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学生观

2.教育民主化

3.综合课程

4.讨论法

5.学校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木题共30分)

1.当代形态教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4.简述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6.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木题共60分)

1.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教学原则?试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教学原则举例论述。

2.试述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优点、局限及其变革力一向。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判断改错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请首先判断每个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正确”;若错误,请标明错误后改正。)

1、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论语》。

2、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应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

3、最早的正式学校是在原始社会出现的。

4、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5、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特点。

6、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完全立足于社会需要。

7、讲授法是一种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

8、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9、发现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10、维果茨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自身所能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

11、布鲁纳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倡导发现法教学。

1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情感。

1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现代形态教育的特征。

14、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

15、德育过程主要是一种道德认知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3、简述教师的权利。

4、简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

5、简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某学校按照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号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但很多教师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课程开发是教育专家的工作,普通教师只要上好课就行了。请针对上述现象,从课程改革、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2、某初中的王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一位资深班主任对他说:“初中孩子最难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所以你一定要压制住他们,绝不能给他们好脸色。”请判断资深班主任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假如你是这位班主任,你应该怎么做。

四、作文题(50 分,要求不少于 800 字)

题目:“学生差异之我见”,(提示:可以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学生差异、如何对待学生差异。)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计 15 分)

1、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2、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3、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的原则是()。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4、“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5、“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罗杰斯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6、《理想国》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7、《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皮亚杰

B、卢梭

C、杜威

D、夸美纽斯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9、我国最早提出并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10、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

A、基本方法

B、基本内容

C、基本制度

D、基本途径

11、《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皮亚杰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12、“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谁提出的?()

A、陶行知

B、孔子

C、孟子

D、朱熹

1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实用主义

C、建构主义

D、教育心理学

14、因材施教原则的精神实质是在教学中要()。

A、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B、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C、根据不同的教材

D、设置不同的专业、学科

15、重视学科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B、布卢姆

C、赞可夫

D、杜威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元认知

2、班级授课制

3、课程标准

4、学制

5、形成性评价

三、简答题( 32 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4 分)

2、简述世纪之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6 分)

3、简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规律(6 分)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6 分)

5、简述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特殊性(6 分)

6、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4 分)

四、论述题(33 分)

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15 分)

2、概述教师的职业素养,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18 分)

五、作文(本题 50 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许多家长重视早期教育,甚至为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想方设法选择名校名师的重要依据,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请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1000 字的文章。

青岛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计15 分)

1.1806 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A.《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演说家的教育》D.《普通教育学》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 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4. 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5. 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

A.文字的产生B. 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C. 阶级社会产生D.学校的出现

6.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被动地接受教育

7.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综合课程

8.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同学关系B.师生关系C.学校与家庭D.同事关系

9.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

10.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并及时妥善处理许多突发事件,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专业性

11.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

A.命题B.命题网络C. 产生式D.表象

12.思维具有可逆性是哪个阶段的成就()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3.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A.归因于能力

B.归因于努力

C.归因于任务性质

D.归因于运气

14.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观念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综合性

15.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小题9 分,共计45 分)

1.简述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教育目的的主要价值取向。

3.简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

4.埃里克森提出的个体心理社会发展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5.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计40 分)

1.论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 分,共计50 分)

1.案例一:几个学生趴在池塘边的草地上,正观察着什么,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看小蝌蚪在玩游戏呢。”学生头也不抬头,随口而答。“胡说,蝌蚪会玩什么游戏!”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顿时停止了观察,慌忙站了起来,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怯怯地看着老师,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没来看,怎么知道蝌蚪不会玩游戏?”

(1)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2)如果你是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

2.案例二:在学校教育中,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学生得到了好的学习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获得了奖励,学生就会有较强的学习的动机;如果没有得到好分数或者赞扬,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对于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1)此种看法反映了哪一种动机理论?简述其理论观点。

(2)请分析此动机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效果。

(3)结合理论和实际谈一谈如何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青岛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最早系统阐述科学教育思想,并明确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康德D.杜威

2.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社会本文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

C.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3.道德包括三种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那么你认为责任感和义务感属于()。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观念

4.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 )。

A.课程即学科B.课程即经验

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文化的再生产

5.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会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

6.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

是()。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7.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9.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观点与下面哪位心理学家的看法异曲同工?()。

A.布鲁纳

B.班杜拉

C.布鲁姆

D.斯金纳

10.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外向型

11.“一千个人看小说,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实质上体现了下面哪个理论的观点?()

A.认知主义学习观

B.行为主义学习观

C.建构主义学习观

D.人本主义学习观

12.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13.贾德所作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

A.智力技能中规则的迁移

B.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C.动作技能的迁移

D.认知策略的迁移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C.沙盘游戏

D.对偶故事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简述教育演进中的几种形态及其特点。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4.请列举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并分别给以样例说明。

5.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教师一种职业、专业还是事业?为什么?

2.在日常学

一笑解千愁20:30:29

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试失败了,可能会将原因归于自己比较笨,以至于破罐子破摔。那么,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老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四、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有一次,苏格拉底问一个学生:“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学生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学生说。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学生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学生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

学生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有道德,懂得道德才能做到有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

请依据材料回答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上述案例中,苏格拉底采用的是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青岛大学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

一、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计60 分)

1. 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必然联系。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3 简述有关教育目的两个典型的价值取向。

4.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教学中如何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

5. 简述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6.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二、论述题(每小题30 分,共计60 分)

1.个体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针对这些规律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措施?

2. 联系实际,谈谈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案例分析题(30 分)

当人们谈到天才,马上就会想到爱因斯坦。195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 岁。他的儿子授权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保存一些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用于科学研究。随后他将大脑切片分发给了至少18 位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后来陆续有几位研究者发表相关研究,试图说明爱因斯坦大脑中某些部分的与众不同是如何转化为爱因斯坦惊人的思维能力的。你认为天才来自于何处,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能找到天才的因子吗?由此分析一个人的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各起怎样的作用?对上述的天才研究你作何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