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抽象为具体

化抽象为具体
化抽象为具体

化抽象为具体

------浅谈描写音乐的方法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听觉艺术,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高中学生更是喜欢听音乐,但他们在表达听音乐的感受时总是词不达意,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说好听,为此,我想引导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词入手探讨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既是描写,那就会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要将音乐直接描绘出来难度很大,这时比喻就派上用场了。

一、以声喻声

用声音来比喻声音可谓最直接了。如《李凭箜篌引》中一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说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就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具体而生动,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再如《琵琶行》中的一段:“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声音粗重急促如急雨,小弦的声音轻细就像是两个人在小声说话。大弦与小弦交错着弹奏,就像是大珍珠和小珍珠落在玉做的盘子里的声音。作者用熟悉的现象使音乐形象化。再如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中的句子:“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乐师扬手为我弹奏一曲,就像听到万山滚动松涛阵阵澎湃。用万山滚动松涛阵阵澎湃来比喻声音,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二、以形喻声

这种方法指用通感的修辞格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如《李凭箜篌引》中的“芙蓉泣露香兰笑”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再如韩愈《听颖师弹琴》中的句子:“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再如《明湖居听书》中,作者是这样描写声音的:“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里写的是听书的感觉,重在强调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唱到到高处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又用想象出的视觉形象来比喻,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时,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这段话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以想象出声音如“花鸣春晓”“百鸟乱鸣”,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虽没有正面描写来的直接,但在描写音乐时往往能达到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以境显声

古人在描写音乐时还常常通过对周围景物环境的描写来显示或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在这里,“悄无言”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句精练而又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凸显了音乐的魅力。《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用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烘托出乐声的清冷。高适在《听张立本女吟》中也有“清歌一曲月如霜”的佳句。“清歌”是什么样子人们不易想象,而“月如霜”却是人人都可以见到的。看到了洁白如霜的月光,“清歌”的明净清凉、令人神爽的韵味就感受到了。盛唐诗人李颀写过一首《琴歌》:在“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的夜晚弹琴的人先弹了《渌水》,又弹了《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声一起,万籁俱寂,乌鹊不飞,林木不响,连星星也躲了起来,似乎都陶醉在琴曲之中了。这里作者并不直接描写琴声如何动听,而通过情景的描写来烘托,你看,世间万物乃至天上的星星都听得入神了,更何况人呢?

四、以感衬声

以感衬声指重点写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烘托出乐曲的美妙或演奏人技艺的高超。《琵琶行》中的“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作者用自己的“青衫湿”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并没直接写笛声的哀怨婉转,而是通过听众的反映,情感的变化来写乐曲声:听着这暗暗飘来的《折杨柳》的玉笛声,谁能不触动怀念故乡之情呢?中唐诗人王表的《成德乐》也是采用这种手法:“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赵女是“乘春”上画楼,但听众从声音里感觉到的却是“满城秋”,一声歌发竟使人感到满城皆有秋意,那歌声的悲切动人,就可想而知了。不知为何她又唱起了以征戍为主题的《关山曲》,使得那些没有征戍生活体验的人都热泪横流了,对那有过戍边生活的人,就更不必说了。这里没有直接写歌声,但那悲悲切切的哀怨之声,如响在耳边,令人嘘唏不已。

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创作到书面创作的过程。最初的诗歌是在口头上传唱的,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都与音乐密不可分。“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我对描写音乐的方法稍作整理,希望可以与同仁们探讨,可以让学生们受益。

化抽象为形象

化抽象为形象 发表时间:2013-07-15T08:37:11.39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8月下供稿作者:乔增河[导读]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乔增河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得到形象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源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儿童化情景,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得学生活跃思维,产生学习兴趣,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抽象形象转化小学数学 1 创设情境,声情并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初步阶段,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他们的学习必然离不开那些感性材料的支持。针对这一特点,如果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形与声、动与静的电教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认图形》一课时,向学生介绍,今天有几位图形朋友来做客,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便一个一个飞到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动画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有乡村小屋,里面还住着小朋友;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车尾还冒着烟;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嘎嘎直叫的鸭子,等等,简单的图形拼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请学生说出这些事物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2 化静为动,突出重难点,感知知识的形成 现代教育辅助教学可以将课本中的复杂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变抽象为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活动场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学生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小学数学教学绝不能让学生感到只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所以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多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从静态的观察中,发现树上停着2 只鸟,飞走1 只,却联系不到树上原来停着3 只鸟,更不能在直观上自然抽象出减法意义来。因此,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动画演示:先把 3 只鸟停在树上,形成原来有三只鸟的印象,当叙述到“飞走时”即1 只鸟飞向空中,演示小鸟飞走的过程,让学生眼前呈现飞走的情景。再通过动画演示分蛋糕、气球飞走等过程,将减去的部分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同时还配有悦耳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的道理,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动静结合,学生从“动态刺激”中增强了感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观察中形成表象,减法的意义已深深刻在学生头脑中。 3 充实课堂,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高了很好的条件。利用多媒体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再现出来。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头脑中储藏的表象材料还不丰富,处于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的发展阶段。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网上搜索了大量有关角的图片,五星红旗的角,房屋门窗的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剪刀、扇子张开合上形成的角等等,这些对增加学生知识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4 实践参与,交互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强大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及时、有效。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随机出题,学生自己上机答题,计算机评题,并给出“你真棒”、 “再想想,你一定能答对”等鼓励性语言,使他们能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愉快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满足好胜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在让学生做选择填空时,如果学生拖动目标所到的位置不正确,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满足了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数学课是学生全体参与、开发智力的大课堂。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课堂效益大大提高。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变得具体化、生活化,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有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的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自我探索实验学习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探索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真理性、客观实在性这一自然科学特点,为学生认识学习自然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县旧周学区朱屯小学__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得抽象和概括 1 咨询题得提出 抽象和概括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许多物理咨询题得提出、物理概念得产生、物理规律得建立、物理理论得形成基本上抽象和概括得结果.由此可见,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得形成进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本文从抽象和概括得概念、作用和局限性等几方面做了详细得阐述. 2 抽象和概括得概念 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得一种,“物理抽象是在观看、实验得基础上,通过物理概念、物理推断和物理推理得形式,对已获得得物理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得对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得本质和规律得认识.”[1]所谓概括,确实是在抽象得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得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整体得和一般得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得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得共同性和一般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得统一,是物理抽象思维得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规律. 3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中得作用 物理学中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内在本质,从而把实际得物质模型化,把复杂得物理咨询题简单化,把具体得物理咨询题理想化,这种简化得过程从思维学得角度上来讲,确实是抽象思维得过程. 31 提炼物理模型论文联盟 “物理模型是依照研究咨询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得抽象,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得抽象方法之一,它关于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理论得建立起着不可替代得作用.WcOm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要紧分三种类型:“客体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客体模型是客观存在得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得物理模型.例如在研究力学中物体得运动时得质点模型.电学中得点电荷、光学中得点光源、弹簧振子、刚体等等,基本上客体模型.条件模型是客观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制约物体运动得条件进行取舍,抓住决定条件,忽略次要条件,如此建立起来得理想化条件确实是条件模型.如在平面上运动得物体,若摩擦力f与合力f相比非常小,那个平面称为光滑平面,“光滑平面”确实是条件模型.另外在物理学中得细绳、轻质细杆、稳定电源等等基本上条件模型.过程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得运动过程及限制这些过程得条件进行抽象,形成“过程模型”.例如研究地面附近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得物体视为“质点”,从静止开始下落得过程中,忽略空气得阻力、浮力、风力、风向等作用,只受到恒定得重力作用,质点在如此理想化条件下运动得过程确实是“自由落体运动”.这确实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热学中,准静态过程也是一个理想化得过程模型.在物理学中理想化条件下得过程模型非常多,如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等等. 在物理学中,正是从实际物体、物理过程、条件中抽象和概括出这些物理模型,才使人们对物质世界得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想真理逼近,推动着物理学得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得建立,正是物理学向深度和广度进展得重要标志之一. 32 总结物理概念、定律 物理概念、定律是物理学得理论基础,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得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基础上,得出定量得物理定律.例如:力得概念是通过抽象和概括一类事物得共同本质属性形成得,如:人推车,马拉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得作用.简谐振动得规律则是在研究单摆和弹簧振子这些理想模型得运动时概括出来得.可见,物理学中得许多概念、定律是通过抽象思维得加工,在实验得基础上概括出来得. 33 用抽象和概括得方法学习物理学

抽象名词具体化可数不可数

honor 荣耀 an honor一个(件)引以为荣的(事) (1)一般说来抽象名词为不可数名词,但当抽象名词表示具体的东西时,可用作可数名词且词义发生变化,主要类型如下: ①抽象名词表示具有某种特性、状态、感情情绪的人或事。如: 抽象名词(不可数)具体化(个体名词,可数名词) in surprise惊讶地a surprise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win success获得成功a success一个(件)成功的人(事) win honor赢得荣誉an honor一个(件)引以为荣的(事) Failure(失败)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a failure失败者 失败是成功之母。 by experience靠经验an experience一次经历 youth青春a youth一个青年人 have pity on sb.怜悯某人a pity可惜的事情 with pleasure乐意a pleasure乐事 ②抽象名词与a(an)连用,淡化了抽象概念,转化为似乎可以体验到的动作、行为或类别。如: A knowledge of English is a mus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walk(swim, bath, talk)with me? It is waste of time reading such a novel. She made an apology to her mother for her wrong doings. (2)物质名词是不可数名词,但表示数量或种类之多时,可以用作可数名词。如: ①物质名词有形或数的相应物体,有单、复数。如:some coffee一些咖啡,a coffee一杯咖啡,three coffees三杯咖啡,some drink一些饮料, a drink一杯饮料,three drinks三杯饮料,his hair他的头发,a few gray hairs几根白发,glass玻璃,a glass一只玻璃杯。 ②物质名词有前置后置修饰时,前面要使用不定冠词。 have breakfast have a big breakfast The road is covered with snow. They have a heavy snow every year.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We had a wonderful time last night

学会化抽象为具体

学会化抽象为具体 [题目]请以“站立”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你的生活故事 或见闻,抒写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观点态度。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3.不得少 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独词类命题作文。该类作文题的最大特点是题 目比较抽象,词义范围比较广,我们审题时应该善于根据其 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加以合理联想或想象,化抽象为具体。 “站立”的本义是一种姿势,由这种姿势可以联想到 些有意义的站立细节,例如母亲为自己送饭在校门口久久站立等候自己下课的细节,交警顶烈日冒酷暑在十字路口笔直站立指挥交通的细节,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平乐于奉献 坚持站立三尺讲台的细节 ..... 通过描写这样的细节,可以讴歌伟大的母爱,神圣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等,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情、敬佩之情和赞美之情。 “站立”的象征义很多,例如面对艰难困苦时意志顽强, 精神不倒;面对邪恶势力坚持正义,绝不屈服;面对权势利诱不为所动,志行高洁

审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二:一是误将命题当话题,例 如有的同学自己另外拟定了题目“坚强的站立”“风雨中的 站立”等等,这样白白被扣掉2分;二是不会化抽象为具体, 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这样不可避免地使显得空洞杂乱。 [优秀习作一] 亠L 、亠 站立 湖北宜昌市三峡高中刘剑锋 义,他是站立的; 屈,他是站立的; 感动与激励。“站着”这样一个如此简单的动作,竟然蕴含 着这么丰富的内涵:既有刚正不阿、坚守志节的不屈,也有 不惧困难、笑对挫折的坚强,还有舍己为人、心系他人的沉 甸甸的责任 站立是一种正气,一种刚正不阿守志节的浩然正气。 昔者苏武出访匈奴,却被匈奴扣押,几十年的囚禁流放 生活,并没有改变苏武不降匈奴、持节归汉的志向,纵然是 被流放到冰天雪地之中也不曾动摇过心志。苏武用他站着的 身躯为后人演绎了一段刚正不阿的传奇。站着,是一种百折 不挠的浩然正气,站着的人永远是高大的。相反,明朝重臣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慷慨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坚强不 自古以来,“站着”的英雄数不胜数, 给了我们不尽的

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

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人类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掌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运用概念并不断地发展与深化概念。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然后把这些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学习又会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概念之间的这种互相关联着的逻辑关系,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 一般地讲,物理概念具有一下两个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一个概念的形成,首先是在观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实和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并判断在这些共同特征中,哪些因素和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关,哪些因素无关,抓住的特征是不是共同的本质特征;其次,对所作出的判断,还要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加以检验;一些复杂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还要经历一个推理过程。 【案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动,车辆在前进、机器在运转、人在行走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态不同,但是撇开它们的具体形态,经过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其共同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改变。于是,我们把这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抽象概括出来,定义为机械运动。 2.大量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物理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运动、静止、固体、气体、蒸发、沸腾、电场、干涉、衍射等。要求明确它反映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另一类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的概念(包括了描述性定义和测量性定义两部分),这一类物理概念又称为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功、能、电场强度、电势、电磁感应等。要求明确它反映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还要明确其量值是怎么规定的、量值的单位是什么。 【案例】机械运动的概念,实际上表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动,这里归根到底涉及的仍是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加深对物理量及其意义的理解。 二、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1.充分运用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一切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对学生来说,能直接感知的少,需要间接认识的多。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实验和其他直观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知机会,不断扩大他们的感性认识积累,这样就会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形成提供前提条件。 【案例】对于“机械运动”概念的形成,可以列举:人在地上行走、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船在水中前进、木块沿斜面滑下、雨点下落等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直观材料,经过比较、分析后,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然后,把这种共同特征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选择实验和直观材料原则:根据概念的不同,选择那些本质联系明显的、具有典型性的以及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材料。 其他途径:实物、模型、图表等,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教学课件,可以将许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概念。

化抽象为形象——浅谈直观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化抽象为形象——浅谈直观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发表时间:2009-02-25T14:32:20.327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罗辉龙 [导读] 小学生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但数学知识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内容摘要】小学生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但数学知识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数学的抽象性,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通过四个“有助于”的阐述,清晰明了的展示了直观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关键词】抽象性直观图形有助于 数学学科有一个特点——抽象性。如果有一个好的抽象思维来学习数学,那自然是最好的,但人所共知,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要想小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学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则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呢?图形,小学数学教材中不乏图形。那么,教师就可以灵活运用图形,把数学的抽象教学转移到图形的形象教学上来,如此,“不着边际”的数学知识就“落到实处”上来了。 一、直观的图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在一起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尤其是低年级小朋友,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存在很多的不适应,如何来持久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想学、爱学,从而学好数学呢?不妨让他们动笔来画一画,在看似不经意地涂画中,却能很快地学好知识。 你听过哪位教师给二年级的小学生上“鸡兔同笼”的课吗?给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讲“鸡兔同笼”的问题,能成功吗?有一位特级教师成功了。该教师在整堂课上采用了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小朋友动笔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两根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就可以马上改。画完后选取部分作品加以展示,并请其作者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很好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整堂课上,小朋友们充满了兴趣,学得兴致勃勃,丝毫也看不出由于内容的难度而带来的疲倦感。就在简单的画的过程,他们对鸡兔同笼中“几个头、几只脚”有了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趣。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多让孩子们产生有趣的感觉,相信小学数学课堂会很精彩。 二、直观的图形有助于学生寻找数量关系 利用形象的图形来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直观地揭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对一些解题方法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些很有智力挖掘潜力的学生,教师不妨引导他们在纸上画一画,借助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联想,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最终变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从而快速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和问题的实质。 例如:三年级上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出妈妈买一套衣服用了多少钱?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用倍比方法解答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这时,线段图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的直观作用,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1+3=4,28×4=112”的意思,根本不需要老师再多加解释。当求第二个问题:上衣比裤子多多少钱?大部分学生就列出了“3-1=2,28×2=56”的算式。这样,借助一个简单的线段图,就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倍比方法问题也就在轻松愉悦之中迎刃而解了。 三、直观的图形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都有这么一种体会,有时,解答一道题目,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找到这问题的重点,而能否找到问题的重点之处,又是学生能否顺利解答题目的前提。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仅仅依靠学生在脑子中的想象,学生考虑问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周密,从而影响解题的正确性。这时,教师不妨适时地引导学生画一画,以画促思,以画促解。 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有教师出了这么一道题:把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不出所料,有些学生脱口而出“40厘米”,再问问那些没回答的学生,虽然感到有一点疑问,但又说不出究竟在哪儿?的确,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光凭想象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一定困难的。看到学生陷入了困惑状态,该教师轻轻提醒了一句:大家把图画出来看一看呢?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动笔,不一会,只听见下面有人叫“不是40厘米”……响应的学生越来越多,刚才的疑问也就在动笔画的过程中顺利解决了。 四、直观的图形有助于体现数学之美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人们总是把数学和枯燥联系在一起,实质上,数学也是一门艺术,也具有种种美感。在新教材中,这种数学的美处处存在着。就如教材中的各种鲜艳逼真的情境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尤其是新教材第六册新增的“平移和旋转”以及“轴对称图形”这两单元的内容,更是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的美。在教学“美丽的花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好多现实生活中的花边,如衣服花边,板报花边,装潢设计中的花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综合观察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效果就理解得更清晰了。再要求自已设计两条花边时,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些美丽的作品让老师不由不感叹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既然直观的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如此众多的用途,为何我们不很好地把它运用起来呢?相信在奋斗于教育前线的“辛勤园丁”的耕耘下,数学不再是枯燥的,不再是抽象的,数学教学之路将越来越平坦。

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3201431.html, 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的思考 作者:马骞 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07期 由于高中物理具有知识性强、概念性强、难以理解等特点,一般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比较头疼,在学习上比较害怕,所以对于物理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一般教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常常采用概念教学法,把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成概念性的东西让同学们进行学习,这样会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如果面对更加难以理解的物理学知识,教师会采用将知识抽象成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性的概念体系进行教学,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本文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教学在学生学习当中的意义、具体运用范围,研究抽象概念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状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抽象概念教学 (一)概念教学的介绍 概念教学实际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当某一个知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时候,教师会将知识总结成一种概念,提炼成一种容易理解的概念让学生进行学习。在高中物理学当中,由于物理学是实际生活的归纳和总结,是一定生活现象的理论成果,所以物理学会变得比较难,物理概念会变得比较复杂,但是物理概念是所有物理学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常常对概念进行深入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然后结合生活实例和生活现象对概念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些概念,然后基于概念的学习再去对其他的定理之类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达到由浅入深的效果。 (二)概念教学的意义 由于高中物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科,但是由于物理是比较难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常常运用概念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比较难懂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原理。概念教学的意义在于对于教师而言它可以将物理学知识总结成概念,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切入主题,更容易给学生讲解,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可以简化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难度,能够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和原理进行很好的掌握,能够打击学生不愿意学习物理的消极念头,让学生愿意去学习物理学知识。 (三)抽象概念教学 抽象概念教学是对概念教学的深入升华与加工,适用于那些比较复杂的物理学知识,比概念教学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是概念教学的精加工。实际上是将抽象的思维能力运用到了物理

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沪教版高一教案设计)

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沪教版高一教案设计) 写形象的景,生动的人 ——抓住特征和细节,化抽象为具象 【设计说明】: 高一学生的写作,长于记叙,但记叙中没有生动的人物、场景,记叙也没有个性,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都是因为描写中惯于用粗线条的语言,在这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看到的本真的表达,如果能够改正这种习惯,学生的文章就能变得生动起来,观察事物也会逐渐变得细腻起来,所谓细节描写就自然有了。所以本堂课我想让学生怎样把自己笔下粗线条的人物或景物写成具体生动形象做初步尝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怎样能使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化的几种方法,提高对人物或景物具体形象描写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具体形象文字的魅力并发现自己的写作潜力,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 以学生动脑、动笔、动嘴为主,学生协作,老师适时引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学生初中学过的印象深刻的写景和写人的文章导入,如朱自清的《春》和《背影》中的写景和写人的精彩片段。 二、阶段一(方案一) (1)展示一幅风景图,学生看图找出图片中有什么,(图片中有水,有荷花,有树木,有水草、有风、有云。)请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风景图,写在纸条上。 (2)老师在学生边写的过程中边观察学生写的内容,找出几位同学的作品,有存在问题的作品和写得比较成功的作品,将学生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比较。 (3)问哪些文字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哪些文字只能留下大致的、抽象的印象。为什么? 课堂预设:学生会说因为他运用了修辞,或写得比较具体,这时老师接着可以问:“为什么他能写得具体?”学生回答不上来可这样引导“他用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如写湖水的“静”,再问“另一位同学的写出了什么特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习惯,但却“共享”着为数甚众的以实喻虚的类似表达,许多形象语汇的引申义及其引起的联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汉译时,尽可采取事半功倍的从“实”到“实”的“拿来主义”,直译无妨。如: I hope to avoid straying on the one hand into the sands of foreign policy, and on the other into the marshes of international law. 我希望不要偏离正题,一方面避免误入外交政策的沙漠,另一方面避免陷入国际法的沼泽。 If we attack quickly, we can nip the enemy's plans in the bud. 如果我们迅速进攻,我们可以把敌人的计划消灭在萌芽状态。 至于哪些形象词汇可以作如上直译,哪些需意译,在相当程度取决于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似无规律可循。同一个物质名词在此句可直译,在彼句则需意译。如: His novel is a mirror of the times. 他的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The newspaper claims to be the mirror of public opinions. 该报宣称忠实反映了公众的意见。 当然,我们所说的想方设法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是以统筹“信达雅”之间的辨证关系为先决条件的,并不是一味地求形象而偏废其他翻译要义的“削足适履”式的硬译。 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句中的the cradle和the grave十分具体形象,读来韵感强烈,但若直译成:一个人在摇篮中所学的东西会带到坟墓中去,就显得过直过露。不如意译成:少时所学,到老不忘。 将以实喻虚表达中的“实”作“虚”译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仅是在直译行不通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法。精彩的以实喻虚的表达仅能囫囵意译,也是一种“不可译性”的体现。原文的妙处也只能由译者“独享”及“意会”,而无法以汉语“言传”,与读者“同享”。 Sam knows he can depend on his family, rain or shine. 山木知道不论境遇如何,他都可把家庭作为靠山。 在很多情况下,无法通过直译来保持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的时候,意译也并非就是唯一的办法。具体言之,有以下两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舍去原文中原有的具体形象,借用或套用本族语中为人熟知的形象或借喻。 He gave up the sword for the plough.

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在学习概念中,要重视建立概念 的抽象思维过程和方法。这对于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归纳起来,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有: 1.分析、概括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现察、实验的 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出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如机械运动、力等概念。 2.抽象出物质或运动的某种属性,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电阻、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等概念的建立,都运用了这一方法,比值定义法是这一 抽象、概括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只反映了物质或运动的某一属性,与定义式中其他各量无关。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建立概念。物理学中的一切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和理想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都是用理想化方法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它忽略了对所研究问题起作用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 4.抓住新旧概念的逻辑联系,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概念,例如由速度、速度的改变等概念建立加速度概念等。事实上,物理学中多数概念都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在认识新现象过程中建立的。一个新概念的定义往往是根据新旧概念的内在联系去揭示其本质的。因此,抓住新旧概念的逻辑联系也是建立物理概念的抽象思维方法之一。 5.在物理定律的分析讨论中建立概念。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规律是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发现的。在这类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中,常常存在比例常数。这些比例常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适恒量,对于不同的物质是同一值,如库仑定律中的k,万有引力中的G等等;另一类因物质不同而不同,它反映了物质的某种属性,因而是一个物理量,如滑动摩擦定律F=μN中的动摩擦因数,胡克定律F=kx中的劲度系数k等都是物理量。这类物理量要注意它所反映的物理本质,不应仅仅当作一个比例常数来看待。 6.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借助已有的物理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如类比水压引入电压,类比光波引入物质波,类比重力势能引入电势能等。 7.用等效的方法建立概念,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建立物理概念的基本思维方法,例如把变速运动等效为匀速运动,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把交流电等效为直流电引入“电流的有效值”、“电压的有效值”的概念;把电容、电感对交流电的作用等效为电阻,引入“容抗”、“感抗”的概念等。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浅谈物理学中的抽象和概括 1 问题的提出 抽象和概括是一种抽象思维方法。许多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产生、物理规律的建立、物理理论的形成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由此可见,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抽象和概括的概念、作用和局限性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2 抽象和概括的概念 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 物理抽象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概念、物理判断和物理推理的形式,对已获得的物理事实进行加工处理而形成的对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1]所谓概括,就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把所有反映物理事物本质的属性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关于物理事物整体的和一般的认识,进而把这种一般的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和一般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统一,是物理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简化物理对象,形成理想化的过程;在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定量的物理规律。 3 抽象和概括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过表面现象,揭示内在本质,从而把实际的物质模型化,把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把具体的物理问题理想化,这种简化的过程从思维学的角度上来讲,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 提炼物理模型论文联盟http:// 物理模型是根据研究问题和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对研究客体的抽象,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抽象方法之一,它对于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建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主要分三种类型: 客体模型、条件模型和过程模型。客体模型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通过简化、抽象建立起的物理模型。例如在研究力学中物体的运动时的质点模型。电学中的点电荷、光学中的点光源、弹簧振子、刚体等等,都是客体模型。条件模型是客观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制约物体运动的条件进行取舍,抓住决定条件,忽略次要条件,这样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条件就是条件模型。如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摩擦力f与合力F相比很小,

从感性到理性化抽象为形象.docx

从感性到理性化抽象为形象 例谈图形化编程与 C++代码语言互动教学 有学者校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奥赛基地学校,参与信息奥赛培训和学 习的学生很多。有学者们也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了小学生 C++编程社团 等活动。信息学编程从内容看,是通过计算机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主要 训练学 生的数学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C++语言作为一门编程语言,它有很多优点, 有严谨的结构,很强的逻辑性,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能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编程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小学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抽象的思维 有一定的难度。 有学者在辅导 C++程序设计社团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代码的使用不容易掌握,逻辑思维能力难于顺利形成,程序算法设计困难较大,如果学习形式有 些单一,有时学生兴趣不浓,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Scratch 编程最大的优点是把编程图形化,易于理解,可采用拖曳、组合 的方式来设计程序,能及时把有学者们的创意思考呈现出来,让学习变得更有 趣味、更轻松,学习效果也更理想。 通过思考和实践,有学者把 C++语言中难于理解的部分通过 Scratch 编程 对比教学,帮助理解,取长补短,让抽象思维转变成形象思维,让程序直观化,促进学生对程序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一、用 SCRATCH 迷宫游戏程序,引导 C++ 基本结构学习。

C++程序设计主要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比较直观,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执行,比较好掌握,选择结构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有学者用 scratch 设计游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见下图: 图 1 有学者先把游戏程序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玩一下,再谈谈体验。 学生通过试玩发现只能沿着①→③→⑤线路走才能成功。如果碰到游戏中的障碍物就会出现一种结果,如果没有碰到就会一直走,如果顺利通过就会庆祝成功,如果碰到黑色的边线,就会回到了原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路线图:小猫从起点到终点的路有时只有一条,行进过程中有时路有好几条,在每一个分岔口,都要进行选择,只有选择正确,才 能到达终点。还有小猫在走迷宫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判断,像这样的程序设计中就可以采用“选择结构”,还被称为“分支结构”。 而在 C++语言中有学者们可以用“if(条件表达式)then 语句 1else 语句2” 语句来实现。 下图是 Scratch 程序与 C++程序语句,如图 2,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 英语或以物质名词取代抽象名词,或以人的某种表情或动作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或寓深刻哲理于栩栩的形象之中,诸如此类的以“实”喻“虚”的表达花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形象,令读者如睹其物,如闻其声,经久不忘。有人认为:翻译中学会抓住精神实质,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防止从“实”到“实”的转换,做到licentious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此观点尚欠推敲。对于英语中以实喻虚的形象表现手法,翻译时应想方设法维系原文的具体性及形象性,一个常用的手段即是从“实”到“实”,将英语的以实喻虚译成汉语的以实喻虚。 最近读到这样一句:The magic spades of archaeology have given us the whole lost world of Egypt.其译文是:考古学家变魔术似的把古埃及的整个世界都给我们发掘出来了。且不论magic一词译成“像变魔术似的”是否恰当,译者将原文中用得绝妙的spades隐去不译,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若将spades 一词直译如何?如译:考古学家神气的铁铲把古埃及的整个世界都给我们发掘出来了。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习惯,但却“共享”着为数甚众的以实喻虚的类似表达,许多形象语汇的引申义及其引起的联想也是“不谋而合”的。汉译时,尽可采取事半功倍的从“实”到“实”的“拿来主义”,直译无妨。如: But when you've learned English,you'll find it a bridge to so much knowledge. 但是,当你学会了英语,你就会发现它是通向如此丰富的知识的桥梁。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was a mile-stone in human progress.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I hope to avoid straying on the one hand into the sands of foreign policy,and on the other into the marshes of international law. 我希望不要偏离正题,一方面避免误入外交政策的沙漠,另一方面避免陷入国际法的沼泽。 Chaucer is buried in the"Poets'Corner",as might have been expected,but interestingly enough,not because he is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but because he happened to be Clerk of the Works when he died in 1400. 不出所料,乔叟安葬在“诗人之角”,但是有趣的是,他被葬在这里,并非因为他是英国诗歌之父,而是因为他在1400年去世时,恰好这项工程的主管。 If we attack quickly,we can nip the enemy's plans in the bud. 如果我们迅速进攻,我们可以把敌人的计划消灭在萌芽状态。 We want to learn to laugh in the face of the inevitable,to smile at the looming of the death. 我们需要学会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报以大笑,甚至以微笑面对死亡的威胁。 至于哪些形象词汇可以作如上直译,哪些需意译,在相当程度取决于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似无规律可循。同一个物质名词在此句可直译,在彼句则需意译。如:

试论“如何化抽象为具体”的有效教学

试论“如何化抽象为具体”的有效教学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当然往大的方面考虑先要备好课。但往小的方面考虑很多人认为是写好教案。但个人认为做好一个精品课件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更凸显出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一、注重生活素材的直观教学 如何才能让学生想象,具体地感受1公顷、1千米的大小呢?利用学生熟悉事物的参照物是一中很好的方法。但在利用实物时建议教师切勿口头的形式告知学生,这样效果不佳。应把具体事物的具体面积表现出来,设计成一道练习题,通过了让学生动手计算,从而让学生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如一所小学占地约1公顷,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相当于多少所小学的面积?这样通过学生的计算而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 二、注重多媒体化的情趣教学 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同样,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本课老师呈现各种面积信息时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设计,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却起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自身的特点沟通着教师和学生,以其丰富的资源、鲜活的情境感召着学生,使课堂形势更加随意自由。例如:在教学《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时,课前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因特网)搜集有关数据信息,并附加例子给予说明(如:我们学校的面积)。学生将会从网络中搜集到各种数据,例如:太湖的面积、江苏省的面积、香山花园的面积、国土面积等等。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有说服力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和数据的帮助下,轻松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扩大知识面,同时也许还将能够接受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要想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易于让小学生接受新知识。本人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数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视野更广阔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自主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