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习题与解答

一、填空题

1、经济学家们常用____________来指代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2、城市经济功能有一般功能和____________之分。

3、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____________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4、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财政的收入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小部分是上级政府的拨款或私人捐助。

5、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____________、综合性的经济。

6、1994年,我国____________改革之后,城市税收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管理。

7、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以提高城市____________为中心,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上层建筑问题。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手段____________与“法律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措施是对经济性手段的有利补充,而不能成为主要手段。

9、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实施____________的战略思路,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为中心,发展不同类型、功能、规模的各类城市。

10、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A 第一产业

B 第四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2、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D 专制模式

3、城市经济管理有()特征。

A综合性B两面性C二重性D区域性

4、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

A行政方法B社会方法C法律方法D经济方法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特征。

A以“间接性”为主B以“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D 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6、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

A外部不经济B 信息不对称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

7、经济性规制对象产业包括()。

A自来水B交通运输和金融C城市燃气D电力

8、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

A外部不经济B 信息不对称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

9、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

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C 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

10、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政府的低效率B政府赤字问题

C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D 政府的行为动机

三、名词解释

1、城市经济管理:

2、城市经济功能:

3、市场失灵:

4、宏观调控:

5、规制:

6、城市财政:

7、城市财政管理:

8、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

9、预算外资金:

10、城市经济结构:

四、简答题

1、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2、现代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4、城市经济管理机构由哪些系统构成?

5、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7、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8、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9、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征有哪些?

12、经济性规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社会性规制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14、我国解决土地市场的垄断和投机的措施有哪些?

15、我国解决土地外部性和公共性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16、政府失灵理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18、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9、如何管理预算外资金?

20、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1、我国的市政经济支出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市场失灵

2、特殊功能

3、宏观经济

4、税收

5、集聚性

6、分税制

7、经济效益

8、行政性

9、多元化、多极化

10、市场失灵论

二、选择题

1、CD

2、ABC

3、ABCD

4、ACD

5、ACD

6、BD

7、ABCD

8、AC

9、ABCD

10、ABCD

三、名词解释

1、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2、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3、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4、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5、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6、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也就是城市政府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7、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8、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维护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是国家规定用于城市维护与建设的专项资金。

9、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10、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是由多个产业、行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每个产业部门从事着特定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整体。

四、简答题

1、

1、区域性;

2、综合性;

3、两面性;

4、二重性。

2、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

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3、

1、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管理经济,以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的方法。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2、行政方法,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的一种方法,它依靠国家政权的权威,采用非经济手段来指导、控制和协调城市经济活动;

3、法律方法,城市经济管理中的法律方法,是指城市政府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管理经济的方法。

4、

1、决策系统。城市政府和市长是城市行政最高层次、最高权威性的决策中心,市政府、市长的决策要倾听部门的意见和经过咨询系统的科学论证,并接受监督系统的监督;

2、执行系统。由宏观调控机构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各局、委、办组成。决策方案的实施,由城市政府宏观调控系统执行;

3、咨询系统。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情报咨询机构、社会研究机构、社会咨询机构组成。咨询系统是城市政府的参谋和情报系统,是市政府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有力助手;

4、监督系统。由行政监督机构、经济调节监督机构、财政监督机构、法律监督机构、群众监督机构组成。应健全和强化银行、物价、税收、审计、财政等财经监督、调节机构的作用,加强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5、

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

2、在经济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

3、在经济调节结构方面,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管理,市场机制的作用微小;

4、在经济利益结构方面,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5、在经济组织结构方面,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

6、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

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

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7、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完善的经济调控体系,保证城市

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市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及市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8、

1、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0%左右;

2、城市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4、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

9、

1、加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重点是发展小城镇;

2、要在全国建立2~3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并带动周边地区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最具活力和经济实力的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三角支撑的国家经济支柱、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中流砥柱、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3、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中心建立和发展区域性的城市带和城市群,并以城市群带构架形成经济区,经济区成为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同时在每个经济区内要发展一批特大城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4、建立一批生态城市;

5、建立以交通为网络,以城市为结点,以市场为内容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基本构架,即以主干线、次干线、一般线三个层面的立体交通体系,超(特)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三个层次的城市体系,并以沿海、沿边、沿江三边城市作为通向国际市场的通道,以广大农村为基础,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完整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

10、

1、垄断势力的存在;在垄断的市场上,供给并不由市场决定,垄断企业可以控制产量,进而影响价格,当垄断力量阻碍了竞争时,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出现市场失灵;

2、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予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一般说来,外部性尤其是无法明确产权的负的外部性,引起市场失灵;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使市场调节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引起市场失灵;

4、非对称信息;完全市场的前提之一是完全公开和具备完全流动性的信息,当市场供求双方对于交易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对称时,交易行为就成为“非正常”,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政府在这时有必要来保障弱势一方的权益。

11、

1、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2、以“间接性”为主;

3、以“经济性”为主。

12、

1、进入规制。其主要手段有特别许可、特别注册制度和申报制;

2、数量规制。其主要手段有投资规制和产量规制;

3、质量规制。其主要手段有质量标准和规范、质量达标许可证、专门的检查监督制度等;

4、价格规制。其主要方法有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历史最高水平限价以及投资回报率定价。

13、

1、禁止特定行为;

2、对营业活动进行限制;

3、确立资格制度;

4、检查、鉴定制度;

5、基准、认证制度。

14、

1、制订法规,规范土地市场的进入;

2、土地交易过程的管理;

3、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

4、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供求。

15、

1、制订土地利用计划、城市规划以及相关法案限制土地外部性,体现公共性;

2、严格限定土地权利人的某些权利,保留政府征用土地的权利;

3、土地的先买权以及政府的土地储备等行为在抑制市场垄断和投机行为的同时,也兼顾有克服土地外部性,实现公共目的的作用。

16、根据公共经济学界的研究,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的行为动机;

2、政府的低效率;

3、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4、政府赤字问题。

17、城市财政管理除了具有地方财政的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合理分配和稳定经济发展等作用外,还有如下的具体职能:

1、筹集资金,市政经济管理为了履行城市建设与维护的公共经济职能,要筹集大量的资金;

2、合理安排支出,这是城市财政(通过市政财务)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将筹集的资金有计划地分配给城市各部门各单位,并利用支出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制约分配比例和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3、综合平衡调节,总体控制、全面监督,以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4、财政监督和调节,财政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根据市政管理目标对城市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的职能。

18、

1、预算管理,主要包括城市财政预算和由财政管理下的市政工程预算管理;

2、税收管理,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城市税收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管理;

3、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4、预算外资金管理。

19、

1、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统一管理,把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城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系统;

2、健全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实行财政监督,也要建立预算制度,坚持“正当的保护,违法的取缔”原则;

3、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应纳入城市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统筹安排,实现综合平衡;

4、任何单位不得私设私收私支的“小金库”。

20、

1、税收收入,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2、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在规定留成后的剩余,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3、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上级转移支付的城市财政收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4、政府公债,政府公债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外举债,一是对内举债;

5、收费收入,包括公共事业使用收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事业费、资金占用费、租赁费,等等;

6、基金预算收入和专用基金收入,随着城市相对独立的作用的增强,城市针对特殊的用途,经国家批准,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基金和专用基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7、其他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金融机构走向多元化,除了银行机构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特殊情况下,社会集资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由于其比较敏感,只有经中央政府特别授权的城市才可进行。另外,外资的不断进入也使其成为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

21、

1、城市经济支出,包括城市国土整治支出、城市公益事业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对国有工商(市属)企业的援助性投入、市管县体制下对农业的援助性投入等;

2、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支出包括城市公用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与维护支出等;

3、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是指除基本建设支出、技术改造资金、流动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外的各项文教事业费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包括文化、出版、体育、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共计15项事业费支出;

4、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即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包括市政府、人大、政协、公检法、人民团体、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费、设备费、业务费、工资、基建开支等;

5、社会保障和救济支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支出即用于城市人民生活保障的费用,如社会救济费、公共医疗保健费、残疾人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以及社会灾害补助费,等等;

6、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一种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城市管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复习资料

《城市管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复习资料 2009年6月 填空题 绪论 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P4 2、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P2 3、“城”既与“郭”隔离自守,又为一体对外防御,而且“城”中的统治阶级又对“郭”行使着统治职能,体现了强烈的政治、军事功能,这就是城的本质功能。老版本P5 4、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都是为了防御上的需要而修筑的,因此,早期形态的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军事防卫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老版本P5 5、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揭开了城市革命性发展的序幕。P7 6、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P7 7、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的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P11 8、市政就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P11 9、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老版本P15 10、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P14 第一章市政管理的主体 1、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P28 2、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P28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P30 4、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P51 5、市民的意见和利益表达方式的创新,是市民参政方式创新的重要突破口。P52 6、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P41 7、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P44 8、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P46 9、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P46 10、居民会议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是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力机构。P47 第二章市政管理体制与市政管理职能 1、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P81 2、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P56 3、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P62 4、副省级市是20世纪80年代计划单列市的基础上产生的。P61 5、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P63 6、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制。P65 7、市行政决策是市政管理中主要的、经常性的一种决策。P68 8、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基本上是采取事业单位或市政府监督下的委托企业单位经营的方式。P58

农村经济管理期末总复习

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 一、选择题 1. ( B )促使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A. 农民收入增加 B.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 粮食总产量增长 D. 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2.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B )的问题。 A. 上级服从下级 B. 物质利益 C. 关系协调 D. 局部服从整体 3. 在农村集体资产中,我们一般将不具有实物形态,而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称为( A )。 A. 无形资产 B. 有形资产 C. 流动资产 D. 递延资产 4. 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B )制度。 A. 民主管理 B. 公开 C. 集中管理 D. 村民管理 5. 合作制是广大农户在( A )原则下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A. 自愿 B. 协商 C. 互助 D. 利益共享 6.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 A )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处置权 D. 分配权 7. 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 C ) A. 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8. 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A )结果。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多个 9. 决策就是择优。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 C )。 A. 战术决策 B. 群众性决策 C. 战略决策 D.全国性决策 10. 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 A )需求。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关 11. 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D )。 A. 2 B. -2 C. 0.5 D. -0.5 12.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 A )为目的经济组织。 A. 盈利 B. 提高产品质量 C. 竞争 D. 就业 13. 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应该是( C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一定 14. 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 )。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15.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 )。 A. 保持不变 B. 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农村经济管理试卷及答案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 2.由于农业效益在形成上有其特点,所以在考核时也表现出它所具有的与其它效益核算不同的地方,一般表现为成本——、计价——。 3.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_______、——————————————————和——————————————. 4.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流动、——向城市流动。 5.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收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农村经济决策中,对确定型决策来说,一个方案只有( )结果。 A.一个 B. 两个 C. 三个D.多个 2.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的问题。 A.上级服从下级 B. 物质利益 C.关系协调D.局部服从整体 3.乡镇企业( )承担支农的义务。 A. 可以B.不必 C.必须 D. 不能 4.可持续发展理论把( )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A.保护环境B.发展 C. 节约资源D.减少人口增长 5.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范围是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 )资产。 A.经营性B.非经营性 C. 资源性D.非资源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农业是以( )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A.工业B.生物 C. 信息D.资本 2.经济发展指标包括( )。 A.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 C. 小城镇人口比重D.农业产值比重 3.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社区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包括 ( )等多方面的统与分。 A. 所有权 B.经营权 C. 劳动方式 D.分配方式 4.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农业承包合同,有( )情况的,应确定为无效承

城市公共经济管理案例_湖南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事件招标内幕披露

阅读以下案例,根据第6章关于城市公共经济管理的知识,讨论: 1、政府采购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政府采购为什么要统一招标? 3、为什么政府招标采购常常出现问题? 湖南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事件招标内幕披露 2011-11-14 07:15:0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揭秘政府采购内幕:“不要把猫腻玩得那么明显” 日前,长沙市海韵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向媒体实名举报,称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去年的一起政府采购中玩猫腻,放着价廉物美的名优产品不选,偏偏高价内定“山寨杂牌”中标,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成交,“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就在一个半月前,陈荣针对三部门的行政诉讼一审宣告败诉。目前此案已上诉至长沙市中院。 身为投标人的陈荣在这起政府采购中究竟发现哪些“猫腻”?他公开挑战三个厅局级单位底气何在?昨天,这名曾在老山前线获二级英模称号的老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细说其中原委。 【招标揭秘】 业内人士都很清楚,这个政府采购项目总的花费也就1500万左右,成交价却超过3000万 京华时报(微博):这次湖南省文化厅采购的具体是什么? 陈荣:是为乡镇文化站采购的一批群众文化活动设备,有小号、二胡、扬琴等,共有15种乐器和音响设备,15000件。业内人士都很清楚,这个政府采购项目总的花费也就1500万元左右,最后的成交价却超过3000万元。 京华时报:招、投标过程是怎样的? 陈荣:去年9月29日,受省文化厅委托,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对外发布采购公告,当时规定只接受生产厂家的投标。我们湖南的三家代理商认为这个规定违反《政府采购法》,就向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办投诉。采购中心于10月22日重新发布招标信息,允许本地代理商参与竞标,但加了一个补充条款,就是报价有一个最低限价。 我们当初没发现这个最低限价有多大问题,就参加了招投标,结果出来后我们才明白,这个规定是采购部门玩的猫腻,而且玩得太明显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与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 最符合题意) 1、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顺序安排是_______。 a.重、轻、农 b.轻、重、农 c.农、轻、重 d.轻、农、重 2、农业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不包括_______。 a.文化子系统 b.科技子系统 c.生态子系统 d.经济子系统 3、农产品市场具有_______的特点,是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 影响大,而且农产品具有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特点所形 成的。 a.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 b.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 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 c.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 d.农产品流通费用 较高,产销差价较大 4、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工农业产品_______ 之间的比例关系。 a.平均价格 b.标准价格 c.交换价格 d.价值 5、某企业税后利润100万元,利息支出2万元,销售总收入5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则销售利润率为_______。 a.25.5% b.25% c.20% d.24% 6、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动分析包括按原价计算的固定资产价值量增减

和按净值计算的固定资产实物量增减 b.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c.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 ×100% d.固定资产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7、草原型生态系统、森林型生态系统、湖泊型生态系统、大田型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 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严格的_______。a.环境性b.类别性c.地域性d.以上均不正确 8、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_______。 a.不可再生性 b.可再生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空间的固定性 9、石油燃气、煤等属于人工能源中的_______。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三次能源 d.天然能源 10、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_______三者在空 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a.商品资金 b.交易资金 c.流动资金 d.成品资金 11、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包含了劳动时间和_______ 两部分。 a.劳动成效 b.劳动所得 c.劳动成果 d.活劳动力 12、狭义农业是指_______。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2

城市经济管理

第12章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具有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加强城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所谓城市经济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等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城市管理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2.1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地进行市场调节,市场的运行完全是由“看不见的 手”来控制的,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缺陷,造成了市场经济不能很好地运行 下去。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有机体的核心, 其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的特点使得 每一个城市经济总量巨大、结构复杂并具 有相对的独特性,一旦出现市场失灵,城 市政府干预城市经济活动就显得非常重 要,并且城市政府的调控方式、方法和方 向均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12.1.1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城市政府的主要经济调控职能应定位在它 要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熨平市场经济的波 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合理有序 的制度框架。 这些基本的功能活动,从总体上概括起来 就是: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计划调控职 能、综合管理职能、法律调控职能等。1、提供公共物品 自由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换的等价原则之 上的,只有那些具有排斥性质的可以交换 的产品才能进行市场交易;与私人产品不 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 性”,所以公共产品的交换行为难以产生,消费者与供给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中断。因 此,为弥补市场的这个局限性,公共物品 应主要由城市政府来提供。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政府直接生产,另一种是政府间接生产。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纯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物品应该采取由

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 答案(试卷号:21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经济与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好人口、环境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2.农村股份合作制农村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双重优点,通过股份明确产权关系,实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方式和按劳分配与按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把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合为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 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形及无形磨损而使其原值造成的减少和损失。 4.集约经营集约经营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 5.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填空6.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7.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者间的关系,

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8.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在从事劳动时所能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9.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由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农业市场化,二是持续农业。 10.森林资源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11.农产品价格要以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应反映供求关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12.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单项选择题13.“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还会造成区域性气候变化。”这说明了自然资源的()特点。 A. 整体性B.地域性C.多宜性D.有限性14.生产与分配关系的准确表达是()。 A.分配决定生产B.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C.生产决定分配并影响消费D.分配促进生产15.根据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下面的哪一项属于无形资产?() A.库存商品B.银行贷款C.银行汇票D.土地使用权1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第三产业?() A. 交通运输业B.商业C.邮电通讯业D.电

1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运用经济学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城市经济是“由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强调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其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其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我们一般认为是由在社会进程中为解决各生活聚居点在相互交易与交流上的不便,以及为了达到交易流通成本上的公平而选择的聚集点发展而成。现今,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

农村经济管理题库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A.产品B.利润C.价值D.财富答案:A 狭义农业通常指().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A 广义农业指( ).A.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B.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C.种植业、林业、牧业D.种植业、牧业答案:A 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 A.水利 B.肥料 C.土地 D.劳动力答案:C 农业的依存条件是( )。 A.自然环境条件 B.社会文化 C.企业 D.教育答案:A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生产力、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经济基础 C.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D.科学性、艺术性答案:C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的问题。A.下级服从上级B.物质利益C.关系协调D.局部服从整体答案B 农业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所辖农业部门的()的管理。 A.经济活动 B.企业活动 C.社会活动 D.法律活动答案:A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质是()A.合理组织生产力和正确维护、调节生产关系 B.宏观管理体制和农业双层经营体制C.农业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具体国情相适应答案:A 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宏观调控手段中,价格杠杆属于()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D 其它手段答案:B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一种()。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经济答案:C 土地是一个()概念。A.立体B.平面C.剖面D.以上都是答案:A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一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A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二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B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三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C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第四次变迁的时间是()A.1949年-1952年B.1952年-1957年C.1957年1978年D.1978年以后答案D 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B.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C.以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照要素分配相结合D以集体经营为主、按劳分配答案:B 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 )。A.提高农业生产力B.稳定土地承包关系C.加强集体统一经营D保障农户的经营自主权答案:B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农村经济管理 、筹资的经济效益,要看资金成本的高低。对1 2、国家预算通过银行提供给企业专项拨款,应属国家所有。不对 对3、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必须出具验资报告。对4、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 000万元。 对5、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产经营期内,任何人不得随意抽走。 6、金融市场可能是无形的市场。对 7、银行资金的内部调拨,属于金融市场的范围。不对、资金市场按交易性质分为证券市场和借贷市场。对8不对9、股票能还本付息。 10、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后,不可以出售或抵押。对不对11、中国农业银行是股份公司。对、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12. 13、生产周转借款属长期借款范围。不对 14、某企业借入一笔款项,名义利率为8%,补偿性余额为10%,则其实际利率为8.8%。对 15、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对 16、融资租赁的租赁费,不能计入企业制造成本。对 17、商业汇票在同城、异地均可使用。对 18、资金成本率越高,使用资金效益越大。不对 19、资金成本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财务概念。对

20、资金成本不包括投资风险价值。不对 21、留用利润成本率与普通股成本率相同。不对 22、筹资决策的目标,是要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以求得股东权益最大化。对 23、企业实际分担的债券利息=债务利息×(1+所得税率) 不对 24、融资租赁比较适用于使用寿命或技术寿命较长的生产设备。对 不对、在资金成本中,优先股资金成本最高。25. 26、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小。不对 27、发行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因此,其资金成本比发行债券低。不对 28、如果企业完全不负债,则财务杠杆系为0. 不对 29、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也就是企业最优化的资本结构。对 30、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不需要负担资金成本。不对 31、优先股股票是介于普通股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混合性有价证券。对 32、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界限主要是能否随时变现。对 33、证券投资的实际收益总是大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不对 34、紧密型联营企业大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对 35、参加紧密型联营的各企业、单位都不是独立的法人。不对 36、松散型联营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外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与调整,这样城市经济也就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以至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的精神文明成果传递区域内各个地区,为区域的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创新功能 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是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或首播地,是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或示范地,其创新功能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区域的各项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渠道通畅,创新意识很强,对区域的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别是像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战略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同时后工业社会日渐来临,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中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趋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心城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龙头作用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凭借各种优势通过聚集作用,进而产生规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体体现为: 一、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对区域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发挥扩散功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固定资本、人才资源、技术、信息、产业等向周边乃至全区域的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发展。

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1618775.html, 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策略 作者:冯佳 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33期 摘要:规范管理公共停车位资源是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方面。基于对广州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明确了广州公共停车位管理所面临的公共池塘资源困境。通过对公共停车位使用者在不同行为规则下的博弈进行分析,得到引入预约公共停车位使用的管理制度可以克服广州公共停车位管理中,公共池塘资源困境的有效策略,并对违章停放等非法行为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停车位公共池塘资源困境博弈 中图分类号:U29;TP3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拥有超过250万辆的中小客车,但是却只有65万个停车位[1]。在医院、学校、繁华商圈及部分大型居民社区,停车位一位难求,违章停车屡禁不止, 非法收费和乱收费的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开车出门时,常常为图方便(个体理性),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医院、中小学、幼儿园、购物中心周边,往往很多车辆违规停靠在道路两侧,造成一条甚至多条车道被停车所占用,严重影响相关路段的通车能力和效率,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集体非理性)。 据广州市交管局统计,在违章车辆的停放原因中,短时路内停车的违章现象占主要比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指出,严重的 停车占道是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宽度为11-18m的道路为例,违章停车将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26%-34%,并且道路宽度越小降低幅度越大。[3]2017年1月10日,高德地 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了《2016年 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虽然广州市交通拥堵程度有所缓解,但是仍位列全国“堵城”TOP10。根据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广州2016年的高峰拥堵指数位列全国第七位,延时指数为1.63。也就是说广州市正常情况下30分钟通勤时间为48.9分钟,仍平均延时了18.9分钟,拥堵时间成本仍然较高[4]。 显然,城市公共场所停车管理与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合理配置广州市有限的公共停车位资源,有必要从经济学视角进行解析。 2 广州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经济属性分析 2.1 广州公共停车位经济属性特征

2018.5工程经济管理整理

第一章工程项目的经济学基础 1.1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 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法则、供给量与供给) 1.2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均衡、帕累托最优状态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分析 支付意愿、受偿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剩余 1.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1.4成本和收益 成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边际成本 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1.5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2.1基本概念 现金流量、现值(P)、终值(F)、年值(A)、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与利率、单利和复利、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2.2资金等值计算(※计算题) 资金等值、一次支付与等额支付 第三章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 3.1现金流量要素 投资:建设投资(概算法: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形成资产法: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形成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其他资产、流动资产) 成本:产品制造成本(又称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经营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所得税) 3.2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计算题) 3.3方案比选与项目排序 投资方案分类:独立型、互斥型、相关型 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净现值与净年值法、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法、查尔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净现值法(最小公倍数、分析期法)、净年值法、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法 现金流量相关型的方案选择 资金约束相关型的方案选择: 净现值指数排序法、互斥方案组合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 4.1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 建设投资的估算:分项详细估算法(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历年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历年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期末试题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村经济管理(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任何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演变,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土地制度也不例外。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包括()()()和() 2.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固有的自然属性,主要有土地面积的——性、土地位置的——性、土地功能的——性、土地质量的——性。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业承包合同有()()和滥用职权或者采取欺诈、胁迫和其它不正当手段订立的情况的,应确定为无效承包合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家庭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每户承包土地( )亩左右。 A.3 B.5 C.7 D.10 2.决策就是择优。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我们称之为( )。 A.战术决策 B.群众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全国性决策 3.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制度。 A.民主管理 B.公开 C.集中管理 D.村民管理 4.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 )的问题。 A.下级服从上级 B.物质利益 C.关系协调 D.局部服从整体 5.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财产的( )是产权的基本形式 A.所有权 B.使用权

经济区划、城市体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区划、城市体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对全市40个区县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且在经验估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市的城市体系情况。然后结合上述各种分析的结果,认为重庆市“一圈两翼”空间发展模式总体是合理的。但“一圈两翼”模式本质上是基于非均衡发展思路的,因此本文也提出了一些促进重庆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区划;城市体系;区域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54-05 一、引言:对重庆市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回顾 关于重庆市内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研究大多是重庆直辖以后开始的。初期的研究大多以“点-轴”发展理论为基础来对重庆全市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进行设想,较有代表性的如黄志亮(2001)提出的“X二”模式[1]等。 而后,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重庆市十五计划《构建三大经济区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三大经济区规划》)

中把重庆全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这是按照板块来对重庆全市进行经济区划分的一次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尹虹潘(2003)较早提出了重庆“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他认为未来“在重庆市内,有西部的‘大都市经济圈'、东北部的‘渝东北经济区'和东南部的‘渝东南经济区'新的三大经济区,一大两小,相互协调”,其中“大都市经济圈”的范围为《三大经济区规划》中“都市发达经济圈”9区、“渝西经济走廊”12区县市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涪陵和长寿两区,共计23区县市[2];尹虹潘(2004a)[3]重申了尹虹潘(2003)的观点;尹虹潘(2004b)也指出重庆市以渝中区为中心存在由内而外三个层次的区域,“半小时圈”、“一小时圈”和“八小时区”,其中“一小时圈”的东部边界就在万盛区-南川市-涪陵区-长寿区一线[4]。 重庆市发改委规划处课题组(2004)提出了重庆市域内“点-圈-线”型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思路,其中虽然侧重于对要素流向及通道的关注,但也明确提出了“‘主城一点'、‘环城一圈',逐步实现‘点'和‘圈'的融合,形成‘重庆大都市圈'”的思路[5];重庆市发改委规划处课题组(2005)又进行了以重庆为核心建设大都市区城市群的研究,提出“重庆大都市区”的概念,其范围也是包括长寿和涪陵以西的23个区县市[6]。

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

农村经济管理试题 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无关。 2.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业和业。 3.现代农业是以技术和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4.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 A.保持不变 B.同增减 C.反向变化 D.不一定 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 )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A.盈利 B.提高产品质量 C.竞争 D.就业 3.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 )需求: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 4.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 ) A. 2 B.-2 C. 0.5 D.-0.5 5.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制度。 A.民主管理 B.公开 C.集中管理 D.村民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吾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 )。 A.中西部向东部流动 B.东部向西部流动 C.农村向城市转移 D.城市向农村转移 2.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 ( ) A.自给自足 B.依赖进口 C. 自给自足与进口结合 D.借贷 3.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 )。

城市社会管理--复习提纲

城市社会管理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 4题判断分析 问答题 2题案例分析 1题 【题型仅供参考,当时老师是这样说,但最后有没有再进行修订就不知道了】 第一章 1、社会系统的三大层次分别是什么?

2、社会管理的概念与功能分别是什么? 社会管理的概念: 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社会管理的功能: (一)再分配功能——本质上,社会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 (二)良性运行功能——通过政府在再分配中发挥主要作用,实现财富、收入分配、资源和 机会占有的更加均等。 (三)修复人类共同体功能 3、城市社会管理的概念、主要内容、特征以及作用分别是什么?城市社会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说法一: 指城市经济管理之外的属于城市公共事务领域的管理活动。 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管理、社会秩序和治安管理、社会生活服务管理以及城市文化管理等几个方面。 说法二: 指城市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事务是指涉及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它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规模性等特点。受益对象是全体城市居民。 内容集中表现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秩序井然、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营造; 目的是促进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是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节控制,满足全体市民的共同需要;强调城市居民或被管理者的广泛参与,对公共事务决策和过程产生影响。 说法三: 指城市政府通过制定社会公共政策和地方性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管理的基本内容:(1)保障公民权利;(2)维护社会秩序;(3)协调社会利益; (4)实施社会政策;(5)管理社会组织;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种子经营许可证制度。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在坚持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对承包标的依法转包、转让、互换、人股。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转让、入股、转包、租赁等形式。 4.同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效益大小同劳动成果或产出成正比,同劳动占用和消耗或投入成反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l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为理想的方式是采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收入,最好是累积的( D )的收人。 A,—月 B.一季 C. 一年 D.一生 2.在下列合同中,不是农业承包合同的是( C )。 A. 耕地承包合同 B. “四荒开发”承包合同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 B.利润 C. 价值 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 )无关。 A. 份额 B.绝对水平 C.比例 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 A.保持不变 B.同增减 C. 反向变化 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主要是指(ABCD )。 A.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C.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ABCD )。 A. 产品贡献 B.市场贡献 C. 要素贡献 D.外汇贡献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般包括( AB )。 A. 植物栽培业 B.动物饲养业 C.林业 D. 乡镇企业 4.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采用哪种起步模式,取决于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模式主要有( ACD )等模式。 A. 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日本模式 D. 西欧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推销 B.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播途径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