻了解中央“三农”政策,就农业农村工作,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协同抓;召开农业农村工作办公会议,明确了农口站所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成立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动物防疫领导小组、森林防火指挥部、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等机构,并与村(居)、部门单位、驻村干部及相关人员签

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班子成员每人都要负责一个重点区域。 二、以人为本,夯实农业基础 1、争取指标,积极筹资,落实了纠龙、同福、横居三个村居农村电网改造项目。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的炭山元低圳树山段维修项目、投资23万的红蛛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投资130万元的同富农业整合项目已实施完工;投资金18万元的60户生态家园项正在实施;投资俞百万的炭山元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也即将启动; 3、主动出击,积极落实人畜饮水工程。满足73000余人供水的王家元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正在实施。 三、办点示范,推广农业技术。 我镇上半年着力办好了同福等三个村的500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点和牛古田等三个村的xx00亩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点、500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水稻新品种示范点。通过办示范,推广水稻新品种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5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万亩,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4xx0亩。 四、责任到位,突出“四防”落实 我镇动物防疫及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在资金落实方面,给畜牧站安排了2万元;在宣传方面,做到家喻户晓;在督查方面,每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xxxx年,xxxx镇农村、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推动xxxx镇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力加快生态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生态建设及农村农业发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xxxx年,我们按照巩固主导产业,培育新生产业的思路,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土地流转,主要搞好了三大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秦家沟—夏湾桑蚕示范基地。以丰达公司为依托,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高标准栽植优质桑园800亩。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配套了排水渠和除草设施,达到旱可浇、涝可排。新建标准化养蚕大棚6000余㎡,年带动800余农户养蚕2400余张,产鲜茧20余万斤,产业产值500余万元,实现了桑蚕规模化养殖新突破。二是引进深药集团,成立博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丹江沿线的前营村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丹参生产基地,现水、电、路、井等已全部配套,育苗基地已建成,今冬明春可全部完成栽植任务。与此同

时,该公司积极带动沿河村群众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流转土地xxxx0亩,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三是引进臻瑞林业公司投资80万元,在老庄、元岭怀等村连片发展油牡丹450亩,在上街村发展油牡丹100余亩。下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基地达3000亩,可带动农户600余户参与发展,全镇已形成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在保护生态、提高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致力搞好合作社建设 我们按照规范组建、合理运营、发挥作用的思路,大力支持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今年共成立合作社11家,博丰、涛旭、惠丰、安峰桑蚕、六合核桃、秦家沟桑蚕服务合作社、大华山桑蚕服务合作社、上街油牡丹合作社、石从强苗木合作社、尚超二花合作、六合核桃合作社,惠丰农民合作社等,均已通过注册,有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带动广大农户积极投身于生态农业发展。其中惠丰合作社通过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验收,并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农产品交易会、招商会,大大地扩大了桑叶茶绿色保健食品的知名度。夏湾桑蚕合作社与宝绿源实业公司签订了500亩桑园基地建设合同,新发展桑园800亩。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集中组织培训2次,分散培训4次,合作社培训农户10余次,带动产业发展户达1000余户。这些合作社建设较好地带动了全镇桑蚕、核桃、苗圃、油牡丹等产业发展,其中种植桑园5亩以上有22家,油牡丹3亩以上13

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经典)

---------------------------------------------------------------范文最新推荐------------------------------------------------------ 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经典) 篇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xx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x个,共x个行政村,农户数xxxx户,农业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 1 / 22

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xx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xxx多人的就业问题。xx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良品种在xx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xxx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上半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下半工作打算

农业农村工作上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创新服务模式,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工作举措,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扎实有序,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乡镇农业农村指标的分解任务,具体共有15项指标任务。1-6月份除园区建设、帮扶脱贫、“四有一责“创建等有待继续完善,其他各项指标任务都完成和超额完成。 一、强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 1、完成农业招商引资市外民资3000万元——牧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2、建成一个亿元农业龙头企业项目。食品有限公司,已于今年6月19日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已申报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3、在建一个亿元休闲农业项目——有机农场项目。该项目由XXX投资,核心建设地点在XXX村,计划投资1亿元,用地2600亩。该项目将建成集生态种养、餐饮、休闲、娱乐、培训为一体的农业复合园。目前该项目协议已签订。已投入500万元,700亩有机稻米栽培正在转换。 4、新建高效农业园区。新建高效经济林果500亩,协

议已签;新建枣园100亩,已完成,目前正在土地流转。 5、扩建设施有机大棚蔬菜种植项目。XXX有机农场有限公司计划发展有机大棚蔬菜500亩,目前已投入200万元,已建60亩露地有机蔬菜。 6、新建高效渔业园区。面积500亩,核心建设地点在XXXX村,已建设完成。 7、实施省级高效渔业政府扶持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建设南农场高效渔业基地。项目建设内容:改造池塘580亩、新建苗池80亩,土方11万方;新建1100米宽2.5米砼生产路;新建塘口生产管理用房2套;新置进排水管道设置80亩、机泵2台套;引进优质鱼种1.8万公斤;举办技术培训班4期400人次。目前项目正在实施。 8、完成农村河道疏浚工程项目、千亿斤粮项目等。总投资1000万元,对全镇112条河道疏浚整治,涉及24个村(居),总长280公里,共分12个标段,完成115万方。投资1000万元千亿斤粮项目,实施完成梯形渠道8公里,U形渠道9公里,泵站2 座,生产桥6座,涵洞200多座。投资70万元,实施大桥接线实施U形渠道1.7公里,开挖土渠道8公里,涵洞187座。投资70万元,建成水产1号路。 9、完成“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惠农项目。今年以来,

201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与二季度工作计划

201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与二季度工作计划 一、一季度主要工作 (一)产业建设 1.粮食。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建立目标责任制,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逐级分解生产任务。钟书记、周县长多次过问粮食生产,亲自办点示范。县财政安排粮食生产发展资金200万元,筹措双季稻县级办点资金350万元,县级示范区的种子由县统一采购、免费提供,并按翻耕80元/亩、专业化防治40元/亩的标准补助给农户;落实县级双季稻示范办点10个1.5万亩,建立了三阁司、南岳庙和石门两个集中连片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县扩双增面4万亩。组建了10支技术服务组,实行分片包干巡回指导。整合粮食产能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山塘清淤、农业保险、科学储粮、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向双季稻主产区倾斜。我县粮食生产受到了徐明华副省长的表扬。 2.畜牧水产。生猪、牛、羊分别出栏56.26万头、0.93万头、2.1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49%、2.20%、1.89%;家禽出笼171.9万羽,同比增长4.37%;水产品产量4245吨,同比增长0.36%。完成了14个生猪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已启动实施;加强生猪品种改良,引进纯种公猪10头,纯种母猪116头;国家生猪活体储备项目完成了征地300亩和规划设计,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完成摸底调查。 3.金银花和百合。一是做好金银花防冻减灾和救灾补损、品改和南扩等造林工作。指导广大种植户对老园实施深耕改土,加强冬培、修剪、施肥管理及防冻管理工作,开展了金银花品种适应性调研。加强与省林科院协调,加快种苗生产进度;加强金银花研究所建设,招聘高学历工作人员2名。坚持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园,一季度完成南扩2万多亩,品改1万亩。二是开展龙牙百合脱毒种球快速繁育和试验示范。从江西省农科院拿回第一批龙牙百合脱毒种球组培苗,在山界回族乡等地进行了田间栽培试验。

农业办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办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来,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村社财务管理,促进了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现将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一)经济发展综合目标完成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7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2、农民人均收入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比上年增长5﹒5。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目标完成情况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325吨,完成101;狂犬病防疫率100;猪口蹄疫预防、猪瘟三联苗注射、鸡新城疫免疫率均为100,并通过市畜牧局验收。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完成种养殖专业大户摸底调查统计,组建了五大协会、七大基地领导班子。已进一步规范了7个基地建设,成立了珍珠鸡养殖技术协会和果树苗木种植技术协会;新增无公害水稻9900亩,完成132,发展无公害蔬菜210亩(双槐村和长林村),完成105。

3、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项(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食用竹规范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抛秧技术),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回龙村400亩食用竹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2个(双槐村珍珠鸡示范养殖和花溪村经济林木示范种植),发放秸秆综合利用、育秧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3000余份,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1期(食用竹栽培管理、水稻育秧、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受训6500余人(次),开展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管理等科普知识宣传4期,受教育8000余人(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与去年相比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完成秸秆还田8200亩,其中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5100亩,完成全年推广任务的100。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南溪、柳林、栏厢、齐心四个村新建U型渠工程2千余米,完成167,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0亩,完成229,新增节旱地浇灌面积1750亩,完成115,在山区5个村新建和改建微水治旱工程建设项目38处,并接受了成都市的检查验收,在山区村和平坝村组织实施完成水利建设项目70余处,完成100。制定春灌用水及汛期防洪安排意见,装防洪预备铁笼50条、竹笼40条为干河子安全度汛做了充分准备,完成春灌育秧用水组织及协调工作。 2、按市目督办要求完成了长林村中、低产田改造的工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xxxx年,xxxx镇农村、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推动xxxx镇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力加快生态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生态建设及农村农业发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扎实推进土地流转 xxxx年,我们按照巩固主导产业,培育新生产业的思路,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土地流转,主要搞好了三大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 一是秦家沟—夏湾桑蚕示范基地。以丰达公司为依托,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高标准栽植优质桑园800亩。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配套了排水渠和除草设施,达到旱可浇、涝可排。新建标准化养蚕大棚6000余㎡,年带动800余农户养蚕2400余张,产鲜茧20余万斤,产业产值500余万元,实现了桑蚕规模化养殖新突破。 二是引进深药集团,成立博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丹江

沿线的前营村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丹参生产基地,现水、电、路、井等已全部配套,育苗基地已建成,今冬明春可全部完成栽植任务。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带动沿河村群众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流转土地xxxx0亩,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基地。 三是引进臻瑞林业公司投资80万元,在老庄、元岭怀等村连片发展油牡丹450亩,在上街村发展油牡丹100余亩。下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使基地达3000亩,可带动农户600余户参与发展,全镇已形成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在保护生态、提高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致力搞好合作社建设 我们按照规范组建、合理运营、发挥作用的思路,大力支持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今年共成立合作社11家,博丰、涛旭、惠丰、安峰桑蚕、六合核桃、秦家沟桑蚕服务合作社、大华山桑蚕服务合作社、上街油牡丹合作社、石从强苗木合作社、尚超二花合作、六合核桃合作社,惠丰农民合作社等,均已通过注册,有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带动广大农户积极投身于生态农业发展。其中惠丰合作社通过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验收,并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农产品交易会、招商会,大大地扩大了桑叶茶绿色保健食品的知名度。 夏湾桑蚕合作社与宝绿源实业公司签订了500亩桑园基

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总结提纲(doc 9页)

农业农村年度工作总结提纲(doc 9页)

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xxxx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xxxx。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xxxx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省、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4.xxxx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xxxx场。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4.xxxx亩,退耕还林面积5.xxxx亩,发放直补资金103xxxx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3.xxxx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8.0xxxx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1.4xxxx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xxxx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xxxx项目,总投资388xxxx元,其中自筹176xxxx元,贷款10xxxx元,国家和省投入191xxxx元,市里投入10xxxx元。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xxxx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xxxx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xxxx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xxxx元。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2、培育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上搞突破。我市人均耕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村水利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农村水利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劣,是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综合反映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农村水利年终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农村水利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 xx县农村水利管理站-水利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指导全县农村水利建设。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监督指导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活动,指导全县机电排灌、灌区运行管理,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导水利行业供水、乡镇供水、农村饮水。xx县农村水利管理站在编人员9人,实际在岗5人,业务联系全县5个基层水利站20个水利员。 20XX年,农水站在县水利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县关键岗位监督考评工作组的监督指导下,与局其他科室一起,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廉政建设有关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县级部门关键岗位的要求,努力践行勤政、廉政、高效的办事风格,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现就我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我县总人口48.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0万人。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系统。目前我县共有大小灌区81个,

小⑵型以上水库50座,山塘2571座,小型堰坝753处,提水泵站144处,机井250处,渠道长度230万米。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发展形势总体看好,但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积累矛盾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瓶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发展,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年,我县以《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XX~20XX)》为纲领,以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追加拨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等项目为主要抓手,切实推进我县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共整治加固万方以上山塘18座,改造堰坝14处,改造泵站5座,改造灌排渠道70km,发展喷滴灌面积1万亩,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约4000万元。工程实施后,共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5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06万亩,新增喷滴灌面积1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今年,我县又成功申报了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通过20XX~20XX年建设,计划完成山塘整治58座,改造渠道265.6km,加固堰坝470米,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4万亩,工程总投资9472.46万元,其中专项资金项目投资6603.46万元,整合资金投资2869万元。 基本完成xx县范围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实现基本农

年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年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篇一:太平店镇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太平店镇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XX年太平店镇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达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XX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积极创造好环境,大力招商,鼓励自主创业,加速全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新增蔬菜大棚200多个。莫岗、龙李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宋闸村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有机蔬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本地创业

成效显著。沈河村蔬菜种植大户汪军,新流转土地500亩,扩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田山村发展绿色大棚100个,初步形成种、赏、售、餐、玩一条龙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徐堤村新投资100万元,新建草莓大棚50个,加强传统优势种植项目。三是畜牧业大户培植结硕果。新引进喻星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150模式8栋。新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16家,其中养猪6家,肉鸡2家,蛋鸡2家,野生珍禽养猪1家,养羊2家,养牛3家。 养殖生产进一步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牲猪出栏6.93头,现存栏1.83头;肉牛出栏6200头,牛存栏1.23头;养出栏1.23只,存栏13只;家禽出栏250万羽,存栏60万羽。 二、农业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20XX年,全镇农口各单位,主动克服了经费、人手困难,加大三农服务力度,有力支持农民增收。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和推广。推广新品种“y两优5845”、“y两优6号”、“郑麦7698”等20余个,新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0余个。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监测机制,以“一喷三防”为引导,高效及时指导农民防病治虫。基本完成科技示范户网络建设,全镇确定了420户种养殖示范户,组建了28位技术指导人员入户帮带,有力推动了科技入户,示范带动、技术更新,增效显著的新型农业种养殖模式形成。同时,

农村农业产业工作总结

农村农业产业工作总结(一) 成王政发?2011?130号 王磨镇二O一一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1年,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创业实干打硬仗”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县“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和“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基础兴镇、特色富镇”这一主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全镇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协调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态势。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 (一)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强势推进。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题, 我镇把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率先

发展目标的突破口,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发展抓项目、产业抓特色”的发展思路,高起点培育龙头企业,高投入培育优势产业,高效益服务特色农业,把特色产业做优,优势产业做大,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稳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规模+质量+品牌”的农业产业化路子。全镇建成了绿色田园和韦山核桃综合示范园2个,并被县上确定为市级科学发展示范点;建成专业特色产业基地2家;发展中药材种植1700亩;发展獭兔等特色养殖大户8户,成立种养殖协会2个,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其中特色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元。一是狠抓了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建成2万亩核桃基地,大力推行“四个转变”的发展模式,坚持整区域推进,规模化发展,全镇发展优质核桃5万亩,全镇农民人均达到36株,发展种植大户56户,“七虫三病”核桃树综合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全面落实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广普及和落实核桃树综合管理“十项”技术,促进了核桃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狠抓了优质大葱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在韦山村、王坪村、白家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全力狠抓了300亩水泉大葱产业基地建设;建成了以成县天子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陈庄、祁坝、浪沟为中心,建设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三是狠抓了以獭兔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建成了以成兴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祁坝、王磨獭兔养殖基地,以杨庄、梨树为中心的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发展养殖示范场(户)26户。四是狠抓了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培育扶持了以植树造林、产业开发、野生动物驯化养殖、良种繁育、生态观 光旅游为主的农业综合性开发建设;培育扶持了以峰台山实验林场等集生态林建设、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态观光园建设企业。(二)灾后重建全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3篇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3篇 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生活较大改善,收入显著增加。xx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418元,达到3901元。全年粮食产量65259吨,同比增3%,油料产量7272吨,增8%。 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xx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xx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xx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峡口泗湘溪、黄粮冯家槽和高桥伍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在职教中心举办了

农业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农业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农 业农村工作重点 在处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办公室按照党委、行政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大局,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使农业农村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将农业办公室2016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管理体系建设,狠抓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把各项工作任务目标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责任管理意识。一是适时充实和完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工作目标责任制,为党委、行政决策提供科学客观依据,使党委、行政与各村主职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更加完善和全面;二是与村签订农作物病虫防控责任制,动物防疫责任制,农村政策性“三农”保险责任制;三是与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签订了“以钱养事”服务合同,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把工作任务、目标要求、责任奖惩落到实处,有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发展粮油生产,狠抓粮油的环节管理。为了抓好粮油生产,去冬以来,处农业战线立足早动手,早安排,早培训,早办样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技人员到村到户加强技术指导,实行面对面的服务,全处办培训班12场次,培训人员6000人次,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办样板

点10处,开现场会6场次。在工业项目建设占地使农田减少的情况下,由于措施得力、督办及时、服务到位,粮食生产仍获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33509吨。其中,夏粮6278吨、稻谷17188吨、玉米9552吨。 三、突出防汛准备,狠抓抗灾保插秧。针对我处防汛环节复杂的形势,我们立足于防大汛,救大灾的思想不动摇,切实做到了八个到位,即:组织机构建立到位,防汛劳力公示到位,物质器材准备到位,查险整险实施到位,通讯联络畅通到位,人员值守督促到位,防汛预案完善到位,清障除障到位。全处共落实一线劳力1600人,二线劳力3400人,三线劳力5500人,成立两个抢险应急分队,共落实草包33000个,木桩12000个,砂石米800立方米。维修排查设备8台(套),争取资金220万元,对共青、印河、先烈水库进行了加固整治。相继开展了度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抗灾自救,立足“三保”,使全处应插秧面积29700亩全部插上,为秋粮增收打下了基础。 四、突出农业抗灾体系建设,狠抓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一是运用统防统治机制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适时进行柑桔大实蝇、稻水象甲,水稻“三虫三病”、柑桔大头蝇防治,防治效果全部达标。二是利用处、村、组三级防疫体系抓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共防生猪万头,家禽145

农业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农业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为抓手,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主动作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主要成效 1、午季粮食颗粒归仓。预计小麦收获面积138.1万亩,单产388公斤,总产53.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8%,3.3%和5.1%。在午季抢收中,全县干群奋力拼搏,抢天夺时,确保了颗粒归仓,于6月10日午收基本结束。 2、扎实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一是着力选优推广新品种,优选水稻主导品种10个,搭配品种5个,水稻麦茬机插秧品种2个;小麦主导品种15个。逐步实现“一乡一品”的水稻良种推广目标。印发了水稻良补挂钩政策和技术明白纸40多万份到农户,指导农民选购主导品种。全县水稻良种普及率98%以上,小麦良种普及率85%以上。二是扎实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程。年初,联合财政部门制订了《××县20××年水稻机械化育秧工厂建设实施方案》,确定育秧工厂建设原则和奖补标准,明确操作程序和验收办法。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广泛宣传,组织粮食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申报建设育种工厂。全县新建育秧工厂32座。育秧工厂总数达110座,面积达50.1万平方米,基本上每个乡镇

都有1-3个育秧工厂,对全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预计,今年机秧面积达90多万亩。三是积极做好春耕物资的调运工作。今年春季共调运水稻良种180多万公斤,化肥15万吨,农膜900多吨,农机部门组织各类农业机械近3万台套,石油部门及时组织春耕油料储备,保障了农业生产有效供应。四是认真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项目。按照不误农时、特事特办、确保质量,快速招标采购的要求,采购了8种651万元的防治药剂,并按时全部发放到户,对在地小麦进行了两次以上病虫害防治,有效控制了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为午季小麦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4月13日迎来了全省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五是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工作。3月10日,在众兴集镇启动送科技、送法律、送农资“三下乡”活动仪式后,全县掀起了“三下乡”活动高潮,通过培训会和印发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据统计发送农业生产类短信计12万人次,印发水稻良补挂钩明白纸和春耕备耕技术明白纸40万份到户,在电视台开展技术讲座12期。 3、蔬菜生产形势好于往年。预计:上半年,全县各类瓜菜收获面积达12.8万亩,夏播蔬菜面积6.9万亩,总产26.7万吨,较上年同期1.5%。产销对接良好,无产品滞销,特别是特色农业(草莓、西瓜种植园区)经济效益显著。与合肥经济圈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积极组织部分蔬菜专业合作社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蔬菜产业大会和武汉蔬菜种业大会。 4、农民持续增收。预计: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元,同比增长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