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管理史

中国教育管理史
中国教育管理史

期末作业考核

《中国教育管理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儒家适度求中的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在方法论上,有其独到之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过与不及”是孔子教育弟子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过和不及都不好,应当适度,他称之为“中”。这个“中”,不是机械的“平均”、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中”。它要求管理者善于因地、因人、因事而宜。一个好的管理措施,不能因变制宜,是不行的。

儒家关于适度求中的管理思想,体现在提高领导者的修养、处事和待人等方面。

管理者要养成有度的修养。孔子曾经指出,应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此谓“五美”即五项美德。这五项美德,都有一个“度”的要求:惠(即给下属以实惠)不能转化成耗费,这里所说的“不费”就是“惠”实施时的“度”。过了这个度就是白费,施惠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利人之所需,才不会“费”。其他四项美德也是同样。都有个度,有度的修养,才能是有效的修养。

管理者要有全局思想。管理者面对的往往是利益相左的人群,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儒家要求管理者注意兼顾各种力量,并提出了所谓的管理“九经”:将领导者的自我修身与依靠贤良治国相结合;将敬重“大臣”与关怀“群臣”相结合;将体恤朝廷的命臣与“子庶民”相结合等等,体现了管理者兼顾各方利益的管理思想。

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孔子历来主张辩证地看人,既应了解人之长,也应了解人之短;既应了解人长中之短,又应了解人短中之长。只有这样才能教人和用人。孔子还认为“知己”与“知人”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不足,才能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帮助他人改正错误和缺点。

2、简述元代官学体系中对教师的管理。

元代对教师的任职资格、选拔途径、编制、晋升考试、物质待遇、管理机构等,都有较完备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为其汉化战略和政治统治服务。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两个方面,中央官学的教师有的是以平民之身被朝廷直接征召任命而来,有的从国子监学的生徒中推选贡举或经过严格考核选拔上来,地方官学来源更加

多元化,各级官学任免权在政府。元代对教师的管理非常严格,有较完备的教师管理制度,在教师队伍管理上存在着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但在教师任用方面种族歧视色彩较淡。

3.书院有哪些主要的教学方法?

(1)高足弟子代教的方法。书院是以一个大师教诲一群学生为主要形式。这一群学生的人数多寡不等,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乃至上千人。一个大师要分别面授,分别质疑问难,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初入门的弟子,只能先跟高足弟子学习,等到一定时候,才能受到大师的亲自接见。

(2)自学为主的方法。大师也要经常面向众学生讲课,但这种讲授不是逐字逐句的串讲,而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讲授,只是每次选取一点着重发挥,均属于启发性的讲法。至于质疑问难,更是随学生的钻研体会程度,有的作明白解答,有的只略加启示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不千篇一律。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钻研、体会,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随时给予指导。

(3)讲授的方法。书院的讲授分三种:一是学术传授的讲课,二是讲会,三是宣传教化式的讲演。第一种讲授在书院内进行,目的在于阐发儒经所包含的意义,或学派的要领。第二种是开讲会。即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不同学派相互辩论。以使书院的教学和社会上的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第三种是宣教式的讲演。所讲人不限于本书院的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封建统治者训化官民。

(4)互相讨论或争辩的方法。这种教学和学习方法在书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讨论和辩论分两种:一种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或者是在同学间随时进行的;另一种是书院之间不同学派展开的争论。正是这种作风促进了古代学术的发展。

4.宋代科举制中,为防范考生作弊采取了那些措施?

(1)实行“别头试”制度,以防止权贵干扰,考官徇私,师生结党。(2)建立“锁院”制度。规定知贡举官一旦接到简任诏书,要“径赴贡院”与外界隔离,躲避亲戚朋友的请求和行贿之举。(3)实行誉录弥封制度,排除权贵及其他非常关系对科举取士的直接干扰,为科场上的“平等竞争”提供了重要保证。(4)实行严格的搜身法规。考试之际考生不能将任何参考资料带入考场,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5.简述“六三三”学制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明确规定了“6·3·3·4”制的普通学校制度,即小学6年,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并有与之平行的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4—6年。

学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打破了以往学习日本学制的传统,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向美国学习。其次,学制的制定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它的制定充分地吸收了教育工作者与教育专家的意见。再次,学制的制定酝酿时期长,长达七年之久,实施时间长,影响也最大。当然,壬戌学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实用主义的教育影响缺乏辩证分析的态度,学制中某些方面的设置过于理想化等等。

意义:这一学制的制定对于我国教育立法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首先是在教育立法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分析与评价外来文化影响。其次,充分地吸收教育领域中工作人员尤其是专家的建议,这对于我国教育立法工作步入科学化与正规化的轨道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汉代的文教政策为何从“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百废俱兴,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之后,秦王朝又采取了一个新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尊儒术”。文教政策为何有这样的转变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西汉初期实施封建分封的制度,政治上出现七国之乱,平息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制度,需要建立相应的上层建筑为其服务。道家“无为”的思想偏于消极,已不能适应当时的政治要求,而需要一套强化中央集权制的政治理论和文教政策,于是经过改造的儒家登上了政治舞台。

其次,选才出现断层。汉初由于战争连年,兵荒马乱,学校不兴,士子读书的机会颇难。在选举人才上在文帝时已出现“万家之县,云无应令”的局面,武帝时也有“阖郡不荐一人”的窘境,所以选才备用的问题上遇到许多困难,而由政府主办教育,造就人才,是摆脱人才枯竭的主要方法,于是改变传统“养士”策略而走向兴学的道路。

第三,吏治腐败。汉初官吏的来源,多数是世袭的和捐资纳官,少数是选拔的,致使吏治腐败,文帝时就有“暴虐百姓,与奸为市”的情况,到武帝时情况更加严重,这也迫使统治者急需改变选择官吏的政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除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2.试论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

历史意义: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虽然使教育行政相对独立,但它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设想,然而它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有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活动规律,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考察,它对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确起决定性作用,这就使它具备某种超越政治的意义。相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教育与政治”、“士与官僚’”的封闭体系而言,这种尝试无疑是对专制政治枷锁的一次抗争。它表明教育理论界要求社会,特别是政治社会应充分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获得自主健康的发展权利。即使就政治而言,这一尝试对国民党的教育专制,对蒋介石的独裁本性,也是一种忤逆或挑战。

局限:当然,无可讳言的是,蔡元培倡导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教育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独立发展的,教育与政治是不可能脱离的,教育要想单独靠自身得以发展,也是符合社会实际的。因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昙花一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

《中外教育管理史》考前辅导 一、考试题型及要求 单项选择题(选择其中的正确选项。) 名词解释题(正确阐述该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定义、基本内容及简要评价。) 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的要点。) 论述题(除了回答基本要点外,还要根据提问展开论述。) 二、中国教育管理史部分 (一)中国古近代国家教育机制的演变 1.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P9—10) 2.中国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潮(P48—49) “中体西用”思潮表现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矛盾态度。 它在两种文化之间讲体用关系,割裂了体用的统一。 洋务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的物质文明,而坚持认为中国的精神文明远远高于西方的精神文明,表现出了过分夸张的民族优越感的心理。 它所采取的折衷主义形式,实际上是以消极的态度来适应世界历史变化的潮流。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口号,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这一历史进程的。 中国近代化正是在“中体西用”的旗帜下迈开第一步。 3.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宗旨(P65) 4.中国古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的特点(P27) 5.1922年学制的新特点(P80—82) 6.九品中正制(P29—30) 7.科举制度(P32) (二)中国古近代教育管理思潮 1.孔子“道之以德”的含义(P225) 2.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对今天的教育管理的启示意义 注重校风的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确立良好的教育导向 注重教育者、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强调“言传身教”的作用 注重读书与修身的结合,加强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3.法治主义教育管理思潮(P232) 4.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P242) 5.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关于人的发展的主张(P243—244)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发布日期: 2004-05-29 谢维和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管理体制的革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接间接地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我国近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从这一角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一 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沿着三个走向展开的。 第一、从高重心向低重心的转移。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有体制范围。 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建设、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等等,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有限,更多地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活动的有序性,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机决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等等,同时也给予了其对所属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的决定权。其二,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专业与系科的调整、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任免、经费的筹措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的法人实体发展。 第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移。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共同办学的体制。 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过去,学校的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也完全纳入了中央的计划调控之中,由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对于有效地贯彻势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无疑给予了体制的充分保障。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也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和发展教育。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

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 教师个人信息修改 操作说明书 一、确认浏览器及系统版本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强烈推荐,下载地址)、360安全浏览器(下载地址)进行相关操作。系统要求WIN7或以上版本。若使用低版本浏览器或系统,可能造成页面显示不正常或信息显示不全等问题。 二、信息修改时间要求 本次全市教师信息更新时间为9月1日至9月10日。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随时登陆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修改。除此时间段外,教师若需要修改个人信息,可以通过申请信息修改流程进行信息修改申请。详见本文附录部分“教师信息修改申请流程”说明。 本次全市教师信息更新审核时间为9月11日-9月15日。在此期间,校级管理员可以随时登陆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对本校教师提交的信息修改情况进行审核。 三、登陆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网址:。进入上

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网站,通过登陆入口登陆网站。 账号说明:本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继续沿用十二五管理平台(学分银行)的账号和密码。教师可以使用自己的师训号或者身份证号登陆。若遗失密码,可通过登陆页面的“密码找回”功能找回密码,或者通过区级以上管理员重置密码。重置密码默认为“111111”。 四、修改个人信息 登陆平台后,点击屏幕右上角人形图标,进入教师个人信息管理页面。 在教师个人信息页面点击“确认个人信息”按钮,开始修改个人信息。注意,所有带“*"标志的都是必填项。 修改完毕个人信息之后,点击页面底部“保存”按钮,进行保存。 其中首次验证时间是2015年的,具体日期与本单位人事干部联系。 五、校级管理员审核 校级管理员登陆平台之后,请点击页面导航栏的“管理平台”,进入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规定取消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奖励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戍学制 答案:C 2、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汉代的太常寺 B.北齐的国子寺 C.隋代的国子监 D.唐代的国子监 答案:B 3、科学管理理论促成美国教育管理朝着成绩测量和()的方向发展 A.心理测量 B.行政 C.量化 D.提高效率 答案:D 4、到19世纪末,法国已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A 5、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A 6、到20世纪初,英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与地方结合 D.放任自流 答案:C 7、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年颁布的()。 A.费舍法案 B.工厂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D 8、美国建国以来,教育以升学与就业并重,逐渐形成了以()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答案:B 9、法国于1833年颁布了《国民教育法令》,又名(),提出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 A.费舍法案 B.基佐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B 10、贯穿“中体西用”精神的近代学制是 A.壬寅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戍学制 答案:A

11、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 A.1902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 答案:C 12、卢梭以小说体裁反映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忏悔录 C.新爱洛绮丝 D.爱弥儿 答案:D 13、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前苏联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与地方结合 D.放任自流 答案:A 14、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忏悔录 D.普通教育学 答案:B 15、柏拉图是()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古印度 答案:A 16、1786年,俄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是()。 A.国民学校章程 B.国民教育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答案:A 17、开放系统学说认为,影响学校组织的发展有着()变量和内部变量两个因素。 A.学生 B.教师 C.家庭 D.环境 答案:D 18、184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于考察德国教育回来后,发起了(),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 A.国民学校运动 B.国民教育法 C.公立学校运动 D.巴特勒法案 答案:C 19、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A.初等教育法 B.中等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答案:A 20、宋代掌管一路州、县学政的机构是()。 A.提举学事司 B.提学使司 C.社学 D.提学官 答案:A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 D.汉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中国教育管理史答案

第一章先秦的教育管理 1、稷下学宫管理的特点有哪些p33 答:稷下学宫讲学实行门户开放,并将讲学、著述、育才和咨政结合起来。私学的特点是叫着学者自由讲学求学、自由择徒求师,学宫集中了众家私学,更难封闭门户,促进了学派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学者也可跨越门墙,学无常师。各派学者定期举行讲演、讨论、辩难之类的“期会”,现实了高等学府讲学的特色。 2、儒家提出了那些重要的教育管理思想p35 答:一、孔丘的教育管理思想 二、孟轲的教育管理思想 三、荀况的教育管理思想 四、《学记》的教育思想管理。 3、道家的教育管理思想给人以什么样的启发p50 答:自然是指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在老子那里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庄子那里是人的自然天性,道法前者可以把人们引向科学探索的道路,道法后者则引出了尊重学生自然天性的教育原则。 老子对知识的态度完整地说是“为道日损,为学日进”,至于绝学无忧,只是老子对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一个反思,另外我们也看到,许多饱学之士,反而叫自己已有的知识束缚住了手脚,而那些初出茅庐的,虽然整体知识有欠缺,但却在创新方面更有成就。 学习就要忘我的精神,忘我的前提就是虚静,用反就是善于反思 无为就是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道家思想更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 4、法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利弊p52 答:法家思想的优势: 1.相对于儒家的虚无思想,法家的思想让统治者容易看得见和摸得着,对统治者推行 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有力依据。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力和威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没有根本的区别,主要是极力主张君主集权,察觉、防止百姓犯上作乱,维护君主统治地位。 2.另外,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 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屈指第一。 3.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 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b A.1915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21年2.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b A.《京报副刊》 B.《晨报副刊》 C.《学灯》 D.《新青年》 3.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aA.春柳社B.民众戏剧社C.戏剧协社D.春阳社 4.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c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5.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aA.章士钊B.胡适C.吴宓D.陈源 6.下列于1937年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是aA.《画梦录》B.《包身工》C.《名优之死》D.《给战斗者》 7.张爱玲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bA.1942年B.1943年C.1946年D.1947年 8.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下列哪一文学社的机关刊物a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新月社9.下列属于“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是aA.舒群B.柔石C.叶紫D.丁玲10.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是c A.《超人》 B.《命命鸟》 C.《小雨点》 D.《小坡的生日》 11.1902年在日本横滨问世的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的创办者是aA.梁启超B.王国维C.林纾D.胡适 12.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哪一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aA.1917年B.1918年C.1921年D.1923年 13.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属于c A.文学研究会 B.新月社 C.前期创造社 D.后期创造社14.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bA.冰心 B.冯至 C.徐志摩 D.闻一多15.中国现代文坛首开“乡土小说”之风的作家是dA.彭家煌B.王鲁彦C.许钦文D.鲁迅 1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 A.1928年 B.1930年 C.1937年 D.1942年17.用话剧形式创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作家是cA.田汉B.夏衍C.洪深D.李健吾18.艾青第一本诗集诗集《大堰河》出版于bA.1935年B.1936年C.1938年D.1940年19.代表郭沫若历史剧最高成就的剧作是c A.《高渐离》 B.《南冠草》 C.《屈原》 D.《孔雀胆》20.长篇小说《财主底女儿们》的作者是bA.张恨水B.路翎C.孙犁D.胡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21.下列哪些诗集问世于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A.《尝试集》 B.《扬鞭集》 C.《蕙的风》 D.《新梦》 E.《烙印》 22.被鲁迅称道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abce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C.《老残游记》 D.《新中国未来记》 E.《孽海花》 23.下列哪些是新文学第三个十年国统区文学的代表作家?A.孙犁B.周立波C.丁玲D.袁水拍E.陈白尘 24.下列属于“九叶”诗人的有?bcde A.鲁藜 B.辛笛 C.郑敏 D.袁可嘉 E.穆旦 25.以下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作品是?abc A.《围城》 B.《走在人生边上》 C.《人鬼兽》 D.《淘金记》 E.《南行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27.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五四”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最早的学校“序”和“校”创立于 A.原始社会束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2.我国古代视学制度的创立,最早可以溯至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代3.在施教原则上,强调以“强说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对“农与工肆之人”进行说教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4.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兴太学、重选举和 A.独尊儒术 B.以法为教 C.无为而治 D.三教并用 5.史籍记载,我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北魏6.唐代具体负责地方官学管理的行政长官是 A.三老 B.司徒 C.长史 D.教谕7.王安石主持熙宁一元丰兴学时期,为整顿太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实行 A.“三舍法” B.升斋等第法 C.学官考课法 D.升斋计分法 8.清代阮元曾经创办了两所讲求实学的书院,它们是诂经精舍和 A.漳南书院 B.南洋公学 C.时务学堂 D.学海堂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西学包括 A.西艺、西政 B.谣政、篮史 C.西文、西艺 D.西文、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B 6.A 7.C 8.B 9.C 10.C 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B 18.A 19.D 20.D 21.A 22.C 23.D 24.B 2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三、简答题: 1.简述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 北宋中期,以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改革为契机施行了三次兴学运动,教育事业出现新局面。范仲淹提倡的第一次兴学主要内容为:规定各地路、府、州、军普遍设立学校,县有士子二百人以上许立学。同时,加强管理,士子必须在学三百日,方许应科举考试。第二次兴学由王安石在熙宁、元丰年间发动,此次兴学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学校制度,创立太学“三舍法”,罢免反对新法的旧学官;二、改革科举制度,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科取,罢诗赋、帖经、墨义,专试经义;三、颁行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四、整顿和发展专科学校;五、为各路的州学委派教授或令州自选教授。第三次兴学运动由蔡京发动于崇宁年间,其主要内容为:一、兴学贡士,遍行三舍法,县学生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太学; 二、太学贯彻三舍法,州学贡士,考分三等,依等入上舍、内舍、外舍;三、诸州学委派教授二员,州学养士有定额;四、于太学之外增设专科学校。三次兴学运动重点皆在兴办官学,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使得中央官学向士庶子弟开放,入学人数剧增,地方官学也普遍设立,结束了宋初重科举轻官学的局面,使官学教育得以全面恢复。 2.简述秦汉时期我国的官学体系。 秦汉时期的官学主要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亦称四姓小侯学)等。太学为学习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教授称“博士”,博士为各经的专业教师,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汉代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关,太学归太常领导,太常为朝廷九卿之一。除太学外,还设有宫邸学,汉代的宫邸学分为贵胄学校和宫廷学校。贵胄学校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所创办的学校,汉明帝永平九年开设的“四姓小侯学”就是专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家外戚子弟所开设的专门学习儒学的学校,拥有比太学优越的设备和师资条件;宫廷学校主要以宫人为教育对象。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学校专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所学习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地方官学又称郡国学,平帝时下令郡国以下各级行政区域都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设校,乡曰庠,聚(村落)曰序,并在地方普遍设立学官。汉代官学为封建官学的初创阶段,虽不甚完备,但学制已初具规模,渐成体系,为以后官学管理体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书院的教学组织管理有何特点? (1)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制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甚至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教学研究的中心或基地。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课程设置相对明确。主要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后伴随着理学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教育管理改革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36006356.html, 新时代中国教育管理改革的困境及对策探析作者:任成孝李欣悦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7期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为我国新时代教育管理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明确的实践方向,因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教育,努力建设教育强国。我国已进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因而需要集中力量发展优质教育以满足国民需要,但是我国教育管理改革的步伐滞后、矛盾问题突出,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坚定目标、积极努力解决教育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努力促进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平稳推进,为发展十九大提出的“有质量”的教育添砖加瓦。 一、新时代教育管理改革的意义 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遵循教育发展的社会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紧跟教育改革的国际步伐,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1.从政治高度全面把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说明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抑或高等教育都能够决定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忽略或轻视任何一类教育都可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秀的基础教育能够为优秀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优秀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基地,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实践数据,并可以将理论通过职业教育进行检验,然后再由职业教育对理论进行改进。 2.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教育管理改革的历史使命 教育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能够为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审视教育发展现状、展望教育发展未来,我国教育管理改革承载着“两大历史使命”。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才能完成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二是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完成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 3.从发展角度准确把握教育管理改革的时代脉搏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中外教育管理史

1.西周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书,数,御) 2.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制度: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产生于何时:隋唐 4.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理想中最高的目标:培养哲学王 5.西方教育史上首先明确的提出教育立法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 6.19世纪西方新大学运动最光辉的榜样是:柏林大学 7.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普鲁士) 8.北美第一所高等大学是:哈佛大学 9.欧洲近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0.俄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具有影响的大学是:莫斯科大学 11.俄国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汉堡协定》 12.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点:学在官府 13.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八股文取士 14.辽金元官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官府拨给学田和钱粮 15.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学制 16.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发展趋势:社会化,终生化,民主化,理性化,专业化。 17.在教育对象方面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孔子 简答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基本含义是:不分贵贱,华夷,扩大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并且在经济上,时间上有条件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这打破权力制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简答孔子对”学而优则仕”主张??? ——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概括了孔子教育的目的,主张把官职与学习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受过教育,受教育的人应该得到官职,这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为平民开拓了重振的道路,有利于改革社会政治,但也有消极影响,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思想,使中国知识分子从入学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名利思想。 18.稷下学宫创办的时间是:战国 稷下学宫学生守则的名称叫《管子》中的《弟子职》。主要内容是: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习惯,言谈举止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 19.中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开始于:魏晋 20.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 21.我国对小学教师施行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开始于:清朝末年 22.古罗马的修辞学校培养目标是:演说家 23.欧洲最早的师范教育设施出现在:法国 24.在西方义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17世纪 25.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人是:赫尔巴特 26.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人 27.斯巴特教育制度的性质是:军事专制 28.在欧美中等教育中最典型的学校是:文法学校 29.提出教育管理的纯粹性原则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30.采取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对大学进行管理的国家是:法国 31.东汉时期察举制改为:推荐和考试相结合 32.德国现代教育制度中地方分权行管理制度比较典型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

《中国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商代的文教政策是。 .“以射造士”.“以乐造士”.“以礼造士”.“以书造士” .儒家对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 .智、信、仁、勇、严.仁、义、礼、智、信 .仁、智、勇.智、仁、礼 .“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是提出的社会分工思想。 .韩愈.张之洞.董仲舒.朱熹 .清朝管理各地方官学的官员是。 .学政.提学司.国子祭酒.监事大臣 .到了,蒙养教材已发展得相当完善。 .唐代.宋代.元代.明代 .从宋代到清代,绝大多数书院对主持人的称是。 .山长.院长.洞主.堂长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体现了哪一选士制度实施时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选贤贡士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我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施行的学制是。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 .为使共产党领导下苏区的师范教育系列化、制度化,年的、月间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下那一项不是这一时期颁布的。 .《小学教员训练班简章》.《短期师范学校简章》 .《师范学校规程》.《高级师范学校简章》 .元代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为。 .礼部.国子寺.集贤院.国子监 .古代地方官学设立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官员始于。 .唐代.宋代.元代.明代 .《钦定学堂章程》公布于年。 .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壬戌 .以下实习场所,不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场所的是。 .学校自建的场所.与用人单位挂钩 .学校制定学生自行实习的场所.通过中介组织安排的实习单位 .西周时专为诸侯设置的学校是。 .辟雍.泮宫.庠.序 .我国近代教育视导制度始于。 .民初.清初.清末.晚清 .书院中典谒一职的工作是。 .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思想工作.接待工作 .新三民主义时期的文教政策没有提及的内容是。 .提高教育经费.师范教育免费.普及义务教育.整理学制系统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这一管理思想来源于。 .儒家.兵家.道家.法家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国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中国教育的起源是____ 和____的需要。 2.“教案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3.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书同文”政策,以____为文字形体的标准。 4.王充的主要著作是____,他把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理想的培养目标是——5._ ___是由皇帝亲自对礼部奏名进士进行最后决定性的考试。 6.北宋三次兴学中规模和范围最大的一次是____ 一。 7.南宋中期以后,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 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8. 1839年底,被命名为____ 一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在____ 正式开学。 9._ ___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 10. 1905年底,清政府仿效日本,正式设立____,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1. 1919年《____ 》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特别是发表了李大钊的《____ 》,开始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2.杨贤江的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____和一。 13.中国最早的工人教育机构是1920年举办的一— 1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立的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是____ 15.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教案方法是:“做中教,____ ,”。 16. 1919年,43岁的____ 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任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17.稷下学官 18.越名教而任自然 19.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20.简述墨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21.简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 四、论述题(30分,二选一) 22.论述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23.试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试卷代号:201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8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生产劳动社会生活2.《学记》 3.小篆 4.<论衡》鸿儒5.殿试 6.崇宁兴学7.朱熹 8.马礼逊学堂澳门9.容闳 10.学部 11.新青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2.《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13.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14.农民运动讲习所 15.做中学做中求进步16.徐特立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604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周时期官师不分,兼任各级乡学最高行政长官的是 A.大司乐B.大司徒C.乡大夫D.师氏 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腐》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重选举和 A.兴太学B.禁私学C.无为而治D.三教并用 4.我国流传至今最早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 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教子家训》D.《家范》 5.唐代中央官学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是 A.博士B.博士祭酒C.司业D.国子祭酒 6.北宋时期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范仲淹B.王安石 C. 司马光D.蔡京 7.元代各行省设置的统管诸路、府、州、县学祭祀、教养、钱粮等事的行政机构是 A.长史B.提督学攻C.儒学提举司D.劝学所 8.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官、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碑”是 A.《训士卧碑文》B.《卧碑八条》 C.《学校禁例十二条》D.《训士八条》 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中体西用B.西体中用C.扬中抑西D.扬西抑中 10.《癸卵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 A.高级师范学堂B.中级师范学堂C.高等师范学堂D.优级师范挚堂 11.明清时期,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的是 A.礼部B.国子监C.太学D.尚书省 12.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 A.教授B.教习C.博士D.先生 13.只有婆罗门教僧侣才能教授《吠陀经》的文明古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