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与文学现代性(一)

晚清与文学现代性(一)
晚清与文学现代性(一)

晚清与文学现代性(一)

文学现代性是文学所具有的属于现代的属性,而就中国文学而言,这应是指与文学古典性不同的新属性,如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传输工具、运用现代汉语符号系统、表述中国人在全球性格局中的生存体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面对市民消费群体等。把晚清与文学现代性联系起来,是想由此入手探测中国文学继其古典性衰败后新的现代性形态的发生过程。如果把古典性文学视为中国文学的旧传统,那么,现代性文学则应是它的一种新传统1],而晚清则直接关系到这一新传统的发生。晚清是带有一定伸缩性的概念,我个人用它大致表述鸦片战争起至辛亥革命这一时段,也就是道光中期至清朝终结。对这个时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关系向来存在不同看法。一个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观点是,晚清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而非现代文学的开端。随着80年代中期“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风行,晚清或清末与文学现代性进程的联系逐渐受到关注。这种关注有助于在更宽泛的视野上观照晚清文学的现代性轨迹。不过,单纯从西历纪年的“20世纪”入手谈论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已经显得有些表面化和非历史化了;而同时,更要紧的是,这无法完整地说明文学所从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文化语境缘由,以及文学的独特审美特征。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不会单纯按“20世纪”这种整齐划分去展开,而是呈现自身的独特逻辑线索。文学现代性的逻辑线索是可以从文学的一些相关要素上见出的,它们有:文学活动的时空布局、文化语境压力、体验模式、传播媒介、语言、形象等。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素在晚清都已经初露端倪了。

考察文学现代性的发生,需要特别关注那时带有现代性萌芽的文学活动的时空布局方式,即它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理位置分布的。这直接关系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方式。至今常见的描述方式是,以北京为中心地、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根据考察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从而满足于文学现代性的北京中心论、“五四”标志论和形态一元论。我以为,此说在今天看来实在站不住脚。因为,只要我们适当跳出“北京”和“五四”旧观念限制而放宽视野,就可以看到,文学现代性潮流是在五四之前的晚清和北京之外的边缘地带首先涌动的。晚清之前的北京确实可以称为古典性文学主流的最后堡垒,现代性在开初无力正面强攻时就只能选择边缘薄弱处率先突破。新的文学现代性的波澜,正是从外地逐渐地向京城移动的;或许起初萌发于王韬、薛福成、黄遵宪等游历海外的知识分子的朦胧体验、想象与冲动,率先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被英国管辖的“殖民地”香港(以王韬创办《循环日报》为标志),继而是北移上海,由众多报纸、杂志和书籍等组成的新兴都市大众传媒网络,接着是东渡向东京留日中国学人媒体圈(如梁启超、章太炎、鲁迅和郭沫若等的文学活动),以及天津、长沙等地新生的舆论阵地,最后才借助辛亥革命胜利的显赫声势在“五四”前夕冲刷文学古典性的最后堡垒北京,形成声势浩大的以“五四”运动为总体象征的决定性总攻与盛大庆典。当然,还可以适当考虑“太平天国”时期双方为实施社会动员而开展的白话通俗文艺活动、20世纪初年胡适等留美学生的白话文写作实验等。试想,如果没有最初发端于香港、上海、东京、天津、美国等“外地”的文学现代性多元涌流,“五四”时北京的最后总攻与庆典就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在晚清其实有着由若干边缘城市渐次向北京中心移动、从原初多元现代性潜能而归于“五四”一元形态的特点。不同的边缘城市涌动着彼此不尽相同的原初文学现代性因子,是由于那些地方的人们往往在具体情势下升起朦胧的念头或直觉性做法,而不一定事先拥有精心规划的现代性方略。种种多元现代性因子形成众声喧哗之势,从外围震荡文学古典性的北京堡垒。从文学活动的这种时空布局特点看,一些学者(如王德威等)有关文学现代性在晚清拥有多元可能性之说,就是合理的了。而如果要进而界定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确定发生端点,可能有些困难;取而代之,不妨暂且找出有着一定合理性的标志性事件来谈论,那么,当推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中文报纸《循环日报》并撰写现代政论散文。理由在于这里已拥有文学现代性的多重因子: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现代政论散文文体(报刊社论体)、全球性格局中的新体验(“地球合一”论及其他)。这样,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可以从“五四”向上

一直回溯到1874年《循环日报》创办,比发生于“五四”说提前40年之多(值得重新打量的40年)。

最初的现代性文学活动为什么会首先分布于北京之外?这种时空布局的特点不能仅仅从文学活动本身出发去解释。应当看到的是更深的文化语境缘由:第一,文学现代性的最大动力不是出自文学内部而是来自文化语境的变革压力,尽管文学内部的原因也需要适当考虑;第二,面对当时作为古典性政治与文化堡垒的北京的强势存在,最初的现代性冲动只能选择北京之外的边缘地带积聚力量而伺机突破。所以,在晚清寻觅文学现代性的最初微澜时,应当考虑到如下文化语境状况:这些初澜常常涌动于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无意识间,而这种无意识又具有远比文学本身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潜于人们内心隐秘处的文化无意识交织在一起。文化语境是影响文学的更大的社会符号表意系统,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学等综合状况,与人们的情感与理智、意识与无意识等社会心理状况密切关联。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为标志,晚清语境中回荡着强烈的文化变革压力:面对“列强环伺”而“中国积弱”这一新的全球性境遇,中国人不得不起而探求文化现代性变革之路。这种文化语境需求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要在汉语符号系统中想象性地摹拟上述文化现代性变革状况。发生在晚清的由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文学的内部,而是导源于更广泛的文化语境的变革压力——更新诗歌和小说,旨在开启民智。中国文学的古典性进程延伸到晚清文化语境时已无可挽回地显示出颓败迹象,甚至丧失掉自我变革的活力,从而不得不让位于新的文学现代性进程。这样,回荡于晚清文化语境中的强大的变革压力为文学现代性的最初涌起准备了合适的条件。另外,文学现代性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借助大众媒介传输的具有广泛社会动员效果的文学革命思潮的频频发生。而这一点在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中已经获得了典型表现。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论文摘要:西方文学现代性理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由于传统不同,现代性呈现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问题,普遍缺乏较为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反思能力。本文从“时”、“质”两个方面把握我国文学现代性特质,表明中国的文学现代性总是按自身的特点去演进,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节奏、问题呈现方式及重心。当今,文学现代性更强调为文学跨越新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反促力’,这“反促力”就是文学的现代性的时代征候。 现代性理论作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一种世界性景观,它提供了一个与政治观念不同的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至80年代后引人我国迅速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我国学者以其为研究和建构对象,来阐释、反思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写了过去文学理论研究的狭隘视野,取得了较为丰硕、新颖的成就。 一 西方“现代性”一词使用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时间方面的,即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洽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概念;二是观念方面的,即以建立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次知识创造和传播以及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推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形成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建立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创建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并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

标发展。概言之,现代性包含进步的时间观念、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组织机制与效率、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这样几方面内容。中国“现代性’,一词的出现,则源自周作人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的翻译文章《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一般意义上,我国学者将西方现代性理解为两个不同纬度上的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它表现为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审美现代性,它以主体性和个体性为内核,对工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市侩哲学及其观念的批判。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容且相斥的特色,在工业化初期,审美现代性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讴歌,而在工业化后期,审美现代性常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对抗和批判,审美现代性成为调节社会现代性中负面的东西。而对审美现代性的内涵把握,则一般认为其现代性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变化,不同时期都呈现不同特色。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的反思,它是现代性社会得以不断更新变异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这点出发,一些学者指出,“现代性就是一种质的否定性”,“上承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变革精神,与生俱来地表现出对于以往传统的否定性、叛逆性和批判性”,等等。同时,我国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现代性的内在诸多要素,使得现代性的研究呈现多元的景观,诸如现代性原则、内核、层次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在对现代性的研究过程中,我国也有部分学者忽视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在发生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不同,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从晚清到五四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圣才出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1.1复习笔记 一、晚清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变更 (一)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背景:清朝政府推行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惨败后宣告破产。 (2)思想文化背景:西方现代文化、思想及其价值观,作为“文明”即现代性的范本,被介绍到中国;输入新学、开启民智,成为维新思想界寻求的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前提。 2.运动主力 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晚清维新运动的主力。 3.运动主张 不同于洋务运动推崇的“中体西用”论,维新运动倡导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政治、经济、法律到思想学说等方面都向西方学习。 (1)政治:鼓吹政治改革,倡议民权,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 (2)思想:推行改造国民精神的“新民运动”,倡导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 (3)经济:主张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文化: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4.运动阵地 维新运动开始后,一系列以传播西学、讨论变革、倡导启蒙为宗旨的思想文化阵地纷纷

涌现。 (1)学会: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 (2)报刊 ①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 ②严复等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报》及《国闻汇编》。 (3)书局: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大同书局。 (4)论著 ①严复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两部译著《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 ②林纾翻译的首部西方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二)文学革新 维新运动作为一次重大的思想启蒙,倡导新学、批判旧学,极大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此后,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建立起来,并逐步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在维新派倡导的文学革命下,文学开始进行现代转型。维新派的文学革新,从“诗界革命”、“新文体”到“小说界革命”,形成了一种直面危机、抒写真情、表现现实、促进改革的风尚。 1.“诗界革命” (1)代表人物: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 (2)指导思想:打破传统诗歌规范,并尝试以全新的思想,表现对政治革新、国家现代化的追求。 (3)革命成果 ①成果:“新学诗” ②特点:以“新学”(西学)为诗歌阐发的内容,但有时会流于新名词的堆砌。如“纲伦惨以喀私德(Caset),法会盛于巴力门(Par1iament)”(谭嗣同《听金陵说法》)。

现代性文学

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 文学研究 王一川 我们所即将告别的20世纪文学,将会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什么? 换言之,这个世纪的文学在浩浩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和作出怎样 的贡献?这是近十多年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学者于1985年提出“20世 纪中国文学”概念,试图把一向从属于政治划分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统合起来 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不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趋于终 结,而只是掀开了新的一页。因为从那时以来,人们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的讨论连绵不绝,形成杂语喧哗局面。我们在这里也只是想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 这个特定角度,加入到这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相关问题的世纪末喧哗之 中,提出别一种观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或现代化,是在现代进行的一项长期而根本的“工程”。 这种“现代性工程”(project of modernity)起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 们虽然认为它根源于中国文化内部的种种因素的长期复杂作用和演化,但在作具 体划分时,还是不得不把目光沉落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 事变上。我们所谓现代性工程,大体以鸦片战争为明显的标志性开端,指从那时 以来至今中国社会告别衰败的古典帝制而从事现代化、以便获得现代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学术、审美与艺术等几乎 方方面面。当这个闭关自守的“老大帝国”在西方炮舰的猛烈轰击下急剧走向衰 败时,按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指标去从事现代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似乎就成 了它的唯一选择。确实,面对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古典“中 心”地位和幻觉都遭到了致命一击,只能脱离传统旧轨而迈上充满诱惑而又艰难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研究范式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研究范式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现代性”概念 (3) 二.现当代文学及现代性转型 1.现当代文学概述 (7) 2.现当代文学划分 (7) 3.现代性转型 (12) 三.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多种范式 (16) 1. “轻性”现代性的提出 (16) 2.“中产阶级”的现代性 (18) 3、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积极的和否定的 (19) 4、被遮蔽的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问题 (19) 5、革命的现代性 (20) 6、多重现代性的省思 (22) 7.“新现代性”的提出及意义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4) 【摘要】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它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更加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内涵出发,本文结合文化思潮、作家创作的现代性审美特征,分别论析晚清和“五四”文学的“现代性”形态,并对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理论及现当代文学的几种范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现代性; 研究 引言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 武润亭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是晚清文学所特有的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晚清的文学启蒙,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与之同步进行。自明、清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都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转折,也引起了中国文学的转折。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并强行把中国置于竞争开放的世界格局之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又使人们懂得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变法图强成为中华民族谋发展、求生存的惟一的出路。而这一时期,人们又认识到“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于是,开启民智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进步文学便开始脱离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羁绊,以不够纯熟和无暇雕琢的艺术方式,担当起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 晚清的文学启蒙,也和西学东渐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袁”的主张。这不仅为科学水平明显落后的中国人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突破了长期以来盘踞在国人头脑中的封闭、顽固、守旧的观念,开始接纳西方进步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实施了“师夷”、“制夷”的主张,还把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武器扩展为“西学”。梁启超、严复等人又开始探求科学原理,力图用科学方法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构成与发展,使得自然科学进入哲学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也开始宣传科学道理。小说《老残游记》,揭示了在理学蒙昧主义的影响下,官吏的愚昧无能在理学蒙昧主义的影响下,官吏的愚昧无能给百姓造成的苦难。小说的第一回,还通过“危船一梦”的描述,表明了作者关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孽海花》也指出:“现在读书,最好能通外国语言文字,晓得他所以富强的缘故,一切声、光、化、电的学问,轮船、枪炮的制造,一件件都要学会他,那才算得个经济。”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开始利用文学宣传民主。“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口号的提出,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文学创作面向大众,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民众输入民主自由观念。康有为、梁启超、蒋智由、秋瑾、邹容等人的诗文,都反映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要求。与此形成互补的,是反映人性觉醒,提倡婚姻自主的“鸳鸯蝴蝶派”小说。 诚然,晚晴启蒙文学的审美价值较低。文学作品应该能够愉悦性情,给入以美感,这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功能;但文学也应该给人以启迪、教益,发挥对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改造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文学启蒙的功绩不容否认。 1.下列关于晚清启蒙文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开启民智是晚清时期最紧迫的任务,文学作为最合适的形式担当起这一历史的使命。 B.在开始承担思想启蒙这一历史使命的时候,晚清文学艺术方式是不够成熟和无暇雕琢的。 C.晚清文学对西学东渐有贡献,小说《老残游记》批判了理学蒙昧主义,宣传了科学道理。 D.晚清文学的历史功绩在于给当时的中国人以启迪,发挥了对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改造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促使中国人改变了封闭守旧的观念,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在实施“师夷”“制夷”主张的过程中,洋务派不但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而且扩大了学习的范围。 C.为了使自然科学进入哲学领域梁启超、严复等人力图采用科学方法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构成与发展。 D.戊戌变法前后,改良派和革命派也利用文学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要求。

小说的现代性

小说的现代性 ——现代社会的人性问题的揭露 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看似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友好和谐,其实这只是表象。真正好的作品,不在乎其辞藻如何华丽,不在乎其内容如何轰轰烈烈,只要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基本问题,哪怕是鸡毛蒜事也值得细细品味。 ——题记 阅读该小说,其实故事很简单,却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主要是描写了一个一出生就是一个瞎子,其父母为了让他尽量能够平安生活,因而取名为“平瞎子”的人的悲剧生活。因为社会和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他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坎坷,与其弟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从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父母用绳子把他拴在地上当狗来养,弟弟把他当马来骑,村里的人把他当做笑柄来取消,就连动物都欺负他,鸡与他争碗里的饭吃……这里的一切,将他逼上了绝境,他撑着竹篙逃离现今生活的地方。不管去哪里,只要能远离就好。也许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他的脚绊到石头趔趄一下,撞到头破血流晕厥过去时,恰巧碰上了村里的暴发户大荣,碍于老婆的面子,将其带到城里做了盲人按摩师傅,因手艺好,也由原来的“平瞎子”升到“平师傅”了,虽然还是得不到大部分人的尊重,但仍有小部分人欣赏他的按摩手艺,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价值体现出来了,不但能够自力更生,而且还能在家里有需要,即弟弟结婚时给钱给予帮助。当家人在弟弟结婚时接他回家时,他以为他的坎坷命运就要结束了,但在婚姻上,他仍是被嘲笑、讨论的话题,妹妹怕他丢人现眼将他远离主席桌,最后他希望家人能够重视他的存在,撒娇要弟媳亲手下的面,可是没有人理会,最悲哀的是连在梦里这样小的奢求都得不到。 该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属于现代性描写。现代性不仅仅是某种时间类型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现象,它还是一种意识,即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旧时代根本不同的时代。波德莱尔将现代性视为一个矛盾体:“现代性,就是那种短暂的、易失的、偶然的东西,是艺术的一半,它的另一半内容是永恒的、不变的。”在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看来,外在的、当下的事物只是主体面对的幻象,在这种幻象下存在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信仰、精神。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所要把握的就是这种内在的永恒性。所不同于古典主义者之处在于,古典主义者们内在的精神法则展示的具体事物是与法则一样万古长青的;因此,把握住这种具体的事物也就意味着把握住了这种精神。而现代主义者则宁愿打破外在事物的永恒性,并在时间的流动中扯断了完整同一的时间观念。他们相信今天的时间是另一个时间,但是另一个时间的背后存在的还是一个永恒的精神,而将短暂与永恒凝结到一起的,正是艺术。 在思想内容上:其一,最底层人物题材的选择体现了现代性。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大多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 无赖奴才之流等等。“五四”之后,小说中常常出现商人、知识分子、英雄人物等等,一般是带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作为政治政策的响应者、传声筒和号召者,为人生,而非为艺术。但是该小说与众不同,人物选得是乡下的几乎接近最可怜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精)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917年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条件:①文化基础: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传统文学内部结构调整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 报刊大量创办 ②社会基础:科举废除,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现代稿费制度规范化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军阀混战,政治局面混乱,无法进行严密思想控制。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③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⑴抨击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偏激部分 ⑵广泛引进和吸取运用西方文化。 ⑶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学术氛围。 过程:①开始: 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初步阐明了推行白话文立场。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⑶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②和复古逆流的辩论: ⑴批判黑幕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⑵文化保守主义(国粹家林纾对新文学的攻击 ⑶与“学衡派”(新文学保守主义的辩论。(文学革命的激进性 ⑷与“甲派”(政治复古逆流的论争 在与守旧派的反复论争中,新文学运动的理论逐渐完善清晰。新文学运动是在激进而浮躁的历史氛围中发生的,难于思考文化转行和选择的复杂性,也难于接受对立面某些可能正确的意见。 新文学运动的成果: ⑴最重要成果: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⑵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⑶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⑷文学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实绩。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促使张爱玲的现代性转向日常的因素有: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日伪文艺环境、独特的女性意识、中国文学传统等,另外,战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宽容的现代意识与世俗化生活原则的制约下,张爱玲完成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建构。张爱玲的文学现代性是一种怀疑文明的中国式的世俗现代性,具有媚俗倾向;是一种基于宽容的现代意识但最终又有一定传统意味的反现代性;是一种与五四有一定关联但主要体现上海市民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一、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内涵 作为继五四启蒙现代性之后的另一种文学现代性,张爱玲的现代性与前者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市民的世俗人生必然是新旧兼容的,譬如白流苏为了生活,她可以自己做主,但她的所求无非是依附一个男人过日子。这样,我们就看到世俗现代性的另一面,当作家以个人或许是海派的现代意识宽容这类人物时,她就容忍了他们的传统、守旧,小说因而不免有反现代倾向。《五四遗事》以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始,但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生活也并不是一如恋爱那么有趣,人物传统的传统、新式的也半新不旧,所以,小说的结局是罗文涛与三美团圆,一个反封建的故事最终落入封建圈套。大时代是一回事,日常生活可能是另一回事,一种不同于五四的现代精神驱使着小说,使她的小说有了传统的负重、有着反现代的一面。 李欧梵先生认为“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是把艺术人生和历史对立的”,显然,他的看法不尽准确。什么是历史呢? 时代大潮是历史,生活中的涓涓细流也是历史,说张爱玲疏离大时代是对的,但是,历史是一切社会事实,从这个角度看,张爱玲的“日常生活”是贴近历史的,更何况她的“日常生活”不乏现代内容。李欧梵那样读解张爱玲的意图是,在他看来,张爱玲跟西方颓废作家一样,她的艺术人生与社会生活对立,因而她就能被纳入颓废作家行列。其实,张爱玲既没有以生活来模仿艺术,也没有颓废到唯美,更没有海派作家的“颓加荡”,所以,很难说张爱玲是颓废作家。不过,她的末世感、虚无感还是决定了她有一些“颓废”,这种颓废是中国式的享受世俗生活的颓废、苟且偷安的颓废。或许,张爱玲本人未必完全认同它,这其中应该既有迫于现实的无奈、也有媚俗的因素在内。 二、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成因 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是制约张爱玲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文学作品成为商品时,作家更应该迎合、讨好读者,因为广大读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迫使张爱玲写作转向日常生活的因素是当时的文艺环境。或许可以说,上海的沦陷造就了张爱玲,因为现代作家对大文学之外的文学世界是毫不留情地挞伐的,而在日伪时期,主流作家大都逃离上海,张爱玲因而能以自己的方式潜心写作。惟一一次批评来自傅雷,它虽然打扰了她,但张爱玲并没有改变自己。与好评相比,恶评的声音太微弱。日伪在上海推行“和平文艺”,其手段并不是和平的,一是他们逮捕、关押进步文化人,二是取缔了原有的报刊,三是改组报刊,使其有日伪背景或使其不再

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 在现代史上,虽然王韬从来没有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他却与许多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19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在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之间,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所扮演的调停者的角色十分重要。 王韬的命运与其他同时代的文人相比本来并没有很大的不同,科考失利,穷困潦倒,抱负难伸,进而转向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批判;随着西方冲击的深入,他的思想也经历过从技术层面的学习到社会制度的效仿这样的过渡。然而他不仅生在特殊的时代,还拥有特殊的际遇。他生活在上海和香港,一直与西方人一起密切工作,曾经去欧洲和日本旅游,这些独特的经历使他有可能成为了近代第一个“既受过中国经典训练,又在西方度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中国学者”。而这些都使他能较为超然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并发现变化的必要,同时,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他能够发现使变化成为现实的手段。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王韬身上明显的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经纬不明,纵横交错的复杂状态。在他的思想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坚持,又有对于西方事物最大限度上的开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王韬早年的流亡经历使他对西方和西方人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给了他一个“新的图景”,使他能够从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而另一方面,王韬在许多地方仍深浸在中国往昔的文化学术之中,这“使他能够在接纳某些极其非传统的观点的同时,而又不经历一种文化断错的震撼。”因此,在王韬的世界观中便清晰的呈现出新图景与旧思维习惯之间那种脆弱的,紧张的平衡状态。 不难发现,王韬的思想和世界观在慢慢的转变。在他19世纪50年代末发表的文章中,他对西方文化大体持否定态度,中国只需以“学在四裔”的态度选学诸如轮船、军火武器的有用西学即可。在政治上,中国成为权威的终极源泉。并且,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道”)被看作是人类永久的合理性,中国可以直接同文明划上等号。到1865年,王韬在上海和香港这类西化的城市已居住了16年,并一直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共事,影响是明显的。他远远站在他的大多数同代人之前,认识到西方挑战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应采用史无前例的应战方法。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发现王韬在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种文化世界观过渡到民族世界观的艰难历程。在他1865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强调“握利权”、“树国威”,并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竞争。这标志着他对中国的世界位置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在70年代以后,王韬开始强调处于国家富强需要的民族竞争。竞争中必然有比较,这样,中国成了众多民族中的一员。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取代了“天下”世界观。

现代性论述

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从某种程度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历史档案式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被不断言说、发掘、并随着在其题域范畴内众多话语实践而发展的或然性概念。在中国文献中,“现代性”一词最早见于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周作人在译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中首次把“modernity”译成“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内涵,我们大致有两种理解:首先,现代性被表述上一种时间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直接向前的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一种与循环、轮回或者神话的时间认识框架完全相反的历史观。认为时间不再是循环的、而是直线的、失性的,于是历史成为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时间是不可重复的。这标志着人们一种觉醒的意识和新的时间认识。其次,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范畴内具有价值叙事职能。西方提出现代性是对于人被工业社会的反思,对于工业社会把人变成机器、忽视人的多样性的反思。人的本性是对理性的反抗,所以“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我否定、自我颠覆的“主体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这两种现代性的追求是同时存在的。其中对于时间概念的现代性的追求,表现在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及其基础上古典文学、提倡语言上的白话与文学创作上的欧化的现代文学的开端,还是表现个人、表现社会、表现革命生活的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文学每走一步都是种不可重复的现代性特征。 而对于审美意义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主要表现为三种现代性转型,并体现在三种现代性文学实践中。一种是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欧化的文学现代性;另一种是毛泽东为代表、赵树理为文学实践的“本土化”现代性;第三种是以王蒙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现代性。 鲁迅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构建了自己极富现代性的欧化小说创作实践,他创作出《狂人日记》、《药》等小说,明显地体现了五四一代作家对未来文学现代性明晰的价值诉求和规范要求。无论是以白话文的创作小说的开创性,还是横截面以及儿童视角的西方小说叙事的模式的运用,鲁迅的小说现代性是有很明显的“欧化”色彩的。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以鲁迅为代表的“欧化”的现代性,逐渐被“本土化”现代性诉求所取代。在毛泽东一系列文艺论争的推动下,出现了现代文学“本土化”现代性的典型代表赵树理。赵树理首创了评述体现代小说形式,吸收了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表现手法,重视小说情节连贯与整体性,同时运用幽默的口语化语言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农民形象。赵树理小说讲故事似的形式特色,为以农民为主的中国读者所喜闻乐见,也成功推动现代文学的大众化。到了80年代新文学时期,在对“欧化”与“本土化”的现代化的现代文学“整合”的基础上,出现了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既具有现代性又具有民族性的以王蒙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王蒙通过自己对于文学二元对立价值的消解、多元文学价值的确立,以及“东方意识流”小说的实验,力求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时代契机中,“重塑”中国文学现代性新景观,探索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思路。他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的现代化方案无疑给不断面对挑战、在调整中发展自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种有益的启示。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文学的真实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是文学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古代文学不是那么讲究“真实”,苏东坡轻蔑地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代诗人从不以这种夸张为忤;传奇、笔记乃至《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中出现一些神魔鬼怪或者灵异事件,没有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然而,借用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祛魅”。自然科学清除了种种魑魅魍魉,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的世界清晰可解,科学实验让世界一一再现。在这种风气下,文学祛魅尾随其后。 ②如今看来,许多人可能低估了“真实”问题的复杂程度。事实上,“真实”涉及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例如,“真实”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真实”的科学标准与感官标准,“真实”与种种知识门类的关系,“真实”与种种观测仪器和描述符号的关系等等。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虚拟空间是否真实?正如《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所见所闻会不会仅仅是某些大型计算机制造的虚拟景象?庄生梦蝶抑或蝶梦庄生,我们如何判断那个所谓的“真实的荒漠”不是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虚拟景象?另一个尾随而至的难题是,如果我们不信任计算机的虚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信任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种种结论? ③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考虑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真实感”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吻合科学知识,而在于是否可以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之所以让人感到“真实”,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性格丝毫不陌生,尽管我们无法见到猪的外形和这种性格的结合。相反,相对论所说的时间与空间的弯曲就不那么真实,因为这种理论推导无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所以,文学的“真实感”产生的真正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反之,“真实感”的丧失令人不安。 ④日常生活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如何运用各种细节进行叙事,这是对于作家艺术才能的考验。批评家因为某一个特殊的主题——例如“寻根”“苦难”“孤独”——褒奖某一作品的时候,作家或许会嗤之以鼻。质量上乘的作品通常血肉丰满,有时作家会使用“纹理”这个词给予形容。如同一篇论文的论证质量取决于作者思想的缜密程度,许多杰作往往纹理细密。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重,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些杰作的主题。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品内容单调。 ⑤许多深刻的主题未必诉诸大幅度的动作情节,而是更多体现于各个生活细节。作家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叙述比描写容易。离奇的情节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坚实的细节才能让这些情节返回人间。如果情节的离奇程度超过了细节的负担能力,说服力就会急剧下降。 ⑥当然,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不是倡导鼠目寸光,仅仅关注我们身边的琐事而不考虑时代的重大事务;也不意味着艺术向蝇营狗苟的世俗屈服。不能将现实主义想象为无条件的接纳庸俗,不能将文学想象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我们宁可说,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如何集聚起日常生活之中最富于意义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国文学何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它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何在?本文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4—1898)前后切入话题,贯通近、现、当代,综合考察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特质和变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这一阶段文学的重要脉络,而且从思想和审美方面构成了它的显著特征。文章对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也作了辨析。【关键词】现代性/“五四”文学革命/新文学/人的文学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到清王朝的末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开始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迎面相遇,经过碰撞、交汇而在自身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新质,至“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则达到高潮。从此,中国文学史进入一个明显区别于古代文学的崭新阶段。 这些重大变化,是由近代以来种种内外条件所制约、所造就的。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已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封闭和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应该说,各民族的文学汇入“世界文学”的时间、途径各有不同。在中国,它的开端大体可从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酝酿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一过程远未完成,它的下限止于何时还很难设定。 本来,西方列强用军舰、枪炮迫使清王朝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始于19世纪40年代。但最初,这一严重危机并未直接触动中国文学的改革。除了救亡宣传,没有人想到文学能和国运有什么关系。直至数十年后,在“器物”层面的改革(洋务运动)、“知识”层面的改革(官派留学)、“制度”层面的改革(变法维新)三次大的尝试,或难以立竿见影,或遭遇血腥镇压而宣告失败,人们才将目光转到通过文学进行国民的启蒙上来。谭嗣同在《仁学》中首揭“个人自主之权”,力主启蒙;他和夏曾佑等还提倡“诗界革命”。新派诗人黄遵宪很早就有“崇白话而废文言”,“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注:黄遵宪:《日本国志》卷33《学术志》(二)。)的主张。裘廷梁等戊戌年间也提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注: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1898年;陈荣衮:《报章宜用浅说》,1899年。)的想法。稍后,梁启超更倡导“新民”说,推行“新文体”,呼吁“文界”、“小说界”的“革命”,尤其主张通过小说来“新民”。青年鲁迅则弃医从文,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1],通过文学来改变国民性。可以说,从戊戌变法前后起,中国知识界中已出现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觉醒”的最初倾向。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到来,中国文学发生全方位的变化:语言从文言转为白话,文学形态、文学内涵以及文学观念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新的更迭。“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及“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口号的提出,尤其显示了这场文学革命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得以实现,也与现代都市开始崛起、传播媒体发生变化这些社会物质条件的变更密切相关。其中传播媒体的变革,更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能够诞生与成长的重要条件。近代传媒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报刊与平装书成为主要传播媒体上。报刊与平装书是用机器印刷的,还要运用铅字排版或者纸型技术。这种书籍复制方式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近代大工业,仅仅依靠手工业作坊无法形成从线装书到报刊、平装书的转换。近代传播媒体又是运用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的。像《申报》馆和商务印书馆都是股份制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分支机构,运用西方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方法来管理和经营,因而使得这些传媒比起传统媒体来,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出版物容量大(用较小的字排印),周期大大缩短(可以短到一天之内),效率大大提高(几千、几万、十几万份地大规模发行销售),价格则大大低廉。传媒的这种变革,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它一头影响著作者,促使文学作者由古代的士大夫转变成近代的依靠稿费和版税为生、具有独立地位的知识分子,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部分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期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7年1月,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形成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的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9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小组的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终刊。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胡适,他们在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新兴社会力量增长,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与阶级基础;3、更加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的引进与发展,晚清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文学市场,出现职业作家。 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学革命的重要意义:1、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2、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各种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3、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文学思潮被看作“创作方法”的产物。而这种创作方法论仅仅肯定了现实主义(以及附属于 它的浪漫主义)的合法性,而排除了启蒙主义等其他文学思潮的存在。同时,国内外文学史也大都没有把启蒙主义作为独立的文学思潮,而 仅仅当作一种社会思潮,造成了文学思潮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的缺失。这两种原因,导致五四文学以及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主义性质被抹杀, 并被错误地冠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名称。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而不是什么创作方法的产物;同时,启蒙主义是争取现代性 的文学思潮,是与其他文学思潮并列的独立的文学运动。因此,运用现代性理论重新界定各种文学思潮,包括启蒙主义,是研究中国文学史 的理论前提。本文正是从现代性角度,重新考察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 潮的历史。本文共分三编。上编以“现代性”为理论支撑,纠正创作 方法论的长期误导,透析现代性与文学思潮的内在关系,梳理西方从 古典主义至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并着重分析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的发生背景、思想倾向、具体特征、主要类型、流变过程等,作为研 究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参照系。中编以五四新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辩驳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论,从现代性角度确定五四文学 的性质,提出五四文学开启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追溯它的历史背景,描摹它的发展脉络,对比它与西方启蒙主义文 学思潮的特征差异,并评判它的历史意义。下编将新时期文学纳入研 究视野,从历史任务、思想倾向、内容主题等方面研究它与五四启蒙

主义文学的渊源关系,并详细考察它的演变过程、风格特征,从而确认它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属于中国新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论文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及其 涵作者:方冬雪摘要:发轫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因其优越的现代化文化,对中国近代及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性从西方到,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层面的矛盾和冲突的焦点。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急剧转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发现和认识。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涵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性鲁迅从文涵 首先,我们从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入手。 “现代性”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大家普遍认同的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职能上看,它被认为在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历史中某个阶段的现代性——它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引起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产物,因此,“现代性首先是与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是对应的”;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畴具有价值叙事职能。 从这两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同时存在着对于两种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文学的兴起就是以一部分作家率先举起“科学”与“”两面大旗开始的。他们对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对旧的统治制度和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发起攻击,从而关注中国的国家民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部分作家可以以胡适、

独秀、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天翼等为代表。另外也有一些作家,则显示出对于审美现代性的浓厚兴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人”,一个更多表现为非理性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境遇。这一部分作家以金发、戴望舒、爱玲、穆旦等为代表。我们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需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的实际出发。现代性是个发展的概念,它分为前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不可以用相对成熟的现代性来苛求早期的现代文学。它萌芽于晚清,开创于民国,发展在国。从中国整个庞大的文化和时间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它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要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中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就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我们也不难看出发生在1917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也不同于西方文学,更不同于当代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其次,从“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同样保持着“现代性”特征。 个人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以文学方式为个人立法,确立了个体的独立、解放、自由和创造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在诗歌中创造了“我把天来吞了”、“我把地来吞了”的“我”,充满了诗人自我崇拜、自我赞美的激情;庐隐也通过《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等小说描写了自我的心境,抒发了自我的情感……这是与他们的个人主义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 “人道主义”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担当公民和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情、悲悯普通人的生活命运。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郁达夫,借作品塑造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余者形象,从而抒发了孤独、忧伤的情怀,从《沉沦》中的“我”,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烟厂女工,无不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苦闷感。作家也正是以此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