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车间环境监测标准

食品生产车间环境监测标准
食品生产车间环境监测标准

食品生产车间环境监测标准

1 目的

保证清洗消毒效果,以确保食品卫生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加工人员手,食品接触器具和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检测以及对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分析、检测和加工前清洁消毒的评价。

3 职责

品管课检验组微生物检验员负责检测验证。

4 工作程序

培养基和检测用具的准备:

4.1.1 无菌水稀释液

培养基: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无菌棉签:医用棉签经121℃,30min杀菌后备用。

试子棒:约150mm长,一端缠吸水棉头,无菌包装。

用具:平皿(直径90mm),无菌取样袋,吸管(1ml、10ml).

剪刀、洒精棉

采样及检验方法

A1 室内空气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

样品采集

平板沉降法采样:将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置于采样点,打开平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盖上平板盖。

细菌培养

将采样平板置于37℃培养48h观察结果,计算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菌落计算

50000×N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

A×T

式中:N——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cfu/平板);

A——平板面积(cm2)

T——暴露时间(min)

A2物体表面、手表面微生物采样及检验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

样品采集

物体表面: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cm×5cm的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一浸湿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其内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共采集100cm2,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20ml生理盐水采样管内送检。

手:被检人在从事工作前,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m2),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含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检验方法

将每支采样管振打80次,取1ml样液接种无菌平皿内,如污染严重,可做适当稀释后接种,每个样本平行接种两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摇匀并冷却后置37℃培养48h,计算平板上细

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计数

手表面: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每只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 cm2)=

2×30

物体表面:

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大肠菌群

样品采集

使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

检验方法

取样液5ml接种到50ml乳糖胆盐发酵管,置35℃±2℃培养24h,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则划线接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置35℃±2℃培养18h~24h,观察平板上菌落形态,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个~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于35℃±2℃培养24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无菌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用具必须无菌,只在采样时打开。检验员采样前,应双手先用酒精消毒。

样品在采样后常温下1小时内完成检验,1-4℃下保存并当天检验。

清洁消毒或加工前后各取一份样品,对卫生管理的评估更合适。

卫生细菌学检测频率:至少每周一次。

5 卫生学评价标准

空气污染程度分级

落下菌数空气污染程度评价

<30 清洁安全

30~50 中等清洁安全

50~70 低等清洁应该注意

70~100 高度污染对空气消毒

>100 严重污染禁止加工

消毒卫生指标:

物体表面

1.细菌菌落总数(cfu/cm2)≤10(卫生要求严格工序)

≤100(一般工序)

2.大肠菌群(发酵法)<3个/ cm2

3.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工作人员手

1.细菌菌落总数(cfu/cm2)≤10

2.大肠菌群(发酵法) <3个/ cm2

3.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清洁消毒效果评价:消毒后原有细菌总数减少60%以上为合格,减少80%以上效果良好。

6 纠偏

a 对于车间内空气污染程度超标的,要用臭氧发生器对车间内的空气进行杀菌。

b 对于冷库内空气污染程度超标的,要用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

c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可接受或消毒后细菌总数减少60%以内,要考虑采取处罚措施,并加强清洗消毒和监控。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生态环境部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1) 5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3) 6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4) 7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 (7) 8 报告编制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格式 (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场地环境调查过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之一。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系列标准,包括下列4项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 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HJ 77.2-2008 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法 2009-4-1 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7年第4号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2007-1-19 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2007-8-1 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2007-8-1 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2008-1-1 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2008-3-1 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2008-3-1 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2008-3-1 HJ/T 174-2005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2005-5-8 HJ/T 175-2005 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2005-5-8 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2006-1-1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2006-1-1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 167-200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 93-2003 PM10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2003-7-1 HJ/T 62-2001 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方法及检测技术规范(试行)2001-8-1 HJ/T 63.1-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3.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3.3-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4.1-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4.2-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4.3-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5-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01-11-1 HJ/T 66-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1-11-1 HJ/T 67-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2001-11-1 HJ/T 68-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1-11-1 HJ/T 69-2001 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试行)2001-11-1 HJ/T 77-2001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毛细 管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2002-1-1 HJ/T 54-2000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2000-9-1 HJ/T 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2001-3-1 HJ/T 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2001-3-1 HJ/T 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2001-3-1 GB/T 12301-1999 船舱内非危险货物产生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2000-8-1 HJ/T 27-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2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29-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30-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31-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2000-1-1 HJ/T 32-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2000-1-1

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标准

关于取消环境监测服务部分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的通知(辽价函[2014]160号) https://www.360docs.net/doc/f511631317.html,/ 2015/3/2 14:54:48 收费一处处长 省环保厅,各市、绥中、昌图县物价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根据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协商确定,取消环境监测服务部分项目,降低保留项目的收费标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取消环境监测服务中14项、合并31项收费项目。保留项目的收费标准一律在原标准基础上下调10%。调整后的环境检测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详见附表。 二、监测报告技术方案编制及审查费和技术报告编制及审查费分别不得超过实际监测费用的15%和25%,具体收费标准由委托双方协商确定。 三、生态类调查收费标准按原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确定的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标准,乘以行业调减系数(见附表)确定。该收费标准为最高标准,下浮不限,具体收费标准由委托双方协商确定。 四、你厅有关单位在实施收费前,要按规定及时到同级物价、财政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和《非税收入征收委托证》变更手续,亮证收费,在收费场所明显位置公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五、本通知自2014年12月20日起执行,有效期三年。辽价函[2011]143号文件到期日至本通知执行日期间,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按本通知规定执行,多收部分由执收部门退还缴费单位。 附:辽宁省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标准 2014年12月5日

附件: 辽宁省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标准 一、现场采样及现场测试收费标准 (一)水质采样及测试 标准单位:元 (二)废气采样及测试

环境监测试卷及标准答案套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5 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 续7 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 、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 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 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 、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 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 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 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 5 分) 5、试述3 -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 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 ; t0.05,4 = 2.78 ; t0.01,5 = 4.03 ; t0.05,5 = 2.57 )(7 分) 2、取水样100ml监测其COD按标准方法将水样和空白样加热回流,滴定时水样消耗浓度为 0.1mol/L的硫酸亚铁铵30ml,空白样消耗48.5ml,试计算此水样中COD的含量。(以O, mg/L 表示)(M1/2O=8)(8 分)

环境监测工操作技能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第二十五篇环境监测工 操作技能比赛规则 一、参赛选手按时到达比赛现场,迟到30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 二、参赛选手自己携带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三、比赛样品由参赛选手抽签确定。 四、比赛分两组进行,第一组比赛时,第二组在休息室等待。 五、比赛前,参赛选手将参赛证件身份证放在操作台左上角,接受裁判员查对。 六、参赛不得携带任何资料、书籍等进入考场,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机,如有违反按作弊处理。 七、参赛选手在考试时,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有疑问时可举手询问,请裁判员处理。 八、比赛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份空白样、1份考核样品的测定,清洗比赛器皿,填写原始记录;比赛时间结束,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将原始记录交给裁判员。 九、比赛样品按氯离子含量为100mg/L对待。 十、参赛选手在比赛结束后,应将操作台整理干净后方可离开考场,回到规定区域内休息。 十一、待赛选手须在休息室内休息和准备,不得擅自离开规定地点,更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十二、为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裁判员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随时暂停比赛,选手必须听从裁判员安排。

评分细则 一、比赛项目 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节能加热法)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6小时。 2.比赛地点: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站(邹城市太平东路479号原环保中心教学楼四楼) 三、比赛试剂及仪器 比赛所需的试剂、仪器等由集团公司环境监测站负责提供。 四、比赛内容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方法全过程,包括样品消解、溶液的标定、标准样品(盲样)测定、清洗、计算、记录等。 五、评分总则 (一)评分依据主要以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主,并考查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二)操作技能竞赛单项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占80%,操作的规范性占12%,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占8%。 (三)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判据为考核样品的参考值。 (四)原始记录的完整性主要考查原始记录信息是否完整。 (五)操作的规范性按照评分规定进行评分,操作正确得分,操作错误不得分。 (六)如发生以下情况,依据下述标准处理,从单项总成绩中扣分: 1.第一次打碎本人或他人考核样品者扣10分;第二次打碎本人或他人考核样品者,本人单项总成绩计零分。第一次打碎本人考核样品者,可申请补发考核样品,比武时间不顺延;被损害者可申请补发考核样品,且被损害者的比武时间可视情况顺延。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大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方案

大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方案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关心,特别是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气体物质,并逐步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发展起来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普遍的应用。 二、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概况 1基本概念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的自动“测-控”系统。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系统一般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湿法的测量原理是库仑法和电导法等,需要大量试剂,存在试剂调整和废液处理等问题,操作繁琐,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干法基于物理光学测量原理,利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结合国际上成熟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的最新科技产品。使样品始终保持在气体状态,没有试剂的损耗,维护量较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想的性能价格比。 2我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空气监测从传统的事后的大气污染调查监测,事中大气染源监督发展到对大气的实时监测,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在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已经基本覆盖1800多个市、县,2000年,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只有25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站,总数仅为109,,创建24小时连续自动采样系统的监测站为22个,多个城市共同建立了一个空气自动监

测站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空气监测的准确性。2004年, 42 个城市待建,除此之外的很多城市,因为城市和地区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才的缺失,只能采用“五日法”监测,监测的项目具有局限性,监测常规指标为SO2 、NO2 、PM10和气象5参数,监测特异指标为CO2 、CH4 、H2O、NH3 、总烃、苯、二甲苯等。观察我国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现状,普遍化、自动化、标准化较世界先进水平都具有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地保证监测数据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完整性,一方面应当抓紧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普及,另一方面也要在监测技术上有所突破。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硬件主要集中在子站,而子站的硬件又主要包括采样系统、监测仪器、校准设备,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其中监测仪器是最重要的仪器。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经历了第一代湿法仪器,第二代干法仪器,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引进了瑞典OPSIS公司、美国TE公司或法国ESA公司的基于差分光谱法(也称长光程法)原理的监测仪器来代替SO2、NO2、O3等参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长光程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能够分时测量以上三个主要参数外还能测量如:THC、CH4、n-MHC、BTX等有机污染参数,开启了空气监测仪器的第三个时代,在国内采用此类设备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即为DOAS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与第一代的湿法仪器和第二代的干法仪器相比,第三代的DOAS监测仪器的有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感器的使用率上,湿法仪器和干法仪器都无法避免其传感器和样气的直接接触,这样一来,湿法仪器就要经常更换库仑池中的溶液,而干法仪器传

环境监测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流量等

用X光看片机检查每张滤膜不得有针孔或缺陷,在15~30℃任一点条件下,滤膜在干燥器中平衡24h,称重。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样品采完后,尘膜在恒温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湿度、平衡24小时。 滤膜称量精确到。

空气:Saltzman法: 短时间采样(1h以内):10ml吸 收液(5g对氨基苯磺酸)乙二胺 盐酸盐)大气综合采样器 长时间采样(24h以内):或50ml 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采气时 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0±4℃,空 气采样器采样、样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时应避光。气温超过25℃时,长时间运输及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m3,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联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不干扰NO2测定水平。

空气方法一:Saltzman法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二支 10ml吸收液和一支内装5~1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 柱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 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 瓶之间。 大气综合采样器 长时间采样(24h):取二支25或 50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 和一支内装50ml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 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 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采 气时吸收液温度报纸在20±4℃ 空气采样器 方法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取一支10ml吸收液(5g对氨基苯磺酸+50ml冰乙酸和5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一小段硅橡胶管将氧化管连接在吸收瓶入口端。采样、运输时应避光。 氧化瓶管适合在空气相对湿度30%~70%时使用。氧化管因吸湿引起板结或部分变为绿色,应及时更换。气温超过25℃时,长时间运输及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m3,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联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可排除干扰。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②对校园的空气环境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③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校园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据。 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2.空气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 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一般大学校园位于交通干线旁,有的交通干线还穿越大学校园,因此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CO、烟尘等污染物。调查形式如表7所示。

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 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具体调查内容如表3所示。 3.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筛选: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高等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PM10、 SO2、NO X、CO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1 必测项目

环境监测和环境研究分析有何区别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 2.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3.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4.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1.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 采样点? 2.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 3.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 不同的保存方法。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5.25℃时,Br2在CCl4和水中的分配比为29.0,试问:⑴水溶液中的Br2用等 体积的CCl 4萃取;⑵水溶液中的Br 2 用1/2体积CCl 4 萃取;其萃取率各为多 少? 6.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物质和无机污染物质?各举 一实例。 7.现有四个水样,各取100mL,分别用0.0200mol/L(1/2H2SO4)滴定,结果列 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原理。 10.简述COD、BOD、TOD、TOC的含意;对一种水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 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 1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种关 系?为什么? 12.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5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和

1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 的原理和优缺点。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1.已知处于100.30kPa、10℃状况下的空气中SO2的浓度为2×10-6(V/V),试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mg/m3为单位表示的浓度值。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 效率? 3.已知某采样点的气温为27℃,大气压力为100.00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样测 定空气中SO 2 日平均浓度,每隔4h采样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采样流量0.5L/min。将6次气样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mL测知含 SO 22.5μg,求该采样点空气在标准状况下SO 2 日平均浓度。 4.简述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缓冲溶液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 2 原理的异同之处。影响方法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NOx的原理。用简图示意怎样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 2 、NO和NOx? 6.为什么室内要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 S)和甲醛?根据用色谱法测定VOC S流 程,说明定量测定原理。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 2.如何采集固体废物样品?采集后应怎样处理才能保存?为什么固体废物采 样量与粒度有关? 3.试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其监测的重点? 4.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热值测定对其处置有何作用? 5.什么叫垃圾渗沥水?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为什么垃圾堆场年限不 同,渗沥水的产生量和水质也不同?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哪几类?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标 是什么? 2.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3.根据土壤污染监测目的,怎样确定采样深度?为什么需要多点采集混合土 样? 4.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α)芘污染, 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 —、填空题 1、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要获得l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颗粒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答案:45min 18h 12h 2、24小时连续采样指24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浓度的采样方式。 答案:曰平均 3、硫酸盐化速率采样是将用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碱片)曝露于环境空 气中,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雾等与浸渍在滤膜上的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而被固定的采样方法。 答案:碳酸钾溶液 4、滤膜一般使用和两种类型。 答案: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有机纤维膜 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中,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滤膜,将滤膜的采样面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带中。 答案:向里对折两次。 6、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中,应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及时更换干燥器中 的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变色者,需更换。 答案:1次,1/2。 7、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答案:气密性。 8、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总管、采样支管、 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等组成。 答案:采样头,采样器 9、环境空气24小时连续采样的气样吸收装置为,在规定采样流 量下,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的阻力应为kPa,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答案: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6.7 ±0.7 10、进行SO2及NO2手动连续采样时,SO2和NO2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分别为C。之间及C。之间,且在采样过程中保持恒定。 答案:23 ~ 29, 16 ?24

环境监测内容和标准

环境监测内容和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环境监测 1、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重点)(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 3、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请熟悉)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4、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 3)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4)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并分别加以测定。涨潮水样应当在各断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时也应当在各断面退平时采样,若无条件,小潮期可不采样。 7)湖泊、水库: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1)5、采样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2)采样垂线的设置 说明: 1)监测断面上采样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对有必要进行监测的污染带,可在污染带内酌情增加垂线。 2)对无排污河段或有充分数据证明断面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3)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采样垂线。(3)采样点的设置

环境监测内容和标准

环境监测 1、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重点)(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两级: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3、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请熟悉)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4、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 3)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4)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并分别加以测定。涨潮水样应当在各断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时也应当在各断面退平时采样,若无条件,小潮期可不采样。7)湖泊、水库: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1)5、采样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2)采样垂线的设置 说明: 1)监测断面上采样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对有必要进行监测的污染带,可在污染带内酌情增加垂线。 2)对无排污河段或有充分数据证明断面上水质均匀时,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3)凡布设于河口,要计算污染物排放通量的断面,必须按本规定设置采样垂线。

环境监测答案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就是什么? 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与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 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与资料; 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 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 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 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 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 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4、就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检测就是科学管理与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就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

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与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与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 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就是什么?就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原则:①以人为本②科学性、政策性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⑦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⑧便于实施与监督 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与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 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 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③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环境监测?答: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监测方法?答: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或能量)因子——热、声、光、电磁辐射、振动及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检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症状、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4、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哪三个方面?答: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5、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归纳为:(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6、按环境监测的目的来分,环境监测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监测?答:(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8、环境监测的特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朔性 9、什么是环境标准?答:环境标准是标准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0、环境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 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 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可以制止任意排污,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少污染工艺;更新设备;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 11、环境标准可分为哪几类?分为几级? 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 12、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3、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哪几类? Ⅰ类适用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适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4、水的自净指标主要有哪几个测定项目?PH 值、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 1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哪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16、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划分为哪三类地区? 一类区:如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