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作者:张明凡指导老师:朱进富副教授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对宗教信仰心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用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宗教信仰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而且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宗教心理阐释

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近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宗教的研究的角度不但可以从文本、经典、哲学思维入手,也可以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灵、心理状态去了解。由此,对于宗教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是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并未予以充分关注。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阐释。

一、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辨析

宗教心理学,从通俗的意义来讲,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宗教心理

学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宗教的认同和宗教的皈依概念,还有作为宗教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概念等等,在下文中我会着重进行阐述。

1、宗教的定义

一提起宗教,往往使人联想到上帝、大佛、神仙、真主,那些香烟缭绕的庙宇、庄严神秘的教堂,还有那些日日虔诚朝拜的信徒。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宗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恐怕是绝非易事。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定义最纷杂、最令人莫衷一是的莫过于“宗教”一词。“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源自拉丁文的“religio”,其意为“义务、约束”,特指“人与神明之间的约定”,①但这也只是宗教的字面含义。

许多学者都曾经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宗教进行定义,无论从定义的外延还是从定义的内涵来对定义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宗教现象。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但如果非要在这里给宗教一个定义的话,我比较倾向于克利夫德·基尔茨对宗教所进行的象征性定义(后来也有学者干脆把这类象征性定义归入了功能性定义一类)。基尔茨认为:“宗教是一套信仰体系,旨在通过对生存的一般秩序观念的表率和以对事实的预言的形式来表现这些观念在人心中建立强有力的、普遍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并使这些情绪和动机看起来似乎是唯一存在的。”②可以说,宗教不仅作为一整套公认的社会形态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也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格完善与心灵升华的倾向。③

2、关于宗教心理学

以上对宗教定义的概述我只是想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本文并不是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宗教本身或者其相关理论上,而是旨在宗教学体系中的宗教心理学上。宗教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兼有宗教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宗教心理学是对宗教的内在性、纵深性的或者说是关于宗教体验的所谓“内在性”或“深蕴性”的探究,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宗教徒(区别于非教徒的)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第4页

③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

征。①

无论怎样评价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都不可能不同意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宗教信仰乃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的现象。②离开心理分析既不可能正确理解宗教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途径和渠道,也不可能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研究宗教信仰在教徒心理的根源就必须首要关注宗教的信教者。在本篇论文中,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徒的心理上,特别是宗教信仰与宗教徒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论文中建立这种研究关系的桥梁,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在后文中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3、关于宗教徒

正如上面所讲,研究宗教心理学就必须要先了解宗教的载体——宗教徒,也就是那些具有特定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的信教者身上。“宗教徒”这一概念作为信教者的同义词,其本身已经强调出“信仰”的心理现象在信教人生活中的作用。③在现实世界中有一部分是信教者(教徒),另一部分是不信教者(非教徒)。他们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而在于具有不同的信仰和由此产生的部分不同的社会行为。④研究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提供一份较精确的信教者或不信教者的统计数字,更不用说全球宗教徒的统计数字了。这无疑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对此现象的理解是,我们似乎缺乏一个确切标准来区分教徒与非教徒,甚至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己都无法清楚的界定自己是否属于宗教徒。那么,何为信教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信仰首先应属于心理层面上的,当然我们无法忽视众多的宗教行为,但这些行为也无疑是受到每个人内在意识的驱使,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应从宗教徒的心理状况上来分析。⑤到这里,我想引出一个新名词——宗教认同。

4、关于宗教认同

宗教认同是指个人以群体中的一分子的身份来界定自己。社会存在着不同的

①[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②[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③[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④李德安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第259页

群体,属于这些群体的个人经常以这些群体成员的一分子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因此,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宗教认同是界定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的模型。①

“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对认同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埃里克森主要将认同运用于个人,他认为,认同并不是一个可由观察者做出客观估价的存在状态,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它明显的伴随物是身体的无拘束感,一种知道自己正向何处去的感觉,以及对预期将获得那些重要人物承认的内在信心。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宗教认同被界定为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例如威廉·米勒(Warren E. Miller)指出:我们每一个人大部分的私人认同,都来自于我们所属的团体。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群体的一部分。③

宗教认同是揭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概念,宗教认同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它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徒“名份”,也可能是仪式行为或自我的深度投入。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自己是否是“宗教大家庭”中的一员,决定了我是否是一名宗教徒,而我对这个大家庭的不同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我作为一个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在宗教认同的建构过程中,社会中的个体会逐渐获得相应的宗教信仰观念,而宗教信仰正是宗教认同的必然结果。那么新的问题则又摆在我们的面前了,众多的宗教徒们是在什么理念动机的驱动下走上宗教信仰之路,达到宗教认同的呢?

5、宗教徒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找到了以下一份关于“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主要动机与途径”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依此为:强身健体、寻求心灵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好奇心、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社会的需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

②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

③Miller, Warren E. and J. Merrill Shanks The New American V o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than, James. A., and

要等等(如下图)。①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一系列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共同的东西,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通过思考和研究,我发现“需求”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完美的概括众多的动机。而提到“需要”,就不得不提到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对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基本需要与宗教信仰关系的分析,可以回答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

二、马斯洛及其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1、关于亚伯拉罕·H·马斯洛本人及其理论和影响

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亚伯拉罕·H·马斯洛,《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1970

罗伯特·弗雷格曾说过,亚伯拉罕·H·马斯洛是一个敢于深深地倾听自己、倾听自己对人类积极潜力的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他是先驱、梦想家、科学哲学家和乐观主义者。《时尚》杂志在其50周年纪念刊上有一篇位置显著的文章,评选出了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美国人,马斯洛凭借其超强的影响力而毫无争议的位列其

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4

中。编者把马斯洛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并且将其评为我们现代人性观的最重要的先行者。

亚伯拉罕·H·马斯洛(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他也是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第三势力心理学”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的心理学被称为“第三思潮”,①他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的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包括外有的、环境的决定因素。②马斯洛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的理论、无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等。我这里不准备全面的涉及这些理论,而是就需要层次论展开下文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由此,我们要对宗教徒的信仰动机进行分析,就必须要从需要层次理论着手对动机与需求进行研究。

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处在不断的追求之中,他是不断有所需求的动物。③正因为人所具的这个属性,才使我们可以有生存下去的动力,才使人类文明不断前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人具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

求影响行为;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

①第一思潮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其研究主要是基于临床观察;第二思潮为华生的行为主义,注重事先仔细控制下的实验室实验。

②[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这四条基本假设是支撑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层次理论才可以成立并且经得住事实的考验。马斯洛还指出,“基本需要受到挫折会造成心理变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说,都会使人变得健康。”①在确立了这四条基本假设之后,我将对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逐一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它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三、五种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就人的五种需要与宗教心理的关系做出具体分析。

1、生理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就像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此时在食物、安全、爱和受人尊重中,对食物的渴望将是最为强烈的。毋庸质疑,这些生理需求在所有需求中占绝对优势。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求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这是必然的。这种生理需求带来的效用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对整个机体产生影响,也就是机体受生理需求的主宰,其他需求可能变得似乎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

当全部能力都被投入到解决饥饿的活动中去。这些能力的状态几乎完全为解决饥饿这一目的所决定。感受器、效应器、智力、记忆、习惯,

这一切现在可能仅限于是解决饥饿的工具。那些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没有用

处的能力则处于次要状态或者隐藏起来。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写诗的冲

动、买车的欲望、对美国历史的兴趣、对每一双鞋的需求等,都被忘记,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或者变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①

乍看起来生理需求似乎和宗教徒选择宗教信仰的动机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认为我们无法忽视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可以使生理上的危机发生的越来越少。当生理需求得到一定满足时(仅仅是在维持机体的生存的边缘),此时宗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减少一定的人的生理需求量,正如我们经常会说的“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一些经济落后、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的地区或时代的人们反而对宗教更加的热衷,我相信宗教信仰在他们那里也许会填补一些由于生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带来的空虚,这会成为一些人选择宗教的重要动机,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得不说的是,往往这类宗教徒对宗教认同的层次是十分高的,对信仰也非常虔诚。另一方面,一些因为生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而成为宗教徒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符合需要层次的动力学的,后面还会有具体的解释,这里就先不多说了。

2、安全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接着一整套新的需要就出现了,马斯洛把它们大致归纳为安全类型的需要,比如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求、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对界限的需要以及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虽然我们的研究兴趣主要是成年人,但通过观察儿童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安全的需要对人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成年人会“不惜任何代价压抑”安全需要不被满足而带来的反应。而幼儿根本不抑制这个反应,“当他们突然受到干扰,或者跌倒,或者受到高声喧哗、闪电以及其他异常的感官刺激的威吓,或者受到粗鲁的对待,或者在母亲怀中失去支持,或者感到食物不足,等等,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作出反应,仿佛遭遇了危险。”②

下面再回到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范畴中来,由于对安全的需求导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偏爱:偏爱熟悉的事物,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或者偏爱已知的事物,而不是未知的事物。由此,我们更愿意自己身处于的世界是个秩序化、稳定化的世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页第

20页

界,而宗教恰恰可以帮助人们在思想中构建这样一个和谐的世界。“那种想用某一宗教或者世界观把宇宙和宇宙中的人组成某种令人满意的、和谐的、有意义的整体的倾向,多少也是出于安全的寻求。”①所以说安全的需要完全成为了宗教徒选择宗教信仰的又一大动机,甚至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宗教本身就是部分的由安全需要所促成的(当然,同时还会有别的促成因素发生作用)。

马斯洛还指出,安全需要存在于各种状态中,但经常不被我们所察觉。但当人们处于真正的危机状态中,往往就会把安全需要看做是调动机体潜能的活跃和支配因素,这些危机状态包括: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浪潮、社会解体、神经症(neurosis)、脑损伤、权威的崩溃、长期恶劣的形势等。②在人处于此种状态下,会更有可能达到宗教认同,成为宗教徒,因为此时宗教信仰是他们满足安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好像是给溺水的人扔去的救生圈一样。在这里宗教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同时也充当了带来希望与光明并且帮助信教者幻想理想世界的角色。

3、归属和爱的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以此为中心。不同于前面提到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对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所以我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主观性比较强的需要。如果这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机体本身就会空前强烈地感觉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相信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

归属和爱的需要也许最适合和前面的宗教认同概念结合起来考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有这样的表现:一个人会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③马克思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中具体的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甚至可以说,一个人必须要参与到社会集体中去,进行充分的社会化,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的人,而宗教恰巧可以有助于人实现这种社会化,帮助人成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②[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时也就是满足了他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化的过程和归属与爱的需要的满足是一体的。而许多宗教徒选择宗教信仰也许只是为了抵消广泛存在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等等,而现实中这些感觉往往会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社群的瓦解、家庭活动的分散化、代沟和持续的城市化而变得更加恶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宗教信仰却始终活跃在现代人的意识范畴之中。①通过宗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帮助宗教徒更好的实现社会化,也就是满足他归属与爱的需要。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发展进步又要求每个人实现社会化。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就必须满足人们的归属与爱的需求,而满足这一渴望,宗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途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宗教信仰的力量不仅作用于个人,更可以波及全社会。

在我们熟知的宗教故事中,不论是东方的宗教还是西方的宗教都为我们构建出一幅和谐完满并且环环相扣的天上世界,这也可以很好的体现人类归属与爱的需求。因为我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也是生活在某一个充满玄机的群体之中,而神灵也好群体也好一开始也是人类根据自己的意识所创立起来的,那是我们的理想世界,是人人都向往的完美状态,所以这也从另一方面间接的满足了人的归属与爱的需求。

4、自尊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求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②

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对实力、成就、权能、优势、胜任以及全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的欲望。

第二,对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对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注意、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等的欲望。③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②[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自尊的需要一旦得到了满足,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和有用处的,并且对于周围事物来说自己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当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人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丧失最基本的信心。自尊的需要经常会被人们忽视,但事实上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宗教信仰是否有助于满足人的自尊需要?这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我看来,宗教是旨在升华人的价值而不贬抑人的自尊,它可以解脱人类心灵而不会桎梏人的精神。宗教徒通过信仰宗教可使人更能自尊自重,更能认清自己、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人过着更合乎规则的生活,也就更加满足了个人自尊的需要。但也有人会担心信仰宗教后也许宗教徒会感到在万能的主或者神圣面前自己会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值得一提,并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使自尊需要更加得不到满足。但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真正的宗教徒应该“甘于”渺小,特别是在自己所信仰的神圣面前,宗教徒不介意自己的这种状态,因为他们所信仰的神圣是万能的,而此时自己理应渺小,或者会因这种所谓的渺小而感到自豪,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曾拥有对神圣的崇拜,也就不能理解这种甘于渺小的情绪。所以说,宗教徒不但不会因为这种想法而变得自卑,反而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一种信仰而感到更加自信,更有助于自尊需要的达成。

5、自我实现的需要及其与宗教信仰心理的关系

学者普遍认为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的概念。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自我实现”这一术语是戈尔茨坦首创的(Goldstein,1939),它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self-ful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定义是:“对天赋、能力、智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不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完成。”①自我实现的需要不同于前面的四个基本需要,它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发展需要”,处于最高层次。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指出:

所有这些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仍然可以(如果并非总是)预期:新的不满足和不安往往又将迅速地发展起来,除非个人正在从事着自己所适合干的事情。

……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①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物的需要。而帮助人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根本的需要和动机。正如马斯洛所讲的,一个人越来越渴望成为他企图成为的那个人,或者说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②这种思想上的倾向很难改变,也就是说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前方出现阻隔和障碍往往会变得不堪一击,甚至有时候一些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惯例性的东西也要为自我实现让路。那么,如何满足这一种需求呢?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一层次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明显。但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明显的出现时,通常要依赖于前面所说的生理、安全、爱和自尊需要的满足。③所以说,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自我实现的需求才会被人清楚的察觉,而一旦被察觉之后,正如前面所讲,这种满足自我实现的前进脚步将很难被打断。

讨论自我实现的需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在我看来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个需要最复杂、最高层、是处在需求层次塔尖的。但通过研究和思考,我发现实际上自我实现与宗教之间是最为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以及相关理论完美的回答了许多西方宗教中的一直不被人理解的问题。

首先从信仰的角度入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十分广泛的理论,他告诉我们:“那些生活在自我实现水平上的人们,实际上也是博爱的,并且人性发展是最充分的人们。”④如果说自我实现理论也能够提供信仰的话,那么这种信仰还是一种不完全的信仰,它必须与宗教结合起来,才能够为人生提供充足的成长营养。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③[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④[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我们这里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类本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精神性,人对存在性价值、精神性、超越性价值的追求等等,它们都是一种“类本能”。但是,它们到底是从何而来呢?人为什么会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呢?马斯洛对此并没有彻底的回答。所以我这里可以把人的“类本能”理解为是上帝赋予的。基督教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上帝为什么要造人?我想我们可以用自我实现理论的语言来表达,上帝之所以让人诞生在世界上,就是让人自我实现,即让人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上帝赋予每一个人的神圣的权利,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人”的过程。这就是说,上帝给人“做人的权利”,给人以自由,让他去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说,做一个合格的“人”就是要自我实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在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就是接近上帝的时候,因为他作为上帝所创造的人,充分发挥了自己,也就是实现了上帝的目的。当人们自我实现的时候,他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更是以上帝为中心的,那么可以说,此时他离上帝已经不远了。还有一个问题,上帝既然创造了人,那上帝为什么不杀死魔鬼,使人可以更加轻松地活着?这个问题也可以从自我实现理论的角度来回答,那就是上帝给了人自由意志,让人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去生存并且克服困难,人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完成自我实现。人在克服的困难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正如自我实现的概念所说的,“自我实现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①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宗教信仰虽然可以和自我实现理论相互结合起来,但它毕竟是一种精神信仰而并非科学理论,宗教徒的个人信仰不能和他的自我实现心理等同起来。

四、结语

本文是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在目前学术界是不多见的。当然,仅仅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对宗教信仰的相关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是不全面的,但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可以使对宗教信仰的心理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这就证明,

①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话题,即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并存性问题。我认为自我实现理论处于宗教与科学的中间地区,甚至可以说自我实现是连接宗教与科学的一种桥梁。自我实现理论一方面必须从宗教中找到自己的依据来更好的证明自己,因为它总有无法证明的某种前提,而如果它要超越自身价值也需要有产生超越源泉。而另一方面,自我实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实证,这使它与科学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它便于为更多的人理解,从而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体系,宗教与科学并不矛盾,因为宗教不是一种孤独的思想幽魂,在空中飘来飘去,它也需要附着在某种实体上,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实际的作用。所以说,在理性和信仰中进行自我实现,才是宗教徒的最高境界。正如一句话所讲

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宗教心理的研究,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有一点应该注意,马斯洛划分的五种需要,虽然都可以和宗教信仰的动机产生联系,这我已经在前面详细的谈过了,但是它与宗教心理也存在很多不吻合之处,甚至在一些方面出现了矛盾。宗教神学理论中,或多或少会强调上帝与人类的差别。绝大多数宗教徒也认为既然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从始至终是高于人类的,这种神圣性不可侵犯,人类的智慧是不可能和上帝相提并论的,因为人类的智慧本身就是来源于上帝的恩赐。由此人类在上帝的面前是渺小而卑微的。而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恰恰强调了人的价值。正如乔治·伦纳德对马斯洛的评价所说:在改变我们对人性和人类可能性的看法方面,亚伯拉罕·马斯洛所做的,比过去50年中其他任何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都要多。①也就是说,和宗教神学贬低人的价值和强调万能上帝正好相反,马斯洛是让人类重新认识人类本身,重拾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这一点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上就可以看出。在四种基本需要中,不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都是在关注如何使人更加健康的活着,当然这里的健康既包含生理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但也是人的健康,针对的还是人类自身。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宗教心理之间的最明显的矛盾还是表现在他的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上。因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能体现马斯洛的旨在使人成为全知全能的人的这一理论特点的,人的自我实现是把人本身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自我实现正是一种人性的爆发,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一切”。在这里人类是这一理论的唯一核心,而根本没有考虑上帝的存在,也不必担心人类是否超越了上帝,正如我前面说的,马斯洛关注的只是人类自身。所以说,宗教信仰与需要层次理论中对人类地位的描述本就不同,所关注的对象也相差甚远,两者完全不可以画等号。宗教信仰毕竟不是科学理论,它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具有某种理论上的局限性,这是不可避免的。②

①[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通过本篇论文的写作,我既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又得到了很多关于宗教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由这二者建立起来的关系和联系则是我最大的收获。当然,我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肤浅很有限,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李德安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

3、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7、[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8、[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

9、[英]彼得·格尔著高诗宁译:《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导论 (3)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4) 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4) 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5)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6) 第一节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三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四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6)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6)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 (6)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 (7)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7) 第五章犯罪动机 (7)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7)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8) 第三节犯罪动机的转化 (8) 第四节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8) 第六章人格与犯罪 (8) 第一节人格概述 (8) 第二节犯罪人格 (9) 第七章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9) 第二节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三节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10)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10) 第八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11) 第一节财产犯罪心理 (11) 第二节暴力犯罪心理 (11) 第三节性犯罪心理 (11) 第九章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12) 第一节邪教犯罪心理 (12) 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 (12) 第三节计算机犯罪心理 (12) 第十章过失犯罪心理 (13) 第一节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13) 第二节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13) 第三节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3)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14) 第一节概述 (14)

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

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严重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很强的驾驶员队伍。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一)、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当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员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首先会使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其次是四肢酸懒,哈欠连天,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再次是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心理情绪常常不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二)、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发

生变化,特别是在行车时,驾驶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由于各类心理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严重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心理,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这种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见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干事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具有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达到眼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 (三)、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因而强化了他们的侥幸保险心理,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但他们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汇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 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信念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身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能力层——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经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层——在环境中我的行动(做了什么,什么没有做) 环境层——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其他事物)这是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认识分析自己: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A 型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现在家庭的影响。因为 A 型血的人的个性特征是活泼好动、热情奔放。可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又逐渐迸发出深藏的潜质,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个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直率坦诚,意志坚定,独立坚强,乐于冒险的一个人。但也会表现出倔强、情绪化的一面。从心理机能上看,我的性格属于情感型和意志型的结合体。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看,我的性格是内向和外向倾向的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 信仰在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及完善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的实证性研究为依据,揭示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个体户和大学生五个群体的信仰现状,并分析信仰弱化的根源及其教育对策。研究报告信仰现状/社会安定意识 1 问题提出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已经暴露出当代民众的信仰状况存在诸多问题,焦虑心理、相对剥夺感、受挫情绪和“政治不服从”意识在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层面上有所体现[1]。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有信仰者只占全体人数的28.1%,如果包括可能有信仰者,比例最多也只能占30%;没有信仰者占全体人数的58.33%,超过全体被调查者的一半[2]。因此,对于信仰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理论界许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然而总的看来,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本文试图以“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与社会安定意识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对我国民众信仰现状作心理学分析,以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信仰与社会安定建设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信仰同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1-70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五个群体,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教师、医生、科技人员、一般行政干部、工程师等)、个体户和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本研究从天津市民中随机抽取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5份,回收率83%。在被调查的745人中,男345人,女400人。年龄分布:21-30岁231人,31-40岁142人,41-50岁147人,51-60岁118人,61-70岁107人。职业分布:农民115人,工人135人,知识分子234人,个体户110人,大学生151人。文化程度:文盲20人,小学文化51人,初中文化177人,高中或中专文化122人,大专以上375人。 2.2 问卷设计信仰作为个人精神世界最深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严重 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 很强的专业驾驶员队伍。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 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 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 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一)、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 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 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 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员 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

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首先会使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 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其次是四肢 酸懒,哈欠连天,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再次是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厌倦心理,心理情绪常常不能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二)、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 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行车时,驾驶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 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车 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 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 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 生恐慌心理。由于各类心理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严 重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心理,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在这种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见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 住气,心浮气躁,干事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具有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达到眼 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论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

编号:SM-ZD-13138 论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论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自汽车发明以来, 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已逾3千万人, 比同期战争死亡人数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非自然死亡的1/4左右, 已成为世界最大公害, 交通事故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是巨大和长远的。从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就处于逐渐下降趋势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准线下,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占全球总数的1/4,车辆数却占全世界的2/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的拥有量也越来越多。截至20xx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777589辆。其中,汽车56967765辆,摩托车87096613辆,挂车869124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员163887372人,其中汽车驾驶人员107087137人。2007~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2413起,造成155133人死亡、68536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2.1亿元。近两年,我国每0.56分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每6.7分钟有一人死于车祸;每46秒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身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身 20134949 尹延威心理学是一门可以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的学科。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而这也是我对心理学课程感兴趣的原因,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选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限选课,从中我也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知识,重新认识了自我。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 根据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我的结果是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以及抑郁质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天生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校园环境的影响。可能一方面由于遗传的原因,爸爸是热情豪爽,不拘小节的人,妈妈是细心谨慎,安静亲切的人,我兼有两者的特点。我有活泼好动、热情奔放的个性特征,可是我小时候可能受家人的保护太强,又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又觉得和人交往非常重要,有助于自我生活所以显得比较开放,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张宪 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 [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说明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宗教信仰及其经验进行分析,以确认支持宗教信仰的 特殊经验与日常感觉经验一样具有同样的认知信息和水准。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问题的引 出;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简述认知分析的几种主要观点;第四部分就宗教 经验从认知角度展开初步的分析并给出判定的几个标准。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向 着终极实在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一.宗教解释——解释学抑或认知科学? 当我们说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时,实际上对宗教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解释:信仰者通过宗教经验发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要求。例如,基督徒相信,圣灵(Holy Spirit)赐予他(她)超自然的荣耀,使他(她)在皈依(上帝)之后,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新途径,由此他(她)便假定,自己对圣灵赐予超自然的荣耀的信仰被经验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对周遭世界及其事物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反应,这反过来即成为信仰者假定圣灵存在的一个理由。另一方面,当信仰者自认为正在经验上帝的临在时,他(她)便认为他(她)的经验证明了,假定上帝就是他(她)所经验的东西是正当的。因此,在相信上帝向他(她)显现时,他(她)的经验直接证明了信仰上帝是合理的。1这里,宗教经验有别于日常经验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神秘性。无疑,神秘经验普遍见之于人类的宗教活动中,特别在一神论宗教那里,它既是对上帝及其启示的神秘认知,又是把人引向上帝之路的津梁。不过,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仅是表明宗教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性,并非说,宗教经验具有神秘性就成为不可解释的经验。神秘经验无疑也是经验,“神秘的”在人类语言使用中极富弹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神秘经验指的是,呈现在意识的“信息”被我们某种对终极实在的超感官知觉所获得。2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页,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经验的本质。他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对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分析。3不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宗教并由此形成一种所谓“宗教的认知科学”,这是较为晚近得多的事情。 1详细的分析可见[美]迈尔威利?斯图沃特编《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81-290。 2参见[英]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92。3参见该书英文版第十六和十七讲演(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of Human Natur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8),页292-328。

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 全(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最新版) 机动车驾驶属运输业中一种特殊的工种。由于工种特殊,所以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要求也就特别和十分重视,这是因为当你在驾车处于工作状态所从事驾驶车辆的人员,每时每刻都要保证行人和道路两旁一切物体的安全。 那么对于一个机动车驾驶员来说,究竟有哪些要求才能保证安全行车、不出事故和少出事故呢?我在几十年驾驶车辆的实践中认为做为一个机动车驾驶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过硬的道路驾驶技术和准确判断机械故障的能力。驾驶员的素质有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格、情绪、能力、意志、注意力等心里特征与安全行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的心里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人的性格有:急躁型、温和型、开朗型、沉静型、懦弱型。经验证明,急躁型和胆小怕事懦弱型性格的人,在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中,出现的差错频

率要比温和型沉静人员高一些。这是因为脾气急燥容易冲动,驾车不能自我控制,是行车安全的隐患,胆小怕事的人他的弱点是与事处理不果断,反映迟钝,这也是行车安全的隐患。 驾驶员的性格与安全行车关系、与其他工种比较更为密切,驾驶汽车,天南地北,流动性强,接触的外部环境复杂而多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必然会引起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反应。 在道路上处理超车、让车,性格好强的人往往横冲直撞,争道抢行,开快速车,强行超车,遇行人违章则破口大骂。性格温和的人则是:“宁让三分,不抢一秒”。就是别人错了,也能够先慢、先让、先停。对行人违章也能以“强者让弱者”的胸怀,主动避让。则性格懦弱的人,胆小怕事,处理情况犹豫不决,往往失去了行车中选择超、让、避的最佳时机,同样增加了行车不安全因素。 什么样的性格最适合机动车驾驶工作呢?我认为,最理想的性格是:脾气温和,胆大心细,反应敏捷,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控能力。但是性格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当你受到刺激,比如说:在开车中发生了大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己 学心理学是为了认识自我、开阔眼界、拓展心胸、和谐人际、挖掘潜力、提升人生价值。每个人的苦乐,事实上是由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心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快乐。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整个世界。改变自己的心灵,就是改变整个世界。自己的命运自己造。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力、理念,不要自我设限,要不断挑战自我、学会独立思考、注重培养爱心。学思结合、边学边用。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时能用正确的思路来解决,不自找烦恼。只有当我们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我们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我们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人的心理受到6个层次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是:心灵层——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身份层——认为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的身份是什么?); 信念层——配合这个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身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能力层——我可以有哪些不同的选择?我已经掌握、尚需掌握哪些能力(如何做,会不会做)? 行为层——在环境中我的行动(做了什么,什么没有做) 环境层——外界的条件和障碍。(时间、地点,人、其他事物)这是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所造成的结果.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认识分析自己: 1、气质:与生俱来的,反映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同我的双面的性格一样,是多血质(活泼型)与粘液质(安静型)的结合。我的性格和气质形成的原因是:A 型的潜质+父母家庭的影响+现在家庭的影响。因为 A 型血的人的个性特征是活泼好动、热情奔放。可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别人来了解我,也不想与别人交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又逐渐迸发出深藏的潜质,故而我的性格与气质具有独特的双面性。 2、性格:后天形成的,对于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我是一个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直率坦诚,意志坚定,独立坚强,乐于冒险的一个人。但也会表现出倔强、情绪化的一面。从心理机能上看,我的性格属于情感型和意

从心理方面分析宗教

从心理方面分析宗教 一般地说,宗教总是“劝人为善”的,宗教道德规范,对信教群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心理自我制约作用。各种宗教不仅有它自身所提倡的道德,而且强调道德修养、持戒,并有维护道德尊严的一套信条、手法。例如佛教以“普度众生”为佛教要义,基督教以“爱人如己”为最高诫命,以及有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偷、不盗、不淫、不贪、不妄语”等等戒律,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的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讲卫生)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是相协调、相一致的,两者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因而,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具有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包括信教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在内的一种社会实体。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各种宗教都形成了各自比较稳固的组织体系、典章制度、经典教义和活动方式,形成了一批专门的宗教教职人员,通过各种宗教组织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功能。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通过这种组织功能,形成一股稳定社会的力量。尽管这股社会力量曾几次受到打击,如“文革”中被严厉禁止了宗教活动,宗教组织功能有所削弱,但是宗教活动恢复以后,仍然继续发挥其团结群众,稳定社会的组织功能。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后,宗教活动恢复为公开、合法的活动,宗教的组织功能又有所恢复和加强。例如在救灾赈灾、希望工程、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宗教界一呼百应,踊跃行动,发挥积极的组织功能和作用。 宗教力图协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在人们不能完全驾驭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时,宗教要求人们以百倍的虔诚,全身心的皈依,使人和天交相感应,以达“成事”,从而调适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又如宗教宣扬“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普渡众生”、“荣神益人”、“两世吉庆”、“爱一切人”、“敬畏上帝、尊敬君主”,调适人与社会的关系,宗教通过人们对于其命运和幸福的“来世”的向往和祈祷,为人们提供一种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

犯罪心理学重点

第一套题 1.天生犯罪人论的提出者:龙勃罗梭 2.性犯罪的一般特点: (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 (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 (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 (四)女性性犯罪突出 (五)作案人员广泛,作案手段多样 (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 ①正常型; ②性变态者; ③心理变态者; ④性变态兼心理变态 3.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是什么: (一)潜在形态:当个体不良心理因素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犯罪动机的产生、调整和外化行为 (三)衰落形态:实施犯罪行为后的松弛、乏力状态 4.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①认识方面。诈骗者的认识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思维敏捷,反应快,善于想象和联想。

②个性方面。诈骗者给人的外部印象是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 ③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诈骗犯罪人的情绪色彩不明显,也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作案过程中意志努力也不明显。 5.封建迷信犯罪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①错误的认知:崇尚鬼神,迷信色彩浓厚 ②狂热的情绪、情感:虔诚,畏惧,痴迷 ③坚定的犯罪意志 ④荒谬的动机 ⑤异常的人格特征:否认原来的自我 6.情绪型犯罪是指什么: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7.犯罪心理学研究人的多维视角包括哪些: ①人的物质属性 ②人的生物属性 ③人的思想属性 ④人的社会属性 8.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①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 ②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浅谈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

浅谈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 摘要:当前,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承载着多数市民出行的责任,因此公交车的行车安全尤为重要,而人(驾驶员)则是安全行车的核心。人的行为是由大脑所支配的,因此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差对其行为的后果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人通过分析心理情绪与安全行车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了几种不利于安全行车的情绪问题,并针对心理情绪特点,提出了一些安全驾驶的建议,以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改善行车质量,减少行车违章,促进安全行车。 关键词:心理;情绪;安全驾驶 前言 公交车驾驶是一项集体力、脑力、技术、责任于一体的综合劳动,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过程,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里面包括接受道路信息、正确判断决定、及时应对反应等环节。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驾驶员的思想、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许多研究表明,人为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视觉、触觉等器官从交通环境中获得各种信息,经大脑处理,作出判断,然后再支配手、脚去操纵汽车,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如果在信息的搜集、处理判断和操作上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引起交通事故。而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判断需要驾驶员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状态。 行为科学理论指出,安全意识是在一切活动中对自身安全作用反

映和控制的外在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意识通过思维来表现,并决定个体行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和行为是知与行的问题。情绪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态度受到各种影响的外在表现,是体现,又是行为,直接影响安全意识并起放大作用。因而任何行为都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通过环境的外在表现,并受安全行为意识的调节,情绪的支配及道德、人生观的影响,是复杂的、动态的、多重的随机的“综合效应”,具有多样性目的性可塑性,因而还会表现出差异性。当各类因素综合作用对人有负面效应时,就会在生产中出现不安全行为、人为失误和“三违”,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一、心理情绪影响安全行车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所谓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就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对安全行车思想的认识和驾驶作风的表现,以及为此应有的心理素质。心理专家们认为,人的心理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激动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利于驾车安全。因此,无论是哪种个性特征的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重点要做到稳定情绪。在心情激动的时候不宜驾车,或者迟后再驾车。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 心理学将人的特质分为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行等等16种,称为16维度,16维度中对驾驶员情绪的影响比较大的几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5种主要研究对象: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 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二)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性质: 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 犯罪心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真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研究者较被动;结论难以量化处理,准确分析;研究者的水平对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选择)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角度:时间轴线/地区轴线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近现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我国的犯罪心理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魔兽世界》为何如 此流行 https://www.360docs.net/doc/f32785584.html, 2011年04月12日 10:13 凤凰网 如果说“传奇”开创了网络游戏在中国的的第一个传奇,那么魔兽世界则有可能是网络游戏史上的巅峰,只有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使得一款网络游戏历经十年时间,在不少喊着堪比魔兽、超越魔兽的新游宣传口号中,仍然吸引着无数的狂热者拥入艾泽拉斯大陆。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魔兽世界的流行进行解读。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魔兽世界的流行进行解读。 首先:MMORPG元素是构建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上的,相比真实世界,这个虚拟世界足够简单和直接,游戏角色往往带有超现实的能力,并且所有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乃至形象表现出来:一日三餐只需要要法师随手一搓就可以轻松解决,一扇传送门就可以随时随地到达大洋彼岸…玩家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的表现得像个英雄,而抛去玩家的不同,游戏角色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等级、装备等数据显现出来。 无论承认与否,这就是现今大多数角色扮演类游戏吸引玩家的秘诀,即便大多数玩家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足够简单、直接、形象化的世界,加上各式各样超能力,极大地满足玩家的控制感,而这恰好是纷繁复杂、现实骨感的真实世界所稀缺的----同样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大卖特卖、网络小说风起云涌的原因。

秘诀是每个游戏开发者都知道的,如同公共版的太祖长拳,但普通人打出来是花拳绣腿;萧峰使出来就才虎虎生威。相比其他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对于虚拟世界的建构更加成功,更容易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更高程度的代入感,进而对游戏角色的成长和经历有更深切的认同,最后影响到对游戏的喜爱甚至沉迷。这恰恰是其他很多游戏做不到的----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能力问题。粗略的说,玩家对魔兽世界更高的代入感来主要自两个方面:线上和线下。 首先,线上的魔兽世界拥有一个宏大、完整但同时也充满细节的故事背景、每一个常见的NPC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种族都是历史洪流中蹒跚过来的,不像某些游戏寥寥数万字讲一个苍白枯燥的说明书,或无中生有来一些莫名奇妙的游戏元素;另外,对于魔兽世界本身的游戏内容而言、小到行走慢腾腾的速度、现实时间的一致性、天气的变化(很怀念当初玩小号时在提瑞斯法林地那里下着淅沥小雨的场景)、武器装备的外观和来历等等,大到与游戏任务相关的一个接一个丰满的任务形象、或感人或热血的故事,以及游戏地图里迥异的地貌特征等等! 其次,线下而言,从暴雪到玩家围绕着魔兽世界有着太多的互动:厚厚的魔兽世界官方小说以及不少的同人小说,暴雪的各式各样可爱的玩偶、霜之哀伤、游戏迷们自制的泥人、陶人,数不清有关魔兽的漫画、视频乃至颇有影响类似于《我爱哀木涕》、《网瘾战争》电影,NGA上人来人往,很少有什么MMOPPG能够有这么大影响力。正是魔兽世界里无数的细节和线下丰富多彩的互动,使魔兽世界不仅仅是一款0和1组成的游戏,至少在不少wower 心中,艾泽拉斯大陆存在于这个宇宙中某个角落。 第二点:在控制感的基础上,对游戏行为的强化是保持游戏长久吸引的不二法诀。强化是行为塑造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赏过程,它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伴随行为得到奖励、从而使行为发生概率增加,这里的奖励就是正强化物;负强化是指伴随行后,排除和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刺激和情景。显然,MMORPG里,主要用到正强化,最简单、最普遍的正强化就是做任务、杀死怪物得到经验和物品奖励,这是几乎所有MMOPRG游戏的主旋律或者说解不开的魔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