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文化生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文化生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郑中利2011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文化与生活(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道题,本部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红色旅游 B.参观历史博物馆

C.看电视、听音乐 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其意义是()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

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建设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于观音》表演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拂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A.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B.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C.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D.艺术创作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

4.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儒家的仁爱、孝悌、谦恭等传统价值取向在今天仍然有其影响力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中国文化包含56个民族的共同智慧结晶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③勤劳勇敢④团结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7—9题。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8."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9.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

10.“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回答11—13题。

1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①语言和文字②自然科学和科技

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⑤⑥

12.《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

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B.文化是神的恩赐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动物的反映

13.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 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14—15题。

14.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表达了

A.文化的产生根源 B.文化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巨大力量 D.文化的深刻内涵

15.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必需品的资源和商品、资本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

A.文化与国际军事政治是无关的 B.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C.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7.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把文化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C.把思想道德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D.以先进文化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各国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回答18—20题。

18.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中国人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特征。

A.社会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19.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人认为过于繁锁,应该革除;也有人认为,正是包饺子、吃粽子、饮菊花酒等习俗才构成了中华民族节日文化,有必要通过立法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这反映了

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②人们的文化素养不同

③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④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禁止文化交流

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1.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百年来,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这表明

①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已同化于中华文化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这说明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23、汉族人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而鄂西土家族女孩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伤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其()

A.价值观念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交往方式不同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既各具特色,又有相通之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人们必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据此回答24~25题。

24.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

①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②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天体那么简单,被赋予浓厚的文化色彩,比如赋予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赋予了思想的情节等。这说明了()

A.文化的多样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7.北京市从2007年正式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新教材打破了大一统的局面,语文课本中收录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等现代非主流文学作品。语文课本内容相对更加丰富多彩。这说明()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语文教材呈现商业化趋势无可厚非

B.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武侠小说应大力发展

D.中学语文课本应该给学生介绍风格多样、类型丰富的文学作品

28.当前的文化作品创作中,文化创作人都已经开始注意“文化自觉”问题,比如近几年的电影、电视剧、甚至动漫片都开始发觉本土文化资源。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也都从语言修辞、审美情趣、素材收集等各方面都充满了本土文化的气息。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错误,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在文化上的反映

B.错误,文化创作因坚持对当代人的有用性,不能将传统文化这个大包袱时刻背在身上

C.正确,能够自觉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D.正确,可以用民族文化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29.“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30.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卡

文化与生活(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31题10分、32题30分,共40分)

31.材料:当前的中国文化产业偏重关注经济效益,但是缺乏社会效益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比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针对当前的文化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等现象,发出了自己的一些忧思。冯先生认为:“文化的尊严一旦被糟蹋,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文化一旦被糟蹋,反过来一定会糟蹋人。”

问:冯先生的话语引人深思,文化被糟蹋了,最终糟蹋了人自己。请结合相关文化与生活知识,谈谈文化对人的作用是什么?(10分)

32、材料一:美国学者约瑟夫.列文森在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近45年热烈的讨论,当然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热切关注。列文森的主要观点为:长期以来,儒学随着中国旧社会的解体,儒学“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坏,甚至是灭绝性的摧残。伴随着对封建经济、政治的猛烈批判,儒学也经历了空前的劫难。儒学是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了呢?儒学的衰落是有历史必然性呢,还是是人为因素呢(列文森更倾向于前者)?广而言之,所有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哪个民族、那个学派)是否只具有历史价值?一旦历史发生变化了,那么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将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局面。简言之,所有的文化都只具有相对的历史意义,没有文化可以超越历史时空,即没有永恒的文化。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人都是在这种文化格局中致思的,感情上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理智上向西方看。王国维先生就说过,“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拥抱可信的西方文化,与民族情感不和。拥抱传统文化,与理智不和。最后在这种文化纠葛中葬身昆明湖。

材料二:从近代开始,一直到今天,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就一直存在两大派。一派可以称之为西化派,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中国社会,主张以批判为主,主张吸纳先进的现代西方文化。另一派以同情的继承为主,主张中国文化应该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批判性地吸纳西方文化。(这个格局非常复

杂,两派之中都有很多的真知灼见,不是简单的选择一家就完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合理成分,相应地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问:(1)完全抛开传统文化的负面后果是什么?一味拒斥外来文化的负面后果是什么?(10分)

(2)简单谈谈“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10分)

(3)在当代的文化创新中,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典型国度,一方面面对弱势但丰厚的文化传统,一方面面对外来的西方强势文化。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10分)

2010年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文化与生活(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31题10分、32题30分,共40分)

31.材料:当前的中国文化产业偏重关注经济效益,但是缺乏社会效益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比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针对当前的文化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所衍生的一系列文化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等现象,发出了自己的一些忧思。冯先生认为:“文化的尊严一旦被糟蹋,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文化一旦被糟蹋,反过来一定会糟蹋人。”

问:冯先生的话语引人深思,文化被糟蹋了,最终糟蹋了人自己。请结合相关文化与生活知识,谈谈文化对人的作用是什么?(10分)

参考答案:围绕(1)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三方面结合自己的一些论述来答题就可以给高分。着重考察学生对文化与人的关系的掌握程度。答案一定要突出文化对人的强大塑造作用。

32、材料一:美国学者约瑟夫.列文森在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近45年热烈的讨论,当然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热切关注。列文森的主要观点为:长期以来,儒学随着中国旧社会的解体,儒学“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坏,甚至是灭绝性的摧残。伴随着对封建经济、政治的猛烈批判,儒学也经历了空前的劫难。儒学是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了呢?儒学的衰落是有历史必然性呢,还是是人为因素呢(列文森更倾向于前者)?广而言之,所有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哪个民族、那个学派)是否只具有历史价值?一旦历史发生变化了,那么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将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局面。简言之,所有的文化都只具有相对的历史意义,没有文化可以超越历史时空,即没有永恒的文化。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人都是在这种文化格局中致思的,感情上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理智上向西方看。王国维先生就说过,“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拥抱可信的西方文化,与民族情感不和。拥抱传统文化,与理智不和。最后在这种文化纠葛中葬身昆明湖。

材料二:从近代开始,一直到今天,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就一直存在两大派。一派可以称之为西化派,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中国社会,主张以批判为主,主张吸纳先进的现代西方文化。另一派以同情的继承为主,主张中国文化应该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批判性地吸纳西方文化。(这个格局非常复杂,两派之中都有很多的真知灼见,不是简单的选择一家就完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合理成分,相应地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问:(1)完全抛开传统文化的负面后果是什么?一味拒斥外来文化的负面后果是什么?(10分)

参考答案:本问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些基本感知能力。要求不高,但不容易做答,课本没有提供现成答案,需要自己思考、总结。可以结合实际例子阐释自己的观点。现做参考答案如下。(1)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根基,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创新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重新开始,从头做起。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必将斩断民族文化的根基,最终陷入“邯郸学步”和“无米之炊”的陷阱中,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2)从古至今,文化上的创新和发展,从来就不可能是一种文化单独进行、闭门造车。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在平等和多样化的基础上交流、借鉴、合作、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如果我们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抱残守缺,必然陷入文化上的孤立,必然陷入“夜郎自大”和“守株待兔”,最后被历史所遗弃。

(2)简单谈谈“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1)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新文化一定是建筑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结合时代精神和状况,批判地继承,有所淘汰、有所发扬。(3)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文化变迁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或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更好继承。

(3)在当代的文化创新中,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典型国度,一方面面对弱势但丰厚的文化传统,一方面面对外来的西方强势文化。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围绕这条总原则展开叙述都可以考虑打高分);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围绕总原则展开叙述就行,要突出以我为主和开放、平等的交流借鉴,防止文化上的自卑和不自主。一定要点明交流、借鉴、吸收、融合的根本文化立场是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

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第一册期中试卷 一、 填空题(3+4+6+6+4+2+2+2+2共 31分) 数一数,小黑猫前边有( ) 只小猫,后边有( ) 只小猫,在第8只小猫上打“ √”.? 2. ( )+4=8 9?( )=7 8+( )=10 ( )?3=3 ( )比( )多( ) ( )比( )少( ) ( )比( )少( ) ( )比( )多 ( )? 4. 在○里填“<”、“>”或“=”. 5○5 4?3○4 5+0○5 6○7 3+6○5 9?4○9 5. 按数的顺序填空. 6.比 轻重:轻 5 4 3. ⑵ 1

的画√,重的画○。 7.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8找规律,填一填。 2、4、____、____、10 9. 接着画下去: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12=24分) 1. 8+1= 5+2= 7-4= 5+5= 5-3= 7+2= 2+8= 0+5= 6-6= 4+5= 6-2= 9-0= 2. 8+2?1= 8?4?4= 5+0+2= 6+4?3= 7?2+5= 10?3?4= 三、动手动脑,认真仔细(5+6+4+2+4=21分) 1. 小明给小刚( ) 个苹果,小明和小刚苹果的个数就同样多 2. 看算式,先在圈里画图,再计算. 3+5=( ) ( )+( )=9? 7 8

= 3. 在最上面,的下面是 , 在 的下面, 的上面是 。 把它们画在相应的格内。 4..把合起来是10的数用线连起来。 四.走进生活,应用数学(6+6+3+4+5= 24分) 1. 看图列式计算. 2. 看图列式计算. 4. 看图列式计算: 5. 看图填空 9 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高中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3.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7.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8.“徜徉于山林水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节传统惯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的影响。 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积极向上 D.消极被动 10.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Br —80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可由石油分馏和石油的催化裂化获得 B. 重结晶时冷却结晶的温度越低越好 C. 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 乙二醇比乙醇的沸点低 2. 下列变化中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苯与溴水混合,水层褪色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甲苯制三硝基甲苯 D. 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六氯环己烷 3. 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 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苯、甲苯和裂化汽油 C.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5. 下列各烃与氢气完全加成后,能生成2,3,3—三甲基戊烷的是 A. 333CH CCH(CH )C(CH )≡ B. 2322CH CHC(CH )CH CH == C. 23232CH CHC(CH )CH(CH )= D. 3333(CH )CC(CH )CHCH = 6.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2.9 g 乙基(-C 2H 5)含有的电子数为1.8 N A 个 B. 乙炔与苯的实验式均为CH C. 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金属Na 有无色气体生成 D.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分析 7. 可用溴水鉴别且都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物质组合是

2018学年华二高二上期中考试试卷

2. 在某些月饼的包装盒内有个小纸袋,将小纸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 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溶液呈浅绿色,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C.小袋中可能装有活性铁粉 B.小袋中的原装粉末是 Fe 2 O 3 D.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 2018 学年华二高二上期中考试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A g-108 B r-8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 1. 历史上,铝、钛、铁、铜四种金属,最早使用的是 A.铜 B.铁 C.钛 D.铝 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 +2H+→CO 2↑+H 2O 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3+ + Fe→2Fe2+ D.向硫酸中加入 Ba(OH)2 溶液:Ba 2++2OH -+2H++SO 42-→BaSO 4↓+2H 2O 5. 以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5.6gFe 与足量的 Cl 2 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含有 N A 个水分子 C. 常温下,1L 0.1mol/LAlCl 3 溶液中含有 Al 3+ 个数小于 0.1N A D.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每生成 0.3molH 2,被还原的水分子数目为 0.2N A 6.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下列区分它们的方法正确的是 A. 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 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 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D. 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 2++2Br -+3Cl 2→Br 2+2Fe 3++6Cl - 3.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

一年级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2020年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试题 一、看谁算的最准确.(12分) 70+2= 25-9= 2+64= 71-3= 6+57= 39+60= 80-20= 16+8= 13-6= 42+8= 56-6= 19-8= 二、填一填.(32分) 1、46里有()个十和()个一. 2、20里面有()个十.10个10 是(). 3、30比()大1,比()小1. 4、(如右图)在个位上加1个珠子后,表示的数是(). 5、和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6、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7、个位是1,十位是9,这个数是(). 8、从2、8、5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56 48 34 72 90 87 65 ()<()<()<()<()<()<() 10、爸爸今年29岁,小红今年3岁,小红比爸爸小()岁.再过30年,爸爸比小红大()岁. 11、35+745 91+9100 62-753 69-877 62-4024 67+2080+7 914-5 4+6268 三、看图写一写.(29分) 1、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8分) 2、下面的小棒组合中,能拼出长方形的是().(2分) ①②③④ 3、数一数,填一填.(8分)

4、接力赛.(9分 ) 5、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分) 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 四、看图列算式.(6分) 五、解决问题.(21分) 1. 2、还有多少页没看? 3. (1)哥哥比弟弟多摘了多少个松塔? (2)哥哥和弟弟一共摘了多少个松塔? 4、(先把合适的问题圈起来,再列算式)(5分) 有13头牛和16只羊,其中白羊有4只. ①黑羊有多少只? ②黑牛有多少头?

人教版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docx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 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泱泱( yàng)不乐 .翘(qiáo)首泅qiú水 B. 垂涎 yán 三尺喧阗tián迤逦yǐlǐ睥 pì睨央浼 měi C得鱼忘筌 qu án D鲜 xi ǎn 为人知憎 zèng 恶 窸窣 xīsū 熨 yùn 帖 馄饨 h úntún 杀手锏 阈值 ji ǒn 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 A因地治宜别出心裁富丽堂皇瞻养父母 B 脏款臭名昭著感恩戴德微言大义 C宣泄怨天尤人幅圆辽阔变换莫测 D林阴路见风驶舵大器晚成长年累月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小说家应尽肯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全像是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应像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 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 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穷山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经是跨国集团董事长,今昔之比,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B刘敬宣缺乏根底,想造反只能是因人成事。当时各路人马都已被灭,除非和司马氏联手。 C为了救活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啊! D我是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责无旁贷的重任,不管他是不是罪犯,我都要先救活他!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

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随着人类对于机器以及对于机器与人类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认识不甚了了,人类对机器产生恐惧与敌意。事实上,我们不断与机器分享空间,并与之相互依赖。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 艺术主体由此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机器和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发送者和接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 比特打造的“数字化境遇”为人类诗意栖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超现实氛围,逐渐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表现也逐渐成为可能。“数字人格”“技术理性”使主体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与模糊。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场号: 座位号: 温馨提示:同学们,这个学期快过一半了,前面已学的知识是遗忘了还是记牢了?赶快拿起手中的笔试试自己的身手吧! 一、我是计算小能手。(20分) 12 - 7 = 14 - 5 = 4 + 9 = 19- 9+3= 15 - 5 = 18 - 9 = 59 - 9 = 39-9+8= 9 +8= 50 + 8 = 10 + 40 = 15-8+2= 45-5 = 30 + 5 = 75-70 = 11-7+20= 20 + 5 = 73-3 = 64 -60= 57-50-5= 二、填一填。(33分) 1. 写作:( );读作( ) 写作:( );读作( ) 2.找规律填数。 3. 4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100里面有( )个十。 4. 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再添上1个十是( )。 5. 与9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6. 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7. 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 这两个数相差( )。 8. 36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 )袋,还剩( )块。 9. 根据百数表,在空白方框里添上合适的数。 10. 按顺序排一排:76、25、36、55、100、9 11. < < < < < 三、请你数一数,填一填:(8分) 三角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 65

圆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四、在正确答案下面画“√”(4分) (1) ( 2 五、解决问题(21分) 1、这些人乘坐一辆大巴车,能全部坐下吗? 2、我们班一共有32人,每人一个蛋糕,还差2个。 问:有多少个蛋糕? □○□=□( ) 3、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20页,还剩8页。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 ) 4、美术小组一共有18人,他们画了5幅画,现在只到了6人。这个小组还有几人没到? □○□=□( ) 5、舞蹈班有女生17人,男生9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 ) 六、分类整理下面的餐具。(14分) 1、照样子涂一涂。(3分) 2、根据上图填写下表。(4分) 3、根据上面统计结果回答问题。(7分) ①图中( )个数最多,( )个数最少。 ②碗比盘子多( )个。 我们班一共有30名同学 我们班有3名老师 限乘35人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 “,。” (2)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 物的事例,其中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例子的两句是“;。” (5)我们一般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三句话来概 括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 .. kè hán 瞋.目 chēn 床蓐. rù覆校.无疑 jiào /老校.退卒 xiào B.拔擢. zhuó砧.板 zhēn 彘.肩 zhì剌谬. miào / 戮.力lù C.揾.泪 wèn 刀俎. jǔ玉玦. quē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 D.籼.稻 shān 车骑. jì盘桓. huán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 bǔ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 ....,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D.多情女子决不反弹琵琶 ....;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的缘故,即 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B. 市场规则的建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他们共同规范着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小学期中调研测试 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wǒ jiào yùn mǔ qǐng bǎ wǒ zhǎo chū lái xiě zài sì xiàn gé一、我叫韵母,请把我找出来写在四线格里。(8分) bóqún tuǒběn piāo chuān fēi jiù qǐng bǎ mí lù de pīn yīn bǎo bao sòng huí jiā 二、请把迷路的拼音宝宝送回家。(8分) zh si b wu r yu j zi zhi z yi d ch ri ɡ y zhào yàng zi ,xiě yì xiěxiě 三、照样子,写一写。(10分) b - à→bàj- i -ā→ j - üé→ n - ǚ→j -ü-àn→ ch-u-ō→ chuān→—— qún→—

kàn tú xuǎn yīn jié,zài xiě zài sì xiàn gé lǐ 四、看图选音节,再写在四线格里。(12分) bái cài méi huā shù yè mǎ yǐ jiǎn dāo hú dié kàn pīn yīn xiě hàn zì 五、看拼音,写汉字。(12分) kǒu shí yún tóu 人天白两 huǒ shān hé tián sān rén ér zi zhào yàng zi xiě zì bìng tián kōng 六、照样子写字,并填空。(12分) 例:“下”下第一画是(一) “禾”第三画是()“里”)

“火)第一画是() “耳”)第五画是()zhào yàng zi ,jiā yì jiā,biàn yí biàn 七、照样子,加一加,变一变。(8分) 例:一(十) 了()日()人()木() zhào yàng zi lián yì lián 八、照样子,连一连。(10分) 日草雪爸语词 地月爸花文语 dúér gē wán chéng liàn xí 九、读儿歌,完成练习。(9分) xiāng jiāo shù mā ma 香蕉树妈妈, gè zi gāo yòu dà 个子高又大, shēng xià pàng wá wa 生下胖娃娃, zhǎng de xiàng yuè yá

2016-2017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试题 命题人:王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是2011年10月的重大新闻报道,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12日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 ②6日苹果前CEO乔布斯去世,当日苹果股价下跌5%。 ③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④11日中国男足国家队在2014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 0-1不敌10人伊拉克 队,出线告急 A.①③ B.②③④ C. ②③ D.③④ 2、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材料主要强调( ) A.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 B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 C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传统----文化永续的源泉 3、馄沌---是大家普遍的叫法。云贵川一带称之为抄手,广东香港一带称之为云吞, 江西有称之为清汤,福建人又称之为扁食燕,等等。各地对馄沌称呼的差异反应了( ) A我国各地文化都是同根同源 B各地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C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5.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是①语言②文字③艺术④自然科学⑤河流⑥价值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6.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7、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8、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高二年级农学专业 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1、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小麦光合产物多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北方各地麦区高产田整地标准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若低于此标准,就应浇好府墒水,浇府墒水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确定小麦播种期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为提高播种质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影响分蘖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小麦的根系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影响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小麦的叶着生位置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5、小麦籽粒的成熟过程据其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四个时期。 6、水稻的一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生育时 期,水稻的三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产量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 7、我国主要的水稻育秧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 8、水稻播秧技术的“五要”和“五不要”是指:五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是_________. 10、水稻的安全贮存在含水量在_________以下。 11、玉米的一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生育阶段,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玉米按营养成分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13、玉米播前的种子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我国北方玉米的播种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具体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玉米的根为_________,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玉米根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玉米蹲苗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蹲苗应在_________前结束。 16、玉米是_________作物,天然杂交率在______以上. 17、玉米籽粒形成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18、玉米的倒伏据茎秆的倾斜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 . A薯类作物B纤维作物C糖料作物D嗜好性作物 2、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的安排。 A欲种作物的种类B品种C种植面积D种植方式 3、耕作效果最好的是( ). A 秋耕 B 伏耕 C 冬耕 D 春耕 4、小麦的三叶期是指主茎第三片叶伸出()的日期。 A、1cm B、2cm C、3cm D、15-20cm 5、小麦南种北引,往往使小麦的生育期()。 A、延长 B、缩短 C、无变化 D、不确定 6、小麦发生分蘖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绝密★启用前《文化生活》期末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单选题 1、“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片洁净;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据此回答下题。 3、快城市,主要是指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快。慢生活,主要是指成都市民有安逸的心态、休闲的生活节奏、快乐的生活质量。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这种理念,并加入到休闲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反映了①文化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品茶是成都慢生活最具典型象征的生活方式。 四川人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和茶理等在内的茶文化。成都市民在茶舍里品茗、看报、聊天,享受休闲安逸的生活。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2016年高二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 东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英语学科试卷 上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满分8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woman need an umbrella? A. On Wednesday. B. On Tuesday. C. On Monday. 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should do? A. Stop playing tennis. B.Don?t stop what he?s doing. C. Find the cause of his failure. 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morning? A. Go to the office. B. Drive the man downtown. C. Attend a meeting. 4. Why won?t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house? A. She wants to have a rest. B. She has some guests. C. She has to go out of town. 5. Which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buy? A. The city postcard. B. The lake postcard. C. The forest postcard. 第二节(共1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 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When the dance class begins. B. What they will do after the dance class. C. Whether they will play tennis today. 7. At what time is the dance class today? A. 4:15 p.m. B. 4:45 p.m. C. 5:15 p.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doing? A. Meeting in the city. B. Going to the yoga class together. C. Having a quick lunch. 9. Where will the woman be at 2:15? A. At a gym. B. At a barber?s. C. At Maria?s shop. 10.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Go to work. B. Have breakfast. C. Do shopp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Boyfriend and girlfriend. 12.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boss? A. Regretful. B. Apologetic. C. Nervous. 13. What does the man?s mother ask him to do? A. Do housework quickly. B. Never speak to his girlfriend. C. Avoid making mistakes at work.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How did the man pay his tuition? A. By cheque. B. By credit card. C. In cash. 15. Why didn?t the man get his student ID? A. He got to the office late. B. There were too many people. C. There was an accident in the office. 16. What did the man do today? A. He got his schedule. B. He bought his books. C. He registered his class.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 1. (3分) (2018高二上·原平期中) 关于等势面正确的说法是() A . 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 B .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 . 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D . 两数值不等的等势面永不相交 2. (3分) (2018高二下·东山期末)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V;现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4.5eV B . 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计数不为零 C . 若用光子能量为12eV的光照射阴极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 D . 若用光子能量为9.5eV的光照射阴极K,同时把滑片P向左移动少许,电流计的读数一定不为零 3. (3分) (2016高二上·南市期中) 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

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 . 带负电 B . 在c点受力最大 C . 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 . 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4. (3分) (2017高二上·拉萨期末) 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 . 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 . 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 . 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二、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5. (2分)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 . 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文化生活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分,共54 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企业进行生产 ③观看文艺演出 ④参观历史博物 馆 ⑤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⑥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 A.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③④⑥ D .③④⑤ 2.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这是一种 文化。( ) A.社区 B .都市 C .校园 D .网络 2012年6月13日,是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以“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主题。设 3.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 A.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的程度 C.语言和文学部分 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今年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保护文化遗产①有利于树 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的必然要求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 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据此回答3-4题。 B .人们受教育 D.人类全

5.2012年10月3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登 咼、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这说 明 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 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 火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 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支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 推动发展的功能。”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 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④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 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 8--9题。 7. 上述材料说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人们的生活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A.②③④ ③ B.①③④ D.①②④ C.①②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 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book a room. B. To get a job. C. To read the advertisement. 2.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5:30. B. 6:10. C. 6:30. 3. Who answered the phone? A. Tom. B.Alice. C. Susan.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 A. She has been caught copying a report. B. She is not free at the moment. C. She won?t leave till the last moment. 5. Where did the woman stay while she was in Changbaishan? A. She stayed in her friend?s house. B. She stayed in a hotel with her friends. C. She camped near the mountain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is the man most likely to be now? A. In a new apartment. B.In a hotel. C. In a department store. 7. What?s the woman? A. She is a servant. B.She is a waitress. C. She is a receptionis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law forbid people to do? A. To walk dogs in the streets. B. To take dogs to parks C. To treat dogs cruelly. 9.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 said? A. Dogs should be kept at home. B. People would remove the dog waste. C. Building a dog park is necessar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y is the man at the shop? A. To get cellphone changed. B. To order a cellphone for his wife. C. To have a cellphone repaired . 11.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want? A. Pink. B. Orange. C. Blue. 12.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wards? A. Make a phone call. B. Come again the next day. C. Wait until further not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