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应用甜蜜素叶面肥试验简报

番茄应用甜蜜素叶面肥试验简报
番茄应用甜蜜素叶面肥试验简报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番茄亚属,为一年生蔬菜。原产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产较多。红色西红柿,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均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西红柿,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西红柿,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西红柿品种、颜色、成熟度、甜度,甚至生产季节的不同,都是决定其中番茄红素含量的重要原因。黄色品种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很少,每100克仅含0.3毫克;红色品种的西红柿则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含2—3毫克,最高能达到20毫克。一般来说,西红柿颜色越红,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未成熟和半成熟的青色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低。市场上还有一种粉红色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也不如红色的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与西红柿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此外,夏天生产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夏天阳光充沛、光照时间长,会让番茄红素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冬天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较低,家庭必备。 禁忌人群急性肠炎、菌痢及溃疡活动期病人不宜食用。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于热性病发热、口渴、食欲不振、习惯性牙龈出血、贫血、头晕、心悸、高血压、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夜盲症和近视眼者食用。 西红柿的热量表(每100克) ?热量(大卡)28.00 ?碳水化合物(克)6.70 ?脂肪(克)0.20 ?蛋白质(克)1.60 ?纤维素(克)1.70 ?维生素A(微克)一 ?维生素C(毫克)1.00 ?维生素E(毫克)0.88 ?胡罗卜素(微克)一 ?硫胺素(毫克)0.03 ?核黄素(毫克)0.03 ?烟酸(毫克)一 ?胆固醇(毫克)一 ?镁(毫克)17.00 ?钙(毫克)5.00 ?铁(毫克)1.80 ?锌(毫克)0.29 ?铜(毫克)0.11 ?锰(毫克)0.10

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细节问题,才能大丰收

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细节问题,才能大丰收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什么? 1、根据西红柿的生长状况来施肥料。 前期,应该少上一些促进西红柿秧子生长的肥料,主要是避免出现旺长。可以上一些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等。等到结果期,秧子开始弱化很多,这时候应该上一些促进茎叶生长的肥料来促秧。可以上氮肥、糖分等。 2、根据天气来上肥料。 现在种西红柿,很多都是在大棚里种。赶到阴雨天,大棚的光照很微弱,光合作用也不到位,供给西红柿的糖分明显跟不上。这个时候,可以在叶面喷施一些糖水,给西红柿及时补充糖分,效果还是可见的。 3、结果期喷施钙肥。 西红柿的生长,离不开钙。如果钙不足,西红柿容易生脐腐病。在西红柿的结果阶段,适量给西红柿喷施一些钙,补充钙给西红柿。 4、喷施叶面肥要间隔一定的时间。 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这种补充营养的方式非常到位,效果好。但是喷施叶面肥,也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的。两次喷施叶面肥的距离,必须大于七天,防止产生肥害。 5、喷施叶面肥与防病同时进行。 在大棚里,冬春季节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大棚里会更潮湿,西红柿产生病害的几率更大。在连阴天喷施叶面肥的次数要减少,同时喷施的时候里边儿还要加入一些杀虫剂,上完肥料以后,还要通风。 6、喷施叶面肥不能过量。 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是要控制使用量的。如果喷多了,发生了伤叶的情况,要用清水把多余的肥料洗掉,减轻受害的程度。如果地比较干旱,最好能及时浇水。这样西红柿秧里的含水量增大,肥害也能减轻很多。 给西红柿上肥料,也是有讲究的。前期为了控制西红柿的旺长,应该少上氮肥料。但是到结果期,应该上一些促进西红柿秧生长的肥料。赶到阴天下雨天气,及时给西红柿喷施一些糖水,来补充糖分的不足。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永春县医院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纪实2009年7月15日下午,我院在检验科二楼举行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演练开始前,医院院长、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陈志聪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陈院长指出,自“非典”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也是二级医院的刚性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控制和有效处置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等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确保医院医疗工作安全运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检验科主任王一燕同志、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颜莹芬、涂其弓同志向参与演练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现场培训。 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演练开始。首先,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更衣间,按照规范穿戴好防护隔离衣、外科口罩、帽子,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在微生物储存冰箱面前,两名实验人员用各自的钥匙分别打开两把锁,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查冰箱储存菌种时发现“少了一株”,经另一名工作人员确认无误,立即将情况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做记录。检验科负责人立即赶到实验室将此情况报告给公共卫生管理科。公共卫生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保卫科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一道进行初步分析,经风险评估认为“丢失”的菌种属于第3类储存菌株,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产生大的

危害并将相关情况报告院长。经保卫科现场调查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找到了被上一班工作人员“遗忘”放回储存冰箱的“丢失菌种”。事后,生物安全委员会及时对“菌种丢失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将书面整改意见交分管院长。 演练继续进行着。在实验室操作中检验人员“不慎”将含有病原体的试管液“抛洒”在实验台面上。工作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对污染台面进行消毒、灭菌等处理;对接触污染物的皮肤、眼等进行冲洗……。 “你如果被刺伤咋处理” “这时候突然停电了你该怎么办” 在演练过程中公共卫生管理科、院感科负责人不时时机的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提出各种“突发”问题,参演人员的回答有理有据,应急处置措施得当。 演练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这次演练是我院积极创建二级医院期间,在院领导、公共卫生管理科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进行的。院感科、保卫科、设备科等职能部门以及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参与了培训和演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演练强化了我院医务人员对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对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了有备无患,预案先行,为保证医疗工作秩序、抵御医院感染尤其是生物安全事件,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永春县医院 2009年7月16日

叶面肥知识

(1)植物生长调节剂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外,加入了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一般采用赤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DA-6、萘乙酸(钠)等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种类作为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适于作物生长前中期使用。 随着叶面肥市场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具有效果明显、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众多生产厂家的重视。但我们建议厂家,应用调节剂时,要考虑作物、地域、气候、农田管理的差异,不要盲目添加调节剂,以做到真正的增产效果。更要选择使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防止对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叶面肥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名称功能特点 赤霉素促进作物营养生长、促进坐果、调节开花 复硝鼢钠促进生根、发芽、生长 萘乙酸钠促进生根、保花保果、疏花疏果 DA一6促进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矮壮素防止作物徒长 缩节胺防止作物徒长 多效唑控制作物徒长,促进水稻生根 防落素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2,4一D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吲哚乙酸(钠、钾)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钠、钾)促进生根 6一BA促进发芽、促进坐果、延长贮存期 三十烷醇促进作物生长 乙烯利催熟、着色 噻苯隆促进坐果、促进棉花脱叶 水杨酸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甜菜碱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壳聚糖刺激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节剂有以上几种。 (2)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一般含有从天然物质(如海藻、秸秆、动物毛发、草炭、风化煤等)中处理提取的发酵或代谢产物,产生氨基酸、腐植酸、核酸、海藻酸、糖 醇等物质。这些物质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①氨基酸类叶面肥 氨基酸的来源有动植物两种。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有大豆、饼粕等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粉丝的下脚料;动物源氨基酸主要有皮革、毛发、鱼粉及屠宰场下脚料等。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的工艺也有所不同,最简单的是酸水解工艺,常用浓度4—6moI/L的盐酸溶液,按比例与物料水解一定时间,然后用氨或其他碱 性物质中和,调节PH值后即为原液;较为复杂的是生物发酵法,常用复合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对物料进行4—6周的发酵,发酵液经提炼后,加工成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氨基酸肥多为豆粕、棉粕或其他含氨农副产品,经酸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主要是纯植物蛋白。此类氨基酸有很好的营养效果,但是生物活性较差;而采用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主要是酵解和生物降解蛋白质,经发酵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如类似核苷酸、吲哚酸、赤霉酸、黄腐酸等,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酶活力、增强抗病抗逆作用。对生根、促长、保花保果都有一定的作用。 ②海藻酸类叶面肥 海藻肥的活性物质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主要原料是鲜活海藻,一般是大型经济藻类.如臣藻、海囊藻、昆布等。其生产工艺有化学提取、发酵、低温物理方式提取等,一般而言,物理方法处理的海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植物活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海藻多糖和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多酚化台物及抗生素物质等,可刺激作物体内活性因子的产生和调节

凝集素在生物分子分离提取中的应用

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它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 植物凝集素对真菌的抗生效应可能与它特异结合暴露于真菌细胞壁表面的糖复合物并导致真菌细胞壁及菌体结构形态改变有关,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 凝集素(Lectin)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凝集素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们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肽中,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即细胞膜表面的碳脂化合物决定簇。一种凝集素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性结合的能力,如刀豆素与α—D—吡喃糖基甘露糖(α—D—Mannopyranosy)结合;麦芽素与N—乙酰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结合;菜豆凝集素与N—乙酰乳糖胺结合(见本章表6—1)。因此,凝集素可以作为一种探针来研究细胞膜上特定的糖基。另一方面,凝集素具有多价结合能力,能与荧光素、生物素、酶、胶体金和铁蛋白等示踪物结合,从而在光镜与/或电镜水平显示其结合部位。 凝集素可为荧光素、酶和生物素等所标记,分别进行下列染色法: 直接法 标记物直接标记在凝集素上,使之直接与切片中的相应糖蛋白或糖脂相结合。 直接法的优点是简便,目前商品用的凝集素药盒已能购得。但灵敏性不够高。 间接法 将凝集素直接与切片中的相应糖基结合,而将标记物结合在抗凝集素 凝集素受体表达 抗体上 间接法较直接法和直接法敏感性高5~10倍或更多一些,但必须购买或自制抗凝集素抗体。

番茄红素 知识整理 (全)

中文名称: 番茄红素 英文名称: lycopene;licopin 定义: 番茄一种使西红柿变红的天然色素,是胡萝卜素的母体化合物。 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因此,它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番茄红素(lycopene)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1873年Hartsen首次从浆果薯蓣TamuscommunisL.中分离出这种红色晶体。1913年Schunk发现这种物质和胡萝卜素的不同,将其首次命名为lycopene,使用至今。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在分子结构上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在类胡萝卜素中,它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具有维生素A 的生理活性。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它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一直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色素,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2585252.html,/item.htm?id=133******** 1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 1910年,Willstaller和Escher在对番茄红素的研究中首次确定了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1930年,Karrer等人提出,番茄红素是一种化学结构式中含有11个共扼双键及2个非共扼双键的非环状平面多不饱和脂肪烃,经过环化可形成β一胡萝卜素。天然存在的番茄红素都是全反式,但通过高温下的蒸煮、油炸等加工方式可使番茄红素由反式构型向顺式构型转变,而干燥番茄或干燥番茄渣中的顺式构型也会有部分的转变。研究还表明,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与反式异构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反式异构体相比,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的熔点低,摩尔消光系数小,极性强,不易结晶,更易溶解,而且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回复到全反式状态。一个番茄红素分子可猝灭上万个自由基, 2 稳定性: 番茄红素对氧化反应比较敏感,其溶液经日光照射12小时后,其中的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殆尽。溶液中的Fe3+和Cu2+会对番茄红素的光氧化反应起催化作用,而其它金属离子如K+、Mg2+、Ca2+、Zn2+等则对其影响不大,所以天然番茄红素在提取和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铁制和铜制容器。番茄红素对酸不稳定,对碱则比较稳定,故番茄红素作为色素使用时并不适合于酸性饮料。 3番茄红素的溶解性番茄红素是脂溶性色素,纯的番茄红素虽然不溶于水,但当它与某些物质如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则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f312585252.html,/item.htm?id=133********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必须通过外界摄入;吃一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吃一粒番茄红素相当于吃15个生番茄。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临淄区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好实验室安全的规范及应急处理工作 为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我单位成立了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疾控中心生物安全工作。检验科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定期统计汇总单位病原微实验活动的情况,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条件,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规范与知识培训,落实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及操作技术规程并开展督导检查。 成立了疾控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实施我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处理组。我单位相关科室在处理生物安全突发事件过程中,根据科室职能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做好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防控工作所需的经费、物资、设备、技术保障和人员培训,有效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迅速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 二、建立健全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 1、建立起了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 人; 2、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 定; 3、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 4、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实验室防火 安全制度、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突发事件 紧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并组织进行了贯彻落实。 三、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 全 定期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实验室各项安全。

番茄红素的副作用

番茄红素的副作用 番茄红素的功效 番茄红素(Lycopene)又称ψ—胡萝卜素,属于异戊二烯类化合物,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由于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制得,故称番茄红素。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有那些具备β—紫罗酮环并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等才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关,而番茄红素因缺乏此结构,不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故对此研究很少。然而,最近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它不仅具有抗癌抑癌的功效,而且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成人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功能性天然色素。为此,专家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蕃茄红素的主要功效。 番茄红素不但具有抗氧化性,还能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活性氧的化学反应消除氧化自由基,如过氧化氢、亚硝酸根等氧化自由基,而氧化自由基能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多种产物,这些产物与人体老化、癌症发生、自身免疫病及贫血等疾病都有关系;番茄红素对细胞生长代谢起调控作用;番茄红素可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和预

防和抑制肿瘤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和前列腺炎患者还有胆固醇高的人群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1、有助于延缓衰老; 2、有助于增强抗辐射能力; 3、有助于调节血脂; 4、对男性不育有改善作用; 5、有助于促进女性乳房的健康发育。 番茄红素有没有副作用 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防治前列腺炎,提高男性精子质量,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它含强力抗氧化生物活物质,能促使细胞的生长和再生,美容袪皱,维持皮肤健康,具有延缓衰老等功效,因此多吃番茄红素,对于身体是有非常多的保健作用的,不会出现吃多了就会出现副作用的情况。当然任何一种产品想要保证使用安全没有副作用与这款产品自身是否是正品直接相关。番茄红素产品也不例外,只有使用了真正的正品番茄红素才能够保证保健效果,同时也不会出现那种吃多了会有副作用的情况。预检二号3分钟筛查肿瘤,预检二号是金华众嘉尚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5年自主研发的应用于重大代谢类疾病检测的高科技产品,此项技术领先世界5至10年,弥补了中国在这一医学领域的空白。番茄红素并无副作用,它属于纯天然的保健食品,不含有害物质和化学成分,不残留杂质。不过人们服用番茄红素讲究一定的量,如果服用过量,会导致人体无法全部吸收,这会带来肠胃的一定负担。专家指出:人体每天补充番茄红素的最大量应该为6~8毫克,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宜。祝您健康无忧!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V"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V"检查人员签字: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实验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堵塞安全漏洞,确保实验室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开展检测工作时能以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运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3月18日上午举行了 一次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演练。 二、演练内容 病原微生物意外事故处理 三、演练地点 实验室实验区 四、演练组织机构以及职责分工 指挥部:负责本次演练的组织领导,制定演练方案,指挥协调各参加科室,指挥整个演练活动,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演练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的有关指令以及演练的具体事务。 主任: 参加科室及人员:检验科全体,后勤科主任以及负责垃圾焚烧安全保卫人员,科主任以及负责消杀人员,结防门诊部主任 五、演练物质及保障 由后勤科、科负责消杀物品以及设备的准备。 六、演练规则 1、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按照真实事件对待,服从指挥部现场指挥与协调。 2、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安全防范,防止意外发生。 3、认真做好相关报告记录的填写。 七、演练情景设计及演练程序 1、意外事故情景:在检验室实验区,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沙门氏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x 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直接污染。 2、事故报告

2.1 、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请示处理方式。 2.2 、检验科主任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办公室, 2.3 、办公室立即启动《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将事故情况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由组长成立指挥部。 3、现场处理 3.1 领导及相关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并立即指派办公室填写实验室意外事故报告单,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及CDC上报现时情况。 3.2 、关闭所有对外门窗,现场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撤离,即时设立警戒区域,后勤科人员在警戒区域外戒备,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3.3 、划定隔离区域,对污染现场所有人员进行隔离; 3.4 、全副防护装备的清洁消毒人员迅速进入污染现场,在污染区域设立“生 物危害,禁止进入”的标识,使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区覆盖,并将消毒面积扩大至二倍或以上面积,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3. 5 、清洁消毒人员清理完毕,立即沿安全通道撒离至指定区域,将每种在污染区域用过的用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将其放置于双层塑胶袋中严密包装封闭,装载于有明确标识的全封闭的坚硬不外露的感染性废物桶内,立即通知后勤科派遣专门人员对物品进行焚烧或妥善处理,清洁消毒人员还要在指定场所洗手、淋浴、消毒。 3.6 、依照应急预案程序进行周围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危害风险评估,相关人员医学观察,事故记录和总结报告。 八、终止演练 演练办公室主任向总指挥报告,演练已经按照预定计划完成,请示总指挥宣布演练终止。 九、考核评估与总结 演练办公室主任在演练 1 周内写出评价总结报告,并在其后主办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

叶面肥的施用注意事项

叶面喷施微肥的注意事项 喷施浓度要适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植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喷施时间要适宜,喷肥后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喷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喷施要均匀、细致、周到叶面喷肥要求雾滴细小,喷施均匀,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叶片角质层正面比背面厚,更应注意喷洒叶片背面,以利吸收。 现在很多兰友都是在生长季节时每7-10天一次,并用此浓度灌根,效果显著。至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钙、磷等),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间隔期至少应在一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喷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在肥液中添加湿润剂。叶片上有一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比较困难,为此,可在叶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如中性肥皂、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叶面追的效果。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那么您了解叶面肥吗,平时又应该如何正确施用呢? 一、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二、叶面施肥技术 1、蔬菜喷施叶面肥要因菜而异 ⑴叶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为 1~2% ,硫酸铵为 1.5% ,每季喷施 2~4 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

⑵瓜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复合肥。喷用 1~2% 的尿素与 0.3~0.4%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 2% 的复合肥溶液。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 1~2 次。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⑶根茎类蔬菜。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季一般喷施 3~4 次,效果较好。 2、需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2、土壤偏酸、偏碱或盐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吸收营养的时候; 3、盛果期; 4、植株遭遇气害、热害或冻害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叶面肥有利于缓解症状。 3、最好不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花期;花朵娇嫩,易受肥害; 2、幼苗期; 3、一天之中高温强光期。 4、品种选择要有针对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叶面肥品种较多,主要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型,微量元素型,氨基酸型,腐质酸型,生长调节剂型等类型。一般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

永春县医院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纪实 2009年7月15日下午,我院在检验科二楼举行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演练开始前,医院院长、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陈志聪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陈院长指出,自“非典”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也是二级医院的刚性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控制和有效处置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等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确保医院医疗工作安全运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检验科主任王一燕同志、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颜莹芬、涂其弓同志向参与演练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现场培训。 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演练开始。首先,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更衣间,按照规范穿戴好防护隔离衣、外科口罩、帽子,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在微生物储存冰箱面前,两名实验人员用各自的钥匙分别打开两把锁,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查冰箱储存菌种时发现“少了一株”,经另一名工作人员确认无误,立即将情况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做记录。检验科负责人立即赶到实验室将此情况报告给公共卫生管理科。公共卫生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保卫科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与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一道进行初步分析,经风险评估认为“丢失”的菌种属于第3类储存菌株,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危害并将相关情况报告院长。经保卫科现场调查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找到了被上一班工作人员“遗忘”放回储存冰箱的“丢失菌种”。事后,生物安全委员会及时对“菌种丢失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将书面整改意见交分管院长。 演练继续进行着。在实验室操作中检验人员“不慎”将含有病原体的试管液“抛洒”在实验台面上。工作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对污染台面进行消毒、灭菌等处理;对接触污染物的皮肤、眼等进行冲洗……。 “你如果被刺伤咋处理?” “这时候突然停电了你该怎么办?”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叶面肥怎么喷施?常常有农户问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农户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认识叶面肥,本文为大家总结了叶面肥的种类及喷施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第二类: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第三类: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第四类: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叶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提高叶面施肥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正确的施肥技术。 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在作物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若作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肥料品种。 2、喷施浓度要合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适宜浓度为1.5%-2%,在萝卜、白菜、甘蓝、黄瓜上为1%-1.5%,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为0.5%-0.8%,苹果、梨、葡萄、茶上浓度为0.5%,葱、番茄、温室黄瓜上浓度为0.2%-0.3%。 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糖生物学作业-植物凝集素概述

植物凝集素概述 摘要:植物凝集素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能凝集细胞和沉淀单糖或多糖复合物的非免疫来源的非酶蛋白质。植物凝集素具有细胞凝集、抗病毒、抗真菌及诱导细胞凋亡或自噬等多种能力,因此在生命科学、医学及农业方面均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凝集素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凝集素的定义,植物凝集素的结构特性、分类、分离纯化、功能及其应用。 1凝集素的发现及定义 目前已经发现了近 1 000 种植物凝集素,并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它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豆科植物凝集素有600多种。植物中,不仅种子中存在凝集素,根、茎、叶、皮、果汁中也发现有凝集素。1888年Herman和Sti11mark首次在蓖麻萃取物中发现了凝集素,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Renkonnen 发现它们对血细胞凝集时具有选择性。随着对红细胞凝集反应中血型特异性认识程度的逐渐深入, Watkin 和Morgan 建立了人类ABO 血型系统凝集反应中严格的糖特异性结合理论。Go1dstein 给出了凝集素的第一个较确切的定义:凝集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能凝集细胞、多糖或糖复合物的非源于免疫反应的糖蛋白。现在研究表明,它还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可逆结合复杂糖复合物中的糖链,而不改变所结合糖基的共价键结构。 另外,1980 年,Nature 杂志发表了5 位凝集素研究方面著名科学家的联名信,提出了当时较有权威性的凝集素定义:凝集素是指非免疫来源的糖结合蛋白或糖蛋白,并应有使细胞凝集或糖复合物沉淀的能力。此定义包含三个要点:(1)凝集素是蛋白质或糖蛋白;(2)凝集素必须有专一的与糖基结合的特性,但是排除了免疫来源的针对糖基的抗体;(3)因为规定了能使细胞凝集或是糖复合物沉淀的特性,所以凝集素分子必须具有两个或更多糖结合位点,这样把一些虽有糖结合能力但是糖结合位点仅有一个的酶、转运蛋白、激素、毒素等排除在外。 2植物凝集素的结构特性 目前已经获得纯化的凝集素中,阐明氨基酸序列的并不多,多数是对甘露糖(或葡萄糖)专一的凝集素。从已分离的凝集素看,分子量变化范围约为10 kDa~100 kDa ,亚基数目为2~4 个。关于亚基产生的分子机制,有三种解释:(1)不同亚基是不同基因编码的产物;(2)不同亚基由统一基因编码,但经翻译过程形成分子量相同或不同的肽链;(3)翻译后不同程度的修饰导致。 现己知道,凝集素与糖的结合是通过其分子中肽链的活性部位,即专一结合糖的区域实现的,与凝集素分子中共价结合的糖无关。凝集素至少应该具有2 个与糖结合的位点,而且结合是可逆的。它有以共价键相连接的蛋白质和糖2 个部分。其中前者占较大的比例,一般是几个单糖构成寡糖链,再以2种方式与蛋白质肽链相连,分别构成N-连接糖蛋白和O-连接糖蛋白。现已知的糖肽连接键主要有三种:(1)血清型糖蛋白,亦称天冬酰胺2连接或N-连接的糖蛋白;(2)粘蛋白型糖蛋白,糖链与肽链由Ga1NAcα1-Ser/ Thr 连接;(3)真菌中的Man-Thr 连接。凝集素不仅可以识别不同的单糖而且也可以特异结合不同的寡糖。此外,凝集素2糖互作也较好地解释了细胞识别系统的机制。基于细胞表面含有大量的凝集素和糖复合物,使细胞以凝集素为桥梁进行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凝集素除了有与糖结合的位点外,还可以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几丁质、糖脂和多糖等结合。 凝集素一般为二聚体或四聚体结构,其分子由一个或多个亚基组成,每一个亚基有一个与糖分子特异结合的专一点。豆科植物凝集素至少有一个非催化结构域,并可逆地结合到特异单糖或寡糖上。结构域的数量由凝集素的复合体数目来决定。二体或多体凝集素可以形成多种结构的蛋白糖复合体。单体凝集素不能形成这种复合结构(Ron 等,1992)。通过豆科植物凝集素晶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西红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西红柿很多都知道机会每顿饭菜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西红柿多吃的话好处很多的,其实西红柿保护心肝肺的,贫血的食用最好了,基本上没有不喜欢吃西红柿的,因为味道香甜可口即使做菜做汤都很美味,但是一些胃部有毛病和有肠炎的人不能吃的,否则吃了会拉肚子的。 吃西红柿时最好是生吃它的所用营养元素才不会被破坏,很多人喜欢加热吃但是个人觉得加热吃里面的元素都被破坏了,即使吃起来也没营养的,可以当个水果一样没事的时候拿来吃。 1.西红柿可健胃消食,润肠通便 西红柿含有的苹果酸以及柠檬酸等有机酸,有增强胃酸浓度,调整胃肠功能,加强消化的作用。而西红柿含有的果酸及纤维素,有润肠通便、助消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治便秘。 2.西红柿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由于西红柿性凉味苷酸,而且有清热生津,养阴凉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发热、口干舌燥、牙龈出血、胃热口苦、虚火上升等症状。 3.西红柿可补血养血 西红柿富含铁,而酸奶的蛋白质成分能够促进铁吸收,因此番茄酸奶汁可以提高体内对铁元素的吸收,有效补血。 4.西红柿可防晒 由于西红柿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因此每天摄入15毫克番

茄红素可以使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是比防晒霜更好的防晒工具。 5.西红柿可美容护肤 由于西红柿含有的胡箩卜素和维生素A、C,有祛雀斑,抗衰老等功效,而其含有的尼克酸可以维持胃液正常分泌,促进了红血球的形成,有利于保护皮肤和保持血管壁弹性。 6.西红柿可抗血凝聚,防脑血栓 研究发现,在番茄籽周围黄色果冻状的汁液中有一种叫p3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能够防止脑血栓。 7.西红柿可防癌抗癌 西红柿中含有的番茄红素具有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癌症发生。 西红柿的好处很多维生素缺失的人可以吃它,但是吃西红柿的时候不要配合其他的食物吃否则会影响消化,西红柿做菜的吃法也很多而每一道都是保持食物原汁原味,绝对的养生健体没有一点点的副作用,所以多吃西红柿还能美容养颜让你的肤色很好。

叶面肥和化肥有什么不同

叶面肥和化肥有什么不同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8-8-10 10:23 叶面肥和普通的化肥有什么不同,施肥效果哪种更好呢?谢谢! 提问者:ssyc - 助理三级最佳答案 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腻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作为叶面肥施用的肥料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硼

砂。叶菜类主要以氮肥为主即可,可选择尿素+少量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如3份尿素+1份磷酸二氢钾与清水按0.2%的溶液配制。要明确叶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确叶片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叶片,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一般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这一点C3植物和C4植物是不同的)。被子植物叶片特点: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一层细胞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般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其中单子叶的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与一般被子植物基本相同。但表皮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细胞,气孔的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在保卫细胞外侧还有副卫细胞。一般情况下,气孔在白天开启,晚上关闭,当喷施叶面肥时,肥料就从气孔进入,被植物体吸收。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第一类复合型叶面肥,如天达2116及含有海洋物质活性成分壳寡糖,又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肥料。他能够在激活植物抗性基因表达的同时加强植物的营养。第二类: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

凝集素生物学功能及应用_综述_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4):445~447 Journal of A nhui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凝集素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综述)α 赵寅生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9) 摘 要: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具有糖结合专一性,是可促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凝集素对糖的特异结合性决定了它在动植物体内具有一些重要而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凝集素在生物养殖、生物工程、生 理活动调控、疾病防治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凝集素;生物学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Q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197(2001)0420445203 凝集素具有糖结合专一性,因此可与生物体内大量功能各异的糖复合物结合,形成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在动物和植物体内,凝集素又有一些不同的功能。凝集素的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为其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下就其部分功能和应用做一个简要评述。 1 植物凝集素的生物学功能 111 防卫作用 凝集素在植物保护上起着重要作用。植物凝集素可识别并结合入侵者的糖结构域,从而干扰该入侵者对植物产生的可能影响。许多植物凝集素可结合到诸如Glc、M an或Gal的单糖上,尤其对植物中不常见外来的寡糖具有更高的亲和性。例如:结合几丁质植物凝集素识别真菌细胞壁及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另外,许多凝集素在较大pH值范围内稳定、抗热、抗动物及昆虫蛋白酶等等。有些凝集素甚至是完全稳定的蛋白质,如从刺荨麻茎中分离出的凝集素在三氯乙酸中保持稳定,沸煮也不会失活。因此,植物凝集素是植物防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1,2]。 11111 对真菌的作用 凝集素可与真菌表面的葡聚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糖结合,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其细胞的正常代谢。体外研究表明W GA抑制孢子发芽及T richod er m av irid e菌丝生长,具有抗真菌性。棉花抗病品种种仁凝集素粗提物对棉枯萎病菌(F usarlum ox y sp orum f1sp1vasinf eclum)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为86141%~93175%,根部提取液抑制效果为86157%~89106%[1]。 11112 对植物病源细菌和植物病毒的作用 由于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凝集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质,因此不能改变细胞膜结构或渗透细胞膜扰乱侵入微生物的正常细胞间进程。但凝集素可通过选择性识别对细菌产生作用。如马铃薯凝集素(一种胞壁蛋白)能使P seud o m onas solanacea rum的无毒株系固定在胞壁上。毒性株系不能被凝集素识别,避免被吸附到胞壁上,因而能够在植物体上繁殖、扩展。在土壤中,种子迅速释放凝集素,阻止细菌向萌发种子的趋化性运动,由此可以避免潜在有害细菌对种子根的侵染。植物病毒不含聚糖,没有凝集素的作用位点,因此植物凝集素对植物病毒无抑制作用。但有杀虫活性的凝集素可能会阻止或减少虫传播病毒病害的传播。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单子叶植物中结合甘露糖的凝集素对人类及动物反转录病毒(包括H I 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 11113 对昆虫的作用 植食性昆虫消化道表皮膜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因而在肠的内表皮上有凝集素潜在的结合位点。当凝集素随食物进入昆虫肠道后,就可结合到这些糖蛋白的受体上,阻碍昆虫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昆虫。花生凝集素的剂量每增加011%,豇豆象鼻虫的发育延缓0149d(花生凝集素与桑橙凝集素都对N2乙酰半乳糖胺 半乳糖有专化性)。W GA的剂量每增加011%,豇豆象鼻虫的发育延缓147d,同时死亡率增加2179%(W GA与马铃薯凝集素、曼陀罗种子凝集素都对N2乙酰葡糖胺有专化性)[1]。 11114 对高等动物捕食者的作用 同昆虫一样,高等动物消化道上布满了细胞膜糖蛋白及高度糖基化的粘蛋白,这就成了植物凝集素的无数作用位点,保护植物免受食草动物侵食。如,动物食用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或生豆后会引起急性恶心伴有呕吐和腹泻,以至于动物宁肯挨饿也不食用含PHA饲料[1,2]。 α收稿日期:2001207226 作者简介:赵寅生(1980-),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