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分知识点

药分知识点
药分知识点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1.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

2.室温、常温指10到30摄氏度

3.称取2g指称取重量为1.5到2.5克,称取2.0g指称取重量为1.95到2.05克,称取2.00g指称取重量为1.995到2.005克。

4.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5.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约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6.药品标准的制定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7.熔点指结晶物质在一定压力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当其固液两态的蒸气压达到平衡时,即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所对应的温度

8.初熔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9.全熔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10.药品标准中规定的熔点范围一般约为4℃

11.化学原料药一般首选容量分析法,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首选色谱法

12.药品检验工作程序一般为:取样、检验、流样、报告

13.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①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疗效肯定);

②先进性(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与技术);

③针对性(从生产工艺、流通、使用各个环节了解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

④规范性(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尤其是新药的质量标准时,要按照SFDA制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一般的研究规则进行)

14.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

2)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实验

有机氟化物经氧瓶燃烧法破坏,被碱性溶液吸收成为无机氟化物,与茜素氟蓝、硝酸亚铈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杂质的来源: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药物杂质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毒性分为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化学性质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有机挥发性杂质(残留溶剂)

进行限量检查时多采用对照法,此外还可以采用灵敏度法和比较法

薄层色谱法常用的方法:杂质对照品法、供试品溶液的自身稀释对照法、或两法并用法、以及对照药物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杂质的方法:外标法、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面积归一化法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适用于没有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红外分光光度法可以检测药物中特定的晶型杂志(低效、无效或影响质量与稳定性)

常用的热分析法有热重分析(TG)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氯化物检查法①加硝酸可避免弱酸银盐,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过多增大氯化银的溶解度则浊度下降②稀释到40毫升后加硝酸银试液的目的:使产生的氯化银浑浊均匀,硝酸银加的过早,氯化物浓度增加,产生氯化银沉淀

铁盐检查法,加入过硫酸铵氧化剂可防止由于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重金属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和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重金属检查的三种方法,硫代乙酰胺法,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和硫化钠法。①适用于溶于水、稀酸或与水互溶有

机溶剂。原理:在弱酸性(ph3.5)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②适用于难溶于水、稀酸或与水互溶有机溶剂。方法: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③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试剂:硫化钠

标准砷斑的制备:加盐酸,碘化钾试液,酸性氯化亚锡试液的目的是促进氯化砷的生成。加锌粒的目的是促进氢气均匀连续产生。加入碘化钾的作用:作为还原剂,增大氢化砷的生成速度。加入酸性氯化锡的作用:作为还原剂,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将碘化钾氧化生成碘单质再还原成碘离子,氯化锡与锌粒表面形成Zn-Sn。加入KI-SnCl 试液的作用是抑制锑斑的生成。醋酸铅棉花的作用吸收硫化氢,消除硫化氢的影响

含锑药物,排除锑斑的干扰,采用白田道夫法。

干燥失重的量殷恒重,规定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制啄后称重的差异在0.3毫克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

可供药物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容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滴定度:每一毫升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实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n)分离度(R)灵敏度,拖尾因子(T)和重复性(RSD)等五个参数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被测物质的能力

LOD信噪比(s/n)3:1或2:1

LOQ信噪比10:1

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

1.蛋白沉淀法方法:溶剂沉淀法、中性盐析法、强酸沉淀法、热凝固法。

①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含药物的血浆或血清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2:3)时,可以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蛋白质除去

②常用的中性盐:饱和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等,按血清与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比例为1:2混合时,可以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蛋白质除去

③含药物血清与上清液呈强酸(ph0-4)的比例为1:0.6,混合可以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蛋白质除去

④加入至90度,但只能除去热变性蛋白,且只适用于热稳定性良好的药物

2.沉淀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沉淀法是重量分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沉淀法的操作步骤是:取样一溶解一加沉淀剂使其沉淀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至恒重一称量一计算。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这样获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当沉淀形式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所得的物质形态,是最后供称量时物质的化学组成,故称为称量形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①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保证被测组分能沉淀完全。

②沉淀要纯净,不应带入沉淀剂和其他杂质。

③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以便于操作和提高沉淀的纯度。

④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①称量形式应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分析结果。

②称量形式应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③称量形式的分子量应尽可能大,这样可使称量的物质质量较大,从而减小称量误差,提高方法的准确度。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总结

(1)可与三氯化铁发生反应的药物:丙磺舒

(2)水解后可与三氯化铁发生反应的药物:阿司匹林

(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丙磺舒

(4)水杨酸反应,宜在中性或弱酸性(ph4-6)条件下进行,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紫堇色

(5)阿司匹林杂质名称:游离水杨酸以及有关物质

(6)防止阿司匹林水解: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

对乙酰氨基酚的杂质名称: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以及对氯苯乙酰胺

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等药物分子结构中,芳环侧链具有氨基醇结构,可显双缩脲特征反应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杂质是酮体

一般来说,当碱性药物的pkb为8~10时选用冰醋酸作为溶剂,碱性更弱,PKB10~12时选用冰醋酸与醋酐混合溶液作为溶剂,PKb大于12,应用醋酐作为溶剂。

加入醋酸汞的目的:消除氢卤素的干扰

消除盐酸对滴定的干扰应加入醋酸汞冰醋酸溶液

有机碱的硫酸盐,因硫酸在滴定液中酸性很强只能滴定制硫酸氢根离子

第八章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

一、酰苯胺胺类药物总结

1.可发生重氮化反应的药物:盐酸普鲁卡因

2.水解后可发生重氮化反应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

3.可与三氯化铁发生反应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

4.可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的药物:盐酸利多卡因

5.可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药物:肾上腺素

6.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肾上腺素

7.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盐酸普鲁卡因

8.盐酸普鲁卡因的杂质:对氨基苯甲酸酯

9.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蒸气是有挥发性的:二乙氨基乙醇

10.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方法中生成两个白色沉淀:普鲁卡因和对氨基苯甲酸

11.非水溶液滴定法加入适量醋酐的作用:醋酐解离生成的醋酐合乙酰阳离子比醋酐合质子的酸性还强,使滴定突

跃敏锐

12.PABA对氨基苯甲酸

盐酸丁卡因分子结构中不具有芳伯氨基,无此反应,但分子结构中的芳香仲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可与具有芳伯氨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盐酸利多卡因的水溶液加硝酸酸化后,加硝酸汞试液煮沸显黄色,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显红色或橙黄色,可与之区别

二、磺胺类药物总结

1.可以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的药物: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还有:盐酸利多卡因)

2.可以发生重氮化反应的药物: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还有:盐酸普鲁卡因)

3.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还有:盐酸普鲁卡因)

第十章巴比妥类药物总结

一、鉴别反应

1.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硫喷妥钠

2.与铜盐反应生成紫色或紫色沉淀的药物: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钠

与铜盐反应生成绿色沉淀的药物:硫喷妥钠

3.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随即转为橙红色的药物:苯巴比妥

4.与甲醛-硫酸的反应反应生成玫瑰红色产物的药物:苯巴比妥

5.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进行鉴别的药物:司可巴比妥钠、硫喷妥钠

6.使碘试液褪色的药物:司可巴比妥钠

7.与醋酸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变成黑色的药物:硫喷妥钠

8.具有火焰反应的药物:司可巴比妥钠、硫喷妥钠

二、含量测定:

1.银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苯巴比妥

2.溴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司可巴比妥钠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注射用硫喷妥钠

三、鉴别异戊巴比妥和巴比妥: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酰亚胺结构,与碱液共沸即水解,释放出氨气,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巴比妥类药物呈紫堇色或生成紫色沉淀,含硫巴比妥类药物呈绿色

硫代巴比妥类分子中含有硫元素,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为黑色沉淀硫化铅

地西泮的水解性,甘氨酸的茚三酮反应

紫外灯下,地西泮为黄绿色,氯氮卓为黄色

稀硫酸中,地西泮为黄色,氯氮卓为紫色

氯氮卓的特征反应:芳伯胺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杂环类药物总结

鉴别反应:

1.能与氨制硝酸银发生反应的药物:异烟肼

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药物:硝苯地平

3.能被硝酸氧化呈色的药物:盐酸氯丙嗪

4.与硫酸反应,在紫外下显黄绿色荧光的药物:地西泮

5.有机破坏后能与茜草氟兰-硫酸亚铈反应的药物:氟康唑,左氧氟沙星

含量测定:

6.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盐酸氯丙嗪、地西泮、氟康唑

7.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电位法指示终点的是:氟康唑

8.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滴定前需要加入醋酸汞的是:盐酸氯丙嗪

9.铈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硝苯地平

十一章

硫氮杂蒽母核的硫元素与钯离子之间,不受硫氮杂蒽母核氧化物亚砜和砜的干扰,专属性强

钯离子比色法:ph2±0.1缓冲溶液

十二章

生物碱的硫酸盐在冰醋酸中只能滴定制硫酸氢盐

一摩尔硫酸奎宁消耗三摩尔高氯酸滴定液

一摩尔硫酸奎宁片消耗四摩尔高氯酸

十三章莨菪烷类抗胆碱碱类药物

一、鉴别反应

1.能与硫酸铜反应的药物:盐酸麻黄碱(之前介绍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盐酸利多卡因);

2.能与硝酸、醇制氢氧化钾反应的药物:硫酸阿托品;

3.与甲醛硫酸反应呈紫堇色的药物:盐酸吗啡(之前介绍苯巴比妥);

4.能与钼硫酸反应的药物:盐酸吗啡;

5.能与铁氰化钾反应呈普鲁士蓝色的药物:盐酸吗啡;

6.与硫酸反应显蓝色荧光的药物:硫酸奎宁;

7.与亚硒酸、硫酸反应的药物:磷酸可待因;

8.与溴试液和氨溶液反应的药物:硫酸奎宁。

二、含量测定

1.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盐酸麻黄碱、硫酸阿托品、盐酸吗啡、磷酸可待因、硫酸奎宁。

2.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时,需要加入醋酸汞试液的药物:盐酸麻黄碱、盐酸吗啡。

3.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用电位法指示终点的药物:硝酸士的宁。

三、阿托品虽然也含有不对称碳原子,但是为外消旋体,无旋光性

四、托烷生物碱类的特征反应:Vitali鉴别反应,深紫色

五、阿托品加氯化汞醇试液,黄色沉淀。东莨菪碱钾加氯化汞醇,白色复盐沉淀

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

①能发生硫色素反应的药物:维生素B1

②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黑色单质银的药物:维生素C

③能使二氯靛酚钠褪色的药物:维生素C

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能被硝酸氧化显橙红色的药物:维生素E

⑤能与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呈色的药物:维生素K1

⑥用碘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维生素C

⑦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药物:维生素E

⑧进行折光率检查的药物:维生素E,维生素K1

⑨三氯化锑反应:维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三氯甲烷溶液中,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反应需在无水无醇条件下进行)

⑩1900为维生素A醋酸酯在环己烷溶液中测定的换算因子

11 直接滴定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a醋酸酯的测定

12 硫色素荧光反应: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溶于正丁醇和异丁醇等中显蓝色荧光

13 加新沸过的冷水目的是减少水中溶解的氧对测定的影响

14 注射剂测定前加丙酮,消除注射剂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

第十五章甾体激素类药物

1.能与菲林试剂(碱性酒石酸酮)发生反应的药物为:醋酸地塞米松

2.水解后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的药物是:醋酸地塞米松

3.能与茜素氟蓝试液和硝酸亚铈试液反应呈蓝紫色的药物的药物为:醋酸地塞米松(之前介绍:氟康唑)

4.能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发生反应的药物是:黄体酮

5.能与羰基试剂反应的药物是:黄体酮

6.能与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雌二醇

7.能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含量的制剂为: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8.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特征反应:C17-α醇酮基呈色反应,能与四氮唑试液,氨制硝酸银试液(多伦试液)以及碱

性酒石酸铜试液(菲林试液)呈色

9.孕激素特征反应:C17-甲酮基呈色反应,黄体酮可以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生成蓝紫色产物

10.雌激素特征反应:C3位酚羟基可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11.雌激素特征反应:柯柏反应比色法

十六章抗生素类药物

(1)异羟戊酸铁反应: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破裂生成异羟戊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酸性条件,链霉素水解为链霉胍和链霉双糖胺,进一步水解得N-甲基-L-葡糖糖。碱性条件,并使链霉糖部分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麦芽酚,链霉素特有。

(2)庆大霉素无紫外吸收,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330nm波长处有强吸收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效价测定主要有:微生物检定法和hplc法

(4)差向异构化性质: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弱酸性(ph2.0-6.0)溶液中会发生差向异构化

(5)酸性降解:酸性条件下(ph小于2)特别是在加热情况下,四环素类抗生素C6上的醇羟基和C5a上的氢发生反式消去反应生成脱水四环素

(6)碱性降解:生成无活性的具有内酯结构的异四环素

(7)薄层色谱法的载体采用硅藻土

十八章药物制剂分析概论

阿司匹林原料含量99.5%以上,阿司匹林片标示量95%到105%

十九章中药材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1)薄层色谱法是中药制剂最常用的鉴别方法

(2)总灰分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挥发后残留的无机物

(3)酸不溶性灰分:取总灰粉加入盐酸加热后依法测定,碳酸盐等生理灰分既能溶解,但泥土、砂石等硅酸盐则不能溶解,成为酸不溶性灰分

(4)对接触农药不明的样品,一般可以测定总有机氯和总有机磷的限量

(5)农药残留量常用测定法GC法,有关物质测定常用TLC法

药物分析总结

1.药物的专属鉴别试验:

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2.水杨酸盐的鉴别

取供试品的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一滴,即显紫色。原理:本品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呈红色,弱酸性时呈紫色。

鉴别方法二: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3.异烟肼的鉴别:

可与某些羰基试剂,如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黄色异烟腙。其有固定熔点,可用于鉴别。尼可刹米的鉴别:遇碱水解后,释放出具有碱性的二乙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可以此进行鉴别。58,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

简答题

4.用薄层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杂质,可采用高低浓度对比法检查,何为高低浓度对比法?

当杂质的结构不能确定,或无杂质的对照品时,可采用此法。

方法:将供试品溶液限量要求稀释至一-定浓度做对照液,与供试品的溶液分别点加了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定位、观察。杂质斑点不得超过2 ~ 3个,其颜色不得比主斑点深。

5.旋光度测定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药物鉴别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在“性状”项下,一般都收载有“比旋度”的检验项目。测定比旋度值可用来鉴别药物或判断药物的纯杂程度。《中国药典》要求测定比旋度的药物很多,如肾上腺素、硫酸奎宁、葡萄糖、丁溴东莨菪碱、头孢噻吩钠等。

②杂质检查

具有光学异构体的药物,一般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其旋光性能不同,一般有左旋体、右旋体和消旋体之分,通过测定药物中杂质的旋光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进行检查。

③含量测定

具有旋光性的药物,特别是在无其他更好的方法测定其含量时,可采用旋光度法测定。《中国药典》采用旋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等。

6.试述药物的杂质检查的内容(包括杂质的来源,杂质的限量检查,什么是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1)杂质的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储存过程中产生。

(2)杂质的限量检查: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叫做杂质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表示。

(3)一般杂质及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多数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铁盐、

重金属、砷盐、有色金属等。

特殊杂质:是指在该药物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引入的特殊杂质。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肾上腺素中的酮体等。

7.试述药品检验程序及各项检验的意义?

(1)取样:按照均匀、合理的原则从大量药品中选取少量样品进行检测。

(2)药物的鉴别:依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理化常数,来判断药品的真伪。

(3)药品的含量测定:测定药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4)检验报告的书写:对药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之后要把各检测项的检测结进行汇总写成书面报告形式,并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明确的结论。

8.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有?

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9.杂质来源和杂质的种类?

(1)杂质来源:药物中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而产生。

(2)杂质的种类:按来源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硫酸盐等。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按其毒性分为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如重金属、砷盐为毒性杂质。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情况,如果药物中信号杂质过多,提示该药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控制有问题,氯化物、硫酸盐属于信号杂质。

按理化性质分为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

名词解释

1.含量均匀度检查:含量均匀度是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等每片(个)含

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以及透皮贴剂等,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2.溶出度: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3.吸收系数(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溶液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

4.干燥失重: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干燥失重主要检查药物

中的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物质。

5.有关物质:有关物质主要是指药物中可能存在的原料、中间体、降解物、异构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和降解

产物等,这类杂质的结构往往是未知的,但一般与药物类似或具有渊源关系。

6.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称为恒重。

7.药物分析:是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等内容的一门

学科。

8.杂质: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9.一般杂质: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Cl-、

SO42-、铁盐、重金属、砷盐、残渣等。

10.特殊杂质: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一定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条件可引入的杂质,是某种药物所特有的。

11.杂质限量: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12.检测限: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无需定量测定。常用%、ppm、ppb表示。(6和10一样)

13.准确度:制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14.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接近的程度。通常用标准

差(SD)或相对标准差(RSD)表示。

15.定量限:指在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量。常用%、ppm、

ppb表示。

16.专属性:指有其他成分(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的特性,能反

映该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供试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程度的度量。

17.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18.电泳法: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

烯酰胺凝胶等)中,于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19.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

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的液相分离方法。

20.生化药物:生化药物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也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

命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降解物以及大分子结构修饰物等,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脂质、核苷酸等。

21.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系采用遗传修饰,将所需制品的编码基因通过一种质粒或病毒载体,引入适宜的

微生物或细胞系,基因经过表达和翻译后成为蛋白质,再经过提取和纯化而回收所需制品即得。

22.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

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23.中药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等经适当处理后,采取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

够表示该中药材、提取物或中药制剂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即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中药化学信息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

24.总灰分:总灰分系指药材或制剂经加热炽灼灰化后残留的无机物,总灰分除包含药物本身所含无机盐外,还包

括泥土、砂石等药材外表粘附的无机杂质。

25.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

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也是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标志。

26.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系将含氮药物与硫酸在凯氏烧瓶中共热,药物分子中有机结构被“消化”成CO2和

H2O,,有机结合的氮转化为无机氮,与过量的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经碱化后释放出氨气,随水蒸气馏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滴定液吸收后,再用酸或碱滴定液滴定。

27.非水溶液滴定法:指有机碱在水溶液中碱性较弱,滴定突跃不明显,而在非水介质中,只要其pKb值<10,都

能被冰醋酸均化到溶剂醋酸根(AcO-)水平,相对碱性增强,可使滴定顺利进行。

28.滴定度:规定浓度下,消耗1ml滴定液对应被测物质的量,用表T示。

29.双相滴定法:采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在分液漏斗中进行的滴定。

30.酸性染料比色法:是利用碱性药物,在一定的pH条件下,可与某些酸性染料结合显色,而进行分光光度法测

定药物含量的方法。

31.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利用在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而待测组分的吸收差异显著,测得两个波长处

样品的吸收度差与待测组分的浓度差呈线性,从而测得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32.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后加热,碳酸盐等生理灰分即能溶解,但泥土、砂石等硅酸盐则不能溶解,成为

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外来杂质的量。

33.薄层扫描法:薄层色谱扫描法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吸收紫外光和可见光的斑点,

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34.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流体是指当压力和温度达到物质的临界点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超临界流体的溶剂强度

取决于萃取的温度和压力。利用这种特性,只需改变萃取剂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把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按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小,先后萃取出来。超临界萃取系指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一种提取分离方法。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整理 温馨提示:在复习的同时,也要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去复习,重点是课本,而不是题目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在考前的一天必须回归课本复习,心中无公式,是解不出任何题目来的,只要心中有公式,中等的题目都可以解决。 必修一: 一、集合的运算: 交集:定义: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I 并集:定义: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U 补集:定义: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记为U C A 二、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1)a m ? a n = a m + n , (2)n m n m a a a -=÷, (3)( a m ) n = a m n (4)( ab ) n = a n ? b n (5) n n n b a b a =?? ? ?? (6)a 0 = 1 ( a ≠0) (7)n n a a 1=- (8)m n m n a a = (9) n m a - = 2、根式的性质

(1)n a =.(2)当n a =; 当n ,0 ||,0a a a a a ≥?==? -≠>. 6、对数的运算法则: (1)a b = N <=> b = log a N (2)log a 1 = 0 (3)log a a = 1 (4)log a a b = b (5)a log a N = N (6)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 (7)log a ( N M ) = log a M -log a N (8)log a N b = b log a N (9)换底公式:log a N = a N b b log log (10)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 (11)log a N = a N log 1 (12)常用对数:lg N = log 10 N (13)自然对数:ln A = log e A 必修4: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药物分析学相关知识点总结: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缩写Ch.P)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1953 1963 1977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 USP NF JP Ph.Eur Ph.Int GLP GSP GMP GCP 药典概况: 真伪、纯度、品质的质量要求,三者集中体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乙醇未指明溶度时,均系95%(ml/ml)的溶液 液体的滴数,系在20℃时,以1.0ml水进行换算。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在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在1.5---2.5;称取2.0系指称取1.95—2.05;称取2.00系指称取1.995---2.005。精密称定系指精确至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精确至百分之一,约/若干系指不超过±10%。除另有规定外,实验时的温度均指25±2℃。实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酸碱实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试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正文品种按中文笔画编排;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的PH值应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酸度计进行测定。酸度计应定期进行检定。 鉴别是用来判定药物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药物的鉴别实验: 性状(一般用于原料药的鉴别项目):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吸收系数)比旋度:药物通过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度 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的条件下测得的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一般鉴别实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某一种药物。 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法进行破坏后,加茜素氟蓝试液、硝酸亚沛在PH4.3溶液中形成蓝紫色络合物。 水杨酸盐: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配位化合物,在中性时显红色,弱酸性时紫色。加稀盐酸,析出白色沉淀;分离,白色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酒石酸(C4H6O6)盐:中性试品,加氨制硝酸银试液数滴,置水域中加热,银游离并附着在试管内壁成银镜。 芳香第一胺类:加亚硝酸钠和碱性β-奈酚试液数滴(重氮化偶合反应),视供试品不同,颜色从橙黄色到猩红色。 托烷生物碱类:均具有莨菪酸结构,可发生Vitali反应,经发烟硝酸加热处理,转变为三硝基衍生物,再与氢氧化钾醇溶液作用,转变形成醌型产物而显深紫色。后马托品不具莨菪酸结构。 无机金属盐:钠盐、钾盐、钙盐、钡盐的焰色反应 钠盐显鲜黄色;钾盐显紫色;钙离子显砖红色。 铵盐: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即分解产生氨臭。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使之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无机酸根: 氯化物:①稀硝酸酸化后加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稀硝酸酸化沉淀复生成。②供试品少量,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润湿,缓缓

药剂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A1题型 1.降糖灵为 A.长效胰岛素制剂 B.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 C.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 D.α糖苷酶抑制剂 E.正规胰岛素 正确答案:B 2.关于妊娠期用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部分药物都有可能从乳汁中排出 B.对母体不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对乳儿肯定也不会产生 C.哺乳期确需用药时,应在婴儿哺乳后用药 D.弱碱性药物易从乳汁中排泄 E.哺乳期应禁用抗甲状腺药 正确答案:B 3.在老幼剂量折算表中,60岁以上老人用药量是 A.成人剂量的1/2 B.成人剂量的1/3 C.成人剂量的1/5 D.成人剂量的2/3 E.成人剂量的3/4 正确答案:E

4.处方左上角写有Cito!的含义是 A.为麻醉处方,只限开一日量 B.为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 C.为普通处方 D.为法定处方 E.为协议处方 正确答案:B 5.治疗中度有机磷中毒,下列哪组疗效最好 A.阿托品+东莨菪碱 B.阿托品+山莨菪碱 C.阿托品+氯解磷定 D.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E.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正确答案:C 6.B.i.D.的含义是 A.一日3次 B.一日1次 C.一日2次 D.一日4次 E.每小时3次 正确答案:C 7.普通胰岛素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注射 C.吸入 D.舌下含化 E.直肠给药 正确答案:B 8.抢救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应选用 A.静注氟美松 B.静注50%葡萄糖 C.肌注肾上腺素 D.静注葡萄糖酸钙 E.口服10%氯化钾 正确答案:B 9.不属特殊管理药品的是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贵重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 E.放射性药品 正确答案:C 10.用前不需要患者做皮肤过敏实验的药物是 A.青霉素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两条重要的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明了细胞的重要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小到大共9个层次) 总结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生存。(病毒无独立性)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3.核酸、蛋白质不是生物,但它们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4.不是每种生物都有9个结构层次,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级,结构层次越多,越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5.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对于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般可以把它归入“细胞”层次,也可以归入“个体”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8.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9.种群,强调所有同一种生物;群落,强调某特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强调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考点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部和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 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蓝藻

各类药物知识点总结-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推荐文档

表1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部分所要求的典型药物及其制剂章名典型药物典型制剂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分析布洛芬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丙磺舒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片 司可巴比妥钠 注射用硫喷妥钠 胺类药物的分析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盐酸利多卡因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磺胺甲熾唑磺胺甲鹊唑片、复方磺胺甲唑片 磺胺嘧啶磺胺嘧啶片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异烟肼异烟肼片 硝苯地平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片 盐酸氯丙嗪盐酸氯丙嗪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 地西泮地西泮片、地西泮注射液 氟康唑氟康唑片和胶囊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盐酸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制剂 硫酸阿托品硫酸阿托品片与注射液 盐酸吗啡盐酸吗啡片 磷酸可待因磷酸可待因片、注射液、糖浆 硫酸奎宁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片和注射液、 析丙酸睾酮 黄体酮 雌二醇雌二醇缓释贴片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维生素B i维生素B i片和注射液 维生素C维生素C片和注射液 维生素E 维生素K i维生素K i注射液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青霉素钠和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和注射用青霉素 钾钾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片和胶囊剂 头抱羟氨苄头抱羟氨苄制剂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制剂 盐酸四环素盐酸四环素制剂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制剂 糖类药物的分析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 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

表2典型药物的化学鉴别方法 药物种类药物名称反应名称反应过程反应现象 芳酸及其阿司匹林(1 )三氯化铁反应pH4~6下,水解后与显紫堇色 酯类 (2)水解反应 三氯化铁反应碱性水解 后加稀硫酸白色水杨酸并有臭 味产生 丙磺舒(1 )三氯化铁反应中性条件下,与三氯 化铁反应 米黄色沉淀 (2)分解反应碱性条件下加热显硫酸盐反应 巴比妥类丙二酰脲(1 )银盐反应在碳酸钠溶液中,与二银盐白色沉淀 类 (2 )铜盐反应银盐溶液反应 在吡啶液中,与铜盐生成紫色沉淀; 反应含硫兀素巴比妥类 呈绿色。 苯巴比妥(1 )与硫酸-亚硝酸钠与硫酸-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橙黄色产 反应物,并随即变成橙 红色 (2)与甲醛-硫酸反应与甲醛试液共热后,试液分层,接界 滴加硫酸面呈玫瑰红色 (3)丙二酰脲类反应 司可巴比(1 )与碘试液反应与碘试液反应碘试液的棕黄色 妥 (2 )丙二酰脲类反应 消失 硫喷妥钠(1)与醋酸铅试液反应在氢氧化钠条件下反先产生白色沉 应后加热淀,后变为黑色沉 淀 (2)丙二酰脲类反应其中与铜吡啶反 应显绿色 胺类盐酸普鲁(1 )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生成橙红色偶氮 卡因硝酸钠反应,再与碱性 3-萘酚反应 化合物 (2)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并加产生白色沉淀, 热 八、、 并生成使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盐酸利多与硫酸铜试液反应碱性条件下,与硫酸生成蓝紫色配位 卡因铜反应,后加入氯仿化合物,转入氯仿 中显黄色 对乙酰氨(1 )与三氯化铁反应直接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 基酚 (2 )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生成橙红色偶氮 硝酸钠反应,再与碱性 3萘酚反应 化合物

常用药物试题(药士)精编版

药物常识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老幼剂量折算表中,60岁以上老人用药量是() A.成人剂量的1/2 B.成人剂量的1/3 C.成人剂量的1/5 D.成人剂量的2/3 E.成人剂量的3/4 2.治疗中度有机磷中毒,下列哪组疗效最好() A.阿托品+东莨菪碱 B.阿托品+山莨菪碱 C.阿托品+氯解磷定 D.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E.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3.抢救胰岛素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应选用() A.静注氟美松 B.静注50%葡萄糖 C.肌注肾上腺素 D.静注葡萄糖酸钙 E.口服10%氯化钾 4不属特殊管理药品的是()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贵重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 E.放射性药品 5.有机磷中毒是由于抑制下列哪一酶引起的() A.巯基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胆碱酯酶 D.环化加氧酶 E.过氧化物酶 6.普鲁卡因为() A.局部麻醉药 B.抗心律失常药 C.镇静催眠药 D.解热镇痛药 E.抗精神失常药 7.布洛芬为() A.局部麻醉药 B.解热镇痛药 C.抗震颤麻痹药 D.镇静催眠药 E.抗精神失常药 8.处方的核心部分是() A.处方前记 B.调配人员签名 C.医师签名 D.划价 E.处方正文 9.剂型因素对下列哪一过程影响最大()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消除 10.和成人相比,老年人() A.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B.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C.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D.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排泄能力↑ E.药物代谢能力不变,药物排泄能力不变

11.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增强抗菌作用 B.减少不良反应 C.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D.提高疗效 E.降低费用 12. 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 A.处方药 B.国家基本药物 C.传统药 D.非处方药 E.现代药 13.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14.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 A、抗菌谱广 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 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15.硝酸甘油口服剂型的剂量较其他途径给药剂型用量大,这是由于() A、胃肠道吸收差 B、在肠中水解 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首过效应明显 E、肠道细菌分解 16.下列药物中哪个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克拉维酸 D、头孢噻吩钠 E、盐酸米诺环素 17.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抗溃疡病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西米替丁 C、丙谷胺 D、生胃酮 E、胶体次枸橼酸铋 18.对长期便秘者应慎用的抗酸药物是() A、氢氧化镁 B、氢氧化铝 C、胃必治 D、碳酸氢钠 E、胃得乐 19.甲氰咪胍(西米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为() A、口服后中和过多的胃酸 B、口服后能吸附胃酸,并降低基础胃酸分泌量 C、口服后阻断胃腺细胞上的组胺H1受体,使胃酸分泌量降低 D、口服后阻断胃腺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 E、以上都不是 20.麻黄素滴鼻最主要的作用是() A、消炎 B、止痛 C、收缩血管减少分泌 D、解痉挛 E、抗菌 21.扁桃体和喉部手术,术前用阿托品主要是为了() A、松弛平滑肌 B、解除痉挛,止痛 C、减少腺体分泌 D、抗休克 E、预防感染 22.导致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损害 B、循环功能衰竭 C、呼吸中枢麻痹 D、昏迷 E、肾功能衰竭 23.及早大剂量使用维生素B6可以救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药物分析重点(仅供借鉴)

1、简述《中国药典》附录收载的内容。 答:药典附录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的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2、简述药品标准中药品名称的命名原则。 答:药品中文名称须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药品英文名称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须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命名系统一致。 3、简述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答:药品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①科学性:国家药品标准适用于对合法生产的药品质量进行控制,保障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所以,药品标准制定首要的原则是确保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来源、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设置科学的检测项目、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规定合理的判断标准/限度。 ②先进性:质量标准应充分反映现阶段国内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在标准的制定上应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坚持就高不就低的标准先进性原则。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极采用国际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③规范性:药品标准制定时,应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到药品标准的体例格式、文字术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以及通用检测方法等的统一规范。 ④权威性:国家药品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应充分体现科学监管的理念,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 4、简述中国药典凡例的性质、地位与内容。 答: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品种中另作规定,并按该规定执行。 凡例中有关药品质量检定的项目规定包括: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或参考品,计量,精确度,试药、指示剂,动物试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 5、简述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程序。 答:药品检验工作的机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下的国家级药品检验机构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总所),以及省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药品检验所,分别承担各辖区内的药品检验工作。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品收检)、检验、留样、报告。取样必须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常规检验以国家药品标准为检验依据;按照质量标准及其方法和有关SOP进行检验,并按要求记录;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按原始记录要求及时如实记录,并逐项填写检验项目;根据检验结果书写检验报告书,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6、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外标法(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有杂质对照品,而且进样量能够精确控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的情况。 ②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测定法,该法仅适用于已知杂质的控制。以主成分为对照,用杂质对照品测定杂质的校正因子,杂质的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直接载入各品种质量标准中,在常规检验时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以校正该杂质的实测峰面积。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6-94

初级药士考试《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 答案1116-94 16、普鲁卡因与NaNo2试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猩红色沉淀,是因为 A.叔胺的氧化 B.苯环上的亚硝化 C.芳伯氨基的反应 D.生成二乙氨基乙醇 E.芳胺氧化 标准答案:c 17、下列药物中属于吸入性全麻药的是 A. 氟烷

B.盐酸氯胺酮 C.羟丁酸钠 D.普鲁卡因 E.利多卡困 标准答案:a 18、巴比妥类的钠盐注射剂,一般制备成粉针剂是因其为 A.丙二酰脲结构,易水解 B.烯胺结构,易水解 C.酯结构,易水解 D.酰肼结构,易水解 E.芳伯氨基,易氧化

标准答案:a 19、对乙酰氨基酚水解后可与NaNo2液反应,再与碱性β一萘酚偶合,其依据为 A.因为生成cH ac00H B.酰胺基水解 C.生成物有芳伯氨基 D生成物有酚羟基 E.生成物有苯环 标准答案:c 20、颠茄类生物碱,除了抗胆碱作用外,对中枢有抑制作用,与其作用强弱相关的分子基团是 A.甲基

B.N原子 C.三元氧桥和N原子 D.酚羟基和羟基 E.三元氧桥和羟基 标准答案:e 21、属于苯异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是 A.麻黄碱 B.去氧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标准答案:a 22、有关硝苯地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遇光不稳定 B.分子内发生光化学作用降解为硝基吡啶衍生物 C.较低的首过效应,口服吸收好 D.比硝酸甘油的活性强20倍 E易发生爆炸 标准答案:e 23、咖啡因化学结构的基本母核是 A.苯环 B.喹啉环

C.异喹啉环 D.孕甾烷 E.黄嘌呤 标准答案:e 24、具有较强肝毒性,内服应用时必须加强毒性监测的药物是 A.酮康唑 B.克霉唑 C. 益康唑 D. 咪康唑 E.氟康唑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三章约束推理 约束的定义:一个约束通常是指一个包含若干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用以表示这些变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贪心算法:贪心法把构造可行解的工作分阶段来完成。在各个阶段,选择那些在某些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方案,期望各阶段的局部最优的选择带来整体最优。 回溯算法:有些问题需要彻底的搜索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彻底的搜索要以大量的运算时间为代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回溯法来去掉一 些分支,从而大大减少搜索的次数 第四章定性推理 定性推理的定义是从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描述出发,导出行为描述, 以便预测系统的行为并给出原因解释。定性推理采用系统部件间的局部结构规则来解释系统行为, 即部件状态的变化行为只与直接相邻的部件有关 第六章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贝叶斯网络是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这里每个节点表示领域变量,每条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同时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CPT) ,指明了该变量与父节点之间概率依赖的数量关系。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我们把事件B已经出现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为P(A|B)。并称之为在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条件概率,而称P(A)为无条件概率。 贝叶斯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联合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历史的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类概率没能经过实验证实,属于检验前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先验概率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一般是指利用贝叶斯公式,结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新的附加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更符合实际的概率 联合概率: 联合概率也叫乘法公式,是指两个任意事件的乘积的概率,或称之为交事件的概率。 贝叶斯问题的求解步骤 定义随机变量、确定先验分布密度、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分布密度、利用计算得到的厚颜分布密度对所求问题作出推断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第一步,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为此,需要:(1)确定模型的目标,即确定问题相关的解释;(2)确定与问题有关的许多可能的观测值,并确定其中值得建立模型的子集;(3)将这些观测值组织成互不相容的而且穷尽所有状态的变量。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唯一的。第二步,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第三步指派局部概率分布 p(xi|Pai)。在离散的情形,需要为每一个变量 Xi 的各个父节 点的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第七章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符号学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给定关于某个概念的一系列已知的 正例和反例,其任务是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的概念描述。 归纳学习能够获得新的概念,创立新的规则,发现新的理论。它的一般的操作是泛化和特化泛化用来扩展一假设的语义信息,以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

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国家药品标准是《中国药典》(缩写Ch.P)和局颁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应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药典内容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5个G)《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GL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标准品: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杂质两个来源:一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二是贮藏过程中引入。 杂质按照来源分: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按毒性分:毒性杂质和信号杂质;按理化性质分: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杂质。 杂质限量:药物中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杂质最大允许量/供试品量*100% 杂质限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试品量*100%即L=CV/S*100% 1.氯化物检查,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胶体微粒而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浊度不得更大。加硝酸目的: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及氧化银沉淀的干扰,且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产并产生较好的乳浊,酸度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2.硫酸盐检查,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 3.铁盐检查,硫氰酸盐法,铁盐在盐酸酸性与硫氰酸盐作用生产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离子 4.重金属检查,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的硫代乙酰胺法适

初级药士考试历年真题基础知识(二)

更多2019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历年真题点击这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初级药士考试历年真题 基础知识(二) 51.酶的共价修饰调节中最常见的修饰方式是 A.磷酸化/脱磷酸化 B.腺苷化/脱腺苷化 C.甲基化/脱甲基化 D.糖苷化/脱糖苷化 E.-SH/-S-S- 52.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内部 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Ca2+释放 C.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D.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 E.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 53.下列药物中属于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是 A.AZT B.DDC C.碘苷 D.金刚烷胺 E.阿昔洛韦 [更多初级中药师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54.提取黄酮苷元宜用溶剂为 A.0.1%盐酸 B.沸水 C.冷水 D.氯仿 E.甲醇 55.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物为 A.巯嘌呤 B.紫杉醇 C.硫酸长春新碱 D.塞替派 E.环磷酰胺 56.腰骶脊髓损伤时,排尿反射主要障碍是 A.少尿 B.尿失禁 C.尿潴留 D.多尿 E.尿频 57.血液凝固的内源性途径与外源性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B.凝血酶激活过程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有无血小板参与 E.有无Ca2+参与 58.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因子Ⅷ的激活 59.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戊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不同,戊糖不同 C.碱基相同,戊糖相同 D.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E.碱基相同,部分戊糖不同

2018年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初级药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1 药品生产企业( )。--- 答案:D A.可以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 B.可以以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甲类非处方药 C.可以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甲类非处方药 D.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2 药品经营企业( )。--- 答案:A A.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B.可以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 C.可以以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甲类非处方药 D.可以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甲类非处方药 3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 )。--- 答案:B A.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非处方药 B.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C.邮售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D.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 4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 )。--- 答案:C A.进货检查制度 B.验收检查制度 C.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D.质量验收制度 5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施行的时间是( )。--- 答案:D A.[2001-12-1] B.[2002-8-4] C.[2002-9-15] D.[2007-5-1] 6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施行的时间是( )。--- 答案:C A.[2001-12-1] B.[2002-8-4] C.[2004-4-1] D.[2007-5-1]

7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适用( )。--- 答案:B A.《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管理 B.《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及监督管理 C.《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变更及监督管理 D.《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及监督管理 8 负责本辖区内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是( ) --- 答案:C A.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9 负责本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是( )。--- 答案:A A.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0 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且必须是( )。--- 答案:B A.药师 B.执业药师 C.主管药师 D.副主任药师 11 经营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 )。--- 答案:C A.药师 B.执业药师 C.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D.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12 经营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 )。--- 答案:D A.药师 B.执业药师 C.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D.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13 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质量负责人应有(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仪器分析考试必考知识点(全面)

仪器分析考试必考知识点 分子光谱法:UV-VIS、IR、F 原子光谱法:AAS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 色谱分析法:GC、HPLC 质谱分析法:MS、NRS ⒈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 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 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 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ΔE=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M+hv→M* 2、带光谱和线光谱 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 ⑴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Doppler宽度随温度升高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 ⑵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外界压力愈大,浓度越高,谱线愈宽。 ⒈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⑴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⑵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⑶. 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药物分析 总结归纳

药物分析总结归纳 第一节药品质量标准 重点:中国药典 1.药品质量控制的目的、质量管理的意义: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2.全面质量控制:研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4.掌握各自的简称: 《中国药典》(Ch.P)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J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5.《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第一部:中药材、 中药成方制剂 第二部:化学药品、 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及其制剂 第三部:生物制品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①凡例: ⑴关于检验方法和限度的规定: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⑵考点:混淆标准品、对照品的概念: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⑶关于精确度的规定: Ⅰ“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Ⅱ“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Ⅲ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该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Ⅳ“精密量取”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考点:“称重”或“量取”的量,小数点后多一位 例如:

Ⅴ“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Ⅵ“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经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⑷计量: 1→10符号: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了解) ②附录:制剂通则、通用的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6.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基本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① 检测项目和限度——针对性、合理性② 检测手段选用——可行性、先进性 第二节药品检验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重点: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与原理(掌握反应试剂) 1.药检任务:包括常规的检验,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2.药品检验程序: 1)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2)药品的鉴别: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真伪。 3)药物的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 4)药物的含量测定: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5)检验记录与报告:检验记录必须真实、完整、科学。 6)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一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 3.鉴别方法:

药士考试习题

基础知识模拟1 A1题型 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名的英文缩写是 A、NNI B、NIN C、INN D、MIN E、IMM 正确答案:C 2、下列属于吸入麻醉药的是 A、氟烷 B、盐酸普鲁卡因 C、盐酸利多卡因 D、盐酸氯胺酮 E、苯巴比妥 正确答案:A 3、盐酸氯丙嗪属于 A、全身麻醉药 B、局部麻醉药 C、镇静催眠药 D、抗癫痫药 E、抗精神失常药 正确答案:E 4、对杂质正确的叙述是 A、药物中不允许任何杂质存在 B、药物中的杂质均无害 C、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所引入的药物以外的其它化学物质称为杂质 D、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不是杂质 E、药物中的杂质均有害 正确答案:C 5、地西泮的结构属于 A、丙二酰脲类 B、苯并二氮杂卓类 C、乙内酰脲类 D、吩噻嗪类 E、醛类 正确答案:A 6、检查杂质氯化物时常加入的酸为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醋酸 E、高氯酸 正确答案:C 7、硫酸阿托品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水解 B、氧化 C、还原 D、聚合 E、异构化 正确答案:A 8、阿司匹林因易水解失效,应采取的贮存方法是 A、阴凉处贮存 B、密封,干燥处贮存 C、密闭贮存 D、冷冻贮存 E、遮光贮存 正确答案:B 9、盐酸吗啡易氧化的部位是 A、酯键 B、酚羟基 C、苯环 D、叔氮原子 E、芳伯氨基 正确答案:B 10、苯扎溴铵主要用于 A、消毒防腐 B、抗结核 C、抗滴虫 D、抗疟疾 E、抗阿米巴 正确答案:A 11、尼可刹米属于 A、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B、吡乙胺类中枢兴奋药 C、酰胺类中枢兴奋药 D、双胍类降血糖药 E、黄嘌呤类中枢兴奋药 正确答案:C 12、胰岛素的等电点为pH5.1-5.3,如将其水溶液pH调至5.1-5.3时会发生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溶解度最小而析出沉淀 D、溶解度最大 E、溶解度不变 正确答案:C 13、注射剂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干扰,一般可在测定前加入哪种物质排除 A、乙醚 B、丙酮 C、乙醇 D、甘油 E、氯仿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D说明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 D 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G 反复 F 设问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