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第2章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体系分析

物流成本

所谓物流成本指货物在物流整个运行时间及空间中以货币来表现的劳动价

值的总称。即产品在转移、保存、直至消费前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

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成本总称。这是我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国家标准。不

同的国家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不同的,例如美国会计师协会给出了这样定义:

包括企业在采购环节、运输环节、仓储环节、存货管理、订单处理、客户服务、

预测和生产计划、相关信息系统及其他物流支持活动等典型的物流活动中所发

生的费用。因此中国物流企业也需要把物流成本管理纳入物流企业日常生产经

营过程,对物流成本管理进行战略性思考。

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比较复杂,所涉及范围比较广,在划分物流费用时非

常不容易界定,在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物流成本

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基于物流的基本功能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认为物流成本由物流运输成

本(transportation cost)、物流仓储成本(inventory cost)、物流存货成本(carrying cost)、物流资金成本(funds cost)、物流管理成本(logistics administration cost)

和物流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构成。

二是基于物流工作环节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认为物流成本等于在经营物流

活动环节中所耗费人财物的总和。

物流成本的特征。物流成本是隐性成本。当人们解读物流企业财务报表时,

只会注意到报表中的物流成本相关财务科目数据,而这只能反映真正物流成本

中的一部分,因此有很多的物流成本在报表中是看不到的。

乘法效应。物流成本控制的乘法效应类似于杠杆原理。公司想增加销售收入是非常困难的事,要不惜重金在营销策略上,但往往事与愿违。但如果在物

流成本上狠下功夫,不但物流成本会降低,而且所有采购成本都会大大降低,

利润大幅增长。所以物流领域的利润潜力将会被世人重视。

效益背反性。“效益背反”(Trade off),物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要增益,

必将会对整个系统中其他某些环节产生减损。如提高物流服务,那么物流成本

就必将上升。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性如下图1所示:

百胜集团简介

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以下简称“百胜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美国Kentucky的Louisville市,百胜集团全球年经营收入已超过

200亿美元。2011年,百胜集团收购了小肥羊公司股权。

百胜集团的前身是美国百事集团公司业务部——泰康全球餐饮公司

(Tricon Global Restaurant,Inc.)。中国百胜集团于1993年在上海成立,中国百

胜为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中国总部。截止2012年,中国百胜集团已经在大陆陆续

开出了超过3000家的肯德基餐厅,500家的必胜客餐厅,100家的宅急送等,

中国百胜集团在中国已拥有超过50万人员工,2012年中国百胜集团整体营业

额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冷链物流体系分析

所谓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冷藏及冷冻食品在到消费者购买

食用前的各个环节,即生产环节、贮藏及运输环节、销售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

保存环境下,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低温食品将成为未来

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6

冷链物流所需基础建设设施较多,资金投入量大。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形

式的物流作业,为保证产品在消费前所有环节全程低温环境,必须具备冷冻冷

藏设施。建设冷冻库和购置冷藏车,配备调温监控设备,配备信息中心,培训

技术人员,所需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相对较长。

技术标准严格,操作要求高。为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肉类、海产品、奶

制品、蔬菜、水果等产品是新鲜安全的,必须要求冷链物流产品在加工、运输、

储存、配送过程中,进行实时温度调节、记录、跟踪和监控。大量的冷冻、冷

藏设备和电子自动化仪器的操作使用,必须严格按设备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才能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冷链环节复杂,操作标准无法统一。冷链物流的国家同意操作标准尚未出

台,各物流公司只能按企业自已制定的SOP流程来进行操作,没有相关统一的

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很难提高服务质量。

百胜物流的运作模式:百胜物流在国外一般是与当地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完成。1987年当百胜物流在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物流技术水平不够不发达,

无法满足百胜物流想要达到的要求,中国百胜只能成立自己的物流公司来满足

物流服务需求。目前,中国百胜自我的物流服务比例约占总物流需求的50%-60%,

其中大部分业务是为中国百胜服务的。中国百胜餐饮所需的原料主要有:沙拉、

薯条、肉类、蔬菜等,对于这些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对物流运输提出了特殊要

求,从而导致中国百胜必须建立一个能够保鲜及能够实现长途运输的高效冷链

物流网络。目前百胜物流的配送网络已遍布全国超过270个城市,全国共设超

过13个配送中心,3个二级配送中心。各餐厅所需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

大概分五个步骤:原始食材通过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后,送到加工车间进行加工和冷冻冷藏,通过冷链运输送环节到配送中心,然后各个配送中心根据所管辖

各个餐厅之前提出的送货要求,安排行程路线统一冷链运输集散到各个餐厅。

为提高冷链物流配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合理就近配送集散,中国百胜在北

京、成都、杭州等地都设置了二级物流配送中心。

百胜集团正是因为众多连锁餐厅的存在,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餐厅具体

分析,对物流成本中50%-60%的可控成本进行分析,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百胜餐饮集团运输费用占总成本分析见下图2:

百胜冷链物流运输的策略:中国百胜下属有三种餐厅,并且餐厅数量众多,

分布较广,且所需食材差别较大。由于中国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所以物流成本不容小视。中国百胜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物流策略,以控制物流成本: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各配送中心根据各个餐厅订货量,设计出最合理的送

货路线,实现覆盖所管辖区域所有餐厅,并且使路线安排最合理,用最少的司机完成最大区域的配送任务,以最低物流成本支出创造最高的物流效益。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送。保持物流中心与餐厅的密切沟通,将运输频率合

理的降低到最低,合理安排配送时间,可有效减少物流成本。

充分提高车辆利用率。合理合法增大运输设备尺寸,改变配送班次,提高

车辆利用率。

合理更新配送模式,尝试在餐厅歇业时间送货。由于我国很多城市在八小

时工作时间里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限制区域越来越多,冷藏配货车辆只8能在夜间进入市区进行配货。因此,中国百胜合理的更新配送模式,采用了夜间歇业送货的办法,避开了城市白天交通高峰期,充分减少了堵车情况的发生,提高了配送车辆工作效率。

百胜集团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冷链体系欠完整

为了满足中国百胜自身经营的物流需求,中国百胜已经根据自身经营特点

和中国特殊情况建立了自己的冷链体系,但是目前的冷链体系还不完整。完整的冷链体系是从原材料获取、冷冻、加工、冷藏保存、冷藏运输、冷藏销售等环节延伸到最终消费者环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百胜集团冷链体系主要围绕冷藏运输环节,前后环节都急需加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冷链物流行业国内衡量标准还不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指标是冷链物流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冷链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及执行标准,是抓好冷链物流管理、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说中国百胜在食品安全方面也下了很大力度,在购进原材料的选择上颇下功夫,同时中国百胜也对外就食品安全作出承诺,以及主动接受政府、社会、消费者的监督。但是冷链物流在从原材料、加工、冷藏、运输、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上,各项技术标准、执行标准还不够统一和完备。中国百胜还需要不断对每一个环节制定

一个安全保障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冷链物流运作效率比较低。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中,应该广泛使用先进的物

流技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备,这样才能高效率的物流作业。在国内物流行业中进行比较,中国百胜物流还属于物流运作效率较高的物流企业,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相比,中国百胜物流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高效的冷链运作与发达的冷链技术、完善的冷链标准、完备的冷链基础设施都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百胜物流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相比,运作效率比较低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在物流运作中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与高效的智能化、自9动化设备相比,人还是处于低效率作业层面,由于中国百胜成立时间不长,还是处于发展阶段,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城市分布不均匀,随着经营地域的扩大,规模不断扩大,冷链物流所涉及到的供应链网络将不断扩大,因此为满足庞大销售网络的食材等物资供应,冷链物流逐步变为现代化物流设备作业也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公司物流设备使用效率较低。中国百胜物流目前各部门的空载率、存货周转率、仓库利用率、运输安排利用率、库存使用率、配送资源利用率、交通工具容积率等数据都有待提高;冷链物流环节太多,最终导致效率的降低;物流服务质量的保证率较低。中国百胜冷链物流的准时交货率、正确交货率、订单执行率、错误处理及时率、货物损坏丢失赔偿率、准时率、接单率等和冷链物流质量等指标比照国外都存在不足,特别是需要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保证率。

冷链作业标准化低

专业的冷链物流作业需要遵守严格的标准,所配送的产品均需要分配装车,

根据货品要求不同,而调节车内温度,在运输途中还需要根据电子化仪器来控制和监控冷藏数据,所以说,配备专用车辆和远程监控设备是保证冷链物流质量和安全的保证。肯德基与麦当劳相比,物流均实行GMP标准,可实现货物

标识和可追溯性,从订单到收发货都有详细记录,配送过程中物流信息流转透明化,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记录进行追踪,并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但是与麦当劳物流的标准相比,中国百胜物流的标准化工作并不细致。麦当劳的冷链物流涵盖了温度记录与跟踪、温度设备控制、货物验收、温度监控设定,运作系统SOP的建立等。即便是最微小的人工操作环节也会制定操作标准,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人员对货物的接触污染,而且能够快速搬运大量的货物。由此可见,麦当劳的冷链物流作业标准化已经非常高了。虽然百胜冷链物流相比较国内一般的物流企业标准化已经很高了,但是和麦当劳冷链物流制定的标准化相比较,某些细节上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10

冷链设备亟待更新

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较晚,冷链物流设备落后,冷链物流仅分布在大城

市的水果蔬菜海鲜等产品上,无法为那些易腐烂的食品物流提供低温物流保障,更无法保证实时监控了。百胜物流亦是如此,设备陈旧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冷链物流发展迅猛,百胜物流原有设备已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冷链物流的要求;随着中国百胜的迅猛发展,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冷链物流设备已无法满足经营规模的扩大,冷藏车、冷库等都要更新及增加;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逐步成为社会问题,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冷链物流终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更高。如何把最新鲜、最安全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成为冷链物流的更高要求,若为实现这一目标,没有专业化冷链物流设备是无法实现的。

冷链信息化程度低

现代化冷链物流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支持,我国物流信息化尚未达到一定

水平,冷链物流更是如此。冷链物流信息化工程要求相对成本要比物流成本高

得多,所以落实还需一段时间。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上没有高效的信息系统,物

流信息严重不对称,缺乏透明度,从而增加各环节物流成本,同时在各环节衔

接上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冷链物流没有统一标准,从而使各个环节的衔接也出

现问题。如上下游企业无法信息共享,无法对信息实施对接;信息化水平地区

化差异明显。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信息技术发展不平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极不平均,出现地区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不均衡现象。

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虽然中国百胜集团一直致力于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但是从机构

上来看,中国百胜集团冷链物流人才仍然匮乏。从我国物流整体来看,冷链物

流人才十分缺乏,已逐步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统计,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缺乏600万人,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大约40

万人。国内物流培养人才的学校微乎其微,与普通物流人才相比较,既懂得物11

流管理又懂得冷链物流的人才则更加匮乏。

物流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行业,很多从业者从自身就不感兴趣,去了物流学

校也是为了文凭,真正能够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就更少了,更别说专研进

去了。目前国内物流精英多数是家族企业,从小跟着长辈耳读目染,最终选择

了物流行业,这样的人才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但是作为家族继承者,很难

对整个物流行业起到带头作用。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物流是一个高投入、低回

报的行业,基层员工的薪酬待遇很低,除了兴趣,态度与职业感同样是稳定物

流从业者的关键。很多大学生进入物流行业后,发现自己总是要干一些苦活累

活,还需要经常跟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人打交道,时间久了会觉得自己心里不

平衡,这种心态如不能及时扭转,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成本管理思想需要更新,需要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在传统的成本

管理思维中,物流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某“点”,即价值链的某个具体环节

上,寻求某一环节成本的最小化。某点最优并不表示整体最优,价值链中某一

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并不意味着整个价值链成本的最小化。建立在“点”层面上

思维是一种片面孤立的思维方式,它没有把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的

关系看作一个系统,没有把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全盘考量,没有从战

略的角度来审视成本管理工作。在这种落后观念的支配下,企业为降低成本往

往将眼光和精力都集中在企业内部,而忽略从企业外部来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

一个人的理念或文化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目前,企业的

一些领导和员工认为降低成本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已无关,还有人认为降

低成本只能靠降低生产成本、裁减员工、降低工资、节约开支等途径来解决。

很多企业都曾尝试过这些办法,但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追根溯源,问题还是

出在陈腐的观念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成本管理的好坏决定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要不断增强搞好成本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新观念,将成

本管理的战略思维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物流成本管理领域还许多未知的东西,等待人们去探索。“黑大陆”和“冰

山”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在物流领域还有许多尚未认识、尚未了解东西,

其理论和实践目前皆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在“黑大陆”中和“冰山”

下可能是一片含金量极高的“金矿”,等待人们去开采。这个尚未开采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也正是物流成本管理的“淘金”宝地。人们可以相信,只要加强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力度,并在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勇于探索,总有一天,会把隐藏在水面下的物流成本全部核算出来的。

降低物流成本是第三利润的源泉。物流成本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企业最容

易忽视的利润来源,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企业试图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可以在物流上努力做文章,而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

销售环节提高销售业绩而取得利润经常被称为第一利润;生产环节在生产

过程中节约或减少直接成本而取得的利润一般被称为为第二利润;物流环节通过成本管理而取得的利润一般被称为第三利润。而在销售环节,销售一般会存在固定的利润比,即销售100元商品,可实现利率比是个固定比率;生产环节中,原料消耗是有最低限制的,可能过于追求较少的原料消耗,会导致产品性能的降低;而在物流环节,往往人们忽略了成本管理,一旦在采购及销售环节的物流中加强成本管理,可能会存在乘法效应,即成本较大幅度降低。所以中国企业应该重视在物流成本管理中多做文章。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

时间成本,降低劳动量,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空间;成本降低的乘法效应,有利于价格优势的体现,增加企业整理竞争力,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提高利润。同时减少时间成本及资金成本,释放不必要占用资金,从而加快库存及资金周转速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物流成本管理,更加透彻的了解企业内部关系,捋顺衔接,改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效率。

第3章冷链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

冷链物流成本控制绩效评价

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物流实际完成情况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并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价,发挥业绩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其改进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由于我国对物流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物流系统的复杂性,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出台物流绩效评价的国家标准。现在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物流绩效评价理论,为构建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增添砖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冷链物流管理的水平,降低物流成本,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经过对物流理论的探讨并结合中国百胜冷链物流的实际情况,初步设计绩效评价应从物流成本评价、物流风险评价、物流效率评价、物流客户服务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物流成本的评价。单凭物流费用多少并不能准确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物流

企业的优劣,还应看这些物流费用创造了多少总产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看全国总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率、比例),比重越低,说明物流发展水平越高、其物流成本越低。2013年上半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近几年美国一般为10%,这说明中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对企业来讲,可用物流总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来衡量物流成本的高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普通公司一般为%至%,而安利(中国)公司为%。有比较才

有鉴别,应用指标比较法,中国百胜冷链物流公司可将自己的物流成本占销售

额的比重,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就能有效评价和考核物流的绩效。在计算物流总成本时,首先要搞清楚物流成本项目的构成情况,在计算各个项目成本的基础上,然后再计算物流总成本。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库存货物资金占用成14本+物货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因为目前企业尚未建立专门的物流数据归集系统,在当前的条件下只能从财务会计信息中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各项数据。

物流的效率评价。物流的效率一般用下面六项指标来评价:物流效率=物流

费用/总产值,经济效率=利税额/物流费用,年利润增长率=(当年利润总额-

上年利润总额)/上年利润总额,合理物流率=(总物流量-不合理的物流量)/

总物流量,准时物流率=准时物流量/总物流量;耗损率=耗损量/总物流量。

物流的风险评价。物流的风险,影响物流的绩效,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物

流企业在采购、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由于内部管理不规范和外部环境变化,存在着各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经营决策失误的风险,采购人员受贿而出现的采购腐败的风险,分散采购而引发的采购“黑洞”的风险,交通运输事故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货物意外损坏的风险,管理人员与财会人员勾结的风险,汇率变化的风险,储存货物跌价的风险,配送时产生质量、数量差错的风险。这些风险只要有发生的可能性,那么风险迟早总会发生。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对风险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或根椐经验作定性的评估。

物流的客户满意度评价。物流公司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让客户满意是对

物流公司的基本要求。在物流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是渗透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需要与上下游企业打交道,有时还存在利益纠纷。面对这种环境,必须明确公司与客户是“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需要认真处理和协调好相互间的关系。提高物流管理水平,让客户满意。在对物流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时,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评价:准时送货率=准时送货次数/送

货总次数,差错率=差错数量/送货总数量,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的件数/物流

服务总件数,客户意见处理率=客户意见处理件数/客户意见总件数,客户满意

率=满意的客户数/全部调查的客户数。

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与控制

物流绩效评价涉及到物流理论和物流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用“说15不易、行更难”来形容它,是非常贴切的。我们要迎难而上,把初步建立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付诸实施,并把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到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中。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其实质是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历,初步提出以下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进行思想动员教育,要让全体员工认识到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

性。绩效评价是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物流绩效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全员参与企业经济分析活动的过程。通过绩效评,可以发现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改进管理工作;同时还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明确努力向。

遴选人才,成立绩效考核团队。这个团队一般应由公司领导、技术管理专

家、企业骨干和员工代表等组成,让绩效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制定考评实施方案,统计核实各项数据。细节决定成败,要求实施方案具

体详细,可操作性强,各项数据真实可靠,可信度高。

确定标杆,比较绩效指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成功企业的经验具有引领、

示范和激劢作用。在确定标杆指标时,可选择两方面的指标:一是选择国内外

优秀企业的具有导向性的关键指标,例如单位物流成本、准时送货率、客户满

意度等,指标不宜过多;二是选择本企业历史上最佳的绩效指标,尽可能将全

部指标都选入,或者选择本企业在月初、年初制定的目标绩效指标。采用指标

比较的方法,将目前企业的绩效指标与上述的标杆指标进行比较,可得出结果。寻找差距,研究应对措施。通过与标杆企业进行对比,能够确定本企业的

绩效水平,找到自己的差距和问题。要组织绩效考核团队或者聘请专业技术咨

询公司的专家,诊断问题,研究应对措施,制定物流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的改

进方案。同时,还要把绩效评价的结果和改进方案告诉全体员工,使大家明确

今后的努力方向。还要把绩效考核和员工的奖励挂钩,鼓励全体员工争先创优,把落实改进措施成为企业上下一致的行动。

实施绩效改进措施和方案。要随时检查改进措施、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

和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在运营中遇到各16种困难。要不断改革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

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等的信息技术,实时对企业各部门、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的

跟踪和指导,实现对物流绩效的动态控制。

实施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落实改进方案、再实施、再落实,如此持续循环,

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中心,不断提升物流绩效的管理水平。要把专业团队考核和

全员参与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将指标、责任、利益挂钩,通过绩效考核的实施

和控制,形成一个指标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活力层层激活的良好氛围,

出现人人算账、个个挖潜、上下联动的崭新态势。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加之物流经

营活动日趋复杂,因此,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不会有固定的模式。还要指出的是,上面我们采用标杆法来评价物流绩效也不

是唯一的方法。据有关文献介绍,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还有物流作业成本法、

平衡记分卡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功效系数法等,这些都是前人

研究的理论成果,都能较好地解决物流绩效评价的问题。企业可根据实需要,

灵活使用。标杆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强。

提高市场化程度及库存的优化管理

提高市场化程度

冷链食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冷链物流不仅给城乡居民提供多样

化的冷冻冷藏食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而且还给农副产品找到了销售

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冷链物行业在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带动国民经济的

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

冷链食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冷链物流向着规模化集

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冷链食品的市场化程度,就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重要课题之一。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冷链物流主要运输肉类、鱼虾、蛋奶、蔬菜、17

水果等鲜活易腐货物,在加工、运输、储存、配送等各个环节都要求冷冻冷藏,以确保它们的质量。这就需要冷冻冷藏库、冷冻冷藏车和温度监控设备等完整

的冷链系统提供保障。当前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簿弱,经营分散、还未形

成规模。为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今后需要做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使公路、

铁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发达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政府

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农副产品快捷运输的绿色通道。二是制定冷链行业发展规划,加大冷冻冷藏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冷冻冷藏装备的生产制造,对各个区域的

冷冻冷藏库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三是改进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营

机制,将分散的冷冻库冷藏车等现有冷链资源,整合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冷链物

流公司,提高冷链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农副产品从种植(饲养)、收购、运输、加工、储存、销售直到餐桌,推行“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要简化中间环节,实现“农超对接”。所用原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减少长距离运输成本。四是及时发布市场供需信息,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保护农户的利益。营造冷链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高度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把物流行

业列为国家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冷链物流方面还出台了鲜活农产品免收

高速公路税费和设立绿色通道的政策,保证了鲜活农产品的便捷运输。政府在

充分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还将逐步出台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和

发展规划,并倡导物流行业制订行业规范。中国加入WTO后,按照WTO的规则中国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各种法律制度。所有这些都为冷链物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的外部环境。

为了协调市场各方利益,维护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政府还能用这只“看得见

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这将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在指导

和协调冷链物流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分析冷链物流市场动态,统计各项经营数据,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关

注国内外冷链物流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在本行业指导、推广新装备和新技术18的应用。三是为政府出台新政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四是为企业提供信息与咨询

服务,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调作用。总之,行业协会能配合政府,为冷链

物流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称谓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

第二方收货人讲的,物流企业处于这两者之间、并为它们提供服务,自然就成

为第三方了。在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的形势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切要

求加快社会分工的步伐。在这种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应运而生了。面对

严峻的挑战,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集中力量搞好主营业务,把一些

赚钱不多自己又不在行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这样做的

优点是能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合作多赢的目标。冷链物流是一个高投

入的特殊行业,需要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作为支撑。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实行

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使有限的资源发挥

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方冷链物流参与市场竞争,能拉动农产品的生产,扩大

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提高农民的收入,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促

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展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要制定企业的发展

规划,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资源,把分散经营、效率不高的企业,相对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

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冷链物流的规矩就是行业

标准。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是衔接外部的“接口”,也是冷链物流企业走向

国际市场的“身份证”,更是冷链物流行业统一遵循的准则。冷链食品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迫切要求制定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这

对保障冷链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促进冷链物流的健康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与操作规范应包括冷链物流的绩效评

价标准、冷链食品的卫生质量标准和包装标准、冷冻库和冷藏车的温度湿度标准、冷链设施能源消耗标准、冷冻冷藏设备的操作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的管理

规范等。目前冷链物流企业存在着行业标准还不够完善、各种管理和操作规范

不够落实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冷链物流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家19标准,并注意与国际标准接轨,严格落实各种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努力提高

产品质量,以形成品牌优势。

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材的竞争,人

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市场环境的预测、技术设备

的维护、生产经营的管理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材。冷链物流企业要想在市场上

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优势地位,不断提高冷链食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保持快

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材的培养与使用。培养人材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材,还要培养适用于生产和管理的实践应用型人材,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实现“官、产、学、研”联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实

践应用挂钩。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建设实习基地,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还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奖励政策。

库存的优化管理

库存优化的目标是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降低库存成本与

提高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性,即提高服务水平后,库存成本也随着上升。这种交替损益的矛盾增加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库存最优化就是要在降低库

存成本与提高服务水平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也就是在保证服务水平的

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成本。

货物库存量过大,储存时间过长,会占用大量货物资金,增加银行利息和

仓库运营开支,时令性很强的鲜活易腐货物还有变质腐烂和市场价格降低的风险。库存量过小,会造成缺货而影响餐饮店的正常营业。因此,库存一定数量

的货物是必要的。但库存量保持多少才算合理什么时机进货才算量佳价格

不同的货物、选择什么样的结构比例进货才算费用最省这就是库存优化管理

与供应链管理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在保障供应和提供满意服

务的前提下,以降低库存成本为目标,加强与供应链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库

存最优化,即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也就是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百胜冷链物流由于忽视库存理论的研究,因而在库存管理上还存在货

物存储时间较长、存货的结构比例不尽合理、与供应商沟通不畅等方面的问题。20针对这些问题,在库存优化与供应链管理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优化工作:

库存时间最优化。从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的情况来分析,库存时间和仓库

效益的关系是很复杂的。仓库具有“时间效用”的特性,它体现在:对价格看

涨的货物,经过一定时间存储后,存货呈现增值,当存货增值收入大于仓库运

营费用时,仓库处于赢利状态,仓库效用增大。这就是为什么在通货膨涨的时候,人们抢货的道理。而随着库存时间增加,仓库运营的费用还要增加,当仓

库运营费用大于存货增值的收入时,仓库就处于亏损状态,仓库效用就下降。

季节性较强的货物,价格一般会出现波动。中国百胜如果选择在价格上升阶段

进货,储存一定的时间后,由于存货的增值作用,在这里也会出现一个利润增

长点。从上面的分析知道,在库存时间和仓库效益之间,必须权衡得失,找到

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此来确定最优的库存时间。对大部分货物来讲,由于价格

较稳定,存货不具有增值作用,库存时间太长都会影响总效益的,因此要尽可

能地缩短库存时间。中国百胜冷链物流主要经营鲜活易腐的货物,在整过运输

与储存过程中都必须冷冻和保温,对温度、湿度、卫生、通风等条件都有严格

的要求,仓库的运营成本比较高。要缩短库存时间,最关健的切入点就是选择

合理的订货提前期。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货物的损耗也会加大。对这类货物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用户手中,尽量减少库存时间。

库存货物的结构最优化。对价格较高的货物,如果库存的数量大,占用的

资金就多,其成本就高。这类货物,每次进货数量不宜过大,应增加进货次数,减少进货数量。用“少进快出勤补货”的方法,既能保证供应,又能提高货物

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从仓储环节来看增加了利润,但同时也增加了运输环节

的费用,这就需要从全局来考量。对价格较低的货物,即使进货数量大,其占

用资金也不大,可以加大进货数量、减少进货次数,以降低运输费用。从库存

货物的品种、价格、数量和占用资金来分析,目前中国百胜库存货物的结构比

例还不够合理。库存结构优化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库存占用资金,使货物

的品种规格齐全、结构比例合理、货物数量适中,能满足服务的需要。要做好21这项优化工作,就需要对过去的库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确定合理的货

物结构比例,并对哪些库存时间较长、贡献又不大且影响利润增长的货物,实

施严格的控制。

管理方式优化。上面讨论库存优化问题,是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在企业

内部单独实施的。现代的物流管理理念认为解决库存优化问题应突破企业的边界,将管理的范围前移到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后延到用户、用户的用户,在更大范围内来研究库存优化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供应商

给百胜集团提供肉、鱼、蛋、奶、果、蔬等各种原材料,为百胜集团提供服务;而百胜集团也是为用户提供服务。从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的角度来看,百胜集

团和上下游企业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把它称为供应链。供应链上

的各个成员企业是“抱团取暖”、合作互利的伙伴关系,是共同的利益将它们绑定在一条链子上。现在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且还体现在供

应链和供应链之间。这就要求人们在更大的视野内实施供应链管理,来提高整

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它既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需要,也是其它成员企业

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优点是能实现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能够做到信息共享、同步协调、上下联动、反应敏捷、合作共赢、服务满意。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计划、

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信息公开透明,各成员企业共同对存货的数

量进行控制,可以迅速补货,或者直接送到餐饮店,提供“门到门”的服务。

百胜集团过去由于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造成库存积压、供货迟缓和影响服

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优化管理方式,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使百胜物流库存得到

优化,还能使整个供应链库存最优化和库存成本最低,经济效益与服务水平都

得到提高。

要实现库存的优化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零库存。零库存就是企业没有库存或只有少量库存。企业所需的原材

料和半成品,由供应商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原材料和半成品不以库存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运输途中的周转状态。它不但使企业的库存为零,有时还能使供22应商的库存也零。这样就节省了仓库建设、货物的储存、搬运、装卸等费用,

还节省了存货占用资金,避免了存货损失。不但有效地降低了核心企业的库存

成本,还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也得到降低。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从

理论上讲零库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不确定的因素总会有的,因此在实际中又

很难做到。为了弥补零库存的不足之处,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一般都有少量

库存。零库存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准时(JIT:Just

In Time)生产提出来的,并取得了成功,后来在国际上广泛推广运用。大量

的事例说明,零库存管理是一种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能使核心企业的

库存最优化,还能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最优化。

尽量做到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核心企业不设库存,生产

所需的原料和半成品等货物由供应商提供,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从核心

企业不设置仓库这个共同点来看,这种策略与理论上的零库存是一样的,只是

叫法不同而已。由于名称不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还是有区别的。零库存强调

的是按订单生产、准时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减少存货占用资金和仓库建设维

护费用,让原料和半成品不呆在仓库里而直接送到在生产线上,使原料和半成

品处于周转状态。供应商管理库存强调的是在供应链这“大屋檐”下的协调与

配合,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对核心

企业的好处:一是减小了仓库建设与维护费用;二是省去了货物占用资金及资

金利息;三是原材料和半成本由专业的供应商保障,补货及时,减少了缺货,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国际化形势下,社会分工的步伐

不断加快。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迫切要求企业按专业分工的方式实施规

模生产,以提高竞争能力,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为适应这种环境而产生的。目

前美的、中兴等公司都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是

一个成功的经验。

企业与供应商联合库存管理。零库存和供应商管理库存对有些企业是可以

做到的,而对有些企业却难于真正实现,在实际运用中大多企业采用联合库存

管理的策略。实施联合库存管理一般由核心企业来主导,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23参与制定一个框架性的合作协议。把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服务等

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信息公开,同步协调配合。在平等

互利的前提下规定各方的责任和利益,做到合作多赢。这种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能有效地减少核心企业的库存量,实现库存优化的目标。目前中国百胜集团就

是采用百胜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的联合库存策略,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选择。

若要实现库存的优化管理,有以下具体方法:

订货点控制法。要知道什么时间订货即订货点在哪里,最关健的就是选择

合理的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的起始点就是订货点。根据出库速度(数量/天)和存货数量,可计算目前存货能用几天时间,再与进货的运输时间(多少

天能到达)相比较,就能确定订货提前期。按订货提前期申请订货,可实现上

批存货用完时下批新货正好入库的无缝衔接,实现缩短库存的目的。考虑到总

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实际操作时订货提前期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实施订货

点控制策略,能准确知道存货数量即库存水平。但需要登记、盘点库存的货物,增加了费用。

采用ABC分类控制法。这种控制方法是将全部库存货物,按照它们占品种

的百分比和占资金的百分比,分成A、B、C三个不同的等级,采取有区别的管理方法。重点控制占用资金较多的少数货物,也就是说对价格较高的货物,在

库存数量和库存时间上严格控制,使这些重点货物快进快出,提高它们的资金

周转率。对占用资金较少的货物则作一般控制。实施分类控制法,就是要用最

少的货物占用资金,配置品种齐全、结构比例合理的库存,以满足服务的要求。实现库存优化的方法还有经济批量(EOQ)控制法、存货存储期控制法、CVA

控制法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行信息化管理。条码与扫描录入系统。仓储的货

物品种、数量多,如果用人工登记入库和出库的信息,劳动强度大且差错率高。采用条码与扫描录入系统,可实现“快、准、省”的目标。在货物入库和出库时,用光电扫描设备扫描粘贴在货物上的条码,可读取货物的信息(品种、价24格、数量、时间等),再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快速统计出、入库各种货物的数量和库存数量,准确性高,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把库

存信息从网络同步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能准确知道货物出入库和结余情况并

及时补货。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很多超市和仓库广泛应用。

计算机软件系统。目前可用于库存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软件版本主要有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g制造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等,它们各有特点,体现了现代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是非常有用的管理工具,百胜集团可从软件版本费用和实际需要,综合考虑是否推广应用。

对仓库进行科学布局,能使有限的资源存放更多的货物,降低库存成本。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合理划分仓库的区位。将仓库的库区、货架、

层次、货位,按“四号定位法”(四个数字号码或字母)进行统一编号,货物按指定的位置存放。这种规范管理,能节约寻找、存放、取出、清点的时间,提

高工作效率。二是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货物往高处放一方面能增加仓储数量,但另一方面需要购置货架及高空作设备,增加了投资,应以合理高效为原则。

三是要规划好搬运通道,优化搬运路线,尽量减少搬运距离和装卸次数。实施

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库存优化、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整合上下游管理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

建设力度,不仅要加强全国主要交通干线的建设,还要加强乡镇公路的建设,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很多农产品运不出来而造成滞销甚至腐烂。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目前还是薄弱环节,应该引起重视。

组建区域货运中心和物流园。大中城市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的25

中心,也是商品的集散地。建设区域货运中心和物流园对繁荣区域经济具有重

要意义。建设应采取“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方式,将民间分散经营的物流

企业组合成区域货运中心和物流园,使它们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经营,承

担各种货物的运输任务。当然集约化的步伐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摸着石头

过河,逐步总结经验。

建设冷链物流信息系统。一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

上可发布采购、生产、销售计划,各种货物的库存数量、送货时间、订货数量

和市场需求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建设物流技术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销售

点信息系统(POS)、货物跟踪识别系统(RFID射频识别)、地理信息系统(GIS)、

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

水平,能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整合上下游管理

对于生产商来说,上游企业就是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企业就是分销商、零

售商。这些企业为着各自的利益走到一个“屋檐”下,共同为用户、顾客提供

服务,形成了一个供应链。现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

且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供应链

的环境下,整合上下游关系,就是要把各自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利用,实现资

源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获得到最大的效益,从而达到互利多赢。换言之,

就是把各自的“短板”去掉,把各自“长板”组合起来,形成整体最优,达到

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整合上下游关系,不但要整合资源,

还要整合行动。要把分散的、步调不一致的企业,整合成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

有机整体。要让信息更加透明,行动更加统一,反应更加快捷。整合上下游关

系,不仅是冷链物流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外部要求。为

应对日趋严峻的挑战,寻求冷链物流企业的更大发展,加快冷链物流行业与上

下游关系的整合步伐,使之成为一个密切的经济共同体,已成为当务之急。

采购腐败是因为不透明,补货中断也是因为不透明。因此,透明供应商管

理,关健要在“透明”二字上下功夫。只有在透明的环境下即在阳光下操作,可视度就高、能见度就远。目前采购人员收受回扣的现象普遍存在,以次充好

舍贱求贵的事例尤其突出。这些采购腐败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影响

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采购腐败问题屡禁不止还有蔓延的趋势。要治理采购腐

败,必须让采购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暗箱操作”。例如采用统

一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竞价采购和网络采购,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应制

订采购程序和监管制度,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还

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采购计划以及供货的品种、数量、时间等信息,要做到公

开透明。这样不仅能避免断货的现象,还能减少库存。

在选择供应商的问题上也应公开透明。要经常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商品

价格等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估,实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对业绩不好的供

应商要敢于做减法,对优秀的供应商要勇于做加法。对供应商要经常吐故纳新,

每年不仅要淘汰老的供应商,还要引进新的供应商参与竞争,让它产生“鮎鱼

效应”,使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更具活力。市场竞争应该是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正

当的竞争是不可取的。

第4章百胜集团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措施建议

物流是连结供给和消费、克服空间和时间差异、实现物的价值的经济活动。

现代物流一般包含了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等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对

商品的流动来讲,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特别是物流服务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

物的在途时间、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和保持供应链的连续和稳定。要求在物

的流动过程中,保持信息的畅通。物流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与信息流之间有着天

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信息处理成本的控制

物流活动中的信息流是伴随着物流的运作而不断产生的,并作为物流的重

要组成要素,为物流的正常运转、管理、决策以及制定战略提供不可缺少的依

据。评价企业成功与否,一个简易的办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

的情况,其中,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尤其可以“映照”企业的生

产、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成色”。因为物流、工作流在企业的“生命活动”中无不最终以信息流的“高级形式”展现,就象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

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一样。因此,深入认识“信息流”,将掀开企业发展

的新视角。

信息流作为物流各环节的基础,现代物流无法脱离信息流的处理,如果没

有信息流,那么物流就不再流畅,进行成本控制更无从说起。物流信息整合就

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不同层次、相互独立的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信

息利用就是将物流信息成本转移到产品或服务成本中的过程。因此在信息处理

的过程中就要对成本形成进行控制,减少其成本的不必要产生。

物流信息处理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经济适用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信息处理的载体,没有信息系统的

支持就不可能进行信息处理,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且对相关技术28人员有一定要求。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经

营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太大,成本太高,而部分功能又用不上,是一种

浪费,也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系统太小,功能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有些企业盲目跟风,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上ERP系统,结果是钱花去了

却不见效果,甚至成了企业的负担。

采集物流信息时注意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防止信息过时和信息孤岛出

现。对信息处理过程来说,处理系统是既定的,所以处理的对象越复杂、处理

量越大,则成本越高,要避免该成本的发生,就必须从源头预防做起,也就是

采集是注意对信息的筛选。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环节的衔接。企业物流是一个贯穿企业经营

全过程的大系统,而信息处理又是复杂的相互影响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要

求企业各相关部门和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努力,防止差错,避免不

必要的麻烦,降低处理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物流业起步晚、水

平低,并不具备能够支持信息处理活动现代化物流水平,所以,在引入时,一

定要注意配备相应的支持技术——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否则该处理理论难以推广。

运输环节的成本控制

首先要做到运输成本的控制。货物在运输环节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总和一

般统称为运输成本,运输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运输打破空

间障碍,产生了空间效应;作为运输过程中承载货物的车厢,它产生了时间效应。运输中包含多个环节,影响运输成本因素有多个方面,而运输成本在诸多

因素中是物流成本首先要进行管控的因素,如果说到严格控制物流成本,首先

我们要进行运输成本的管理控制。

要想在运输成本上下工夫,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运输环节的增减是运输

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最大。而运输环节的控制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仓库的布局和运输线路的选择影响最大。优化仓库布局,选择合理的运输29路线。缩短运输总距离,将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成本。仓库布局自身不会影响运

输成本,但仓库布局影响了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从而影响了运输距离和运输

时间。这样仓库布局对运输成本影响很大,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及

原材料供给的情况,充分考虑运输成本的变化,合理布局仓库,控制企业总运

输成本;运输环节中所消耗的时间是物流整体时间成本的重要部分。影响运输

时间的因素很多,有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模式、运输过程监控以及对运

输的管理等,都从不同层面影响了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了物流的时间成本,

所以对运输时间的控制,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控制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对

物流理论的误解,多数企业都采取自营物流模式,该模式下其运输一般为单个

企业的独立运输,而企业由于本身所购置的运输设备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物

流企业对某一运输业务的要求,可能导致运输工具的负荷不足。另外,在往返

路线之间很难有适当的货物及时返程,这样就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空载,因此

导致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达不到一半,加之单程也很难满载,所以自营运输的

效率低,车辆空驶率高,较多的物流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导致物流成

本的增加。因此,提高运输设备实际装货率、将运输设备合理化调配可以降低

物流成本。如果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公司组建之初就购置较为完备的运输

设备,较多的利用运输资源,实现互送模式,双方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模式,装

载率将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运输距离对运输成本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一定规模范围内,随着运

输距离的增长,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将有所下降;二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同一

运输工具来说,其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即运输成本率

的递减性。因此,结合企业自身运输设备配备情况,再考虑运输距离及货物本

身要求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运输模式,增加同一运输设备的运输规模,降低从

而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

其次要做到仓储费用的控制。仓储是物流各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但却是费用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合理的出入库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仓储费用。企业的整个物流活动体系,仓储是物流成本控制最需要的改进部分。仓库30货物的摆放、出入库环节手续的简化、货物运入及运出顺序的控制,都是有效

降低仓储费用的办法。在进行仓储过程中,对仓储各种费用有效地核算和管理,配合现代化设备辅助,以便形成仓储管理系统体系,或采用条形码识别系统等

物流信息设备,增加信息设备工作量,减少人为操作而降低人为操作误差,也

是降低人为误差成本的有效办法。在保证供应链不断货、不停工待料以及不降

低库存功效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

在储存成本控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根据企业战略和产品竞争力

制定储存成本控制的目标。虽然库存成本看起来无法进行系统的管控,看起来

可以控制的成本微乎其微,但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仓储本身的支出,而应该根据

整体物流来确定其经济性,在整体市场环境下来确定目标成本,实现库存系统

的快速反应能力,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这样才能保证仓储系统与物资采购系

统以及库存销售系统在企业有序的经营中相互配合,达到成本最优化;根据市

场需求来确定存货供需方案,从而确定仓库具体位置及规模容量。在运输成本

的控制策略里,我们提出优化仓库布局,缩短运输总距离的思想。当然,仓库

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其中储存费用就是其重要因素,既要考虑仓库自身

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还要考虑对其他物流作业的影响。建设成本主要是土

地的使用费,仓库工程建设费以及辅助设施建设费等,使用成本主要有折旧费、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维护费等,其他物流作业影响主要就是运输和装卸搬

运费的变化。如将仓库建在距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其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将减少,但其物流作业成本如装卸搬运成本等将增加,所以仓库选址需要企业综合

权衡各方面因素,并根据企业产品及市场特点做出选择。仓库的建设规模应该

充分依据目前及未来存货量的预算而进行设计,最好选择分期建设模式,当前

尽量满足目前产品的库存需求,尽量减少近期仓库空间的闲置率,企业又要在

未来期间合理规模仓库建筑及使用面积,充分考虑到未来货物摆放要求而设计

仓库,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未来经营规模,从而建设规模相对合适的仓库;规

范实物流程、价值流转,建立健全存货制度。存货控制是企业管理存货并针对

存货的收、发、存等环节的特征。事先制定一套仓库管理控制制度,目的在于31能够充分保证存货收发及保存的安全,提高存货的流转率,从而提高企业资金

流转率,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率。在盘点库存时,为减少货物的损失,保证货物

流转速度,合理的减少成本压力,可以采用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相结合;

同时,能够保证仓库与采购、销售、财务、运输等各个部门间的衔接沟通,做

到业务及时记录,财务及时记账,保证账面与库存基本一致;确定采购与安全

库存的数量。库存量的大小对购货价格和购货费用的影响较大,而库存量与经

济采购批量以及安全库存密切相关。这涉及到两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能一

味的采购,而置库存满负荷于不顾,也不能闲置库存而增加临时采购,这都会

无形中增加采购成本或仓储成本。有效的沟通及有效地预算,才是控制成本的

关键。

还应该注意对装卸及搬运费用的控制。物流环节中,在搬运及装卸时候产

生的费用通常被称为装卸及搬运费用。在运输前后及出入库,都会涉及到装卸

搬运工作,影响装卸搬运成本大小的原因就是装卸及搬运工作的效率,即合理性,越合理的装卸搬运,越会降低装卸搬运的成本,反之将会重复劳动,加大

装卸搬运工作量,从而使效率降低,直接影响到装卸搬运的成本。

能够有效的控制装卸搬运成本的方法有:使用合理的设备进行装卸搬运工

作。根据企业产品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使用设备的合理性,分析各设

备影响装卸搬运成本的大小,对使用数量及费用进行分析预测,目的是使用经济、高效的设备,减少乃至杜绝设备的无效作业,发挥设备资源的最大效用;

合理规划装卸搬运的方式和过程。作业方式不同对外部条件的要求不同,所产

生的成本也不同,就人工作业和机械作业,人工作业简单易行,几乎不用外部

的任何条件,但人工作业的范围有限,而机械作业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但成

本也高,但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如装卸台、技术操作工等。所以企业要综合权

衡各种因素,做出选择。作业面积的选择,操作距离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

装卸搬运作业成本的大小,如果能够提前综合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对装卸

搬运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

同时也要做到对包装物成本的控制。货物基本都要包装,要么小包装直接32

便于销售,要么托盘等等,包装物在运输中起到额保护货物及促进销售的作用。包装物的成本往往被人忽略,包装物的成本控制更是被人们抛之脑后。包装物

成本的高低,与包装物材料消耗、包装物重复利用程度以及标注比率有关。

包装成本的控制方法有:应选择经过效益分析后的包装物材料。分析包装

物的功能及成本配比,包装的首要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原则上,只要能有效保

护商品,就可以选择包装材料,但由于包装还可以促进销售,甚至提升产品的

档次和价格,所以企业在选择包装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其投入产出进

行分析,选择成本低、有一定物理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包装物;包装物回收及再

利用也是控制包装成本的主要办法。包装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节约成本,提

高效益。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不但可以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社会垃圾,同时还

可以增加社会财富价值;减少包装物手工工作量,包装物标准化也是降低包装

物成本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指产品的标

准化,还包括计量、包装等的标准化,特别是国际贸易商品,其包装的标准化

既能方便计量,还能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物流的对接,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商品正常流通,就必须将物流的设施和物流对象标准化,否则很难流通。另一

方面,包装标准化也是实现其规模化生产的前提,规模化必然带来低成本。当然,在包装物成本上下功夫,不能一味的减少包装物材料,降低包装标准,这

样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对于不必要的支出或者不合理的支出我们应当杜绝,

例如工地使用的水泥,因为直接运到工地就消耗了,所以就没必要对散装水泥

进行包装了。

对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商品在流通企业进行的加工工作,通常被称为流

通加工。在流通环节而支付的加工费用通常被称为流通加工费用。有些商品需

要在企业内部或流通企业进行加工,有些则不需要进行加工。首先需要对商品

是否需要进行流通加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如果确定商品需要流通加工,那么

要对加工的时间长短、加工结果、对销售影响等问题进行充分分析,以便对流

通加工费用进行控制。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控制流通加工费用:对加工方式和加工方法进行33

优化筛选。一般而言,流通加工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固定的,可以在不同的部门

进行,如黏胶带的切割,可以在生产企业进行,也可以在流通企业进行;加工

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混泥土的搅拌,可人工搅拌,也可机械搅拌。企业在选择

流通加工方式方法时,主要考虑成本因素和方便物流,选择成本低而物流方便

的方式;合理确定加工能力和改进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企业应该根据需要加

工的产品规模和加工深度确定加工能力,提高加工系统的利用率,否则资源闲置,成本上升。对流通加工的管理应做到不出错,不拖延,量体裁衣,减少加

工消耗和加工延迟造成的损失,降低加工成本。

对配送费用支出的控制。配送是整个物流活动的末端,是实现最终客户需

求的终端服务。实际上配送是独立的物流作业,而不属于运输环节。它是以满

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多产品联合作业为特点的运输活动。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货物送达到收货人的配送活动同样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此需要

对配送车辆进行合理配置,科学制定配送路线。

对配送成本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合理规划配送中心。运用运筹学

原理对企业的配送中心进行规划,正如仓库的选址一样,配送中心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配送的作业成本。一般情况,配送中心应尽量建在接近产品重

量增加较多的环节,或是距离客户更近的区域。因为产品重量增加越多,配送

成本就会越大,距离客户越远,配送成本也越大;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减少

单位产品的配送距离,降低配送成本。配送的目的地可能很多个,在选择配送

的先后顺序时要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是总配送距离最短。当然,配送的物品

数量也是重要的因素,应该吨/公里作为选择配送路线的标准;简化配送程序,特别是配货的程序。力求方便快捷,简单易行。这样既方便用户,又提高了供

应的保证程序,降低配送成本的同时又提供了客户满意度。

最后需要对企业物流时间成本进行控制。协同物流以追求企业零库存为目

标,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库存成本,同时保证各个物流环节的紧密连接为完美化。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间以一个有机的整体协同运作。因此时间成为物流

运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时间的业务协同基础就是讲质量的提高与消耗时间34进行比较,合理的分配各工作,将增值率高的业务优先进行重点工作,避免那

些消耗了大量时间,但收到的效益较小的工作;物流系统的协同功能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协同采购,即多个企业集中采购,将零散采购集中起来,形成批

量采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而且可以使参与协同采购的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单个企业采购数量低,采购成本高,采购成本无法控制。将多

个企业集中起来,扩大采购量,成本方便控制;协同库存管理,即通过EDI、

POS等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信息透明度,使制造商和供应商联合对

库存进行控制,降低总库存量和库存时间;协同运输和配送,将不同货主的商

品集中运输,且配送集约化,提高资源及运能利用率,降低成本;企业物流系

统协同形式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组织上协同,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各组织

和系统建立彼此适应的自组织管理系统,实现组织结构的协同,从系统上降低

物流成本;战略上协同,各组织和分系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确定经营

模式和竞争方式,形成竞争、合作、协调的关系,发挥各自物流方面的优势,

相互补充和促进,从企业运营方向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信息上协同,物流要

协同,信息必先行。通过信息流协同、推动信息和信息平台的集成,从而推动

物流作业的同步,消除信息孤岛,从时间响应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给企业整体增加JIT理念。企业JIT物流系统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生产

及物流顺序,并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规划,以最高的满足客户需求为目

的,而设计的生产及物流流程。以便选择最适宜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流量和路

线的分析,规划好物流模式。JIT物流通过时间管理,确定好标准作业时间以及

物料配送和控制的程序与方法,减少任何增加成本的工作,例如在流程过程中

出现的断货、重复劳动、怠工等,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大大缓解了物流矛盾,

它强调了物流运作时间的准确性,通过降低库存等静态物流流程时间来降低物

流成本。JIT物流实施的前提条件: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抛弃企业原来落

后的经营理念,彻底改变原来落后的工作方式,实现作业的无纸化和自动化,

必须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电子订货系统、POS数据读取系统、

EDI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等,在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分工和协作关系。实施JIT物流的关键措施有生产流程化、均衡作业、看板管理。生产流程化就是根据生

产流程与每个环节所需物料和时间先后安排库存和组织物流,尽量减少物资的

停滞与物流作业次数。均衡作业就是把生产量进行平均分配,所有生产供应、

物流都按此标准进行,避免波动太大,消除瓶颈制约,合理利用资源,及时满

足要求。而看板管理就是后道作业向前道作业领取材料时必须出示提料看板,

前道作业按看板所示的材料名、需要数量进行生产作业,并在需要的时间向后

道作业发货。如此不断循环,使整个制造系统顺利进行,不阻塞、无中断,企

业在实现及时服务的基础上使库存最小。

总而言之,JIT物流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现代制造技术,缩短了物流完成

周期时间,减少库存,降低了企业物流资本。但该策略需要有对未来工作的预

见性,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同时,上下游企业间的衔接也比较重

要,只要做到各环节、各上下游企业间紧密衔接,才能获得企业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企业物流时间成本控制策略上,应该将协同物流与JIT物流充分紧密的

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物流各环节的时间成本中获得主动,获得企业竞争优势。

首先,要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绩效评价。只有通过对物流成本、物流效率、

物流风险以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才能让管理者发现目前物流成本管

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取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其次,提高市场化程度及库存的优化管理也是物流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提高市场化程度的重心在于制定控制标准,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间的接口;同时,库存时间、库存货物结构以及库存管理方式的最优化,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内容。

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整合上下游管理。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必须要

有与管理水平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从而减少物流管理工作量,减少由于人工而导致的误差,已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同时,透明的上下游关系也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将与上下游分散的管理变为一个物流管理整体,从而使物流环节步调一致,统一管理,从而达到物流各环节衔接成本的降低。

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物流成本管理是长时间规划的

结果,只有对物流成本把握的越准确,越细致,才能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效率,从而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成本不仅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而且要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物流技术的引进、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及发布加以重视。

企业可以采用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

制,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充分利用这个新的“第三利润源”,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以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有效化、完整化、科学化。

物流仓储成本控制方法

解决物流仓储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从德邦物流公司仓储成本控制的方法及上文总结的敢于制约仓储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解决我国整体物流仓储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点:(一)、做好仓库选址与布局工作 要解决仓储建设问题,就必须从仓库选址及布局工作开始。 相对来讲,仓库的选址工作比较好做。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6]。 至于仓库的布局工作,因为它极大的影响了仓储成本,所笔者在此做以比较详细的论述。经过对德邦物流公司的详细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采用的ABC分类法特别受欢迎,通常这种虚拟化的仓储布局方式是有章可循的,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根据传统的布局方法确定初始的布局方案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分析、收集与仓库建设相关的资料,确定仓库所需要具备的主要功能及相应区域的作业能力等,最终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好各个区域的布局工作,总结出相应的布局方案。 第二,设计合适的算法及假设条件,对局部方案进行仿真 在大体仓库布局方案确定后,我们应该设计合适的算法及假设条件进行不确定因素的模拟实验,最终将仓库布局方案确定下来进行仿真。在仿真的过程中一定要主要时间不能太短,通常为一个月甚至一年。 第三,根据仿真结果改进方案 当仿真结果出来后,我们需要根据其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合理因素对原定的布局方案进行修改,通过调整作业区的运作关系、布局方式、面积分布及一系列的相关参数,最终得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仓储布局方案。 第四,利用仿真模型反复测试方案,最终定案 当方案改进后,我们应该通过反复的测试来对其进行测试,最终才能得到比较优质的布局方案。 总的来讲,虚拟化布局方案的设计步骤如下所示: 图3 虚拟化布局方法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做好仓储建设工作。 (二)、注重先进的仓储管理方法的使用 先进的仓储管理方法是实现仓储成本控制的又一有效措施。具体而言,走出传统的用纸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1前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冷链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冷链物流的对象都是人们日常的食品,所需的药品等,我们称的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蔬产业在国内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生产总值占第二、三位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有数据显示,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18%,果品年产量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3%,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果品总产量位居世界前五位,其中,我国苹果产量居第一位,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柑橘占世界甘橘总产量的%,居世界第三位1。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 有1200万吨水果和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但是由于不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冷藏冷冻的 1赵崎,2007:《谈谈冷链物流》,国际市场03期:第68-69页。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 透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薄弱、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第二,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因而难以准确掌握。第三,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第四,库存率过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 也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现代物流被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保证这一利润源泉实现的关键是降低物流成本。具体到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如何降低企业巨额物流成本,消除物流冰山,挖掘第三利润源泉,更是对我国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透视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对增进企业经营绩效,降低总费用产生的效果已经被人们广为认同,因此,合理有效地采取各种方法,动态、全面地监控和管理物流成本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但是,透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薄弱、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我国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物流企业中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第二,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因而难以准确掌握。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与方法,并起到了很好效果。可是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对于物流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的状况。第三,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由于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反映物流成本的资料不能客观地体现物流过程的各种耗费,造成物流成本失真,很难进行物流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控制。这一方面表现在价格核算的不确切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成本内容的不合理上,如企业外部的运输费用以事先确定的运费率包含于材料价格之中,掩盖了同一种材料由于运输地点、方位、环节等不同产生的费用差异。企业内部的物流费用则更为复杂,物流费用分别被计入生产企业管理费等项目。企业物流系统诸环节被隔离分解,一些活动无法计量、无法控制、无定额标准、无完整记录,使物流成本的核算无准确真实的原始资料,影响了企业的物流管理。正因为如此,如何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物流费用和成本管理的体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管理物流成本已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 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 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 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 备、设施费用; 2 .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 活动所必需 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 .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二、降低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从微观的角度观察 从微观的角 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 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 供求关系所决定, 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 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 抽象劳动的数量。 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 而是由行业平均必 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 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 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 超额利润, 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 反之,企业的利 润水平就会下降。 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 而且具 有较大的空间, 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 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 努力。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企业可 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 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 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 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 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导致物价相 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物流成本的下降, 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 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 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 尽可能多的物质财 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有: 1、 采用目标成本法,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的冲击和 挤压,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方 式早已 不适应剧烈 竞争的要求。在这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 必在物 创造 总成本的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3 、 加强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 提 高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建立高效的组织模 式和规范的物流模式来控制物流成本 6 、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 管理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 案例解析: 一、引言 今天的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 且消费者要求能在任何时 候、 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及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从而使市场需 求不确 定性大大增加。 在捉摸不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 有的只 能成功一时,还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伴随 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组织,中国整个汽车工业又将受到国外汽车制造商 5、 树立物流 2、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冷冻链物流企业规模效应较差,整体行业有待规划和完善。首先冷链物 流是一个复杂、完整的体系,对设备、技术以及从业人员的要求都比较高,目前 很多食品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形成。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冷链物流发 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我国是对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很大的国家,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在增长,冷链物 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冷链物流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保持增 长趋势。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多问题同时出现,值得我们去深思与研究。 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1冷链物流发展逐渐系统化、规范化 许多果蔬水产品和药品产业建立了冷链物流机制的冷链物流产业逐步加强了 冷链物流运营流程监控,使冷链物流更加系统化。我国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的提高,有关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监督,所有这些都使冷链物流行业的运营管 理制度化、标准化,逐步促进冷链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对冷链标准的认识日益加强,追求新鲜食品的质量。 1.2冷链物流服务商呈多样化 今天,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不仅是现有的冷链物流、冷链设备制造商,还包 括强大的快递公司、电器公司、贸易商和房地产生产商,陆续进入冷链行业,冷 链物流服务的形式展现出了多种竞争发展。例如,顺风依靠一直以来通过快递业 实现的强大的物流运输网络系统,可以从头到尾跟踪产品的温度。同时提供良好 的冷链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山区建立农产品低温塑料实验室,解决农 产品采摘后农民保存难等问题,并从源头开始控制,从而及时确保农产品质量。 这些新行业将以构建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为基础,包括供应链金融、冷链商务、 冷链包装、物联网技术等,基于现有的冷链物流仓库分销工作。国内冷链企业不 仅局限于国内,未来的发展依靠国家战略和自我优势出国门,跨国收购将成为冷 链物流发展的另一种新趋势。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冷库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冷藏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华南、华中、华东地区。不均匀的 低温储存分布影响冷市场供求、低温储存租金。例如,在某些地区,过多的低温 储存可能会导致低温储存,因供应过剩而降低租金。有些地区冷藏供应不足,无 法满足该地区冷藏的需求。我国低温存储分布不均,我国部分地区的低温存储找 不到客户,部分地区客户出现了没有低温存储的现状。冷藏租金差异越大,客户 对冷藏租金就越不满,客户为了降低冷藏租金的成本,还可以选择离自己买方较 远的地区租金相对便宜的冷藏。冷藏供求不平衡,冷藏费差异大,会造成社会资 源浪费。 2.2冷藏车数量及技术有待提升 冷藏卡车的开发与冷链需求、政策和技术密切相关。西北地区冷链需求不大,市场小,冷藏车需求减少;华南地区的市场饱和,冷藏车的销售要有成果。国家 政策和国家发展影响冷藏车模型的生产数量、反季节冷链需求反映了国民生活质

光明乳业冷链物流成本构成及控制措施研究

光明乳业冷链物流成本构成及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 因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飞快的进步,人们趋向于追求营养、新鲜的饮食。因此,保鲜就被大家尤为重视,需要与之进行匹配的冷链物流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于时间和新鲜度有着极高要求的乳品业,冷链物流显得更为至关重要。最近数年,伴随着国内冷链物流的迅猛发展,许多未曾被考虑到的问题也陆续产生了。诸如运输路径不科学,装卸搬运效率不足等等问题都成了企业发展的阻力。 本文开头将国内外学者对冷链物流产业的研究进行了介绍。进而对光明乳业冷链物流加以介绍,提出光明旗下冷链物流部门领鲜公司物流过程中的问题,建立领鲜物流成本控制措施指标体系。而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找出相对来说影响更大更重要的措施,提出具体做法以控制物流成本,使光明乳业的效益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乳制品;成本控制;冷链物流;层次分析法

Research on The Cost Structure and Control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Bright Dairy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people tend to seek nourishment and fresh food.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it fresh, and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need to match it.In the dairy industry,which has a high demand for time and freshness,cold chain logistics is more critical.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ld chain logistics, many problems that have not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have been produced.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transport routes and the lack of efficiency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have become obstacles to busines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by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in bright dairy cold-chain logistics, light, cold chain logistics department brought fresh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company, set up index system of fresh logistics cost control measures.Then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find the relative impact of the larger and mo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logistics cost, puts forward practical methods to control logistics cost, to improve the benefit of the bright dairy. [Key words] Dairy products; C ost control; Cold-Chain logistic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物流运输管理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物流运输管理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分析 姓名: 王浩专业: 物流管理准考证号: 210111708052 电话号码: QQ号码: 247492674指导教师: 黄漫宇完成时间: 2012年3月12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运输管理概论 1.1运输的概念 1。2运输的主要方式 1.2.1公路运输 1。2.2水路运输

1.2.3铁路运输 1.2.4航空运输 1.2。5管道运输 1。2。6国际多式联运 1。3企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 1.3.1制定企业运输计划 1.3。2车辆定位 1.3.3车辆信息管理 1.3.4运输安全管理 2.企业运输管理的作用 2。1实现产品价值 2。2控制企业运输成本 2。3保障运输安全 3.当前企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当前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不足 3.2物流运输管理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4.物流运输管理对降低企业成本的影响4。1物流运输质量管理 4.2物流运输基本设施建设管理 4。3运输人员素质管理 5。实现运输管理现代化决策 5。1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5。2建立我国现代物流体系 6结论 7。参考文献

摘要 企业运输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通过运输和运输管理,可以实现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空间转移,从而实现产品的价值,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不良的运输管理方式往往会导致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本文将就运输管理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当前我国企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企业运输管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 关键词:物流;运输管理;企业;意义; Abstract Transportenterprise management inbusinessactivities isavery important link,enterprise through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management,can achieve a product from production to sales space transfer,soas to realizethevalueof the product。But the badtransportation mana gement often leads to un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operating costs ofenterprises, thus affecting theenterprise’s managementanddevelopment.This article on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enterprisemanagementand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role,focus on the enterprise of current ourcountry transportationmanagement problems and how to useenterprise of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for better controlof the operation cost ofthe enterprise,make the enterprise betterbusinessdevelopment. Key words:logistic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enterpri se; significance; 1运输管理概论 1.1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运用适当的工具使人和产品产生位置移动”。而物流运输一般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这一过程涵盖了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除物流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运输管理仅限于运输过程的主要环节,即物品的转移。

企业物流的成本控制

企业物流的成本控制 物流3091 陈志强30 号 【摘要】: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综合物流水平不断提高,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使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都是它们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10】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运输;【引言】:企业物流是为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放与控制过程。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通过控制物流活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各个环节,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 【7】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即通过对物流成本实态的掌握、分析和研究,达到管理 物流的目的。【2】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我国引进现代物流理念至今已有2C多年 的历史,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社会通常以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作为标准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运作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要高的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物流研究的核心开始围绕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展开,目前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有所加强, 但在管理组织保障以及能够体现当代先进管理理念的一些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仍运用较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6】 二、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企业竞争优势经历了由重视原材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到重视物流成本这个“第三利润源泉”三个阶段。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低成本竞争战略是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企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虽然越来越为企业重视,然而目前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1】 (1) 现代化信息管理程度低当前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和信息化,配送中心的诸多功能没有一套规范的作业程序。或者,有的配送中心已实现了作业程序的规范化,但只停留在对商品的单纯处理上,缺少信息处理。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业务、事务管理,而货物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划、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却未能采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的应用仅处于初级阶段,使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 8

关于xx公司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及措施1

关于德邦公司物流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及措施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物流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我国物流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以及一些著名的跨国物流企业不断涌入的背景下,物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和优化,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商业发展显得异常活跃,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效率的提高是赢取竞争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通过对物流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德邦物流的企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物流管理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e acceler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the logistics market in China continue to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some famous multina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lux, logistics market competition more and more intense. High logistics cost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 wants to be in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seek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s logistics cost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so as to reduce logistics cost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China'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active, began to enter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While the log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mpetition the crucial one annulus. Hope that through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by analysis the problem and find solutions to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enterprise, enhance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Key Words:Logistics enterprise、logistics cost、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教学文稿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 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 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二、降低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从微观的角度观察从微观的角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下降。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有: 1、采用目标成本法,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树立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3、加强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5、建立高效的组织模式和规范的物流模式来控制物流成本 6、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案例解析: 一、引言今天的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且消费者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及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从而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捉摸不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有的只能成功一时,还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组织,中国整个汽车工业又将受到国外汽车

德邦物流公司成本管理分析及控制---精品资料

德邦物流公司成本管理分析及控制 (一)公司简介 德邦物流公司是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卡车航班、普通汽运、空运服务、代收货款、包装服务、保价运输、货物追踪。公司总 部设在上海,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下设营业网点600多家(截止2009年9月),拥有运输车辆1000余台、员工10000多人,网络遍及国内500多个城市和地区,产品服务包括精准卡航、精准城运、精准汽运、精准空运。 为了更好帮助客户成功,2009年德邦重新定位自己——中国“精准物流领 导者"。精准,即是对客户货物,精准把控从下单到交货间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确保100%安全到达。实现这一点,德邦做到了作业流程标准化及顾客服务人性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德邦在标准化作业方面已遥遥领先国内同行。从下单、装卸、运输到提货各个环节,都做到了规范化管理。顾客服务人性化,想客户所想,予客户所需。德邦根据客户货物材质的不同,设计最佳的包装方案;GPS 定位全程跟踪,方便客户即时查询货物的位置和状态,货到短信告知;为客户代收货款,帮助客户及时并安全地回笼资金;提供保价运输,为客户解决一旦货物出险的后顾之忧。 (二)德邦物流公司现行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正确的认识物流成本 在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当中,没有关于TPL企业的财务制度的规定,德邦也存在这个问题,它没有单独设置物流成本核算科目,企业所发生的物流成本大部分都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散见于诸如“营运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的核算中。无法为德邦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 财务数据支持。 2.物流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成本数据失真 德邦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业务的费用也不断的扩大,但德邦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普遍采用的是与产量相关的分摊,但德邦越来越多的业务并不是与产量相关的,这就使得德邦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失真,不利于德邦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且造成大量的财务资源浪费。

西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翻译(终审稿)

西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 究翻译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Research on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estern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written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ester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development by the way of combining with the features of western China, referencing the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give consultation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estern China .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stern China; cold chain logistics; strategy China's western region has rich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he output of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12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occupying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across the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fre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very rapid, the wester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taining a huge market potential. While as a result of relative lag development, poor infrastructure, and l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gh-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still unknown, and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local farmers' income. Since implementing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tate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support for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western areas, to markedly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hardware conditions, especially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western reg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vides a new thought and method to further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ss and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 and bring hop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western areas. 1. Over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s produced in the '50s, has been promoted by "food hygiene law" promulgated in 1982. Since 1990s, our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went through a rapid growth, and the overall level had greatly improved (table 1).Som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food industry had preliminarily set up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was implemented in 2000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west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especially the improvement of traffic and in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power grids, communications, radio and television, greatly promoting the west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dustry.

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云南省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中心(冷链组) 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对策研究 作者:胡炳江高级物流师吴健烈高级物流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冷链物流业发展非常迅速,冷链物流成本在企业的可控成本中的位置也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物流设施设备需要更新换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最终导致冷链物流成本高。对此,本文主要从冷链物流发生成本的环节入手,对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冷链物流,物流成本,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鲜冷藏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重视。随着2005年我国五纵二横的绿色通道的开通,给生鲜冷藏冷冻产品的跨区域流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通道,让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有了更大程度上的发展。五纵二横运输通道覆盖了我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最早生鲜冷藏冷冻产品低成本运输的运输网络。五纵二横这一通道为生鲜冷藏冷冻产品实现跨区域长距离运输提供了基础交通条件,为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步入新时期打下了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在面对这飞快发展的国民经济时,而我国冷链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冷链物流的监管控制力度不够,没有标准可依,很多时候只是靠着企业的责任意识来自我规范,冷链物流相关的安全基础建设比较薄弱。 第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还没形成完整的构架,冷链的发展水平有限,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使用冷链物流服务的产品,因为硬件设施跟不上,所以采用了普通的物流方式,进而造成了在运输途中很大的损耗。 第三,由于在硬件基础设施设备上的投入不够,发展现代冷链物流需要对设备设施 1

物流成本管理分析报告

泉州惠安灿森食品厂 物流成本分析报告 组员:

目录 一.企业简介 (3) 二.企业经营概况 (3) 三.各部分物流费用明细 (4) 1.车辆运输费用 (4) 2.冷冻仓库费用 (4) 3.包装费用 (5) 4.人员费用 (6) 5.其他费用 (6) 四.各项物流费用综合统计表 (7) 五.各个产品所占物流费用 (7) 六.各种产品物流费用占销售价格比重.. 7 七. 总结分析 (9)

一.企业简介:福建泉州惠安灿森食品厂,成立于2011年03月,该厂占地1000平方米。设立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泉惠石化园区,是一家集研发食品、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食品销售、为一体的食品生产厂家,本着职业道德为基础,以质量信义求发展的宗旨,正在稳步的发展中,。本厂宗旨“专业灿森,五星品质”,我们的口号是新鲜新鲜再新鲜好吃好吃再好吃。该厂拥有高素质员工,雄厚的技术实力,严格的管理体制和集体丰富经验。主要有食品研发室、食品加工车间、冷冻仓库、办公室等组成部分。该厂具备制作包子机、烤箱、油炸锅机、热风旋转烤炉等食品机械。主营食品加工以及面点加工。现有经营产品有叉烧包、黄金烤鳗卷、香芋鸭肉卷、香蕉派、蜜酱肉等。 二.企业经营概况 灿森食品厂主要经营产品有叉烧包、黄金烤鳗卷、香芋鸭肉卷、香蕉派、蜜酱肉等。受季节影响产品市场供需存在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每年的旺季为每年8月到次年2月,淡季为每年3月至7月。详情见下表 该公司绝大部分物流业务均自主经营,主要物流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加工包装、冷冻仓储费用、其他物流费用支出等。该企业年销售额371.5500万元,年生产成本119.6767万元,盈利251.873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