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栽培及出口等级

牛蒡栽培及出口等级

牛蒡栽培及出口等级

六、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在子叶展开和2片真叶出现后进行间苗,除去劣苗。畸形苗和旺长苗,保留大小生长一致的幼苗。在幼苗3~4片叶时按照10厘米的株距定苗,使亩植株数保持在9000株左右。需要说明的是,牛蒡的密度应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以及牛蒡的收获时间来灵活决定。太密,将影响牛蒡的长度和直径;太稀,将使产量受到影响。2.除草培根在牛蒡封行前杂草较多,应及时除去。要结合中耕,于封行前在牛蒡的根部培土,以避免根茎结合部裸露后出现裂纹、黑皮和虫蛀。3.浇水施肥牛蒡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从种子出芽到幼苗生长直至收获,都需要较多水分供给;但牛蒡又怕涝,如果积水超过24小时就可能造成根部腐烂。牛蒡需肥量较大,且耐肥性强,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尽量满足其肉质根对肥料的需求。除施足基肥外,整个生育期还可追3次肥。第1次在植株长到30~40厘米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第2次在封行培土前,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后及时培土护根。第3次在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约在播种后2个月),每亩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以促进牛蒡肉质根的迅速生长。4.病虫防治危害牛蒡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根线虫、蛴螨等,防治方法除在播种时撒50%的锌硫磷颗粒剂外,还可用50%的锌硫磷乳油拌麦麸在傍晚放入垄沟内进行诱杀。牛蒡的地上害虫主要有大象鼻虫、蚜虫、菜青虫等,大象鼻虫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可用吡虫啉、BT、莫比朗、金世纪等进行防治。对牛蒡的黑斑病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对菌核病可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5.冬季盖膜10月份气温逐渐降低,为了保证牛蒡的正常生长,防止因低温造成叶片枯萎,应及时搭拱盖膜,提高地温。七、采收秋播牛蒡在生长5个月后即可采收,具体的采收时间应根据出口的规格和市场行情来决定。采收时先用镰刀割去叶片,留下10厘米的叶柄,然后用锄头小心刨开牛蒡的泥土,再轻轻拔出。洗净后,根据肉质根的直径和长度进行分级。鲜牛蒡出口的质量标准是,肉质根直长,无虫蛀,无黑皮,无腐烂,无畸形,大头小尾,无刀伤,无空心,无泥沙杂质,并要求达到一定的长度和粗度。出口到日本的等级标准有7个级别,具体标准是:3L级要求根径3.6厘米,长65~90厘米;2L级要求根径3.0厘米,长65~90厘米;L 级要求根径2.5厘米,长65~90厘米;M级要求根径2.2厘米,长65~90厘米;2M级要求根径1.8厘米,长65~90厘米;S级要求根径1.5厘米,长65~90厘米;2S级要求根径l.2厘米,长65~90厘米。

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牛蒡根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牛蒡根是中药的一种,牛蒡根我们又叫做是大力子或者黑萝卜,牛蒡根可是被誉为东方的人参,可见牛蒡根营养价值之高,牛蒡根有非常高的药用价 牛蒡根是中药的一种,牛蒡根我们又叫做是大力子或者黑萝卜,牛蒡根可是被誉为东方的人参,可见牛蒡根营养价值之高,牛蒡根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我们常吃牛蒡根能够起到预防癌症的功效,牛蒡根有消肿和解毒的好处,而且牛蒡根还能治疗头痛和皮肤瘙痒。 牛蒡根有非常高的食疗功效,常吃牛蒡根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好处,牛蒡根有健脾胃的功效,常吃牛蒡根还有补肾和壮阳的效用呢。 牛蒡具有降血压、健脾胃、补肾壮阳之功效,对肾虚体弱者有较好的补益作用;他能清除尿酸等人体代谢垃圾,有防癌抗癌健康美容作用;对高血脂、糖尿病、类风湿和肥胖症等现代病也有一定疗效。牛蒡在日本作为高档保健食品消费十分盛行,在中国也将成为新世纪的保健食品而深受欢迎。主治和功能:对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便秘、解肝毒具有明显效果。同时它能消除人体内垃圾,改善人体内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其次,由于“菊糖”的作用,可促进荷尔蒙分泌精氨酸,有助人体筋骨发达,增强体力及滋阴壮阳抗衰老作用。再次,由于牛蒡纤维作用刺激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胃癌、子宫癌之功效。 牛蒡子含牛蒡甙和木脂素类似物,具有抗肾病变、仰制尿蛋白排泄,抗补体活性作用,具有降低病人IgG、IgA、IgM,促进循环免疫复合物阴转作用,治疗咽部及呼吸道感染,减少由级菌感染等引起致肾炎性抗原及抗体产生,仰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对肾脏的损害。>;据日本《健康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牛蒡子种植技术

中藏药材规范种植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牛蒡的种植技术授课人戴品鑫课时2课时审核李全彦教学目标让学员掌握牛蒡的种植、加工、储藏技术 教学内容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草本植物。又名大头毛冉冉、大力子、鼠粘子、牛子等原产于亚洲及北欧,我国各地都有野生种分布与栽培。牛蒡果实(瘦果)供药用,其根和叶也有一定的药效,也常作为一种保健蔬菜食用。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症;其根具有祛风、利咽、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脚癣和湿疹等;其叶外用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内服稍有利尿作用。主产于山东、河北、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近年研宄表明,经常食用牛蒡根可滋补强体,防止人体衰老,对防治便秘、高血压、直肠癌以及降低胆固醇有一定功效,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美很受欢迎,市场前景很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推广种植。 一.植物形态 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

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关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不耐涝。春、夏、秋皆可播种,生育时间长短不一。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旺盛期、肉质根膨大期、越冬休眠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种子在10℃-35℃条件下均可发芽,最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0℃-2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但能耐35℃高温,3℃以下地上部分会枯死,地下部肉质根能耐-20℃度低温,翌年春季发芽生长。当气温在5℃左右和长日照条件下,经58天左右即可完成春化阶段,其后才能抽薹开花结籽。花期6-7月,结果期7-9月。但如果栽种在高山区和贫瘠的土壤上,生长3-4年才能开花。牛蒡主根发达,是深根系植物,在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但它对土壤要求不严

牛蒡长什么样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牛蒡长什么样呢 导语:很多人不知道牛蒡是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就不清楚这个牛蒡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牛蒡用来制作的美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而平时还可以选 很多人不知道牛蒡是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就不清楚这个牛蒡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牛蒡用来制作的美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而平时还可以选择用牛蒡来制作中药,让更多需要的人用牛蒡来给自己治疗疾病,牛蒡的样子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它是生长在土里面的一种中药草本植物,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功效非常不错,那么这个牛蒡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又名东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名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成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两侧压扁,浅褐色。花果期6-9月。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欧、克什米尔地区、欧洲等地。中国牛蒡的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规模较大。 二年生草本,具粗大的肉质直根,长达15厘米,径可达2厘米,有分枝支根。茎直立,高达2米,粗壮,基部直径达2厘米,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有多数高起的条棱,分枝斜升,多数,全部茎枝被稀疏的乳突状短毛及长蛛丝毛并混杂以棕黄色的小腺点。基生叶宽卵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1I_ 区域经=;} 青海省中藏药产业 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发展中藏药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 优势入手,审视青海发展中藏药产业的现状,分析青海发展中藏药产 业的制约瓶颈,构建进一步发展青海中藏药产业的思路. 关键词:特色经济中藏药产业研究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 条件,形成了藏医药的主发源地,造就 了其动植物资源优于其它地区而具有 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特点.青海 省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动植物资源 优势,把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和藏药资源 的开发利用作为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 增长点,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全 省优势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 ,青海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现实审 视 (一)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为发展 中藏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青 海药用动植物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且分 布广泛,储量大.在藏药经典《晶珠本 草》记载的2294种中藏药资源中,青海

的中藏药材有1294种,占比达56.5%, 其中植物药1087种,动物药150种,矿物药57种,有198个品种是国家和青海确定的重点品种.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地产药材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 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龙 骨,红景天,雪莲等,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另外青海的高海拔,强紫外线及氧气稀薄等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生物特性. (二)方兴未艾的中藏药工业,为青 海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十五"期间,青海省把中藏药产业作为青海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人才, 对外宣传等方面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海生物产业园区为发展平台,培育了一批地方中藏药生产企业,中藏药生产企业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如今的50余家.2002 年.企业开始实施GMP改造,截至目前,全省29家药品生产企业已通过GMP认证,这些企业大多装备和技术比较先进,已形成年加工生产中藏成药5000余吨的能力,部分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GMP改造后,青海制药行业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藏药产品已从手工作坊炮制发展到工业化生产,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

牛蒡

牛蒡的英文名:Burdock 牛蒡为我国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明朝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 牛蒡种植 经脉,除五脏恶气”;《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宋人苏颂曾这样描写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世界著名的营养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在其所著的《抗衰老圣典》中这样描述:“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它是一种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每日食用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各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能。全世界最长寿的民族——日本人常年食用牛蒡根部。” 目前主栽的品种多为日本品种,有柳川理想、南部白肌、松内早生、山田早生、札幌大长白、野川、白肤等。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牛蒡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2m。茎直立,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丛生,大形,有长柄;茎生叶广卵形或心形,长40~50cm,宽30~40cm,边缘微波状或有细齿,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白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形,总苞片披针形,先端具短钩;花淡红色,全为管状。瘦果椭圆形,具棱,灰褐色,冠毛短刚毛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 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栽培季节一般为春秋两季。秋季栽培在10月1日--11月上旬。11月10日左右盖上拱形地膜;春季在3月--5月中旬种植,盖地膜的可在3月份种植,露地栽培在霜冻结束之后才可种植。 二、品种选择 秋播牛蒡一般用中晚熟品种,如柳川理想、野川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春播多用早中熟品种,如柳川理想、度边早生、松中早生、旱田早生或大长根白内肌牛蒡。 三、土壤选择 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松,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例如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苍山的庄坞镇(尤其是庄坞镇,一眼望去除了牛蒡还是牛蒡),都属于大河的冲积土壤,上下土层均匀一致,非常适宜种植牛蒡。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最好2--3a没有种植过牛蒡的地块。另外,也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牛蒡在食品工业中加工利用现状

牛蒡在食品工业中加工利用现状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greatburdock in food industry 孟秀梅刘昌衡王希敏刘健敏MENG Xiu-mei LIU Chang-heng WANG Xi-min LIU Jian-min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 (Biology Reaseach Institute,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Jinan,Shandong 250014,China) 摘要:综述了牛蒡在食品工业中的加工利用现状,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牛蒡;食品工业;加工利用 Abstract:In addition,the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Greatburdock in food industry is summarized. Keyword:Greatburdock;Food industry;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牛蒡(ArctiumlappaL),又名鼠粘草,夜叉头,蒡翁菜,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1.5m,多分枝,叶大,有长叶柄,表面有纵沟;叶片广卵形或心脏形。牛蒡果实、根、茎叶均供药用,根、茎叶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广为采用为蔬菜烹调食用[1]。随着人们对牛蒡营养及药用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牛蒡的功能以及应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牛蒡的加工主要指牛蒡根的加工,本研究对牛蒡加工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加以阐述。 1牛蒡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新鲜牛蒡根每百克含热量38.0千卡,蛋白质4.7g,脂肪0.8g,碳水化合 物3g,粗纤维2.4g,灰分2.4g,胡萝卜素390mg,V B10.02mg,V B2 2.29mg, 尼克酸1.l mg,Vc25mg,钙242mg,磷61mg,铁7.6mg,还含有锌、镁、铜、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以及牛蒡酮、牛蒡醇、牛蒡醛、牛蒡酸、绿原酸、异绿原素、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等[2]。 牛蒡根俗称“狗宝”,异名恶实根,鼠粘根,牛菜,夏秋季节采挖,根—————————— 作者简介:孟秀梅(1980-),女,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E-mail:sdlcmxm@https://www.360docs.net/doc/f311346528.html, 收稿日期:2006-05-25

牛蒡酵素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酵素的功效与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病痛伴随着成长,特别是一些头晕、咳嗽、便秘这些小毛病就更加常见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让病痛远离我们,而牛蒡酵素就具有调理身体的功效,那么牛蒡酵素具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可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保持肠内粪便湿润,以利通便。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2.抑癌抗瘤:预防癌症,降低癌变的发生率。延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使癌细胞退化、萎缩。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 ★3.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

利尿消肿。可治疗小便不利等。 ★4.解毒: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5.润肺:滋阴润肺,去除肺燥肺热。使人呼吸畅通舒适。 ★6.消食: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症。 ★7.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能稀释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于止咳和祛痰。 ★8.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

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 ★9.消炎止痛:舒缓疼痛,减少疼痛感。消炎退热,使炎症减轻。 ★10.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11.抗衰抗辐射: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辐射、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电脑辐射导致的过氧化反应。 ★12.其他功效:预防中风,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风热感冒、麻疹风疹、脑溢血、脚气等症。

牛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牛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牛蒡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牛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牛蒡,别名东洋萝卜,俗称肌人参,属菊科,2~3年生肉质根草本植物,原产亚洲。牛蒡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是无公害保健食品。近几年我国人工栽培牛蒡获得成功,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蒡生产和出口国。笔者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牛蒡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牛蒡生物学特性 牛蒡的根为直根,园柱形,根长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 cm,根表皮粗,近于黄褐色,肉质为灰白色,暴露在空气中会由灰白色转为褐色。牛蒡5~6月份抽薹,7~8月开花。开花后30~40 d果实成熟。种子为瘦果,千粒重11.2~14.4g。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种子发芽温度为10~35℃,生长适温为20~25℃,在35℃高温条件下也能够正常生长。地上部分的耐寒力较弱,在3℃以下即枯死。但地下直根部分耐寒性强,可耐-20℃的低温。冬季地上部枯死后,直根部分在地下越冬,翌春萌芽继续生长。 2 播前准备 2.1 选地牛蒡为深根型蔬菜,对土壤有严格的要求,耐涝性差,连续水淹2 d,直根将出现腐败现象。故宜选地势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下水位底的壤土或沙壤土。忌连作。 2.2 整地播种前1个月耕深,60~70 cm开沟,充分晒垡,使土壤疏松。 2.3 施基肥翻挖前每公顷撒施腐熟厩肥22 500 kg和复混肥750 kg,112.5 kg尿素,翻入土内,与土充分混均。播种前5 d充分灌水,使沟土下沉,在墒情适宜时播种。 3 播种 3.1 种子处理播前先把种子在太阳下晒1~2 d,然后进行种子消毒。将冲洗后种子放人1000倍甲氧乙氯汞液中浸1 h,捞出放入50%温水中,搅拌10min 然后在25~30℃温水中浸泡12~24 h,此期间反复淘洗2~3次,捞起用湿沙布包好,在25℃左右催芽。1.5 d左右75%种子露白就可播种,种芽不宜长,否则易发权。 3.2 播种时间一般以春播为主,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秋播以8

牛蒡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是什么

牛蒡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是什么 别名山牛蒡、蒡翁菜,东洋参,牛菜,牛子、大力子、老母猪耳朵、黑萝卜、白肌人参的功效与作用。牛蒡简介牛蒡被称为东洋参,原产中国,《本草纲目》称“牛蒡”(又称大力子)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其根均可入药,也可食用,《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相关信息爱放屁怎么办?谁知道什么牌子的蛋白粉比叫好啊~~ ......谁知道什么牌子的蛋白粉比叫好啊~~ ...... 28岁男,缺钙,吃钙片吸收不太......女性淋病早期症状图片手腕软组织挫伤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老年人支气管炎老年人腿抽筋产品,它全身是宝,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其中所含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280倍。牛蒡作为中药,药理是疏风散热,解毒消肿,按中医理论皮肤上的疮和青春痘等症状均与人体内的毒火大有关,“长期饮用有益皮肤症状的改善。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具粗大的肉质直根,长达15厘米,径可达2厘米,有分枝支根。茎直立,高达2米,粗

壮,基部直径达2厘米,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有多数高起的条棱,分枝斜升,多数,全部茎枝被稀疏的乳突状短毛及长蛛丝毛并混杂以棕黄色的小腺点。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边缘稀疏的 ... 别名山牛蒡、蒡翁菜,东洋参,牛菜,牛子、大力子、老母猪耳朵、黑萝卜、白肌人参的功效与作用。牛蒡简介牛蒡被称为东洋参,原产中国,《本草纲目》称“牛蒡”(又称大力子)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其根均可入药,也可食用,《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相关信息爱放屁怎么办?谁知道什么牌子的蛋白粉比叫好啊~~ ......谁知道什么牌子的蛋白粉比叫好啊~~ ...... 28岁男,缺钙,吃钙片吸收不太......女性淋病早期症状图片手腕软组织挫伤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老年人支气管炎老年人腿抽筋产品,它

牛蒡栽培技术

牛蒡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本站 牛蒡是我国南北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80年代末开始试种栽培,现主要产于江苏丰县地区。它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销售行情一直看好,国内市场的销售形势也日趋看好。牛蒡浑身是宝,其肉质根为食用部分,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有蛋白质4.8克,钙242毫克,磷61毫克,胡萝卜素390毫克,抗血酸25毫克,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2位,比胡萝卜高150倍。经常食用牛蒡或用牛蒡干泡茶喝,能够强身健体,具有降血压、健脾胃、补肾壮阳之功效,对糖尿病、类风湿也有一定疗效。牛蒡种子可入药,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等。种植牛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在丰县地区种植,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亩产值平均5000元以上。 一、特征特性 牛蒡属菊科,牛蒡属,二三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肉质根圆柱形,长60~130厘米,直径2~4厘米,根皮粗糙,暗褐色,其内肉质鲜嫩。种子长纺锤形,有棘刺,暗灰色,千粒重14~16克。 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能力较强,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在40℃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气温2℃时地上部叶子枯死,但20厘米以上主根,能在-15℃条件下安全越冬。牛蒡喜阳光,生长期间要求较强光照条件。牛蒡宜在中性壤土中栽培,要求表土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5米以下,PH值为6~7.5。牛蒡较耐干旱,不耐涝,2天以上的积水田块,肉质根就要坏烂。牛蒡虽忌边作,但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连种2~3茬,产量不会明显下降。 二、栽培 1、春夏栽培春夏播种时间从2月底至6月底。春播宜早,当最低气温0℃以上,田土5厘米处地温5℃时,即可播种。播种前要深挖沟,行距70~90厘米,沟宽25~30厘米。挖沟之前,要先插木橛放线,量好尺寸。挖土回填时不要打破耕作层,结合填土,亩施腐熟有机肥2~3方,硫酸钾复合肥40 公斤,呋喃丹颗粒剂32公斤。药要与土壤充分拌匀,用爪钩耧平,轻踩镇压,直到把垄扶好,垄高20~30厘米。 若机械操作,可用开沟机将挖沟、填土、起垄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早春播种,要根据气象预报,抢在冷尾暖头时播种,种子放在50℃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播种时,先放线开沟,沟深3~5厘米,如果墒情不好,可开沟浇水造墒。株距8~10厘米,播后覆土1.5厘米,轻轻拍实。然后用甲胺磷乳油掺麦麸撒于垄表,或用甲拌磷颗粒,以防蝼蛄和地老虎的危害。 为了保墒增温,播后可用地膜覆盖,膜宽60厘米。薄膜平铺在垄上,两侧用土压实。半月后,小苗陆续出齐,可把地膜拱起。当苗长到10厘米高时,可撤除地膜。揭膜后及时检查缺苗情况,将事先用营养钵育好的苗带土补植。移苗时不要伤断主根以免发叉。要经常中耕松土除草。如地老虎、蝼蛄继续为害,再用毒饵诱杀,还可用氧乐菊酯1000倍喷雾,不但能防治地老虎咬苗还可兼治蚜虫的危害。 5月份牛蒡进入生长旺盛阶段,除中耕除草外,应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6月份牛蒡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需要较多

牛蒡的价值是什么呢

牛蒡的价值是什么呢 中药有野生和种植两种,野生的药效会强大一些,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野生的药物,也需要医生挑选出准确的药物,中药里牛蒡是我们经常使用到的药物,可以做成牛蒡茶喝,每天喝一杯能预防多种疾病,如果患者身体有疾病的,还能对症的医治身体的疾病,在使用牛蒡时要清楚药物的价值,那么牛蒡的价值是什么呢? 药用功效 牛蒡一名蒡翁菜,种子名牛旁子或大力子。属菊科植物。根肉质肥大,可供食用。 美食性味:种子:辛、平,无毒。根:甘、寒,无毒。 美食成分:牛蒡子含一种贰,即牛蒡因,水解后可产生牛蒡配质及葡萄糖。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少量生物碱与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棕搁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a一亚油酸、牛蒡淄醇。

美食功效:牛蒡子为解热、解毒药,有利尿排脓作用。根、叶:强壮、利尿,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通经、利大便,适用于脑溢血、脚气等症,外用有消炎、镇痛效果。 咽喉肿病(咽峡炎、扁挑体炎):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频频含咽。 妇人乳痈、肿痛:牛蒡子6克,炒研细末,踌香1厘,共研匀,一日2次,温黄酒送服。 小儿麻疹透发不快:牛蒡根适量煮汤饮服,有解毒利尿、防止并发肺炎之效。 急性中耳炎:鲜牛蒡根捣烂榨汁滴耳,一日数次。 一切痈疽疮疖:牛蒡根或叶汁涂敷,一日数次。鲜牛蒡根煮食,对胃癌、宫颈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 老年血管硬化,预防中风:牛蒡根适量煮粥食,中风后半身不遂,服食亦好。 胃痉挛痛:鲜根捣烂绞汁,温饮半杯,一日2一3次。

牛蒡的价值是什么呢?主要的价值是医治疾病,可以从药用和食用两方面来看,文章中讲解的就是药物方面的价值,而食用方面则是通过饮食调理身体,食用时要符合饮食原则,不然会出现食物的副作用,将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刺激。而食用时还要注意药量、服用次数等,要按照医嘱进行食用。

牛蒡病虫害防治

牛蒡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牛蒡又称大力子、蝙蝠刺,其肉质根不仅富有营养物质,且有促进血液 循环、防止中风、克服便秘、降低血糖、强身复壮等功效。作为营养保健型 特种蔬菜,销路好,效益高,近年来不少地区农户开始引种。但病虫害一直 制约着牛蒡的生产,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是牛蒡生产的当务之急。下面介绍 几种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方法,供农户参考。 一、病害症状及发生条件 1.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病斑多时汇合在一起导致叶片早枯,湿度 大时,病斑锈褐色,病叶初生圆或不规则形,后病斑外缘呈轮纹状时,病斑 上长出黑色霉层;茎斑初椭圆形,上下扩展,中间凹陷,变黑生霉及至整株 倒伏。病叶自下而上发生,并向邻近植株蔓延。温暖潮湿或雾多露重有利发病,缺肥生长衰弱的植株老叶更易感病。该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8~10月 高温连雨、湿度大受害最重。 2.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最初呈鲜绿色水渍状病斑,渐变淡褐色,呈多角形,以后干枯穿孔;茎上染病初期呈水渍状,后沿茎纵向扩展,严重 时溃疡或裂口,变褐干枯。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70%以上时,对该病 的发生极为有利,雨季该病最易发生,发病后遇天气干旱利于症状显现。昼 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3.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初生疏密不等的白色粉斑,后粉斑互 相融合,叶片表面覆盖白粉,终至叶片枯黄。温暖多湿雾大露重天气发病重。土壤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易诱发此病。 二、害虫为害特点 1.金针虫幼虫在土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 枯萎而死,造成缺苗断垄;秋季还蛀食块根,影响外观和品质。 2.蛴螬幼虫食害苗、根,成虫仅食害树叶及部分作物叶片,可使幼苗致死,造成缺苗断垄。肉质直根受害呈缺刻孔洞,严重影响食用价值。 3.蚜虫喜密集于嫩叶、嫩头上吸取汁液,使叶片卷缩发黄,生长不良。 三、病害防治 1.实行轮作牛蒡最忌连作,一般5~6年轮作1次,至少也得3年,前茬以叶菜类最好。 2.消灭菌源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3.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氮或缺肥,增强寄主抗病能力。苗期不耐旱,忌土壤干旱,须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应清 沟理墒,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如连续淹水2天,直根即腐烂。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 克菌丹可湿性粉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70% 代森锰锌可湿粉6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400倍液,对黑斑病有较好 防效。对角斑病宜选用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其中琥胶肥酸铜、瑞毒铜 对白粉病有兼防作用。而白粉病的防治宜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700倍液,或2%武夷霉素(B0-10)

牛蒡的功效

牛蒡的功效: 牛蒡 1、可增强人体内最硬的蛋白质“骨胶原”提升体内细胞活力。 2、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三十种以上物质,其中“多量叶酸”能防止人体 细胞发生不良的变化,防止癌细胞产生。 3、促进体内细胞的增殖,强化和增强白血球,“血小板”,使T细胞以3倍的速 度增长,强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 4、促使体内磷钙及维他命D在组合上之平衡,维持人体成长。 5、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防止老化,使肌肤美丽细致,能 消除色斑,黑褐斑。 首乌的功效: 苦甘涩微温。肝,肾。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 著名的抗衰老方剂“首乌丸”、“七宝美髯丹”、“嵩山首乌茶”就是以制何首乌为主药制成。用首乌可改善中老年人的衰老征象,如白发、齿落、老年斑等,能促进人体免疫力的提高,抑制能让人衰老的“脂褐素”在身体器官内的沉积。首乌还能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降血脂,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所以对冠心病、高血脂症、老年贫血、大脑衰退、早老征象等,都有预防效果。首乌的单用量为每天10~15克。 首乌的作用: 1、促进造血功能 小鼠皮下注射首乌液0.2g,每日2次,连续给药3日,可使粒系祖细胞的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何首乌提取液50mg/kg连续给药3日,可使骨髓造血干细胞明显增加,还可显著提高小鼠粒一单系祖细胞产生率,并使骨髓红系祖细胞值明显升高。2、增强免疫功能

牛蒡种植的新技术

牛蒡种植的新技术 牛蒡是菊科牛蒡属直根系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东洋萝卜,中医称大力子,肉质根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鲜根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5克、纤维素1.5克以及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牛蒡是菊科牛蒡属直根系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东洋萝卜,中医称大力子,肉质根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鲜根含蛋白质4.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5克、纤维素1.5克以及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经常食用可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防止人体过早衰老。牛蒡是日本人喜欢吃的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做为一种新的创汇蔬菜,亩产1500公斤,效益可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选地牛蒡为直根系,土壤条件适宜根长可达1米以上。向日本出口根的规格要求长65厘米以上,并无侧须根。因此要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pH6.5~7.5的砂壤土栽培。不能选择其它土类,否则达不到要求的根长度或产生侧根,降低等级。 2、整地牛蒡肉质根的长度是衡量其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为了保证质量,整地时必须按行距70~80厘米挖出宽30厘米、深80厘米的疏松种植带,以利根系下扎。挖种植带时注意不能过浅,以免降低产量和长度标准。挖种植带沟不要打乱表土层,同时拣净石块。 3、施肥牛蒡需肥量较大,亩产1500公斤的地块需施优质农肥6立方米,纯氮5.3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7公斤做底肥。

施入25厘米的土层内,混拌均匀,否则会在肥料集中处形成侧根。定苗后追施硝酸铵15公斤,追在种植沟的一侧,距苗5厘米处。 4、播种按行距70~80厘米,垄距25厘米,垄高15厘米在挖好的种植带上起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4小时,漂去秕子,用湿布包好待播。较适宜的播种期在5月5日左右,按株距8厘米穴播,每穴3~4粒种子,覆土2厘米,稍加镇压。 5、间苗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每穴只留1株,除掉病株、弱株。牛蒡生长繁茂,合理密植才会长出合格的肉质根。缺苗断条会形成超粗根以及长有侧根的短根。牛蒡不宜移栽,由于移栽苗根系损伤后生长会形成侧根。因此等距保苗是保证肉质根长度和无侧根的关键。 6、中耕除草牛蒡长出2~3片叶时进行除草。注意不要将叶柄露出表土,以避免白嫩的叶柄经强光高温而晒死。植株封垄前进行两次中耕培土以促进土壤增温,根系向深层生产。封垄后应及时拔除杂草。遇到连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出现烂根。 7、病虫害防治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 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8、收获牛蒡在10月初收获,过晚会形成空心。收获时先割掉

牛蒡种植方法

牛蒡种植方法 一、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肥碎土,开沟起垄做哇,要求睦宽80厘米。撒施充分腐熟的过筛土杂粪45 吨/公顷,以及碳酸氢镀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深埋肥料,整平睡面。 二、种子处理 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并置于太阳下晒3~4小时。 一热水烫种播种前用55~65°C热水烫种,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烫种时用棒子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C时,加入凉水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小时。 二药液;是种用0.6%~0.7%高锚酸饵溶液浸种30分钟,或用1%~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40~50分钟,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继续浸种8小时即可播种。 三药粉拌种用种重0.7%~0.8%的药粉拌种,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 代森锚辞和40%瑞毒铝铜。拌种时采用大口瓶或塑料袋,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袋瓶内,再 放入所需药粉,密闭袋瓶口,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地站附种表即可播种。 三、播种及覆盖地膜 春季播种期在3~5月,秋季播种期在9~1l月。播种前在播种沟一侧施入尿素150千 克/公顷,将肥料浅锄于10厘米土层内。在沟内浇足底水,待水完全渗透后,按8~10厘 米的株距点播1粒饱满的种子,然后覆盖1:1的细粪土3~4厘米厚。随后撤施克百戚或涕 灭威杀虫剂45千克/公顷。施药后及时在哇面的两头或两侧各开一条平直的压膜浅沟,依 次覆盖地膜。 四、田间管理 一破膜炼苗若发现薄膜破孔,应及时用细士封严压实。 苗齐后,用刀片对准幼苗正上方画十字破膜。小苗1片真叶时追施人畜粪尿 9750~1l250千克/公顷作提苗肥,从膜孔灌入,追肥后用细土封实膜孔,以后控水。 二追月巳灌水牛葬4~5片真叶时,及时补追1次复合肥,用量450~600千克/公顷.于 灌水前破膜深施于2株之间,灌水后3~4天,将落入操作沟内的土挖取捣细,均匀地覆盖 在膜面及培于哇面两侧,阻隔因太阳光直射而使膜下土温剧烈回升。 三根外追肥在生长盛期可用磷酸二氢押300~320倍液和棚砂800倍液磷酸二氢押750 克/公顷+棚砂300克/公顷于下午16:00后均匀地喷洒在叶片的正反面根外追肥时要特别 注意喷施功能叶,5~7天喷l次,连喷3次。 五、常见病虫害

牛蒡栽培及出口等级

牛蒡栽培及出口等级 六、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在子叶展开和2片真叶出现后进行间苗,除去劣苗。畸形苗和旺长苗,保留大小生长一致的幼苗。在幼苗3~4片叶时按照10厘米的株距定苗,使亩植株数保持在9000株左右。需要说明的是,牛蒡的密度应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以及牛蒡的收获时间来灵活决定。太密,将影响牛蒡的长度和直径;太稀,将使产量受到影响。2.除草培根在牛蒡封行前杂草较多,应及时除去。要结合中耕,于封行前在牛蒡的根部培土,以避免根茎结合部裸露后出现裂纹、黑皮和虫蛀。3.浇水施肥牛蒡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从种子出芽到幼苗生长直至收获,都需要较多水分供给;但牛蒡又怕涝,如果积水超过24小时就可能造成根部腐烂。牛蒡需肥量较大,且耐肥性强,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尽量满足其肉质根对肥料的需求。除施足基肥外,整个生育期还可追3次肥。第1次在植株长到30~40厘米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第2次在封行培土前,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后及时培土护根。第3次在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约在播种后2个月),每亩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以促进牛蒡肉质根的迅速生长。4.病虫防治危害牛蒡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根线虫、蛴螨等,防治方法除在播种时撒50%的锌硫磷颗粒剂外,还可用50%的锌硫磷乳油拌麦麸在傍晚放入垄沟内进行诱杀。牛蒡的地上害虫主要有大象鼻虫、蚜虫、菜青虫等,大象鼻虫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可用吡虫啉、BT、莫比朗、金世纪等进行防治。对牛蒡的黑斑病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对菌核病可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5.冬季盖膜10月份气温逐渐降低,为了保证牛蒡的正常生长,防止因低温造成叶片枯萎,应及时搭拱盖膜,提高地温。七、采收秋播牛蒡在生长5个月后即可采收,具体的采收时间应根据出口的规格和市场行情来决定。采收时先用镰刀割去叶片,留下10厘米的叶柄,然后用锄头小心刨开牛蒡的泥土,再轻轻拔出。洗净后,根据肉质根的直径和长度进行分级。鲜牛蒡出口的质量标准是,肉质根直长,无虫蛀,无黑皮,无腐烂,无畸形,大头小尾,无刀伤,无空心,无泥沙杂质,并要求达到一定的长度和粗度。出口到日本的等级标准有7个级别,具体标准是:3L级要求根径3.6厘米,长65~90厘米;2L级要求根径3.0厘米,长65~90厘米;L 级要求根径2.5厘米,长65~90厘米;M级要求根径2.2厘米,长65~90厘米;2M级要求根径1.8厘米,长65~90厘米;S级要求根径1.5厘米,长65~90厘米;2S级要求根径l.2厘米,长65~90厘米。

牛蒡的加工利用现状

牛蒡的加工利用现状 [摘要]牛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多种药用功能的有效成分,综述了牛蒡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牛蒡;加工; 利用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great burdock Abstract:The abundant nutritional contents and effective components with officinal function from great burdock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great burdock in food industry is also summarized. Key words:great burdock; processing; utilization 牛蒡,又名鼠黏草,夜叉头,蒡翁菜,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高1~1.5 m,多分枝,叶大,有长叶柄,表面有纵沟;叶片呈卵形或心脏形。牛蒡果实、根、茎叶均可供药用,根、茎叶在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作为蔬菜烹调食用[1]。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牛蒡的功能以及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牛蒡的加工主要指牛蒡根的加工,现对牛蒡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方式加以阐述。 1 牛蒡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新鲜牛蒡根每100g含热量159kJ,蛋白质4.7g,脂肪0.8g,糖类3g,粗纤维2.4g,灰分2.4g,胡萝卜素390mg,维生素B1 0.02 mg,维生素B2 2.29 mg,尼克酸1.l mg,维生素C 25mg,钙242mg,磷61mg,铁7.6mg,还含有锌、镁、铜、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以及牛蒡酮、牛蒡醇、牛蒡醛、牛蒡酸、绿原酸、异绿原素、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等[2]。牛蒡根具有特殊的香味,以熟食为主,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饮品、酱渍品等多种牛蒡产品[3]。 牛蒡肉质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以及菊科植物中特有的菊糖,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根菜类蔬菜中最高的一种,其综合营养价值远远高于我们日常吃的各种蔬菜。牛蒡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4]。它所含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较其他蔬菜含量高,其营养价值高于其他蔬菜。 中医学记载,牛蒡具有解热、除风、利咽、止咳、治中风、治风湿、利尿、利便、除斑疹、治腰酸等作用,长期服用对防治尿酸、糖尿、性机能衰退、胆固醇血脂过高、内外痔、便秘及解酒均有明显效果。现代研究认为,牛蒡含黄酮苷类化合物,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抗性,其粗提取物呈选择毒性,较低量即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5]。 牛蒡的果实入中药,中医称之为“牛蒡子”或“大力子”,味苦辛,性平无毒,有利尿解毒,解热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风疹,浮肿,痈肿及肺炎等病症,根部对牙痛也有疗效。 牛蒡子的根俗称“狗宝”,异名恶实根,鼠黏根,牛菜,夏秋季节采挖,呈纺锤状,肉质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牛蒡根味微苦,性寒,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发热、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痈疽疮疥。它还含多量菊糖,有特异的香气,可供食用,嫩叶也可食。作为蔬菜主要是肉质根,因根皮呈黑褐色,俗称黑根[6]。 牛蒡叶所含抗菌物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主治头风痛,烦闷,金疮,乳痈,皮肤风痒等。 2 牛蒡的开发利用 2.1 牛蒡饮料 2.1.1 原料,牛蒡,果葡糖浆,柠檬酸,维生素C,食盐,调味料。 2.1.2 工艺流程

牛蒡栽培技术

牛蒡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本站⑥ 牛蒡是我国南北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作为一种特种经济作物,80年代末开始试种栽培,现主要产于江苏丰县地区。它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销售行情一直看好,国内市场的销售形势也日趋看好。牛蒡浑身是宝,其肉质根为食用部分,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有蛋白质4.8克,钙242毫克,磷61毫克,胡萝卜素390毫克,抗血酸25毫克,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2位,比胡萝卜高150倍。经常食用牛蒡或用牛蒡干泡茶喝,能够强身健体,具有降血压、健脾胃、补肾 壮阳之功效,对糖尿病、类风湿也有一定疗效。牛蒡种子可入药,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等。种植牛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调查,在丰县地区种植,一般亩产2000斤左右,亩产值平均5000元以上。 一、特征特性 牛蒡属菊科,牛蒡属,二三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肉质根圆柱形,长60?130厘米,直径2?4厘米,根皮粗糙,暗褐色,其内肉质鲜嫩。种子长纺锤形,有棘刺,暗灰色,千粒重14?16克。 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能力较强,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C,在40C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气温2C时地上部叶子枯死,但20厘米以上主根,能在-15C条件下安全越冬。牛蒡喜阳光,生长期间要求较强光照条件。牛蒡宜在中性壤土中栽培,要求表土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5米以下,PH值为6?7.5。牛蒡较耐干旱,不耐涝,2天以上的积水田块,肉质根就要坏烂。牛蒡虽忌边作,但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连 种2?3茬,产量不会明显下降。 二、栽培 1、春夏栽培春夏播种时间从2月底至6月底。春播宜早,当最低气温0°C 以上,田土5厘米处地温5C时,即可播种。播种前要深挖沟,行距70?90 厘米,沟宽25?30厘米。挖沟之前,要先插木撅放线,量好尺寸。挖土回填时不要打破耕作层,结合填土,亩施腐熟有机肥2?3方,硫酸钾复合肥40 公斤,呋喃丹颗粒剂32公斤。药要与土壤充分拌匀,用爪钩耧平,轻踩镇压,直到把垄扶好,垄高20?30厘米。 若机械操作,可用开沟机将挖沟、填土、起垄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早春播种,要根据气象预报,抢在冷尾暖头时播种,种子放在50C的温水中浸泡6?8小时,播种时,先放线开沟,沟深3?5厘米,如果墒情不好,可开沟浇水造墒。株距8?10厘米,播后覆土1.5厘米,轻轻拍实。然后用甲胺磷乳油掺麦麸撒于垄表,或用甲拌磷颗粒,以防蝼蛄和地老虎的危害。 为了保墒增温,播后可用地膜覆盖,膜宽60厘米。薄膜平铺在垄上,两侧用土压实。半月后,小苗陆续出齐,可把地膜拱起。当苗长到10厘米高时,可撤除地膜。揭膜后及时检查缺苗情况,将事先用营养钵育好的苗带土补植。移苗时不要伤断主根以免发叉。要经常中耕松土除草。如地老虎、蝼蛄继续为害,再用毒饵诱杀,还可用氧乐菊酯1000倍喷雾,不但能防治地老虎咬苗还可兼治蚜虫的危害。 5月份牛蒡进入生长旺盛阶段,除中耕除草外,应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6月份牛蒡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需要较多 的肥水供应。如果遇干旱可浇一次跑马水,在垄两侧亩施20公斤复合肥或牛 蒡专用肥。汛期来临之前,每隔50米挖一道沟,做到沟沟相通,雨水能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