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论文

教学相长论文
教学相长论文

浅谈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现在也叫双边活动。过去是教师只教,学生只学,即所说的“填鸭式”。现在是教师要注重方法,学生要注重学法,既新课程理念。

老师和学生,除了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同样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相互储存,相互贯通。倘若没有老师,也就无学生之谈。没有学生也就无老师可言。他们在相互作用中自我发展。

老师和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老师可以成为学生,向学生学习。学生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师,教育老师,成为老师的老师。

记得有一年,我在读高中时,有一天物理课,老师讲完了课,离下课还有一会时间。老师说到我有一个光学方面的问题,是初三学生向我提出来的,我没解决了,老师如实说了出来,我们当时都很惊讶,初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教高中的老师都解决不了吗?再说我们都从初三过来的,光学那也没什么呀,同学们都来了精神,老师就在前面一边画图一边娓娓道来。等到我们听明白了,才知道这光学这道题真的很难解决。下课了也没解决。随着我们紧张的复习这件事也就逐渐淡忘了。大约过了十多天吧,又是物理课上,老师又把那道题说了出来,说是和其他的老师研究后,和那个学生一起,又找了大量的资料才算做了出来。把我们听的是目瞪口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那个提问题的学生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就是后话了。同学们不但没有把老师看轻,而是为老师的那种求学态

浅谈以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学习力

浅谈以教学相长,提高教师学习力 城基中学陈佳慧“教师”一词义为受社会(或阶段)的委托,一培养人为目标,专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工作者。于是有些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所以我们会觉得学生感恩老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你在教给他知识,你在塑造他的灵魂,你在扶育他的成长。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让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等的那群来到我们身边,给予我们教学工作莫大支持与认可的可爱的孩子们。因此,“教学”应理解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教与学。一个称职的老师还应具备教学相长的能力,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也得到提高。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谦虚与学养 班里有一位学生酷爱文学,才情横溢,成绩优秀,尤其是他的英语作文,语句工整,语法深厚,基础知识扎实,是全班同学的楷模,有的同学甚至抄录他的好词好句。有一次他在作文里写到:“I didn’t enjoy my trip, for there was a sea of people.”我以为又是一句典型的“中国式”英语,于是毫不犹豫地大笔一挥,将其改为“There were huge crowd of people. ”当场朗读他的文章时,我看到他听到这个句子时那诧异的眼神。我隐隐有些不安,后悔自己的草率和鲁莽。课后他果然来找我,并没有指责或嘲笑,在百度词典中找到了“人山人海”一词的翻译并指给我看。我当场羞得无地自容。我这时更加体会到: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内涵。我的学生给我上的这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在为学生超越自己而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扑面而来。它时刻提醒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逛微博及,与时俱进,以广博的学识和涵养,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吸引学生。 二、聆听与宽容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而过分严厉,为忘了带着一颗宽容的心聆听孩子们那稚嫩的心声。在用到副词very时,很多学生受到中文的影响与限制,屡屡译为I very like my mother.在一次全班普遍失分之后的讲评试卷中我颇为生气,用教鞭恶狠狠地敲打黑板,希望使学生映像深刻,不再失分。本以为通过这么严厉的批评之后班上不再有学生犯这种错误。但在后来发现一位成绩很好的女生又犯这种错误,我大发雷霆,把她的的错句用红笔画出来,又在旁边写上“低级错误!”四个大字,还向全班展示了她的试卷,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课后这位女生被我传到办公室,本想提醒批评她一通,没想到她眼圈红红、小声地说:“老师,您强调这一语法点那天我请假……”我顿时哑口无言,猛地记起那天她的确请假,还是我批的条子。羞愧加自责的潮水漫过我的身心,除了道歉我无言以对,她居然破涕为笑:“没事,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那一刻我记住了她的笑容,也记住了她的宽容。从此我更加严格要求我自己,学会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仔细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因为宽容是一丝春天的雨露,它滋润了我与孩子们的心田,使爱的种子在我们心中萌芽、开花、结果…… 就着教学相长的信念,我源源不断地从孩子们身上吸收着知识的琼浆玉露,开启着教书育人的灵魂智慧,让我不断提高自身学习力,向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买进!

浅谈成人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下一句是什么

浅谈成人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下一句是 什么 浅谈成人教育中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下一句是什么现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国人民都已经意识到要及时充电,以免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提出了终身性学习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应为我们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我们的知识陈旧,教法老套,是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的。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非常重视这一点,做好自己的进修充电学习过程。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是迫不及待的,我们的学习条件也是充足的。首先我们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不管是图书,设备,还是教师都是非常多的,如果是一个学习的有心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可以通过图书,实验,电脑等等工具来自学,也可以向同行来请教,还可以几个人一起探讨,这都是非常好的学习形式。还有可以说,我们自己的备课教研活动,还有我们的课上讲课都是我们的学习过程,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吧。 这两种方法不分上下好坏,同等重要,都是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中学习的有心人,一定会每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人可能会想这两种形式是不是有个

轻重,不是的,它们两种学习形式,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好比是我们身体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只要能够踏实的做好自己教研教学工作,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也就是我们教师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直接的学习,而教对于教师来说,也并不是单纯地付出和奉献,这其实与我们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是一样的,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措施和手段,是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我们教师的特殊职业和特殊地位,我们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研究。我们认为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懂得和理解工作的意义,也才能够享受工作的乐趣。因此研究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发展自己业务水平的需要,它还更是关系着我们的尊严幸福意义和快乐。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以后,其实是有一定的特征的,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这时候,我们不仅要求教师有教育教学的能力,有自学的能力,还要会研究,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研究的潜质,要让我们的教师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只有研究才能够生成新的东西。我们教师一定要由知识型,经验型,技术型,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在我们的教育教研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学习,研究融为一体,融会贯通,其实这些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从教师职业的纵向发展来看,我们教师的教育学,都是对过去的传统教学的一种简单的继承,而研究则不一样,它是一种新的生成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一增

试论孔子温故知新 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一)

试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一)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立儒家学派,整理、编写“六经”,强调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的教育。孔子教人首重做人、做事的教育,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是孔子一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虽然历代统治者把孔子作为圣人,给他装上各种神圣光环,顶礼膜拜,但真实的孔子并不走运。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确实如此,孔子一生经历人生三大不幸:早年丧父。在孔子三岁的时侯,父亲病故。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背景离乡,从陬邑昌平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居住。母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值孔子中年时,他的妻子亓官氏去世。到孔子晚年七十岁的时侯,他的独生儿子孔鲤不幸早逝。虽然孔子也曾一度官运亨通,官至中都宰,兼摄相事。但大多数时间,以教书为业。尽管孔子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上。作为在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学派、立定教育宗旨、编写“六经”为教学内容、培养大批弟子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吸引着后人不断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

大学生实习体会:浅谈教学相长

大学生实习体会:浅谈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我们得来“教学相长”一词。这句话也概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古代人对教育教学中教学相长理念的深刻见解。实际上,从古至今对于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从3500年前的商朝宰辅傅说的“学学半”,唐朝韩愈的《师说》,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方法上提出的“双边型”等等,都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多角度分析。原来我也只是明白它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但是经过了顶岗实习之后,才确确实实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内涵。 相比教,我更有体会的是学,因此我在这里想说一说教师的学习。 老师常说自己“忙得不学习”,我们不学习真的是因为没有时间吗?许多老师总是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事务性工作,有空还要批评学生,往往忽视了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反思。教师的学习应该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上课、听课或者一些学科教研活动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我所教的英语课程,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由于长时间的不使用,就慢慢忽视了,造成了自己在写作或者学习过程中的疏漏。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虽然简单,但是却把我的许多漏洞给补上了。在教学生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部分知识记忆板块。再比如说,当我开始准备一节课的时候,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还会根据这一单元的语言背景,为学生拓展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讲到了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和美国的911事件,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两件事件的背景和事实经过,如果不解释清楚,文章就无法透彻的学习和理解,于是老师就要仔细的搜查资料,把前因后果给学生介绍出来,这个时候老师是不是也对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更加清楚了呢?第六单元讲到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老师是不是在授课的同时对其中的道理捂得更透彻了呢?还有第七单元的世界著名山脉和河流,第八单元的名著等等。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做除了能够扩大教师的知识面,还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学生不单单会被老师丰富的知识所折服,也会被老师的学习态度所感染和带动。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教了学,学了教”的态度。让学

浅谈教学相长

浅谈教学相长 摘要:教学相长这一古老的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学仍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对教学相长的历史渊源、教学相长在实践中的意义及如何做到教学相长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学相长民主和谐创新模式共同进步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这一古老的经验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年代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对于这一理论的历史渊源、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相长,本文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相长的历史渊源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含义是,学生通过学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师通过教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欠缺,于是要边教边学,共同提高。学生一边向教师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也要在教的过程中完善自己,提升智慧,不断前行。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践行了教学相长,是师生共济的楷模。他主张的“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与他人合作的典范。近代教育家陶行之也说过:“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作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二、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1.教学相长有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认识到教学相长的意义,放下架子,不搞“一言堂”,不搞“满堂灌”,才能真正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促进者。在教学互动中,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学”,教师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和质疑,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在思想的原野上纵横驰骋,使学优者思维更活跃,学困者思维被激活。 2.教学相长能促进教学的创新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教学应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倡导师生互为主体。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危机感、紧迫感。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课本外,电视、网络也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教师也不能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浅议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袁艳 341600 【摘要】笔者根据所在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现象,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概念、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浅谈个人对新课标下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英语有效性分层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会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差异,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特别是学生还停留在传统的学法中,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把握好的话,时间一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就没有了。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什么? 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是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突出目标性,体现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趣味活动和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

浅谈教学相长

浅谈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教学经验认识,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和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浪潮下,教学相长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相长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做到教师的教,需要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转变,需要教师良好的素质,做到教师的学,需要认识到教师的学是一种态度,一种自我地位、幸福感的提升。 教学相长教与学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在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教学经验认识,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即使古代的《中庸.礼记》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教学相长也。”概述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古代人对教育教学中教学相长理念的深刻见解。实际上,从古至今对于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从3500年前的商朝宰辅傅说的“学学半”,唐朝韩愈的《师说》,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教育方法上提出的“双边型”等等,都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多角度分析。我国在不断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索探究如何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如何更好的推行实施,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现代教育,提倡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创建快乐式教学环境,构建现代式教学模式,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努力从细节处着手推动教学进步,实现新跨越。也就是说教师更要立足自身,以万变应不变,以小进步实现新跨越。应对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做到教学相长,构建师生和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应试教育形式下的全面发展。 教学相长简单地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与学。 一是教师的教,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有声。传统教学中强调老师教学生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一颗激情饱满的心胸去感悟学生,默默奉献于学生;在师生之间浇铸人为的桥梁,但实质上还是双重门的领域,学生只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制的实践者;教学过程中还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以教学为纽带连接在一起,师生是两个群体的代名词。要想打破这种现状,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就要在教学中使老师和学生真正融入到彼此的世界里,听到彼此的心声,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1)在教育理念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学生心灵的倾诉者,真正的朋友,生活的玩伴。老师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他们,挖掘他们潜在的智慧,坚信每位学生都是优秀的,老师的智慧在于不断地发掘和发现。在这种理念中就会自然而然的看到学生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民主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不只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技巧,得到智力智能的形成发展,更是一种师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学习生涯

浅谈教学相长

浅谈“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于《礼记·学记》,其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方会知道知识不足,教学之后才会知道知识困乏;然后能自我上进,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对于“教学相长”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也是教师,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另一种是,“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高。总之,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论提出已有两千多年,但在现下仍然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应如何去实践教学相长的理论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霸主”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现象,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教学相长启示我们,应该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达到互动的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三个问题: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着眼未来,让学生会学;知情合一,让学生乐学。通过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疑难剖析,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二、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促专业化成长。

教师有无教学经验不在于他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是否在不断的理解与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去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专业化道路不能止步于做一个会教书的老师,还应该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甚至是研究型的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善于发现和思考的教师才能建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才能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通过教学、反思、研究、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浅谈对读教相长的认识

浅谈对“读教相长”的认识上好课,必须拥有自己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说能这样做的人,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前段时间,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 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竞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l 5分钟。”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上出一堂好课。从这位老师的话中我体会到了:一是书读多了,当然显露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教师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搞好教学,就需要多读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广泛阅读专业书籍更是对讲课有直接作用。二是书读多了,思想观念自然会受影响,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

我对教学相长的认识

浅谈我对教学相长的认识 杜固学区小吴村小学——赵磊 教学相长,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的每个教师由于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也各有千秋,尤其是在时下新课改的浪潮中,有的教师能很好地适应新一轮课改的变化而成为教育的弄潮儿,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尝试教学新方法;而有的教师却接受新鲜事物相对较慢一些虽然新课改已实施了好几年,但仍然没有做出多大的动作,有的甚至是穿着新课改的鞋子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对新课改,没有太多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比方说对我个人而言,虽然也对这一新鲜玩意义有着不断地尝试,但说实在话,我有这个贼心但没有足大的贼胆,我还不敢有太多大胆的尝试,因为现在的中考应试的指挥棒没变,我作为一名初三年的科任教师不光是我个人输不起,更重要的是学校。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教学相长,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体验: 一、师生关系 大家都知道,教学是个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上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质量的好坏。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我们每个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意识,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有着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无论地心理还是在生理都有着成熟与不成熟的两面性,这个时候的学生他们有着极强有自尊心,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尤其是家长与教师的尊重与理解,但由于生活经历与社会阅历等诸多原因,导致他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错误,这时需要我们当教师的能随机应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冷静思考后作出最明智的处理,这就需要考验一个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了。总而言之,绝不能挫伤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相反要对他们采取行之有效的、积极的教育,达到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既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也不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相反,如果因为教师工作方式的粗暴,工作方法的简单,其结果不但伤害了学生,同时也伤害教师自己。从今以后学生对你这位教师产生仇视的心理,从而在行动上采取排斥的态度,试想一下,这样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你的教学感兴趣吗? 2、要宽容和体谅学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