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大学物理学习指导

第11章

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2019年12月

目录

第11章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1)

11.1 恒定电流 (2)

11.1.1 电流的形成 (2)

11.1.2 电流密度恒定电流 (2)

11.1.3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4)

11.1.4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4)

11.2 电源电动势 (6)

11.2.1 带电电容器回路 (6)

11.2.2 电源 (6)

11.2.3 电动势 (7)

11.2.4 电动势分类 (7)

11.3 温差电动势 (8)

11.3.1 金属表面的逸出功 (8)

11.3.2 接触电势差 (9)

11.3.3 温差电动势 (10)

11.4 生物膜内、外的电势差 (12)

11.4.1 生物电势差的种类 (12)

11.4.2 能斯特电势差 (12)

11.4.3 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差 (13)

参考文献 (15)

第11章恒定电流与电动势

我们在前一章研究了静止电荷所激发的静电场,本章将讨论因电荷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以及与之相应的电场。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要保持恒定电流,电路中必须存在电源。电源的内部具有非静电力,可用电动势来表示这种非静电力作功的能力。能产生电动势的装置都可以作为电源,如电磁感应线圈、化学电池和温差电偶等,这里着重介绍接触电势差、温差电动势以及与生物电现象有关的跨膜电势差。

11.1 恒定电流

本节以金属导体为例讨论导体中恒定电流的形成及其规律。

11.1.1 电流的形成

处于静电平衡的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总是处于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中,它们沿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因此不能形成电流。当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定向运动,其平均速度不再为零,即存在漂移速度(drift velocity ),导体中就形成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或简称为电流(electric current ): t

q I d d (11.1) 11.1.2 电流密度 恒定电流

接地电极附近的电流 电阻法勘探时大地中的电流 电流只能反映通过导体截面的整体电流特征,不能说明电流通过截面各点的情况。为了细致地描述导体内各点的电流分布,必须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 ),电流密度是矢量,其方向与该处正电荷定向运动的速度方向一致,大小等于通过垂直于电流流向的单位面积的电流。

current )或直流(direct current )

设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数密度为n ,自由电子的漂移速度为d v 。在导体内取一面元

S ?,S ?

的法线与电流密度同向。在时间间隔t d 内,以S ?为底,长为t d d v 的柱体内的自由电子都要通过S ?,即通过的电荷为:

t S en q d d d v ?=

则面元S ?处的电流密度大小为:

d d d 1v en t q S S I j =?=??= (11.3) 对于一般的导体,若载流子的带电量为q ,则:

d v qn =j (11.4)

通过任意曲面的电流:

??=?=S S S j I d cos d θS j (11.5)

I

?

的电流应等于单位时间内曲面内所减少的电量:

??-=-=?=内S S

V t t q I d d d d d d in out ρS j (11.6) 上式称为电流的连续性方程。当导体通过恒定电流时,导体中任意闭合曲面内的电荷不变,即:

0d =??S S j

(11.7)

导体通过恒定电流时,导体中的电荷分布也就不随时间变化,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steady electric field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处于恒定电场中的导体不是等势体,不会达到静电平衡,而是形成恒定电流。

11.1.4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在通电导线中取横截面积为S ?,长为l d 的一段导体,设导体材料的电阻率(resistivity )为ρ,则这段导体的电阻(resistance )为:

S

l R ?=d d ρ

设导体左端的电势为?,右端的电势为??d +,则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

I

?

S l

R I ?-=-=?d d d d ρ?? 定义电导率(conductivity ): ρ

γ1= (11.8)

电势和场强的关系: l E d d ?-= 则:

S E I ?=?γ 电流密度大小为: E S I j γ=??= 写成矢量形式: E j γ= (11.9)

上式称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例题 11.1 (1)铜的质量密度为33m kg 108.95-??=ρ, 铜的摩尔质量为13mol kg 1063.5--??=M ,设每个铜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求铜导线中的自由电子数密度;

(2)在家用线路中,铜导线的半径为mm 0.81,容许电流最大值为A 15。假设铜导线中的电流密度是均匀的,求最大电流密度;

(3)接(2),求铜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漂移速率。 解:(1)可以取mol 1铜来计算:

3

28333

23A A mol A m 108.48m 1063.5108.95106.02---?=????====M N M N V N n ρρ

(2)26224m A 107.28m A )

108.10(π15---??=???==S I j (3)由(11.3)得: 1

4128

196

d s m 105.36s m 108.48101.60107.28----??=?????==en j v

11.2 电源电动势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具有恒定电流时,导体两段必须有恒定的电势差,如何才能维持恒定的电势差呢?

11.2.1 带电电容器回路

开始时,正负极板带有电荷,并在导线中激发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电荷从正极板通过导线运动到负极板,并与负极板的电荷中和,导线中的电场和电流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此,带电电容器回路不能维持恒定的电势差。

11.2.2 电源

要保持导线中的电场不变,必须保持正负极板的电荷不变,这就需要有一种非静电力能克服静电力,将正电荷从负极板拉回正极板,这种提供非静电力的装置称

为电源(power supply)。单位正电荷在电源中所受的非静电力称为非静电场(non-electrostatic field)

k

E。11.2.3 电动势

非静电力作功的过程,就是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过程。电源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至正极时非静电力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

?+ -?

=l

E d

k

E(11.10)当

k

E遍布整个回路L(如感生电场),则有:

??=

L l

E d

k

E(11.11)

11.2.4 电动势分类

①化学电动势(chemical emf):(干电池、钮扣电池、

蓄电池等)的非静电力是与离子的溶解和沉积过程相联系的化学作用。

②感应电动势(induction emf):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在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③光生电动势(photoinduced emf):(光电池)的非静

电力来源于内光电效应。

④压电电动势(piezoelectric emf):(晶体压电点火、

晶体话筒等)来源于机械功造成的极化现象。

⑤温差电动势(thermo-electromotive force):(温差电

源)的非静电力是一种与温度差和电子浓度差相联系的扩散作用。

11.3 温差电动势

实验表明,在导体内存在与热现象有关的非静电力和电动势,这种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

11.3.1 金属表面的逸出功

在金属导体内存在大量可以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中,其中有一些动能较大的自由电子会从金属表面挣脱出来,本来呈电中性的导体因失去这些电子而带正电,离开导体表面的电子,由于受正电荷的作用而聚集在导体表面外侧,形成一层电子层。同样,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中的正电荷也聚集在导体表面内侧。这样,在导体表面就出现了电子-正电荷双层,称为电偶层(electrical double layer )。电偶层的电场方向由导体指向体外且垂直表面,会阻碍电子逸出表面,所以电子要从金属表面逸出,必须克服该电场力作功,此功称为电子的逸出功或功函数(work function )W 。由于金属表面两侧存在电偶层电场,也就存在电势差,若令电偶层外侧的电势为零,则内侧的电势值就称为逸出电势(escape electric potential )e ?。电子克服电场力作功与电场力对电子的作功相反,则逸出功等于电子电势能的增量:

e p p )()()(?????e e e e E E W =-=---=-=外内内外内外 则:

e W =e ? (11.12)

早在1794年,伏打(Alessandro V olta ,1745~1827)就发现了接触电现象。当A 、B 两种金属相互接触时,在接触面的两侧将出现等量异号电荷,即两接触的金属间会形成电势差,称之为接触电势差(contact potential ),由经典的电子论可导出接触电势差:

B

A eA e

B B A AB ln )(n n e kT U +-=-=???? (11.13) 式中AB U 为接触面两侧的电势差;eA ?,eB ?分别为金属A ,B 的逸出电势;k 为玻耳兹曼常量;T 为接触面处的热力学温度;e 为电子电荷的绝对值;A n ,B n 分别为金属A 、B 中的自由电子数密度。

如果在相同的温度下,将金属C 连接在A 、B 之间,不改变A 、B 之间的电势差,证明如下:

C

A eA eC C A AC ln )(n n e kT U +-=-=???? B

C eC eB B C CB ln )(n n e kT U +-=-=???? B

A eA e

B CB A

C B A AB ln )(n n e kT U U U +-=+=-=???? 同理,在相同的温度下,把几种金属连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的总电动势将等于零,也不能形成电流。

1821年,塞贝克(T. J. Seebeck ,1770~1831)发现在两种金属联成的闭合回路中,如果将其中一个接头加热,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现象(或塞贝克效应),回路中的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该装置称为温差电偶或热电偶(thermocouple )。

温差电偶 21T T > 等效电路 21E E >

接触面1处: B

A 1eA e

B 1ln )(n n e kT +

-=??E 接触面2处: B A 2eA eB 2ln )(n n e kT +-=??E 则回路中的温差电动势为: B A 2121ln )(n n T T e k -=-=E E E (11.14)

以上接触电势差和温差电动势的公式,都是由经典的电子论导出的,该理论的主要缺点在于把宏观物体的牛顿运动定律用于电子的运动,并把能量视为连续的。近代物理指出,只有用量子理论来研究金属导电,才能得到与实验相符的结果。由大量实验数据总结出的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的半经验公式为: 22121)(21)(T T b T T a -+-=E (11.15) 式中a 和b 是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的常量。可见(11.14)

是(11.15)取其一级近似的结果,即:

)(21T T a -≈E

(11.16)

1T 2

E 2

热电偶通过定标后,可制成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是测温范围广(铂-铂铑合金的热电偶可适用于200-℃~7001℃ 的环境)、热容量小、灵敏度高(可以准确到K 103-量级的程度),而且能测量仪器不易到达及测量区域极小处的温度,如植物叶片的温度、昆虫的体温及人体体表的温度分布等。

热电偶定标实验 为了提高灵敏度,可以把多个热电偶串联起来,组成热电堆(thermopile ),其中奇数接触点处于恒温环境,偶数接触点处于待测环境,那么热电堆两端的电动势为各热电偶电动势的总和。

热电堆 帕尔帖效应

塞贝克效应是利用热能转换为电能,它的逆效应是利用电能建立温度差,即帕尔帖(J. C. A. Peltier ,1785~1845)效应。半导体制冷器就是利用帕尔帖效应制成的,它具有寿命长、工作可靠、体积小以及无污染等优点。

吸热放热

11.4 生物膜内、外的电势差

当生物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也会发生相应的电量变化,这就是生物电现象。一般理论认为,离子过程是产生生物电现象的根本原因。

11.4.1 生物电势差的种类

生物电势差的类型有很多,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 ① 由正负离子的迁移率不同而产生的扩散电势差也称

为扩散电位(diffusion potential );

② 由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产生的氧化还原电势差也称为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

③ 由同一体系中不同相离子分布不匀而产生的相界电

势差也称相界电位(phase boundary potential );

④ 由固体及液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流动电势差也

称流动电位(streaming potential )。

以下我们仅讨论扩散电势差中的跨膜电势差。

11.4.2 能斯特电势差

在一容器中,两种不同浓度的KCl 溶液,被半透膜分开,区域1内溶液的浓度为1n ,区域2内溶液浓度为2n ,且21n n >。如果半透膜只让+K 通过,两区域内的+K 将通过膜进行扩散,因为21n n >,即存在密度梯度,不久以后在2区中就有了过剩的+K ,而1区中则有了过剩的-Cl 。由于异性电荷相互吸引,两种过剩的

离子都沿着膜聚集起来,在膜两侧形成电偶层,电偶层的电场对+K 的作用与扩散作用相反,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膜两侧的电势差达到一稳定值,该电势差称为跨膜电势差(membrane potential ),对于上述的单离子体系,跨膜电势差可表示为: 2

12112ln n n ze kT U =-=?? (11.17) (11.17)可由扩散电位的能斯特(W. H. Nernst ,1864~1941)方程导出[5],所以称此电势差为能斯特电势差(nernst potential )。当膜对正离子有渗透作用时等式右边取负号,反之取正号,z 为离子的化合价。 11.4.3 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差

大多数的细胞膜内、外之间存在着电势差,尤其在动物的神经和肌肉细胞最为显著。为简单起见,可以认为这种跨膜电势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溶液中离子(+Na 、+K 和-Cl 等)的浓度不同,以及膜对不同离子的渗透性差异引起的。当细胞的生理状态变化时,跨膜电势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1 神经细胞的静息状态

若神经细胞内外溶液中+K 离子的浓度分别为:

mol/l 141.0=内n ;mol/l 005.0=外n

体温为37 ℃,当细胞只渗透+K 时,则细胞内外的跨膜电势差为:

V 103.89V 005

.0141.0ln 1060.13101038.1ln 31923---?-=???-=-=-=外内

外内n n e kT U ?? 2 神经细胞膜的受激状态

当神经、肌肉细胞受导电的、化学的或机械的刺激时,细胞膜能改变对+K 、+Na 等的渗透能力,此时,细胞膜会突然让+Na 通过,且渗透性比+K 的渗透性大的多,若+Na 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分别为:

mol/l 010.0=内n ;mol/l 142.0=外n

体温仍为37 ℃

V 109.70V 142

.0010.0ln 1060.13101038.1ln 31923---?=???-=-

=-=外

内外内n n e kT U ?? 一般情况下,细胞膜内外的几种离子对跨膜

电势差都有贡献。细胞处

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的

电势高于细胞内的电势,

称为极化态。当刺激所产

生的电势超过阈值,细胞

膜改变对各离子的渗透

性,细胞内的电势迅速上

升到平衡电位。此后,细胞又回落到静息状态。这种跨膜电势差的突然升降称为动作电势(action potential )。

V o l t a g e (m V )Time (ms)

参考文献

[1]刘克哲, 张承琚. 物理学[M]. 第4版.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12.

[2]程守洙, 江之永. 普通物理学[M]. 第7版.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16.

[3]王海婴等. 大学基础物理学. 第2版.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04.

[4]赵凯华, 陈熙谋. 电磁学[M]. 第3版.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11.

[5]傅献彩等. 物理化学[M]. 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2006.

[6]赵南明, 周海梦. 生物物理学[M]. 第1版.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庞小峰. 生物物理学[M]. 第1版. 成都: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 2013.

[8]朱圣庚, 徐长法. 生物化学[M]. 第4版.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16.

[9]同济大学数学系. 高等数学[M]. 第7版.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14.

第二章恒定电流全章习题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一节 电源和电流 习题精练: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 .电子运动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 .单位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通电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B .金属导线中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导线中的电流就越大 C .电流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3.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氢原子的电子在核的静电力吸引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多少?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 C .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 .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 5.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中就有持续电流 B .电源的作用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C .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部的电荷没有移动 D .恒定电流是由恒定电场产生的 6.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mA ,也就是说( ) A .1h 电池供给8C 的电量 B .1 000s 电池供给8 C 的电量 C .1s 电池供给8C 的电量 D .1min 电池供给8C 的电量 7.如图所示,在NaCl 溶液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如图所示,若测得2s 有1.0×1018个Na +和Cl - 通过溶液部的横截面M ,试问:溶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电流多大? 8.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为240m 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为10mA 时,若电子的速率为十分之一光速,则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是多少? 9.有一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流过的电流强度为I .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 ,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 ,在Δt 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 .nvS Δt B .nv Δt C.I Δt q D.I Δt Sq

物理:第二章《 恒定电流》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质量检查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卷的表格内) 1、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 W 与36 V 。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 V 的电源两端,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 A .等于36 W B .小于36 W ,大于9 W C .等于9 W D .小于9 W 2、用电压表检查图示电路中的故障,测得U ad =5.0 V ,U ed =0 V ,U be =0 V ,U ab =5.0 V , 则此故障可能是( ) A .L 断路 B .R 断路 C .R ′断路 D .S 断路 3、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 .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 .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 D .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 应处在最左端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 R 1和R 3均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的滑动触点 在a 端时合上开关S ,此时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分 别为I 1、I 2和U 。现将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则三个 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 1增大,I 2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增大,U 减小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D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5、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 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 ,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 ,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 ,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 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 A .35.8 W B .43.2 W C .48.2 W D .76.8 W 6、如图所示,当ab 端接入100V 电压时,cd 两端为20V ;当 cd 两端接入100V 时,ab 两端电压为50V ,则R 1∶R 2∶R 3之 比是( ) A .4∶1∶2 B .2∶1∶1 C .3∶2∶1 D .以上都不对

(完整版)电源和电流,电动势

电源和电流,电动势 电源 1.电源: 如图,水池A 、B 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 、B 之间用一细管连起来,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从水池A 运动到水池B 。A 、B 之间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个瞬时水流。 可在A 、B 之间连接一台抽水机,将水池B 中的水抽到水池A 中,这样 可保持A 、B 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流。 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从能量的角度看,电 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导线中的电场: 导线中的电场是两部分电荷分布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一是电源正、负极产生的电场,可将该电场分解为两个方向:沿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沿导线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垂直于导线方向的分量使自由电子向导线某一侧聚集,从而使导线的两侧出现正、负净电荷分布。其二是这些电荷分布产生附加电场,该电场将削弱电源两极产生的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直到使导线中该方向合场强为零,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导线内的电场线保持与导线平行,自由电子只存在定向移动。因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故称恒定电场。 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电场称恒定电场。 3.电流 (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式:t Q I 电流的微观表示: 取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设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设想在导体中取两个横截面B 和C ,横截面积为S ,导体中每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带的电量为q ,则t 时间内通过横截面C 的电量Q 是多少?电流I 为多少? Q=nV=nvtSq I=Q/t=nvqS 这就是电流的微观表示式。 (4)单位:安培(A ),1 A =103mA = 106μA (5)电流的种类 ① 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直流电分为恒定电流和脉动直流电两类:其中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大小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脉动直流电。 ② 交流电: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 4电源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非静电力在电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电荷由负极搬运到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第二章 恒定电流(A)(解析版)

优创卷·一轮复习单元测评卷 第二章 恒定电流 A 卷 名校原创基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端由a 向b 缓慢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容器C 所带电荷量减小。 C.R 1的电功率增大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由a 向b 缓慢滑动的过程中,R 2阻值变大,电阻总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U E I R r =-+() 总电流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故A 正确; B.容器两端电压即电压表两端电压Q CU =,电压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多,故B 错误; C.流过电阻R 1的电流减小,由公式2 1P I R =可知,消耗的功率变小,故C 错误; D.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题干中没有明确外电阻与内阻的关系,故滑动变阻器R 2的滑动端由a 向b 缓慢滑动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不一定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2.关于闭合电路正确的是( )

A.电源正负极被短路时,电流很大 B.电源正负极被短路时,端电压最大 C.外电路断路时,端电压为零 D.外电路电阻增大时,端电压减小 【答案】A 【解析】AB.电源正负极被短路时,外电路电阻为零,则电流很大,此时路端电压为零,选项A 正确,B 错误; C.外电路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零,此时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选项C 错误; D.外电路电阻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减小,内阻上电压减小,则路端电压变大,选项D 错误。 故选A 。 3.图示电路中,电源E 、r 恒定,闭合S 后,改变R 1、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仅增大R 1阻值,则R 2消耗的电功率必增大 B.若仅把滑片P 从a 滑到b ,R 1消耗的功率一直增大 C.若增大R 1阻值,同时也增大R 2接入电路的等效阻值,则两电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也增大 D.不论如何改变R 1和R 2接入电路的总阻值,两电表的示数变化必然相反 【答案】D 【解析】A.设R 2接入电路的等效阻值为R ,则R 2消耗的电功率为 2 21=++E P R R R r ?? ??? 可知仅增大R 1阻值,则R 2消耗的电功率变小,故A 错误; B.因R 2并联接入电路,当把滑片P 从a 滑到b 时,R 2并联接入电路的等效阻值先增大后减小,电路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则R 1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B 错误; C. 当不改变R 1、R 2接入电路的阻值时,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 11=+E U I r 当增大R 1阻值,同时也增大R 2接入电路的等效阻值时,有 22=+E U I r 联立可得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二章恒定电流 泰安二中刘焕生李玉恩 1、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掌握电流强度的定义、公式,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了解直流电和恒定电流 (2)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I=U/R,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3)知道电阻的定义及定义式R=U/I; (4)使学生正确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2.能力目标: (1)理解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逐步掌握用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物理方法教育目标: 1.通过定律由实验得出的演绎,加强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可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渗透数学思维,同时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 2.难点: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3.疑点:由电阻定义式R=U/I,少数学生会产生电阻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想法。 4.解决方法:对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有 (1)有条件的学校采取通过学校分组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定律的理解。 (2)关于电阻伏安特性结合数学知识,并尽可能举实例加强对知识的深化。

(3)关于疑点的出现,这是正常的,教师应借此机会,巧妙为下节课电阻定律作铺垫。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 四、教具: 小灯泡、干电池电线若干。伏特表(演示)安培表(演示)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 待测电阻(约10Ω~30Ω两只)晶体二极管导线若干电键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电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由于电流与我们生活很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了解。 【板书】第一节欧姆定律 (二)进行新课 【板书】1、电流 众所周知,人们对电路知识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也如对其他科技知识的认识与研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 18世纪末,意大利著名医生伽伐尼受偶然发现的启迪,经进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与青蛙腿相接触而引起肌肉痉挛,于是伽伐尼电池诞生了。但他对此并不理解,认为这是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伏打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将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中,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后来,他利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 (1)电流 ①什么是电流? 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形成的条件 导体——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但是只有导体还是不行,因为通常情况下,导体中自由电荷没有做定向移动。还必须有

电源和电流22电动势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1)

2.1 电源和电流、2.2 电动势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1)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金属导体,还必须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才能在导体中产生恒定的电流() A.有自由电子 B.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C.导体内存在电场 D.导体两端加有恒定电压 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反映的是() A.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大小 B.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 C.电源单位时间内移送电荷量的多少 D.电流做功的快慢 3.下列关于电流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 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越多,电流越大 4.电池容量就是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某蓄电池标有“15 A·h”的字样,则表示() A.该电池在工作1 h后达到的电流为15 A B.该电池在工作15 h后达到的电流为15 A C.电池以1.5 A的电流工作,可用10 h D.电池以15 A的电流工作,可用15 h 二、双项选择题 5.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做功,电能增加 B.对于给定的电源,移动正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C.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做功越多D.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的电荷量越多6.如图K2-1-1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B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K2-1-1 A.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到B

B.A、B两端的电势相等 C.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 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 7.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这表示() A.电路中每通过1 C的电量,电源把2 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蓄电池在1 s内将2 J的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C.蓄电池在1 s内将2 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 V)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能量的观点来看,电源是把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B.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送到正极所做的功的大小 C.电动势是标量 D.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用内阻很大的伏特表粗略测出 9.如图K2-1-2所示,a、b两导体板组成一电容器,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然后用一根虚线所示的导线连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2-1-2 A.导线中有恒定的电流 B.导线中有短时间的电流 C.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为q D.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为2q

2020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电源和电流 2 电动势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

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 知识点一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 C.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的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 2.[2017·重庆南开期中]关于电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传播速度在大小上等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 B.在同样的电压下,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数越多,电流就越大 C.金属导体中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就越多 D.电流的单位是由电荷量和时间的单位导出的,这样的单位叫作导出单位 3.通过甲、乙两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3∶5,甲、乙两导线通电时间之比为3∶2,则通过甲、乙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 A.1∶5 B.2∶5 C.5∶2 D.5∶1 4.[2017·广东实验中学中段考试]如图L2-1-1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内各有4C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08m2的横截面AB,那么() 图L2-1-1 A.正电荷向左移动,负电荷向右移动 B.由于正、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解槽中无电流 C.4s内通过横截面AB的电荷量为4C D.电解槽中的电流为2A 知识点二电源和电动势 5.单位电荷沿闭合电路绕行一周,其所需能量取决于() A.电流 B.外电路的电阻 C.内、外电路的电阻 D.电源的电动势 6.下列对于电动势的定义式E=的理解正确的是() A.E与W成正比 B.E与q成反比 C.E的大小与W、q无关 D.W表示静电力做的功 7.(多选)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明() A.在相同的时间内蓄电池比干电池转化的化学能更多 B.在相同的电荷量通过电池时,蓄电池比干电池转化的化学能更多 C.在相同的电流通过电池时,蓄电池比干电池转化的化学能更多 D.蓄电池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比干电池的大

高二物理教案恒定电流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结构】 一、电动势,是本部教材难点,交待清楚即可。 1.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的作用:保持两极间有一定电压,供给电路电能。 2.电动势:电源的属性,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在数值上就等于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用符号ε表示。单位:伏特,ν。 (1)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 不同类型的电源电动势不同,同种类型不同型号电源电动势相同。 (2)实验:如图1所示电路。 过程:断开电键,伏特表读数U,闭 合电键,改变滑线变阻器阻值,R减小,对应伏 特表读数,U1、U2、U3。 U为电源电动势,U大于U1、U2、U3,且U1 >U2>U3 分析产生原因:电源内电阻存在,且内阻r 不变,大小由电源自身特点决定。随着R变小, 电路电流增大,电源内部电势降落增加,外电路电势降落降低。 (3)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 ε=U+U′,U外电路电压又称路端电压,U′电源内电路电压 % 分析U、U′的物理意义:电源电动势反映电源的一种特性,它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4)比较电动势和电压的物理意义。 电动势:ε=w q。w表示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消耗的化学能(或其它形 式能),ε表示移单位正荷消耗化学能(或其它形式能,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电压:U=w q。w表示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消耗的电能, 电压表示移动单位正电荷消耗的电能。反映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本领。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本部教材重点应多下功夫。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ε=U+U′,I= ε R r 或ε=IR+Ir,都称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式中:ε:若电源是几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应为整个电池组的总电动势,r为总内阻,R为外电路总电阻,I为电路总电流强度。 ^

第二章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一、电流 1、电流形成得条件: 电荷得定向移动。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得方向为电流得方向。 2、电流强度I ①定义式: 单位:安培(A) ②微观表达式: 其中:n为自由电荷得体密度;q为自由电荷得电量;S为导体得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 荷定向移动得速度。 二、电源 1、电源得作用: ①电源相当于搬运工,把负电荷从电源正极搬到电源负极,使正极积累正电荷,负极积累负电荷; ②电源使导体两端存在一定得电势差(电压); ③电源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2、电动势E ①物理意义: 电动势就是描述电源把其她形式得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得物理量。 ②定义式: 单位:伏特(V),其大小就是由电源本身决定得。 ③电动势E与电势差U得区别: 电动势,非静电力做功,其她形式得能转化为电能;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势能转化为其她形式得能。做多少功,就转化了多少能量。 三、欧姆定律 1、电阻R ①物理意义:导体对电流得阻碍作用。 ②定义式: 单位:欧姆(Ω),其大小就是由导体本身决定得。 ③决定式:,其中ρ为电阻率,反映材料得导电性能得物理量。金属导体得电阻率随着温度得升高而增大;合金得电阻率随着温度得变化而变化不明显;半导体得电阻率随着温度得升高而减小。 2、欧姆定律 注意:这就是一个实验规律,I、U、R三者之间并无决定关系。 3、伏安特性曲线 I-U图像:图像越靠近U轴,导体得电阻越大。①线性元件: I-U图像就是过原点O得直线。如R1,R2等,并且R1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七章恒定电流章末检测

解析:选C.当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 P 点和R 0与R X 结点的电势相等,即 U o = U MP , l kx = 章末检测恒定电流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多选题已在题号后标出 ) 1. (2015 ?长春检测)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 x 和y 串联在 电路 中,两导线沿长度方向的电势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中 的ab 段和be 段图线所示,则导线 x 和y 的横截面积之 比为 ( ) A. 2 : 1 B. 1 : 2 D. 1 : 6 L 1 : L 2= 1 : 2,由电阻定律知,横截面积之比等 于长度之比,即 S : S 2= 1 : 2, B 正确,A 、C D 错误. 2. (2013 ?高考安徽卷)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 R 是待测电阻,R )是定 值电阻,G 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 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 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 G 的电流为零时,测得 MF =丨1, PN= I 2,贝U R 的阻值为 解析:选B.两导线串联,电流相等, I 1= I 2,从两段图线上截取相同的电压, U = U,保 C. 6 : 1 证电阻是相等的,此时长度之比,即为 l 1 A —R 0 l 2 l 2 C —R 0 l 1 B. D. -R 0 -R 0

消耗的功率为 B. 8 W D. 0.08 W 其等效电阻小于小电阻;大电阻与小电阻串联, 其等效电阻大于大电阻”知 R 中电流近似为I = F|= 0.01 A , R 消耗的功率P = l 2R = 0.8 W C 正确. 4.(多选)如右图所示为两电源的 U- I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 2 的是 ( ) A .电源①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比电源②大 B .当外接相同的电阻时,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 等 G 1 c.当外接相同的电阻时,两电源的效率可能相等 D.不论外接多大的相同电阻,电源①的输出功率总比电源②的输出功率大 R/IP R^N I 1 l 2 亠 ,解得R<= R ), C 正确. I I 3.(原创题)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 = 80 V,内阻 r = 5.6 Q, R = 6 000 Q, R?= 4 000 Q, R>= 0.3 Q, Rt= 6 000 Q, R ;= 0.1 Q, F 6= 0.2 Q, Rz= 8 000 Q,估算 R A . 80 W C. 0.8 W 解析:选C.根据“大电阻与小电阻并联, R )

选修3-1作业4电源、电流和电动势、电阻定律

选修3-1作业4电源、电流和电动势、电阻定律 一、基础练习 1、关于公式I =q 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式中的q 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 .式中的q 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 .比值q t 能表示电流的强弱 D .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公式I =q t 中q 表示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选项A 、B 错误;比值q t 表示电流的强弱,选项C 正确;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可知,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故选项D 错误。 2、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R ,若温度不变,则下列情况中其电阻仍为R 的是( ) A .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 B .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 C .当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 D .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 【答案】D 【解析】长度和横截面半径增大一倍时,横截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知,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A 错误;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则电阻减小一半,B 错误;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 错误;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电阻不变,D 正确。 3、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质量之比为1∶3,长度之比为2∶1,当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 ) A .12∶1 B .1∶12 C .3∶4 D .2∶3 【答案】B 【解析】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质量之比为1∶3,体积之比为1∶3,据横截面积S =V L ,横截面积之比为1∶6;据电阻定律R =ρL S ,导体电阻之比为12∶1;加上相同的电压后,据I =U R ,通过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1∶12;故B 正确。

电源和电流,电动势手打总结

电源和电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电源的定义:电源是不断把负电荷从正极搬运到负极从而维持正负极之间存在一定电势差的装置。 2、电源的作用: (1)电源的作用就是移送电荷,维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势差,从而保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电源在内部能把电子从正极A搬运到负极B。 (2)搬运电荷的过程就是克服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说明】电源在电路中起到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具有持续电流的作用。 3、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表示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一般用“I”表示。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说明】(1)电流虽然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电流并非是矢量,而是标量。 (2)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解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虽然相反,但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 (4)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的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4、计算 自由电荷总数:N=nls 总电荷量:Q=Nq=nlsq 微观式:I=nqSv 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密度,电荷的电荷量以及定向移动速度,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所以不能理解为I与q成正比,与t成反比。 定义式:I=q/t (1)I=q/t 中的q是通过整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不是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故I与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2)应用I=q/t 计算时应注意区别是金属导体还是电解液导体,若是金属导体,则q为自由电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若是电解液导体,则q为正、负离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这是因为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

315(恒定电流、电流密度和电动势)

315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恒定电流、电流密度和电动势) 选择题: 题号:31511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1.两个截面积不同、长度相同的铜棒串联在一起,两端加有一定的电压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铜棒中电流密度相同(B)两铜棒上的端电压相同 (C)两铜棒中电场强度大小相同(D)通过两铜棒截面上的电流强度相同 [ ] 答案:D 题号:31512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在氢放电管中充有气体,当放电管两极间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时,气体电离. 如果氢放电管中每秒有18 4?个电子和18 10 5.1?个质子穿过放电管的某一截面 10 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此氢放电管中的电流为 (A) 0.40A;(B) 0.64A;(C) 0.88A;(D) 0.24A. [ ] 答案:C 题号:31512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3.室温下,铜导线内自由电子数密度28 n m-3,导线中电流密度 .8? = 85 10 6 j Am-2,则电子定向漂移速率为: = 2? 10 (A)4 10 4.5?ms-1(D)5 ?ms-1(C)2 1.1?ms-1 10 4.1- 10 ?ms-1(B)2 10 4.1- [ ] 答案:A 题号:31513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4.在铜导线外涂一银层后将其两端接入稳恒电源,则在铜线和银层中 (A )电流相等(B )电流密度相等(C )电场相等(D )以上都不等 [ ] 答案:C 题号:31513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5.已知铜的密度3109.8?=m ρkg ·m -3,摩尔质量8.63=M g ·mol -1。设铜导线通有电流密度6=j A ·mm -2的电流,则电子的平均定向移动速度是 (A )41016.5-? ms -1 (B )41046.2-? ms -18 (C )41034.3-?ms -1 (D )41046.4-? ms -1 [ ] 答案:D 解答:铜中的自由电子数233 31002.6108.63109.8????==-A m N M n ρm -3=28 104.8?m -3 再由nev j =可求得 4 19 2861046.4106.1104.8106--?=????==ne j v ms -1 题号:3151100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 度 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 ] (A) Blv . (B) αsin Blv . (C) αcos Blv . (D) 0. 答案:D 题号:31511007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 V

高考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02

第七章 恒定电流 第1单元 基本概念和定律 一、.电流 条件:1、导体两端有持续的电压 2、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体――自由电子 电解液――正负离子 气体――正负离子、自由电子 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 导体中电流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电流在电源外部由正极流向负极 二、电流强度——(I 标量)——表示电流的强弱。 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量q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1、定义式: t q I =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单位:1 C / s = 1 A 1 A = 10 3 mA 1 mA = 10 3 μA 注意:在电解液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用公式I =q /t 计算电流强度时应引起注意。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已知:粒子电量q 导体截面积s 粒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 粒子体密度(单位体积的粒子的个数)n 推导: nqsv I t svtnq t q I =?== 对于金属导体有I=nqvS (n 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个数,S 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 为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约10 -5m/s ,远小于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105 m/s ,更小于电场 的传播速率3×108 m/s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金属导体,千万不要到处套用。 三、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 2、公式:R U I = 3、R 电阻,1V / A = 1Ω 1 K Ω = 1000Ω 1 M Ω = 1000K Ω由本身性质决定 4、适用范围:对金属导体和电解液适用,对气体的导电不适用 5、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注意I-U 曲线和U-I 曲 线的区别。还要注意:当考虑到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时,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 四.电阻定律——导体电阻R 跟它的长度l 成正比,跟

电源电流电动势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A B .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2、某电解池,如果在1s 钟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 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A .0A B .0.8A C .1.6A D .3.2A 3、导体中的电流是5μA ,那么在3.2S 内有______C 的电荷定向移动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相当于______个电子通过该截面。 4.设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度为v ,那么在时间t 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为______;若电子的电量为e ,那么在时间t 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的电量为______; 5、某电解槽内,在通电的2s 内共有3C 的正电荷和3C 的负电荷通过槽内某一横截面,则通过电解槽的电流为______A 。 6、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 .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 .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 .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 7、如图表示的是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其中属于恒定电流的是( ) 8、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此图像的斜率可表示为( ) A .U B .R C.U R D.1R 9、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 s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正离子数是n 1,方向是从A →B ,负离子数是n 2,方向是从B →A ,设基元电荷为e ,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 → B ,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B →A B .溶液内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移动,电流抵消 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2t 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I =(n 1+n 2)e t 10、如图所示,电解池内只含有一种CuCl 2电解质的电解液,t s 内通过溶液内截面S 的铜离子数是n ,设元电荷为e ,则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是 ,电流的大小是 。 12、下列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源的作用是使电源的正负极储存一定量的正、负电荷 C.与电源相连的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电源正、负极上的电荷形成的 D.在电源内部正电荷由负极流向正极,负电荷由正极流向负极

人教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同步练习

第一节 电源和电流 课堂同步 1.下列叙述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 ( ) A.有自由电子 B .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C .任何物体两端存在电压 D.导体两端有恒定电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 C.电流强度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 .一切导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为零,则电流强度就为零 3.对电流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 ) A.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 .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 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越多,电流越大 4.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传播速率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B.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热运动加快,电流也就加大 C.电路接通后,电子就由电源出发,只要经过一个极短的时间就能达到用电器 D .通电的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是热运动和定向移动的合运动,电流的传播速率等于光速 5.金属导体导电是 作定向移动,电解液导电是 作定向移动,气体导电是 和 都作定向移动。 6.通过一个导体电流是5A ,经过4min 通过该导体一个截面的电量是( ) A .20C? B .50C ? C .1200C ??D .2000C 课后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B .在某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 D .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 2.某一探测器因射线照射,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 内有n 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 个电子到达探测器的阳极,则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为( ?). A .0 B.2ne /t C .3ne /t D .4ne/t ? 3.有一横截面积为S 的铝导线,当有电压加在该导线上时,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则在△t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 .nvS △t B .nv △t ?C. e t I ?? D .Se t I ? 4.若上题中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 个自由电子改为单位长度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则正确的答案为 ( )

浙江省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章末质量检测7(选考部分,B版)

第七章 恒定电流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将一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的电池与外电路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R 表示外电路电阻,I 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U 外=IR 可知,外电压随I 的增大而增大 B .由U 内=Ir 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 的增大而增大 C .由U =E -Ir 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减小 D .由P =IU 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 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 +r 知,外电路中电流I 随外电阻R 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选项A 错误;U 内=Ir 是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压,不是电源两端的电压,选项B 错误;电源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不变,由U =E -Ir 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 正确;当U 不变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 随输出电流I 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 错误。 答案 C 2.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 V 的电动势,可获得0.1 A 的电流,则每秒照射到这种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光的能量是 ( ) A .0.24 J B .0.25 J C .0.26 J D .0.28 J 解析 根据W =UIt 可得每秒太阳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为W =0.6×0.1×1 J=0.06 J ,设太阳能每秒照射的能量为Q ,则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Q ×23%=W ,所以Q =0.26 J 。 答案 C 3.家用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弹簧形状的钨丝制成的。下列三幅漫画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学生的经历,图中坏的灯泡“比原来更亮”的原因是 ( ) A .灯泡的电阻变小了 B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了 C .灯泡的电阻变大了 D .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了 解析 灯丝重新连接在一起后,灯丝的有效长度l 变短了,由电阻定律R =ρl S 知,灯丝的电阻减小了,而灯泡两端电压U 不变,故由P =U 2 R 知,灯泡的功率变大了,则亮度变亮了。 答案 A 4.(2016·丽水市调研)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R 1∶R 2∶R 3=1∶2∶5,若将这三个电阻并联,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 2∶I 3为 ( )

电源和电流电动势测试

《电源和电流、电动势》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于金属导体,还必须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才能在导体中产生恒定的电流()A.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B.导体两端有电压; C.导体两端有方向不变的电压; D.导体两端有方向不变,且大小恒定的电压。 2.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 A.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2V C.蓄电池能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的大 3.一架半导体收音机,电池供电的电流是8mA,也就是说() A.1h电池供给1C的电量 B.1000s电池供给8C的电量 C.1s电池供给8C的电量 D.1min电池供给8C的电量 4.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通电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等于电流的传导速率; B、金属导线中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导线中的电流就越大; C、电流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D、国际单位制中,电流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安培”是基本单位。 5.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径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e,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A.nvs/△t ; B.nv△t ; C.I△t/e ; D.I△t/se 。

选修3-1 第七章 恒定电流(高考物理复习)

第七章 恒定电流 第一单元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欧姆定律 Ⅱ(考纲要求)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 ,跟导体的电阻R 成 . 2.公式:I = .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阻定律 Ⅰ(考纲要求) 1.电阻 (1)定义式: .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 大小,R 越大,阻碍作用 .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 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 = . 3.电阻率 (1)计算式:ρ= .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 ,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 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考纲要求) 1.电功:(1)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 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W =qU = . (3)电流做功的实质: 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 . (2)公式:P =W t =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 . (2)计算式:Q = .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 =Q t = .

一、基础自测 1.(2012·梅州高三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 =U I 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由R =ρl S 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2.鸟儿落在110 kV 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然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脚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3.一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 V ,电阻是1 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 A ,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 A.500 W B .25 W C.1 000 W D .475 W 4.把两根电阻相同的电热丝先串联后并联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上,若要产生相等的热量,则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之比t 串∶t 并为( ). A.1∶1 B .2∶1 C.4∶1 D .1∶4 5.有一段长1 m 的电阻丝,电阻是10 Ω,现把它均匀拉伸到长为5 m 的电阻丝,则电阻变为( ). A.10 Ω B .50 Ω C.150 Ω D .250 Ω 6.甲、乙两根保险丝均为同种材料制成,直径分别是d 1=0.5 mm 和d 2=1 mm ,熔断电流分别为2.0 A 和6.0 A ,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A.6.0 A B .7.5 A C.10.0 A D .8.0 A 二、高考体验 1.(2009·广东)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 .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 .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2.(2009·天津理综)为探究小灯泡L 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右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UI 图象应是( ). 第二单元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Ⅱ(考纲要求) 1.电动势 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 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