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药对详解

黄芩药对详解
黄芩药对详解

黄芩药对详解

1.【黄芩、黄连】

两药都是清热燥湿之品,但黄芩善清肺与大肠之火热,黄连善清心火而除湿火郁结,相配则清热燥湿、解毒功效更显著,可用于治一切热病的高烧,烦躁及疔疮、痈肿等证。

2.【黄芩、白芍】

黄芩燥湿,清肠热,白芍敛阴,缓肠急。相配有清热敛阴缓急作用,可治湿热痢疾、发热、里急后重。

3.【黄芩、栀子】

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清泄肝胆之火、利湿热。相须为用,有清利湿热的功效。若加茵陈利胆,黄柏降火燥湿,可治湿热发黄。

4.【黄芩、知母】

黄芩降泄肺火,知母润肺清热。相须为用,有清肺热止咳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肺热咳嗽。5.【黄芩、夏枯草】

两药都能泻火,而黄芩泻上焦火,夏枯草泻肝胆火。相配可治肝火亢盛的头晕、头痛。若加牡蛎软坚,常用于治肝火郁结的瘰疬。

6.【黄芩、地榆】

两药都能泻大肠湿热,止血。相配可治中风热便血及肠痈之发热腹痛。

7.【黄芩、桑白皮】

两药都能泻肺火,但桑白皮止咳优于黄芩,黄芩清肺火优于桑白皮,相配可治肺痈、肺热咳嗽。

8.【黄芩、半夏】

黄芩苦寒清热,半夏辛散降逆。相配清热降逆,能除痞满、降呕逆,可用于治邪热与湿浊痞结的痞满、泛恶、口苦、咽干。

9.【黄芩、柴胡】

黄芩泄半表半里的里邪,柴胡泄半表半里的外邪。相配能解少阳邪热,为治外感疾病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诸症的重要配伍。柴胡长于解郁,黄芩善能泄热,相配则既能疏理肝胆气机不舒,又能清泄内蕴湿热,故对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痞痛者,常配伍应用。10.【黄芩、青黛】

两药都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黄芩善泄肺经之火,青黛专泄肝经火毒。同用可治热病发斑,吐血、衄血及痰热咳嗽、口舌生疮等。

11.【黄芩、射干】

黄芩泄肺火,射干利咽喉,相配有清泄肺火之功,可用治肺热咽痛咳喘。加桔梗宣肺利咽,可治咽喉肿痛,声音不扬及肺痈,喉痹之属实热者。

12.【黄芩、白术】

黄芩能清热安胎,白术能补气安胎。相配用于怀胎蕴热胎动不安之证。

13.【黄芩、木通】

黄芩泄大肠湿热,木通利水通淋、泄小肠之热。相配用于下焦湿热,小便涩痛。

14.【黄芩、白芷】

黄芩泄肺火湿热,白芷散胃、肺、大肠三经之风湿之邪。两药相配可治风热眉棱骨痛。15.【黄芩、辛荑】

黄芩清热燥湿、抗过敏,辛荑散风邪、通鼻窍。相配可治鼻渊头痛,鼻塞,香臭不分,浊涕常流,症属偏热者或过敏性鼻炎。

16.【黄芩、荆芥】

黄芩泄火解毒,荆芥疏散风热,两药相配治失音疗效好。

17.【黄芩配伍白芍、木香】

黄芩清热燥湿;白芍缓急止痛;木香行气止痛。三者相伍,有清热燥湿、敛阴和营、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发热、腹痛、泻下、里急后重等症。

18.【黄芩配伍贝母】

二者皆为苦寒之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擅清肺火;贝母开郁散结、泄热润肺,善润肺燥。二者伍用,共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火郁肺之咳痰黄稠、咯吐脓血者。

19.【黄芩配伍滑石、白蔻仁】

黄芩清热燥湿;滑石清热利湿;白蔻仁行气化湿。三者伍用,有清热燥湿、行气化湿、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温所致的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之症。

20.【黄芩炭配伍生地、白茅根】

黄芩炭清热止血;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三者伍用,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邪炽盛、迫血妄行之各种出血症状。

21.【黄芩、续断】

黄芩与续断均有安胎之功,用治胎动不安。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一)

黄芩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一) 作者:丁舸,杨宜花,左志琴,赵永红 【摘要】黄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清热燥湿、清肠止痢、清泻肺火、泻肝胆火、泻火解毒、清热泻痞、清热安胎、和解少阳、清热止血等方面。 【关键词】黄芩;清热燥湿;方剂;中药配伍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6CB504702)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胃、胆、大肠经。《神农本草经》云:“主诸热黄疸,肠侦,泄痢,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主治秘诀》也曰黄芩:“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由此可见,黄芩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在许多方剂中也均有配伍,现将其配伍意义阐述如下: 1清热燥湿 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清热燥湿是黄芩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本草经疏》指出:“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疸、肠侦、泄痢,皆温热胜之病也,折其本,则诸病自瘳矣。”对于湿热病证,黄芩常与清利湿热药配伍,则效如桴鼓。如甘露消毒丹主治瘟疫、暑温、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方中以黄芩为君药,既清热燥湿,又泻火解毒,配上滑石、茵陈清热利湿,既使湿热从内而燥之,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之。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证型疾病疗效显著,宋诵文〔1〕用本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治愈率为91.8%,总有效率98%。叶伟东等〔2〕用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瘀疸型肝炎42例,显效3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7.6%。如此配伍还有《温病条辨》中的黄芩滑石汤等。 2清肠止痢 黄芩善祛大、小肠湿热而止痢,为治痢要药。张元素曰:“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热久不可者,黄芩与芍药、甘草同用。”《本草经疏》也指出黄芩:“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均说明黄芩有较好的止痢之效。如治里热夹表邪下利的葛根芩连汤,取黄芩清里热,厚肠胃而治痢,以解胃肠之里急;合葛根发表解肌,升清阳而止痢,以解肛门之后重。二药合用,既内清里热,又外解表邪,以达里和表解之功。又如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黄芩汤和治湿热痢疾的芍药汤中均以黄芩与芍药配伍,一清一敛,相互制约,共奏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治疗腹痛下痢、身热口苦诸证。再如,治湿热食积的枳实导滞丸中黄芩、黄连相伍,也是取其厚肠止痢的作用。黄芩抗菌范围广泛〔3〕。 3清泻肺火 黄芩苦寒,主入肺经,尤善清肺经火热,故有“黄连泻肺”之说。正如《滇南本草》云:“上行泻肺火,……,所谓实火可泻,黄芩是也,热证多用之。”《丹溪心法》亦云:“泻肺火,降膈上热痰。”对于肺中有热或肺有痰热,常首选黄芩以治之。如清气化痰丸主治痰热咳嗽,方中黄芩苦寒,善清泻肺火,清气分热,以黄芩泻火之力助胆南星降痰之功,体现了“治痰必降其火”之旨。又如定喘汤主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所致的哮喘气急,方中黄芩苦寒泻肺,与桑白皮合用,清泻肺热,止咳化痰,故《本草纲目》说:“黄芩得酒上行,……,得桑白皮泻肺火。”如此类方还有黄芩泻肺汤、黄芩泻白散等。 4泻肝胆火 黄芩味苦性寒,入胆经,肝胆相表里,故有清泻肝胆的作用。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中均将黄芩与龙胆草、栀子等药同用,增强全方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又如天麻钩藤饮,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使全方熄风定痉之功得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4〕,天麻钩藤饮200%水煎剂经胃管给狗用药,每日80mL,共给10-20d能使高血压狗的血压降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者们在生物效应法和药物浓度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在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代标记物,指征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前言: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 (如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在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药学研究中,药代动力学被广泛的应用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设计优化的研究,并衍生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基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对其加以定量描述。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1生物效应法 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动态变化。生物效应法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更符合中医药理论。该法包括药理效应法、药物累计法,微生物指标法。 1.1.1药理效应法 药理效应法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该法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特别是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草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肇丽梅[1]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模型,以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及清热合剂口服给药后体存药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中药复方清热合剂的达峰时间明显慢于单方黄芩苷。李成洪[2]等以血清一氧化氮变化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时间标本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禽病康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也快,而消除较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宋丽

柴胡

柴胡(《本经》)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原植物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原植物柴胡生长于向阳旱荒山坡、路边、林缘灌丛或草丛中;狭叶柴胡生长于干燥草原、狭叶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地。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效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临床用名有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药性论》:能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良。 《日华子本草》:味甘,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狂热乏绝,胃胁气满,健忘。 《开宝本草》:味苦,平、微寒,无毒。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温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开宝本草》:仲景治伤寒,有大、小柴胡汤,及柴胡加龙牡、柴胡加芒硝汤等,故后人治寒热,此为最要之药。 《本草衍义》:《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至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注释本草,一字亦不可忽,盖万世之后,所误无穷耳。苟有明哲之士,自可处治。中下之学,不肯考究,枉致沦没,可不谨哉?可不戒哉!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虐状,用柴胡汤,正合其宜。 《药类法象》:除虚劳寒热,解肌热,去早晨潮热。此少阳、厥阴行经本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善除本经头痛。若本经病,非他药能止也。治心不痞,胸膈痛神药也。 《药性赋》:味苦,平,气微寒,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左右两傍胁下痛,日晡潮热往来生。在脏调经内主血,在肌主气上行经。手足少阳表里四经之药也。 《汤液本草》:气平,味微苦,微寒。气味俱轻,阳也,升也,纯阳,无毒。 少阳经、厥阴经行经之药。 《象》云:除虚劳寒热,解肌热,去早晨潮热,妇人产前后必用之药。善除本经头痛,非他药能止。治心下痞,胸膈痛。 《心》云:少阳经分之药,引胃气上升,苦寒以发表热。 《珍》云:去往来寒热,胆瘅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结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入足少阳,主东方分也,在经主气,在脏主血。证前行则恶热,却退则恶寒,虽气之微寒,味之薄者,故能行经。若佐以三棱、广、巴豆之类,故能消坚积,是主血也。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伤寒杂病,易老俱用小柴胡汤主之,加以四物之类,并秦艽、牡丹皮辈,同为调经之剂。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6中药药代动力学

学校在专业引导和择业指导上有待于改进[11]。 2.3 满足老年人的身心文化需要 老年护理要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们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实际需要,要尽可能维护个体的独立[12]。依据老年护理的目标,以人为本,促使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达到最佳水平;促进、保持或者恢复健康,包括精神健康;防止和尽量减少急慢性疾病造成的失能;在临终过程中帮助维持老年人的生命,维持其尊严、减轻其痛苦,还应更深的层面发掘和探讨。 2.4 健全老年护理控制体系 建立独立的考核监督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老年保健评估制度,目前可以建立一个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的老年患者的出入院的相应的标准,界定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各项服务之间的界限。建立居家养老的照料体系,比如社区老年公寓模式,这种模式综合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老年公寓模式的优点,既方便,又减轻了老年人子女的负担,还解决了医疗服务人员配备不全的问题[13]。 21世纪的老年护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努力的方向,随着新世纪护理服务的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年护理将有更快速的发展和完善,健康老龄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参考文献: [1] 施永兴.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 国全科医学,2003,14(1):39.[2] 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2645. [3] Wolff JL,Starfield B,Anders on G.Prevalence,expenditures,and comp licati ons of multi p le chr onic conditi ons in the elderly[J].JA2 MA,2002,162(20):226922276. [4] Credit or MC.Hazards of hos p italizati on of the elderly[J].Ann I n2 tern Med,1993,118(3):2192223. [5] R iedinger JL,RobbinsLJ.Preventi on of iatr ogenic illness:Adverse drug reacti ons and nos ocom ial infecti ons in hos p italized older adults [J].Clin GreriatrMed,1998,14(4):6812698. [6] A iken LH,Clarke SP,Sl oane DM,et al.Hos p ital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mortality,nurse burnout,and j ob dissatisfacti on[J].JA2 MA,2002,288(16):198721993. [7] Buerhaus P I,A taiger DO,Auerbach D I.I m p licati ons of an aging registered nurse workforde[J].JAMA,2000,283(22):294822954. [8] Jacel on CS.A ttitudes and behavi ors of hos p ital staff t oward elders in an acute care setting[J].App l Nurs Res,2002,15(4):2272234. [9] 王建荣,刘王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 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 [10] 刘忆普,张建平,黄敏.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老年护理之启示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95. [11] 杜丹丹,柯永红,陈靖.护理专科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 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9):867. [12] 陈素萍,范勇.老年护理与展望[J].中华实用医学,2003,5 (7):115. [13] 陈洪海,陈忠,黄垂.城市新型老年护理模式的探讨[J].护理 管理杂志,2006,6(2):55256. (收稿日期:2008208219)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综述 潘海燕 (中化二建集团医院,山西太原030021) [关键词]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3324894204 1 中药药代动力学概念 药物动力学(Phar macokinetics),简称动力学,系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位置、数量、疗效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释这些关系所需要的数学关系式的科学。由于对Phar macokinetics的译法尚未统一,药物动力学又被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等,其中的“代谢”概念是广义性的,包括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动力学是一门新兴的介于药学与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已成为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学、药剂学、毒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并推动着这些学科的蓬勃发展。同时药物动力学还与基础学科如数学、化学动力学、分析化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近20年来,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新药研究、制定临床最佳给药方案、评价制剂质量、改进药物剂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强调指出:“对评价药物疗效与毒性来说,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不仅在临床前药理研究阶段,而且在新药的所有阶段都很重要。” 中药药代动力学,其研究对象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给药后体内中药的位置、数量、疗效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释这些关系所需要的数学关系式的科学。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药物动力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药物动力学对中药现代化和中药走向世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发展概况 我国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始于1963年陈琼华教授对大黄的研究[1],但直到80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在80年代,我国药理工作者对中药有效成分和单味中药进行了大量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如赫梅生、李耐三、李成韶等提出毒理效应法与药理效应法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并测定了33种单味中药和10余种中成药的药动力学参数[2,3,4]。90年代,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重点转向中药复方,对一大批中药复方及中成药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并提出不少新理论、新方法。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富杭育等对麻黄汤等4个解表名方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5],并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黄熙提出“证治药动学”理论,表明中药复方在体内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和药代动力学分析完全能进行。薛燕提出

柴胡黄芩不同比例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柴胡黄芩不同比例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1T10:05:53.5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作者:刘世军1 李克明2 刘宪勇1通讯作者孙付军2 谷雨1 王伟[导读] 利用药代动力学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刘世军1 李克明2 刘宪勇1通讯作者孙付军2 谷雨1 王伟1 (1 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2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利用药代动力学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①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0.2%磷酸(53:47);进样量为20μL;柱温:35℃;流速:1mL/min。进行含药血清黄芩苷方法学考察。②不同配伍柴胡黄芩含药血清主要考察指标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采集灌胃后10min,20min,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 14h,24h时间点的血样,按照建立的黄芩苷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鼠灌胃黄芩柴胡1:0提取物后,黄芩苷经0.67 h 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53.96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14.082 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为8.671h);1:1提取物组,Tmax为0.33 h,Cmax为26.07 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284.796 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MRT0→24h为10.39 h);1:2提取物黄芩苷经14 h可达最大吸收峰,黄芩苷在滞留时间14 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 25.84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44.121 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 11.879h)。结论:1:1提取物黄芩苷吸收加快,吸收量无明显变化,但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长;黄芩柴胡1:2提取物黄芩苷吸收滞后,吸收量增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从而能使其在体内发挥药效时间增长,可见三个配伍比例中,柴胡黄芩1:2配伍组黄芩苷在体内滞留的时间更长。 【关键词】药对/柴胡黄芩;药代动力学;黄芩苷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233-01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514泵,色谱工作站(采用ANASTAR数据处理系统),紫外检测器(Model 500 laballiance型,美国SSI公司产品);超声波清洗器(中国玉环曙风企业制造);微量进样针(Finnpipette 20-200μL,100-1000μL);XW-80A漩涡混合器(上海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ICO17型高速离心机(北京路达恒宇科技有限公司);DDL-5型低速冷冻离心机(冠森生物仪器厂);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疗器械五厂);SM-06型电吹风(宁波市塑料电机厂);BP211D型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上海赞维衡器有限公司);SLSH-74型肝素化离心管(湖南省浏阳医用仪具厂,3mL);一次性离心管(1mL);ZH06-16型大鼠灌胃针(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微量进样针(北京捷安杰微量进样器厂,25μL);标准熔点毛细管(上海同兴化工仪器有限公司,外径0.9-1.1mm)。 1.2试验用药 实验中所用药材黄芩(批号20120901)、柴胡(批号20120801)购于山东天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山东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鉴定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和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1(北柴胡)的干燥根;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15-9707);色谱乙腈(天津四有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用品,批号:080612101);色谱甲醇(北京市恒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批号:20130821);磷酸(四川省琳宇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95%乙醇(山东酒精总厂,药用酒精,批号:2013122001);实验用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纯净水)。 1.3实验动物:雄性SPF级wistar大鼠,体重约300±25g,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鲁)20130001,№:0008636。 2、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 2.1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2%磷酸(47:53);检测的波长:280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35℃;流速:1mL/min。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1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配成41μg/mL的对照品溶液。 2.2.2空白对照液:取大鼠空白血浆作空白对照液。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2]:称取黄芩为100g,加8倍量水浸泡0.5 h,加热回流1h,过滤后,药渣再加8倍量,70%酒精回流提取1h,过滤后,回收乙醇后与水提液后合并,于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离心后的上清液浓缩至100mL,制得黄芩提取液(每mL提取液约相当于黄芩药材的1g)。 2.4含药血清制备:雄性wistar大鼠5只,按顺序编号(1、2、3、4、5),禁食不禁水,12h后以1mL/100g灌胃,1、2、3号大鼠给予黄芩提取液,4、5号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做对照,给药8h后,从大鼠腹主动脉处取血,将所取血液置于3mL肝素钠真空采血管中,摇晃均匀后以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置1mL离心管中,每管约1mL,-20℃下冷冻保存。精密量取给药大鼠血浆200μL加甲醇400μL,涡漩2min 后,再以3000r/ min离心5min,取得上清液,即得含药血浆供试品溶液,备用。 2.5系统适应性试验:分别取4号大鼠血浆、4号大鼠血浆加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和1号大鼠血浆,按照“2.3” 项下溶液处理方法操作,得到相应的色谱图,黄芩苷和周围峰已经完全分离,黄芩苷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25min,血浆中杂质峰不会干扰对黄芩苷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 2.6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低温冷冻保存的5号大鼠血浆,解冻后精密量取200μL10份,各置于1mL离心管中,分别配制黄芩苷浓度为 0.177,0.352,0.707,1.413,2.827,5.653,11.307,22.083,44.167,66.25μg/ml的标准系列血浆样品,按照“2.4”项下溶液处理方法操作,记录待测物黄芩苷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S),对黄芩苷的质量浓度(C,μ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得到 S=32935C+2958.7,黄芩苷在0.177-66.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8)。

黄连栀子黄芩黄柏4味药解决从头到脚一切炎症

黄连栀子黄芩黄柏4味药解决从头到脚一切炎症, 比消炎药疗效好、见效快,4味药解决从头到脚一切炎症,太管用了! 中医说:“阴阳不衡,病则生。”人的病无非阳病、阴病。这个方子专门治疗阳亢之病。 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上火,在它面前都能很快平息。所以古人讲它是热病的常用方。 如果掌握好这个方子,治病基本上半边天都可以拿下来,因为它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这个方子叫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不是张仲景的方,但是也是一张古方,是唐方,出自《外台秘要》,方中黄连、黄芩的组合,还有黄柏、栀子的组合,都是张仲景的经典配伍,把这两张组合起来就叫做黄连解毒汤。 火热之邪盛极即为毒,黄连解毒汤4味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这几味药,清热泻火解毒功效都比较强,常用于治疗发热、身体各个系统感染的急性炎症,属于热毒火毒症状的,都适合使用这个药方,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强大,直泄火毒。好比一锅水开得很旺的时候,你给它泼点冷水,相当于用点清热、降火法。《成方便读》载:“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等证。”可以说朝吃夕效,夕吃朝效,就是早上吃,下午就见效,下午吃,第二天早上就好。 在治疗身体各系统的症状,身体伴有一些火热毒的症状,适合选择性的加入这个药方里面的一些药材,当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掌握用量,一般6到10克为宜,也要注意使用时间,毕竟苦寒之品长期使用,损阳伤脾耗气。 黄连解毒汤:黄连、栀子各9克,黄芩、黄柏各6克。 黄连味苦,治疗中焦实火,善清心、胃之火。 黄芩苦寒,如果说黄连降的是心火,黄芩更偏重于降肺火。黄芩还有一个比较奇妙之处,熄胆火,小柴胡汤,用它来熄胆火,胆火重的表现是什么?口苦咽干,严重的目眩。 黄柏苦寒,治疗下焦实火,善泻肾火炽盛。 栀子性寒,栀子就太厉害了,它可以治疗三焦实火,擅长于使热邪从小便排出。从三焦来讲,擅长清三焦的热毒,上中下都可配它。但实际上这个三焦概念也包含三焦是水道,它既能既清热,又能够利水。所以能引三焦之热从小便出。 都是苦寒药,所以虚冷的人,要注意,不要轻易吃,以防雪上加霜。 火曰炎上,炎上的火,我们用清凉的药。热火牙痛,牙齿里头长了痈疮,牙龈肉都爆起来的, 黄连解毒汤,简直就是它的克星。一般逢年过节,肯定煎炸烧烤,大鱼大肉,一吃下去肠胃一堵,牙齿上火就肿。黄连解毒汤,喝一两包下去大便一通,火就下去了。所以《内经》说,膏粱厚味,足生大疔。膏粱厚味能够积热毒,毒热久了它就会成疮。所以清淡饮食很重要。心开窍于舌。舌头像火苗一样,心主火。所以口腔溃疡,舌尖红红的,或者急性咽喉炎,吞咽不利的,咽喉肿肿说话声音都沙哑了的,黄连解毒汤4味药泡茶以后,啜饮,含在嘴巴里头再吞下去,让它作用在那里,效果好。 肝火目赤,凡是熬夜看手机、电脑,看到眼睛发红发痛发胀,黄连解毒汤清热明眸。 再看火是什么颜色的?赤色的,红红黄黄的。黄赤为热,清稀为寒。一个人得了尿道炎、膀胱炎,他的尿是什么颜色的?黄赤黄赤的。尿道炎、膀胱炎,急性的,短、赤、涩、难忍,有些吃消炎药都拿不下。用什么?黄连解毒汤。 上火烦躁失眠的,一个人很郁闷,又烦躁,翻来覆去睡不着。每天晚上临睡前要喝凉水才能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展

143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2 No. 5 May,2010 中药复方药动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 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 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本文就近年以来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中药药代动力学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drug metabolism,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方法,阐明体内药量的动态变化。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则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复方在体内的运动过程及动力学规律,它是中药药理学与药代动力学相互结合渗透而形成的。 由于中药复方由多味药组成,每味药又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成分复杂,干扰因素多,所以难度很大,但是意义也十分重大。研究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规律,不仅可以阐明和完善中药复方原理及其作用机制,获取中药复方药动学参数,还能提高中药 复方制剂质量、优化给药方案,同时也为在研究中发现新活性代谢产物而创新中药新药奠定科学基础。 2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1 生物效应法 从中药的生物效应看,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是 中药复方成分的主要部分,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试验。1970年后出现了通过测定生物效应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药效的变化取决于体内药量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药效的经时过程来反映体内药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方法发展到今天主要有药理效应法、药物累积法、微生物法。 2.1.1 药理效应法 最早提出此方法的是Smoden,是一种以药理效应为指标测定药动学参数的方法,即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理效应存在对应关系,药理指标常能定量地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只要选择适当的药理指标,如血压、痛阈等,就可以求算半衰期、达峰时间等药动学参数,现在仍 有相关研究的报道。肇丽梅等[1] 运用镇痛药理为指标, 测定黄芩苷及清热合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展 周 莹1,杜武勋2,朱明丹2,马 朋1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收稿日期:2009-10-12作者简介:周莹(1983-),女,山东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心血管方向。 摘 要:文章回顾了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各种假 设或设想,并且客观评价了各种方法在研究中的特点。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0) 05- 0143- 0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Generation of Dynamics Research Technique Progress ZHOU Ying 1,DU Wu-xun 2,ZHU Ming-dan 2,MA Peng 1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073, China; 2.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5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hort-term comparison whic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generation of dynamic's commonly used research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proposed to have the representative each kind of supposition or the tentative pla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each method in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medicine dynamics; research technique 理组织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12 ( 8 ): 714-715.[ 9 ] 陈英,肖炜,马云,等.肾衰宁分散片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脏NO、NOS、SOD 和MDA 水平的影响[ J ].中药材,2008,31 ( 8 ):1190-1193.[ 10 ] 黄迪,何立群,杨雪军,等.腺嘌呤诱发慢性肾衰模型大鼠内分泌变化的研究[ 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 ( 2 ):95-98.[ 11 ] 张金海,黄云剑,蔡文琴,等. Smad2,3,4,7蛋白在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 J ]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 26 ( 13 ): 1141-1144.[ 12 ] 侯卫国,屠立群,何立群,等.抗纤灵颗粒对慢性肾衰药效 学动物实验研究[ J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 ( 2 ): 100-102.[ 13 ] 王米渠,吴斌,张卫,等.补肾灵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 16 ( 3 ): 37-39.[ 14 ] 关鑫,周家俊,赵东,等.补肾壮骨汤干预治疗肾性骨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 ( 1 ):10-12.[ 15 ] 傅晓晴,武一曼,陈振彬,等.腺嘌呤制作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电镜病理学研究[ 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 ( 3 ):41-43.[ 16 ] 郑平东,朱燕俐.用腺嘌呤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 J ] . 中华肾脏病杂志,1989,5 ( 6 ):342-344.

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中药药代动力学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日期:2010-08-27]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作者:陈慧慧,孙付军,李贵海 【摘要】体内药物浓度(主要是血药浓度)的测定是研究药代动力学的前提,中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又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发展是每个药代动力学研究者都应该关注的课题。随着先进仪器的开发和使用,体内药物测定方法取得了重大进步。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动学血药浓度分析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免疫法,同位素法和微生物法,并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免疫法;同位素法;微生物法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物动力学方法研究中药在动物或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血药浓度法[1]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经典方法,是计算药代动力学最常用最准确的测定方法,所以血药浓度准确的测定是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至关重要的环节。先进的测定方法是精确测定的前提,发展更先进、更合适的测定方法是中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1 利用原子和分子对不同激发光谱的吸收特性,来鉴别确定指标成分 1.1 分光光度法[2] 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仪器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操作方便,只要有一定吸收光谱的物质均能测得。曹蔚等[3]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在健康家兔体内为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曲线下面积(AUC)为40 192.6μg·min-1·ml-1,半衰期为44.0min,消除速率常数为0.016/min,肾清除率为1.22ml/min。但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低,对体内许多内源性物质难以区分,所以分光光度法常与色谱法联用,目前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被广泛用作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手段。 1.2 色谱法 包括薄层层析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单维、二维、三维、荧光)液相-质谱联用。色谱法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经过多年发展已趋于完善,其稳定性、可操作性、准确性、灵敏度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成为色谱法的代表。 1.2.1 薄层层析法 层析法是分析研究中最常用的分离手段,薄层层析是层析分离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周继红等[4]用HP-TLC法测定了血清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含量。薄层层析分离效率高,不易受溶剂和杂质的干扰,其缺点是线性范围较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1.2.2 薄层扫描法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柴胡散这种方剂。 【处方】 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炮制】 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45克(去苗)白术30克白茯苓22克甘草22克(炙微赤,锉)五味子30克干姜22克(炮裂,锉)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防风22克(去芦头)桂心15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 【处方】 柴胡30克<去芦头)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30克细辛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决明子30.克栀子仁30克子芩30克车前子30克石膏12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泻肝除热。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脘有灼热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竹叶14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炙炸、热面。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 柴胡30克(去苗)甘草30克(炙微赤,锉)决明子15克车前

黄芩苷的物化常数测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0 Vol.17 No.2 P.105-106 黄芩苷的物化常数测定 王弘 陈济民 张清民 摘 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芩苷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pKa值.结果表明: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中溶解度分别为1569μg/mL和1458μg/mL,较其它溶媒高;在酸性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较大,pKa值为5.047. 关键词:黄芩苷;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pKa值 分类号:R913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Constants of Baicalin Wang Hong Chen Jimin Zhang Qingm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5)Abstract:The solubility in different solvents, the 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 and pKa value of baicalin were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for the study of its absorption in viv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solubility values of baicalin were 1 569 μg/mL and 1 458 μg/mL in methanol and ethanol, while the 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 was higher in acid solvent,the pKa value of baicalin was 5.047. Key words:baicalin;solubility;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pKa value▲ 1 在不同溶媒中溶解度的测定 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中微溶、不溶于水.作者测定了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水、氯仿中的溶解度,从而为分析测定黄芩苷提供依据,有关在上述溶剂中黄芩苷的溶解度尚未见报道(此测定对其它黄酮类物化实验有参考意义). 1.1 材料与仪器 黄芩苷:深圳南方药厂提供;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氯仿、正辛醇均为分析纯;7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黄芩苷标准曲线制备〔1,2〕 精密称取黄芩苷10.0 mg,加少量甲醇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摇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先煎)甘草炙,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肌清热,燥湿止利。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灼热,喘而汗出,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所治协热下利是因太阳表证误下,表邪内陷阳明大肠所致。大肠热盛,肠失传导,故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有灼热感;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盛津伤则胸闷烦热、口干作渴、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本方证病机特点是表邪未尽,大肠热盛,传导失司,迫肺蒸表。立法组方应外解肌表未尽之邪,内清大肠已炽之热。 方中葛根甘辛而凉,人脾胃经,既能解肌退热、因势达外,又能升发脾胃清阳而止利,其先煮者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故重用为君。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用之为臣。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四药配伍,共奏解肌清热、燥湿止利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辛凉升散与苦寒清降并施,寓“清热升阳止利”法。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无论有无表证皆可使用。临床以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大肠湿热下利者,可合六一散加减; 夹有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如伴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麻疹下利、秋季腹泻、小儿中毒性肠炎、阿米巴痢疾、肠伤寒、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化疗后腹泻等属肠热下利者。 4.使用注意虚寒下利者忌用本方。 [方歌]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