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84期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标志着党和政府将人民健康上升到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将“健康中国战略”正式确立为一项国家战略。

1健康的地位与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健康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基础性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1.1从个人和家庭看,健康是人的生命和幸福的基础,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同时,健康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国际上看,《世界人权

公约》

提出,“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其健康所需的生活水准”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人人享有最高标准的健康”,均将健康作为基本人权。生命健康权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刑法》《民法通则》《经济法》等也都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作了具体的规定,如《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

权”

,并将其列为各项人身权利之首。1.2从国家和民族看,健康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石和标志

一方面,健康是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健康不仅能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增加其劳动时间。

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比,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是教育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教育人力资本[1]。因此,

健康投资是把我国十几亿人口压力转化为长期发展优势的前提。改革开放前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正是形成我国“人口红利”的重要基础。1950—1982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

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王秀峰1

[摘要]健康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基础性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应有之义。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是健康优先,根本目的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实施路径是共建共享,基本策略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制度是健康影响评估制度,载体和抓手

是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最终目标是建设健康促进型社会。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优先;全民健康;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78(2019)04-0003-04

1.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The Role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WANG Xiu-feng

Abstract :The health undertaking is the most basic undertaking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It has a basic ,overall and long-term role in moderniz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in one ”

.The core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s health priorit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national health.The implementation path is to build and share.The basic strategy is to integrate health into all policies.The basic system is the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sys -tem.The carrier and the hand is healthy.The ultimate goal of urban and healthy rural construction is to build a health-promoting society.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health priority ;universal health ;health integration into all policies

Author's address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91,China

[本刊特稿]

3

17届高考政治备考:健康中国2030

17届高考政治备考:健康中国2030 一、【背景材料】 2016年8月19日至21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保障人民健康是我们党为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 二、【考点链接】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食品。质量不合格的食品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也就不具有价值,不是商品,而且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企业要讲究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重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有利于提升商品的质量,抑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百姓在健康的生活中提升生存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3)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优点,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针对市场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这对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 (5)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 (6)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因病返贫成为其间一大障碍。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2%。健康是一切之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一个更加健康的中国。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健康中国2020战略

健康中国2020 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健康中国2020的成立: 2007年09月08日中国科协年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并透露了相关的行动计划。 陈竺说,一个全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实施途径分三步走: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他说,实施这个战略,要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有预期的努力指标;重大传染病和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与水平指标达到要求;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等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卫生部将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卫生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进一步研究确定各个领域的关键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 健康中国2020战略工作: “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 陈竺部长指出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必须着手以下工作:一是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可干预性和干预的成本效果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优先领域和重点。二是根据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国和地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还要特别关注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因素,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健康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人民健康状况为中心,既反映工作情况,更要反映群众健康素质的变化。为此,必须建立和发展相应的体制机制、投入、人才、科技、文化和国际合作等支撑体系。[1] 陈竺部长在甘肃省陇南视察地震灾情时,明确要求甘肃可以在全国率先制定“健康中国2020”的地方性战略规划并进行深入研究,为将来全国省级层面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推荐下载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 10个具体目标是: 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 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 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 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在2012年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中医药发展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一、中医药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1、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2、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3、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

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学习健康中国2030规划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健康中国的具体涵义及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卫生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卫生战线对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健康中国2030”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对卫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提出,

卫生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中西医结合、重大行动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长期(或长远)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实施综合治理,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应对卫生挑战,实现“健康中国,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健康中国2030”主要目标 为实现卫生事业与国民健康的发展目标,“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保护和促进国民健康的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保障条件,是监测和评估国民健康状况、有效调控卫生事业运行的重要依据。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30年,

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健康中国知识题库-单选

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健康中国知识题库(单选题)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岁。 A.76 B.77 C.78 D.79 标准答案:D 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脑血管疾病 B.恶性肿瘤 C.传染性疾病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标准答案:D 3、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是()。 A.肿瘤 B.心血管疾病 C.损伤/中毒 D.呼吸疾病 标准答案:B 4、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是()。 A.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B.以降低医疗费用为目标 C.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D.以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中心 标准答案:C 5、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要求,并在会后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会议是()。 A.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B.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C.十八届五中全会 D.十八届六中全会 标准答案:C 6、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以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标准答案:A 7、健康中国建设要遵循()。 A.制度优先的原则 B.健康优先的原则 C.经济优先的原则 D.环境优先的原则 标准答案:B 8、“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

A.提高人民群众健康 B.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C.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D.人人享有健康 标准答案:C 9、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 A.健康中国建设 B.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C.健康教育 D.健康促进 标准答案:A 10、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是()。 A.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B.健康中国建设 C.健康教育 D.健康促进 标准答案:B 1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最早在()年提出。 A.2000 B.2001 C.1999 D.1998 标准答案:A 12、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所取得的成就,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召开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年。 A.2012 B.2013 C.2014 D.2015 标准答案:D 1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项。 A.15 B.16 C.17 D.18 标准答案:C 14、下列属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是()。 A.消除两极分化 B.促进全球健康 C.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 D.在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标准答案:D 15、()不是健康中国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A.确保人人享有健康 B.健康优先

健康中国2020战略

如何看待《健康中国2020战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下,我国公共卫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推动中国健康事发展, 全面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我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8年宣布,我国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1]《“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开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是准确把握时代对卫生事业的新要求,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在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 “健康中国2020”战略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思想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中西医结合、重大行动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长期(或长远)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实施综合治理,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应对卫生挑战,实现“健康中国,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面对十分严峻的挑战。当前疾病流行模式有三种:一种是营养不良和传统的传染病,患病人群与较差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多是经济发展后,与不良的个人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三是新生传染病,与人口剧增,社会行为,环境危害和公共卫生设施不全等混杂一起,多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都市并易形成全球传播。我国人口众多,地府辽阔,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实际存在社会二元结构的情况,三种疾病流行模式存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且差异明显,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2]因此,“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二是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虽然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一直是重视的,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重点和战略领域很多, 以前一般只是在发展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和重大的自然灾害时才将卫生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旦危机和灾害过去之后,卫生工作又退回到边缘性地位。这间种歇性、应急性、救火式的卫生发展策略,是我国卫生事业不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将其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确立公共卫生事业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问题。正好,“健康中国2020”战略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几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是健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 三是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

“健康中国2020”战略

“健康中国2020”战略 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卫生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正式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并就此进行了部署。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符合国际卫生发展的潮流和规律。 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其基本目标是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当的卫生策略,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这一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目标,使中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使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

的指标和措施,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指标,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性疾病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指标和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卫生服务规模和卫生投入指标等,以实现卫生制度建设与健康促进目标的有机统一。 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需制定并实施一批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1.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大流感防治行动计划;2.肝病防治行动计划;3.改善孕产妇和婴儿保健的“母婴安全”计划;4.控制烟草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控行动计划;5.以行为教育和心理关怀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动计划;6.以科学健身运动为导向的青少年健康行动计划;7.老年人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老龄人口生活质量; 8.“地方病防治”和“职工健康”行动计划,改善卫生环境,减少职业危害;9.“传统医药振兴行动计划”,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研究;10.食品、饮用水安全促进和食源性疾病防控行动计划,加强风险性评估、营养科学评价和监测网络建设。

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报告》

业界关注2012年9月第9卷第26期 在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据了解,《“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 陈竺指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抓手,对科学制订我国中长期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意义重大。 陈竺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 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 变服务模式;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加 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坚持人 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 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陈竺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切实把“健康中国2020”战 略研究成果纳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积极投身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史 进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 生事业发展新局面。 链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 卫生发展10个目标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 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 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 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 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保护和促进国民 健康的服务体系及其支撑保障条件, 是监测和评估国民健康状况、有效调 控卫生事业运行的重要依据。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 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 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 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完 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 性和公平性;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 居民疾病经济风险;控制危险因素,遏 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 危害;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 感染性疾病危害;加强监测与监管,保 障食品药品安全;依靠科技进步,适应 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 整合战略;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 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 的作用;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 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履行政府职责, 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 占GDP的比重达到6.5%~7%。 3类优先领域21项行动计划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依据危 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明确的 干预措施、公平性及前瞻性的原则, 筛选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 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3类优先领域, 并进一步提出了分别针对上述3类 优先领域以及实现“病有所医”可采 取的21项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 时期的重点任务。21项行动计划包 括:针对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行动计 划、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 划、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针对重大疾 病的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重点 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伤害监测和干 预行动计划;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环 境与健康行动计划、食品安全行动计 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减 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促进卫生发 展,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卫生人力资源建 设行动计划、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行动计划、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 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提高医疗卫 生服务效率行动计划、公共安全和卫 生应急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计 划、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中 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发展 健康产业行动计划。 8项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 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 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健 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三是适应 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 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四是建立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 投入政策与机制,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 入和社会统筹,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 低到30%以内;五是统筹保障制度发 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补 偿比例,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统一、管理统一;六是实施“人才强卫” 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七是充分发 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促进 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八是积极开展国 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文/《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1 CHINA MEDICAL HERALD中国医药导报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教案

【背景材料】 2018 年 3 月 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指出,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 40 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向善向上,国家必将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 【知识支撑】 一、《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要普及健康生活,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我国政府的原则宗旨。“十三五”时期,我国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发展方式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说明了我国政府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完善健康保障,增加对人民的健康投入,建设健康环境,营造人民的健康氛围。同时,发展健康产业,提升人民健康产品的供给侧质量。体现了我国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行使加强社会建设等职能。

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84期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标志着党和政府将人民健康上升到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将“健康中国战略”正式确立为一项国家战略。 1健康的地位与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健康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基础性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1.1从个人和家庭看,健康是人的生命和幸福的基础,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同时,健康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国际上看,《世界人权 公约》 提出,“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其健康所需的生活水准”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人人享有最高标准的健康”,均将健康作为基本人权。生命健康权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刑法》《民法通则》《经济法》等也都对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作了具体的规定,如《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 权” ,并将其列为各项人身权利之首。1.2从国家和民族看,健康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石和标志 一方面,健康是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健康不仅能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增加其劳动时间。 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比,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是教育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教育人力资本[1]。因此, 健康投资是把我国十几亿人口压力转化为长期发展优势的前提。改革开放前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正是形成我国“人口红利”的重要基础。1950—1982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 健康中国战略的地位、作用与基本要求 王秀峰1 [摘要]健康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基础性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应有之义。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是健康优先,根本目的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实施路径是共建共享,基本策略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制度是健康影响评估制度,载体和抓手 是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最终目标是建设健康促进型社会。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优先;全民健康;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78(2019)04-0003-04 1.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The Role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WANG Xiu-feng Abstract :The health undertaking is the most basic undertaking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It has a basic ,overall and long-term role in moderniz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 in one ” .The core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s health priority.The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achieve a higher level of national health.The implementation path is to build and share.The basic strategy is to integrate health into all policies.The basic system is the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sys -tem.The carrier and the hand is healthy.The ultimate goal of urban and healthy rural construction is to build a health-promoting society. Key words :healthy China ;health priority ;universal health ;health integration into all policies Author's address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91,China [本刊特稿]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