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采油系统

水下采油系统
水下采油系统

l水下采油系统介绍

水下采油系统是将全部或部分油气集输装备置于海底的水下生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底盘、水下管汇、跨接管、海洋立管、脐带缆等设备。水下采油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在深水中使用固定式平台而使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水下采油系统多与浮式生产系统配合工作。在水下系统中,井口头和采油树都在海底;因此,水下生产系统就不会像在水上的生产系统(如刚性平台)那样受到海面风浪流和水深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水下生产系统不能直接进行操作,操控也必须通过脐带缆远程控制,持续地操作显然比平台式生产系统复杂得多。水下生产系统的费用基本上随水深变化而变化,而刚性平台的费用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对于深水区域,多趋向于使用水下生产系统。图l为简单的水下采油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油气从水下井口上的采油树采出,经海底管线送到水下管汇进行计量、收集、初步处理,再通过海洋立管输送,然后被运往岸上做进一步处理。

1.1水下采油树

采油树最初被称为十字树、x型树或者圣诞树。它是位于通向油井顶端开口处的一个组件,它包括用来测量和维修的阀门、安全系统和一系列监视器械。它连接了来自井下的生产管道和出油管;同时,作为油井顶端 ̄uJ,t-部环境隔绝开的重要屏障。采油树还包括:许多可以用来调节或阻止所产原油蒸汽、天然气和液体从井内涌出的阀门;采油树是通过海底管线连接到生产管汇系统的。水下采油树的诞生使低成本地开发深水油气田成为可能。

1.2水下管汇

水下管汇主要用来分配、控制管理石油和天然气的流动。水下管汇安装在海底井群之间,主要是将数口油井的油气集巾起来,再通过一条输油管线混合油流,送到最近的采油平台或岸上基地做进一步处理,它可以减少海底管线的长度(见图3)。管汇终端包括一些大型的结构(如:水下加工系统)都属于水下管汇;因此,水下管汇类型有许多种。

水下管汇和油井在结构上是完全独立的,油井和出油管道通过跨接管与管汇相连。水下管汇由管汇、管汇支撑结构、基础结构和保护盖三部分组成。

1管汇。管汇由管线、阀门、控制模块、流动仪表等组成。管汇中心的管线

布置在底盘上,从底盘井及卫星井产出的流体,由管汇聚集后用管道输至平台。来自平台的注入水经管汇分配至个注水井。

2管汇支撑结构。水下管汇的管汇支撑结构主要由大管径和型钢制成的框架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为钻井提供导向;为水下管汇安装的设备提供支撑基座;为水下管汇下入海底提供载体;提供一个隔离物以保护水下管汇部件不被撞坏。

3基础结构和保护盖。大部分水下管汇中心的基础结构都是吸力锚的结构形式。吸力锚主要由大管径钢结构组成,对管汇系统主要起锚固作用;吸力锚(SuetionAnehor)所依靠的“吸力”,仅仅是在沉锚施工过程中实现的;沉锚完成后,“吸力”即消失,此时的吸力锚实际上就如同一个常规的埋入短桩,依靠它周围土体的抗力提供锚固力。

1.3跨接管

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跨接管是一个较短的管状连接元件,主要用在采油树和管汇、管汇和管汇等之间输油;除输油外,跨接管也可用来向油井注入水和气。典型的跨接管在管子的两头分别有一个终端连接器。如果管子是刚性的,跨接管叫做刚性跨接管,如果管子是柔性的就叫做柔性跨接管。刚性跨接管主要有“M”和“u”两种形式。

1.4其他设备

(1)脐带缆是由一组电缆组成,通过上部设备连接水下设备,为水下生产设备提供电力、液压、控制和监控信号。

(2)管道终端。连接浅水平台的出油和注水管

(3)海底分配中心。脐带缆和乙二醇系统通过SDH分配到每个管汇、管道终端管汇和井口。

(4)水下分离器。实现油气分离的装置。

(5)水下采油树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海底输油管线等设备。

GB T 21412.4 《水下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目录(等同于ISO 13628.4-1999)

GB/T21412《石油天然气工业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操作》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总要求和建议; ---第2部分:水下和海上用软管系统; ---第3部分:过出油管(TFL)系统; ---第4部分:水下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 ---第5部分:水下控制管缆; ---第6部分:水下生产控制系统; ---第7部分:修井和(或)完井立管系统; ---第8部分:水下生产系统远程作业机器人(ROV)接口; ---第9部分:远程作业工具(ROT)维修系统。 本部分为GB/T21412的第4部分,对应于ISO136284:1999《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操作第4部分:水下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英文第1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36284:1999,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ISO13628的本部分改为GB/T21412的本部分或本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将ISO136284:1999中的ISO10423和ISO10423:1994统一为ISO10423:1994; ---在第2章引用文件中,用ISO13533、ISO13625、ISO13628 3 分别代替APISpec16A、APISpec16R、APIRP17C 并增加了标准中文名称; ---对表面粗糙度值进行了转换; ---表7(A)中转换了螺栓直径并增加了螺栓孔直径公制尺寸值;表9(B)和表10(B)中增加了螺栓孔直径公制尺寸值; ---表G.1中增加了螺栓直径和螺距公制尺寸值; ---删除了ISO136284:1999的前言和引言; ---增加了本部分的前言。 本部分的附录E、附录G 和附录H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和附录I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油工业井控装置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玉刚、范亚民、李清平、张斌。 目录 前言Ⅴ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 3.1 术语和定义3 3.2 符号和缩略语8 4 使用条件和产品规范级别9 4.1 使用条件9 4.2 产品规范级别PSL 9 5 系统一般要求10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 第一章:水下生产系统发展概述 1、从浅水走向深水 原因 ?对能源需求的增长 ?陆上及浅水资源开发已经到达成熟期,并开始减少。 ?高油价,降低开发成本 ?深水技术的快速发展(深水钻井技术、水下增压和分离技术等) 水深、环境条件、油气田位置和油气输送成本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油田的开发方案 为何采用水下生产系统? ?能将井口布置在现有平台有效钻井范围以外的地方; ?高油价,降低开发成本; ?深水技术的快速发展(深水钻井技术、水下增压和分离技术等) 2、水下生产系统组成 立管和海管、水下采油树、水下增压系统、水下分离系统、回注系统、水下管汇、跨接管、管道终端、连接器 3、我国水下生产系统发展展望 1)国外规范和成熟经验是重要参考资料 2)但由于中国南海海域的特殊条件(台风频繁、较强的内波流作用、复杂海底 地形、油田离岸距离远等),相关的技术不可能完全照搬,必须针对南海的独特海况与离岸距离,做出创新性的研究与设计。 3)采油树结构复杂,涉及机械、力学、密封、材料、控制、安全、钻井、海洋 工程等学科。一旦具备了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测试能力,就可以设计制造其他水下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开发深水油气田。 第二章:立管系统 立管主要功能 生产立管:将流体从地底油藏传输到海面浮式设施 注入立管:回注气体或液体到地底油藏 外输立管:将处理过的油气传输到陆上或穿梭油轮 钻井立管:钻井工具通道

立管类型 从本身的特点可分为钢悬链线立管(SCR)、顶部张紧立管(TTR)、柔性立管(FR)、混合立管(HR) 深水立管的主要挑战: 立管系统的费用对水深非常敏感; 立管系统的安装费用对水深也非常敏感; 安装时需要具有足够能力的特殊安装船舶; 对于焊接和检验质量的要求高; 在立管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为重量和疲劳寿命。 立管的组装 柔性立管和脐带缆通过陆上组装而成; SCR通过立管安装船舶焊接作业线组装而成; TTR通过连接法兰或连接接头组装而成。 SCR容易发生破坏的部位 顶部柔性接头和底部触地点 TTR顶部张紧系统形式 浮筒式和张紧器式 FR优点 无VIV 连接和解脱方便 疲劳寿命长 管线在海底覆盖面积小 可重复利用 抗腐蚀性能好 FR类型 UN-BONDED PIPE 和BONDED PIPE 混合立管特性 经济有效 具有独立的浮筒 对浮式平台的负载小 紧凑构型–占地面积小 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容纳多根立管 消除了单独垂直立管的相互影响 无管土相互作用影响 立管设计考虑因素

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2018年10月第46卷第20期机床与液压MACHINETOOL&HYDRAULICSOct 2018Vol 46No 20DOI:10.3969/j issn 1001-3881 2018 20 017 收稿日期:2017-04-09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2269) 作者简介:张长齐(1989 ),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固完井井下工具设计开发和水下采油树控制系统设计三E-mail:zhangcq@shelfoil com三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张长齐1,黄鲁蒙2,李富平1,阮臣良1,张彦廷2 (1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005;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实现对水下采油树的控制是保证水下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通过分析API标准要求,结合水下采油树阀门执行器工作参数,设计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动力单元和水下控制模块,并对相关元件进行计算和选型三根据控制系统要求,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对水下采油树阀执行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进行响应分析三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满足水下采油树控制要求三 关键词: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计算选型 中图分类号:TE952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文章编号:1001-3881(2018)20-074-6DesignandSimulationonHydraulicControlSystemforSubseaTree ZHANGChangqi1,HUANGLumeng2,LIFuping1,RUANChenliang1,ZHANGYanting2(1 ShelfoilPetroleumEquipment&ServicesCo.,Ltd.,Sinopec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ngineering,DezhouShandong253005,China;2 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QingdaoShandong266580,China)Abstract:Theprecisecontrolforsubseatreeisthekeypointtoensuresubseaproductionrunningnormally.BasedontheresearchforAPIstandardsandoperatingparametersofsubseatreevalveactuator,hydrauliccontrolsystemforsubseatreewasdesigned,includinghydraulicpowerunitandsubseacontrolmodule.Thenthekeycomponentswereselectedandthemainparametersofthehydraulicsystemwerecalculated.Basedonsystemrequirements,AMESimsoftwarewasusedformodelingandsimulationofthe openingandclosingprocessesofsubseatreevalveactuator.Itisprovedthatthedesignedhydraulicsystemcanmeetthecontrolrequirementsofsubseatree.Keywords:Subseatree;Hydrauliccontrolsystem;Calculationandselection0一前言 自1952年美国MOHOLEF工程WestCameron192No 7井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下完井,并首次使用油管(TFL)修井技术[1],水下生产系统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三其中,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 系统的重要装备[2]三液压控制系统是水下采油树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液压动力单元和水 下控制模块三控制系统可根据工作要求,控制液压动 力单元,保证液压源供给稳定,并控制水下控制模块 中的电磁阀,从而控制采油树液控阀门的打开和关 闭,同时控制系统监测水下生产压力二温度等参数[3-4]三实现对水下采油树的有效控制是确保生产安全二 保证油气产量的关键因素三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海 洋石油装备,在水下生产系统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水下采油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的研究较少三目前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水下采油树供应完全靠进口,一台水下采油树的平均价格高达550多万美元,相当昂贵三因此对水下采油树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三1一水下采油树液压控制系统设计1 1一液压动力单元设计参照API等相关标准[5],在明确液压动力单元(HydraulicPowerUnit,HPU)设计要求二分析水上部分与水下控制模块控制联系的基础上,设计液压动力单元液压系统各回路三主要包括油箱及其附件二高(低)压泵回路二蓄能器组二循环泵回路二调压回路二接口回路二回油回路等三所设计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原理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三

水下采油树模型开发技术方案

水下采油树模型开发技术方案 一、主要技术规范 a 执行标准:API SPEC 6A19 b 额定工作压力:70Mpa(10000psi) c 公称通径:主通径:Φ65mm(2 9/16in) 旁通径:Φ65mm(2 9/16in) d 额定温度级别:P.U(-29℃~121℃) e 材料级别:DD f 产品规范等级:PSL3 g 性能要求级别:PR1 h 总体尺寸(长×宽×高):3130mm×560 mm×2540 mm 主要技术要求:系统工作压力HP:7500psi,LP:5000psi;电源耐压5kv;HP输入1路、输出2路、回油1路;LP输入1路、输出16路、回油1路。 外形尺寸:1400mm*900mm*1400mm 环境温度:操作温度0℃~+40℃ 储藏温度-18℃~+50℃ 工作压力:LP 5000psi, HP 7500psi 主要功能:接收SCM发出信号,开启、关闭阀门,通断油路,检测SC M按照主控站指令发出控制命令功能;向SCM提供温度、压力信号并记录,检测SCM对温度、压力信号的接收和传输能力。 采油树是整个生产系统的执行部分,通过控制采油树管线上的阀门,来控制整个采油系统的流程。整个采油树生产执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生产主回路、环空回路、药剂注入回路。 二、采油树主要组成 ?树体(TREE BODY) ?采油树与井口回接系统(CONNECTOR TIE-BACK) ?井口连接器(WELLHEAD CONNECTOR) ?采油树帽(INTERNAL TREE CAP)

?阀门(VALVE BLOCK & VALVE) ?ROV控制盘(ROV CONTROL PANEL) ?化学药剂注入(CHEMICAL INJECTION) ?采油树体总成(X’TREE ASSEMBLY) 2.1 树体(TREE BODY) ?整体加工的空心园筒体 ?内部形状加工成与油管挂和采油树内帽相配合的形状 ?下端及顶部为螺纹状结构,分别与18-3/4″ 10000PSI工作压力的FMC TORUS IV液压井 口连接器及采油树帽相连接 ?为连接PMV(生产主阀), AMV(环状通路主阀)及AAV (环形空间入口阀)开孔 ?Quad Penetrator装置, 该装置通过与油管挂上的液压Penetrator连接装置相接, 可以 控制井下安全阀的状态 2.2 采油树与井口回接系统(CONNECTOR TIE-BACK) 该系统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采油树体和水下井口之间的18-3/4″VX 型垫片提供第二道屏障,它的上部分叫做Upper Alignment Stab,其顶部与树体相接并密封,其下部分叫Lower Alignment Stab,其底部与9-5/8″的套管悬挂器相接并密封,中间由上下两部分相接并密封,这里所有的密封均采用金属附加弹性体的方式,能承受5000 PSI 的压力。有此回接系统,井口和采油树之间的连接密封就不会受到井下压力的作用,其可靠性大为增强 4.3 井口连接器(WELLHEAD CONNECTOR) ?完井顺序 ?30″井口套管 ?18-3/4″水下井口 ?13-3/8″套管悬挂器 ?9-5/8″套管悬挂器 ◆连接水下井口 ?采油树生产导向基础(PGB)首先座落在30″井口套管(Housing) 上, PGB上的重力锁紧 装置自动与套管锁紧 ?采油树沿PGB导向绳及导向柱(Guidepost)就位 ?FMC TorusIV-18-3/4″10000 PSI(工作压力)的液压采油树连接器与18-3/4″水下井 口连接锁紧

水下采油系统

l水下采油系统介绍 水下采油系统是将全部或部分油气集输装备置于海底的水下生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底盘、水下管汇、跨接管、海洋立管、脐带缆等设备。水下采油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在深水中使用固定式平台而使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水下采油系统多与浮式生产系统配合工作。在水下系统中,井口头和采油树都在海底;因此,水下生产系统就不会像在水上的生产系统(如刚性平台)那样受到海面风浪流和水深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水下生产系统不能直接进行操作,操控也必须通过脐带缆远程控制,持续地操作显然比平台式生产系统复杂得多。水下生产系统的费用基本上随水深变化而变化,而刚性平台的费用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对于深水区域,多趋向于使用水下生产系统。图l为简单的水下采油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油气从水下井口上的采油树采出,经海底管线送到水下管汇进行计量、收集、初步处理,再通过海洋立管输送,然后被运往岸上做进一步处理。 1.1水下采油树 采油树最初被称为十字树、x型树或者圣诞树。它是位于通向油井顶端开口处的一个组件,它包括用来测量和维修的阀门、安全系统和一系列监视器械。它连接了来自井下的生产管道和出油管;同时,作为油井顶端 ̄uJ,t-部环境隔绝开的重要屏障。采油树还包括:许多可以用来调节或阻止所产原油蒸汽、天然气和液体从井内涌出的阀门;采油树是通过海底管线连接到生产管汇系统的。水下采油树的诞生使低成本地开发深水油气田成为可能。 1.2水下管汇 水下管汇主要用来分配、控制管理石油和天然气的流动。水下管汇安装在海底井群之间,主要是将数口油井的油气集巾起来,再通过一条输油管线混合油流,送到最近的采油平台或岸上基地做进一步处理,它可以减少海底管线的长度(见图3)。管汇终端包括一些大型的结构(如:水下加工系统)都属于水下管汇;因此,水下管汇类型有许多种。 水下管汇和油井在结构上是完全独立的,油井和出油管道通过跨接管与管汇相连。水下管汇由管汇、管汇支撑结构、基础结构和保护盖三部分组成。 1管汇。管汇由管线、阀门、控制模块、流动仪表等组成。管汇中心的管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