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蓄电池及维护技术现状资料

国内外蓄电池及维护技术现状资料
国内外蓄电池及维护技术现状资料

国内外蓄电池及维护技术现状

1、世界性难题

国产单体12V铅酸蓄电池设计浮充寿命为5-8年,但1-2年就已彻底报废;无论任何铅酸蓄电池(包括国产、进口),在使用中总逃脱不了提前报废的怪圈。这就是铅酸蓄电池发明140多年来,举世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铅酸蓄电池“不可逆硫化”,是它导致了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大幅度降低,而使电池提前报废。

2、污染严重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在环保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化问题的今天,废旧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显得非常突出,而在“电池污染”中,占二次电池70%的铅酸蓄电池又尤其显眼。大量的硫酸被小商贩任意倒置,废铅也常常因为处理不当而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并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是最危险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使用广泛。中国每年铅酸蓄电池产量高达3500万kw·h、销售额高达100亿元,年报废量>8000万只,且年增长率达30%,在电信、金融、UPS、广电、电力、汽车、铁道、太阳能、风能等行业普遍应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类也因为电池污染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攻克难关

针对铅酸蓄电池“不可逆硫化”而使电池提前报废的世界性难题,黑龙江菲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精心研究,终于开发出了“铅酸蓄电池延生维护仪”系列产品。本技术能使硫化电池起死回生,彻底消除电池不可逆硫化,迅速恢复电池容量。

4、造福后代

“铅酸蓄电池延生维护仪”是蓄电池利用史上的一项创举,经过该技术处理的蓄电池,在保证极板质量的情况下,能继续使用一个使用寿命周期以上。如果报废电瓶50%使用该技术,将成倍减少蓄电池报废量,大大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5、反应机理

消除电池的不可逆硫化,是蓄电池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他们运用各自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许多有效去除硫化的思路,但基本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流派。

铅酸蓄电池延生维护仪利用特定频率的高频脉冲谐振,打通离子通道,对粗大硫酸铅结晶软化、催化,使不可逆硫酸铅电离水解,使内阻巨大的硫化电池激活成为可能,逐步降低内阻、消除硫化,使其具备更强的电化学能力,从而实现因硫化现象报废的铅酸蓄电池的再生使用。上述电化学机理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电池的性质,使其电性能指标更加优异,如:内阻远低于国家标准;低温运行能力增强;深循环性能提高等等。

6、适用范围:

此项技术适用于电信、电力、石化、金融、铁路、广电、IT、UPS、航空、军事、车辆等行业所有进口、国产铅酸蓄电池、胶体电池、铅布电池卷绕纯铅电池等。只要是铅酸化学结构的蓄电池,无论是普通的还是免维护的,无论是富液型的还是贫液型的,只要经检测属硫化现象报废,没有物理损坏并符合我们的再生复原要求的,均可维护和再生,并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失效报废的铅酸蓄电池中,只要是正规厂家按标准生产的、非物理损坏的(如极板脱落、内部断路、短路等),利用再生复原技术均可再生如初。在电力、电信、大型UPS系统内,因物理损坏而不能恢复的铅酸蓄电池只占10%以下,大部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硫化而报废的蓄电池都可以有效地恢复。

7、质量保证:

★技术领先:通过权威检测、该技术已通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

★成熟可靠:多家单位已长期试用。该技术已在军队、民用通讯业、电力系统、UPS、铁路系统、金融系统等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应用用,其复原效果远远高于同类技术,并获得各类用户的书面证明或提供的测试报告。

★使用简便:该项技术安装使用简便。

★与市场上现行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效果明显、质量稳定、复原率高等特点,容易形成垄断经营等优势。

铅酸蓄电池市场现状

*中国的铅酸蓄电池现状:中国是全球铅酸蓄电池的产销大国,2012年,国内报废的铅酸电池达6亿多万只,一般中小城市即达20~30万只以上,大中型城市则达几十万乃至数百万只。铅酸蓄电池的过早报废不仅严重浪费能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在我国废旧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回收工作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大量的硫酸被小商贩任意倒置,废铅电池也常常因为处理不当或保管不当而随地遗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发达国家的铅酸蓄电池状况: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铅酸蓄电池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2012年全年销售额为500多亿美元,美国年产量达200多亿美元,占全球产量的1/3强。在发达国家,对铅酸蓄电池的生产、销售、使用、日常维护和保养、废旧电池复原技术处理、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等,都有一套极其严格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并形成产业化。在美国,仅铅酸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及废旧电池的复原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从业人员即达数十万之众,年创效益达千亿美元之巨。

铅酸蓄电池报废原因及表现

有电池内在质量的因素,也有电池使用方法和场合的因素,但80%以上还是因为铅酸电瓶自身的电化学反应原理所至。电池是可以进行充放电可逆反应的电源,在放电后电瓶内的物质反应转化成一种叫硫酸铅的结晶体,在充电后硫酸铅又转化为铅和硫酸,如此可逆反应。但是当反应条件不够完全和充分时,硫酸铅就不可能得以完全转化,以至于造成硫酸铅的堆积,从而减少了参与反应的物质数量,反映在电池的输出上就是电池容量越来越少,最终丧失基本功能,成为废弃物。铅酸电池的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硫化”(也称为老化)。

铅酸蓄电池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在电极板上逐渐产生硫酸铅晶体。这种现象导致了电池的老化,其表现为:电池充放电困难;电池容量降低;更进一步促进了电极板的腐蚀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铅酸蓄电池延生维护仪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它能使因硫酸铅结晶体导致的失效过期的蓄电池完全恢复。它在给用户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还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又降低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经济、环境、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铅酸蓄电池维护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本公司开发研制出《ZFEAT蓄电池在线维护系统》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它能使因硫酸铅结晶体导致的失效过期的蓄电池完全恢复。它在给用户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还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又降低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它的推广应用是一场蓄电池使用技术的革命,不但给通信、金融、电力、广播电视、工厂、铁路、航空、港口、军事、汽车、电动车等将给经济、环境、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ZFEAT蓄电池在线维护系统》技术创新优势

*国内外铅酸蓄电池修复技术发展历程

近年来国内外的修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大电流充电法》:当大的硫酸铅结晶粒在充电中产生阻抗时,采用大电流能量使其电解和活化,消除极板硫化现象.这种方法消除硫化只可以获得暂时的效果,并且会在消除硫化

的过程中带来加重失水和正极板软化问题,耗能较大,难以起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只宜起辅助作用.(活化技术采用)

(2)《负脉冲充电法》:是在充电过程中加入负脉冲,对减少温升有作用,对消除极板硫化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明显,硫化修复率较低,耗能较大,虽然目前使用较广,但属淘汰方法.(活化技术产品常采用的辅助方法之一)

(3)《添加活性剂方法》:采用化学剂消除硫酸铅大晶粒结晶,但不仅成本高,增加了电池内阻,还改变了电解液的原结构.该法修复率较高,但修复后自放电严重,使用期较短.

(4)《高频脉冲充电法》:采用高频脉冲波(如开关电源+叠加脉冲)使硫酸铅粗结晶体重新转化为细结晶体,使其能正常参与充放电化学反应,修复率较负脉冲充电法效果好,且技术简单实用,目前使用较多.缺点是充电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耗能较大,硫化较严重时效果不佳.(5)《复合脉冲谐振法》:合理地控制充电脉冲频率与谐波波形,对蓄电池循环充放电,利用脉冲充电中的不同频率与谐波波形对硫酸铅粗晶粒形成谐振,击碎粗晶粒,协助电化学还原反应,消除电池硫化,这种方法对电池损伤小,修复效率高, 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目前具备该技术的资深品牌仅美国ZINSCHE和中国ZFEAT;难点是技术和设备复杂,成本高,脉冲频率与谐波波形等谐振技术要求高,是目前重要研究对象!

*《ZFEAT蓄电池在线维护系统》技术创新优势

替代“活化、添加剂”、升级低端“无源脉冲共振”技术的最佳选择

中国《ZFEAT》与美国《ZINSCHE》是目前国际上少有的高端有源电流型“复合脉冲谐波共振技术”品牌;

复合脉冲共振技术

复合脉冲共振技术设备复杂,脉冲频率与谐波波形等谐振技术要求高,成本相对低端技术产品较高,是一直以来重要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市场上基本上都是以低端技术产品为主,主要有:①《大电流充电法》(常用于活化技术)、②《负脉冲充电法》(常用于活化技术)、③《高频脉冲充电法》;

模块化工作模式

根据蓄电池组单体串联工作原理,在系统设备输出纹波干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00mv)的前提下,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多路维护模块化工作模式设计:即每套设备内含4个独立工作模块,相当于4套维护设备,每一个模块管理6只2V或1只12V电池,保证了较高(>95%)的除硫效率,对单体电池的维护也更均匀、充分、细致、彻底。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因受技术瓶颈制约及追求低成本,大都采用一个模块设备管理1组或2组电池,即所谓的一(个模块)拖二(组电池),效率较差;

低纹波干扰技术

ZFEAT产品自身独特的低脉冲波纹技术对基站负载没有干扰(大电流输出状态下小于40mv),符合通信行业要求(小于100mv),为行业提供绿色安全的电源,ZFEAT产品的低脉冲波纹技术有别与国内外同类产品,不必在后级另外加装抑制波纹干扰的处理设备,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相应的故障率;

智能维护工作设计模式

ZFEAT产品独家采用真正意义的“无按钮设置键”智能设计工作模式,无需人工参数功能设置,除硫设备能自动完成对蓄电内阻(容量)参数大小的采集、自动除硫基自动管理等,具有国内外同类产品目前所不具备的优势。

①设备能根据除硫对象内阻(容量)大小,能自动调整输出脉冲电流强度,满足对不同容量蓄电池除硫效果的需要,避免了大量的人工数据采集及人工设置参数误差。

②智能设计系统组成与原理:智能设计由“检测”+“维护”+”管理”三大系统组成,其原理是通过“检测模块”对电池的不同内阻(电导)变化状态进行判别,从而获取相关数据,该

数据由“管理模块”通过控制“维护模块”的状态(如调整脉冲电流输出强度),来实现除硫维护的智能操作。

独特的谐波脉冲波形

ZFEAT设备针对国内外常用的谐波脉冲波形及正向尖脉冲波形的不足,经过上千次试验并选择了效率最佳的波形,既能避开对极板的损伤,又能充分分解体积大小不等的所有硫化晶体,最大程度的恢复电池能量;

采用电流型振荡技术

电流型振荡技术,除硫效率高于通过电感产生的电压型振荡技术的同类产品;由于电池组是串联使用,所以单体电池在采用谐波脉冲电流型振荡原理时,所得到的脉冲能量更均衡、除硫效率更高;(附:电流性共振技术的特点之一:在整组电池组中即便已存在失水单体电池也不会影响对其他各正常硫化单体电池的除硫效果,而且已存在失水的单体电池其极板在电解液中的硫化部分也能被分解清除)

除硫效率高、周期短

ZFEAT品牌BMS-Z12-4系列产品属国内唯一款高端有源电流型蓄电池在线维护设备

A、工信部标准:

(a)除硫效率不低于15%;

(b)除硫周期:3月~1年以上使电池恢复至应有最佳值;

B、ZFEAT标准:

(a)除硫效率不低于25%;

(b)除硫周期:4周~5周;

C、ZFEAT蓄电池在线维护系统使电池容量恢复至应有最佳值后,维护设备进入限流工作节能待机保护模式,一但电池再次产生硫化,设备自动起动进行除硫维护,从而使电池保持最佳容量状态;

D、ZFEAT蓄电池在线维护系统维护效率高、时间短,故无需对电池容量作长达1年以上的分档分析。

适用电池下限容量

A.工信部标准:容量下限不低于50%

B.ZFEAT标准:容量下限不低于30%~40%

a电池容量在放电均衡特性较佳及使用年限不太长的情况下,其适用电池容量比下线可达40%甚至30%;

b如在电池无物理损坏及对缺液电池进行补液的情况下,其适用电池容量比下线可

达20%甚至10%;

适用电池类型

A.工信部标准:《阀控式铅酸电池》

B.ZFEAT标准:《阀控式铅酸电池》、《胶体电池》、《卷绕纯铅电池》、《铅布电池电池》

产品多样化设计及高性价比(分有源和无源两类)

A.无源类产品(小功率产品)使用蓄电池自身的电能供电,其输出能量较小,价格成本相

对较低,一般非语音通信的小容量(200AH以下)蓄电池组,适用无源类产品;

B.有源类产品(大功率产品)使用市电供电,故输出能量相对较大,性价比较高,通常大

容量(200AH -3000AH)蓄电池组,适用有源类产品;

远程在线监控系统(选配)

远程在线监测蓄电池各单体电池工作状态,方便对无人执守通信基站蓄电池组状态的远程管理;

蓄电池行业发展史介绍

蓄电池行业发展史介绍 编辑者:变宝网仁宝 蓄电池行业发展时间不算很长,但过程是艰辛的。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在蓄电池的发展中做出贡献,蓄电池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下面了解下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史。 大事记 1905,第一个蓄电池用于汽车(首先只为照明用); 1914,第一次将启动型蓄电池用于汽车; 1922,第一个BOSCH摩托车用蓄电池出现在摩托车上; 1926,第一台蓄电池充电器问世; 1927以后,Bosch公司开发出汽车用蓄电池。 发展史 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在蓄电池的发展中做出贡献,如LuigiGalvani(约在1789年)、JohnRitter(约在1800年)、AlessandroRitter(约在1800)、GastonPlante(约在1859年)和CamilleFaure,他们把开发被认为是错误的电池的蓄电池引上正确的道路。

19世纪末。已经产生蓄电池的栅架,它的原理仍是至今铅酸电池使用的部件。自那以后,铅酸蓄电池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总是那些单个电池,总是那些极板,总是那样的硫酸液。但仔细观察人们可以看到: 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增加了几倍; 广泛采用塑料(早期隔板和蓄电池外壳为木材); 绝对免维护蓄电池成为今天启动型蓄电池的标准蓄电池; 寿命,除个别例外,已接近?汽车的整体寿命。 蓄电池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石油资源面临危机、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形成了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领域的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社会背景。市场的迫切需

(整理)蓄电池性能检测装置详细资料

蓄电池性能检测系统锂电池充放电柜SBCT-3030TS 一、概述 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5-6年,在这么长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电池端电压不均匀、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渗漏、容量不足等现象,为供电带来安全隐患。蓄电池容量,是蓄电池充足电后放出电能大小的数值,因此蓄电池的容量反映了蓄电池的健康状况。 蓄电池长期浮充,容易造成活性物质钝化,电解液固化;蓄电池均充频繁,造成电解液干涸、极板栅格腐蚀; 大电流充电或过放电,造成极板变形、硫化。以上原因,导致电池容量降低甚至失效,给系统启动、通讯造成安全隐患; 蓄电池由于长期频繁使用,电解液比重不断增加,浮充电流加大,因此电极腐蚀更为迅速,电极腐蚀也会消耗氧气从而使电解液变干,这是蓄电池特有的故障。 当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到其标称容量的90%以下时,电池便进入衰退期。 当电池容量下降到标称容量的80%以下时,便进入急剧的衰退状态,这时电池已存在安全隐患,当电池容量下降到标称的70%以下时,电池已达到报废状态。 《电源维护规程》要求: 1)新安装的蓄电池验收应做100%容量实验; 2)蓄电池每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30%-40%实验; 3)超过三年后每年做一次放电深度为100%的容量试验; 4)蓄电池放电期间应每小时测量一次端电压和放电电流。 一、蓄电池检测方案 2.1.电池安装前检测、定期维护——电池容量寿命检测 充满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称之自行放电。自行放电是不可避免的,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放电率不应超过0.35%~0.5%。自行放电的主要原因: 1)极板或电解液中含有杂质,杂质与极板间或不同杂质间产生了电位差,变成一个局部电池, 通过电解液构成回路,产生局部放电电流,使蓄电池放电。 2)隔板破裂,导致正负极板短路。 3)蓄电池壳表面上有电解液或水,在极桩间成为导体,导致蓄电池放电。 4)活性物质脱落过多,并沉积在电池底部,使极板短路造成放电。 因此安装备用蓄电池前,需要采用“电池容量寿命检测柜”进行100%的核对性实验,先对蓄电池进行补充电,再进行放电、放电完毕后再充电经检测确认蓄电池达到核定容量后,方可投入使用。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2.1和图2.2 所示,一般由正极、负极和高分子隔膜构成。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必须有能够接纳锂离子的位置和扩散路径,目前应用性能较好的正极材料是具有高插入电位的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锂的化合物,如Li x CoO2,Li x NiO2以及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等,这些正极材料的插锂电位都可以达到4V以上。负极材料一般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6,其电解质一般采用溶解有锂盐LiPF6、LiAsF6的有机溶液。典型的锂离子蓄电池体系由碳负极(焦炭、石墨)、正极氧化钴锂(Li x CoO2)和有机电解液三部分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表达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反应: 式中:M=Co、Ni、Fe、W等。 图2.1 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图2.2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个锂离子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构。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此时负极处于富锂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负极处于贫锂态。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与构成电极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本身及锂离子的浓度有关。因此,在充放电循环时,Li+分别在正负极上发生“嵌入-脱嵌”反应,Li+便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所以,人们又形象地把锂离子电池称为“摇椅电池”或“摇摆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是在锂蓄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蓄电池,它基本解决了

困扰锂蓄电池发展的两个技术难题,即安全性差和充放电寿命短的问题。锂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在原理上的相同之处是:在两种电池中都采用了一种能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作为正极,采用一种有机溶剂—无机盐体系作为电解质。不同之处是:在锂离子电池中采用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碳材料代替纯锂作负极。因此,这种电池的工作原理更加简单,在电池工作过程中,仅仅是锂离子从一个电极(脱嵌)后进入另一个电极(嵌入)的过程。具体来说,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是从正极中脱嵌,在碳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晶形变化,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较长的充放电寿命。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少数的是3.7V)。充满电时的终止充电电压与电池阳极材料有关:石墨的4.2V;焦炭的4.1V。充电时要求终止充电电压的精度在±1%之内。锂离子电池的终止放电电压为2.4~2.7V(电池厂家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终止放电电压的参数略有不同)。高于终止充电电压及低于终止放电时会对电池有损害。 其使用有一定要求:充电温度:0℃~45℃;保存温度:-20℃~+60℃。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大电流充放电。一般充电电流不大于1C,放电电流不大于2C(C 是电池的容量,如C=950mAh,1C的充电率即充电电流为950mA)。充电、放电在20℃左右效果较好,在负温下不能充电,并且放电效果差[4],(在-20℃放电效果最差,不仅放电电压低,放电时间比20℃放电时的一半还少)。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锂离子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6V,充满电压为4.2V,对过充电和过放电都比较敏感。为了最大限度减少锂离子电池易受到的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损害,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限制。其充放电特性如图2-3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 锂电池在充电中具有如下的特性: 1.在充电前半段,电压是逐渐上升的; 2.在电压达到4.2V后,内阻变化,电压维持不变; 3.整个过程中,电量不断增加; 4.在接近充满时,充电电流会达到很小的值。 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找到了较好的充电控制方法: 1.涓流充电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2. 7V ; 2.使用恒流进行充电,使电压基本达到4.2V。安全电流为小于0.8C; 3.恒流阶段基本能达到电量的80% ;

铅酸蓄电池维护和保养

铅酸蓄电池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知识 一、蓄电池使用环境 推荐环境温度范围,AGM电池:充电10~+30℃,放电10~+40℃,储存-10~+35℃; 胶体电池:充电5~+30℃,放电5~+40℃,储存-10~35℃; 附近无明火、火花、热源等; 避开热源和阳光直射的场所; 避开潮湿、可能浸水场所,地下或水下使用需采购我司特殊结构电池; 避开完全密闭场所。 二、蓄电池的安装及使用 1、开箱及检查 搬运: 禁止在端子部位受力,防止端子损伤和密封部位裂开; 避免蓄电池倒置、遭受摔掷或冲击; 绝对避免使用钢绳等金属线类,防止蓄电池短路。 检查:包装箱、蓄电池外观——无损伤; 2、安装前注意事项 电池成组使用时建议先给电池配组,量取开路电压相同或相近的电池为一组,建议电压相差0.01V/单体为一个等级; 串联超过450V的安装时电池底部需垫上绝缘胶垫; 检查电池无异常后,将其安装在指定地点(例如电池房); 如将电池安放在电池房,应尽可能将其放在电池房最低处; 避免将电池安装在靠近热源(如变压器)的地方; 因为电池贮存时可能产生易燃气体,安装时应避免靠近产生火花的装置(如保险丝); 连接前,擦亮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小心导电材料短接蓄电池正负端子。 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首先保证电池间连接正确,再将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正极应与充电器或负载的正极连接,负极与负极连接。如果电池与充电器连接不正确,充电器会被损坏,一定要注意不要连接错误。切记连接正确。 3、安装及接线 将金属安装工具(如扳手)用绝缘胶带包裹,进行绝缘处理; 先进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然后再将蓄电池组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 多组电池并联时,遵循先串联后并联的接线方式; 为保证较好的散热条件,各列蓄电池间距需保持20mm以上; 连接后,在蓄电池极柱表面敷涂适量防锈剂(如凡士林); 蓄电池安装完毕,测量电池组总电压无误后,方可加载上电。 4、蓄电池的使用 4.1补充电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自放电电池会损失部分容量,使用前请补充电; 如果使用过程中暂时停放不用,请定期进行补充电。

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1969年,美国登月计划实施,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镉镍电池被列入月球车用动力电源,最后镉镍电池被采用,但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从此得到发展。1992 年,经过许多年努力并付出高昂代价的情况下,密封铅酸蓄电池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也叫安全阀),该阀的作用是当电池内部气体量超过一定值(通常用气压值表示),即当电池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值时,排气阀自动打,排出气体,然后自动关阀,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其最重要的特点为:用较小的工业代价,沿已有150年历史的铅酸电池工业路子制造出更优质的电池,其放电曲线平直,拐点高,比能量特别是比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20%以上,寿命一般也比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胶体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各项性能最优越的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它在使用时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具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内部无游离的液体存在,无内部短路的可能。 采用无锑合金电池极板,电池自放电率极低.在20摄氏度下电池存放两年不需补充电. 长时间放电能力及循环放电能力强。 采用滑动密闭技术(德国阳光公司专利),即允许由电化学反应必然产生的电池使用后期的的极柱生长,又能保证其极高的密封性能。 电池厂家泰科源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组?负极板组?隔板?容器和电解液等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1.极板 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由纯铅制成,上面直接形成有效物质,有些极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上面涂以有效物质?正极(阳极)的有效物质为褐色的二氧化铅,这层二氧化铅由结合氧化的铅细粒构成,在这些细粒之间能够自由地通过电解液,将正极材料磨成细粒的原因是可以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减小蓄电池的内阻?负极(阴极)的有效物质为深灰色的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者,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

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为了获得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下图所示: 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就形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要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 2.隔板 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板,以防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这种隔板上密布着细小的孔,既可以保证电解液的通过,又可

以阻隔正?负极板之间的接触,控制反应速度,保护电池?隔板有木质?橡胶?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等数种,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 3.容器 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通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容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容器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容器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 4.电解液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浓硫酸而成的?它的密度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时为1.200~1.300g/cm3?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危害铅酸蓄电池的任何杂质?电解液的作用是给正?负电极之间流动的离子创造一个液体环境,或者说充当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相对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

【精品】蓄电池使用及保养手册

蓄电池用户操作手册 1.使用前的处置 蓄电池是以充电后的状态发货的,使用前请按以下顺序进行处置. 1.1开箱检查: 1.1.1蓄电池到达后,请先检查一下包装有无异常之后,另请按以下要求打开包装。(另外,打开包装后,首先检查蓄电池及其附属品的数量和外观),开箱要在蓄电池的安装场所附近进行。搬运蓄电池时禁止在端于处用力,请托住底部或用吊带等搬运。如在端子处用力,会对密封部位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请绝对避免.注意:开箱时,请小心进行,避免给蓄电池以冲击,否则能导致畜电池的破损。 1.2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畜电池时,请务必遵守以下事项:

1.2.1不要在密封空间或火的附近安装蓄电池,否则有引发爆炸及火灾的危险。 1.2.2不要用乙烯薄膜类有可能引发静电的东西盖住蓄电池,产生静电时有时会引起爆炸. 1.2.3不要在有可能浸水的地方安装畜电池,否则有发生触电、火灾的危险。1.2.4请不要在超过—40℃~65℃环境温度下安装蓄电池. 1.2.5不要在有粉尘的地方使用蓄电池,否则有可能造成蓄电池短路。

1.2.6将蓄电池系列并排使用时,为使散热良好,请保留一定间隙。1.2.7将蓄电池放进箱内使用时,话在箱的上下部开设换气孔,并充分换气。 1.3安装及接线: 连接蓄电池时,请务必遵守以下事项: 1.3.1扭矩扳手、钳子、扳手等金属类工具,请用乙烯胶带进行绝缘处理后再使用,否则会造成短路,有引起蓄电池烧坏、破损及引火爆炸的危险。 1.3.2请不要用金属线类金属工具连接蓄电池的正、负端或让扭矩扳手、钳子、扳手类金属工具接触电压不同地方。 1.3.3安装时请不要将蓄电池排列的极性(+、—)接错,如极性接反,可导致火灾及充电器损坏。 1.3.4使用插接式端于的蓄电池时,请平行连接端子,接线时注意不要在端子部用过大的力,螺栓拧紧式蓄电池,请用随电池配件的螺栓螺母垫圈,并拧紧. 1.3.5请不要使用香蕉水、汽油、挥发油类有机溶剂及洗涤剂擦拭电池壳,否则使电池壳破裂、溶解或产生细小裂纹,造成漏液。1.3.6使用多个蓄电池时,首先要使蓄电池之间正确连接,然后再将畜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蓄电池的正极端子接充电器或负载的正极;蓄电池的负极端子接充电器或负载的负极。 1.3.7使用多个蓄电池器串联或并联时,保证每列电池之间的间距和列距达到说明书要求。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维护方法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维护方法 摘要:铅酸蓄电池是农用车和拖拉机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给用电 设备供电,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农机设备的正常工作。铅酸蓄电池常以硫酸 作为电解液。蓄电池维护与保管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蓄电池的质量和寿命,还 影响起动设备安全用电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蓄电池的维护、保养是蓄电池 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容量;寿命;维护 铅酸蓄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双极硫酸化理论,其运用Pb/ / :的电化学体系。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过程是可逆的,放电状态时其正极为二氧化铅,负极为海绵状铅,电解液为硫酸溶液,三者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反应产物为和; 充电时其正、负极上的均同电解液发生反应,分别形成:和海绵状Pb,这一过 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铅酸蓄电池化学方程式表达如下: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①如果铅酸蓄电池发生放电作用,一般会受到蓄电池电位差的影响,负极板 上的电子就会由负载进入正极板,并且还会形成电流 I,最后在电池内发生化学 反应。 ②负极板上的各个铅原子都放出 2 个电子(2e)以后,一般会形成铅离子(Pb2+),然后就会与电解液中包含的硫酸根离子(SO 2+)发生一定的化学作用,最后在极板上形成一种无法溶解的硫酸铅(PbSO 2+)。 ③通过正极板上存在的铅离子(Pb4+),可得到两个来自负极的电子 (2e),当其形成二价铅离子(Pb2+)之后,往往会与电解液中包含的硫酸根离 子(SO 2-)产生一定的反应与作用,然后就会在极板上形成一种几乎无法溶解的 硫酸铅(PbSO4)。此外,在正极板上,以水解反应形成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包含的氢离子(H+)发生作用之后,往往会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水。 ④如果受到电力厂的影响与作用,电解液中包含的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通常 会分别转移至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并且还会在电池内形成电流 I,从而形成整个 回路,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 ⑤当电池放电时,浓度会不断下降,但正负极上存在的硫酸铅(Pb- SO4)持续增加,导致出现电池内阻增加、电解液浓度下降的现象,使得电池电动势大 幅下降。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①当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应在其外部接入一个直流电源,以确保负极板放电 之后形成的物质能够恢复为之前的活性物质,并将外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 ②对于正极板上的硫酸铅,由于其会受到外界电流的影响,一般会出现离解现象,并形成二价铅离子(Pb2+)、硫酸根负离子(SO 2-),但外界的电源会 不断吸收正极板上存在的电子,此种情况下,正极板附近游离的二价铅离子 (Pb2+)就需要持续放出个电子补充,就会形成四价铅离子(Pb4+),与水发生 持续反应之后,会在正极板上形成一种二氧化铅(PbO2)。 ③由于会受到外界电流作用,负极板上的硫酸铅一般会发生离解作用,进而

电池的发展史

电池的发展史 电池发展历史 1800年 Alessandro Volta 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1802年 Dr、 William Cruikshank 设计了第一个便于生产制造的电池、 1836年 John Daniell 为提供稳定的放电电流,对电池做了改进 1859年 Gaston Planté发明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868年 George Leclanché开发出使用电解液的电池 1881年 J、 A、 Thiebaut 取得干电池专利、 1888年 Dr、 Gassner 开发出第一个干电池、 1890年 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1896年 在美国批量生产干电池 1896年 发明D型电池、 1899年 Waldmar Jungner 发明镍镉电池、 1910年 可充电的铁镍电池商业化生产 1911年 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与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 1914年 Thomas Edison 发明碱性电池、 1934年 Schlecht and Akermann 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 1947年 Neumann 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 1949年 Lew Urry (Energizer) 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 1954年 Gerald Pearson, Calvin Fuller and Daryl Chapin 开发出太阳能电池、1956年 Energizer、制造第一个9伏电池 1956年 我国建设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755厂)) 1960前后

Union Carbide、商业化生产碱性电池,我国开始研究碱性电池(西安庆华厂等三家合作研发) 1970前后 出现免维护铅酸电池、 1970前后 一次锂电池实用化、 1976年 Philips Research的科学家发明镍氢电池、 1980前后 开发出稳定的用于镍氢电池的合金、 1983年 我国开始研究镍氢电池(南开大学) 1987年 我国改进镍镉电池工艺,采用发泡镍,电池容量提升40% 1987前 我国商业化生产一次锂电池 1989年 我国镍氢电池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1990前 出现角型(口香糖型)电池, 1990前后 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1年 Sony、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2年 Karl Kordesch, Josef Gsellmann and Klaus Tomantschger 取得碱性充电电池专利 1992年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生产碱性充电电池 1995年 我国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1999年 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商业化生产 2000年 我国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2000后 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新能源发展问题的焦点 电池的发展史由1836年丹尼尔电池的诞生到1859年铅酸电池的发明,至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01年发明了镍-铁电池,进入20世纪后,电池理论与技术处于一度停滞时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池技术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就是为了适应重负荷用途的需要,发展了碱性锌锰电池,1951年实现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1958年Harris提出了采用有机电解液作为锂一次电池的电解质,20世纪70年代初期便实现了军用与民用。随后基于环保考虑,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镍-镉电池在20世纪初实现商品化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加,铅、镉等有毒金属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可代替传统铅酸电池与镍-镉电池的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自然成为有力的候选者之一。

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1.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1)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蓄电池是不可接受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蓄电池的内压、结构、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及应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有关。 (2)额定容量为了蓄电池的容量,定义了蓄电池的额定容量。额定容量是蓄电池制造的时候,规定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其单位为Ah。使用条件不同,蓄电池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同。规定的蓄电池放电条件为:①蓄电池放电电流。一般所说的就是放电率,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分别有时间率和电流率。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依据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率、10小时率、5小时率、3小时率、2小时率、1小时率、小时率等。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来表示,以不同的放电率得到的蓄电池的容量会不同。 ②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电流不同,终止放电电压也不相同。随着放电的进行,蓄电池的端电压会逐步下降。在25℃条件下放电到能够再次反复充电使用的最低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率不同,放电终止电压也不相同。一般为10小时率放电的终止电压多数为单格,以2小时率方电的终止电压一般为单格。低于这个电压时,虽然可以放出稍微多一点的电量,但是容易形成再次充电的容量下降,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不要放电到终止电压。 ③放电温度。需电池在低温时的放电容量小,高温时的容量大,为了统一放电容量就规定了放电温度。④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反应蓄电池实际存储电量的多少,单位用安时表示(Ah)表示。同样安时数越大,则蓄电池的容量就越大,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就越远。在使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书范文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书

目录 (一)使用须知及注意事项 (2) (二)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事项 (2) (三)操作 (3) (四)维护和保养 (4) (五)储存 (5) (六)故障及排除 (5) 附录一:充电操作规程 (6) 附录2:车型、蓄电池、充电机适配表 (10)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说明 (一)使用须知及注意事项 1、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2、只允许专业人员操作蓄电池。 3、在使用和充电过程中:禁烟、禁止明火、暗火或火花靠近 蓄电池,否则易发生爆炸和火灾危险。 4、操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眼镜,穿上防护服。遵守操作规 范。 5、在操作过程中,如有酸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必须立即用 冷水冲洗,并寻找医生进一步处理。衣服上沾上酸液也请用水冲洗。 6、防爆、防火和防短路!电池的金属件上始终带电! 7、电解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8、请勿翻转蓄电池,使用准许的吊装运输机械。吊钩不得损 坏电池或连接电缆。 (二)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事项 1、收货 当货物送达时,收货人员必须及时验收、检查: A、有没有任何漏电解液的迹象,或电池有没有遭受撞击的变

形及损毁。 B、电池壳面是否凹陷、破裂,连接线缆有否损毁。 C、电瓶塞、连接线缆及其它配件是否齐全。 D、对电池状况如有疑问,请做好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2、初次使用——已灌注电解液及充电电池 A、检查电解液液位是否在电池瓶塞盖可见液位。对初次使用 的新蓄电池前十次的充放电,毋须加补充水。 B、检查确认充电机与电池是否合适,如有需要与车辆制造商 技术工程人员沟通确认。 C、按有关使用程序,连接电池与充电机。注意:正负极位是 否正确! D、按有关使用守则对电池进行充电。 E、在初始使用期间,留意电池状况,避免深度放电(超过 70%容量)。车辆装有电量表,可清楚指示。 3、初次使用——未灌注电解液的未充电电池 A、所有未灌注电解液没有启用的新蓄电池必须存放于干燥、 通风、荫凉的储存室。 B、未充电的蓄电池投入使用,务必做好蓄电池的初充电工 作,初充电对蓄电池的性能质量和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初充电操作步骤 (1)、灌液 移除蓄电池注液孔塞,灌注电解液至液位盖覆电池极板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诞生,基于人们对于获取持续而稳定的电流的需要。不过,电池的发明,是来源于一次青蛙的解剖实验所产生的灵感,多少有些偶然。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就无此种反应。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像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伽伐尼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lessandro Volta)在多次实验后则认为: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1799年,伏特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又陆续有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然而在当时,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干电池的诞生。干电池的鼻祖在19世纪中期诞生。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 Leclanche)发明了碳锌电池,这种电池更容易制造,且最初潮湿水性的电解液,逐渐被黏浊状类似糨糊的方式取代,于是装在容器内时,“干”性电池出现了。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Wilhelm Hellesen)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相对于液电池而言,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如今,干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达100多种。常见的有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镁-锰干电池等。不过,最早发明的碳锌电池依然是现代干电池中产量最大的电池。在干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人们发现,干电池尽管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用完即废,无法重新利用。另外,由于以金属为原料容易造成原材料浪费,废弃电池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于是,能够经过多次充电放电循环,反复使用的蓄电池成为新的方向。事实上,蓄电池的最早发明同样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年,

汽车蓄电池概述介绍资料

2 蓄电池 2.1 蓄电池的功用 2.2 蓄电池的结构 2.3 蓄电池的型号 2.4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5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2.6 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2.7蓄电池的充电 2.8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2.9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2.10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1 蓄电池的功用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可逆的直流电源。它的功用是: 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 2.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发电机超载时,协助供电; 4.发电机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将发电机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5.大电容器作用,能够吸收发电机和电路中形成的过电压。2.2 蓄电池的结构 汽车用蓄电池必须满足发动机起动的需要,即在短时间内向起动机提供大电流(汽油机为200~600A,柴油机可达1000A)。汽车上采用蓄电池通常称为起动型蓄电池。根据电解液的不同,起动型蓄电池分为酸性和碱性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内阻小、起动性能好,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起动机所需的大电流,因此得到了广泛而长期的应用。

图1-1 蓄电池的基本结构 铅酸蓄电池是在盛有稀硫酸的容器内插入两组极板而构成的电能存储器,它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盖、电解液、加液孔盖和电池外壳组成。(图1-1) 容器分为3格或6格,每格装有电解液,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成为单格电池。每个单格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因此,3个串联起来成为6V蓄电池,6格串联起来成为12V蓄电池。 1.极板 1)构成 极板是电池的基本部件,它的作用是接受充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电能。 极板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棕红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青灰色的海绵状纯铅(Pb),如图1-2所示。

蓄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一、酸性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1.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测量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需要定期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1)玻璃管测量法:测量时,用一根直径为3--5mm的空心玻璃管,垂直插入蓄电池加液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然后提起玻璃管,迅速用尺测量管内的液面高度,或用浅色的干木条垂直插入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然后取出用尺量取痕迹的高度。高度标准应在10--15mm之间。若液面过高,用吸管吸至标准液面。若液面过低,一般应添加蒸馏水至标准液面; 2)观察液面高度指示法:对透明塑壳封装的蓄电池,可通过观察容器壁上的两条高低指示线,判断液面的高度,正常的液面高度应在两指示线之间。 2. 吸管式比重计的使用方法 将一定量的电解液吸入比重计内,使浮子处 于吸管的中部,不能触及吸管的顶部、底部及玻 璃壁,液面所在的刻度即为液体的比重值。或根 据浮子上的红、绿、黄三色标签,粗略判断比重 值的高低,红色区域为1.1--1.15,绿色区域为 1.15--1.25,黄色区域为1.25 -- 1.30。测量方法如 图7所示。 根据实际经验,电解液比重每减少0.01,相 当于蓄电池放电6%,所以从测得的电解液比重, 就可以粗略估算出蓄电池放电程度。需要注意的 是在大电流放电或刚加注蒸馏水的蓄电池,不可 立即测量电解液比重,因为此时电解液混合不均匀。 3. 高率放电计的使用方法 当蓄电池老化致使容量不足时,我们如果在刚 充完电时测量它的电压,其实也可接近标准的电压 值,但只要一经过放电,其电压就会迅速下降且难 以再恢复。所以我们可以采用高率放电计,测量蓄 电池的放电电压,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它的电量情况。 高率放电计使用前先清洁蓄电池极桩上的氧化 物。之后将它的两个叉尖,用力紧压在蓄电池正负 极桩上,时间不超过5s,观察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 的端电压。如图8所示。 如果是测量电压值12V的表,且蓄电池额定容 量<60Ah,若蓄电池端电压能保持在11V以上,说 明蓄电池性能良好;若在9--11V之间,说明蓄电 池尚可使用,但电存半数;若<9.5V,则说明蓄电 池存电不足需充电。若蓄电池额定容量>60Ah, 若蓄电池电压能保持在11.5V以上,说明蓄电池性能良好;若在9.5--11.5V之间,说明蓄电池尚可使用;若<9.5V,则说明蓄电池存电不足需充电。

电池的简介及发展历程

电池的简介及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0-2-2 浏览人数:102人【返回列表】 电池概念: 电池就是把化学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储存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能。作为一种电的贮存装置,当两种金属浸没于电解液之中,它们可以导电,并在“极板”之间产生一定电动势。电动势大小与所使用的金属有关,不同种类的电池其电动势也不同。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电动势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为电池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称为电池的理论比能量。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要比理论比能量小。因为电池中的反应物并不全按电池反应进行,同时电池内阻也要引起电动势降,因此常把比能量高的电池称做高能电池。电池的面积越大,其内阻越小。 电池的能量储存有限,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叫做它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它也是电池的一个性能参数。电池的容量与电极物质的数量有关,即与电极的体积有关。 实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类型:原电池与蓄电池。原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使用前须先进行充电,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以充电再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换成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电池的发展史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并用金属线把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蓄电池主要参数

2.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参数 2.2.1蓄电池的电压 (1)电动势 电动势是指电池在开路时,正极平衡电极电势与负极平衡电极电势之差,其大小取决于电池中的化学反应,与电池的形状、尺寸无关。 根据铅酸蓄电池的成流反应,按热力学原则,电池的电动势为 其中E为电池电动势;Eθ为所有反应物的活度或压力等于1时的电动势,称为标准电动势(V);R为摩尔气体常数,为8.31J/(K·mol);T为绝对温度(K);F为法拉第常数(96500C/mol);n为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数目。电动势是电池在理论上输出能量大小的量度之一,如果其它条件相同,电动势越高的电池,理论上能输出的能量就越大。 (2)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是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也是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但不是平衡电势,而是稳定电势或混合电势之差。理论上,电池的开路电压并不等于电动势,但数值上可能很接近。蓄电池组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及研究铅酸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也是硫酸浓度的函数,其与电解液密度的关系可用如下的经验公式表示: 开路电压=d+0.85(2.5)其中d为电解液的密度。 (3)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是指有电流流过外线路时,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放电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 2.2.2蓄电池的温度 蓄电池内部温度对其性能影响很大,对铅酸蓄电池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在充放电过程中其内部存在“氧循环”,产生的额外热量会使温度上升,因而影响更大,因此在判断蓄电池的性能时,要充分考虑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上升时,电解液的运动速度增大,获得动能增加,因此渗透力加强,电解液电阻减小,电化学反应增强,这些都使蓄电池容量增大。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的粘度增大,使离子运动受到较大阻力,扩散能力降低,渗入极板内部困难,活性物质深处由于酸的缺乏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容量下降。其次是电解液电阻随温度下降而增加,结果电池内阻增加,电压降增大,从而容量下降。温度变化1℃时蓄电池容量的变化量称为容量的温度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容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其中Ct1为温度在t1℃时的容量(A·h),Ct2为温度在t2℃时的容量(A·h),K为容量的温度系数,t1、t2为电解液的温度(℃)。 2.2.3蓄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时所受到的阻力。蓄电池等效模型如图2.2所示。其中RΩ表征电池欧姆电阻,Rp表征电池极化电阻,Cd表征电池正极和负极间双电层电容。 宏观上测出的电池内阻即稳态内阻是由欧姆电阻RΩ和极化电阻Rp组成,其中

蓄电池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文件 文件编号:L-2012-01 版本:A 蓄电池维护保养 作业指导书 编制:XXXXXX 审核:XXXXXX 批准:XXXXXX 2012-04-30发布 2012-05-01实施XXXXXXXXXX本部XXXX部 1.适X 部库存的备件蓄电池及底盘车、产成品上附带的蓄电池 2.引100715 储处理工作过程B 3.1蓄电池由于大量放电或长期存放导致电池亏电,因此应按《PEO1058OTA 蓄电池长期存放工艺要求20100715》定期从设备上拆下蓄电池,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3.2蓄电池电压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若低于12.5v 的保证电压,则应按本指导书中的充电操作要求马上补充电。若电压维持在12.5V 以上,则每三个月也要进行一次充电。

3.3正常情况下每三个月对所有蓄电池进行浮充,以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进入冬天时如果无法保证存储的环境温度(>5℃,在对蓄电池电压进行检查后按照3.2的要求进行操作。 3.4蓄电池在装拆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不得有强烈冲击和振动,不得倒置、重压和日晒雨淋。液温冷却到30℃以下,室温高于30℃时,待液温冷却到室温时方可充电。 3.5充电操作人员应了解本公司所用蓄电池型号、规格以及本作业指导书,了解充充电机性能、连线及操作要求。 电中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断开主电源,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1被保养的蓄电池外观应良好,表面应无无金属物及工具、异物、污染、漏液。 4.2核实交流电源应为220V-50Hz 交流电,检查充电机应完好,总开关应置于关停(OFF,充电机各表指示应在零位,将充电机快慢充的档位调至最低档(见图1。 4.3充电前应先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并进行记录,以便根据各电池的亏电情况确定充电方案。 4.4通电前应先接蓄电池端的电线,后接充电机端的电线;将充电机红线接至蓄电池“+”极,充电机黑线接至蓄电池“—”极接线柱上。 4.5确保所有接线接实,线路没有短路接触,然后打开开关通电,将电压挡调整到12V,快慢充的挡位按4.6条进行设置,开始充电计时。注意:如果是非12V 的电瓶,则应选择标示为相应电压的充电档位,否则将损坏充电机或蓄电池。 4.6正常浮充时快慢充的档位应置为满位挡(见图3,选择充电电流应在充电机电流指示的绿色范围内;亏电严重的需进行去硫充电时选择半位(见图2,充电时间应延长50%左右。 用范围

蓄电池的保养维护

蓄电池的保养维护

发电车蓄电池的保养和维护 蓄电池是底盘车和柴油发电机组的主要供电系统,如果蓄电池工作不良就可能直接影响电源车的工作状态,而且电源车作为应急电源的身份,所以注意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使用蓄电池不仅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能够保证电源车的功能及时性。所以特列出下列蓄电池保养建议: 一、蓄电池的检查 蓄电池的检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项目: 1.电压检查 状态良好的蓄电池标准电压应该保持在24.2~24.7V之间。如果电压过低应该进行充电,充电时应保持小电量长时间充电。蓄电池充电需使用专业的充电机进行,作业人员要进行蓄电池充电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操作,当然只要保持发动机运转就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了。如果蓄电池发生老化就应该进行更换了。 2.电解液密度 这是评价蓄电池充电是否正常、是否发生老化的重要参数,利用密度计或电解液密度测试仪都可以进行测量。如果电解液密度过小则需要进行充电。而电解液浓度过浓或过稀到一定程度,

也就意味着发生了诸如极板硫化、短路或是过充电现象,这时候就需要进行维修了。 3.蓄电池桩头 蓄电池桩头是蓄电池与车辆或机组连接的部分,如果发生腐蚀或连接不良的情况都会造成蓄电池工作不良,操作者可以检查桩头附近是否有白色粉末产生,那些就是桩头腐蚀的标志。如果白色粉末较多时,可以用开水将其烫掉,之后再对其进行防腐处理,在桩头上涂抹一些润滑脂或防腐剂即可,但要注意不可涂抹过多,以免影响使用。 4.外表 蓄电池平常都在发动机舱里呆着,有些待遇好的外面还有保护套,虽然外界不会对它有直接的冲击,但如果蓄电池老化,内部会出现过热的现象,冷热的变化会导致原本平整的表面发生变形。如果察觉到蓄电池外形发生了变化就一定需要更换了。 二、蓄电池的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蓄电池的使用周期都在2~3年左右,但如果操作者使用得当寿命则可以达到4~5年。下面我们来说明一下如何正确使用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