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IA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IA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罗宾斯-管理学思维导图及重点内容复试自用

?、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理论 三、组织?化环境 四、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五、制定决策 六、计划的基础 七、战略管理 ?、组织结构与设计 九、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 ?、??资源管理 ??、变?与创新管理 ??、群体和团队 ?三、激励 ?四、领导 ?五、控制 ?、管理与组织导论 考纲要求:1.管理内涵 2.管理职能 3.管理??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信息收集传播发言),决策制定角色 4.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关系 5.组织及特征 6.职责和职权 7.管理和领导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理论 1.管理理论 2.科学管理理论 3.?般?政管理理论 4.定量?法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以产品质量为核?通过建??套科学严密?效的质量 管理体系,进?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以提供满?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 (1)密切关注顾客。(2)关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是?种承诺,即永不满?。质量始终可以被改进。(3)强调程序。(4)改进组织所从事的每?件事情的质量。这涉及组织提供的最终产品,组织如何处理产品配送,组织如何迅速的对抱怨做出应对,接听电话时有多礼貌,等等。(5)精确地测算。质量管理运?统计技术来测量组织运?中的每?个关键变量。 获得的测量结果?来与标准进??较,找出问题所在,对他们追根溯源,并且消除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6)员?授权。质量管理要求员?全身?投?到改进程序中。在质量管理计划中,团队作为授权载体获得?泛使?,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5.组织?为理论对人的关注 6.系统论 7.权变理论 8.管理理论当前的问题 1.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是在?定的历史条件和?族?化背景之下产?和发展起 三、组织?化环境 1.组织?化及评价组织?化被描述为影响组织成员?动、将不同组织区分开来的共享价值观、原则、传统和?事?式。三个特征:感知,描述性,文化共享。组织文化的维度:①关注细节②结果导向③?本导向④团队导向⑤进取?⑥稳定性⑦创新和?险承担 2.组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对管理四种职能的影响) 3.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经济,人口,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全球化环境 4.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环境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分为四种情况:可预测,不可预测,稳定,动态可以说管理的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在应付变动的环境中进?有效的资源配置。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图

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图(汪洪加)一、工地质量管理工作框架结果输出过程实施要求输入(取样、检测)(检测委托环节)(检测报告) 人、机、料、法、环资源提供 PDCA循环思想二、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三、可证明和追溯思想 所有做过的工作应得到证明,应在过程中予以记录。 所有工作应可追溯,即记录信息要完善。. 资源管理

一、资源种类:人、机、料、发、环 二、人员的管理 1、岗位任命管理 人员能力确认\考核\监督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聘用、任命、岗位授权培训降级、转岗、辞退 说明:人员能力确认应由上级评下级(一般不越级评);能力确认的内容:经验、学历、持证情况、技能考核 表格:《人员能力确认与岗位授权表》 2、人员培训管理 新上岗人 培训计经确认能力不足 能力保持需培训计划审批 培训实施 培训有效性评价 说明:外部培训计划由各部门和工地试验室提出,技术方面培训由技术负责人2.1培年度培训计划由由质量负责人汇总,审核,管理方面培训由质量负责人审核。训计划由主任批准。批准后的培训计划汇总到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实施(《质量手册》。培训有效性评价主要内容:应知应会的熟练程度、工作表现等;《程序

2.2. 文件》规定由质量负责人进行评价 2.3培训应填写表格《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效果确认》 4、人员监督:通过监督,确认管理是否有效、否人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不足,包括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纠正与预防措施等。对关键环节、新上岗、培训中人员、合同制人员进行监督。 人员监督应填写的表格《监督计划》、《监督记录》、《纠正与预防措施表》三、设备管理 设备档案设备供应商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顺序及相互关系图.docx

本手册依据 ISO9001: 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本质量管理体系(手册)覆盖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中间合金和涉及与上述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有关的所有场所、作业过程和职能部门。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公司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确定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 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法律法规、先进技术、竞争对手、行业环境、经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企业知识、企业资源(包括 济和政治环境、自然环境人才、财务、基础设施等)、企业发展战略和绩 正面 1.机遇:吸收汲取新技术、新思维与世界接轨,效。 机遇:吸收更多人才和利用新技术,积极推进1. 借助政策扶持,刺激发展和升级转型企业管理升级,促进先进管理方法应用,拓展公 2.挑战:公司现阶段技术和基础设施仍需投入司业务,提升企业软实力。 更多资源进行改进 负面重视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规避方案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管理资源,实现内部环境和外 部环境整合,避免企业运行过程中风险 公司应正确理解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并应意识到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是变化的。为此,公司应通过网站、新闻、期刊等不同渠道对这些内部和为 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审和即使更新,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对公司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公司环境的变化,确保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应确定与质量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并确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公司应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信息进行评审、见识和响应。根据公司实际情 况,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包括: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应对 顾客实现过程有效管理,提供物美价廉的导入 9001 和 9100 从产品 供方稳定、持续进行双赢合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和 增大供方采购量,保持良好供应链关系 .

6.3-1变更管理与体系要素关联关系思维导图

变更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变更 变更的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5.3e)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变更应按所策划的方式实施(6.3) 组织应考虑的因素(6.3) 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a)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b) 资源的可获得性(c )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d)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相关的决定和措施(9.3.3b) 变更实施 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4.4.1g)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3e) 需要时,针对所采取的有效纠正措施,变更质量管理体系(10.2.1f)成文信息更改控制 为控制成文信息,适用时,组织应进行更改控制(如版本控制)活动(7.5.3.2c) 应对所保留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成文信息应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7.5.3.2) 运行变更控制(8.1) 组织应控制策划的运行变更 组织应评审非预期运行变更的后果 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运行变更不利影响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处理合同或订单的确更改(8.2.1b)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2.4) 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组织应确保相关的成文信息得到修改 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己更改的要求 设计和开发更改(8.3.6) 组织应对产品和服务在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识别、评审和控制 确保设计和开发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组织应保留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成文信息 (生产或服务提供)变更控制(8.5.6) 组织应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变更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 组织应保留(生产或服务提供)变更的成文信息 有关变更评审的结果 授权进行变更的人员 根据变更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有关更新的要求 质量目标应适时更新(6.2.1g)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进行知识更新(7.1.6) 更新成文信息 组织应确保适当的标识和说明(7.5.2a) 组织应评审和批准成文信息,以保持适宜性和充分性(7.5.2c) 当出现不合格时,组织应在需要时更新在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10.2.1e); 6.3-1变更管理与体系要素关联总图.mmap - 2017/10/7 - Mindjet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然而很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只是片面追求体系认证证书,忽略企业客观实际,建立完成的质量体系徒有其表,不具有可操作性,无法满足企业的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门学问,需要按照流程一步步达成。具体怎样来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呢? 本课程将从实务出发,透过情景案例的形式,为您一一阐述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技巧。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四个主要阶段,即: 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3.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

4.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如何调查分析现状,即体系情况分析、产品分析、组织结构分析和公司硬件分析。 其实,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还有很多内容,一个是教育培训,包括对决策层的教育,对中层及骨干的教育,对基层的教育,以及对内审员的教育培训等。 还有就是制定体系建立的计划,有三项工作内容: 一是成立体系建立项目组; 二是确定体系建立的总体规划和进度; 三是确定各部门的体系任务和职责。 另外,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要具体到公司总体目标和部门目标。 最后,还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调整组织架构,调整硬件配置,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等。

策划完质量管理体系后。 下面就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编制了。程序文件编写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里再补充讲一点,程序文件编写的类别。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它囊括的程序文件非常多,大体上要包含以下文件:如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生产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内审控制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信息交流控制程序等。其中,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生产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浙江永达工贸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流程图(关键流程) 共2 页第1 页 流程顾客营销部研发部工艺部品质部计划部采购部生产部协作厂 新品开发需求营销情报 资料接收 开发能力评估产 开发进度、技术能力、品质保证、作业环境、材料供应、生产能力、生产/检测设备、成本之可行性 品 NG 总经理例会决定 策 NG OK 签订协议、确定进度、报价划 OK 设计方案 阶 段开发计划书 确定--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目标、初始材料清单、 初始过程流程图、初始特性清单、产品保证计划 策划评价会(成立项目小组) NG OK OK 产品设计品质策划 DFMEA 、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设计评审 设计验证 产 图样定稿试制组装夹具 品 部件清单加工单位确定 试 部件开发协议 专用部件确定 开发协议 制 试制品控制计划、产品/过程特殊特性确定( 段 发出试制订单下零件试制订单 确 试验基准交换 试验基准交换试验基准制定零件加工制作 ) 试验方法决定 阶 段 初物品送验 初物品检验初物品检验 试制品组装试制品检验 试制品输出、反馈不良内容研讨会 试制(段确)评审会NG OK

浙江永达工贸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流程图(关键流程) 关键流程图 共2 页第2 页 流程顾客营销部研发部工艺部品质部计划部采购部生产部协作厂 制订过程流程图、 制订过程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图、PFMEA、试生产控制计划、MSA 计划、Ppk 计划 设备、工装试验设备、 承认样品取得试制品修正 设计制作专用量具提出量 包装设计 重要工序指定检验基准产 量产图样承认图样修订 改进标准化作业标准制订制订准 量产样品制作指示 备 量产组织 发出生产指示零部件加工 确 检验基准交换 认(受入检验入 库 量 组装、检查 过程检验 确 MSA SPC ) 阶 样品提供交货检验 试验报告提供确认试验 段 量产承认批准量产控制计划、包装评价 NG 量确评审会 OK 量产订单量产批准书 量 订单评审生产/采购计划 零部件加工产 受入检验入库 销 售组装/包装/检查 过程检验 阶 成品检验入库 段 出货检查 制品交付 外部设计变更设计变更 交 变更协调会 付 变更信息联系 变更通知单变更安排变更日期指示 服 组装、检查 变更确认初物管理 初物管理 务 进料、过 程、 品质不良信息 最终检验 阶 不良信息 段 不良处理、查明原因、防止再发生、内部质量检查、改进内容标准化

质量体系执行力差问题点

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很多企业的质量人员面对体系运行不知所措,总是以“领导不支持,员工不配合!”作为推托之词。其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课程将重点讲解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确保企业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合理开展。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的企业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上,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万变不离其宗!接下来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与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少走弯路!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需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制度上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2.从人员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3.从资源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4.从实用措施上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应先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具体要求有: 一是编写体系文件要与实际组织架构相符,文件中需要明确部门关系、岗位职责,编写时需结合参照ISO9000标准; 二是体系文件要有可操作性,比如体系文件内容上需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编写顺序与管理流程、生产过程具有一致性,关键环节、重要环节设置监控点等; 三是配备技术类措施,支撑起体系文件更具有操作性。 从人员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来看,首先应设置专职质量人员,岗位安排上应有管理岗位经理、体系工程师以及质量工程师等,其中岗位经理、体系工程师侧重体系的监管、维护,将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给管理评审输送有效的信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而质量工程师在收集整理生产数据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着变

异,需及时分析原因,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选拔这些质量岗位人才,有三种方式: 1、内部转岗; 2、行业内招聘; 3、辅助人员招聘。其次,选拔优秀内审员,从内审员素质要求上看,应有产品专业背景,组织架构认知度,一定职业操守,且能理解ISO9000标准等方面要求。 再次,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体系认知水平以及增强体系的执行力度,应组织开展内部人员培训: 1、要分层次、分职能培训; 2、增加培训传导措施; 3、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后,做好培训考核与反馈。比如操作性员工培训后,统计产品质量数据作为考核依据;中层管理者培训结束后,可以现场对其管理方法进行考核;质量专职人员考核因其专业性强,建议通过内审员培训、考核。 为了保证体系在执行层面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需要在资源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对于设备资源,需要分析产品特性,然后确定设备种类、型号,根据设备种类、型号,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鉴定、维护、保养。“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源头”,应仔细甄选优质供应商,加强进料检验,以及采取仓储防护措施,并积极加强组织内部的运输和转运管理。对于生产工艺,需考虑工艺合理性、生产工艺的创新、产品的特性等方面内容。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环境资源方面,需要提供生产工艺要求的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生理、生活必需的办公环境。 为了保证所有的环节都能自动的运行起来,应配备一些措施并加以奖惩。具体为监管制度、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综合地运用这些措施,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最后,将这几部分的导图串在一起,形成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工作流程。感谢大家的学习,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如何描述业务流程体系

围绕着业务流程管理(BPM)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的HA MMER教授,最初提出的业务流程重组(BPR)理念。在这之后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流程管理的概念层出不穷,从业务流程梳理、业务流程优化到业务流程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再演变到业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但无论是那种方法都离不开对业务流程体系的描述,它是业务流程管理中所需要解决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暂不讨论业务流程管理中其他方面的问题,而把目光关注在业务流程体系描述的这个基本点上:正确完整地描述业务流程体系,是一切流程项目的成功的基础。因为只有正确完整的流程描述才能客观的反应业务的运营思路,有效的指导企业运作方式的实施。 提到对业务流程体系的描述,我们会很快联想到绘制业务流程图,虽然流程图是业务流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要想正确完整地描述实际的业务流程体系,仅仅凭借一张张孤单的流程图是远远不够的。那我们应该如何来描述业务流程体系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一个流程体系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 图-1 流程体系模型的基本结构 流程体系模型的基本结构在逻辑上分为四层,分别为业务主线、业务模块、职能实现、工作步骤描述整个流程体系。而在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中,常常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可能会在这个模型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每一层都包含了很多的流程,在这些流程中,可能又分解成若干子流程。这样,导致企业的有些流程可能相当复杂,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活动构成,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和人员。分析和管理这样复杂的流程是非常困难的工作。为便于分析和识别业务流程,可以将复杂流程按其活动的逻辑关系划分成几个阶段,并据此把业务流程分解成一组逻辑上相关的子流程,例如,订单处理流程包括签订单、采购原材料、产品制造、供货、财务结算等子流程。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相互关系图4-1 注:粗实现框为大过程;细实线框为子过程 管理承诺 资源的管理(6) 人力资源管理 基础设施管理 工作 生产环境管理 4.2.3 文件 的 控制 4.2.4 记录 的 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最高管理者过程(5) 管理承诺 以顾客为中心 建立质量方针 5.4.1 建 立 质 量 目 标 5.4.2 质量体系策 划 职责权限与沟通 管理评审 资源提供 体系监测策划 8.5.1 持 续 改 进 策 划 (8) 质量管理体系的分析测量和改进 产 品 实 现 过 程(7) 顾客投标或电话合同要 求 售后服务 顾客 满意 产品要求的评审 产品实现策划 采 购控制 物 资 设 备配置 包装入 库 交 付 工艺文件 过 程检 验 最终 检 验 改 进 数据分析 8.2.1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 8.2.2内 部 审 核 8.2.3/4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不合格品的控制

总经理应承诺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以下职责的履行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为其承诺提供证据: a、不断加强自身的质量意识,采取培训、宣传或会议等方式,向公司内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主持本公司的管理评审。 d、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技术)。 e、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建立和保持具体事宜。 f、确定组织结构。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a、总经理应遵循并向全公司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以实现顾客满意为最终目标,责成办公室通过市场调研、预测或与顾客沟通的方式,统筹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包括对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本公司各个部门、层次进行沟通,调配本公司的整体资源予以满足。 b、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负责本公司所有销售合同的审批,主动了解与顾客要求有关的各类信息,理解顾客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质量方针 总经理应以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质量方针,传达到全体员工,同时应确保质量方针。 a、与本公司经营的总方针相一致、相适应; b、适合本公司的生产性质和规模; c、对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承诺; d、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和基础,便于质量目标逐层分解; e、在制定特别是实施的过程中,与各部门及管理、执行、验证和作业等各层次的人员充分沟通,达到上下理解一致;

服务体系流程图

服务体系流程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远程服务流程图 流程说明: (1)、此流程主要针对指导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邮方式解决的服务工作; (2)、由技术服务部文员填写《技术服务任务单》并安排服务工程师进行服务; (3)、工作安排后的现场服务由服务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完成; (4)、从与客户第一次沟通到完结整个服务的过程伴随文字记录,服务通过记录进行侧面体现; (5)、服务工程师在本项服务完成后必须将结果及记录向技术服务部文员及相关人员反馈; (6)、整项技术服务完成后由公司技术服务部负责与客户方面确认此次服务项目的完结。

上门服务流程 (1)、此流程主要针对指导上门现场解决问题的服务工作; (2)、由技术服务部文员填写《技术服务任务单》并安排服务工程师进行服务; (3)、工作安排后的现场服务由服务工程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完成,完成时在《技术服务任务单》填写服务记录,让用户签字确认;

(4)、现场服务或通过维修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服务工程师需要得到客户方面的确认; (5)、服务工程师在本项服务完成后必须将结果及记录向技术服务部文员及相关人员反馈。 维修服务流程 流程说明: (1)、接收需维修的故障产品时须了解清楚客户信息及做好外观及配置的初验; (2)、由技术服务部文员填写《维修服务单》并安排共工程师进行维修; (3)、工作安排后的维修工作由维修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完成,完成时需填写《产品维修过程记录》;

(4)、检测故障后确定设备的保修期限,按保修规定决定是否外送维修; (5)、通过维修解决问题后,故障设备交付客户前须自行复检确认; (6)、维修工程师在本次维修完成后必须将结果及记录向技术服务部文员及相关人员反馈; (7)维修工程师需要得到客户方面的确认后可以完结任务。 对外送修流程图 流程说明: (1)、确定对外送修设备是指考虑保修期内的设备及本公司或本地区无法处理的;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建立管理体系,无论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还是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者是其他管理体系,一般来说,流程相似,但不同的管理体系还是略有区别。下面仅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例,说明建立管理体系的流程。 1 总体流程划分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依据PDCA原理(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进),通常包括四个阶段。通俗一点,也就是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持续改进”的内容。这四个阶段为:准备阶段、策划质量管理体系阶段、体系运行阶段和认证审核阶段。总体完成时间大约需要四个月左右。不同的管理体系时间要求上略有差别。下图所示为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图: 1.1 准备阶段 : 体系策划时间:一周左右。 企业成立贯标小组,通常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组员包括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贯标小组与咨询顾问讨论、拟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计划草案。 1.2 体系策划阶段 时间:一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企业调研、诊断,标准培训,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文件发布等过程。 1.3 体系运行阶段 时间:一般管理体系标准都要求运行三个月以上。 本阶段包括:文件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指导,内部审核培训、指导,管理评审培训、指导等过程。 1.4 认证审核阶段 时间:半个月左右

本阶段包括:符合性审核(模拟审核),认证前准备,认证机构现场审核,指导关闭不符合项,获得证书等过程。 现场审核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以确定是否颁发认证证书。 2 各阶段工作重点 2.1 成立贯标小组 贯标小组最好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系建立所需的领导作用,实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作用是代表总经理全权负责 ISO9001相关事宜,最好由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担任,一方面,其对组织内各个部门的运作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在进行管理决策时,有足够的权力和影响力。 2.2 调研 时间: 1~2天,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相应多一些。 调研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并与标准对照,找出差距,修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计划草案,形成最终的实施计划。 调研前企业应收集与以上内容有关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说明(图)、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检验规程、在用的工作记录种类清单及记录表格样式、技术手册、设备台帐、计量仪器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国标等。 调研工作由咨询顾问小组全面细致地调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管理过程、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现状、设备管理现状、员工素质现状等,在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后,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明确公司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组织机构的设置、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构等。 调研工作根据企业的情况,一般需要 1~2天的时间,部门多、流程复杂的企业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 2.3 培训 培训分三次进行: A、标准培训 B、文件培训 C、内审及管理评审培训 2.3.1 标准培训 时间:大约需要二到三天。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图

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程序 认证实施程序如下图所示: 认证机构 企业申请方要求时否 是 是 否 是否 介绍认证信息询问 受理申请 签定合同文件审查 符合?提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提出申请 现场审核准备现场审核 推荐认证认证决定与发证注册 采取纠正措施所有不合格 关闭?发现不合 格? 监督审核 复评 预审核申请方确认

一、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1.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产品生产/服务符合国家法规的规定; ●申请方正在/拟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申请方应填写《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表》,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之后,做出受理与否的书面答复。 3.在接受申请后,双方签定认证合同,同时,由申请方签署《受审核方反馈信息单》。 二、审核准备 1.在安排审核前,申请方应确保: ●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 ●至少进行过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且内审已覆盖所有的场所和标准条款。 2.申请方应向认证机构提供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一套; 3.认证机构将对上报文件进行审查,并将文件审查报告反馈给企业。需要时,申请方对质量手册作适当修改后,再次报送认证机构复审。文件审查合格后,才能安排现场审核。 三、预审核(委托方需要时) 预审核的目的在于: ●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就位,能够迎接认证审核; ●使受审核方取得对认证机构审核程序与方法及审核气氛的感性认识; 认证机构对预审核做以下控制: ●对同一受审核方的预审核次数不超过一次; ●预审核的现场审核人日数不超过正式审核现场人日数的50%; ●不因预审核而减少正式审核的人日数。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图

ZJQC-OD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程序认证实施程序如下图所示: ZJQC 企业

一、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1. 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产品生产/服务符合国家法规的规定; ●申请方正在/拟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 申请方应填写《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表》,ZJQC在收到申请之后,做出受理与否的书面答复。 3. 在接受申请后,双方签定认证合同,同时,由申请方签署《受审核方反馈信息单》。 二、审核准备 1. 在安排审核前,申请方应确保: ●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 ●至少进行过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且内审已覆盖所有的场所和标准条款。 2. 申请方应向ZJQC提供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一套; 3. ZJQC将对上报文件进行审查,并将文件审查报告反馈给企业。需要时,申请方对质量手册作适当修改后,再次报送ZJQC复审。文件审查合格后,才能安排现场审核。 三、预审核(委托方需要时) 预审核的目的在于: ●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就位,能够迎接认证审核; ●使受审核方取得对ZJQC审核程序与方法及审核气氛的感性认识; ZJQC对预审核做以下控制: ●对同一受审核方的预审核次数不超过一次; ●预审核的现场审核人日数不超过正式审核现场人日数的50%; ●不因预审核而减少正式审核的人日数。

ZJQC将根据预审核的情况,考虑安排正式审核的时间与审核组人选。 四、现场审核 1. ZJQC至少在审核开始的一周前将审核计划(包括审核员名单、审核日期和日程安排)书面通知受审核方,经受审核方确认后,按计划实施现场审核。 2. 审核范围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活动及相关的文件与记录。 3. 审核采用抽样的方法,审核组通过交谈、调阅文件与记录以及查看现场的方式,寻找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标准及相关职能文件的证据。对于未能提供符合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证据的部门/岗位/人员/活动,审核组将开具不合格报告。 4.在现场审核末次会议前,审核组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情况,在末次会议上要报告审核结论(推荐认证、推迟推荐认证注册和不推荐认证),并明确对不合格纠正措施的要求。 ●推荐认证:通过现场审核,没有或仅有少量一般不符合项; ●推迟推荐认证注册:存在三个以下严重不符合项和若干个一般不符合项,并在90个工作日内内采取有效纠正措施,个别或少数条款和部门需要重新审核; ●不推荐认证:存在三个以上(含三个)严重不符合项,造成系统失效,并在90个工作日内不能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全部条款需要重新审核。 5.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受审核方要采取纠正措施,并经审核组验证,验证的方式有书面验证和现场验证两种。验证合格后,审核组方能将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报ZJQC,提交认证决定。 五、决定与发证注册 1.ZJQC对审核报告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后,做出是否准予认证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受审核方。 2. 凡通过注册的获证方由ZJQC颁发证书,并在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44004585.html,)和内部出版物《认证与管理》上予以公告。 3. 未被批准的受审核方要在通知中说明原因。如申请方再次提出申请,至少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图

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程序认证实施程序如下图所示: 认证机构企业

一、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1. 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产品生产/服务符合国家法规的规定; ●申请方正在/拟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2. 申请方应填写《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表》,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之后,做出受理与否的书面答复。 3. 在接受申请后,双方签定认证合同,同时,由申请方签署《受审核方反馈信息单》。 二、审核准备 1. 在安排审核前,申请方应确保: ●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 ●至少进行过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管理评审,且内审已覆盖所有的场所和标准条款。 2. 申请方应向认证机构提供 ●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一套; 3. 认证机构将对上报文件进行审查,并将文件审查报告反馈给企业。需要时,申请方对质量手册作适当修改后,再次报送认证机构复审。文件审查合格后,才能安排现场审核。 三、预审核(委托方需要时) 预审核的目的在于: ●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就位,能够迎接认证审核; ●使受审核方取得对认证机构审核程序与方法及审核气氛的感性认识; 认证机构对预审核做以下控制: ●对同一受审核方的预审核次数不超过一次; ●预审核的现场审核人日数不超过正式审核现场人日数的50%; ●不因预审核而减少正式审核的人日数。

认证机构将根据预审核的情况,考虑安排正式审核的时间与审核组人选。 四、现场审核 1. 认证机构至少在审核开始的一周前将审核计划(包括审核员名单、审核日期和日程安排)书面通知受审核方,经受审核方确认后,按计划实施现场审核。 2. 审核范围涉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活动及相关的文件与记录。 3. 审核采用抽样的方法,审核组通过交谈、调阅文件与记录以及查看现场的方式,寻找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标准及相关职能文件的证据。对于未能提供符合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证据的部门/岗位/人员/活动,审核组将开具不合格报告。 4.在现场审核末次会议前,审核组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情况,在末次会议上要报告审核结论(推荐认证、推迟推荐认证注册和不推荐认证),并明确对不合格纠正措施的要求。 ●推荐认证:通过现场审核,没有或仅有少量一般不符合项; ●推迟推荐认证注册:存在三个以下严重不符合项和若干个一般不符合项,并在90个工作日内内采取有效纠正措施,个别或少数条款和部门需要重新审核; ●不推荐认证:存在三个以上(含三个)严重不符合项,造成系统失效,并在90个工作日内不能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全部条款需要重新审核。 5.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受审核方要采取纠正措施,并经审核组验证,验证的方式有书面验证和现场验证两种。验证合格后,审核组方能将审核报告及相关资料报认证机构,提交认证决定。 五、决定与发证注册 1.认证机构对审核报告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后,做出是否准予认证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受审核方。 2. 凡通过注册的获证方由认证机构颁发证书。 3. 未被批准的受审核方要在通知中说明原因。如申请方再次提出申请,至少6个月后才能受理。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理解思维导图

质量目标的定义 要实现的与质量有关的结果 目标可以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操作(运行)层面的 战略层面包括组织的最高层次,其目标能够适用于整个组织 战术和运行层面可能包括针对组织内具体单元或职能的环境目标,应当与组织的战略方向相一致 目标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并可应用于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的、组织整体的、项目的、产品和过程的)。 6.2.1 建立质量目标 组织应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分别建立质量目标 建立相关职能(如单位、部门)质量目标 建立相关层次(如科室、班组)质量目标 建立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内容应满足的要求 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以实现特定的结(当建立质量目标时,组织需要将质量方针作为输出使用) 考虑适用的要求(包括相关的合规义务) 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可测量(质量目标可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加以测量) SMART法(即设定的质量目标是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和设定时限), 质量目标的管理 组织应保持有关质量目标的成文信息 在实现质量目标所取得进展方面应予以监视和(或)评审 质量目标应予以沟通 组织应在整个组织内沟通其质量目标,必要时,向其相关方沟通 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知晓相关的质量目标(见7.2b) 质量目标应适时更新,以反映任何已实施的变更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 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5W1H 要做什么(确定为实现其目标要实施的措施)(What) 需要什么资源(确保可获取充分的资源)(What) 确定谁负责实现具体的质量目标(Who) 何时完成(决定何时完成一项措施)(When) 决定如何评价结果(How),包括用于监视实现其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进程所需的指标(见9.1.1) 管理评审——评审输入应包括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绩效(关键绩效指标)评价 组织应考虑如何能将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融入其业务过程 策划这些措施时,应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成本、收益、运行和业务要求,在经济可行、成本效益合理的前提下,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管理方案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mmap - 2017/10/6 - Mindjet

环境管理体系流程图

环境管理体系流程图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环境管理体系PDCA循环流程图

附件2:环境管理体系各条款的工作流程 一、策划 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影响环境的行为和活动。 识别:就是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有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环境的行为和活动都识别出来。通过识别建立《环境因素台帐》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 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 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的作业。 紧急状态:指可能或已发生的紧急事件。 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未来的环境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评价:根据识别的《环境因素台帐》进行评价,列出《重大环境因素台帐》,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重要性准则法和多因素打分法。 评价的原因: 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2、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针对重要环境因素,通过目标、指标及管 理方案的制订把影响环境的重大行为和活动控制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 2)目标与指标的制订应具有可测量性 3)管理方案的制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 b)应有可行的技术措施。 c)注明完成的时间和进度要求。 d)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e)方案应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制定。 二、实施 1、运行控制 1)目的:针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环境目标、指标

环境管理体系流程图

环境管理体系PDCA 循环流程图 1

环境管理体系各条款的工作流程 一、策划 1、5.4.3/4.3.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影响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如 识别:就是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有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环境的行为和活动都识别出来。通过识别建立《环境因素台帐》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 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 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的作业。 紧急状态:指可能或已发生的紧急事件。 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未来的环境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变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评价:根据识别的《环境因素台帐》进行评价,列出《重大环境因素台帐》,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重要性准则法和多因素打分法。 评价的原因: 公司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2、5.4.1、5.4.4/4.3.3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1)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针对重要环境因素,通过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的制订把影响环境的重大行为和活动控制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 2)目标与指标的制订应具有可测量性 3)管理方案的制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指标。 b)应有可行的技术措施。 c)注明完成的时间和进度要求。 d)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e)方案应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制定。 二、实施 1、7.5.6/4.4.6运行控制 1)目的:针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环境目标、指标得到实 现。 2)内容: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污水、资源能源消耗、原材料。

《资质认定思维导图》答案版本

整改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第五章 资质认证 有效期6年,到期前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 证书变更1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2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3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取消的 4检验检测标准或检验检测方法发生变更的 5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的其他事项 处罚处3万元以下罚款 1不能持续满足资质认定条件,擅自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 2超能力擅自出具证书 3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失实的 4接受影响公正的资助或存在影响公正的行为 5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检测报告的 6转让、出租、出借证书和标志,使用失效的证书和标准监管 A类,1次/3年 B类,1次/2年 C类,1次/1年 D类,2次/1年 评审准则 1.机构应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或者其他组织 2.人员管理层对管理体系全面负责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1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2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 3提升客户满意度 4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向、机遇 5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技术负责人中级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职责;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质量负责人无任职要求 职责:确保管理体系在受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保持 授权签字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经资质认定部门批准 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报告 不得设置授权签字人的代理人 3.场所环境应有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 各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应属于管理系统受控范围 4.设备设施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额管理体系 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仪器设备应溯源到国家基准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时,可采用标准物质验证、比对的措施进行校准 设备故障处理: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停止使用、隔离或加贴停用标签、标记, 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5.管理体系 4个层次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和技术记录表格 1、分包:应分包给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出具证书时,应将分包项目予以区分。 2、采购: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采购服务,包括检定和校准服务 仪器设备购置,环境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设备设施的运输、安装和保养,废品处理 3、服务客户:保持与客户沟通、对客户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跟踪客户需求、允许客户或其检验检测的相关区域 4、不符合工作控制:建立和保持识别出不符合时,采取劫争措施的程序; 发现潜在不符合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5、记录控制: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包括合同评审、分包控制、采购、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投诉记录 技术记录:原始观察、导出数据、检测环境条件控制、员工、方法确认、 设备管理、样品和质量监控等记录,也包括发出报告和证书副本 6、建立和保持内部审核程序,每年开展一次 7、建立和保持管理评审,管理评审一般12个月一次 8、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优先选用标准方法,标准方法包括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 采用非标方法,应经过确认,应事先征得客户同意,并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 方法的偏离不得同于非标方法。方法的偏离应客户同意,以不影响结果准确性为前提 试验方法的确定:1选择判定依据中明确的相对应的试验方法 2行标独立于国标时,优先选用行标 3行标引用国标,国标发生已修订但行标未及时更新,选国标 4尽量少选非标方法6.特殊 第五章资质认定管理思维导图答案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