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作业——分块查找算法

数据结构作业——分块查找算法
数据结构作业——分块查找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三

题目:

试编写利用折半查找确定记录所在块的分块查找算法。

提示:

1)读入各记录建立主表;

2)按L个记录/块建立索引表;

3)对给定关键字k进行查找;

测试实例:设主表关键字序列:{12 22 13 8 28 33 38 42 87 76 50 63 99 101 97 96},L=4 ,依次查找K=13,K=86,K=88

算法思路

题意要求对输入的关键字序列先进行分块,得到分块序列。由于序列不一定有序,故对分块序列进行折半查找,找到关键字所在的块,然后对关键字所在的块进行顺序查找,从而找到关键字的位置。

故需要折半查找和顺序查找两个函数,考虑用C++中的类函数实现。因为序列一般是用数组进行存储的,这样可以调用不同类型的数组,程序的可适用性更大一些。

折半查找函数:

ints,d,ss,dd;//声明一些全局变量,方便函数与主函数之间的变量调用。

template

intBinSearch(T A[],intlow,inthigh,T key)//递归实现折半查找

{

int mid;// 初始化中间值的位置

T midvalue;// 初始化中间值

if (low>high)

{

s=A[high];

d=A[low];

ss=high;

dd=low;

return -1;}// 如果low的值大于high的值,输出-1,并且将此时的low 与high的值存储。

else

{

mid=(low+high)/2;// 中间位置为低位与高位和的一半取整。

midvalue=A[mid];

if (midvalue==key)

return mid;

else if (midvalue< key) //如果关键字的值大于中间值

return BinSearch(A,mid+1,high,key);// 递归调用函数,搜索下半部分else

return BinSearch(A,low,mid-1,key);// 否则递归调用哦个函数,搜索上半部分

}

}

以上为通用的折半查找的函数代码,这里引入了几个全局变量,主要是方便在搜索关键字在哪一个分块中时,作为判断条件。

顺寻查找函数:

template

intshuxuSearch(T A[],inthigh,T key)// 顺序查找

{

int i=0; A[high]=key;// 初始化i,使A的最高位为key值

while(A[i]!=key)

i++;

return i;// 如果A中有key值,则在i不到n+1时就会输出,否则,返回high值,说明搜索失败。

}

主函数中,首先对所需要的参数变量进行初始化,由键盘输入关键字,分块的多少,每一块有多少个关键字。为了用户的人性化考虑,这里由用户自己决定分块的多少和数目。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引入了一个动态存储的二维数组:

int **p2 ;

p2 = new int*[row] ;//声明一个二维数组

for( i = 0 ; i < row ; i ++ )

p2[i] = new int[col] ;

for( i = 0 ; i < row ; i ++ )

{for( j = 0 ; j < B[i] ; j ++ )

{p2[i][j]=A[k];

k=k+1;}

}//将所有关键字,按块的不同存入二维数组中

cout<<"分块情况为"<

for( i = 0 ; i < row ; i ++ )

{

for( j = 0 ;j

{cout<

if(p2[i][j]>=M[i])

M[i]=p2[i][j];

}

cout<

}//输出二维数组,检验分块是否为预期

将各种信息用各种数组加以存储,在需要时不断调用。

另外,由于题目中需要多次查找,为了避免每次查找的反复输入,引入了一个while循环,保证可以多次查找并输出结果。

在关键字等信息输入完毕后,进行查找,可以得到该关键字所在块的序号,以及该关键字在整个关键字序列中的位置。

程序结构

源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d,ss,dd;//声明一些全局变量,方便函数与主函数之间的变量调用。

template

int BinSearch(T A[],int low,int high,T key)//递归实现折半查找

{

int mid;// 初始化中间值的位置

T midvalue;// 初始化中间值

if (low>high)

{

s=A[high];

d=A[low];

ss=high;

dd=low;

return -1;}// 如果low的值大于high的值,输出-1,并且将此时的low 与high的值存储。

else

{

mid=(low+high)/2;// 中间位置为低位与高位和的一半取整。

midvalue=A[mid];

if (midvalue==key)

return mid;

else if (midvalue < key) //如果关键字的值大于中间值

return BinSearch(A,mid+1,high,key);// 递归调用函数,搜索下半部分

else

return BinSearch(A,low,mid-1,key);// 否则递归调用哦个函数,搜索上半部分

}

}

template

int shuxuSearch(T A[],int high,T key)// 顺序查找

{

int i=0; A[high]=key;// 初始化i,使A的最高位为key值

while(A[i]!=key)

i++;

return i;// 如果A中有key值,则在i不到n+1时就会输出,否则,返回high值,说明搜索失败。

}

int main()

{

int i,key,pos,length,fen,k,j,a,kuai,e;// 定义一些变量

a=0;

k=0;

cout<<"请输入关键字的个数"<

cin>>length;

int A[length-1]; // 根据输入关键字的个数初始化一个数组进行存储

cout<<"请输入要分块的个数"<

cin>>fen;

int B[fen-1];

int M[fen-1];

for(i=0;i

{M[i]=0;}// 初始化两个数组,一个用来存储每一块元素的大小,另一个用来存储每一块的中元素的最大值

cout<<"请输入每个分块关键字的个数"<

for(i=0;i

{cin>>B[i];}//使数组B中表示每块中关键字的个数

cout<<"请输入关键字"<

for(i=0;i

{cin>>A[i];}//输入所有的关键字,存在数组A中

int row,col;

row=fen;

col=length;

int **p2 ;

p2 = new int*[row] ;//声明一个二维数组

for( i = 0 ; i < row ; i ++ )

p2[i] = new int[col] ;

for( i = 0 ; i < row ; i ++ )

{for( j = 0 ; j < B[i] ; j ++ )

{p2[i][j]=A[k];

k=k+1;}

}//将所有关键字,按块的不同存入二维数组中

cout<<"分块情况为"<

for( i = 0 ; i < row ; i ++ )

{

for( j = 0 ;j

{cout<

if(p2[i][j]>=M[i])

M[i]=p2[i][j];

}

cout<

}//输出二维数组,检验分块是否为预期

cout<<"每个块最大元素为"<

for(i=0;i

{cout<

cin>>key;//将要查找的关键字赋值给key

pos=BinSearch(M,0,length-1,key);//调用折半查找函数,查找关键字处于哪个块中

cout<<"该元素所处的块是"<

if (pos!=-1)

{kuai=pos;

cout<

}

else

{kuai=dd;

cout<

int *S;

S = new int[kuai] ;

for(i=0;i

{S[i]=p2[kuai][i];

}//初始化一个一维数组,将关键字所在快的元素重新定义为一个数组S pos=shuxuSearch(S,B[kuai],key);//在S中顺序查找关键字

int q=0;

for(i=0;i

{q=q+B[i];}

if (pos!=B[kuai])

cout<<"该元素的位置为"<

cout<<"不存在该元素"<

cout<<"还要继续查找吗?是的话,输入1,不是的话输入0"<

cin>>e; //引入判断条件,以便多次查找

while ((e!=1)&&(e!=0))

{cout<<"输入不合法,请重新输入e"<

cin>>e;}//保证输入合法

while (e==1)

{

cout<

cin>>key;

pos=BinSearch(M,0,length-1,key);

cout<<"该元素所处的块是"<

if (pos!=-1)

{kuai=pos;

cout<

}

else

{kuai=dd;

cout<

for(i=0;i

{S[i]=p2[kuai][i];}

pos=shuxuSearch(S,B[kuai],key);

int q=0;

for(i=0;i

{q=q+B[i];}

if (pos!=B[kuai])

cout<<"该元素的位置为"<

else

cout<<"不存在该元素"<

cout<<"还要继续查找吗?是的话,输入1,不是的话输入0"<

cin>>e; //与上面程序一致,通过循环条件保证可以多次进行查找

}

system("pause");

return 0;

}

输出结果:

说明:可见,按照16=4*4分块的选择方式,13元素在第0块,处于关键字序列中的第2位。86和88元素都不在关键字序列中。

另外,由于程序中引入了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分块数目和大小的功能,因此,选择16=5+5+6的分块方法可以得到一样的结果:

发现结果完全一致。

心得体会:

1)本次实验程序结构比较简单,无需复杂的函数调用。但是由于本人编程

基础不够扎实,在面对需要很多数组声明和调用的时候,经常弄错,在

编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内存调用出错的情况。后来发现是二维数组

的定义上没有做好,引入了动态定义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2)用户的需求是编程的主要目的,这道题如果输入以及分块由编程者自己

定义,虽然可以大大简化编程的繁琐度,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3)引入while循环使程序可以多次查找,语句并不复杂,但是实现的功能

却比较理想。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查找

实验十数据结构查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查找表、动态查找表、静态查找表和平均查找长度的概念。 2、掌握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的方法。 3、学会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机制以及哈希表的查找。 二、实验预习 说明以下概念 1、顺序查找: 2、折半查找: 3、哈希函数: 4、冲突及处理: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 静态查找表技术 依据顺序查找算法和折半查找算法的特点,对下面的两个查找表选择一个合适的算法,设计出完整的C源程序。并完成问题: 查找表1 : { 8 ,15 ,19 ,26 ,33 ,41 ,47 ,52 ,64 ,90 } ,查找key = 41 查找表2 : {12 , 67 ,29 ,15 ,62 ,35 ,33 ,89 ,48 ,20 } ,查找key =35 查找key=41的算法:顺序查找比较次数:5 查找key=35的算法:折半查找比较次数:5 ●顺序查找算法算法实现代码 ●#include ●#define N 10 ●int array[N]={12,76,29,15,62,35,33,89,48,20}; ●int search(int array[],int key) ●{ ● for(int i=0;i

数据结构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A1.数据结构是指()。 A.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B.数据类型 C.数据存储结构 D.数据定义 C2.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不相同的,称之为()。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链式存储结构 D.顺序存储结构 D3.树形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 A.一对一关系 B.多对多关系 C.多对一关系 D.一对多关系 B4.设语句x++的时间是单位时间,则以下语句的时间复杂度为()。 for(i=1; i<=n; i++) for(j=i; j<=n; j++) x++; A.O(1) B.O(2n) C.O(n) D.O(3n) CA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2)。 (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五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7.数据在计算机内有链式和顺序两种存储方式,在存储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上,链式存储比顺序存储要()。 A.低 B.高 C.相同 D.不好说 8.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是在()年。 A.1946 B.1953 C.1964 D.1968 9.数据结构只是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这种观点()。 A.正确 B.错误 C.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D.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数据结构实验——查找算法的实现

实验五 查找算法实现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顺序查找、折半查找及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上的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 2、问题描述 查找表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操作,试建立有100个结点的二叉排序树进行查找,然后用原数据建立AVL树,并比较两者的平均查找长度。 3、基本要求 (1)以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实现二叉排序树的建立、查找和删除。 (2)根据给定的数据建立平衡二叉树。 4、测试数据 随即生成 5、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Q(a,b) ((a)==(b)) #define LT(a,b) ((a)<(b)) #define LQ(a,b) ((a)>(b))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关键字域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ElemType data; int bf;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BSTnode,*BSTree; void InitBSTree(BSTree &T) {T=NULL; } void R_Rotate(BSTree &p) {BSTnode *lc; lc=p->lchild; p->lchild=lc->rchild; lc->rchild=p; p=lc; } void L_Rotate(BSTree &p) {BSTnode *rc; rc=p->rchild; p->rchild=rc->lchild;

二叉排序树 折半查找 顺序查找 数据结构

二叉排序树 #include "c1.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KeyType key;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InsertBST(BiTree &bst,KeyType key) { BiTNode *t; if(bst==NULL) {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key=key; t->lchild=NULL; t->rchild=NULL; bst=t; } else if(keykey) InsertBST(bst->lchild,key); else if(key>bst->key) InsertBST(bst->rchild,key); } void CreateBST(BiTree &bst) { int i; int n; KeyType key=0; bst=NULL; printf("请输入二叉排序树中元素的个数:");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请输入二叉排序数中的第%d个元素:",i); scanf("%d",&key); InsertBST(bst,key); }

} BiTree SearchBST(BiTree bst,KeyType key) { if(!bst) return NULL; else if(bst->key==key) return bst; else if(keykey) return SearchBST(bst->lchild,key); else return SearchBST(bst->rchild,key); } int main() { BiTree bst; CreateBST(bst); KeyType temp; printf("请输入你要查找的元素:"); scanf("%d",&temp); BiTree T; T=SearchBST(bst,temp); if(T==NULL) printf("\n\n查找失败\n"); else { printf("\n\n查找成功\n"); printf("二叉排序树中查到的元素为:%d\n",T->key); } } 折半查找和顺序查找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c1.h" #define N 20

数据结构查找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查找 一、选择题 1.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 A. (n-1)/2 B. n/2 C. (n+1)/2 D. n 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 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 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 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 3.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 ) A.必然快 B. 必然慢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4. 具有12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A. 3.1 B. 4 C. 2.5 D. 5 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 6.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有关, 在 ((2))时其查找效率最低 (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 (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7. 对大小均为n的有序表和无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在等概率查找的情况下,对于查找失 败,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1)) ,对于查找成功,他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2))供选择的答案: A. 相同的 B.不同的 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 C.(100,60, 80, 90, 120,110,130) D. (100,80, 60, 90, 120,130,110) 10.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 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 LL B. LR C. RL D. RR 11. 下面关于m阶B-树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非空子树;②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一1个关键字; ③所有叶子在同一层上; ④当插入一个数据项引起B树结点分裂后,树长高一层。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 12. m阶B-树是一棵( ) A. m叉排序树 B. m叉平衡排序树 C. m-1叉平衡排序树 D. m+1叉平衡排序树 15. 设有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19,14,23,1,68,20,84,27,55,11,10,79},用链 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3,散列地址为1的链中有()个记录。 A.1 B. 2 C. 3 D. 4 16. 关于哈希查找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 (1)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2)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若插入规定总是在链首,则插入任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3)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易引起聚集现象 (4)再哈希法不易产生聚集

数据结构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数据结构作业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任一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渐进时间复杂度为()。 A、O(n) B、O (n/2) C、O (1) D、O (n2)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first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first == NULL; B、first->link == NULL; C、first->link == first; D、first != NULL; 3.在一棵树中,()没有前驱结点。 A、分支结点 B、叶结点 C、树根结点 D、空结点 4.在有向图中每个顶点的度等于该顶点的()。 A、入度 B、出度 C、入度与出度之和 D、入度与出度之差 5.对于长度为9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在等概率情况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的值除以9。 A、20 B、18 C、25 D、22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s=0; for(i=1;i

数据结构 第九章 查找 作业及答案

第九章查找 一、填空题 1. 在数据的存放无规律而言的线性表中进行检索的最佳方法是。 2. 线性有序表(a 1,a 2 ,a 3 ,…,a 256 )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 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3.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 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2 ;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 ,其下标从小到大依次是 ____,平均查找长度为。 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比较大小。 5.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6.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7. 有一个表长为m的散列表,初始状态为空,现将n(n

《数据结构》填空作业题(答案)

《数据结构》填空作业题答案 第 1 章绪论(已校对无误) 1.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方面的内容。 2.程序包括两个内容:数据结构和算法。 3.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为:数据结构是一个二元组:Data Structure =( D, S)。 4.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 5.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分类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 6.在图状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继结点数可以有多个。 7.在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8.数据的物理结构,指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标识(映象),也即存储结构。 9.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 3 种类型,树型结构和有向 图结构合称为非线性结构。 10. 顺序存储结构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上连续的存储单元里,结点之间的逻辑 关系由存储单元位置的邻接关系来体现。 11. 链式存储结构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上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节点之间的逻辑 关系由附加的指针域来体现。 12.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 4 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13. 线性结构反映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一对一的,非线性结构反映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一对多或多对多。 14.数据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15. 我们把每种数据结构均视为抽象类型,它不但定义了数据的表示方式,还给出了处理数 据的实现方法。 16.数据元素可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17.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8.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用该算法所消耗的时间的多少来度量的,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 度是用该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来度量的。 19.算法具有如下特点: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20. 对于某一类特定的问题,算法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操作,每一操作都有它的确切 的定义,并在有穷时间内计算出结果。 21. 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3n 。 1

数据结构查找习题及答案

第9章查找 一、单选题 1.对一棵二叉搜索树按()遍历,可得到结点值从小到大的排列序列。 A. 先序 B. 中序 C. 后序 D. 层次 2.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A. O(n) B. O(1) C. O(logn) D. O(n2) 3.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1) C. O(logn) D. O(n2) 4.在二叉搜索树中插入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1) B. O(n) C. O(logn) D. O(n2) 5.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搜索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A.(100,80,90,60,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60,90) C.(100,60,80,90,120,110,130) D.(100,80,60,90,120,130,110) 6.在一棵AVL树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取值范围是()。 A. -1~1 B. -2~2 C. 1~2 D. 0~1 7.根据一组关键字(56,42,50,64,48)依次插入结点生成一棵A VL树,当插入到值 为()的结点时需要进行旋转调整。 A. 42 B. 50 C. 64 D. 48 8.深度为4的A VL树至少有()个结点。 A.9 B.8 C.7 D.6 9.一棵深度为k的A VL树,其每个分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平衡二叉树共有() 个结点。 A.2k-1-1 B.2k-1+1 C.2k-1 D.2k 10.在A VL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 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 LL B. LR C. RL D. RR 二、判断题

数据结构习题及参考答案 .

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结构是指()。 A.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B.数据类型 C.数据存储结构 D.数据定义 2.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不相同的,称之为()。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链式存储结构 D.顺序存储结构 3.树形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 A.一对一关系 B.多对多关系 C.多对一关系 D.一对多关系 4.设语句x++的时间是单位时间,则以下语句的时间复杂度为()。 for(i=1; i<=n; i++) for(j=i; j<=n; j++) x++; A.O(1) B.O(2n) C.O(n) D.O(3n)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2)。 (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五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7.数据在计算机内有链式和顺序两种存储方式,在存储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上,链式存储比顺序存储要()。 A.低 B.高 C.相同 D.不好说 8.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出现是在()年。 A.1946 B.1953 C.1964 D.1968 9.数据结构只是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这种观点()。 A.正确 B.错误 C.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D.前半句错,后半句对

数据结构查找算法课程设计

存档编号: 西安********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查找算法性能分析 系别: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 班级:计科*** 姓名:王*** (共页) 2015年01月07 日

***** 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计科**** 学号:**** 指导教师:**** 发题日期:2015-01-05 完成日期:2015-01-09 一需求分析

1.1问题描述 查找又称检索,是指在某种数据结构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素。查找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操作。而查找也有内外之分,若整个查找过程只在内存中进行称为内查找;若查找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则称为外查找,若在查找的同时对表做修改运算(插入或删除),则相应的表成为动态查找表,反之称为静态查找表。 由于查找运算的主要运算是关键字的比较,所以通常把查找过程中对关键字的平均比较次数(也叫平均查找长度)作为一个查找算法效率优劣的标准。 平均查找程度ASL定义为: ASL=∑PiCi(i从1到n) 其中Pi代表查找第i个元素的概率,一般认为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Ci代表找到第i个元素所需要比较的次数。 查找算法有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查找、二叉树查找和散列查找(又叫哈希查找),它们的性能各有千秋,对数据的存储结构要求也不同,譬如在顺序查找中对表的结果没有严格的要求,无论用顺序表或链式表存储元素都可以查找成功;折半查找要求则是需要顺序表;索引表则需要建立索引表;动态查找需要的树表查找则需要建立建立相应的二叉树链表;哈希查找相应的需要建立一个哈希表。 1.2基本要求 (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在设计查找算法性能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调用产生随机数函数: srand((int)time(0)); 产生N个随机数。 注:折半查找中需要对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排序,需要进行排序后再进行输入,N<50; (2)输出形式; 查找算法分析过程中,只要对查找算法稍作修改就可以利用平均查找

数据结构——查找,顺序查找,折半查找

实验五查找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查找方法及适用场合,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应用。 2、增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 二、问题描述 1.分别利用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方法完成查找。 有序表(3,4,5,7,24,30,42,54,63,72,87,95) 输入示例: 请输入查找元素:52 输出示例: 顺序查找: 第一次比较元素95 第二次比较元素87 …….. 查找成功,i=**/查找失败 折半查找: 第一次比较元素30 第二次比较元素63 ….. 2.利用序列(12,7,17,11,16,2,13,9,21,4)建立二叉排序树,并完成指定元素的查 询。 输入输出示例同题1的要求。 三、数据结构设计(选用的数据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实现形式说明) (1)逻辑结构设计 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采用线性表的结构,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则是建立一棵二叉树,采用的非线性逻辑结构。 (2)存储结构设计 采用顺序存储的结构,开辟一块空间用于存放元素。

(3)存储结构形式说明 分别建立查找关键字,顺序表数据和二叉树数据的结构体进行存储数据 四、算法设计 (1)算法列表(说明各个函数的名称,作用,完成什么操作) 序号 名称 函数表示符 操作说明 1 顺序查找 Search_Seq 在顺序表中顺序查找关键字的数据元素 2 折半查找 Search_Bin 在顺序表中折半查找关键字的数据元素 3 初始化 Init 对顺序表进行初始化,并输入元素 4 树初始化 CreateBST 创建一棵二叉排序树 5 插入 InsertBST 将输入元素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 6 查找 SearchBST 在根指针所指二叉排序树中递归查找关键字 数据元素 (2)各函数间调用关系(画出函数之间调用关系)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R; int length; }SSTable; typedef struct BSTNode{ Elem data; //结点数据域 BST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STNode,*BSTree; typedef struct Elem{ int key; }Elem; typedef struct { int key;//关键字域 }ElemType;

数据结构作业(附答案)

1.数据的最小单位是( A )。 (A) 数据项(B) 数据类型(C) 数据元素(D) 数据变量 2.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B)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C)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D) 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3.设顺序循环队列Q[0:M-1]的头指针和尾指针分别为F和R,头指针F总是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位置,尾指针R总是指向队尾元素的当前位置,则该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C)。 (A) R-F (B) F-R (C) (R-F+M)%M (D) (F-R+M)%M 4.设某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BCD,前序遍历序列为CABD,则后序遍历该二叉树得到序列为(A)。 (A) BADC(B)BCDA (C) CDAB (D) CBDA 5.设某棵二叉树中有2000个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最小高度为(C)。 (A) 9 (B) 10 (C) 11(D) 12 6.下面程序的时间复杂为(B) for(i=1,s=0;i<=n;i++){t=1;for(j=1;j<=i;j++) t=t*j;s=s+t;} (A) O(n) (B) O(n2)(C) O(n3) (D) O(n4) 7.设指针变量p指向单链表中结点A,若删除单链表中结点A,则需要修改指针的操作序列为(C)。 (A) q=p->next;p->data=q->data;p->next=q->next;free(q); (B) q=p->next;q->data=p->data;p->next=q->next;free(q); (C) q=p->next;p->next=q->next;free(q); (D) q=p->next;p->data=q->data;free(q); 8.设一维数组中有n个数组元素,则读取第i个数组元素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C )。 (A)O(n) (B) O(nlog2n) (C) O(1)(D) O(n2) 9.设一棵二叉树的深度为k,则该二叉树中最多有(D )个结点。 (A) 2k-1 (B) 2k(C) 2k-1(D) 2k-1 10.设用链表作为栈的存储结构则退栈操作( B )。 (A) 必须判别栈是否为满(B) 必须判别栈是否为空 (C) 判别栈元素的类型(D) 对栈不作任何判别 11.函数substr(“DATASTRUCTURE”,5,9)的返回值为(A )。 (A) “STRUCTURE”(B) “DATA” (C) “ASTRUCTUR”(D) “DATASTRUCTURE” 12.设某二叉树中度数为0的结点数为N0,度数为1的结点数为N l,度数为2的结点数为N2,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A) N0=N1+1 (B) N0=N l+N2(C) N0=N2+1(D) N0=2N1+l 13.设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满足的条件是(B )。 (A) 空或只有一个结点(B) 高度等于其结点数 (C) 任一结点无左孩子(D) 任一结点无右孩子 14. 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少有( B )个结点。 (A) 2k-1-1 (B) 2k-1(C) 2k-1+1(D) 2k-1

数据结构经典算法 C语言版

//插入排序法 void InsertSort() { int s[100]; int n,m,j,i=0,temp1,temp2; printf("请输入待排序的元素个数:"); scanf("%d",&n); printf("请输入原序列:"); for (i=0; is[n-1]); s[n]=m; for (i=0; im) { temp1=s[i]; s[i]=m; for (j=i+1; j

//堆排序 static a[8] = {0,25,4,36,1,60,10,58,}; int count=1; void adjust(int i,int n) { int j,k,r,done=0; k = r = a[i]; j = 2*i; while((j<=n)&&(done==0)) { if(j=a[j]) done = 1; else { a[j/2] = a[j]; j = 2* j; } } a[j/2] = r; } void heap(int n) { int i,j,t; for(i =n/2;i>0;i--) adjust(i,n); printf("\n初始化成堆===> "); for(i = 1;i < 8;i++) printf("%5d",a[i]); for(i = n-1;i>0;i--) { t = a[i+1]; a[i+1] = a[1]; a[1] = t; adjust(1,i); printf("\n第%2d步操作结果===>",count++); for(j = 1;j<8;j++) printf("%5d",a[j]); } }

数据结构——折半查找源代码

数据结构折半查找源代码 源代码: 折半查找: #include//cout,cin #include"process.h"//exit() #include"stdio.h"//EOF,NULL typedef int T; //定义关键字的类型,这里就以整形来处理 //查找表类定义 template struct Node { T key; //关键字域 /* ........ //其他域,可以自己根据需要添加 */ }; template class SSearch { private: Node *ST; int len;//表长 public: SSearch();// ~SSearch();//析构函数,删除表空间 void Create(int n); //创建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再为相应的数据元素赋值void Display(); //输出静态表中的数据元素 int SeSearch(T key); //从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开始顺序查找 void Ascendsort(); //升序排列 int BiSearch_1(T key);//折半查找,非递归算法 int BiSearch_2(T key);//折半查找,递归算法 int BiSearch2(int x,int y,T key); }; template SSearch::SSearch() {// ST=NULL; len=0;

} template SSearch::~SSearch() {//释放表空间 delete [] ST; len=0; } template void SSearch::Create(int n) { len=n; ST=new Node[len]; Node e; int i=0; cout<<"输入"<>e.key; ST[i]=e; i++; } } template int SSearch::SeSearch(T key) {//从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开始顺序查找,若找到,返回位序,否则,返回-1 for(int i=len-1;i>=0;i--) if(ST[i].key==key) { cout<<"查找成功!位居第"< void SSearch::Ascendsort() { T t;

数据结构-查找介绍

第八章查找一、填空题 1.线性有序表(a 1,a 2 ,a 3 ,…,a 256 )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 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 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比较大小。 3.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4、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 排列。 5.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_ __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__ 。 6.在有序表A[1..12]中,采用二分查找算法查等于A[12]的元素,所比较的元素下标依次为____ _____。 7. 在有序表A[1..20]中,按二分查找方法进行查找,查找长度为5的元素个数是_ 8. 已知二叉排序树的左右子树均不为空,则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值,_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9、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得到的序列是序列(填有序或无序)。 10、从有序表(10,16,25,40,61,28,80,93)中依次二分查找40和61元素时,其查找长度分别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表长为n的链表中进行顺序查找,它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ASL=n; B. ASL=(n+1)/2; (n+1)-1 C. ASL=n+1; D. ASL≈log 2 ()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次与表中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 C.20,50 D.30,88,50 ()3.对22个记录的有序表作折半查找,当查找失败时,至少需要比较次关键字。 A.3 B.4 C.5 D. 6 ()4. 链表适用于查找 A.顺序 B.二分法 C.顺序,也能二分法 D.随机 ()5. 折半搜索与二叉搜索树的时间性能。 A. 相同 B. 完全不同 n) C. 有时不相同 D. 数量级都是O(log 2 ()6.散列表的地址区间为0-17,散列函数为H(K)=K mod 17。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并将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依次存储到散列表中。元素59存放在散列表中的地址是。 A. 8 B. 9 C. 10 D. 11 ( )7. 当采用分快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数据结构习题与答案

第 1 章绪论 课后习题讲解 1. 填空 ⑴()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 ⑵()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 【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和()。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⑷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和()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⑸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 ⑹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和()四种,其中,()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 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 ⑻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解答】Ο(1),Ο(nlog2n) 【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 ⑴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表示的。 A 线性结构 B 非线性结构 C 存储位置 D 指针 【解答】C,D 【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数据结构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1以及它们之间的2和运算等的学科。1 A.数据元素 B.计算方法 C.逻辑存储 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 2.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K, R),其中K是1的有限集,R是K上的2有限集。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 2 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4.线性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1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2的存储结构。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 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指2,其二是指正确性和简单性。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k 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5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7.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这种说法。A.正确 B.不正确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连续的 C.一定是不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10.每种数据结构都具备三个基本运算:插入、删除和查找,这种说法。A.正确B.不正确 二、填空题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和,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后续结点。3.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 4.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m; j++) A[i][j] = 0; 5.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s = 0; while ( s < n) { i ++; /* i = i +1*/ s += i; /* s = s + i*/ } 6.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s = 0; for( i = 0; i < n; i++) for( j = 0; j < n; j++) s += B[i][j]; sum = s; 7.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 = 1; while ( i <= n ) i = i * 3;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综合查找算法的实现.

目录 目录 (2) 一、问题描述 (3) 二、问题分析 (4) 三、数据结构描述 (4) 四、算法设计 (5) 1、流程图 (5) 2、具体算法 (5) 五、详细程序清单 (8) 六、程序运行结果 (19)

一、问题描述 1、顺序表查找的问题描述 顺序查找又称为线性查找,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查找方法。从顺序表的一端开始,依次将每一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与给定Key进行比较,若某个数据元素的关键字值等于给定值Key,则表明查找成功;若直到所有的数据元素都比较完毕,仍找不到关键字值为Key 的数据元素,则表明查找失败。 2、有序表的查找问题描述 折半查找也称为二分查找,作为二分查找对象的数据必须是顺序存储的有序表,通常假定有序表是按关键字值从小到大排列有序,即若关键字值为数值,则按数值有序;若关键字值是字符数据,则按对应的Unicode码有序。二分查找的基本思想:首先取整个有序表的中间记录的关键字值与给定值相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以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元素为分界点,将查找表分为左右两个子表,并判断待查找的关键字值Key是在左子表还是在右子表,再在子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待查找的关键字值Key的记录或子表长度为0。 3、哈希表查找的问题描述 在哈希表上进行查找的过程是要给定要查找的关键字的值,根据构造哈希表时设定的哈希函数求得哈希地址,若此哈希地址上为空,即没有数据元素,则查找不成功;否则比较关键字,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不相等,则根据构造哈希表时设置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找下一个地址,知道某个位置上为空或者关键字比较相等为止。 哈希表是在关键字和存储位置之间直接建立了映像,但由于冲突的产生,哈希表的查找过程仍然是一个和关键字比较的过程。因此,仍需用平均查找长度来衡量哈希表的查找效率。查找过程中与关键字比较的次数取决于构造哈希表是选择的哈希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哈希函数的“好坏”首先影响出现冲突的频率,假设哈希函数是均匀的,即它对同样一组随机的关键字出现冲突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因此哈希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构造哈希表时处理冲突的方法。 4、二叉排序树的查找问题描述 在顺序表的3种查找方法中,二分查找具有最高的效率,但是由于二分查找要求表中记录按关键字有序,且不能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因此当表的插入、删除操作非常频繁时,为维护表的有序性,需要移动表中很多记录。这种由移动记录引起的额外时间开销,就会抵消二分查找的优点。这里讨论的不仅是二叉排序树具有二分查找的效率,同时又便于在查找表中进行记录的增加和删除操作。 5、界面设计模块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菜单模式界面,让用户可以选择要查找的方式,界面上还有退出按钮,可以退出程序。界面要求简洁明了,便于使用。 6、按钮动作命令模块问题描述 在设计好图形界面后,就必须对相应的按钮进行事件驱动程序设计。运行Java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时,程序与用户交互,比如说,在框架中显示多个按钮,当点击按钮时,就会从按钮触发一个事件。同时,查找的操作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则需要使用对话框和命令窗口进行输入关键字和输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