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二学历民法总论重点

吉林大学二学历民法总论重点
吉林大学二学历民法总论重点

民法总论重点

名词解释:

1.民事活动:民事活动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皆在实现其民事利益的、受到民法调整和评

价并产生相应民事法律后果的法律活动。

2.民法关系:也称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确认和调整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

心的社会关系。

3.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法规定的、能够在民事主体之间引起民法关系发生、变更、消灭

的客观事实状态。

4.民事主体:是指依照民法规定,能够参与一定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人的总和。

5.非法人团体:是指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团体。

6.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7.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自己的意志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8.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居所下落不明达一定期限,依法宣告其为失踪

人的制度。

9.监护制度:是指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

监督和保护。

10.住所:是一人以久住的意思而经常居住的一定地域。

11.法人:是指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所形成的客观有机实体的法律化,是以其独

立的人格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12.清算:是指通过清算达到消亡条件的法人的财产,了结其作为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从

而使该法人归于消灭的程序。

13.清算终结:是指解散法人的登记机关依完成清算职责的清算人的申请,注销原法人登记

并公告的行为。

14.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共同的经济目的,自愿签订合同,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对外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民事主体。

15.隐名合伙人: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进行投资,担对外不公开其姓名,也不参加执行业

务,担分享收益,并仅以出资为限承担责任的合伙。

16.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了满足权利主体实现某种利益上的需要而为一定行为或者不

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和约束性。

17.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只凭借自己一方的行为即可使民法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

18.附随义务:是指在合同关系中,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之外,依诚信原则产生的根据合同

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产生的通知、忠实、协助、保密义务等。

19.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

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

20.善意取得:是指无权让与人处分他人的动产,如果第三人基于善意而对该项动产取得占

有,则依法直接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

2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为民事行为,并由被代理

人直接承受该行为的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制度。

22.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一定事实状态持续达到一定期间后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选择题:

1.在古罗马共和时期,法学家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把法律规范主要分为市民法和万民法。

2.罗马法从内容上特指罗马私法。

3.《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步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典。

4.《苏俄民法典》是第一步社会主义的民法典。

5.从民法的表现形式分析,民法分为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

6.从我国《民法通则》立法规定分析,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

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

8.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包括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

9.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对立的体系,整个社会就分裂为市民社

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前者是特殊的私人权益关系的总和,后者则是普遍的公共利益

关系的总和。该两部分社会关系分别由私法和公法来加以调整。

10.民法和商法都是私法。

11.在实行民商合一的大陆法系国家,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是普通法与

特别法的关系。

12.商法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性的特点,而民法的伦理性和民族性较强。

13.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征:(1)抽象性;(2)统率性;(3)非规范性。

14.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产生是公法、私法划分的前提。

15.民事活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兼容性;

16.民法关系是由民法确认和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各种民事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7.民法关系的特征:(1)民法关系是一种平等性的社会关系。(2)民法关系是以民事权利

和民事义务为核心的社会关系。(3)民法关系主要是一种财产关系,且绝大多数具有等价有偿的特点。

18.物权法律关系,也称物权关系,是指权利人能够直接支配物,无须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

行为予以协助即可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财产关系。

19.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民法关系。

20.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特定的民法关系。

21.在赠与法律关系中,赠与人负有交付赠与物给受赠人的义务,受赠人只享有接受赠与物

的权利,无须履行相应义务。

22.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1)民事法律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现象,即客观存在的现

象,而不是人主观臆想出来的东西。(2)民事法律事实必须是由民法规定的,并且符合民法规定。(3)民事法律事实必须同一定得民事法律效果相联系,即能够在民事主体之

间引起民法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23.引起民法关系的发生,即民事主体之间因民法规定的一定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形成一

定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关系,即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法律后果。

24.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1)事件;(2)事实状态;(3)行为。

25.民事主体以民法的确认为标志。

26.地位平等性表现在:(1)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平等;(2)民事主体参与民法关

系时适用法律平等,不因民事主体的类型的不同而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区别;(3)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意思表示具有独立性,由民事主体自己决定,不受他人意志的左右。

27.依团体受益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公益性非法人团体和私益性非法人团体。

28.非法人经营体,它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

29.出生是自然人成为主体的实质性条件。

30.团体主体的形式要件——法律承认

31.关于私益法人,我们认为由于其受益对象是特定的,并且大都是为进行生活性活动而设

立的,采准则主义即可。

32.在我国,《公司法》修改以后,对公司实行的是有限制的准则主义。

33.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权利能力是一致的,没有谁出现在先在后之分。

34.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这里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35.我国自然人行为能力依年龄标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完

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的人,所做出的与年龄和智力相适应

的民事行为应为有效。

36.对精神病人的宣告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37.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1)配偶;(2)父母、子女;(3)兄弟姐妹、祖

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4)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38.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应立即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为1年。

39.判决中应确定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判决书中未确定的,以判决宣告之日为被宣告

死亡人的死亡日期。

40.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41.监护的终止原因:(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

亡;(3)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监护人辞职;(5)监护人被撤职;(6)因委托关系终止。

42.身份证是记载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等情报资料的法定证件。

43.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住所,一个人的居所可以有数个。

44.住所的法律意义:决定诉讼管辖地

45.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以营利性法人为主。所谓营利法人即以营利为目的所成立的法人。主

要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和公司等。

46.依我国法律,在我国设立的法人,为我国法人。

47.法人应具备的实质要件:有必要的独立于组成人员的财产或其他必要要件。

48.形式要件——法律认可的要件:法人的成立目的须合法等要求

49.从形式上说,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因而厂长(经理)是国有企业的

权利机关。

50.法人的分支机构即法人在某一区域设置的完成法人部分职能的业务活动机构,如分公

司、分厂、分行等。

51.法人的人的代表机关即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后果的法律意义在于:以法人名

义所为超越法人章程的行为,相对人不足以辨认时,应视为法人的行为,法人仍应负责。

52.法人的消灭,一般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解散,第二阶段为清算。

53.合伙的主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组织。

54.合伙自己不能独立承担责任,由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

的除外。法人则独立承担有限责任。

55.入伙应具备以下条件:(1)第三人接受和承认原合伙合同的内容;(2)入伙应按照合伙

协议办理,或取得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56.合伙终止的原因:(1)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的存续期间届满,合伙人不愿继续经营的。

(2)合伙事业已经完成或者已无法完成。(3)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4)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终止合伙关系。(5)合伙因违反法律、法规而被撤销或被解散。

57.我国民法学界对民事权利概念的界定存在多样化状态。我们认为,民事权利是民法确认

民事主体以法律之力为保障而享有的特定权益。

58.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私人利益的法定化和类型化。

59.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法律人格而依法享有的、为赋予其独立法律人格所必须得权

利。

60.综合性权利主要有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61.著作权中既包括人身性内容,又包括财产性内容。

62.知识产权是专有权,即知识产权只由权利人对其享有独占权。

63.绝对权特点: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一般人

64.相对权特点:义务主体是特定的人

65.支配权,是指权利人有权对标的直接加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如物权、人身

权等属于支配权。

66.请求权,是指权利人有权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券即属典

型的请求权。

67.按照民事权利实现要件的不同,可分为既得权和期待权。

68.民事义务分为以下几类:(1)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2)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3)主

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

69.主给付义务,简称主义务,是债的关系所固有、必备的、直接影响到债的目的实现的且

与具体权利相对应的义务。

70.空气、海洋、大气等不是民法上的物。

71.构成民法上的物具备以下特征:客观物质性、可支配性、可使用性。

72.根据物与物之间的产生来源关系的不同,物可分为原物和孳息。

73.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一切能使民事权利、义务得以发生、消亡的行为。

74.所谓意定行为,是反映主体刻意追求特定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75.目的意思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之一。

76.表示行为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之一。

77.附条件法律行为对所附条件的要求:(1)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2)条件必须可能;(3)

条件必须合法。

78.可撤销法律行为的适用情形:(1)胁迫行为(2)欺诈行为;(3)错误行为。

79.胁迫行为构成要件:第一,须有胁迫之故意;第二,须有胁迫行为;第三,须被胁迫人

因受胁迫而生恐惧心理。

80.效力未定法律行为的具体适用情形:限制行为能力人缔结的民事行为。

81.违反强行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的法律行为是无效法律行为的具体适用情形之一。

82.违反公序良俗行为,在我国一般指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83.无效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有以下情形:(1)返还财产;(2)赔偿损失;(3)追缴财产;

(4)其他法律后果。

84.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其一: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

85.无因管理的法律效力: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出的必要费用。

86.时效取得亦称占有时效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人基于对他人财产以所有的意思或为自己的

利益和平、公然、持续占有,在时效届满后对该财产取得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法律行为。

87.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之所有权或他物权。

88.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不当得利人应当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89.过错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2)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3)过

错和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90.按照代理次序的不同,可分为本代理和复代理。

91.代理权的滥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自己代理;(2)双方代理;(3)恶意代理。

92.委托代理权的消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权终止:(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

人辞去委托;(2)代理人死亡;(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93.为了兼顾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同时赋予善意第三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

94.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的比较:其一,狭义无权代理属于一般的无权代理,而表见代

理属于特殊的无权代理;其二,狭义无权代理中,一方面,行为人本质上没有代理权,

另一方面,表面上又没有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者理由;而在表见

代理中,行为人虽然本质上也没有代理权,但在客观上具有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

代理权的事实或者理由;其三,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通常取决于被代理人是否予

以追认或者拒绝,或者善意第三人是否予以催告或者撤回,此前,其法律效力往往处于

未定状态;而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95.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所应承担的

民事法律后果。

96.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由以下几种归责原则构成:(1)过错责任原则;(2)无过错责

任原则;(3)公平责任原则

97.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确认的最主要的、最普遍的归责原则,广泛适用于除法律另

有规定外的一般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98.在现代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体系中,过错责任原则是最主要原则,处于基础性地位。

99.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不适用于违约责任,而且一般适用于法律规定的特殊侵权责任。

100.在公平责任原则场合,由双方分担损害赔偿责任。

101.民事责任免除条件:(1)不可抗力;(2)正当防卫、紧急避险;(3)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102.时效分为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两种。

103.时效的制度功能不同,取得时效是对新的权利的确认,而消灭时效将导致原权利主体的权利丧失。

104.时效的法律效果不同,取得时效产生权利取得效果,而消灭时效产生权利丧失的效果。

105.丧失胜诉权的制度,它属于消灭时效的范畴。

106.诉讼时效具有消灭时效的性质是诉讼时效的特征之一。

107.诉讼时效期间可适用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属于可变期间;而除斥期间不能中断、中止和延长,属于不变期间。

10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09.下列民法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110.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别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111.P239.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债,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起计算。具体说,附停止条件的债,从条件成就时起计算;附始期的债,从始期届至时起计算。

112.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主要有:不可抗力,它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发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战争等。

113.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1)提起诉讼;(2)权利人主张权利;(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114.诉讼时效的中止只能发生于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115.引起诉讼时效的延长的事由并不是由法律做出明确规定,而是由法律概括性、原则性地规定引起诉讼时效延长的事由为“特殊情况”,至于何为“特殊情况”以及是否予以延长,由法院酌情决定。

116.取得时效具有以下特征:(1)取得时效以存在当事人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状态为前提条件;(2)取得时效属于物权制度。

117.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设立取得时效,具有重要意义:其一,由于取得时效制度为了确认占有人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持续经过达到法定期间后,占有人即可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从而利于确定产生于市场经济中的复杂的财产关系,使财产

的所有权与财产的实际支配相一致,避免和消除财产的不确定状态,有利于维护社会经

济关系的稳定;其二,有利于督促权利人珍惜权利,及时主张权利,积极行使权利,充

分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用。

多项选择题:

1.罗马法中的市民法是民法的语源,万民法是国际私法的语源。

2.古罗马时期,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得到大发展,其达到辉煌高度的标志是《国

法大全》,分为三编:(1)人法;(2)物法;(3)诉讼法。

3.关于民法模式,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有民商分立主义和民商合一主义两种模式。

4.民事活动的立法价值:(1)民事活动决定着民事立法的对象、性质和宗旨;(2)民事活

动决定民法立法的基本原则;(3)民事活动决定着民事立法的内容框架;(4)民事活动决定着民事立法的适用范围。

5.按照民法关系内容的不同,民法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人身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

律关系。

6.人身法律关系,也称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不具有直接物质利益

内容的民法关系。该种关系以一定的人身利益为内容,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7.民事主体制度不仅保障了“人之为人”,而且鼓励实现“人之为人”,(1)“人之为人”

是“类生活”的客观要求;(2)民事主体制度亦是实现“人之为人”以及“类生活”的

法律保障。

8.民事主体由两大类组成,即自然人和团体。团体主体中又有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之分。

9.非法人团体具有不同于法人的特征:(1)非法人团体有其自己的意志,但这种意志可因

其组成人员的协议而改变,故具有随意性;(2)非法人团体尽管也有自身的财产,但其责任承担并不以其自身的财产为限,必要时可追及到其组成人员的财产;(3)非法人团体也有其自身的各种机关和机构,如代表、管理人等,但不如法人那样要求严格。可以

说非法人团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4)一切活动也都以团体自己的名义,这是

其人格的表现。

10.宣告失踪的条件:(1)下落不明2年;(2)必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须经法院宣告,

公告期为3个月。

11.下落不明需要的期限依据具体情形有以下几种:普通期限为四年,即一般适用宣告死亡

的期限为4年;特别期限为2年,如因遭遇特别危险如战争、地震、海滩及其他重大灾

难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失踪。

12.暂时性抗辩权有以下几种:(1)同时履行抗辩权;(2)检索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

13.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在自己、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针对

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予以适当的还击,以避免、排除或减轻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害

的防卫措施。民事主体采取正当防卫行为保护民事权利免受侵害,是一种合法行为。因

此,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14.民事客体的其他种类:(1)货币;(2)有价证券;(3)知识产品;(4)人身利益;(5)

行为。

15.传统民法依非真实表意行为的主体和心理状态将其分为:(1)双方故意不真实行为,又

称有通谋的非真意表示;(2)一方故意不真实行为,亦称“单方虚假表示”、“真意保留行为”等;(3)欺诈行为;(4)错误行为。

16.附条件法律行为条件的主要种类:(1)延缓条件;(2)解除条件。

17.无过错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2)损害事实与有关人的行为或物有因

果关系;(3)法律有明确规定。

18.公平分担特定义务的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2)损害事实与有关人的

行为或物之间有因果关系;(3)双方都没有过错。

19.代理的有效要件:(1)代理人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代理人享有代理权,且在

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民事行为;(3)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事实民事行为;(4)代理行为的内容须不与法律禁止性规定相抵触。

20.无权代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没有代理权而为代理行为;(2)超越代理权限而为

代理行为;(3)代理权终止后仍为代理行为。

21.民事责任的特征:(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前提以违反民事义务为要件;(2)民事责

任是民事主体之间的责任;(3)民事责任主要以财产责任为主,但不以财产责任为限;

(4)民事责任具有明显的补偿性。

22.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在民事责任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表现在:(1)它决定着民事责

任的构成要件;(2)它有时是民事责任的分类标准;(3)它有时决定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4)它有时觉得着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5)它有时决定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

23.民事责任形式的种类:(1)恢复原状;(2)修理;(3)赔偿损失;(4)赔礼道歉。

24.时效的特征:(1)时效是事件;(2)时效的法定性;(3)时效的强制性

25.普通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1)占有人须为自主占有,这是普通取得时效的主观要件。

(2)占有人须公然地、和平地占有他人的财产,这是普通取得时效的客观要件。(3)占有人占有他人财产的事实须处于持续不间断的状态,且须达到法定的普通取得时效期间。

26.对国家专有财产、禁止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等不适用取得时效制度。

27.民法的适用具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民法适用主体的专门性;(2)民法适用的强制性;

(3)民法适用的严格程序性;(4)民法适用的合法性。

简答题: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主体地位平等;(2)主体意思表示自由;(3)

内容大多数具有等价有偿的特点。P5

2.《民法通则》调整一下几方面的社会关系:(1)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财产关系;(2)

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人身关系;(3)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知识产权关系;(4)应由民法调整的其他平等性社会关系。P11

3.民法的性质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民法是市民法;(2)民法是权利法;(3)民法是私

法;(4)民法主要是实体法;(5)民法是平等法。P18

4.民法的特征:(1)民法规范是强制性和任意性的结合;(2)民法的调整方法体现了民事

主体意思自治性和国家意志强制性的结合,并侧重体现前者;(3)民法规范是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P20

5.民法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民法维护民事主体的生存秩序;(2)民法为民事主

体的民事活动提供法律规则;(3)民法为民事主体的意思和活动自由提供法律保障;(4)民法为提高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效率提供法律保障。P21

6.民法和经济法都是调整一定经济关系或财产关系的法律部门,但是,两者存在明显区别,

表现在:(1)调整对象的内容和性质不同;(2)主体法律地位不同;(3)调整方法不同;

(4)法律性质不同。P32

7.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民事立法准则的功能;(2)民事主体为民事行为的指南功能;

(3)司法机关裁判的准则功能;(4)民事立法漏洞的弥补功能。P36

8.民事主体的特征:(1)地位平等性;(2)意思自治性;(3)范围广泛性;(4)权利义务

的对等性。

9.亲权与监护不同,二者区别在:(1)亲权是一种身份权,是因父母与子女间的身份关系

而自然发生;监护是一种法定权,是法律为保护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利益所赋予其父母的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亲权的权利属性体现在对未成年人之外的人来说,即不允许任何

人对未成年人有侵害行为;其义务属性体现在对未成年人本人的教育和保护方面。(2)亲权只适用于未成年人,而监护则适用于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由此可知,监护制

度对亲权起着补充作用。(3)亲权人只限于未成年人的父母,而负有监护职责的主体不

局限于父母,监护的对象也不限于未成年人。P103

10.法人成立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

和场所;(3)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依法成立。P109

11.合伙的特征:(1)合伙的主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组织;(2)合伙依据合伙合

同而成立;(3)合伙是一种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关系;(4)合伙是一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关系。P121

12.显名合伙与隐名合伙的区别:(1)对外是否公开身份和姓名不同;(2)出资财产的归属

不同;(3)法律地位不同;(4)权利义务不同;(5)承担责任的性质不同。P126

13.民事权利的特征:(1)民事权利的内容具有利益性和利己性;(2)民事权利的行使具有

法定或约定的界限性和限制性;(3)民事权利的实现具有条件性;(4)民事权利的法律保障性。P135

14.民事义务的特征:(1)民事义务的利他性;(2)民事义务的界限性;(3)民事义务的前

提性;(4)民事义务的约束性。P136

15.民事客体的特征:(1)客观性;(2)多样性;(3)特定性;(4)利益性;(5)法定性;

(6)可支配性。P154

16.意定法律行为一般生成要件:(1)行为人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自愿、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不违反社会利益。P176

17.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其行为主体仅限于第三人,通常是指与无权让与人从事交易

的受让人;(2)其行为标的既可为动产,也可为不动产;(3)善意地从无处分权人手中受让财产之占有;(4)须依一定的意定行为而取得P195。

18.代理的特征:(1)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替被代理人为民事行为,这里有两

层含义:第一,代理是由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为民事行为;第二,代理要求代理人在代

理权限范围内为民事行为。(2)代理是由代理人独立为民事行为,而不是被代理人为民

事行为;(3)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而不是以代理人自己的名义

为民事行为。P202

19.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第一,行为人没有代理权;第二,虽然代理人没有代理权,但在

客观上存在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者理由;第三,善意

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P211

论述题:

1.民法的功能P21-28

(1)民法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民法所确立的民事主体制度、所有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正好确立了商品关系的条件,其一,民

法的民事主体制度是规范市场主体的最基本制度。其二,民法的物权制度是规

范财产(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和使用关系的基本制度。其三,民法的债和合

同制度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法

律规范。

(2)民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民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4)民法保护人权。表现如下:第一,民法保护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人权。第二,民法保护最基本的、平等的人权,首先,民法保护的民事权利涵盖了基本人权

的全部内容;其次,民法调整的民事权利构成了基本人权的基石。第三,民法

保护不同民事主体的人权。在针对特殊民事主体予以与一般公民同等保护的同

时,还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实行特殊保护:首先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

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实行监护制度,以照顾他们的身体发育、人身安

全、德育和智育的教育培养,管理他们的财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保护

他们的人权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对妇女利益予以特殊保护;再次,对儿童、

老人利益予以特殊保护,并对胎儿利益给予特殊保护和照顾;最后,对残疾人

人权予以特殊保护。第四,民法采用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保护人权。一方面,

民法规定了民事主体的各种民事权利,确认了民事主体实现民事权利的自主、

自愿的原则,为民事主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主观能动性提供空间和环境,有利于

民事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从积极意义上保护和实现人权。

另一方面,民法规定了禁止权利滥用、遵守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而不损

害公共利益等原则,从而对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予以必要的限制。

(5)民法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2.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P45-48

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

(1)诚信原则在民法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

(2)诚信原则的第二层含义是说民事主体为民事行为时,一定要善意而为“真实”,“真诚”、“诚信”是有不同意义的:“真实”指“事实之真”,是说事物在客观

上原来就是这样。

(3)诚信原则的第三层含义也即它的核心内容是公正。

(4)诚信原则的第四层含义,也是最深层含义是对人格的信任和尊重。

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内容:第一,公序良俗原则要求当事人的行为符合国家社会的存在

及其发展所必须得一般的道德价值和伦理秩序。第二,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可以因法律行

为的内容,具体的法律行为目的、法律行为的动机或法律行为成立的方式而造成。第三,公序良俗原则只是通过道德原则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消极限制,但绝不意味着法律要去积极地强制某种道德行为的实施,不管那种道德行为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或者是严格伦理学的要求。第四,公序良俗原则是一个发展着的原则。

3.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P122-124

(1)合伙具有不同于自然人、法人的特征。首先,合伙与自然人存在区别,表现在:第一,合伙具有团体性;第二,合伙具有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合伙

的经营规模一般较大;第四,合伙责任具有连带性。其次,合伙与法人存在区

别,表现在:第一,合伙不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第二,合伙的财产特点与法人

财产特点不同;第三,合伙的经营规模一般不如法人经营规模大;第四,合伙

自己不能独立承担责任,有各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

(2)合伙具备民事主体的基本条件。第一,合伙具有比较稳定的成员;第二,合伙

具有合伙组织统一管理和支配的财产;第三,合伙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第四,合伙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4.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P137-141

(1)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实质——正当性。什么是正当,有以下标准:第一,主体的一定欲求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甚至全部人的基本欲求即

社会共同要求;第二,将主体的要求上升为法律权利保护并不会给他人带来损

失;

(2)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的社会表现——自愿性。第一,权利的正当性是义务主体自愿履行的前提;第二,义务意识是人们自觉形成的;第三,义务本人并不是

强加的,而是义务主体本人自愿的。

(3)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的基本构成要素。实践中的法律义务的理想型是由:“正当”

+“必须”+“国家强制力(责任)”所构成。

(4)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联系。表现在:第一,两者共同构成了民法关系的完整内容;第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第三,两者是联结民法关

系双方当事人的纽带;第四,两者的分类具有共性。

案例:

1.宣告死亡的条件

宣告死亡申请人的顺位

宣告死亡撤消后对婚姻、收养关系和遗产影响

2.合伙与入伙

合伙债务的承担

3.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认定

无因管理的认定

4.附条件赠与的条件和效力

民法总论复习重点

民法总论复习重点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形式民法: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民法典) 实质民法:除民法典外,还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规范以及民事判例法和民事习惯法 图1-1民事权利体系 (五)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和存在的形式 我国民法的渊源: 1、制定法 2、有权解释 3、习惯法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表示行为:凡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或一定精神内容的表达为要素的行为。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发表其自由形成的私法效果目的的行为

事实行为:又称非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无关心理状态的行为,行为的结果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直接由法律规定,与行为人的意志无关,即行为结果具有法定性。 四、自然人 (五)、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保护失踪人): 概念: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 条件: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1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2、宣告死亡(保护利害人) 概念: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结束其生前居住地的权利能力) 条件:(1)自然人离开最后居住地之次日起,杳无音讯达4年的,利害关系人即可对其申请宣告死亡,包括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情形(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之日起满2年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对其申请宣告死亡(3)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须发出公告,公告期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公告期为3个月 撤销:被撤销死亡宣告的自然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配偶与他人再婚的,新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配偶没有再婚的,原婚姻关系从撤销之日起自行恢复。子女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恢复,但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其收养关系不得单方解除。 五、法人(有限责任) 概念:具有民事法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七、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p110 支配权:又称管领权,是权利人依据自己的意志即可对标的物进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请求权: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 分为独立请求权(债权、抚养请求权)和非独立请求权(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等) 注:受诉讼时效限制:2年 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对请求权人的权利请求提出异议或予以回绝的权利,又称异议权 形成权:仅依权利人一方的意志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追认权、同意权、确定权、抵消权、撤销权、解除权、终止权) 注:受除斥期限的限制(1年) 绝对权:绝对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又称对世权 相对权: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又称对人权 八、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物的分类:(1)特定物与种类物: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而特定化,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种类物是指具有共同的物理属性,能以品种、质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的物。(2)主物和从物:主物是指两种以上物相互配合,按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无须依赖他物而能独立存在并起主要作用的物。从物指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 1包括宣告注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习题6、7、8

练习 6.1 在ψ按A 的本征矢量{}i a 展开的(6.1)式中,证明若ψ 是归一化的,则 1=∑*i i i c c ,即A 取各值的概率也是归一化的。(杜花伟) 证明:若ψ是归一化的,则1=ψψ。根据(6.1)式 ∑=i i i c a ψ, ψi i a c = 可得 1===∑∑* ψψψψ i i i i i i a a c c 即A 取各值的概率是归一化的。 # 练习6.2 (1) 证明在定态中,所有物理量取各可能值的概率都不随时间变化,因而,所有物理量的平均值也不随时间改变. (2) 两个定态的叠加是不是定态? (杜花伟 核对:王俊美) (1)证明:在定态中i E i H i = , Λ3,2,1=i 则 ()t E i i i i t η -=ψ 所以 i A i e i A e A t E i t E i i i ==-η η ψψ. 即所有物理量的平均值不随时间变化. (2)两个定态的叠加不一定是定态.例如 ()()()t E i t E i e x v e x u t x 21,η η --+=ψ 当21E E =时,叠加后()t x ,ψ是定态;当21E E ≠时, 叠加后()t x ,ψ不是定态. # 6.3证明:当函数)(x f 可以写成x 的多项式时,下列形式上含有对算符求导的公式成立: ) (]),([)()](,[X f X i P X f P f P i P f X ?? =?? =ηη (解答:玉辉 核对:项朋) 证明:(1)

) ()()()()()()()()](,[P f P i P i P f P i P f P f P i P i P f P f P i X P f P Xf P f X ??=??-??+??=??-??=-=ηηηηηηψψ ψψψ ψψ ψψ 所以 )()](,[P f P i P f X ?? =η (2) ) () ()())(())(()()())(()()(]),([X f X i X f X i X i X f X i X f X f X i X i X f X Pf P X f P X f ??=?? --??--??-=?? --??-=-=ηηηηηηψψψψψ ψψ ψψ 所以 )(]),([X f X i P X f ?? =η # 练习6.4 下面公式是否正确?(解答:玉辉 核对:项朋) ),()],(,[P X f P i P X f X ?? =η 解:不正确。 因为),(P X f 是X 的函数,所以)],(,[P X f X =0 # 练习6.5 试利用Civita Levi -符号,证明:(孟祥海) (1)00=?=?L X ,L P (2)[]0=?P X L, (3)()()P X X P P X P X L ?-??-=ηi 22 2 2 证明: (1)∑∑∑∑=== ?ijk k j i ijk k j jk ijk i i i i i P X P P X P L P εε L P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1.甲、乙、丙均为经营长途客运业的专业户,三人商定合伙经营跑运输,每 人出资10万元入伙,同时甲提出其业务经理丁善于管理,可以由丁以其管理才能入伙,不须交纳出资,乙、丙表示同意。四人一致同意由丁作为日常业务负责人。后甲因其他事项提出退伙,并放弃其在合伙中的份额,乙丙丁三人表示同意。三天后,丁在运输过程中撞伤他人,需支付赔偿费50万元,为此引起纠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以其管理才能入伙是否有效?(5分) (2)甲放弃的份额应如何处理?(5分) (3)赔偿费50万元应如何承担?(5分) 2.2008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以现金 人民币5万元出资,乙以房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人民币4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08年6月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万元,期限为1年。2008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08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2009年5月,乙、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人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2009年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只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 根据以上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分别分析并说明理由。(5分)(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应如何清偿?(5分)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如何分担清偿?(5分) 3. 2000年,刘某的妻子急病住院急需用钱,刘某打算卖掉老家的三间平房。刘某委托老家的张某帮忙卖房,张某同意。高某知道后,找到张某,表示要买这三间平房,并表示要给张某500元的好处费,让张某以低价卖给自己。张某答应高某的要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把这三间房卖给高某,高某给张某500元的好处费。张某把卖房的事告诉刘某,由于刘某不知道老家的房价,同意张某把房卖给高某。高某把三间平房拆除后进行了翻新。2001年,刘某回老家,邻居告诉刘某张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把这三间房卖给高某并收取好处费一事。刘某找到张某,表示房子卖了并已经翻新,不再要回,但要求张某赔偿自己的损失。张某

高等量子力学复习题

上册 1.3 粒子在深度为0V ,宽度为a 的直角势阱(如图1.3)中运动,求 (a)阱口刚好出现一个束缚态能级(即0V E ≈)的条件; (b)束缚态能级总和,并和无限深势阱作比较 . 解 粒子能量0V E 小于时为游离态,能量本征值方程为: []0)(22''=-+ ψψx V E m (1) 令002k mV = ,β=- )(20E V m (2) 式(1)还可以写成 ?? ???≥=-≤=+)(阱外)(阱内4)(2,03)(2,022''2''a x a x mE ψβψψψ 无限远处束缚态波函 数应趋于0,因此式(4)的解应取为()2,a x Ce x x ≥=-βψ 当阱口刚好出现束缚态能级时,0,0≈≈βV E ,因此 2,0)('a x Ce x x ≥≈±=-ββψ (6) 阱内波函数可由式(3)解出,当0V E ≈解为 ()()2,s i n ,c o s 00a x x k x x k x ≤?? ?==ψψ奇宇称 偶宇称 (7) 阱内、外ψ和ψ应该连续,而由式(6)可知,2a x =处,0'=ψ, 将这条件用于式(7),即得 ,5,3,,02cos ,6,4,2,02 sin 0000ππππππ====a k a k a k a k 奇宇称偶宇称(8) 亦即阱口刚好出现束缚能级的条件为 ,3,2,1, 0==n n a k π (9) 即2 22202π n a mV = (10) 这种类型的一维势阱至少有一个束缚能级,因此,如果 2 2202π< a mV ,只存在一个束缚态,偶宇称(基态)。如果22202π = a mV ,除基态外,阱口将再出现一个能级(奇宇称态),共两个能级。如() 222022π= a mV ,阱口将出现第三个能级(偶宇称)。依此类推,由此可知,对于任何20a V 值,束缚态能级总数为 其中符号[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 当粒子在宽度为a 的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时,能级为 ,3,2,1,212 =?? ? ??=n a n m E n π 则0V E ≤的能级数为 120-=?? ????=N mV a n π (12) 也就是说,如果只计算0V E ≤的能级数,则有限深)(0V 势阱的能级数比无限深势阱的能级数多一个。注意,后者的每一个能级均一一对应的高于前者的相应能级。

研究生2005吉林大学量子力学真题

2005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25分] 一维线性谐振子 [222 1)(x m x V ω=] 初始时刻的状态为: )()(5 1)(52)0,(210x C x x x ???Ψ++=, 其中,)(x n ?为谐振子的正交归一化能量本征函数。 1)若在)0,(x Ψ态上测量能量的平均值为ω=2 3,试求系数C 。 2)写出时刻振子的波函数,并求出此时测量能量的取值不小于平均 值的几率。 0>t 3)求时刻振子宇称的可取值、取值几率和平均值。 0>t 二、[25分] 在位场)0()()(00>=V x V x V δ中,质量为的粒子从m ∞?处向右运动,试问能量E 如何取值,粒子刚好能有一半的几率被反射回来? 三、[25分] 已知力学量的本征值谱和正交归一化本征态矢系分别为和 Q ?}{n q }{|>n (,)。现有算符方程,其中"3,2,1=n 0≠n q >>=ψ?||?Q >ψ|为已知态矢。 1)在表象中求出态矢Q >?|的表达式。 2)若以和分别表示投影到?P ?ψ P ?>?|和>ψ|上的投影算符,试求出它们在表象中的矩阵表示之间的关系。 Q 3)试给出算符的定义,并论证其合理性。 3/1?Q 四、[25分] 设一自旋粒子的能量算符为 2/1z y x S C S B S A H ????++= 其中A 、B 、C 均为实数。 1)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态矢。 2)若粒子处在H ?的一个本征态上,求粒子自旋分量向上的几率。 y

五、[25分] 设两个质量为m 、自旋为的全同粒子通过位势 2/12212)4()(r b s s a r V ???=G G = 作用,其中r 为两粒子间距离,1s G 和2s G 分别为两粒子的自旋算符,a 为大于 零的实数。 1)为使两粒子束缚在一起,b 应如何取值? 2)若取,试求基态能量和简并度。 2/3=b 3)若0=b ,求处于基态时两粒子间距离的均方根。 六、[25分] 设体系能量算符为 且有 ,'???0H H H +=,||?)0(0 >>=i E i H i ,|ij j i δ>=<);2,1(=i ;2|1|1|'?>+>>=b a H 、b 均为实数,且为小量。 ,2|1|2|'?>?>>=a b H a 1) 若,求体系能级至二级近似,并求出一级近似态矢量。 )0(2)0(1 E E ≠2) 若,求体系能级至一级近似,并求出零级近似态矢量。 )0(2)0(1E E =

高等量子力学习题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2 i i i j i j ± 第一章 1、简述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答:QM 原理一 描写围观体系状态的数学量是 Hilbert 空间中的矢量,只相差一个复数因子的两个矢量,描写挺一个物理状态。QM 原理二 1、描写围观体系物理量的是 Hillbert 空间内的厄米算符( A ? );2、物理量所能取的值是相应算符 A ? 的本征值;3、 一个任意态总可以用算符 A ? 的本征态 a i 展开如下: = ∑C i a i i C i = a i ;而 物理量 A 在 中出现的几率与 C i 成正比。原理三 一个微观粒子在直角坐标下的位置 算符 x ? 和相应的正则动量算符 p ? 有如下对易关系: [x ? , x ? ]= 0 , [p ? , p ? ] = 0 , [x ?i , p ? j ]= i ij 原理四 在薛定谔图景中,微观体系态矢量 (t )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薛定谔方程给 i ? ?t (t ) = H ? (t ) 在海森堡图景中,一个厄米算符 A ?(H ) (t ) 的运动规律由海森堡 方程给出: d A ?(H ) (t ) = 1 [A ?(H ), H ? ] 原理五 一个包含多个全同粒子的体系,在 dt i Hillbert 空间中的态矢对于任何一对粒子的交换是对称的或反对称的。服从前者的粒子称为玻色子,服从后者的粒子称为费米子。 2、薛定谔图景的概念? 答: (x, t ) =< x |(t )>式中态矢随时间而变而 x 不含 t ,结果波函数ψ(x ,t )中的宗量 t 来自 ψ(t ) 而 x 来自 x ,这叫做薛定谔图景. ?1 ? ? 0? 3、 已知 = ?,= ?. 0 1 (1)请写出 Pauli 矩阵的 3 个分量; (2)证明σ x 的本征态 ? ? ? ? 1 ?1 ? 1 | S x ± >= ? = ? 1? (± ). 4、已知:P 为极化矢量,P=<ψ|σ|ψ>,其中ψ=C 1α+C 2β,它的三个分量为: 求 证: 2 2

高等量子力学习题.

高等量子力学习题 1、 对于一维问题,定义平移算符()a D x ,它对波函数的作用是() ()()a x x a D x -=ψψ,其中a 为实数。设()x ψ的各阶导数存在,试证明()dx d a x e i p a a D -=?? ? ??= ?exp 。 2、 当体系具有空间平移不变性时,证明动量为守恒量。 3、 若算符()x f 与平移算符()a D x 对易,试讨论()x f 的性质。 4、 给定算符B A ,,证明[][][]....,,! 21 ,++ +=-B A A B A B Be e A A ξξ。 5、 给定算符C B A 和、,存在对易关系[]C B A =,,同时[][]0,,0,==C B C A 。证明Glauber 公式C A B C B A B A e e e e e e e 2 12 1 ==-+。 6、 设U 为幺正算符,证明U 必可分解成iB A U +=,其中A 和B 为厄密算符,并满足 122=+B A 和[]0,=B A 。试找出A 和B ,并证明U 可以表示为iH e U =,H 为厄密 算符。 7、 已知二阶矩阵A 和B 满足下列关系:02 =A ,1=+++AA A A ,A A B + =。试证明 B B =2,并在B 表象中求出矩阵A 、B 。 8、 对于一维谐振子,求湮灭算符a ?的本征态,将其表示为谐振子各能量本征态n 的线性叠加。已知1?-=n n n a 。 9、 从谐振子对易关系[ ]1,=+ a a 出发,证明a e ae e a a a a λλλ--=+ +。 10、 证明谐振子相干态可以表示为 0*a a e ααα-+=。 11、 谐振子的产生和湮灭算符用a 和+ a 表示,经线性变换得+ +=va ua b 和 ++=ua va b ,其中u 和v 为实数,并满足关系122=-v u 。试证明:对于算符b 的任 何一个本征态,2 =???p x 。 12、 某量子体系的哈密顿量为,() 223 2 35++++= a a a a H ,其中对易关系[]1,=-≡++ + a a aa a a 。试求该体系的能量本征值。 13、 用+ a ?和a ?表示费米子体系的某个单粒子态的产生和湮灭算符,满足基本对易式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大一下学期重点

记点笔论复习要法民总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1)私权神圣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

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3、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4、隐私权(内容、与名誉权的区别、现代困境及发展) 5、性自由权 民法复习具体要点.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1)私权神圣:①民事权利受到法律最充分的保障 ②民事权利当然 ③民事权利内容无限广泛

量子力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 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 与温度T 成反 比,即λm T = b (常量);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解: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为:) 1(833 -=kT h e c h ν νν πρ ∵ v=c/λ ∴ dv/dλ= -c/λ2 又 ∵ ρv dv= -ρλdλ ∴ ρλ=-ρv dv/dλ=8πhc/[λ5(e hc/λkT -1)] 令x=hc/λkT ,则 ρλ=8πhc(kT/hc)5x 5/(e x -1) 求ρλ极大值,即令dρλ(x)/dx=0,得: 5(e x -1)=xe x 可得: x≈4.965 ∴ b=λm T=hc/kx ≈6.626 *10-34*3*108/(4.965*1.381*10-23) ≈2.9*10-3(m K ) 1.2√. 在0 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电子伏,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h = 6.626×10-34 J ·s , m e = 9.1×10-31 Kg,, 1 eV = 1.6×10-19 J 故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07.0727A λ=== 或λ= h/2mE = 6.626×10-34/(2×9.1×10-31×3×1.6×10-19)1/2 ≈ 7.08 ? 1.3 √.氦原子的动能是E= 32 KT (K B 为波尔兹曼常数),求T=1 K 时,氦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h = 6.626×10-34 J ·s , 氦原子的质量约为=-26-2711.993104=6.641012 kg ???? , 波尔兹曼常数K B =1.381×10-23 J/K 故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λ = 6.626×10-34/ (2×-276.6410?×1.5×1.381×10-23×1)1/2 ≈0 1.2706A 或λ= 而KT E 23 =601.270610A λ-==? 1.4利用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求: a ) 一维谐振子的能量: b ) 在均匀磁场作圆周运动的电子轨道的可能半径。 解: a )解法一:设一维谐振子的质量为m ,广义坐标为 q=Acos(ωt+φ) 根据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 ∮pdq = nh 得:∮m(dq/dt)dq = m ωA 2∮sin 2θd θ=m ωA 2π=nh ∴ A 2 =nh/(πm ω)=2nh/m ω (其中h=h/2π) 又 ∵ 一维谐振子的周期 T =2π(m/k)0.5

吉林大学高等量子力学习题答案共11页word资料

高等量子力学习题和解答 ? 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 1、 试证明:若体系在线性变换Q ?下保持不变,则必有0]?,?[=Q H 。这里H ?为 体系的哈密顿算符,变换Q ?不显含时间,且存在逆变换1?-Q 。进一步证明,若Q ?为幺正的,则体系可能有相应的守恒量存在。 解:设有线性变换Q ?,与时间无关;存在逆变换1?-Q 。在变换 若体系在此变换下不变,即变换前后波函数满足同一运动方程 ?''?t t i H i H ?ψ=ψ?ψ=ψ h h 进而有 2、 令坐标系xyz O -绕z 轴转θd 角,试写出几何转动算符)(θd R z e ρ的矩阵表示。 解: 'cos sin 'sin cos 'O xyz z d x x d y d y x d y d z z θθθθθ -=+=-+=考虑坐标系绕轴转角 用矩阵表示 '10'10'00 1x d x y d y z z θθ?????? ? ???=- ? ??? ? ?????? ??? 还可表示为 '()z e r R d r θ=r 3、 设体系的状态可用标量函数描述,现将坐标系绕空间任意轴n ρ 转θ d 角, 在此转动下,态函数由),,(z y x ψ变为),,(),()',','(z y x d n U z y x ψθψρ =。试导出转动算符),(θd n U ρ 的表达式,并由此说明,若体系在转动),(θd n U ρ 下保持不变,则体系的轨道角动量为守恒量。 解:从波函数在坐标系旋转变换下的变化规律,可导出旋转变换算符

()z e U d θr 利用 (')()()z e r U d r θψ=ψ 及 (')()r Rr ψ=ψr r 可得 ()1z e z i U d d L θθ=-r h 通过连续作无穷多次无穷小转动可得到有限大小的转动算符 绕任意轴n 转θ角的转动算符为 1U U U -+=? 为幺正算符 若 (')()()z e r U d r θψ=ψr r r 则必有 1 (')()()()()[,] z z e e z H r U d H r U d i H r d H L θθθ-==+r r r r r h 若哈密顿量具有旋转对称性,就有[,]0z H L =→角动量守恒 4、 设某微观粒子的状态需要用矢量函数描述,试证明该粒子具有内禀自旋 1=S 。 解:矢量函数在旋转变换下 后式代入前式 '(')(')[](')[](')x x y y x y z z r r e d e r d e e r e θθψ=ψ++ψ-++ψr r r r r r r r r r 又 '(')'(')'(')'(')x x y y z z r r e r e r e ψ=ψ+ψ+ψr r r r r r r r 比较得 '(')(')(') ?[1]()[1]()[1]()() x x y z x z y z x y r r d r i i d L r d d L r i d L r d r θθ θθθθψ=ψ-ψ=-ψ--ψ=-ψ-ψr r r r r h h r r h 类似可得 ?'(')()[1]()?'(')[1]()y x z y z z z i r d r d L r i r d L r θθθψ=ψ+-ψψ=-ψr r r h r r h

《民法总论》复习资料-

一、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6年。根据法律规定,其配偶( D )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只能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考核知识点: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但从法律规定看,申请宣告失踪并不是申请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不管利害关系人是否曾经申请宣告失踪,都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宣告死亡。2.2008年5月,甲、乙、丙合开了一间酒吧,甲以现金10万元出资,乙以 其所有的房屋出资,丙以担任调酒师工作的劳务出资。2008年12月,酒吧欠某酒厂5万元货款。后甲因与其他合伙人发生矛盾,于2009年2月退伙。上述债务应当(D) A.由乙独立承担责任B.由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C.由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D.由甲、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考核知识点: 退伙的法律后果 考核知识点解释: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甲出国前嘱托乙将甲的手机卖掉。数日后甲收到乙汇来的手机价款300元,并称手机已卖掉。数月后,甲看望乙,看到乙所用的正是声称已卖掉的那部手机。乙的行为属于(B) A. 越权代理 B. 自己代理 C. 无权代理 D. 双方代理 ★考核知识点: 代理权的行使 考核知识点解释: 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这种代理属于代理权滥用的行为,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所以法律是禁止的,但被代理人同意除外。 (二)判断题

2020年整合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大一下学期重点)名师精品资料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 1)私权神圣 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 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 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量子力学思考题及解答

量子力学思考题 1、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体系; (2)量子力学适用于 不能忽略的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 可以忽略的体系。 解答:(1)量子力学是比经典力学更为普遍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包容整个经典力学体系。 (2)对于宏观体系或 可以忽略的体系,并非量子力学不能适用,而是量子力学实际上已 经过渡到经典力学,二者相吻合了。 2、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这里“完全”的含义是什么? 解答:按着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统计性的描述了体系的量子态。如已知单粒子(不考虑自旋)波函数)(r ψ,则不仅可以确定粒子的位置概率分布,而且如粒子的动量、能量等其他力学量的概率分布也均可通过)(r ψ而完全确定。由于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不同,它一般只能预言测量的统计结果,而只要已知体系的波函数,便可由它获得该体系的一切可能物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体系的全部信息显然已包含在波函数中,所以说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并把波函数称为态函数。 3、以微观粒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例,说明态的叠加原理。 解答:设1ψ和2ψ是分别打开左边和右边狭缝时的波函数,当两个缝同时打开时,实验说明到达屏上粒子的波函数由1ψ和2ψ的线性叠加2211ψψψc c +=来表示,可见态的叠加不是概率相加,而是波函数的叠加,屏上粒子位置的概率分布由222112 ψψψ c c +=确定,2 ψ中 出现有1ψ和2ψ的干涉项]Re[2* 21* 21ψψc c ,1c 和2c 的模对相对相位对概率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4、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常被表述为:“如果1ψ和2ψ是体系的可能态,则它们的线性叠加 2211ψψψc c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态”。 (1)是否可能出现)()()()(),(2211x t c x t c t x ψψψ+=; (2)对其中的1c 与2c 是任意与r 无关的复数,但可能是时间t 的函数。这种理解正确吗? 解答:(1)可能,这时)(1t c 与)(2t c 按薛定谔方程的要求随时间变化。 (2)如按这种理解 ),()(),()(),(2211t x t c t x t c t x ψψψ+=

高等量子力学考试知识点

1、黑体辐射: 任何物体总在吸收投射在它身上的辐射。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与投射到物体上的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吸收系数。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上的全部辐射,即吸收系数为1时,则称这个物体为黑体。 光子可以被物质发射和吸收。黑体向辐射场发射或吸收能量hv的过程就是发射或吸收光子的过程。 2、光电效应(条件): 当光子照射到金属的表面上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电子吸收。 临界频率v0满足 (1)存在临界频率v0,当入射光的频率v

7、一维无限深势阱(P31) 8、束缚态:粒子只能束缚在空间的有限区域,在无穷远处波函数为零的状态。 一维无限深势阱给出的波函数全部是束缚态波函数。 从(2.4.6)式还可证明,当n分别是奇数和偶数时,满足 即n是奇数时,波函数是x的偶函数,我们称这时的波函数具有偶宇称;当n是偶数时,波函数是x的奇函数,我们称这时的波函数具有奇宇称。 9、谐振子(P35) 10、在量子力学中,常把一个能级对应多个相互独立的能量本征函数,或者说,多个相互独立的能量本征函数具有相同能量本征值的现象称为简并,而把对应的本征函数的个数称为简并度。但对一维非奇性势的薛定谔方程,可以证明一个能量本征值对应一个束缚态,无简并。 11、半壁无限高(P51例2) 12、玻尔磁子 13、算符 对易子 厄米共轭算符 厄米算符:若,则称算符为自厄米共轭算符,简称厄米算符 性质:(1)两厄米算符之和仍为厄米算符 (2)当且仅当两厄米算符和对易时,它们之积才为厄米算符,因为 只在时,,才有,即仍为厄米算符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大一下学期重点)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 1)私权神圣 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 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 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2018吉林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 导语也成前言、导言,通常在学位论文或篇幅较长的论文中出现,导语应明确交待该领域的学术史,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导语基本要素 A. 研究方法 B. 研究的价值 C. 研究的计划 D. 研究所用材料的来源 2.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发现,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足够了解,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这种现象所反映出在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中应该( ) A. 坚持教育引导 B. 加强制度规范 C. 强化监督约束 D. 坚持自我反省 3. 引文应当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确实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如果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而故意在论著中加入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或者与本文论题根本不相干的文献,做不相关引用、无效引用。这种行为属于 A. 过度他引 B. 不当自引 C. 模糊引注 D. 著而不引 4. 在合作研究中,故意隐瞒应共享的信息,不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源等。根据相关加强科研规范的措施和意见,这种行为违反了科研人员须遵守科研规范中的( ) A. 诚实原则 B. 公开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尊重知识产权 5. 1964年,新疆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近期发表的一边力学论文中有一处需要商榷,钱学森当时在力学界已是绝对权威,但收到来信后,不仅亲笔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更鼓励郝天护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并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这体现出钱学森作为一名合格科技工作者的( ) A. 严谨作风 B. 诚信品行 C. 责任意识 D. 人文素养 6.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 ),制度是( )监督是( ),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A. 基础关键保障 B. 基础保障关键 C. 核心手段保证 D. 手段保证核心 7. 科研规范是基于科研道德和科学共同体共识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规制和安排,因而具有文化的意义,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下列(不属于:题干错误)属于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的规范是 A. 诚实原则B. 不伤害原则 C. 公正原则 D. 尊重原则 8.在一般学术性期刊中对于署名和单位地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作者下写一个地址 B. 如果换了新地址,则应在脚注中写上新地址 C. 必须提供邮政编码 D. 必须提供作者全名,不可隐名发表 9. 学界公认的科研规范中,规定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公开科研过程和结果相关信息,追求科研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这条原则属于当代科研工作者应该坚持的 A. 公开原则 B. 诚实原则 C. 尊重知识产权原则 D. 声明与回避原则 10. 一搞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一稿多投的行为是严格被学界所禁止的行为。下列属于一稿多投行为的是 A. 不尊重科学和实验结果 B. 拼凑数据 C. 不尊重他人学术思想、学术观点 D. 将他人的论文翻译成外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 11. 任鸿隽先生于1916 年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科学精神的概念“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美国著名学者莱科维茨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激情(enthusiasm)、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可见,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下列不属于科学精神的内涵的是 A. 求真精神 B. 理性的怀疑精神 C. 民主精神 D. 激情状态 12. 病态科学是科学研究者被其主观性错误所自我欺骗而导致的“科学式”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看,病态科学实属科学的常态。下列情况不属于病态科学的是 A. 主观期望的科学 B. 一厢情愿的科学 C. 独断论式的科学 D. 伪科学

高等量子力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 1、简述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答:QM 原理一 描写围观体系状态的数学量是Hilbert 空间中的矢量,只相差一个复数因子的两个矢量,描写挺一个物理状态。QM 原理二 1、描写围观体系物理量的是Hillbert 空间内的厄米算符(A ?);2、物理量所能取的值是相应算符A ?的本征值;3、一个任意态 总可以用算符A ?的本征态i a 展开如下:ψψi i i i i a C a C ==∑,;而物理量A 在 ψ 中出现的几率与2 i C 成正比。原理三 一个微观粒子在直角坐标下的位置算符i x ?和相应的正则动量算符i p ?有如下对易关系:[]0?,?=j i x x ,[]0?,?=j i p p ,[] ij j i i p x δ =?,? 原理四 在薛定谔图景中,微观体系态矢量()t ψ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薛定谔方程给 ()()t H t t i ψψ?=?? 在海森堡图景中,一个厄米算符() ()t A H ?的运动规律由海森堡 方程给出: ()()()[] H A i t A dt d H H ? ,?1? = 原理五 一个包含多个全同粒子的体系,在Hillbert 空间中的态矢对于任何一对粒子的交换是对称的或反对称的。服从前者的粒子称为玻色子,服从后者的粒子称为费米子。 2、薛定谔图景的概念? 答:()()t x t ψψ|,x =<>式中态矢随时间而变而x 不含t ,结果波函数()t x ,ψ中的宗量t 来自()t ψ而x 来自x ,这叫做薛定谔图景. 3、 已知.10,01??? ? ??=???? ??=βα (1)请写出Pauli 矩阵的3个分量; (2)证明σx 的本征态).(211121|βα±=??? ? ??±>=±x S 4、已知:P 为极化矢量,P=<ψ|σ|ψ>,其中ψ=C 1α+C 2β,它的三个分量为: 求证: 答案:设:C 1=x 1+iy 1,C 2=x 2+iy 2

高等量子力学第一章习题

?k ijk j i S i S S ε=],[2322212S S S S ++=> >=+0|)(!1 |n b n n ∫=++?x x x x e e d ****2φφφφπ φ高等量子力学第一章习题: 1、两个态矢量|+>和|->形成完全集。在它们所构成的Hilbert 空间中定义如下三个算符: 试证明它们满足如下对易和反对易关系: 并求出两个态矢量|+>和|->之间的翻转变换算符及算符的表 达式 2、二能级系统的哈密顿算符一般可表达为: H =a|1><1|+b|2><2|+c|1><2|+d|2><1| 其中|1>和|2>分别表示二能级的状态,形成正交归一集。 问:H 的厄密性对系数a,b,c,d 有何限制?求该系统的能量本征值及相应的本征态矢量(表示为|1>和|2>的线性叠加)。 3、已知一线性谐振子在其哈密顿表象中的本征态矢量为 其中,基态|0>满足b|0>=0,并且b 和b +与其坐标和动量算符的关系为 试求态矢量|n>转换到坐标表象表达式。 4、设某系统的哈密顿算符为:H(t)=a 1(t)J ++a 2(t)J 0+a 3(t)J - 其中a i (t),i=1,2,3为任意时间t 的函数,J +,J 0,J -为SU(1,1)群的生成元,其满足下述对易 关系:[J +,J -]=-2J 0,[J 0,J ±]=±J ± 试证明该系统的时间演化算符可表示为: U(t,0)=exp[C 1(t)J +]exp[C 2(t)J 0]exp[C 3(t)J -],并导出确定C i (t)的方程.。 5、已知算符b 和b +的对易关系为[b ,b +]=1,在b +b 对角表象的本征态矢量为 且基态满足b|0>=0,引入算符b 的本征态b|z>=z|z> 试求归一化态矢量|z>在b +b 对角表象的表示式,由基矢量组|z>构成的表象称作为相干态表象,试求态矢量|n>在相干态表象的波函数 6、题的已知条件与题5相同,并可利用题5的结果,试证明: (i )相干态表象的基矢量不具有正交性,并说明其原因。(ii)相干态表象的基矢组是完备的,完备性条件由下式给出式中,积分元由z=x+iy d 2z=dxdy 给出,证明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公式有: (iii)不存在算符b +的本征右矢量。)(||||2 1+><+=?S )(||||2 3?><+=?S )(||||22?><+?+> >=+0|)(!1 |n b n n )(2b b x +=+μω?)(2 b b i p ?=+?μω∫=><1 ||2z z z d 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