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带来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壮大,对建筑专业人才的总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关键词建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建筑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与从业人员数量之比偏低,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懂理论,会技术、能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带来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为建筑类人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 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

1.1 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和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施工员等的执业资格标准,与企业技术骨干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重组项目课程体系。

1.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突出真实现场环境或模拟环境建设,改造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对于钢筋加工、图纸识读、材料抽检或复检等实训项目按现场真实环境进行建设;对砌筑技能训练、模板工技能训练、工程造价能力训练按模拟环境进行建设[1]。

2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做法

2.1 项目建设前进行认真细致的论证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切实实现职业教育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操作性实验→应用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

2.2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为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XX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XX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2017年9月

为深入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2〕45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对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重点对接湖南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四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发展需求,以职业院校主体或特色专业为依托,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成规模”,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根据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全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校企共建。探索实施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并全程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3、协同推进。以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为重点,校企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

平和运行效益。 4、开放共享。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开放,接受行业企业指导,开展交流合作,承接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益。 三、建设目标 从2014年起,三年内全省共立项建设60个左右“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建设模式。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与规模以上企业(指工科类)深度合作为基础,以一个主体、特色专业及所属专业群为依托,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模式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必须签署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并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基地参与合作的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三年内企业对基地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的投入应占到基地设备设施总投入的60%以上,且企业规划对基地的总投入文科类基地不低于100万元,工科类基地不低于200万元,中职学校可适当降低;基地具有较强的实体化运作能力,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或拥有自办产业或开展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所有制产权明晰、以学校为主体,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欢迎阅读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实习实训基地(室)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为进一步做好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现有实习实训基地(室)条件的基础上, 6个 出了 宏兴实业有限公司、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唐山达意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大重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唐山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出了200多个实训项目,较好地满足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习需要。学

院制定了有关实习实训的14项规章制度,加强实习实训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保证了实习实训工作顺利进行。 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按照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校内的实习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实际教学需要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专业性质决定了个别专业如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较少,利用率较低。 1. 2.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 3.仿真原则

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创造相应专业岗位的真实情境,保证学生能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训教学要求。 4.自主研发原则 鼓励教师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5. 开放原则 充分考虑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 万元兴建 。在 校企合作、共同经营和管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还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 摘要: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需正确把握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基本原则 在职业教育发展壮大过程中,依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自然地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与结构。科学地揭示职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无疑将会促进职业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需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 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对社会的适应,还表现在不仅要适应社会当前发展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必须具有引导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影响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产业;引导和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结构体系要满足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更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必须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利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在其一生发展中对教育的多种需要。多样化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级各类教育虽然有不同的功能和分工,但都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不能把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与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准备教育或专业教育这两个方面截然分开。因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重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使终身教育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教育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调整,应该从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连接、相互补充的关系等方面,为贯彻终身教育的原则迈出新的步伐。 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要从社会现有人才结构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各行业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和专门人才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人口众多和原有的教育基础比较薄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体会 建筑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 大学,在我的印象中已不再是充满幻想的天地,在大学度过一年半的风风雨雨,尝试过失败的磨练,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受到老师细心的指导,学了点建筑表面知识。当初选择建筑,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对它的了解是那样的肤浅,感觉建筑就是那么的简单,只是认识到砖混凝土和钢筋的代名词。然而,在我一年半的学习认识中,它的形象由模糊变得清晰点了,由简单变得伟大。终于,我有机会去真正的认识什么是建筑,参加这次的建筑施工实习,在朋友的带领下对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对建筑施工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这次实习,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区别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施工方面的知识经验,在施工中怎样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用,才能更安全更有效的施工。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俗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是很容易断的,一捆筷子就不容易断了。这句俗语就能很好的说明团结的力量。 在建筑施工实习期间,我与那些工作人员的互相合作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和沟通更加体现得明显,施工过程中支模工人和搭设脚手架工人要相互合作,首先是搭设脚手架工人做完后支模工人才开始做,只要是搭设脚手架工人不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做完就影响支模工人效力,钢筋工人也要得与支模工人相互沟通和配合,不然的话同样会影响效力,之所以在施工中合作与沟通尤为重要。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活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是否牢固的办法,更是我们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次的建筑施工实习,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施工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实际操作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经验十足的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校企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典型案例

XXXX学院 社会资本合作办学模式典型案例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加强XXXX(含财经、工业中专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训教学,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切实实现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根据我院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借鉴省示高职院校先进的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经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对我院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会计实训基地项目概况、运作模式和实践价值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 XXXX与XXXX合作共建会计实训基地和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会计实训基地具有学生会计实习实训、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会计考试鉴定、开展代理记账等多项功能。广泛开展各类会计实习实训、培训教学、考试鉴定及会计服务活动。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是双方本着服务学生,安全经济,顺利考取会计证原则,经协商达成一致,开展会计证考前培训项目。

(一)会计实训基地项目概况 1.多功能服务大厅 设置有多功能服务大厅的包括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海关、社保等政务服务机构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公司、IT服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公共服务机构。 2.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是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操作的主要场所,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训容主要是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的账务处理、UFO报表管理、工资管理、购销存账务处理等容。通过实训,主要培养学生操作运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方面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人员培训的要求,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手工会计实验室 手工会计实验室主要服务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手工技能训练。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训,分设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工资及成本费用岗位、收入及利润核算岗位、资金及往来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综合岗位、财务岗位、税务岗位等实训岗位。也可以进行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训,开设基础手工会计技能操作、财务手工会计技能操作、成本手工会计技能操作、税务手工会计技能操作、毕业实习前的综合模拟操作等实训项目。 4.ERP综合实训室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374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当前一线所需要具备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畅通就业通道,就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靠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治校策略外,还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达到培养社会急需的能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衔接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大家已越来越认识到在目前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教[2002]2号)文件指出: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有较强实际动

关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内涵的意见

关于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意见 各系(部)、实训中心: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实训基地建设,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服务专业(群)建设,满足实习实训教学及能力培养要求;要创新实训基地模式,积极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校内之间的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创建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专业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全面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和层次。为加强我院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是指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注重营造企业氛围,制定教学基本文件和管理制度、建立真实企业环境、创设实景教学氛围。 二、按专业设置规划实训基地,实现真仿结合。 根据专业设置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实用性。本着高职教育与高新技术同步发展,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建立先进的教学实践环节,有利于为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证书”提供场地的原则, 在规划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原则: (1)高职实训基地应该成为学生深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方法的基地。 (2)高职实训基地应该为学生基本技能、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及综

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服务。 (3)高职实训基地应该成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基地。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应该“真”与“仿”相结合,仿真是分析、研究、设计、控制系统及其调优不可少的手段。 三、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 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技术含量高、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原则。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与适应行业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机电类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及仪器设备的配置上都与行业生产实际一致,使学生在完成实训内容的同时,能够接受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先进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要求实训基地既要适应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又要体现技术含量高、技术起点高、技术先进的特色。 二是工位性。实训基地的工位性体现在实训项目内容设计与实训工位数量配置两个方面。在实训内容设计上,实训项目要做到贴近行业技术领域的实际;在实训工位配置上,应以创造工程环境为宗旨,在数量配置和场地安排上,应尽量使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是可视性。采用解剖产品模型、模拟教版、模拟教具等设备,既可进行现场模拟,又可进行各个系统动态联系的演示。

新整理大学生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5篇

大学生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生产实习是大学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很是重视,每年都批下大批资金安排学生到各个工厂参观实习,增长学生的见识,巩固课本知识,让我们解工厂的一些基本运作过程,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学前三周系上就安排我们到洛阳中国一拖参观实习,参加生产实习,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通过我们自己的参观,还查找各种图书资料以及到网上搜寻相关资料,使我们的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完善,并能顺利完成本篇实习报告。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学习知识不仅仅靠从书本上获取,而重要的是在于体验。理论知识往往过于标准化,仅仅靠掌握理论,一点实际操作经验都没有的话,事实上是没有实际效应的,现实中的事情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运用起来解决具体情况多半是教条的。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将知识运用到最高境界,为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真正拥有的能力,面对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社会环境,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校为我们同学们提供很多的实习单位来锻炼我们,而我有幸进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实习。 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总要求是:解社会,接触实际,以增强群众观点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觉悟,巩固所学理

论,获得本专业初步的实际知识,以利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根据这一原则要求,结合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全面熟悉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过程及其所适用的各种技术文件。 (2)深入分析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及其所属部件的装配工作过程。。 (3)重点解典型零件加工所用设备、工装(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重点工序的部分专用夹具能分析定位、夹紧,并计算定位误差。 2、实习要求 一、安全教育 XX年8月12日下午我们在一拖培训中心进行安全教育。老师给我们看安全生产记录还有事故案例,一些注意事项加血淋淋的案例,尽管我很害怕,不敢听不敢看,但我不能,我必须听还要看,还要做笔记,这些血淋淋的案件给人们敲响警钟。老师给我们提好多要求,我们都必须做到,毕竟事故发生谁也负担不起。XX年9月11日我们顺利到达洛阳一拖,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上街逛逛,就那样打量着这个环境优美的城市,对于我们一切都是新鲜的,不同于焦作,她比焦作更有文化韵味,然后就准备吃饭,我们就找那些在焦作没有的东西吃,过后就回住处等着下午的安全教育。而杜绝这些安全危害的唯一办法就是严格遵守工

信息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典型案例

信息技术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典型案例 (案例一)产教融合 (1)探索出基地建设实施以“学校训练,工厂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能力进行的专业技能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学校训练,工厂实践”的教学模式,而工学结合是学校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构建全新的面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2)探索出基地建设布局成功经验: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和基地功能要求按照企业工艺、岗位要求、场地面积建成了贴片技术(SMT)实训车间1、贴片技术(SMT)实训车间2、线路板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实训室、微课录播室5个实训室。 (3)探索出基地建设运行成功经验:通过与珠海因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广西美普达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基地运行流程、建立合作办公室来保障基地运行机制、规范基地运行成效、公司按照SMT生产技术、电子产品研发、专业教学与培训、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企业化信息技术实训基地来按照所需产品来进行预研-研发-小试-生产样机(板)-调试-论证评估,通过产品进入过线路板制作室核定PCB及工艺 —1—

要求保障环节正常有序,最后进入贴片技术(SMT)实训车间进行自动上板---自动锡膏---贴片---无铅回流焊机---AOI光学检测---自动贴片流水线和手动插件线---返修---质检---出货。 (4)探索出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成功经验:1.利用基地提升师资培训,服务于基地建设,利用贴片技术(SMT)实训车间1、贴片技术(SMT)实训车间2、线路板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实训室、微课录播室进行PCB制作工艺培训服务、SMT工程师培训服务、THT焊接工艺培训服务、现代电子产品组装、调试培训服务、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服务和微课录播技术培训达27人次,通过培训大大的提升了师资建设的知识技能水平,使其掌握PCB制作工艺、SMT生产工艺、THT焊接工艺、现代电子产品组装、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维护的新技术,2016年组织全区计算机检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的30人培训,示范效果明显,代表全区的4位国赛选手均获得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我校在整个全国比赛名列49名,在全区四个学校排名第1。 (5)探索出基地建设师资成果显著:针对基地建设聘请国家示范校专家团队指导《电脑主板维修技术》、《电脑主板维修技术》2两门课程建设,包括特色课程体系、校本11本教材编写及产学一体化内涵建设。微课录播教室的使用,微课的导播、上课、录制、编辑等,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并 —2—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及重点专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及重点专业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教职成[2013]21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3.12.16 【实施日期】2013.12.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及重点专业名单的通知 (鄂教职成〔2013〕21号) 有关高等职业院校: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度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验收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办函[2013]2号)要求,我厅组织专家,对2009、2010年两年立项建设的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及以往申请延期验收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我厅审核,决定同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31所院校的“进出口贸易实训基地”等64个实训基地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授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36所院校的“酒店管理”等72个专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

附件)。 希望通过验收的实训基地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认真总结建设工作经验,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重点,在教学改革、模式创新、条件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实训基地和重点专业服务区域、服务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效益。 附件:1.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名单 2.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名单 湖北省教育厅 2013年12月16日 附件1: 2013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名单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篇一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了落实实训基地建设任务,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结合国家示范学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含生产性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建筑面积近1500㎡、拥有12个实训室集实训、培训、考级、生产(部分能力)于一体的机械类综合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基地的硬件软件建设跃升到一个新高度,被评为“市级品牌实训基地”,成为天津市中职学校基地建设的样板。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专业招 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300多名学生,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92.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些情况表明,专业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完成情况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的基础上,加大新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将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天津市中职同类专业设施设备先进,特色鲜明,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并起到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2、具体目标: 2012年完成1个多媒体教室建设。购置数控铣床2台,埋弧自动焊机2台,钨极氩弧焊机2台,建立机加工产品检测室。 2013年完成钳工实训室的更新改造工作,完成焊工实训室设备更新工作。建成数字化PLM体验中心,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4年完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3、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 利用国家直接投资,区级财政资金,行业、企业投入,共计。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完成情况 1、我校原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一) 位置:实训楼一楼,占地36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36车床22台,300mm砂轮机16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磨刀、车球、车阶台轴、钻头刃磨、钻孔、车孔、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其他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职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 第六条各地和高校应做好高职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七条教育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高职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专业目录按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划分。部分专业可设置专业方向。 第九条涉及医学、教育、公安和司法等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为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应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典型案例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典型案例 项目学校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 (盖章) 示范特色专业及 实训基地名称工艺美术 (办学主管)(盖章)广西壮族自治区二轻城镇 集体工业联合社 填报日期2019年5月10日

全面构建技艺传承创新体系,示范引领彰显特色——工艺美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于2017年获批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学校着力探索革新广西民族文化传承模式,通过建立建成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培养培训民族技艺传承师资及人才、创新研发民族文创产品等系列举措,有效地服务和推动了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 二、实施过程 (一)构建完备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群 依托项目建设,学校探索并构建了以创意实训中心、开放式工作室、大师工作坊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训基地群。其中,建成工艺品创意实训中心一个,中心以学生实训、教师创作、市场研发为目的,通过活跃学校工艺品创作氛围,鼓励创新,提升学校工艺品研发的能力。而对传统工艺品的创新研发,又大大激发了广大学生认识、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建成陶艺、木雕、漆艺、玉(石)雕、铜雕、刻瓷、织染印染、铝工艺品等八大开放式工作室,并推行“一师一室一品类”的工作室制传人培养模式,即每个工作室由一位教师主持,一个工作室传承一个工艺品类,一个品类覆盖一个行业,再由一个行业助推一个地域工艺美术产业,由下而上,层层推进,助力民族文化

传承事业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以工作室为核心,开发了系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选送参与区内外各级各类展示及竞赛活动,屡获业界好评;建成以手工技艺为代表的大师工作坊,并以工作坊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使之成为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产教融合的重要阵地。 (二)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师资及人才 依托项目建设,学校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文化传承师资及人才力量的培养培训和储备的投入力度,通过在教学团队建设、培训模式革新、课程内容开发、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努力,民族文化传承师资及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收效显著。 1、民族文化传承师资队伍的构建 项目建设期间,学校围绕工艺美术专业群为核心,建成了一支教学理论基础扎实、项目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兼结合的民族文化传承教学团队。团队由装潢广告校企合作设计教学团队、室内设计校企合作设计教学团队、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校企合作团队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及若干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对应企业人员组成,共同承担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及相应规划、实施等任务。 依托项目建设,针对团队师资队伍的培养,学校积极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区内外各级各类民族文化、民族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学习,组织开展“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全国全区名师进课堂”等系列活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双管齐下,不断提升团队教师整体专业理论水平和师德师风修养。随着教师队伍的优化升级和教学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合肥市职教城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规划 一、功能定位 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面向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平台,满足全市及周边地区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需要;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成为产学结合、技术研发、职业素质训练和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基地将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分期实施”的原则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和运作,立足合肥,服务全省,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综合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 我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多,在校生规模大,要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发挥集群优势,做到集约发展,走中高职衔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之路,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在公共实训基地内采取筑巢引凤方式,利用设备设施优势和优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的优秀研究团队落户,利用教科研和设备设施优势吸引行业、企业加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合肥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针

对开发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教育科研团队开发出培训包(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法等)培训师资,并向职教城内乃至全省的院校发布培训包。院校按照培训包培养的学生由技能鉴定中心鉴定,鉴定合格的学生由技能人才交流与就业指导中心推荐在相关行业、企业就业。 公共实训基地采取轮训制,全市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公共实训基地内培训、考证。培训费用主要有政府承担。培训的学生只在我市就业。 二、基地构成 合肥市公共实训基地位于合肥市磨店职教城,占地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元,由实训项目区、实训工厂区和配套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实训项目区按照“高、新、长、前”的原则建立国内一流的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现代服务业、创业就业教育等八大实训中心,共计50个实训鉴定室;实训工厂区将引入3-4个企业,并依托其设备投入和技术力量建立3-4个实训工厂;配套服务区将建有成果展示厅、学术交流厅、名师工作室、仓库等设施。 三、项目内容 (一)实训项目区 1. 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

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2017年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更新完善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等专业实训设施。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条件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成立于1986年,隶属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专业示范学校,是山西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学校占地111.81亩,开设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建筑装饰、园林技术等10个专业。实训基地是学校教学的保障和支撑,学校拥有3000平米综合实训车间,设备总值1437.72万元。学校在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先后建设有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安装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有工程造价、园林技术、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工程测量4个省级实训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3个山西省省级实训基地,实训实习工位数有2860个,建设完善了35个“教、学、做、评”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本保证了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实训教学项目。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四、实训基地建设预期效益 适度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个数与面积,满足学生学习实习需求,以“共建双赢”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我校的人才、文化、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势,建立适合我校专业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我校学生深入社会、顶岗实习等需求。基地建成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效益:第一、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第二、提升学校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应用能力。 五、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 学校将调配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小组,并在学校领导组统一协调下,全力配合实施小组工作。 2.制度保证 建设项目确定以后,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严格遵照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其指导下,按项目建设的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认真实施,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3. 资金监管 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项目资金的使用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根据项目内容、进度、计划、开支额度以及使用范围等,由使用者提出申请,逐级审批,经项目办公室同意后方可使用,尤其在资金开支额度和用途方面严格按照项目办公室的规定执行,并接受学校有关部门项目办公室的监察审计。

实训基地参观心得体会(3篇)

实训基地参观心得体会(3篇) 实训基地参观心得体会第一篇: 20xx年x月x日,辅导员组织我们前往xx省xx集团建立的xx基地参观学习。这是我们上大学的第一课,我们每人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大巴,刚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披有蓝色外衣的门,还有句句警示语:“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这让我们更清楚明白的认识到,我们是真的到了。其次门边还有这样一副对联:“创xx建筑业的先锋,做黄土高原上的榜样”,这联读末,让人更加信任学院,更加肯定xx建筑业的发展,相信学院能把我们培养成建筑业的骨干,精英,最后,外围墙上面还贴着的工程效果图及楼盘说明等。 我们陆续的走进了新生接待室,听了老师讲的第一堂课。这堂课主要讲了工地建设,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现场质量等几大方面的东西。讲解结束后,我们被分为三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施工工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施工区通道的墙面上设置有安全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设有“十牌四图”、公司及项目部文化、安全警示挂图等,各种安全警示标牌采用耳视化制作,图文并茂,对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这样有

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随后在老师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安全防护措施,如塔吊防护栏、电梯井型防护栏、建筑物四周临边防护、定型槽钢外架搭设等等。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剪刀撑在建筑物高8米以上必须用到,在用电设施上需要有一心型接地装置等。 这些加深了我们对工地的认识,为以后打下坚定的基础,这次的参观学习提高了我们对今后的学习兴趣。 在离开之际,我们与面带笑容的辅导员以及老师们一起合影留恋,让美好永远停在了这一刻。我们怀揣着信念与理想,一起向前方出发。今天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土木工程x班的各位兄弟姐妹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去赢得未来吧! 实训基地参观心得体会第二篇: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半天时间,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的土地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

重点专业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校建设成效典型案例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典型案例报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 旅游专业部 2013年7月25日

目录 一、依托校企集团,共建合作平台 二、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三、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 四、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教材 五、企业参与教学实训环境改造建设 六、校企合作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七、校企合作建设学生教学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体系,形成“校企合一”办学模式 八、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总结 九、校企互利共赢 十、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典型案例报告) 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示范专业之一,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旅游专业)从2011年7月起,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根据教职成[2010]9号及教职成[2010]34号等文件精神,围绕示范校建设七大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其中,依托校企集团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这一方面,旅游专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方案,取得了丰富经验。 教职成[2010]9号文件提出,改革培养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要“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充分依据文件精神,在本校以往“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的“113模式”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的“ZGY模式”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游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岗位人员需求,主要针对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与前厅服务三大课程及导游等其它拓展课程制定完成。 该模式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企业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每个环

浅谈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5102223.html, 浅谈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思路 作者:邹敏 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11期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建设质量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此,文章在阐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意义;思路 职业院校的发展一方面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个人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够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 一、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能够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职业院校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探索产学研一体的职业院校办学发展模式。职业院校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就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加强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下,职业院校发展需要走出原有的封闭教育环境,积极融入到社会市场中,协助政府部门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实训基地的建立能够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和基本技能培养的环境,为学生就业提供重要支持。 (三)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 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模拟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将在职业院校中学习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实际,并加强对社会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并通过在企业的实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为学生之后的社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