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一.长度及时间的测量

1.你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詹姆斯的身高是多少?究竟是姚明高还是詹姆斯高呢?也许你会说他们站一起,用眼睛看看就知道谁高了!可是有的东西真的是只靠眼睛看就能看准吗?好,我们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尺子量下。

可见眼睛有时候也会骗人,观察的也不准!为了更准确,更严谨,我们需要测量这些东西。

2.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3.测量需要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4.同一个物理量,如果每个国家的单位都不一样,那么国家间就无法交流了。鉴于此,国际上对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做了统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国际单位制。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择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标准。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5.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例题1

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例题2

某同学身高 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6.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测量就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测量范围是多少?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长度的测量值等于有效值加估计值。

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会放: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2)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3)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7.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我们现在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拿到一个钟表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时间的测量值等于有效值加估计值。

二.误差

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及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会有差别。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叫做误差。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方法:

A.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B、改进测量方法;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 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以及读数时由于粗心大意把数字或单位弄错了引起的。

注意:误差与错误有本质的区别是“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过程必然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减小误差”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例题:

1.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__________进行比较.这个_______ _____ 就称为单位.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8cm= μm(2)4.2nm= cm(3)6. 7dm= km

(4)20min= h (5)0.5h= min= s

4.一枝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A .0.18毫米 B.0.18厘米 C.0.18米 D.0.18千米

5.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7. 2米=7.2×100=720厘米 B.7.2米=7.2米×100=720厘米

C.7.2米=7.2×100厘米=720厘米 D.7.2米=7.2米×100厘米=720厘米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7. 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https://www.360docs.net/doc/f47910240.html,

A、偏小

B、偏大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8.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 = 3.51厘米、

L2 = 3.52厘米、L3 = 3.5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 )

A.3.51厘米

B.3.52厘米

C.3.517厘米

9.刻度尺读数专项练习:

家庭作业:

1、完成单位换算:

(1)125cm= m= mm= nm. (2)0.25km= m= um (3)1.25h= min= s (4)9000s= min= h

2、下列物体中,长度约为1.73×102cm的物体是()

A 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B 一支钢笔的长度

C 一位同学的身高

D 一幢楼房的高度

3、“25寸”彩色电视机,其25寸是指()

A 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cm

B 彩电屏幕的面积是25cm2

C 彩电屏幕对角线长是64cm

D 彩电屏幕的高是25cm

4、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际测量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

B.实际测量时用软尺比用硬尺更方便

C.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D.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也可

6 .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7.某学生为了测量物理课本内的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的措施: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一张纸的厚度D.

⑴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应改为;

⑵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填字母) .

8.某同学测一木板长度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dm、14.53dm、14.54dm.,木板长度的测量值应是多少?

9.一盘细铜丝,如何测出它的长度?写出两种不同的方法。

10.一列火车早晨8时从北京出发前往广州,于第二天21时30分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该火车运行了多少小时?

11.刻度尺读数

物理教案:长度的测量误差

物理教案:长度的测量误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德育目标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

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

长度测量 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许多其他的物理量也常常化为长度量进行测量;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就是确定水银柱面在温度标尺上的位置;测量电流或电压就是确定指针在电流表或电压表标尺上的位置等。因此,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等。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征这些仪器的规格。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了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实验目的】 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 3. 掌握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及表示测量结果的方法; 4.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仪器】 不锈钢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铁环、细金属丝、钢珠 【实验原理】 一、游标卡尺 用普通的米尺或直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位。毫米以下的1位要凭视力估计,实验中要使读数准确到0.1mm或更小时,一般采用游标卡尺和螺

游标上分度格数 主尺上最小分度值 == -=y m x y x 1δ旋测微计。 1.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又叫游标尺或卡尺,它是为了使米尺测量的更准确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了一段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利用它可将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比米尺精密的测长仪器。利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孔深及内外直径等。 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4-1-1所示。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与量爪AA’相连的主尺D ;与量爪BB’及深度尺C 相连的游标E 。游标E 可紧贴着主尺D 滑动。量爪A 、B 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B’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 用来测量槽的深度,他们的读数值都是由游标的0线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刻度尺上m 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m -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设主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y ,游标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x ,则有 mx =(m -1)y (4-1-1) 主刻度尺与游标刻度尺每个分格的差值是 式中,x δ为游标卡尺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即分度值(或称游标精度)。若把游标等分为10个分格(即m=10),这种游标卡尺叫做“十分游标”。“十分游标”的x δ=1/10mm 。这是由主刻度尺的刻度值于游标刻度值之差给出的,因此x δ不是估读的,它是游标卡尺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即游标卡尺的分度值。若m=20,则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1/20mm=0.05mm ,称为20分度游标卡尺;还有常用的5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分度值为1/50mm=0.02mm 。 (4-1-2)

长度的测量误差

[长度得测量误差] 教学目得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得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长度得测量误差。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得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有区别。 (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得规律,通过简单得测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性教育,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得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测量得初步知识,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能根据刻度尺得最小刻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一、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得意义)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与图1-2,比较两条线段与两个圆面积得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就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得感觉直接判断,并不总就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在观察与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得判断,得到精确得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得长度,用秤来测物体得质量,用钟表来测时间得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得高低。 长度就是最基本得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得方法与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就是常用得测量长度得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其她测量仪器与了解测量得初步知识。 2.长度得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得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就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就是国际统一得长度基本单位,其她得长度单位就是由米派生得。米得代表符号就是m。其她常用得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得代表符号分别就是 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得单位标注就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得代表符号) 单位换算:1m=1000 k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1000um 1um=-1000 nm 学生观察课本上得单位换算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得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心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得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得腿长大约1米左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得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得问题。关于量程与最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得解释。零刻度有磨损得刻度尺,可用没磨损得其她刻度做为测量得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数之差,才就是被测物体得长度。 ②刻度尺得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得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得习惯。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得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得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得一面向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将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就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得数值?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得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

八年级物理长度的测量误差(精)

第一章长度的测量误差 山东省威海市国际中学庞绍君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测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性教育,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测量的初步知识,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能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一、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2.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单位换算:1m=1000 k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1000um 1um=-1000 nm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单位换算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心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关于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数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1节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其它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1.会使用适当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怎么样来减小误差 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 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刘翔人物的简单介绍,增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投影仪. 板书设计 1km=103m 1dm=10-1 m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测量的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 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正确使用刻度1.长度的测

长度的测量误差

长度的测量误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 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能力目标 1. 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 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 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 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 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 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 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

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长度测量误差 【课题】长度的测量误差 【重点难点分析】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

长度的测量 误差

长度的测量误差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要求. (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会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通过观察多种测量工具,大致概括出测量工具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对初二学生似乎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操作不一定规范,因此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是这节课的重点. 三、教具 1.认识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 刻度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量程. 1米长的厘米刻度尺、20厘米长的毫米刻度尺. 3.初步概括多种测量工具的共性. 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量筒. 4.辅助教学用具. 烧杯、适量温水、小黑板、投影片.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用小黑板画出图1-2-1、图1-2-2,请学生用眼睛观察后判断图12-1中两

条直线AB。 CD哪条长?图1-2-2中直线EF、GH上端距离和下端距离是否相等?然后请学生用刻度 尺测量得出结论. 请学生用手估计烧杯中温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进行比较. 由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感觉不一定可靠,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物理学 习的过程中,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请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测量工具.教师再展示已备好的刻度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并介绍名称.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的顺序写出板书,并明确米是长度的主单位. 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是: 1千米= 103米, 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 10-3, 1微米= 10-6米. (3)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教案

长度的测量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1节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其它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1.会使用适当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怎么样来减小误差 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 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刘翔人物的简单介绍,增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投影仪. 板书设计 1km=103m 1dm=10-1 m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测量的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 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正确使用刻度1.长度的测

长度的测量误差范文

长度的测量误差范文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测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性教育,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测量的初步知识,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能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一、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 精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 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2.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 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单位换算:1m=1000 k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1000um 1um=-1000 nm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单位换算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心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实 验 二 长度测量及误差分析

实验二长度测量及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尺的结构及规格, 掌握使用方法 2了解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及规格, 掌握使用方法 3 掌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计算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被测物(轴承园柱金属垫片) 三实验原理 1 游标尺上共有n个分格, 而n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n-1) 分格的总长度相等. 设主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y, 游标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y, 主刻度尺与游标刻度尺每个分格之差△X=y-x=y/n, 为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 即最小刻度的分度数值. 常用卡尺分格数n有10 20 50三种,主尺最小分度是毫米, 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1/n毫米.

读数可分为两部分, 从游标刻度上0线的位置读出整数部分(毫米位); 其次, 根据游标刻度尺上与主刻度尺对齐的刻度线读出不足毫米分格的小数部分, 二者相加为测量值. 2 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的结构原理及读数

千分尺是利用螺旋进退装置把测微丝杆沿轴线方向的微小位移通过微分套筒上间隔较大的弧长放大后来提高测量准确度. 丝杆螺距为0.5mm. 因此微分筒每旋转一周, 丝杆同时前进或后退0.5mm, 而套筒刻度50格. 每旋转一格测微螺丝杆沿轴线方向移位0.01mm 即为最小分度值. 在读数时可估计到最小分度的1/10 即0.001mm故称千分尺. 使用时要注意0点误差即微分筒0和主刻度尺0线所对应的位置.

使用中一般对不齐, 要分清正负误差, 如果零点误差为正, 测量结果应减去零点误差; 为负, 则应加上零点误差. 四实验内容步骤 1 用游标尺测轴承内外径和厚度各五次, 计算平均值,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用完整式表示结果.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请问:眼见一定为实吗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2)学会在生活中估测长度 成年人的步幅大约是750mm,桌子的高度大约750mm,中学生一扎的宽度大约是15cm,住宅楼层大高度大约是3m,小汽车的宽度大约是1.5m

针对训练 二、长度测量的工具常用工具——刻度尺 三、长度的测量方法 “看→测→读→记” 1、测量前(看):一看量程、二分度值、三看零刻线的位置 2、测量时(测):①放正刻度尺要放正,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②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厚刻度尺应垂直物体。 ③零刻线要对其被测物体一端,若零刻线磨损应选一整数刻度对 齐。 3、度数时:①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②读书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2、平移法 针对训练 2、如图所示尺子的分度值是,木块A 的长度是,准确值是,估计值 是。 3、尺子分度值是___ _,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 准确值是______,估读值是______,有____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测出物体A的长度为1.25米,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5、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dm B、6.20dm C、62cm D、620.0mm 6、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某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L1=3.51厘米、L2=3.52厘米、L3=3.52厘米、L4=3.42厘米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3.51cm B、3.52cm C、3.517cm D、3.5170cm 7、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4、滚轮法 3、化曲为直法

长度测量误差(精)

长度测量误差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重点难点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正确和错误能有正确的判断.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组织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2,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3,新授课: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长度的测量误差物理教案

长度的测量误差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 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 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 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 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正确使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 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 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 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隔掌吸钉 2、纹丝不动 3、成像奥秘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长度的测量误差

[长度的测量误差]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长度的测量误差。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测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性教育,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测量的初步知识,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能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一、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2.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单位换算:1m=1000 k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1000um 1um=-1000 nm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单位换算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

有效数字及误差计算

有效数字及误差计算 一、测量 所谓测量,就是被测量的物理量和选为标准的同类量(即,单位)进行比较,确定出它是标准量的多少倍。如:测量一本书的长度,将书与米尺进行比较,书的长度是米尺的18.85%,则书的长度为0.1885m 。 测量结果的数值大小和选择的单位密切相关。同样一个量,测量时选择的单位越小,测量结果数值就越大,所以任何测量结果都必须标明单位.如 273.15K ,3.0×108m/s 等等。 二、测量分类 根据获得数据的方法不同,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 1.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使用量具或仪表等标准量具经过比较可直接读数获取数据。相应测得量称为直接测量量。如:米尺测量长度、温度计测量温度、天平测量质量等等。 2.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不能直接测量出结果,而必须先直接测量与它有关的一些物理量,然后利用函数关系而获取被测量数据的测量.相应的测得量就是间接 测量量。如:物质的密度3/a m =ρ、物体运动的速度t S v /=、物体的体积 等等。 三、有效数字 测量的结果因所用单位不同而不同,但在某一单位(量具)下,表示该测量值的数值位数不应随意取位,而是要用有确定意义的表示法。 图1用毫米尺测量工件的长度

如图1是用毫米尺测量一段工件长度的示意图。此工件的长度介于13mm 和14mm 之间,其右端点超过13mm 刻度线处,估计为6/10格,即工件的长度为13.6mm 。从获得结果看,前两位13是直接读出,称为可靠数字,而最末一位0.6mm 则是从尺上最小刻度间估计出来的,称为可疑数字(尽管可疑,但还是有一定根据,是有意义的)。 定义: 由几位可靠数字加上一位可疑数字在内的读数,称为有效数字。 如上读数13.6mm 共有三位有效数字,这里的第三位数“6”已是估计出来的,因此,用这种规格的尺子不可能测量到以毫米为单位小数点后第2位。 注: 1、有效数字的多少,表示了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这与所用的测量工具有关。 2、当被测物理量和测量仪器选定后,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就可以确定了。 3、仪器的读数规则 测量就要从仪器上读数,读数包括仪器指示的全部有意义的数字 和能够估读出来的数字。在测量中,有一些仪器读数是需要估读的,如米尺、螺旋测微计、指针式电表等等。估读时,首先根据最小分格大小、指针的粗细等具体情况确定把最小分格分成几分来估读,通常读到格值的1/10,1/5或1/2。 4、有效位数的认定 (1)数字中无零的情况和数字间有零的情况:全部给出的数均为有效 数。如:56.14mm ,50.007mm 有效位数分别为四位、五位。 (2)对于小数末尾的零:有小数点时,小数点后面的零全部为有效数 字。如:50.140mm ,2.204500的有效位数分别为五位、七位。 (3)对于第一位非零数字左边的零:第一位非零数字左边的零称为无 效位零。如:0.05mm ,0.00155m 有效位数分别为一位、三位。 (4)科学计数法:计量单位的不同选择可改变量值的数值,但决不应 改变数值的有效位。因此,在变换单位时,为了正确表达出有效位 数,实验中常采用科学计数法(10的幂次方)。如: km 1030.4m 1030.4m 1030.4cm 30.4542--?=μ?=?= 注:大单位转换小单位或小单位转换大单位时,原数的有效位不变。 四、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0.数值的舍入修约规则 (1)确定需要保留的有效数字和位数。

实验二长度测量及误差分析

实验二长度测量及误差分析 实验二长度测量及误差分析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尺的结构及规格, 掌握使用方法 2了解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及规格, 掌握使用方法 3 掌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计算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被测物 (轴承园柱金属垫片) 三实验原理 1 游标尺上共有n个分格, 而n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n-1) 分格的总长度相等. 设主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y, 游标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x则有nx=(n-1)y, 主刻度尺与游标刻度尺每个分格之差?X=y-x=y/n, 为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 即最小刻度的分度数值. 常用卡尺分格数n有10 20 50三种,主尺最小分度是毫米, 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1/n毫米.

读数可分为两部分, 从游标刻度上0线的位置读出整数部分(毫米位); 其次, 根据游标刻度尺上与主刻度尺对齐的刻度线读出不足毫米分格的小数部分, 二者相加为测量值. 2 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的结构原理及读数

千分尺是利用螺旋进退装置把测微丝杆沿轴线方向的微小位移通过微分套筒上间隔较大的弧长放大后来提高测量准确度. 丝杆螺距为0.5mm. 因此微分筒每旋转一周, 丝杆同时前进或后退0.5mm, 而套筒刻度50格. 每旋转一格测微螺丝杆沿轴线方向移位0.01mm即为最小分度值. 在读数时可估计到最小分度的1/10 即0.001mm故称千分尺. 使用时要注意0点误差即微分筒0和主刻度尺0线所对应的位置.

使用中一般对不齐, 要分清正负误差, 如果零点误差为正, 测量结果应减去零点误差; 为负, 则应加上零点误差. 四实验内容步骤 1 用游标尺测轴承内外径和厚度各五次, 计算平均值,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用完整式表示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

长度的测量和基本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 1、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练习有效数字运算和误差处理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品】 游标卡尺(0—125mm,)、螺旋测微计(0—25mm,)、读数显微镜(JCD 3 ,)、空心圆管、小钢球等。 【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分主尺和游标(副尺)两部分。主尺上刻有标准刻度125mm。游标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总长度为49mm,游标上50个分度比标准的50mm短1mm, 1个分度比标准的1mm短1 50 mm,即,这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游 标卡尺的卡口合并时,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恰好对齐。卡口间放上被测物时,以游标零线为起点往前看,观察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假设读数是xmm多一点,这“多一点”肯定不足1mm,要从游标上读。此时,从游标上找出与主尺上某刻度最对齐的一条刻度线,设是第n条,则这“多一点”的长度应等于,被测物的总长度应为L=(x+mm。用这种规格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两位,且末位数必为偶数。游标上每5小格标明为1大格,每小格读数作,每大格就应读作。从游标零线起往后,依次读作,,,……直至第5小格即第1大格读作。 再往后,依次读作,,,……直至 第2大格读作。后面的读数依此类推。游标卡尺不需往下估读。如图1-5应读作或0 6 7 0 3 4 5 主 游 图1-5

图1-7(a )主刻度尺读数 图1-7(b )测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螺旋测微计主要由弓形体、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微分套筒)三部分构成。螺旋测微计的测微原理是机械放大法。固定套筒上有一条水平拱线叫读数基线。基线上边是毫米刻度线,下边是半毫米刻度线。螺旋测微计的螺距是,活动套筒每转动一周,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活动套筒的边缘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每转动一个分度,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 0.5 50 mm 即。这就是螺旋测微计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实际测量时,分度线不一定正好与读数基线对齐,因此还必须往下估读到。可见,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三位。读数时,先从固定套筒上读出大于半毫米的大数部分,再从活动套筒的边缘上读出小于半毫米的部分,二者之和就是被测物体的总长度。这其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来了。如图1-6(a)应读作,图1-6(b)应读作. 使用螺旋测微计之前,必须先检查零点读数。先转动大棘轮使螺杆前进,当 螺杆快要接触测砧时就应转动后面的小棘轮,听到“嗒嗒”声立即停止。如果此时活动套筒上的零线正好对齐读数基线,零点读数就记作,如 果零线在读数基线以 上,零点读数记作负,反之为正。每一次测量的直接读数减去零点读数才是真正的测量值,即测量值=直接读数-零点读数。 例如零点读数是,直接读数是,则测量 值=()=(mm )。 3、读数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读数显微镜是将显微镜与螺旋测微计结合起来的长度精密测量仪器。其测微原理是光学放大法和机械放大法的综合。活动螺杆与显微镜筒通过螺旋相互啮合,转动活动螺杆右端的鼓轮,就可以使显微镜左右平移。测微螺旋的螺距为1mm ,鼓 0 5 固定套图1-6 30 25 微分套0 5 固定套 图 1-6 30 25 微分套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易错题及答案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5分钟训练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钢板尺:量程25 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量程2 m,分度值是mm;皮卷尺:量程20 m,分度值是cm。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_________;(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_________;(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_________。 4. 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 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10分钟训练 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m m m m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cm=×10-2 m= m cm= cm×10-2 m= m cm=÷102 m= m cm=×10-2 cm= m 3.(2010北京模拟)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 5.如图12-3-1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图12-3-1 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 cm, cm, cm, 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7.某同学用一把如图12-3-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图12-3-2 图12-3-6 图12-3-4 30分钟训练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2.如图12-3-3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 图12-3-3 3.如图12-3-4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多半瓶水,用刻度尺标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瓶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概为() A. 4 1πD2(h 1+h2 ) B.πD2(h1+h2) πD2(h1+h2) D.πD2(h1-h2) 4.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cm cm cm cm 5.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2-3-5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图12-3-5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减小再变大 6.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7.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2-3-6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