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卢兴薛亮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 )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1、启蒙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容:

(1)葫芦丝概述

(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

(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吹奏法

(4)全按作5指法练习,葫芦丝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乐曲(5)气息控制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

(6)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7)演奏曲《情深意长》、《军港之夜》

(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2、初级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容:

(1)全按作1指法练习

(2)单吐练习、换气练习、活指练习

(3)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4)演奏曲《婚誓》、《美丽的金孔雀》、

(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

3、高级阶段: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容:

(1)双吐练习、滑音练习、虚颤音练习

(2)《傣寨小夜曲》片段、《版纳之夜》片段

(3)相关练习曲

(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

(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

七、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葫芦丝教学的时间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葫芦丝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运用“攀登足迹”手册,实现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在校练习情况,教师每天给予评价,用☆和△留下学生的进步足迹,必要时可用文字给予表扬和鼓励;周末和假日,家长给予孩子评价;月底,学生回望一个月来的脚印,用文字给自己评价。

八、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协调学生的学习和葫芦丝训练时间,学校规定:每周的周三校本课活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乐教育。

(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放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带进课堂;向任教班级分发有关葫芦丝知识的学习资料等形式激发兴趣,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葫芦丝普及教育。使他们对葫芦丝产生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探究空气。

(2)因材施教,对民乐尖子生进行民乐提高教育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一批民乐苗子,组建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些尖子生进行葫芦丝提高的方法研究。

3、采用自编的葫芦丝校本教材进行教学

4、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5、在教学时间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

校本教材《葫芦丝》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一、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行于滇西德宏、、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

(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

(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

(一)风门

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注意的问题:

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2.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不同);

3.“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

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情况应上下嘴唇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往里收。

(二)口风

指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叫“口风”。

注意的问题:

1.“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主要有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振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动,并激发管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音(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

2.“风门”的急缓变化是靠腹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配合好。

(三)口劲

指控制“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时上下嘴唇和两肌肉反复收放活动的力量叫嘴劲。

注意的问题:

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

2、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

特别提示:

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围变化(超吹气息)。其原因是由于它自身条件而限定(音域)。

六、呼吸方法练习

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运用呼吸使葫芦丝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来源,是决定成声体振动过程的力量。能否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这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是它的延续,都要看吹奏者的呼吸如何?呼气愈长,发出的声音就愈长,反之亦然。所以,要做到吸气短暂、迅速而无杂音,呼气平稳、均匀而延长。如何能满足呼吸的基本要求,需掌握科学的方法。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呼气时也容易控制,那么所谓的呼吸是指“吸气”与“呼气”两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如何吸气

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首先两边嘴角要微微开,舌头自然向后缩一点,同时用嘴和鼻子很快将空气吸人,形成吸气, (要注意吸气不要留有太大痕迹,否则会带动气箱里的簧片而发出基音),这时胸腔及腹部有明显的扩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和腹部肌肉动作协调,以求完成合理吸气,即胸腹式结合吸气。

练习方法:

将点燃蜡烛吹灭,通常你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这时吸气往往自然松弛,为胸腹结合式。

(二)如何呼气

我们要想吹响管乐,吸气只是为呼气作准备,管体要靠气流振动方可发出声音来,所有呼气则是真正吹好管乐器的重要手段。那么呼气如何为

最佳,首先呼出的气流越均匀,则发出的声音越平稳,呼出的气流越充实,则发出的声音越宽厚。

练习方法:

同样是吹蜡烛的过程,把所吸的气释放出去,将蜡烛吹灭的过程就是呼气。

七、手指按孔发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 标及要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校葫芦丝都是新人,人数相对少,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 4、 5、 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 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友谊地久天长》《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10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认识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 (3)学习演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11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2音、3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 (3)认识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学习演奏乐曲《粉刷匠》,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具体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正确演奏姿势、演奏状态,吹奏手型以及正确的气息运用。 3、学习相关的吹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4、能够熟练吹奏相应的葫芦丝乐曲。 学段目标: 一年级: 1、认识、熟悉葫芦丝,了解其特点、构造、流传区域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学会音阶的吹奏。 2、感受葫芦丝古朴、柔美、典雅的音色。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 3、学会葫芦丝演奏时正确的用气方法,并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及短小的乐曲。 二年级: 1、掌握长音、连音的吹奏,进行手指操练习,使左右手各按音孔手指开闭灵活、轻松自如。 2、掌握强、弱音的吹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能够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并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四年级: 1、能够掌握“叠音”、“打音”“波音(上波音、下波音)”、“颤音”的演奏技法,并吹奏相关练习曲。 2、学习在筒音(全按时)做5时,低音3和中音4的吹奏方法。 3、能够准确的视唱和演奏简单乐曲。 3、积极参加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五年级: 1、掌握“虚指震音”、“滑音”“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双吐”的演奏技法,能吹奏相关练习曲,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小学校本教材《葫芦丝》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校本教材《葫芦丝》 第一单元基本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 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 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 1 / 14

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 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 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 45 度角。 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 45 度角。 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 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5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刘娜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校本教材葫芦丝课程标准

校本教材《葫芦丝》课程标准 课程纲要 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课程内容

校本教材葫芦丝-参考模板

第一单元基本知识 一、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

三、按孔方法及部位 注意的问题: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

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 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

校本课程教案(葫芦丝)

马山镇中心校 校本课程材料 葫芦丝课程 主讲教师:张居民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 课程类型:艺术类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节) 授课对象:3--6年级部分学生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葫芦丝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葫芦丝”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1、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2、使学生知道正确的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力求正确。 3、掌握各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六个音。 4、学会演奏几首小曲目。 (二)、各年级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四年级 1、知道正确手持乐器及演奏姿势。 2、掌握音阶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六个音。 3、能演奏2---3首小曲子。本学期基本会吹《小白船》《婚誓》两首曲目。 五、六年级 1、掌握葫芦丝正确的演奏姿势。 2、熟练掌握指法,能吹响Do、Re、Mi、Sol、La、Si音。 3、能吹奏3---4首小曲子。 4、排练六一汇报演出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等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十五课,前十三课分为三大部分,后两课为综合复习课。 (一)第一部分---知道一些有关葫芦丝的历史。 1、葫芦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葫芦丝校本课程

音乐校本教材 编写:王德军

目录 1、葫芦丝爱好者的一封信 (1) 2、葫芦丝的吐音方法 (3) 3、循环换气练习课程与应用 (5) 4、吹奏方法、指法表 (7) 5、吹奏中的节奏问题 (9) 6、如何解决音域窄的问题 (10) 7、如何提高视奏能力 (11)

葫芦丝初学必读 ——给葫芦丝爱好者的一封信 葫芦丝在民族乐器大家园中,无论从形式还是演奏上都属于较为简单的乐器,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并喜欢它,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件普及型的乐器,尤其是在现在的大中小学、老年大学,甚至在幼儿园中作为提高音乐美育和普及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因此“葫芦丝教学”作为一个命题亟待研究。现在很多学习葫芦丝的人很盲目,从乐器的选择到学习都没有很好的定位与把握,因此,笔者从专业的角度及葫芦丝的教学经验出发,与葫芦丝爱好者做一下交流。 一、乐器的选择 作为初学者,乐器的选择十指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入门的时候,选择何种掉的乐器则是入门的基础,葫芦丝常用的调有降B调、小C调、小D调、大F调、小F调、G调等,葫芦丝虽然形制相同、指法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调高的不同,其中降B调属于中音型,小C调、小D调、小F调属于高音型,大F调、大G调、大C调、大D调属于低音或倍低音型。笔者认为初学者应根据年龄段而定,一般成人选择降B调葫芦丝为宜,因为降B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间隔适合成年人手指按孔的宽度,而且用气适量,便于练习气息和控制气息。中小学生根据手指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可选择小C调或降B调,小C调葫芦丝两孔之间的距离较降B调略窄,适合手指短而细的人群,并且小C调和降B调用气相当,适合气息的练习。至于其他诸调,则是在练好以上两种调的基础上,有了一定得功底后才能拿来练习,所以,初学者选择乐器要科学合理。 二、练习基本功要持之以恒 葫芦丝的基本功有三方面的练习,一是气息的联系,二是指法的练习,三是吐音的练习,三者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吹奏任何一首曲子,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乐曲,三者的训练都缺一不可。 1、气息的用气方法及控制力训练 气息是一切吹管乐的基础,一般认为吹管乐的用气方法有三种,一是胸式呼吸法,即肺部气息呼吸,二是腹式呼吸法,即用丹田气息呼吸,三是胸腹式交替呼吸法。笔者认为演奏葫芦丝必须先学会腹式呼吸法,因为葫芦丝属于闭口吹奏乐器,主要用口来完成呼吸吐纳过程,运用丹田气息不仅气息充足,而且也符合生理规律,如果单纯的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肺部的功能,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用口吸气,气息下沉,同时腹部扩张,

葫芦丝课 教案教学提纲

葫芦丝课教案

葫芦丝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校葫芦丝新老学员共有700多人,二到六年级都有,老学员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少,二年级的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 4、 5、 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 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4月份: (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5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认识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 (3)学习演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6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2音、3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 (3)?认识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学习演奏乐曲?《粉刷匠》,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12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 (3)认识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巴乌、葫芦丝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开发葫芦丝、巴乌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碧流台寄宿制学校——吴国丽 碧流台寄宿制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从2009年11月起葫芦丝作为特色学校的项目来建设,短短几年时间,我校葫芦丝、巴乌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从组建一个只有9名学生的葫芦丝兴趣小组,到160多名学生教学的实验;从摸索教学,到我校葫芦丝、巴乌校本教材编著的成功,葫芦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碧流台寄宿制学校。 在开展葫芦丝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指导、注重管理、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前期打基础,重在普及与提高;后期搞拓宽,重在潜能大开发”的宗旨,增强实效性,形成了课程开发的“一二三四”模式。“一”指“带出一批“小指导老师” 第一个“以一带一”:老师带领一批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由老师对这一批孩子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第二个“以一带一”:请一名小能手带领一组同学。高年级每班都有学校葫芦丝兴趣小组的同学,由他们为组长,要负责教好本组成员。这一人带一组的培训形式在我们的葫芦丝推广活动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两个“以一带一”有力地保证了葫芦丝的教学力量。 “二”指“处理好两大关系”:即“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2009年,我们只有9人的葫芦丝兴趣小组;到了2012年9月,在当时的四年级即现在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学生间进行了业余考级测试,大部分即将毕业的同学都达到了葫芦丝、巴乌考级标准的六、七级水平,少数同学可达到八级水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校葫芦丝教学,从有一名葫芦丝专长的教师,到拥有一支葫芦丝“教学”的队伍;从组建一个葫芦丝兴趣小组,到规模庞大的乐器室;从几名同学的实验,到面向全体同学的推广,我校的葫芦丝教学进入一个稳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学校也很注意发现部分学生的葫芦丝天赋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艺术特长,还要加强对艺术尖子的重点培养。学校的葫芦丝队每周都要进行八个课时的专门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再以提高促普及。 “三”指抓好“三大工程”。即课题、教材、课时三大工程。 课题是基础 随着葫芦丝特色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探索更有效的活动策略,我校于2010年提出了《学校特色器乐“葫芦丝”普及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音乐组组长任课题组组长,所有音乐教师和乐器队成员参与。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以优化葫芦丝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核心,提出了“激发兴趣、优化教程、分层施教、自主学习、实践展示”五大模块组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卢兴薛亮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

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 )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葫芦丝班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47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一年级学生,全部同学不具有任何的吹奏基本功和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学生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教会学生基本四分音符的奏法和基本指法演奏方法。 (2)四分音符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C调音阶练习。 10月份: (1)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校葫芦丝新老学员共有700多人,二到六年级都有,老学员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少,二年级的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 4、 5、 6、3音的

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 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葫蘆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葫蘆絲易學易懂,其音樂悠揚婉轉,悅耳動聽,具有濃厚の民族特色。開發器樂訓練,是實施美育の重要手段,讓孩子們學習葫蘆絲,不但能鍛煉他們の意志,而且有助於開拓智力,提高他們の審美情趣與能力,讓孩子們產生美感享受,陶冶他們の情操。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全校葫蘆絲新老學員共有700多人,二到六年級都有,老學員已具有一定の吹奏基本功和較好の音樂素養,但人數相對少,二年級の學員音樂素養整體低,需從最基本の吹奏氣息、指法、音階、音准及基礎音樂知識抓起,又對樂器近乎空白,加上這種樂器對氣息有嚴格の要求,學生也易產生厭倦情緒,操練起來困難較大。 三、教學重點: 1、了解葫蘆絲の起源、構造、音樂表現力等相關知識。 2、學習葫蘆絲の演奏姿勢、演奏狀態、正確の手型控制及氣息運用。 3、學習5、6、7、1、2、3、 4、 5、 6、3音の正確吹奏方法。 4、學習初步簡單の演奏技巧單吐、打音、和活指練習以及初級の樂理知識等。 四、教學難點: 運用掌握の音樂知識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調等樂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裏郎》《打水姑娘》 四、學習目標: 1、嚴格標准の掌握葫蘆絲演奏の正確手型和良好の氣息運用。 2、規範常用基本技巧及練習曲等演奏技法。 3、認識和學習各種音符、休止符、節奏與節奏型、節拍、小節線、雙縱線、拍子、演奏記號、調號、音區與音域音樂の速度與力度(常用術語)省略記號、裝飾音等基本樂理知識。 4、能模唱簡單の曲譜、演奏簡單の旋律。 5、學習預選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吹起蘆笙跳起舞》《阿裏郎》《打水姑娘》等樂曲。 6、通過對葫蘆絲の學習來提高學生の整體藝術修養和心態、性格の調整。 五、教學計劃: 9月份: (1)學習葫蘆絲の演奏姿勢、演奏狀態、正確の手型控制及氣息運用 (2)教會學生用單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應の練習曲。 (3)認識節拍、小節線、雙縱線、拍子、演奏記號。 10月份: (1)教會學生用單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應の練習曲。 (2)認識各種音符、休止符、節奏與節奏型。 (3)學習演奏樂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並進行學月葫蘆絲比賽。 11月份: (1)教會學生用單吐音吹奏2音、3音及相應の練習曲。 (2)自由拍の吐音方法練習。 (3)認識調號、音區與音域音樂の速度與力度(常用術語)。省略記號、裝飾音等基本樂理知識。

最新葫芦丝校本课程

杨柳雪镇实验小学《葫芦丝》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器乐进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 葫芦丝,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其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近年来,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校本课程基本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特色求发展 (二)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陶冶情操为目的 (三)以普及每一个位学生为目标 三、校本课程阶段划分 初级:1——2年级

中级:3——4年级 高级:5——6年级 四、各阶段目标 五、课程具体实施内容:

过程性资料 一、自编教材 初级阶段学习内容: 1、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又称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

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葫芦丝构造: 葫芦丝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一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插进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 3、葫芦丝演奏姿势及吹奏手型、口型: 站姿: 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双手持葫芦丝,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手腕平直。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坐姿:

小学音乐《葫芦丝》校本教材

学校葫芦丝教材 葫芦丝结构图 筒音作5.指法表(包括低音3.)

一、基本练习筒音作5. 1、“3”音练习(mi)开12345孔,闭67孔。 4/4 3 - 3 -|3 3 3 -|3 3 3 3 |3 ---║2、“2”音练习(rei)开1234孔,闭567孔。

4/4 2 -2 -|2 2 2 -|2 2 2 2 |2 ---║3、“1”音练习(do)开123孔,闭4567孔。 4/4 1 - 1 -|1 1 1 -|1 1 1 1 |1 ---║4、练习曲 4/4我爱葫芦丝 3 2 1 2|3 3 3 -|2 2 2 -|3 3 3 -| 3 2 1 2|3 3 3 3|2 2 3 2|1 ---║ 5、练习曲 2/4 1 2 3 1|2-|3 1 2 3|1-|3 1 2|1 3 2|1 3 2 3|1-║6、“7.”音练习(低音si)开12孔,闭34567孔。 4/4 7.- 7.-|7. 7. 7.-|7 .7.7. 7.|7.---║7、练习曲 4/4 1 7. 1 2 3 2 1|2 1 2 7. 1-|2 3 2 1 2 3 2|3 1 2 7. 1-║ 8、练习曲 2/4 1 2 3 1|2-|3 1 2 7.|1-|2 3 2|3 7. 2|1 3 2 7.|1-║9、“6.”音练习(低音la)开1孔,闭234567孔。 4/46.- 6.-|6. 6. 6.-|6.6.6. 6.|6.---║ 10、练习曲 2/4 1 6. 6 .1|2-|1 2 3 1|6.-|1 6. 6 .1|3 1 2|1 2 1 6.|1-║11、练习曲 2/4 6 .1 2 3|2-|3 2 1 6.|1-|6 .1 2 3|1 3 2|3 2 1 2|6.-║12、“5.”音练习(低音sol)全闭。 4/4 5.-5.-|5.5.5.-|5.5.5.5.|5.---║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卢兴薛亮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 )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葫芦丝校本课程 前言

东方村尾学校校本教材系列 《葫芦丝进课堂》前言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优质品牌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器乐风尚,全面构建学生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做好我校葫芦丝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葫芦丝是流传于云南傣、阿昌、景颇等少数民族的民族吹管乐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代。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或用它独奏,最适合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能较好的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瑰宝。学习葫芦丝演奏实际上是系统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理解、欣赏和表达音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毅力、意志、耐力、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由于接触音乐,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他们许许多多的优秀品质如:善于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情感;锻炼出了良好的记忆力、毅力;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而产生的逻辑思维力、办事有条理,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休闲的时间里跟朋友们一起吹奏一曲,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快乐,使音乐变成了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这是我校实施、开发、建设“葫芦丝进课堂”艺术特色课程的真正目的。

东方村尾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2011年10月优质东方教育集团黄国宏董事长热心支持我代表全区民办学校参加禅城区器乐公开课比赛,并购买60支葫芦丝用于比赛教学,在黄董大力支持下,我们师生获得了区级三等奖(见后页彩图)。2012年初,为更好的利用好60把葫芦丝,经学校行政会商议组建“葫芦丝兴趣班”,从那时起黄董事长就为我校葫芦丝特色艺术教学洒下种子;2014年,在王树贵校长、黄清平、李新伟副校长等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把葫芦丝定作为特色艺术教学的项目来建设。短短几年时间,我校葫芦丝艺术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从组建一个只有30名学生的葫芦丝比赛队,到60多名学生兴趣班的实验;从摸索教学,到我校三四年级普及教学,葫芦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东方村尾学校;2017年我校引入佛山市乐舞飞扬文化公司,一同携手做好葫芦丝教学工作,特别是在麻春梅主任来到我校做教导主任后,把葫芦丝当成一门课程写入课程表,每周三节葫芦丝课,保证了有序教学和教学质量,成功的让800余名师生在“六一汇演”中完成合奏,从此我校葫芦丝特色艺术教学进入一个稳定、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随着我校葫芦丝特色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探索更有效的活动策略,我校于2018年提出了《学校特色器乐“葫芦丝”校本教材编写》,由我任编写组组长,所有音乐教师、外聘葫芦丝教师参与。编写组成员以优化葫芦丝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核心,提出了“面向全体、优化教程、激发兴趣、分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展示”六大模块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