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教学教材

最新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教学教材
最新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教学教材

1、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余干旅舍(唐)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2)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

1、

(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达离情乡思?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

2、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词人展开想象,极写归家之后调弄银笙、点熏心香的温暖生活,使思归的心情显得更加急切。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红”“绿”二字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3、

(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表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寒灯只影难于入眠的情景。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特点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写法”。诗人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这样写,把

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诗中写的是亲人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4、

(1).湿、寒

(2).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想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应涉及“诗从对面飞来”,“悲婉”,“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304不锈钢的固溶处理热处理工艺

摘要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04奥氏体不锈钢试块进行1050℃保温30min固溶处理,分别在水中和在空气中冷却。结果发现得出组织均为单相奥氏体,水中冷却不锈钢硬度更高,说明水冷后获得更大的内应力。原材料进行650℃保温60min敏化处理和800℃保温60min敏化处理,对比得出在800℃保温60min时更容易发生晶间腐蚀。因此,304不锈钢热处理时应避免在敏化温度区间内较高温度停留较长的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含Ni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5]。

304奥氏体不锈钢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用于家庭用品(餐具、橱柜、锅炉、热水器),汽车配件,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船舶部件。根据不同的要求,其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有: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和去应力处理等[6,7],由其应用的广泛性,其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对生产有很好的指导意义。1实验方法实验原材料为304奥氏体不锈钢(国内牌号为0Cr18Ni9)化学成分为碳≤0.08%,硅≤1.00%,锰≤2.00%,磷≤0.045%,硫0.03%,镍8.0%—10.5%,铬18%—20%。原材料通过热轧而成,切割成直径20mm,高20mm的圆柱体试样。对试样分别在1050℃,保温30min空冷和水冷进行固溶处理,在650℃并保温1h段后空冷和800℃并保温1h空冷至室温,进行敏化处理。对原材料和热处理试样采用洛氏硬度计和金相显微镜进行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原材料夹杂物的测定结果

按照国标《GB/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法,对原材料非金属夹杂物如图1所示,在100倍下与标准图对比,可以得出原材料含有两类夹杂物。沿轧制方向排成一列为氧化铝类(B类),从粒度粗细和长度可以判断是细系,1.5级。形态比小,成黑色无规则分布的颗粒为球状氧化物类(D类),从粒度和数量可以判断是细系,1.5级。所以测定结果为细系B1.5,细系D1.5。因此,夹杂物等级符合国家标准。

2.2原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

原材料金相组织如图2所示。浸蚀方法为高氯化铁5g,盐酸10mL,酒精500mL混合液,浸蚀10min。奥氏体晶粒均匀细小,根据《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晶粒

度可评定为5.5级。另外,晶粒中伴有孪晶,黑点为非金属夹杂物。从金相图片可看出此原材料已经经过固溶处理。原材料各种硬度测量如表1所示,硬度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值为HB187左右。

表1原材料各种硬度测量值表

羁旅行役诗学案及答案已排版

转烛飘蓬一梦归,村桥原树似吾乡 ——羁旅行役诗学案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也称为思想怀远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出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因: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逢年过节。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和构造的图景,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羁旅行役诗抒发的情感 1、羁旅愁思 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如: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客思乡。景:月。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②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客思乡。景:水、风、夕阳。手法:列锦、卒章显志。)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客思乡。景: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手法:裂锦、想象、反衬。) 这类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2、思念亲友 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如:①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内容:客思亲。手法:想象、主客倒置) ②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内容:客思亲。手法:细节描写。) 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内容:客思亲。手法:直抒胸臆、主客移位) 3、怀才不遇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幽怨与愤慨之情。 如①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10年全国卷Ⅱ)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内容: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 4、征人思归,闺中怀人

羁旅诗、边塞诗习题及答案

三、羁旅诗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技法点睛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2.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 经典链接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鉴赏点拨: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幅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伶仃,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抱膝孤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一轮复习语文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羁旅思乡诗)

特色训练61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羁旅思乡诗)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注]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 [多学一点·积素养] (1)文化常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近年来,人们对老人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2)诗家语 ①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 ②有酒有花翻寂寞:“翻”通“反”,反而。 ③差喜:幸好。 ④衰亲:老母。 [多练一点·胜选择](判断正误) (1)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 (2)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3)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 解析:是想象或回忆的内容,不是“极目所见”。 (4)“恋恋寒衣月似霜”一句中的“霜”,写出了诗人幽冷、凄清、惆怅的主观感受。(√) (5)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一脉相承,语意与情感的渲染,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 解析: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明显不同,应为“语意与情感的突转”。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羁旅思乡诗专练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羁旅思乡诗专练知识回顾:

综合提升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9分)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注]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 词人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尽征鸿”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故园的情感,词人用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含蓄地写出了词人的期盼和失望之情。 B.“一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词人惆怅自怜的感情。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竟然没有理解他的人。 C.“怀家”两句一实一虚,“夜”字境界阔大,与起句“过尽征鸿来尽燕”相呼应,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把思家意绪、中酒情怀表现得迷离动人。 D.上阕说“故园消息茫然”,是表示失望,在感情上是一跌;下阕则借江头春浪,激起一腔回乡的热望,是一扬。江水殷勤有情,正暗暗反衬出人之无情。

2、词尾词人以景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6分) 答案: 1、C解析C项应为“天”字境界阔大,与起句相呼应。 2、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借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词的最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渲染了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 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坐党籍屡遭贬谪的晚年。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首两句从总体上写出了词人夜宿驿舍的气氛和感受。“遥夜”即长夜,不仅讲出是夜深,而且表现出一种客舍之夜漫长难度的情味。 B.“梦破鼠窥灯”中的“窥”字得神,一方面表现了老鼠偷油时那种胆小警惕的神态,一方面也表现了驿舍的环境气氛和词人的主观心境。 C.“门外马嘶人起”,结得余意不尽。一夜的清净冷寂,到此方显示出暖意和生气。这意味着词人即将踏上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旅程。 D.这首词很短,却十分精练生动地勾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流程,由沉沉遥

(完整版)羁旅思乡诗练习答案

羁旅思乡诗练习答案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 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 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 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 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 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 逐渐浓化。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 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答“在”字好,言之成理也能得分)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2)

1、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余干旅舍(唐)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2)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 “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 5 6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 1、 (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达离情乡思?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 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 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 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 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 2、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词人展开想象,极写归家之后调弄银笙、点熏心香的温暖生活,使思归的心情显得更

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图文稿

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余干旅舍(唐)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2)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 1、 (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达离情乡思?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

羁旅思乡诗教案

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羁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

羁旅思乡诗专练答案

羁旅思乡诗专练答案 1.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抓住关键词“雨”“萧萧”“江乡”“飘”,可知作者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赶路的画面。作者通过意象语言“雨”和情感语言“萧萧”“飘”等,营造了凄凉、萧条的氛围,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孤舟”既写“舟”之孤,又写“人”之孤,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孤单、飘零之苦;从结构上看,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道中”“晓路”“客程遥”“征帆”“荡桨”“系枫桥”,可知“孤舟”既照应题目,又贯穿全文,是本诗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构思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提示从两阕的首句看,而上阕的“渐向暝”和下阕的“更深人去寂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时间过渡,据此可以看出是时间线索。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

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出词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从下阕“寂静”“孤灯”“酒已都醒”“夜永”能看到词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3.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作者习惯于即景生情,总是首先很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词的上阕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主体真切地感受到的。从上阕所写的冬日早行和商贩往来道途等情况,以客观的描述表现了旅途的困苦劳顿,令人感到厌倦。抓住景物分析即可。 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渐渐,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露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中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下阕此词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抓住关键句分析即可。“转觉归心生羽翼”很明显是一种急迫的归乡心理;“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像丝缕一样牵萦两地;“新春残腊相催逼”对于岁月飞逝感到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浪萍风梗诚何益”中“萍”和“梗”是漂泊不定的典型意象,比喻羁旅生活像浮萍和断梗一样随风水飘荡无定。 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急迫;“愁云恨雨两牵萦”突出了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表达了自己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4. (1)【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比较中体会诗人感情的异同点。要抓标题,抓关键字,抓情感字,从而体会作者意图。 答案: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恐逢”两句可以看出。《杂诗》不涉具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 (2)【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炼字题,要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和表达效果。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答案:“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其二,“溪”本是名词,用作量词修饰“月”,移用到这里做定语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其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 5. (1)诗句运用比喻和顶针的修辞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流水比客愁,突

高考诗歌热点之羁旅思乡诗习题精编

高考诗歌热点之羁旅思乡诗习题精编 方法介绍 思乡诗赏析要点 1弄清身份,作者写思乡时是什么身份,不同身份情感侧重点也不相同。军人边境荒凉孤寂的生活,有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有思乡的情真意切。被贬官员,既有人生失意的悲凉,又有需要亲人慰藉的思乡之情。游子,漂泊天涯孤苦无依,强烈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2弄清意象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 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 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 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登高望乡 意象承载情感,不要忽略每一个意象。 3弄清手法赏析手法 衬托,用家人思念自己表达对家人的强烈思念。对比用秋风大雁,风归鸟归人未归,来表达对渴望回家思念亲人。细节传情,动作细节心里细节来传递对亲人的挂念。比喻,用比喻突出景物特点,渲染冷清孤寂氛围,突出思乡。拟人手法,以自然景物盼归或者是思念自己,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虚实结合,想象家人思念自己或者是梦境突出对家人思念之情。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是主流,也不要忽略直接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奉使道中作①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②路正长。 [注]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②前山,有的写作山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2.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在情感、声韵上有明显的变化,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词人。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牌后小标题“幽州九日”,将这首小令的写作时间、地点,以及作词的缘由都交待得非常清楚。 B.“官舍悄”写出馆舍的万籁俱寂,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坐到月西斜”写出作者夜不能寐、望月西沉的情态。 C.“永夜角声悲自语”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感受。 D.“客心愁破正思家”一句中的“家”不仅指自己的小“家”,也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这个大“家”。

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

羁旅思乡诗练习及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余干旅舍(唐)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2)有人评论此诗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结合全诗,评价第一句中“寒灯”二字的艺术效果。 (2)“故乡今夜思千里”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1、鄜州:现陕西省富县。2、云鬟:妇女的鬓发。3、清辉:指月光。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 1、 (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达离情乡思?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羁旅思乡诗鉴赏(完美整理版)

羁旅思乡诗鉴赏 诗歌鉴赏指导 1028 0649 : 羁旅思乡诗鉴赏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 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思想感情”(试

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羁旅思乡诗练习

羁旅思乡诗巩固练习 1.阅读这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 (1)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

2.阅读北宋诗人王禹偁的七言律诗,回答下面问题。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⑴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着哀伤。 ⑵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悠闲中体现失意,抒发了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凄苦悲凉,并暗寓被贬的失意。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古典诗文 2011-09-25 0517 5d56b7b40102drvf 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愁思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羁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 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羁旅思乡诗

1 羁旅思乡诗(答案) 羁旅思乡诗(答案) 1、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狐寂心情。 (3)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赏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2.(1)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了一心的乡思 ,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 ,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 一起品茶。 (2)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意对即可) (3)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意对即可) (4)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意对即可) 赏析:这首词开篇两句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夫人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但今年相望“又”天涯,一个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含在内了,说明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 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 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则就旅途景物略加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馀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然而残照的逆光中竟映现出了点点“归鸦”!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里也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更显出人思家之苦。 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写出了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白天亲自拾掇田园, 晚上阖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 3、(1)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2)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3)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4)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赏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 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 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4.(1)夜凉如水,月笼千山,凄清的笛声飘散到远方;路旁浓密的百花,色彩灿烂迷人。下了一局棋,竟发现世上已经换了人间,也不知过去多少年了;借酒浇愁酒已尽,更无法排遣浓浓的思乡情。 (2)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