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

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等概念。

2、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3、能够掌握考查N A题型的解答方法及技巧。

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说明〗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在描述的时候应该标明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H,或1mol氢原子。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二、摩尔质量(M)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 。如果g/mol作为单位,其数字上等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或式量。

三、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

【解题指导】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

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

1、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如SO3: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

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如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4、单质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Ne:单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5、粒子数目: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 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

例题精讲:

【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1 mol Ne含有6.02×1024个电子

〖解析〗因为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组成(例如NaCl、Ca(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等),所以A的叙述是错误的。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所以B的叙述是对的。根据规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却用名称表示,所以也是不正确的。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1 mol Ne也应含有10×6.02×1023个电子,所以D的叙述是正确的。

〖答案〗AC

【例2】(2010福建卷)7.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C.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解析〗本题考察阿弗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A 18 g18O2正好是0.5mol,一个氧分子正好含有两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为1 NA

B 空气是混合物

C 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1molCl2 就只转移1 NA的电子

D 所得溶液中含NA个Na+,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这时候溶液不是1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

〖答案〗A

课后练习:

1.(07年宁夏理综·10)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

C.14g氮气中含有7N A个电子

D.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7︰4

〖答案〗C

2.(07年广东化学·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答案〗A

3.(07年广东理基·2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重水含有N A个D2O分子 B.1 g氢气含有N A个H2分子C.2 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 A个H2分子 D.22.4 L水含有N A个H2O分子〖答案〗C

4.(08年广东化学·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 A

〖答案〗BC

5.(08年广东理基·19)能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C

A.1 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 B.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

C.0.012 g 12C所含的原子数 D.1 L1 mol/L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H+

〖答案〗C

6.(08年江苏化学·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D.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

〖答案〗C

7.(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8.(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9.(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答案〗C

10.(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 .若35

17Cl 、37 17若Cl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 .实验室制备Cl 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 .1.12LCl 2含有1.7N A 个质子(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C

11.(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4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 .1molHCl 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 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 .在标准状况下,22.4LCH 4与18gH 2O 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 .CO 和N 2为等电子体,22.4L 的CO 气体与lmol N 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12.(2010四川理综卷)7.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 A 个

B .盛有SO 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 .17.6g 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 N A 个

D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 N A 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答案〗B

13.(10广东理综卷)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g CH 4中含有4N A 个C-H 键

B .1mol·L -1NaCl 溶液含有N A 个Na +

C .1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 个NO 分子

D .常温常压下,22.4LCO 2中含有N A 个CO 2分子

〖答案〗A

14.(2010山东卷)9. 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16O 2与18O 2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6O 2与18O 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1.12L 16O 2和1.12L 18O 2均含有0.1N A 个氧原子

〖答案〗D

15.(2010福建卷)7.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8g 18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

C .1 mol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D .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 -1

〖答案〗A

16.(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

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

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

〖答案〗B

第二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

复习目标:

1、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基础知识:

一、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表示符号:V m

③单位:L/mol (或L·mol -1)

④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⑤数学表达式: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所占的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 , 即V m =V n

⑥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特例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 0)。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 L 。在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不能简单地认为“22.4 L 就是气体摩尔体积”,因为这个22.4 L 是有特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

①标准状况,即0℃和101.325 kPa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 。因此,22.4 L 是1 mol 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②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例如,“1 mol H 2O(g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③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 ,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由此可知,1 mol 任何气体在0℃ 、101 kPa 条件下的体积与273℃ 、202kPa 条件下的体积应相等,都约为22.4L 。

二、阿伏伽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T 1=T 2;P 1=P 2 ;V 1=V 2 n 1 = n 2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原理:同T 、P 下,V 1V 2 =N 1N 2 =n 1n 2 ①

n =N N A =m M =V V m ②

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③

(1)三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V 1V 2 =n 1n 2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P 1P 2 =n 1

n 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 1M 2 =ρ1ρ2

(2)二反比: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 1V 2 =M 2M 1

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ρ1ρ2 =M 2M 1

。 (3)一连比: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m 1m 2 =M 1M 2 =ρ1ρ2

(注:以上用到的符号:ρ为密度,p 为压强,n 为物质的量,M 为摩尔质量,m 为质量,V 为体积,T 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强调】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复习不在于死记硬背,要能够推导,灵活运用。

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 (混)=m(混)n(混)

(2)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M(混)=??+?+?)()()()(B B M A A M ??

(3)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M (混)=22.4ρ

(混) 4、已知同温同压下与单一气体A 的相对密度:

M(混)M(A) =ρ(混)ρ(A) 例题精讲: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常温常压下,11.2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2.在25℃,压强为1.01×105 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3.标准状况下的22.4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分子数为8N A

4.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 A

5.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 A

6.标准状况下,11.2L SO 3中含1.5N A 个氧原子

〖解析〗1、标准状况下,11.2L 氧气为0.5mol ,其所含原子数为N A 。而常温常压(25℃,1.01×105 Pa)下,11.2L 氧气物质的量小于0.5mol ,其所含原子数必小于N A ,故叙述错误。

2、本题叙述错误,分析方法同上。

3、4、5题中的辛烷、四氯化碳、水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液体,第6题中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故都不正确。

【例2】(2007·全国Ⅰ理综)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 )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p (Ne )>p (H 2)>p (O 2)

B .p (O 2)>p (Ne )>p (H 2)

C .p (H 2)>p (O 2)>p (Ne )

D .p (H 2)>p (Ne )>p (O 2)

〖答案〗D

〖解析〗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度、同体积的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题的关键是比较三种气体物质的量。设三个密闭容器体积相同,当密度都相同时,由m =ρV ,可知三种气体的质量相同,设每种气体的质量都是1g ,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 (Ne )=

1g 20.18 g·mol–1,n (H2)=1g 2 g·mol–1,n (O2)=1g 32 g·mol–1

,则:n (H 2)>n (Ne )>n (O 2),所以:p (H 2)>p (Ne )>p (O 2)。

〖点拨〗比较气体压强大小,同学们习惯于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常见的几个推论来分析,但本题不能直接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答,试题有一定难度。本题可用理想气体状

态方程来解, pV =nRT ?pV =m M RT ? p =m VM RT ? p =ρM

RT ,所以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气体的压强(p )与分子量成反比。

【例3】标准状况下,mg A 气体和ngB 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同体积的气体A 和气体

B 的质量比为m:n

B .25℃时,1Kg 气体A 和气体B 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 .同温同压下,气体A 和气体B 的密度之比为n:m

D .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 和气体B 的体积之比为n:m

〖答案〗C

【例4】由CO 、H 2和O 2组成的混合气体60ml ,在一定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 ,120℃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混合气体中H2所含的体积分数为 ()

A.16

B. 23

C. 14

D. 13

〖答案〗A

课后练习:

1.(2007海南·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由PV=nRT 可知:气体的体积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所以A 、D 错;B 正确;只有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近似为22.4L/mol 。

2.(08年海南化学·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

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答案〗B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ρ(甲)ρ(乙)

=M(甲)M(乙),由于ρ(甲)ρ(乙)

>1,所以M(甲)>M(乙);由于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甲的分子数比乙少;由于它们的外界条件相同,所以它们的摩尔体积相

同。

3.(08年海南化学·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答案〗C

〖解析〗选项A中CCl4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所以其物质的量时不能用n=V/22.4计算,选项B中n(N2)=0.5mol,1molN2中含有14mol电子,所以0.5molN2含有7N A;选项C中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气体为1mol,不管是混合气体还是纯净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 A;选项D中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必定为2N A。

4.(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C.N2O D.N2O4

〖答案〗A

〖解析〗根据2N x O 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题目较为老套,而且这种题目在若干年前就已经经常出现了。

5.(2010·模拟精选,广东佛山检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解析〗同温同压下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说明甲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在等质量的前提下,甲的物质的量少。

〖答案〗B

6.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当气体的温度和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摩尔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2

〖答案〗D

7.将25 g A、5 g B和10 g C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分析混合物成分,其中含A 10 g、C 21 g,还有一种新物质D,则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若A、B、C、D四种物质的式量分别为30、20、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反应消耗15 g A和5 g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11 g C的同时生成

9 g D ,则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5∶5=3∶1,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30∶520∶1144∶918

=2∶1∶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C +2D 。

〖答案〗3∶1 2A +B===C +2D

8.(2010·原创)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 mol ,与b mol O 2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和45 g H 2O ,试求:

(1)当a =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 (C 2H 4)∶n (C 2H 6)=________。

(2)当a =1,且反应后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O 2的23

时,b =________,得到的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n (CO)∶n (CO 2)=________。

(3)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1)设原混合气体中C 2H 4、C 2H 6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 x +y =1 mol 2x +3y =45 g 18 g·mol -1

解得x =y =0.5 mol ,所以n (C 2H 4)∶n (C 2H 6)=1∶1。

(2)根据碳元素守恒,n (CO)+n (CO 2)=2=2a mol ,因为a =1,且n (CO)+n (CO 2)=2b 3

mol ,所以2=2b 3

,b =3设反应后混合气体中CO 、C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 ????? x +y =2 mol (碳元素守恒)x +2y =3 mol×2-45 g 18 g·mol -1 (氧元素守恒)

解得x =0.5 mol ,y =1.5 mol ,所以n (CO)∶n (CO 2)=1∶3。

(3)本题可采用“极端假设法”求a 的取值范围。

假设a mol 气体全为C 2H 4,根据氢元素守恒,4a mol =45 g 18 g·mol -1×2,a =54

。 假设a mol 气体全为C 2H 6,根据氢元素守恒,6a mol =45 g 18 g·mol -1×2,a =56

。 所以a mol 气体为C 2H 4和C 2H 6的混合气体时,56

。 〖答案〗 (1)1∶1 (2)3 1∶3 (3)56

9.(2010·辽宁沈阳模拟)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

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105 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 、b 、c ,不必化简):M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为定量实验题,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做定量实验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为:先看实验目的,再明确实验的反应原理和计算原理。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2KClO 3=====MnO 2△2KCl +3O 2↑,

计算原理为:M (O 2)=m (O 2)n (O 2)

,m (O 2)=a g -b g , n (O 2)=V 标准(O 2)

22.4 L·mol

-1,所以,此实验的关键在于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温度,二是压强。这就要求读数时,气体温度要与室温一致,量筒内外压强一致。在弄清原理后,再考虑实验的每一步操作。

〖答案〗 (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22.4 L·mol -1

×298 K×(a g -b g)273 K×c L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的计算

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与换算。

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1L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 B ;单位为: mol ﹒L -1

2.表达式:c B =n V

(n 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3.难点提示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的多少。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组合,单位是mol ;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 -1。

(2)明确溶液中溶质的化学成分。

求物质的量浓度时,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溶液的溶质要掌握清楚,如NH 3溶于水得

NH 3·H 2O ,但我们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 3;SO 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 2SO 4;Na 、Na 2O 、Na 2O 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 ;CuSO 4·5H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溶质为CuSO 4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ω=m(溶质)m(溶液)

三、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 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用S 表示。大部分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反常(如:Ca(OH)2,气体等)。

四、物质的量浓度相关的计算

1、稀释:溶质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和质量不变。

c (浓)×V(浓)= c (稀)×V(稀)

m 1×A%=m 2×B%

2、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不变。

c 1V 1+c 2V 2=c(V 1+V 2) (注:混合前后体积不变的情况,如果体积改变,为混合后的实际体积)

m 1×A%+m 2×B%=(m 1+m 2)×C%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10003mol g M cm g L ml c ωρ??=,%1001000)/()/(1)/(3????=ml

cm g mol g M L L mol c ρω

4、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换算公式: )

/())(100()()/()/(10003mol g M g S g S cm g L ml c ?+??=ρ 5、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

/(1)()/(4.22)()/()()/()/(100023ml g O H V mol L L V mol g M L V cm g L ml c ??+???=ρ 例题精讲:

【例1】(2010合肥一模)有硫酸镁溶液500ml ,它的密度为1.20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0%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

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9.2%

【例2】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 中含有溶质mg 。若该溶液蒸发bg 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 1g ;若原溶液蒸发cg 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 2g 。用S 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则下式表示正确的是 ( )

A .g m

a m -100 B .g c m 2100 C .g c

b m m --)(10021 D .g b a m m --)(1001 【例3】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 3,5%的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 3,若将上述两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

【例4(2010四川理综卷,12)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

的是 A .ρ=17V+2240022.4+22.4V B .W= 17c 1000ρ

C . W=17V 17V+22400

D .C=1000V ρ 17V+2240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概念。考生只要对基本概念熟悉,严格按照基本概念来做,弄清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及密度等之间的转化关系即可。

课后练习:

1. (2010·模拟精选,湖南长沙模拟)已知14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

A .大于40%

B .等于40%

C .小于40%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公式c =1 000ρw M

得ρ1w 1=2ρ2w 2,因硫酸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ρ1>ρ2,所

以w 2>w 12

。 〖答案〗A

2.(2010·原创)实验中需用2.0 mol/L 的Na 2CO 3溶液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 2CO 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

A .950 mL ;201.4 g

B .1 000 mL ;212.0 g

C .100 mL ;21.2 g

D .500 mL ;100.7 g

〖解析〗实验室中没有950 mL 容量瓶,故只能配制1 000 mL 2 mol/L 的Na 2CO 3溶液。 〖答案〗B

3. 以下各组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300 mL 1 mol/L NaCl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100 mL 1mol/L AlCl 3溶液

B .200 mL 1 mol/L MgCl 2溶液

C .100 mL 0.5 mol/L CaCl 2溶液

D .100 mL 2 mol/L KCl 溶液

〖答案〗C

4. 已知25%的氨水密度为0.91 g·cm -3,5%的氨水密度为0.98 g·cm -3,若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 )

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

〖解析〗由于氨水是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的溶液,故等体积混合的w <

w 1+w 22=15%。 〖答案〗C

5.(2010·模拟精选,银川模拟)300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为1.62 g ,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 -1 Ba(OH)2溶液300 mL ,反应后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4 mol·L -1

B .0.3 mol·L -1

C .0.2 mol·L -1

D .0.1 mol·L -1

〖解析〗n (Al 3+)= 1.62 g 27 g·mol

-1=0.06 mol ,n (SO 2-4)=0.09 mol 。加入的Ba(OH)2溶液中含Ba 2+0.03 mol ,反应后剩余SO 2-40.06 mol ,此时溶液的体积为600 mL ,因此c (SO 2-4)=0.1 mol·L -1。

〖答案〗D

6.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 -3、SO 2-4、Fe 3+、H +、M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O -

3)∶n (SO 2-4)∶n (Fe 3+)∶n (H +)∶n (M)=2∶3∶1∶3∶1,则M 可能为( )

A .Fe 2+

B .Mg 2+

C .CO 2-3

D .Ba 2+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M 为+2价的阳离子,由于原溶液中存在SO 2-

4,根据离子共存知,其中不可能含有Ba 2+,又因原溶液中含有NO -3和H +,使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所以原溶液中不可能存在Fe 2+,因此M 应为Mg 2+。

〖答案〗B

7.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 该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 .0.37 mol

B .0.63 mol

C .0.74 mol

D .1.5 mol

〖解析〗已知Mg 2+的量,求n (Cl -),由氯化镁(MgCl 2)的组成可知:n (Cl -)=2n (Mg 2+

)

=1.18 g·cm -3×300 cm 3×5.1%24 g·mol

-1×2=1.5 mol 。 〖答案〗D

8.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 %;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 %,那么a 、b 、c 数值的关系是 ( )

A .a >b >c

B .b >a >c

C .c >b >a

D .c >a >b 〖答案〗B

9.有一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25 mL ,在加入0.1 mol/L AgNO 3溶液25 mL 后,改加NaOH 溶 液,结果用去0.1 mol/L NaOH 溶液25 mL 恰好完全中和,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5 mol/L

C .0.1 mol/L

D .0.25 mol/L

〖答案〗C

10.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 g/mL 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 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A .c =1 000w ρM

B .m =V ρw 100

C .w =cM 1 000ρ%

D .c =m VM

〖答案〗B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从1 L 1 mol/L 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 mL ,其浓度仍是1 mol/L

B .制成0.5 L 10 mol/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 .0.5 L 2 mol/L 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总数为3×6.02×1023

D .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 3)与10 mL 18.4 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答案〗D

12.(2010·试题调研)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 .1∶2∶3 B.1∶6∶9 C.1∶3∶3 D.1∶3∶6

〖解析〗据题意生成BaSO 4的质量比为1∶2∶3,可推知Al 2(SO 4)3、ZnSO 4、Na 2SO 4三种溶液中所含SO 2-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设Al 2(SO 4)3、ZnSO 4、Na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c 1∶c 2∶c 3,则3c 1V ∶c 2V ∶c 3V =1∶2∶3。

解得c 1∶c 2∶c 3=1∶6∶9。

〖答案〗B

13.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 mol/L 、密度0.915 g/cm 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水的密度为1.00 g/cm 3)

〖解析〗1.00 L 该氨水中含氨的质量为12.0 mol×17.0 g/mol,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2.0 mol×22.4 L/mol=268.8 L ;1.00 L 该氨水中含水的质量为( 1.00 L×915 g/L-12.0

mol×17.0 g/mol)=711 g。其体积为:

711 g

1 000 g/L

=0.711 L;V(NH3)∶V(H2O)=(12.0

mol×22.4 L/mol)∶(0.711 L)=268.8∶0.711=378∶1。

〖答案〗1体积水吸收378体积氨气(标况)可制得上述浓度的氨水。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复习目标:

1、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

2、能够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基础知识: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1)计算:如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如溶液是液体时,则计算所需液体的体积。

(2)称量:用天平称出所需固体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出所需液体的体积。

(3)溶解:把称量出的溶质放在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溶解,边加水边震荡。

(4)转移:把所得的溶解液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

(5)洗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棒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缓缓注入蒸馏水至离容量瓶刻度线1-2cm 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然后将所配的溶液倒入指定试剂瓶并贴好标签。

2.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按操作顺序来讲,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计算所用溶质的多少时,以下问题要弄清楚:

①溶质为固体时,分两种情况:溶质是无水固体时,直接用c B =

n(mol) V(L) = [m(g)/M(g·mol –1)]/V(L)公式算m ;溶质是含结晶水的固体时,则还需将无水固体的质量转

化为结晶水合物的质量。

②溶质为浓溶液时,也分两种情况:如果给定的是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根据公式c(浓)×V(浓)=c(稀)×V(稀)来求V(稀);如果给定的是浓溶液的密度(ρ)和溶质的质量分数(ω),则根据c=[ρg·mL -1×V’(mL)×ω/Mg·m ol -1

]/V(mL)来求V’(mL)。

③所配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的量程不符时:算溶质时则取与实际体积最接近的量程数据做溶液的体积来求溶质的多少,不能用实际量。如:实验室需配制480mL1moL·L -1的NaOH 溶液,需取固体NaOH 的质量应为20.0g ,而不是19.2g ;因为容量瓶只能配制其规定量程体积的溶液,要配制符合要求的溶液时,选取的容量瓶只能是500 mL 量程的容量瓶。故只能先配制500 mL 溶液,然后再取出480mL 。

2)称、量溶质时,一要注意所测数据的有效性(即精度)。二要选择恰当的量器,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时,应用带盖的称量瓶(或小烧杯)快速称量;量取液体时,量器的量程与实际体积数据相差不能过大,否则易产生较大误差。

3)容量瓶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洗涤2~3次;溶解或稀释溶质后要冷却溶液至室温;定容、摇匀时,不能用手掌贴住瓶体,以免引起体积的变化;摇匀后,如果液面降到刻度线下,不能向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了,因为瓶塞、瓶口是磨口的,有少量溶液残留。

4)定容时如果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或摇匀时洒出少量溶液,均须重新配制。

3.误差分析:

根据c=n V =m MV

来判断,看m 、V 是变大还是变小,然后确定c 的变化。

【例】(7分)(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洗净)或用品的第一步操作:

(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操作对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偏高影响的是________。

A.称量NaOH固体时,露置在空气的时间过长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在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课后练习:

1.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解析〗A选项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意思是药品加得较少,配成的溶液浓度偏低;B选项俯视刻度说明所加溶液未达到刻度,则造成浓度偏高;C选项洗净的容量瓶未干燥,对配成的溶液浓度无影响;D选项液面超过刻度线,是说所配制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

〖答案〗B

2.(2009·重庆理综,7)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导致读数偏小

〖解析〗A项,固体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并定容;B项,使用pH试纸时不能润湿;C项,进行焰色反应时,应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

〖答案〗D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

B.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C.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

D.配制0.1 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解析〗浓H2SO4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时应把浓H2SO4慢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且边倒边搅拌,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某学生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用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20.6 g,(1 g以下由游码提供),因砝码与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天平恰好平衡,用称量的该氯化钠配制溶液,则所配溶液浓度(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解析〗要称取20.6 g物质,砝码应取20 g,砝码本应放在右盘,但由于砝码与物质的位置颠倒了,所以20 g=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游码的读数,称量的氯化钠比计算所需质量要小,所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B

5.配制250 mL 0.10 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

水至刻度

〖解析〗B项,如图乙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如图甲所示,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会偏小。

〖答案〗C

6.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的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

A.1处B.2处C.3处D.4处

〖答案〗B

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 g氢气

C.配制20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等质量的水与该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

8.用固体NaOH配制250 mL 0.5 mo l·L-1NaOH溶液;

(1)在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带砝码);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漏斗;

⑥500 mL容量瓶;⑦药匙;⑧250 mL容量瓶;⑨胶头滴管;⑩坩埚。

A.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

B.容量瓶使用前应__________,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中使用前和容量瓶使用有相同操作的不同类玻璃仪器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填写代号)。

①称取固体NaOH时未用小烧杯②没有用水冲洗烧杯2~3次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之与刻度相切④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⑤将未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马上定容⑥样品中混有Na2O杂质

〖解析〗配制溶液在称量时所需的仪器有:天平、药匙;溶解时所需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配制250 mL溶液需用250 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使用胶头滴管。容量瓶、分液漏斗和滴定管使用之前均应检查是否漏水。①~⑥的误差分析如下:

①称量NaOH固体时应用小烧杯,如果放在滤纸上NaOH会吸水,导致所称得的NaOH固体质量偏小,浓度偏低。②未用水冲洗烧杯,导致溶质损失,溶液的浓度偏低。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之与刻度相切导致所加水不足,浓度偏高。④当溶液配好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现象,若再加水浓度会偏低。⑤溶液未冷却就注入容量瓶,液体体积热胀冷缩,马上定容,会导致溶液真正的体积小于刻度所标的体积,浓度偏高。⑥质量均为m g的NaOH和Na2O,n(NaOH)=

m

40

mol,而Na2O可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2m

62

mol。因此样品NaOH中混有Na2

O

时,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1)A.①②③④⑦⑧⑨B.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分液漏斗(2)③⑤⑥9.(2010·改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1)若配制大约1 mol·L-1的溶液100 mL,所给仪器只有托盘天平、量筒、带刻度的烧杯、玻璃棒,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98%) C.浓盐酸(37%) D.浓硝酸(63%)

(2)下图所示是某学生在配制0.10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100 mL时,将第一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内的操作。

该步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__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配制(2)中溶液时,该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则与计算量一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要记清。常用仪器的精确度要掌握。

〖答案〗 (1)ABCD (2)偏低

①玻璃棒紧靠容量瓶口,造成洗涤液外溢。

②玻璃棒从容量瓶移出时,残留在玻璃棒上的洗涤液可能滴在瓶外。

③玻璃棒移出后直接放在桌面上,造成残留洗涤液损失

(3)不一致。因为碳酸钠的计算量为1.06 g,而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即称取碳

酸钠1.1 g

10.(2010·改编)(1)用18 mol/L的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的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 mL容量瓶E.25 mL酸式滴定管F.胶头滴管G.50 mL烧杯H.100 mL容量瓶

实验时所需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编号)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滴定管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或摇动多次

〖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量取5.56 mL浓硫酸用100 mL量筒误差太大应选用滴定管根据每步的操作过程,实验所需仪器有:100 mL容量瓶、25 mL酸式滴定管、玻璃棒、50 mL烧杯、胶头滴管。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高考化学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考点全归纳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计量数专题

化学计量数专题 2 ★如何做关于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选择题?要注意什么? 1、弄清几个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公式以及相应公式应用的条件; 物质的量 n=N/NA(粒子数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m/M(质量除以摩尔质量)=V/Vm =C*V液(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溶液的体积) 2、了解物质的量和微粒间的对应关系; 3、清楚各微粒间的关系,能够灵活的应用物质的量换算目标微粒数; 在数值上:1 mol=1 N A≈6.02×1023 4、注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如转移电子计算,电离水解平衡,电化学等.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什么 ①必须是标准状况.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22.4L/mol ②对象是任何气体,既包括纯净物又包括气体混合物. ③22.4升是个近似数值. ④单位是L/mol,而不是L. 本人觉得;百炼成刚,多做题,做多了就会啦!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7.80g Na 2O 2 与5.85g NaCl所含阴离子数相等 B.15g甲醛(HCHO)和乙酸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0. 5N A C.一定条件下,1.4g N 2和0.2mol H 2 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D.常温下,2L pH=12的Na 2CO 3 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 A 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H 2和0.5molN 2 ,充分反应后可得NH 3 分子数目 为N A

B. 1.0L 0.1molL—1水玻璃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 A C.一定条件下,2.3gNa完全与O 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 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CH 3CH 2 OH含有N A 个分子 3、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含0.2mol H 2SO 4 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小于0.1N A B.标况下,22.4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大于N A C.0.1mol/L 的AgNO 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为0.1N A D.电解267g熔融AlCl 3,能生成3mol Cl 2 和54g金属铝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 0.2N 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 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 A 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6.9 g过氧化钡(BaO 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 B.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分别与足量 Fe或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 A 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 4H 8 )的混合气体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共 6N A 对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 O 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44.8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 C.0.1mol·L—1氧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 A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附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B ) 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 .M 1g C .g D . g 2.若50滴水正好是m mL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 A .m ×50×18×6.02×1023 B . ×6.02×1023 C .×6.02×1023 D . 3.在标准状况下,若V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4.22Vn B .V n 4.22 C .6.5Vn D .V n 6.5 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1m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2m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3m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 2m m ×29 B .13m m ×29 C .1213 m m m m --×29 D .1 312m m m m --×29 5.同温同压下,气体A 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17 C .44 D .64 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4mol 氧气 B .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 C .4℃时5.4mL 水 D .10g 氖 7.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 ·L -1NaOH 溶液,应

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 .1∶4 B .1∶5 C .2∶1 D .2∶3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比为16∶11 B .密度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6∶11 D .体积比为11∶16 9.n molN 2和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 .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 .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 .分子数相等 1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 (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4.22a mo1·L -1 B .22400 ab mol ·L -1 C .a ab 5.3622400+mol ·L -1 D .a ab 5.36224001000+mol ·L -1 11.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L 4.22A N a bc ? B .L 4.22A N c ab ? C . L 4.22A N b bc ? D .L 4.22A N ac b ? 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 .所用NaOH 已经潮解 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 .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3.在4℃时向100mL 水中溶解了22.4LHCl 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 ·L - 1 B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最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数据的测定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 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 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 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专题练习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二 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学案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学案 【考纲展示】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 化学用语与化学计 量 要点扫描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易遗忘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容易遗忘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倒出装瓶。 3.容易忘记的容量瓶使用方法 (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查漏”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

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 若漏水,可以在瓶塞涂点凡士林。 (2)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①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几种。如配制溶液时明确知道所需容量瓶规格,则需将容量瓶规格一并答上。 ②根据所配制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量瓶,如配置480mL 某浓度溶液,则需选用500mL 容量瓶。 ③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④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4.容易忘记的注意事项 (1)如下图所示: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且玻璃棒靠近容量瓶口处不能接触瓶口。 玻璃棒不能触及瓶口 (2)在使用容量瓶过程中,如需要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以免瓶内液体因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3)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5.容易混淆的误差分析 进行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MV m V n ,根据公式,分析各个量的变化,判断可能产生的误差。 (1)测定结果偏高的的是:砝码生锈,m 偏大,结果偏高;定容时溶液温度高;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 (2)测定结果偏低的是:称量时固体溶质与砝码位置放反而又使用游码;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使n 减小,浓度偏低;定容时溶液温度过低;称量易吸水物质时称量时间过长;称量不干燥的物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溶液在溶解、稀释、转移、定容和摇匀的过程中有液体溅出;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是:容量瓶内有少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二、化学计算常用技巧 1.关系式法:对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尽管每一步反应都是独立的(反应条件和设备可能不同)但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根据中间产物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原料中的某些元素是否都转入了产物中,中间产物参与的反应中是否又有原始产物参与,不可盲目地根据起始物和产物中的原子守恒关系直接得出关系式。 2.差量法: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热量的变化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借助这种比例关系,可解决一些量变的计算题。 3.守恒法:化学中的守恒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溶液中的正负电荷守恒、连续反应中的原子守恒等。

2020 第1部分 专题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pdf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含义。 5.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6.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8.根据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1.(2019·全国卷Ⅱ)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B[A项,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正确;B项,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PO3-4会发生水解,所以所含PO3-4的数目小于0.1N A,错误;C项,Cr的化合价变化为6-3=31 mol K2Cr2O7含有2 mol Cr,所以转移电子数为6N A,正确;D项,58 g正丁烷、异丁烷的混合物为1 mol,烷烃(C n H2n+2)中总键数为3n +1,则该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正确。] 2.(2018·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实验3定量试验

1 16实验专题三 定量实验(溶液配制与中和滴定)与综合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1. 酸碱中和滴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所用仪器名称及使用、误差分析等事项。 2. 通过工业流程或综合性探究实验考查基本操作、安全事故处理等。 【重难点】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 【课前预习区】 1 .对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 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为了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稀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酸化 B .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 .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 4溶液,将10 g ZnSO 4·7H 2O 溶解在90 g 水中 3.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填序号)。 A .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大 C .分液操作时,由于分液漏斗下端已沾满下层液体,故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 D .用托盘天平称量11.74g 氯化钠晶体 E .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4、实验室需要0.1 mol·L -1 NaOH 溶液450 mL 和0.5 mol·L -1硫酸溶液500 mL 。根据 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精)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 【考纲要求】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过程方法】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要注意晶体的结构、要注意微粒的种类、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价态的变化、要注意可逆过程或化学平衡等等。【重点知识整合】【考点1】关于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 “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及其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上海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 5V 11.2n B .11.2n 5V C .5n 22.4V D .5V 22.4n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2、(广东卷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 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C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 D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3—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分析

专题三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高考考点: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在计算中的应用:能说出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应用:能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相关物质的粒子数、原子晶体中的共价键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等。 4、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能正确表示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真题感悟: (2015·新课标I)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解析】A选项,D和H是氢元素的同位素,其质量数不同,D2O和H2O摩尔质量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选项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错误;C选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的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正确;D选项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错误,答案选C。 (2015·新课标II卷)10.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235g核互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235 92 U+1 n90 38 Sr+136 54 U+101 n净产生的中子(1 n)数为 10N A 【解析】A60g丙醇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所以共价键的总数应该是11mol,B 项根据物料守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量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量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在浓度均为4.0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A.5.6g B.11.2g C.14g D.16.8g 2.用图装置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结束后包括3个步骤。①调整b,使a、b液面相平;②冷却至室温; ③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别用质量均为mg的CH4、CO2、O2和SO2四种气体吹出的气球体积大小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B.气球③和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 C.气球①和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D.气球①和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 4.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g,取1 4 V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2- 4 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 A.125a 36V mol/L B. 125a 18V mol/L C. 125a 54V mol/L D. 125a 9V mol/L

5.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a molH2SO4、b mol AgNO3。 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A.2b-4a V mol/L B. b-a V mol/L C. 2b-2a V mol/L D. b-2a V mol/L 6.某1L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1-、Br-、I-,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溶液中C1-、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关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只有:Cl2+2I- =2Cl- +I2 B.表中a的值为0.15 C.原溶液中C1-、Br-、I-物质的量之比为10:15:4 D.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 7.已知X-离子含a个中子,其质量数为b,则cg X-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A.c(b-a) b B. c(b-a+1) b C. b-a+1 a b D. c(b-a-1) b 8.0.2 mol/LAl2(SO4)3溶液100 mL与0.3 mol/L K2SO4溶液200 mL混合,假设混合溶液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所得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2 moL/L B.0.9 mol/L C.0.3 mol/L D.0.4 mol/L 9.将0.46g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08gH2,此时溶液体积为10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归纳及巩固 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 (1) 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为n. (2) 单位:摩尔 2. 摩尔: (1) 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2) 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 子数相同。 (3) 说明: ① 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例如:1molH 表示1mol 氢原子,1mol H 2表示1mol 氢分子(氢气),1mol H +表示1mol 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也不能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 人、1 mol 大豆都是错误的。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② 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如1mol 水。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 (2) 数值和单位:6.02×1023mol -1 (3)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 )之间换算的关系:n=N/NA 4. 摩尔质量: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 。 (2) 单位:g/mol(或g ·mol -1) (3) 说明: ① 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 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相对原子质量比较: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核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21 126 ?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个数百分比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ΛΛ++=%%2211a A a A A ③与1mol 物质的质量的比较: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4)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之间换算的关系:n=m/M 5.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 m . (2)单位:L/mol(或L ·mol -1) (3)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和1.01×105Pa (101KPa )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定量实验专题复习 [试题特点及应试策略] 1、试题特点: 中学化学重要的定量实验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包括滴定曲线〕、中和热测定等.从中学化学实验和高考实验考查的要求来看,定量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确定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定量实验.如确定物质化学组成〔确定化学式〕、测量物质中某组分的质量分数等实验. 〔2〕测量某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实验. 〔3〕测量某些化学计量的定量实验.如测定某分子〔或原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实验. 〔4〕研究反应热效应的定量实验.如课本中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 〔5〕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定量实验.如有机物分子结构确定实验. 2、应试策略: 定量实验是在定性实验基础上为研究某些量及相关量间关系而展开的,因此能力要求和试题难度等将有所提升.如何有效地进行定量实验方案的设计呢?为明确定量实验设计的解题关键,先回顾一下中和滴 量”〕,利用两者间量的关系计算而得.因此,确定可测量并准确予以测定便成为定量实验的关键. 在定量实验中,哪些量常常作为主要的可测量呢?由于中学化学实验涉及的仪器中,可作定量实验测量的仪器主要有五类:〔1〕称质量的托盘天平;〔2〕量体积的量筒、量杯、滴定管;〔3〕测体系温度的温度计;〔4〕测反应时间的秒表〔或其它计时器〕;〔5〕测溶液酸碱度的pH计〔或pH试纸〕.而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是前三类〔注意: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测定需要用到pH计〕.因此,中学范围内定量实验的可测量主要是质量〔固体或气体〕、体积〔液体或气体〕以及反应体系温度. 如何准确地测定以上三类可测量? 对于固体质量,中学通常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对于液体体积,根据实验精度的要求,采用量筒〔精度较低,用于粗略测定体积〕或滴定管〔精度较高,可以精确至0.01mL,用于准确测量溶液的体积〕; 对于体系温度,则利用温度计.由于上述三者的测定较为直接,这里不阐述. 对于气体质量和气体体积,通常无法直接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而要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把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作为实验研究的可测量往往成为定量实验考查的热点内容.那么,如何准确测定气体的 质量或者体积呢? 气体质量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量差法.即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反应前后质量差异,确定气体的质量〔反应体系反应前的质量减反应后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所测气体的某些性质〔 如酸碱性或溶解性〕、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浓硫酸、碱石灰〕和实验装置〔如洗气瓶、干燥管〕来吸收,通过测量吸收装置吸收前后质量差得到气体的质量〔吸收后吸收装置的质量减去吸收前吸收装置的质量即为气体质量〕. 对于气体体积的测定,一般也有两种方法: 〔1〕通过上述方法测其质量,再利用密度或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换算; 〔2〕对于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测定其质量的气体〔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通常只能采用排水 量气法测量它们的体积,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定量实验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存在多个可作为“可测量”的量.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该优选易于测量而且测量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的量作为“可测量”,从而确保实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在定量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呢?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精选精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如量体积时,尽可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考试时要依据数据信息选择恰当仪器,如量取液体20.0ml,用量筒,20.00ml则要用滴定管〕〔2〕准确规范地进行读数〔如读量筒或移液管中液体体积,视线应该与管中的凹液面最低处平齐〕;〔3

2017高中高考化学分类试卷试题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doc

2017 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 常用化学计量Ⅰ—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1.(2017?新课标Ⅱ -8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L ﹣1 4 4 + 0.1N A NHCL 溶液中, NH 的数量为 B . 2.4g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 A 0.2N C .标准状况下, 2.24LN 2 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A 2 D . 0.1mol H 2 和 0.1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2. ( 2017?新课标Ⅲ -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1 mol 的 11 B 中,含有 0.6N A 个中子 B . pH=1 的 H 3PO 4 溶液中,含有 0.1N A 个 H + C .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O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 A 个 CO 分子 2 2 D .密闭容器中 1 mol PCl 3 与 1 mol Cl 2 反应制备 PCl 5(g) ,增加 2N A 个 P ﹣ Cl 键 3.(2017?浙江 -22 )设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标准状况下, 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 0.5 N A B .1 L 0.1 mol?L ﹣ 1 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 N A C . 0.1 mol KI 与 0.1 mol FeCl 3 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 D .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 0.3 N A A Ⅲ—常用化学计量综合 1. (15 分)(2017?新课标Ⅰ -2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 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已知: NH 3 H 3BO 3 NH 3 H 3BO 3 ; NH 3 H 3BO 3 HCl NH 4Cl H 3BO 3 回答下列问题: ( 1)a 的作用是 。 ( 2)b 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 f 的名称是 。 ( 3)清洗仪器: g 中加蒸馏水;打开 k 1 ,关闭 k 2 、k 3 ,加热 b ,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 关闭 k 1 ,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原因是 ;打开 k 2 放掉水,重复操作 2 ~ 3 次。 ( 4)仪器清洗后, g 中加入硼酸( H 3 BO 3 )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 d 注入 e ,随后注入氢 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 d ,关闭 k 3 ,d 中保留少量水。打开 k 1 ,加热 b ,使水蒸 气进入 e 。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②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 采用中空 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 5)取某甘氨酸( C 2 H 5 NO 2 )样品 m 克进行测定,滴定 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 L 1 的盐酸 V 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样品的纯度 ≤ % 。 2.( 14 分)(2017?新课标Ⅱ -26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 、 SiO 2,

高三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一:差量法 1. 混和气体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1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A.25.0% B.27.6% C.72.4% D.75.0% 2. 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计算的十字叉法 例2硼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硼在自然界中有种同位素:10 5B 与 11 5B,则这两种同位素 10 5B、11 5B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2 B.1∶4 C.1∶6 D.1∶8 3. 溶液配制计算中的十字交叉法 例3某同学欲配制40%的NaOH溶液100克,实验室中现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体,问此同学应各取上述物质多少克? 例4将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与水配制成30%的稀溶液,应怎么配制? 二: 极值法 例1将镁、锌、铝三种金属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得到2.8 L(标准状况)H2,则混合物中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是() A. 0.120mol B. 0.125mol C. 0.135mol D. 0.250mol 例2,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30 B.46 C.66 D.69 三:平均法 例1,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四:等量代换法 例1,有一块Al-Fe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后,经称量,红色粉末的质量恰好与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 70% B. 30% C. 47.6% D. 52.4% 例2,现有Cu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ag,向其中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ag该混合物在足量H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A.1.6ag B.(a-1.6)g C.(a-3.2)g D.1.6g 例3,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1000 11.2 b c V = B. 125 Vc p m =+ C. n=m+17Vc D. 五:质量差法 例1,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2-53w1 31w1 ×100% B. 84w1-w2 31w1 ×100% C. 73w2-42w1 31w1 ×100% D. 115w2-84w1 31w1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考点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2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1、重要概念辨析: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是“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定义为:0.012Kg12C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确值。在现有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注意:6.02×1023只是 其近似值。 (3)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是L/mol,符号为V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Vm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况下 (0℃,101千帕):Vm=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PV=nRT(R为常数) ①压强之比:P1/P2=n1/n2=N1/ N2;(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 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②体积之比:V1/V2=n1/n2=N1/N2(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③质量之比:m1/m2=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 之比) ④密度之比:ρ1/ρ2 =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 之比,其比值叫相对密度(用D表示))。 二、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 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C B=n B/V(单位:mol/L) 注意:(1)V规定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的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但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实验原理:C=n/V , (2)实验仪器: a、溶质为固体: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b、溶质为液体:量筒(量取溶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